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
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一、实验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的重任,更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会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将焕发新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木文研究的内容就是面向新课程,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素质及其培养。
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山区农村中心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和突破,所以提出强化培养和评价机制,努力尽快培养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特别是较强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能力的青年语文教师队伍,已成为改变我校语文教学现状,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鉴于此,我校确立本课题,并进行三年的具体而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适时的。
青年语文教师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最有生命力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基础,特别是语文知识结构素质的基础比较扎实,但由于受固有的传统的教育理论影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显示的和所追求的教学能力和效果,也难以免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可是,正由于其年轻,吸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改信息较快,转变观念也较快,因此,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点确定为青年语文教师是适宜的。如果这个群体能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改经验并付之具体而扎实的实践,那么,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理论假设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具有能理解、积累和运用学到的语言的能力,而学生的这个能力的养成,必须促使教师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上下功夫,必须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灵活地借鉴先进学校的新鲜的语文教改经验,结合我校语文教学现状,探索出一个适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从中培养出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观念要求的青年语文教师群体,是符合并体现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观点的,因而是正确的。
三、实验目标
⒈转变角色地位。从语文知识的主宰者、传授灌输者转变为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主导者。
⒉转变教材作用。从由以往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转变为由学生主动构建意义,进行语言文字实践 的对象。
⒊转变教学手段。从以往单一的语文教学演示,呈现内容情节功能,转变为创设情境,让学生 进行协作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认识工具和训练工具。
⒋转变教学过程。从教师的传授型转变为学生的参与型,从学生的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发现型。
⒌转变教学评价。从单纯对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评价考核,转变为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态度习惯,知识面、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潜能等综合性评价;从对学生强调分等、选拔和评判优劣的功能,转变为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矫正和总结的多重功能;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单
一、形式单
一、方法单
一、过程单
一、标准单一,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过程凸现、标准科学的语文学习评价。
四、实验原则
⒈全面性:本实验的目的是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可能单纯地得到提高,因而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必须和必然促进青年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⒉整体性:本实验的对象是全校所有的青年语文教师,因而通过实验过程,应该使全体青年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整体的提高。
⒊层次性:鉴于青年语文教师的年龄,教龄和实际教学能力的现状结构呈现不平衡的实际态势,因而通过实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层次水平。实验的具体运作过程必须在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不同现状的青年语文教师的具体实验操作内容,并据此提出不同层次的具体的评价标准。
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本实验无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实践必须受理论的指导,因而本实验自始至终将十分重视青年语文教师的理论学习,十分重视两者之间的统一,追求每位青年语文教师在实验终止时,不仅真实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理论水平。
⒌激励与制约的统一性:遵循青年语文教师的心理特点,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将尽量采用激励机制,但是作为青年语文教师的一项义务,一个责任,本实验也将采取相应的和适宜的制约机制,使得两者产生共振的作用,促进青年语文教师尽快努力成才。
⒍评价的客观有效性:为了切实提高青年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本实验追求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时的各项评价的客观公允,尽量防止和减少主观评价的成份,达成真实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五、实验内容
