第一篇:把握定位 发挥作用 推动党校事业大发展
把握定位
发挥作用
推动党校事业大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始终坚持把党性教育摆在党校培训突出位置,切实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
1、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设计。一是围绕教学重点内容,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等6个方面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做到主题突出、重点明确。二是围绕学员类型特点,合理确定党性教育的侧重点,做到指向清晰,对症下药,深化效果。三是围绕统筹兼顾教学,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方面”(以理论武装、市情市策、能力提升、党性锻炼四个方面为重点)的教学布局,做到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布置得当,务求实效。
2、在培训方式上注重创新。重点做好党性教育流程的设计、形式的选择和内容的把握。一是改进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新课试讲活动5场,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大力推动互动式教学,让学员和教师充分交流,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二是创新研讨模式。推行结构化研讨教学的方法,在党性教育中明确列出研讨主题、时间和预期目标,引导学员积极探讨问题症结,达到教与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提升的目标。三是加大现场教学力度。每期主体班都安排学员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等,并组织分组讨论,撰写体会文章,实现现场教学与课堂讲授的良性互动。
3、在载体平台上注重丰富。在主体班教学中,坚持党日活动,定期开好支部委员会、党性分析主题班会,适时开展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专题讲座,举办“红色”演讲、竞赛和学员论坛等,不断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坚持开好入学军训和拓展训练课程,进一步增强学员的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活力,打造团队精神。
(二)始终坚持把严字当头贯穿党校各项事业始终,切实把握 “党校姓党、从严治校”的灵魂定位
1、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的灵魂,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党校教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行动之中。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大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健全完善管理制度20余项,确保了全体党校同志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作风上有新转变,在党性上有新提升,在工作上有新进步。
2、全面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做到创新教学布局,改进方式方法,创新组织形式,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党校系统优势和教学、科研、资政一体化优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执政理念、部署要求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选题立项,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加强党校队伍建设。
3、持续健全制度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理念,对校内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整合优化、健全完善,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营造 “抓管理、促教学,抓管理、促科研,抓管理、促后勤”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行政后勤的管理水平,推进党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4、严格管理论坛讲坛。按照明确责任、注重实效的原则,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县委党校论坛讲坛管制制度》,推行论坛讲坛报告备案审批,组织专门的讲师团对论坛讲坛的讲授研讨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党校优势,精选教学专题,开展了“适时征集论坛主题,双向选择研讨专题”活动,强化分类管理、提供综合服务,不断提高论坛讲坛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始终坚持把扩大影响作为党校作用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库”的功能作用
1、抓好教育培训,抓中心促发展。圆满完成2期科级干部进修班、2期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和4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主体班次教学任务,培训党员干部1850余人(次)。结合全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组织教研人员成立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50余场(次),受训人员2000余人(次)。专题开办了“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集中轮训班”,轮训副科级以上干部800余人、村党组织书记400余人。与XXX等单位联合办班8期,培训各类人员1600余人。积极整合组织、农委、畜牧等资源,开展“双技”培训60场,培训党员、干部和发展能手12000余人。
2、提高科研质量,发挥参谋作用。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 科研带队伍”的科研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思想库和科研“四个服务”作用,提出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教学培训”的“三个围绕”思路促调研,认真组织教师开展调查研究,推进科研攻关,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年内教职员工共撰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XX篇,在全市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奖励X个,其中二等奖X项,三等奖X项。
3、突出师资队伍,提升办学水平。按照“用好骨干人才、选调对口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的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公开招录年轻教师X名,先后选派教师X人次参加上级组织的研修培训。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和有关部门骨干授课XX余人次,X名同志获的高级讲师资格。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培训资源利用率不高,统筹协调仍需加强。在干部培训领域,干部培训计划、内容和机构较多,存在着职能部门多次办班,各类机构多头无序轮班、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干部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有的职能部门还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造成重复建设,培训资源浪费的现象,党校干部培训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
建议:按照“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规范制度”的要求,加强领导和协调,进一步整合各类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党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成立以党校为主阵地的综合培训中心,科学制定综合培训计划,承担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在抓好主体班教学的基础上,由党校牵头负责,每年年初职能部门报送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党校全年教学管理体系,统筹分配培训资源,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确保质量。
2、培训内容缺乏科学区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宏观轻微观、重理论轻业务、重研究轻应用”,不能很好地体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的目标要求落实还不够到位。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干部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及技能需求,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区分。在培训方式上,还存在着“课堂讲授多,实践考察少;理论灌输多,经验传授少;传统方法多,现代手段少;内部交流多,外出参观少”的现象。教学双方缺少互动交流,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学员的学习热情激发不够。
