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你的学科特点谈谈你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结合你的学科特点谈谈你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新课程是对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程与方法的要求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二、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产生怀疑或动摇,将使教学无所适从,也将使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三、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第二篇:结合学科特点,浅谈对微课程的理解 李玉玲
结合语文特点,浅谈对微课的理解
说到微课程,之前自己一直对这个新事物有种极大的陌生感。后来通过这次网络学习才知道微课是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在课程、课时中融入特色微课程,比如语文课中会引入硬笔书法、新经典阅读,美术课引入动漫启蒙等,充分丰富课程特色。微课程可分为:主题微课程,细节微课程和故事微课程……微课程其实也是有具体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它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内容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教学目标小,教学目标很明显,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时间短,教学方式灵活。
回想前段时间我在执教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的第4课《日月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通过看图体会到会意字的形式,感知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2.仔细观察,能在字与文的对照中感受到一种识字方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3.激发学生探究祖国文字的兴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依据课程标准,结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让学生通过
1、结合微课视频进行自主探究。
2、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暂停、重播等方法解决疑惑。
3、观看后与同学、父母进行交流的学习方法学习,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汉字非常有趣,有时几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新的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类有趣的字吧:
1、老师先请你看孙悟空经常做的一个动作,(老师出示微课程: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
2、老师:‚同学们,孙悟空在干什么?‛(‚在向远处看。‛)
3、老师:‚孙悟空为什么把手放在眼睛上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稍作提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太阳照着眼睛,看着不舒服,孙悟空是用手挡太阳的。这样看得远‛)(设计目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老师通过微课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热情。)
二、初步感知‚会意字‛:
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眼目的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当时,人们造这个字的时候,和你们想的一样。‘看’多有趣呀,我们语文课本《识字2》里,就有一些这样有趣的字,你们想做一个发现者吗,比一比,看谁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在此就给了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三.火眼金睛:有趣的汉字。))
1、师出示微课:‚笔‛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上面是竹字头,笔头是毛做的,下面是毛字
2、‚尖‛右边的图上面小,下面大,3、‚灶‛右边的图上面是火,下面是用土磊的,(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画世界里感受祖国文字的‚造字规律‛)
四、图文对应,字趣游戏。
1、字图连线游戏,你能把字与图画练起来吗?试试看吧!(森、鸣、明)
2、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部件或熟字组在一起构成另外一个新字,而这几个部件的总的意思就是这个新字的的意思。这类字就叫‚会意字。‛有趣吧?多种学习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做。
五、你能根据这些会意字的模样猜出他的意思吗?相信你能行!休——?众--?咩--?动手促进动脑,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奥妙。
六、引申迁移。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人多就是‚众‛,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擦亮眼睛: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赶快行动吧!
六、引申迁移。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人多就是‚众‛,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擦亮眼睛:找一找,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赶快行动吧!
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以此为切入点,利用‚会意字‛这一汉字造字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识字、记字,效率得到大大了提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注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将课堂内外沟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也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汉字很有趣,发现规律,就要根据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这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无疑都大有促进。我想这大概就是主题微课程吧。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孩子们见识到汉字的魅力,书法的魔力。原来,这样的一个主题微课程,使同学们通过看图体会到会意字的形式,感知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能在字与文的对照中感受到一种识字方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微课程,微而不微;微课程,小而精致。正是‚小课程蕴含大智慧‛。
第三篇:结合你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解
结合你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解,谈谈今天我们如何做一名人民教师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于“六改变”。即,改变过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积极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人名教师的我,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感觉到深深的触动,在教育改革中,老师应该有更大的要求,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老师更应该加强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新课程如何保障学生个性的的发展呢?关键一点就是新课程能够保障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权力的实现。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发展。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突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带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而提供统一的学校课程。学校教育应该促进人有个性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调整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背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了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打破了学校教育中由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如《纲要》中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些决定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综合的现状,重点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一定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背景和将知识建立有机联系的能力。