本实验目的为提高青年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因而实验主要内容即为改革目前的不符合素质教育观念的比较陈旧呆板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其评价机制。通过实验,使青年语文教师掌握符合素质教育观念的鲜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分述如下:
⒈改革备课思路和运作
备课当然要钻研教材,但钻研什么,钻研到什么深度,什么广度,往往说不清楚;另外,备课要“备”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没被注意,至于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教材则还没有被提出过;至于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优化更是蜻蜓点水似的未进行深入探索。因此,在备课这个环节,本实验提出扎实进行以下四点探索:
①备学生认知现状,确定学生学习难点。
②备教材目标定位,确定教材内容重点。
③备教学活动设计,激活学生学习心理。
④备教学优化策略,达成教学训练效果。
⒉强调指导课前预习
针对当前对指导学生进行刘课前预习不够重视、功能不明和效率不高的现状,本实验强调抓实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参与实验的教师要端正对预习的认识,即预习不仅仅具有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功能,它本身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并精心指导。
一般地说,指导学生预习宜从三年级开始。指导学生预习,重点在下面四个方面进行:
①依据大纲,准确把握要求,指导正确。
②纳入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环节,加强指导。
③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
④突出年级要求,检查学生预习,保证预习质量。
(各年级具体要求另表设计)
⒊强调准确指导朗读
针对朗读的量不到位(教师讲得多,读得太少),质不到位(读前缺乏明确科学的要求,读中没有具体指导,读后缺乏科学的评价),以致造成学生朗读水平低下的现状,实验教师必须明确朗读既是理解课文语言必要的手段,又是积累语言、训练语感、运用语言的有效手段,必须明确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完整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而实验教师必须具体做到:
①教师范读四条标准到位:
a.情真意切
b.字正腔圆
c.快慢适度
d.语调生动
②指导学生朗读四条标准到位:
a.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读”贯彻课堂教学始终。
b.要培养良好朗读习惯:要学生认真读书,做到字字入目,字字清晰;要学生边读边思考;要有感情地读。
c.要选准“多读”的内容:重点句段多读;难以理解的地方多读;有欣赏价值的片断多读。
d.要科学选择“读”的方式:可采用齐读、分角色读、连接读、指名读,可采用自由朗读、轻声读、默读等。
⒋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指导
实验教师必须确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主要手段的观念,坚决摒弃以课文内容讲解分析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的基本思路是:
①从分析情节为主转向分析语言为主;②从分析语言的内容为主转向分析语言 特点为主;③从积累语言为主转向应用语言为主,形成语言迁移;④从训练结果为主转向训练过程为主;⑤从随意训练为主转向有目标训练为主;⑥从单一性训练为主转向优化组合训练为主,促进整体优化;⑦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向进行某项语文能力的训练为目标(注意目标的准确和集中);⑧从集体教学为主转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学习为主。
它的基本结构模式为三个统一,即: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相统一;语言文字训练与发展思维相统一;重点训练与常规训练相统一,具体表述为:
①扫除障碍,抓识字写字;
②初读课文,抓正确流利;
③精读课文,侧重语言训练;
④熟读背诵,强化语言积累;
⑤迁移练习,促进语言运用。
它的训练类别大致为:理解性训练、积累性训练、应用性训练和复习巩固性训练等。
⒌激活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难,教师教作文难的现状,实际上反映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从根本上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①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偏离教学大纲
②缺乏规范的作文教学操作要求
③忽视小学生的生活与语言积累
为此,参与实验的教师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投入实验 操作:
①吃透大纲,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教学目标
②夯实基础,优化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
③改革思路,探索作文教学形式的开放训练
④激活心理,探索学生作文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实验具体操作要求主要为:
①对小学生作文要求为:
真实;切题;条理清楚;语言规范明确。
②重点突破两点:
让学生心中有话;让学生笔下有话。
③突出“激活”,说写结合:
激励学生想说想写;鼓励学生爱说爱写;帮助学生会说会写;引导学生说好写好。
④提倡教师勤写“下水”作文。
⑤改革评价:
激励为主;注意差异;力克随意。
(作文教学训练具体序列另案制订)
⒍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机制
对小学生学习语文评价的状况实质上反映了执教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评价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评价不科学和评价不全面。因而,参与实验的教师应该:
①转变评价思路、标准、手段,把评价功能落实在“能激励学生努力”上。
②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基本包括学生的课堂发言评价、课堂朗读评价、课堂回答提问评价、课堂作业评价、课外作业评价和作文评价等。
③扩大评价范围,可分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三个方面。
④改革评价方法,变教师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
(评价具体标准和操作另案制订)
六、实验方法
⒈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理论学习的目的旨在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切实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参与实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 础,明确目的,明确目标,注重方法,追求实效。(理论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另案具体制订)
理论学习方式可采用:
①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②积极引进专家及著名教师来校进行讲座、上课和评课,开展传帮带活动。
③认真开展评教活动,促进理性思考。
④积极组织学术沙龙,引发思维碰撞。