建议:创新形式,丰富教学。在内容设计上,根据各类班次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形成分类分层、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情景式、答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强化学员主体地位,倡导互动交流,提高参与度,增强吸引力。在培训渠道上,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域外培训、挂职培训、专题讲座、菜单选学、个性化差别化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3、科研成果突破不够,咨政水平尚需提升。近年来,党校教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形成了一批有成效 的科研成果。但仍然存在部分咨政课题角度不新、调研不透、理解不深、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有力度、有分量的拳头产品数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广大教员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应付科研考核,有时会顾此失彼,缺少明确的专业定位和科研方向,校内外科研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未能形成强大的科研合力。
建议:进一步严格科研标准,在理论研讨上,要体现“转会风、简议程”。在课题立项上,要实现“题统一、严质量”。在科研评审上,要“减数量,细标准”,做到不搞一刀切,不撒胡椒面。在思想库建设上,要“硬任务、强激励”。要大力培育科研团队,要健全完善科研机制,实施课题带动,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党校干部教育队伍,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学术梯队,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科研质量,推动党校“思想库”、“智囊库”两库作用的发挥。、
第二篇: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胡锦涛突出强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反映了
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通过学习了刘云山同志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我们更加坚定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总书记、党的十七大报告为统领,明确目标,把握方向,突出重点,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谈到文化建设时明确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产品更加丰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工作。
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坚持这一基本目标和基本纲领,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而文 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密不可分,且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进程,文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产品更加丰富上下功夫、做文章、创辉煌,写出灿烂篇章,让社会满意,人民满意。
二、把握方向,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亦即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这不仅是我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决贯彻落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统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心全意地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努力建设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律动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为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突出重点,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突出重点就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事业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喉舌桥梁纽带作用,发挥阵地作用,发挥宣传舆论作用,不遗余力地坚持不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做出贡献。
突出重点就是大力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宣传要充分发挥舆论、阵地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柏,使其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 源?加强、重视民族文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取外来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突出重点就是不遗余力地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创新就是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就是文化宣传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推进文化创新就是要创作、传播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
推进文化创新就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激活文化艺术生产力,着力造就和培养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让文化宣传朝气蓬勃、兴旺繁荣。推进文化创新就是要舍得投入,加大推入,好钢用在刀刃上,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社会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篇: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妇女事业的大发展
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妇女事业的大发展
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为妇女儿童事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也给妇女儿童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乡镇妇女干部,我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深感受益匪浅,同时在树立妇女工作新思维、研究妇女工作新情况、解决妇女工作新问题、开拓妇女工作新局面上受到了启迪。
我认为要做到“六个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妇女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妇女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思路创新。我们要自觉地加强妇女理论研究,用新的视角和思路审视我们的工作,在参与科学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破解妇女工作发展难题。一要加强妇女运动规律的理论研究,加强妇女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抓住现实生活中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侵害妇女权益、影响男女平等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二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认真分析妇女现实问题存在的社会性、政策性原因,找准促进问题解决的切入点,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妇女工作、促进维护妇女权益法规政策出台提供依据,促进妇女现实问题解决,使妇女研究在推动妇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要加强妇女工作的实践研究。围绕
妇女工作需要,研究和发展妇女工作理论,创新妇女工作思路。不仅要研究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开展妇女工作,回答“干什么”的问题,还要研究怎样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不仅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进行有关妇女工作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的研究,为提出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还要认真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经验,从具体、鲜活的事例中发现普遍性的规律,加以总结推广,推动妇女工作的新发展。