其次,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教学关系。《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途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采用全面、多样的评价方式,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再次,实践领域的拓展,需要具备新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中心,基本上没有师生间的对话与合作。就教师的工作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单兵作战,教师主要靠自己的能力和较单一的学科知识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而不太有可能有他人的援助,而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与其它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互不相关。这种教学形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不需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具备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这种教学形态,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各界,少有合作的机会,这往往使教师把自己禁锢在本学科的范围之中,使教师往往只有教科书的内容而没有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这些状况,都不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教材开发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都需要教师具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与学生对话沟通;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主动与家长、社区各界人士合作,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培养教育。《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寻求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他们能帮助教师将教育过程更紧密地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将教育过程变为实践宽容与团结以及尊重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活动。”[5]可见,依靠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交往合作的能力应成为教师必备的素养。、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传统上,教师的教学工作多被理解为围绕着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关心的重点是对给定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对高效率传授这些内容的方法的寻找与运用,这往往使得教师们的视野被狭隘地限定在所教科目的内容及其传授方式上,而对这些科目内容背后的目的,以及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实际效果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种状况往往导致教学过程单
一、重复、缺乏新意,同时,也钝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思维难于脱离原来的轨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功课目标的新课程标准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为教师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提供了空间。教师将更要灵活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补充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除了具有理解知识及其结构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具有研究自己教学实践的信念与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要求。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我们把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切入口,围绕教学活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迫切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回想在大学的每个日子,我努力在为将来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固的基础,努力要求自己去不断了解教育知识,努力去揣摩教育改革的深层意义,为的是在将来的事业中能够让每一个从我的教育中走出去的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欢快,而不是负担,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立志达到的目标。我知道,这样的理想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奋斗,在大学的岁月中,我要从多方面去发展自己,在班上,我努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在班级工作中,我会提醒自己从小事中看到作为学生的心理;在学院里,我积极参加活动,通过自己的表现看到学生的表现,这样,我慢慢的在这样的要求中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在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更应该,也必须朝着这方面发展,在改革的推进下,去了解更多的教育知识,为未来的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将来的教育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贡献出一份力。
第四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和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和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看,它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看,也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是自律性的而不是他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建立和享受我们的“新孝道”。
第五篇:你怎么理解为人师表
你怎么理解为人师表?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一个人获得师长良好的教育,就能发挥一己之长,对国家社会大众有用。不同的阶段,学生经过老师的教导,才能具备常识、拥有技能、培养道德、启发思想,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说是广大又深远。那么,如何做一个老师呢?
第一、传道:父母养我色身,师长育我法身。身为老师,其教导的内容要合乎道德、合乎伦理、合乎人间正义、合乎做人道理。好比传统美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等。但是,现在有一些老师,有时师不像师,士不像士,教导不正的思想、不正的知识,甚至自己的行为也不合乎道德,让老师清高、尊严的形象,受到损害,那实在不可名为老师了。
第二、授业:古代的老师,除了传授学业外,也要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培养学生才能。现代老师也是如此,除了各种教学外,也要给予学生一些技术课程。尤其身为现代人,一生至少要有三张执照,例如:驾驶、烹饪、水电、美容、会计、打字、医疗、护理…等等,以备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是职场、人际关系、学习力上,发挥更大的能量,具有良好的表现。
第三、解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定有许多疑惑,除了专业知识上给予指导外,在内心上,必定有更多的不解。比方做人不会做,做事不通达,讲话不流畅,情绪管理不佳、人际关系不和谐,遇到挫折困难,如何面对、判断、克服、解决,林林总总,会有许多的不明白。做老师的,要给予学生引导,为其释疑。
第四、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我要学生能有道德、有事业、知进退、不迷惑,让他做人处世,都具备一个人基本的条件。那么,我做一个老师,更不能随意妄行,更要重视身教。我传授学生道业,自己也要奉行;我传授学生知识,自己也要日日进步;我为学生解惑,自己也要正知正见,培养智能。如此,我才能做老师。因此身为老师,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以身作则,树立形象模范,潜移默化中,才能让学生自然效尤。
教育可使平庸者优秀,使资优者卓越。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若心术不正,纵然学富五车,也是枉然。
归纳以上四点,为人师表要: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
第一、传道,第二、授业,第三、解惑,第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