⑤积极撰写心得、论文。
⒉加强流程管理
对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和作业设计、批改等全过程进行系列的流动管理。
⒊强化评价机制
①从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来评价参与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的转变程度。
②从学生是否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来评价参与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程度。
③从有否改变“高耗低能”的现状,有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有否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呈现学习成功的态势等方面来评价参与实验教师的实际教学成功程度。
④对参与实验教师的综合或单项进步进行不同层次的实验阶段评价和实验终极评价。
⑤发动和引导参与实验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教师。
⑥聘请有关领导、专家及知名教师对参与实验的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
七、实验管理
⒈学校成立实验研究课题组,作为总课题组,各实验的教师可围绕课题相应书写教学心得和论文。开展各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和教学活动,组织各年级学生学习活动。
⒉课题组由我校教导主任蔡文华任组长,语文教研组组长周会员任副组长。课题组成员包括刘建明、吴菊群、许萍、陈亚平、黄帅斌、甘丽丽茅排中心小学语文学科全体教师。
八、实验时间
本实验定为三年实验期。分述如下:
⒈2014年2月—4月为实验准备阶段,确定实验方案、参与实验教师以及设计和制订相关实验细则。
⒉2014年5月—2014年12月,为第一阶段实验期。重点进行提高实验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实验。
⒊2015年1月—3月,对各项实验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写出第一阶段实验报告。
⒋2015年3月—2015年12月,为第二阶段实验期。重点进行提高实验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的实验。同时,继续进行提高实验教师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实验。
⒌2016年1月—3月,对各项实验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写出第二阶段实验报告。
⒍2016年3月—2016年12月,为第三阶段实验期。进行提高实验教师阅读教学能力和作文教学能力的综合实验。
⒎2017年1月—4月,对第三阶段实验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写出第三阶段实验报告。
⒏2017年5月以前,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总结报告,并结题。
九、实验成果形式
⒈由有关领导、专家评定的优秀教案、课堂实录等汇编集。
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各类心得、论文汇编集。
⒊课题组成员在各级报刊发表的文章汇编集。
⒋各阶段实验报告及实验总结报告。
第二篇:浅析偏远山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析偏远山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双柏县安龙堡中心学校 李 全
【摘要】: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农村,作文教学的难度相比城市在各方面更加处于不利地位。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偏远山区农村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身边各种有利的教学资源,缺乏作文教学的改革的力度和创新精神。要使偏远山区农村的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消除学生的害怕情绪,让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就要努力创设条件消除各种不利制约。
【关键词】:偏远山区农村 作文教学 瓶颈制约 心理定势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它作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载体使之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核心重要区域。也正因于此,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历来作文教学的难堪局面。
处于偏远山区农村的特殊地理区位,由于受到自然经济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作文难教的难度又较之其他地区更大。现就偏远山区农村作文教学实际困难入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吸纳已有总结之经验草拟一文,希望能对从事一线小教育教学的山区教师走出作文教学艰难局面提供一点微陋的粗浅参考。
一、偏远山区农村已存在的作文教学实际困难
我国的山区教育教学起步早,经验足,山区教育本身并不存在多少缺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普及使处于经济边缘地带的偏远山区农村在诸多领域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对本就不容乐观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多严峻的考验。
1、阅读面缺失
处于偏远地区农村的孩子,阅读量少得可怜。他们惟一见过的书本便是教科书,条件好一点的可能还有家里边遗留的一些孩子根本看不懂的老章、文章宣传画报。就我所在的学校,我访问学生是否看见过报纸,他们的回答是包面条的纸就是报纸,那是私人作坊为节省成本所使用的简易包装。
作文教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本身就要求学生尽量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好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不变的宗旨。但处于穷困山区的孩子又如何提高阅读量呢?就是把的有的几本语文课本翻烂了也达不到小学生应有的阅读量。
2、观察面狭窄
语文教学讲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意在尽可能的多加深实践,多注意观察。作文教学的一大桎梏便是观察面的缺乏。要引领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他们从感性上获得充分的认识,才能有话可写,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偏远山区农村孩子的生活模式是早上起来学,中午回家吃饭(有路程很远的是早饭午饭一顿吃),晚上回家睡觉,家里大都没有电视机,一黑便上床。家到学校一走就是几里甚或几十里,闲暇时间还要跟父母干干简单的农活,在家里照看小几岁的弟弟妹妹。这就使得这里的学生一碰上写物就只有家到学校一路所见的几亩庄稼,几片树林几处房屋;写人呢净是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抑或几个亲戚,最多再加上上点同班同学掺上老师。
3、害怕作文的心理定势明显