二是坚持加强妇女和妇女组织的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打造务实开放、互动联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社会化的妇女工作网络。
一要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在以妇联为主体开展交流活动的同时,抓住各种契机,加强与其它妇女组织和妇女群体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以此搭建长久的相互交流的平台,提升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在交流中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二要强化社会化意识,进一步探索有效途径,创新妇联组织与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互动联合的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合力。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建功立业。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促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提升“双学双比”活动水平,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总结推广“双学双比”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在培养新型女农民、帮助妇女增收致富、带领妇女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组织妇女促进农村和谐
稳定、创建“巾帼示范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是坚持促进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彰显妇联特色。
我们要立足妇女,面向家庭,带动村社,影响社会,强化引导凝聚力量,强化教育促进和谐,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一要优化思想环境,进一步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提素质,千名妇女学技能”、“树形象,千名妇女知礼仪”、“强体魄,千名妇女迎奥运”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妇女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妇女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化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追求,提升广大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要优化文化环境,进一步提升和谐家庭建设水平。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妇女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做大做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和谐家庭建设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发展壮大各类“巾帼志愿者”队伍,以传播文明、保护环境、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为重点,广泛开展家庭志愿者活动,提升道德、传递温暖、促进和谐;三要进一步加大妇女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妇女儿童发展的成就,关注妇女儿童发展的问题,努力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
五是坚持发扬民主,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履行好维权职能。
我们要充分发挥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履行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
职能。重视新形势下妇女就业、劳动保护、人身权利、婚姻家庭等突出问题,特别要维护男女平等的就业权利,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依法维权能力和公平、公正执法;三要推动实事化维权。要重点关注老年妇女、单亲家庭和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生存和权益保障状况,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切实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六是坚持党建带妇建原则,在推进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中固本强基。
我们要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加强与镇属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大力推进妇建与党建的同步推进。要进一步加强横向联谊工作,带动广大妇女全面投身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
要促进妇女事业的大发展,我们就必须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就必须拥有勇者的勇气、智者的才气、德者的大气,才能打开我们的心态,增强我们的信心,从而为实现妇女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开展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园林事业大发展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园林事业大发展”大讨论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重要部署,根据中共我局《关于开展“以思想大解放推动xx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经处党委研究决定,从2008年11月下旬开始,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处的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思想大解放推动xx经济社会大发展”
大讨论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建好城市、促进和谐的重点任务,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长春全面振兴为目的,以党员干部和机关作风为重点,着力克服影响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观念障碍,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中阻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树立与大发展适应的工作作风,在全处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凝聚力量,以思想大解放推动xx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方法步骤
根据局党委《方案》的要求,我处的大讨论活动安排3个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部署阶段
1.制定活动方案。11月30日召开中层领导干部会议学习领会局下发《方案》精神,展开集体讨论,结合实际制定绿化管理处大讨论活动方案。
2.召开全处干部职工学习动员会。12月2日根据制定的绿化管理处大讨论活动方案,召开干部职工全体会议,部署活动方案,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加、集体参与本次大讨论活动。
3.组织学习会议。12月3日至12月12日处机关与各基层单位分别召开各支部学习会议,要求学习会议不少于三次,分步骤、按专题重点学习我党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二)讨论和查找问题阶段
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讨论,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努力突破观念束缚,跨越思维瓶颈。
1.召开研讨会。12月16日根据第一阶段学习内容开展全处党员干部研讨会。
2.举行民主生活座谈会。12月18日全处全体干部职工举行民主生活座谈会,开展讨论活动。
3.讲党课。12月21日聘请党校教师为新老党员、党积极分子讲党课,讲述党的革命史、发展史。
4.调查调研。12月下旬组织全处职工针对前一阶段讨论引发的现存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公开征求意见。将暴露出的问题反馈到领导班子。
5.剖析根源。12月29日召开党员全体会议,剖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案。
(三)整改和完善提高阶段
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巩固活动结果,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改进工作作风。
1.部署整改工作。1月4日召开部署整改工作会议,将整改工作任务明确落实。
2.召开总结会议。1月末召开本次活动总结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培养典型、宣传推广。