要想让学生写的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最重要的基本的便是消除学生的害怕情绪,从主观上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定势。所谓心理定势简单的解释便是地某种事物所固有的心理认识到长期的无意识的保持和延续。比好一个人去到开水房拎水,总会使一定的力气提起水瓶,可若是空水瓶就会被无意定势。进开水房拎水都会认为水是灌满的,初学作文者都会认为作文是无尚难的,这是一个道理,产生这种畏惧心理的直接原因就害怕作文心理定势的养成。
克服作文心理定势的方法多种多样,历来语文教师也总结了不少,诸如写日记周记,展开讨论,尽可能放宽作文题目体裁的限制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诸如写信给爸爸妈妈及其他长辈,写信给校领导甚至县长、市长,搞小创作等别开生面的长期培养让学生领悟作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作为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使得消除作文心理定势异常困难。写日记、周记、写来写去就是单调的日常简单经过的那几句话;写信给爸爸妈妈或亲戚,他们大都不识字,似无写之必要,搞作文期刊创作学校教学条件不允许,种种使得从根本上克服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定势希望渺茫。
二、问题的结症
偏远山区农村的作文教学真就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我看未必。只要抓隹偏远山区农村孩子的认知特点,认真总结,找到问题的结症,总会找到一定的突破口。
1、没有充分运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最好的阅读材料。虽然教材的编写量很有限,光靠阅读教材难以满足学生阅读量的需要,但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读书人也不见得读书浩如烟海,可名垂千古的大诗人大文豪不胜枚举。一部《红楼梦》有读一两遍的,有读上百遍的,那些读一两遍的只知故事梗概,可那些观之书不在多,贵在于精。教材上所节选的篇目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不管是从阅读的篇目还是写作的参考价值都毋庸置疑。对此,就对语文教学工作者主要是偏远山区农村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多严峻的考验,如何把教材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成为解决偏远山区农村作文教学的必备环节。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力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粗略把握上,叫学生背背词语解释,分分段落,概括一下中心思想以为就是地教材最好的处理了。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光靠死记硬背这样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是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多样化特点的。对条件好一点的地区而言,这样做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补充,可对于本来就处于阅读量少得可怜的偏远山区农村来说,这样的处理办法明显有失偏颇。
2、因地制宜的观察面的把握不够清晰
陶行知在《儿童科学教育》讲演中谈到:“如果我们抱着宇宙即学校的观念,那么野外的池塘便是我们的实验所„„这样一来,所观察的也就比较真确可靠。”陶老是在中国提倡在做中学的先驱,他的乡村教育理念深得众多教育者的推崇认可。偏远山区农村的语文教育 工作者要走出作文教学观察面缺失的瓶颈制约,关键就要有宇宙即学校的博大观念,摆脱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约唯一采纳模式。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美学教育重视不够,有很多教师认为小小年纪美学不美学的有这个必要吗?再说了讲给他们听又听得懂吗?其实不然,美学思想培养是从小就很有必要的,并且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如果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就能教给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那么学生就会去主动并且认真细致的观察了,这对偏远山区农村作文教学来说意义非凡。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可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或者对自己坚持了很多年的传统理念教学方法无法割舍,这就使得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空话。就作文教学而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不管你认为的方法有多好都在乎要学生要有话可写,之乎者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靠背经典句子经典篇目搪塞之办法寸步难行。所以,如果一点也不把学生观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要在作文教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的作文教学上取得多大建树绝无可能。
偏远山区农村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摆脱言之无物,词不达意的弊端,语言上把握不要过于苛刻。有很多教师就是认为写文章一定写经典白话文的语言,方言土语就不叫句子了,一旦出现便视为病句大肆批驳,这种做法无疑把作文和学生的生活悬空了起来。
3、没有努力让学生消除害怕作文的不良情绪
很多学生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的学生一开始学写作文便认为作 文难得不得了,老师一叫开始作文就如上刀山火海一般。一叫作文便拿着笔闷思苦想半天,最后憋出一些如流水账似的话,叫写600字以上的作文决不会超过800,字数够了作文也便完成了。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消极状态,那么作文的质量要想得到提高难度是是可想而知的。而老师呢,左也强调右也强调作文难写,在强调难写的同时不断的说着诸如作文很重要的话。学生听见老师都说作文难写了也就认为写不了作文,写不好作文这无可厚非。
三、千方百计创设条件,消除偏远山区农村作文教学各项瓶颈制约。
其实放眼望去,偏远山区农村的教育教学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若把山区的各项优势尽展教学之中,这本身就是一大可观的财富。如何开发并运用山区的各项教学资源是摆在山区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刻不缓的课题。
1、充分认识山区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地处偏远山区农村,在许多方面都较之城市处于落后阶段,如果还是采取单一的枯燥的简单粉笔加深课本的教学模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到偏远山区农村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性,那只能使作文教学离期望值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前面谈到,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定势,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对事物有直观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让学生有写的欲望,能就自己经历的感知的东西有条不紊的抒发出来。作文 教学本身也是属于兴趣教学的范畴,要想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训得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喜爱的情绪。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兴趣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处于偏远山区农村的学生不乏诸多爱好,对许多事物,操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知,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要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让学生把自己见到的感悟到的事物、事件大胆的说出来写出来使之跃然纸上。
2、充分把握,全力挖掘山区教学各项有利资源
山区幅员辽阔、自然生态良好,这是城市环境无法比拟的极大优势。这里生物众多,民风淳朴,许多城市孩子只能在课本、电视、实验室、动物园才能看见的动植物在这里比比皆是,许多方言语正是文学语言提炼的精品。所有这些都是偏远山区农村语文教师取之不尽不竭的宝贵资源。千万不要被形式上的经济落后吓倒,更不要不切实际的和城市现代化教学设施,孩子多样化生活模式进行盲目攀比,这样只能使自己陷于更加悲观的境地,缺乏创新意识,对改进提高作文教学将十分不利。
一定要看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充分灵活组织作文教学,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方能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在平时的养成教育中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兴趣,观察面万不可陷得太死,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各类事物各种事件,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参的都有价值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学习方法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积累,有意识有组织的在学生中展开交流评比。积累是多方面的,有语言的积累、字词句的积累、更有生活的积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题,顽童的语言、自然的气息通过广泛的积累在作文中竟相迸发。
另外,对教材的灵活有效处理是解决偏远地区作文教学不利制约的一大关键,如何使教材的最大功效得以发挥,就我个人认为需比以下几个方面充分把握:
对整个教材的体系把握。教材的编写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此有充分的把握和处理,课文与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加以联系把握,那就做到了对教材的有机处理,反之,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灵活多样化处理教材。“教无定法”,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对教材的处理千万不可形成死板机械模式,对具体内容具体篇目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灵活有效处理。比如在教授《望庐山瀑布》一文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对话交流式,问答式等多种有效方式展开,以期让学生领悟庐山瀑布之美,感知作者神的笔触,修辞手法的巧夺天工,动静皆美的构图祉思。只有从资源的可供开发性上大做文章,才能对偏远山区农村阅读量严重不足起到积极有益补充。
尝试向教材要语言。教材是学生最好的阅读资料,面对偏远山区农村阅读量事足的问题,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就只能充分挖掘教材,大力运用教材。作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感悟每篇课文的语言美,对那些很有意味的句子词语可以灵活的加以再三强调处理。比如《拉萨的天空》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掬一把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真是太妙了”。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却充分道出了拉萨刁空的纯净气息。对这样的句子教师就一定要加以重点处 理,让学生通过有效感知感知铭记于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力争让学生看到每篇课文都能找到那么一两句传神的话语,久而久之,无形中便锤炼了自己的语言,作文也就不再干瘪无力了。
四、从主观上包含激情打造作文新气息
贫困山区教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地处山区一线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信心有决心,走出多年的传统栓桔。近年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作家艺术家引起世人关注,昭通文学现象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经济落后不是作文艰难的决定因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把学生带到副员辽阔,自然生态良好的大自然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之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对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产生浓厚兴趣。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使大自然显得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这给我们的写景作文提供了取之不不尽的写作素材。那么,我们该怎样描写四季的景色呢?关键的一点是,要抓住四季的特点来写,写出春、夏、秋、冬各自的景物特色。春天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季节;夏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秋天是金色的收获季节;冬天是万物休养孕育的季节。在不同的季节里,一草一木都有它不同的特色。抓住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抓住了各自独有的美。另外,要寓情于景。单纯的描景只能是一幅死板的图画,如果将你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融入其中,景物才会生动起来。
许多城市孩子见不到的东西,山村比比皆是,许多城市孩子分不清的东西,如韭菜和麦子,稻谷和穗子等,但山区孩子即不然,说明山区孩子观察细致,对形状相近的事物能分辨清楚。这些事例足以证 明,山区作文教学并非艰难而不可行,只要贫困山区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信是会创出一片新天地的。