2008-11-11
第五篇:创新思想观念推动大发展
创新思想观念推动梨园乡大发展
梨园乡政府乡长:胡志刚
开展“创新思想观念大论坛”讲、谈、议、写活动,是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的要求,也是有效载体之一。梨园乡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梨园这一发展目标,以“三种意识”“六超精神”“十破十立”、“四个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领导方式等理念为主要内容,开展“创新思想观念大论坛”讲、谈、议、写活动,以新一轮的思想观念创新,推动梨园新一轮的大发展。
一、坚持把创新思想观念贯穿于加快发展过程始终,立足小区域,把握大机遇
梨园乡属沿黄滩区乡,辖51个行政村,4.2万人,4.8万亩耕地,其中滩区人口与耕地均占全乡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信息相对闭塞,梨园乡整体发展水平与其他先进乡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最现实的体现是经济发展规模小、整体实力弱、发展速度慢,致使乡级财政困难,农民增收乏力,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突出强化思想推动力,以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勇气,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跨越式、赶超型发展之路。当前,梨园乡面临着中原经济区崛起、濮阳跨越式发展等众多发展机遇,抢抓这些机遇,突出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培育新优势,进而创造出新的竞争力,赢得新发展。
(一)要立足于快,敢于抢。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预见性、捕捉机遇的主动性和用好机遇的能动性,以先人一步的胆识、高人一筹的措施、快人一拍的节奏,抓快、抓紧、抓牢机遇,争取发展的更大空间。
(二)要立足滩区,培育新优势。积极利用滩区土地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设施农业。2010年以来,梨园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创新发展观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了“超常规发展”即走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劳务经济和民生的发展思路。为强力推进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乡党委政府加强了政府引导和宣传力度。去年组织召开大棚养鸡、设施农业、莲藕种植、家庭养兔等现场会4次,动员群众新建养鸡大棚35座,全乡达到350座;利用背河洼坑塘、盐碱地等闲置土地资源规划发展莲藕800亩;利用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发展庭院养兔130多户;发展蔬菜温室大棚、拱棚等设施农业200多亩。
(三)要创新中发展,发展中创新。随着“一创双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全市各乡镇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加快发展。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手段,机遇就会从手中溜掉,被别人抢走,先进的将被赶超,落后的更加落后。所以,我们要创新思想观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创造性的抓好各项工作,促进发展上台阶;坚持做到谋划中有新思维、工作中有新思路,勇于推陈出新,善于引进、消化、吸收,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四)要坚持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梨园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它需要全乡上下群策群力、集思
广益,通力协作,共同奋斗,以强烈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家园意识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梨园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坚持把创新思想观念贯穿于加快发展的思路和重点选择上,创造小气候,力求大突破
梨园经济规模较小,但发展的力度决不能小。破解制约梨园加快发展的瓶颈,创新思想观念是关键。要通过解放思想,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重点产业的率先突破,带动其他产业的加快发展,实现整体发展层次的全面提升。
(一)要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载体。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前朱寨千亩水稻良种基地”及“背河2.3万亩高效稻麦基地”品质,建设旱涝保收田1万亩,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做大做强畜牧业特别是养鸡业,使其成为支柱产业;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长足发展,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服务。
(二)要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深入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集中行动,以农村环境综合整理为突破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一是巩固提升后朱寨、富民路等重点村、重点路段治理成效,二是进一步对梨园集进行亮化、净化、美化,提升小城镇品位,三是建成屯庄绿色家园示范村1个,以此带动全乡新农村建设。
(三)要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求突破。坚持把发展的目标落实到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政策,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新建住房27间投入使用,提高敬老院集中供养能力和住宿条件。新农保参保率达到6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同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稳步发展,焦集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完成中心校北校区教学楼、宿舍楼建设。积极开展电影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完成乡综合文化站建设。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新建、修缮卫生院病房23间。
(四)要在全民创业上求突破。要创新全民创业的理念,确立“创业者光荣,纳税人有功”的价值导向,只要对梨园发展有利,都要提倡;只要能增加民众收入,都要鼓励;只要能通过创业致富,都要支持;只要是合法所得,都要保护。要大力营造“崇尚创造、褒奖成功”的创业环境,切实让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通过这些激励政策,帮扶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5000人次,全乡新脱贫2000人。
三、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每一个具体实践中,注重小细节,优化大环境
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进机制、制度两个创新;狠抓经济社会、民主法治、基层组织三个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干部管理、集镇规划、计划生育工作力度。
要通过狠抓重点工作、重大困难的突破来提高政府执行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
(一)要以狠抓工作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只要是乡党委、乡政府出台的文件,全乡各站所各部门都必须坚决遵照执行,不打折扣;只要是乡党委、乡政府研究部署的工作任务,相关领导要亲自参与,干部要全力以赴,各方要紧密配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只要是违反乡党委、乡政府规定的人和事,都必须坚决惩处到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要以狠抓重大工作的突破提高政府执行力。要通过“一年为民办几件实事,几年办一批实事”来赢得民心、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三)要以狠抓重大项目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沿黄滩区,抓好项目工作尤为重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机遇,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争取。要坚持以抓“细节”为着力点,着力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要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真正做到投资有热情接待、管理有规范服务、问题有专人解决。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查处影响和破坏梨园发展环境的行为,从严、从快打击干扰破坏重点项目建设和商家经营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