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供开发的资源也是丰富多彩,以上建议纯属个人尝试,仅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也许是一己之见,敬请各位同仁和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 ②、《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熊开明编著 ③、《小学作文指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7.④、《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⑤、《小学生作文辞海》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1。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优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6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学无止境。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我校在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方面,通过开展学习模仿、定课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深化课堂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着力,使大家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和飞跃。
一、开展学习模仿活动。
学习模仿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扎实基础,开阔视野,最终目标是能够学为所用,有所创新。
1、模仿老教师的课。我们有很多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坛上任教多年,亲身经历了历次语文教改的前前后后。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随时随地都可以请教。我们组织骨干教师、老教师、青年教师、“教坛新秀”之间都分层次结成教学帮扶对子,学校要求他们在一起多讨论,多听课,多评课,每月要听结对老师一节课,一学期要指导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或论文,指导情况纳入学校骨干教师考核和评聘的重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学校要求校内13名省、市、县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还要求他们分别举办讲座,介绍各自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与科研方向,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学校已先后安排了“镇小办学理念”、“网络基础知识”、“镇小教育科研”、“新课程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等讲座专题。学校要求每次讲座的主讲人既要有纸质和电子文稿,还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发挥引领作用。
2、模仿县、镇公开课。主要是了解上级教育业务部门推介的新教学理念,实践他们倡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要先学好一定之规。如谷城县教研室在运用新教材之初,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了“引导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语文课能够较普遍运用的“四步八环”课堂教学结构,对语文老师们使用新教材很有帮助。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多次听课、试教、评课的基础上,大家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运用“四步八环”的模式方面有了不少变异,逐步达到了有所创新。
3、模仿名师的课。
鉴于农村学校培训资料匮乏的现状,学校因地制宜挖掘培训资源。学校接通了互联网,教师办公室的所有微机均可上网,方便学校和老师查阅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中华教育资源网、中小学课件网、“老百晓”网站、谷城县教研网……都是老师经常浏览、点击的网站。学校还搜集网上资源建立了“名师教学”文件包,由各科教研组长和远教管理员共同负责不断更新内容,里面有霍懋征、王崧舟、支玉恒等名师经典的课堂实录。除学校专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也可学习借鉴。
观看诸多名师精彩的录像课,仔细拜读名师经典的课堂实录,认真研读他们的教学反思和众多的评论文章,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最终是要达到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开展定课研究。
1、一学期深入研究一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人人参与,共同探讨,分工合作。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通过定教材、共同备课、定教案、定上课人选、不断试教、不断反思、不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推出一堂堂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题研讨课。课后,再通过组织评议、集体反思、写课例反思等形式总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语文教研组推选兰老师执教《给予树》等,采取集体备课——一人讲课——主讲人说课——众人评课——主讲人到另一班再上课,从而收到了一人讲课、众人备课、共同提高的效果。
2、连续深入研究一课。通过分教研组定教材——选拔上课人员——多次集体听课——多次人人“对话”——总结评价等过程,使老师们所要上的“课”更能符合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原则等。在磨课过程中(即人人对话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在陈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时,不仅要对某一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而且还要努力从理论视角或从实践层面表明自己的思考依据。如我校扈老师曾经连续三年代六年级语文课,我们让她连续三年都讲同一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年年都有新感悟,每次都有新提高。又如周老师执教《回声》时,先在校内两度讲课,评课。然后把她的课堂教学录下来,边回放边组织骨干教师评议研究,40分钟的一节课,大家在一起反复琢磨了3个多小时。然后又到街道中心小学、黄畈中心小学上课,虚心听取兄弟学校评课意见,使上课者、听课者等所有参与者都有了感悟和提高。
3、多人深入研究一课。就是在语文教研组内,指定同一内容教材,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独自钻研教材进行个人特色备课,然后进行集中展示。在观摩后的研讨中,淡化教师观摩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育行为的分析、研究上,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通过研讨,引发教师各种观念的碰撞,让教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而且充分发挥了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撰写教学反思活动。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学校提倡并要求所有老师课后写教学随笔或反思日记,每学期写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我们建议老师们在撰写教学反思时主要写以下几个方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师生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层次。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校将老师们撰写教学反思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常规教学检查的一项内容,并将优秀的教学反思择优刊登在学校自己创办的《学习与研究》期刊上。
第四篇: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作者:巩峪小学 段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4 8:06:31
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巩峪小学 段汉军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推进,农村义务阶段的学生享受到了免费读书的优惠政策,这个政策的落实,不仅给广大的学生家长减轻了经济压力,也更新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尤其让山区学生的家长转变了教育理念,使他们由传统的只关心学生生活转变到开始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发展。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促使了学校管理的“正规化”。因此,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爱岗敬业,良好的师德是前提。偏远山区小学由于班级学生名额不足,导致教师编制紧缺,即使有了编制,由于多种原因也招聘不到教师。这样就给在岗的教师加重了工作负担,增加了工作压力和难度。教师课时多、课头多、管理事务多,工作辛苦就可想而知,而享受的福利待遇有可能最低。因此,从事山区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师德、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知促常乐、爱生如子。只有这样,才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希望。
二、规范的过程管理是保证。没有过程就没有好的结果,有了过程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至少对好的结果有一个保证。虽然山区学校的教师每天工作繁杂、任务重,但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和本职工作。所以,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要下功夫,尤其是在“备”和“教”上要重点下功夫。“备”是“教”的前提,教师没有好的备课就教不出好的结果。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到实处,充分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平时本来就很辛苦,千万不要延用课内损失课外补的老教学模式。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狠抓教学过程的落实,一是要率先垂范起到表率作用,二是要用规范的制度做保证,三是要做好监督督促作用,四是要认真落实常规月查制度,五是教师一定要落实“四清”活动。
三、校本教研是根本。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采取了不少措施,提供了很多机会,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很快。但由于山区小学教师紧缺,教师任务重,再加上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平时能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很少。教师大量时间都呆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本校教师。所以,开展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直接的教研方法。一是要引导教师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著名教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才能不断改进教法,不断进步。因此,学校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来督促教师写好教学反思。二是加强同伴互助,俗话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因此,要鼓励教师开展同伴互助,相互开展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互联网的作用让教师自学,学校要引导教师将远程教育和网上资源用于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四是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龙头作用,要给他们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也要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承担一定的校内培训任务,使他们确实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公平教育是期望。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让山区的孩子尽量享受到和城区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经费投入很大,也确实改变了山区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装备了教学设备,但与实际需求差距还很大。教师紧缺、教多学科教学、没有相应的专任教师,是目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体音美和英语教师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更谈不上把握教材和深层次研究,尽管教师努力了但质量依然不高。解决山区教师紧缺的问题方法很多,我认为重点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一定的奖励方式,鼓励在山区工作的教师和愿意到山区工作的教师。下乡支教和资教的教师可以享受一定的补助,那么,长期在山区工作和愿意到山区工作的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以补助,这样对他们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鼓励。
总之,教育是没有城市和农村之分,无能是在那里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我们应该相信,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教育科研录入:ym 责任编辑:ym
第五篇:临洮县偏远山区农村小学复式教学浅谈
临洮县偏远山区农村小学复式教学浅谈
临洮县窑店镇中间小学 张文龙
关键词: 农村小学和教学点 复式教学 农村教育 高效课堂
摘要:临洮县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数量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复式教学是当地农村小学授课的一种特殊形式,研究复式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提高复式教学的质量,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临洮县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基础教育的重点和薄弱环节也在农村,现阶段临洮县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数量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复式教学和复数班级就自然成为课堂教学中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
复数教学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级在同一个教室中,由一名教师在一节课中同时完成两门或两门以上的教学任务。复数教学在临洮县偏远山区小学和教学点中广泛存在,复数教学也形成了临洮县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复式教学已是摆在农村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正确认识复式教学的特点,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到复式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几年来,临洮县教育部门对复数教学的研究和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聘请了全国各地在复式教学方面有见解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开办专题讲座、举办复式教学培训班,举办全县小学教师复式教学优质课竞赛。专门针对临洮县山区学校和教学点从事复式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所遇到困惑和问题研讨、分析总结经验进行推广。我有幸也参加了上述的各种培训项目,通过几次的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下面是本人对复式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高效备课
高效备课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1、备课要非常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还有学生学习态度及其它因素,如:
一、三年级复式班,学生年龄小,而每个孩子个性、生活环境都存在有不同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了解,然后多与学生沟通,首先并引导不同班级的同学如何相处,注重组织,团结友爱。
2、教学目标。一节课只有40分钟,复式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进行组合,如何使用高效利用好一堂课的时间,在课堂中高效的完成每个年级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同时,也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实在在把“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复式教学的方法运用的关键是教学时间的有效把握、分配,复式授课内容、时间把握不好,是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充分预设好各环节的时间,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高效上课
1、复式班教师大部分都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便于学科的渗透和教材整合,每堂课教师要承担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这样可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如把语文和其它学科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教师要打破年级、教材、学科的界限,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参加讨论、交流,在学习和活动中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立。
2、合理进行搭配,安排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能力。复式教学中的“动”指直接教学,“静”指思考和探索或练习,教师更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正确处理好“动”“静”的时间关系。讲授新课预习是很关键的,在“静”中先初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义;再细读课文,边默读边勾划,思考提纲中的问题。一些疑难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轻声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待老师直接教学时提出。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认真指导检查。检查预习情况,一般在“动”中进行,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与补充说明,指导解疑。这样使“动”“静”结合,便于学生准确、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3、复式教学课堂中最重要的是课堂时间的分配和把握,所以教师在预设课堂提问是必须是高效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要有针对性,是本节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问题。有效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促进学生真正地发展。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课后及时反思
每节课后及时写课后教学反思,总结复式教学课堂中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摸索复式教学的教学规律,教法上的创新,组织教学方面的方法,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思考今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再次修改自己的教学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我认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我想不久的将来,随着临洮县农村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去钻研、探索,复式教学也一定会结出胜利之果,其有效课堂也会越来越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