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现场教学法”的方法与策略
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现场教学法”的方法与策略
双牌县职业技术学校
唐 峥
[摘 要] 现场教学是在事物发生的现场,通过现场实物及有关人员的协助所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有关社会或自然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某些局限,并改变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结构。由于现场教学法具有“直观性强”和“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而各门学科又都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其与实际相联系的结合点,因此,现场教学法可适用于各种专业课的教学。
[关键词] 现场教学 讲授法 教学组织形式 生产现场 教学效果
一、“现场教学法”的定义
“现场教学法”是在事物发生的现场,通过现场实物及有关人员的协助所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有关社会或自然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某些局限,并改变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结构。
二、“现场教学法”的特点
“现场教学法”是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仿真或实际的生产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亲验性、互动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其中,亲验性是指亲临现场,亲身体验,真实感强烈;互动性是指教与学互动,平等交流,共同研究;多元化是指集参观、案例研究、角色模拟等多种方式于一体;个性化是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每个 人的智慧特长。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了现场,把课堂中的问题带到现场,教师现场解决技术问题。
三、“现场教学法”的原则
“现场教学法”要想在专业课堂上成功的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四个原则。
1、精心选择教学现场
现场教学,一般应选择那些设备工艺较为先进并具有代表性、作业结合又不十分繁忙且相对比较安全的生产作业现场来进行。而取得现场单位的支持与协助,则是开展好现场教学的前提条件。应当事先与现场单位取得联系并落实好有关事宜,主动将现场教学的计划通报现场单位并征求其意见。在具体安排上要以方便现场单位和不影响生产为原则。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场教学应力争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灵活应变。”即选择专业课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和惯性疑难点作为现场教学的重点内容。兼顾本课程及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有关知识内容,拓宽现场教学的专业覆盖面;充分利用生产现场的各种设备及作业等条件进行综合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教学的综合效益;根据现场作业变化特点,预先做好应变方案(包括教学顺序、地点及天气影响等),掌握现场教学的主动权。
3、做好“现场备课”工作
现场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而教师对教学现场熟悉与否,则往往是导致现场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现场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课前的现场实地勘查准备工作,了解现场有关设备及作业情况。对于教师自身不太熟悉的专业问题,特别是生产现场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等,一定要事先搞懂弄清。唯有如此,才能在现场教学中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和发挥自如。
此外,教师还应在现场教学之前,把现场教学中将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如教学现场概况、设备特征和作业规律等)以及注意事项与要求等,事先向学生介绍,以保证现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加强安全教育及管理
由于现场教学是在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的,因而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必须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放在首位。一方面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给现场单位的生产作业造成安全上的问题。因为在现场教学中学生往往因缺乏安全知识和情绪兴奋忘乎所以,或因聚精会神而顾此失彼,以致难以注意周围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授课教师则往往顾及授课而不能很好兼顾全体学生的人身安全。为此,在现场教学前,须对学生认真进行安全教育,介绍有关安全知识并提出安全方面的要求;在现场教学中,亦应及时提醒、督促学生注意安全。此外,每次现场教学的教师人数应不少于两人,以保证教学和学生安全。
四、“现场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1、突出素质教育
现场教学不单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知识和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为此必须明确每次现场教学对知识和智能的具体要求,包括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还要重视职业范畴、纪律、合作精神、群体意识、敬业爱岗和责任感的培训。
2、使学生尽快进入未来职业角色
中职生作为21世纪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 和开拓精神,掌握迅速高效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现场教学要让学生视其为未来职业,训练其观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职业体验。倘若学生仅仅是一个“顾客”就很难进行积极主动的观察和思考。
3、尽量少讲精讲
现场空间、时间有限,不允许把众多的学生集中一起,如果老师从头到尾唠唠叨叨地讲个没完,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精讲就是讲重点知识,通过典型事例举一反三;少讲就是讲观察思考角度,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讲难点、热点。
4、激发思维,鼓励质疑和讨论
质疑与讨论是现场教学的中心环节。进入角色的学生有很多的疑点要问,有很多热点话题要讨论,思维极为活跃。在现场教学的前期,老师要注意既不能打击提问的积极性,又不能回答太全面,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提问来回答。通过回答来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的方向,激发其想象力,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所在。放弃这一主导作用,现场教学就会流产。
5、强化控制,排除干扰
现场教学的难点是控制难度大、失败风险较大、学生人身安全责任大。为此,教师要强化控制。控制不是限制学生提问、观察和思考,而是控制学生观察思维方向、教学内容和节奏、学生活动区域、知识和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6、小组汇报,布置小论文
各小组在现场教学结束时,要简要汇报大家讨论中出现的难点、疑点和分歧点。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根据现场材料,写一篇小论文,为 下一步的课堂讨论准备。
7、巩固和提高现场教学成果——组织课堂讨论
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留给他们许多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时间,把学生引进未来的角色,学生就有无穷兴趣,定能热烈讨论。教师如果因势利导组织好一堂讨论会,就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在组织讨论会时,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如为避免偏题太远、太浅、太泛或中途冷场,教师可根据现场教学中的基本情况,预定几个中心发言人,适时地给他们指点思路和提供启发性的参考书刊;对于疑点,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弄清弄懂;对于当前重大理论难点,要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成果、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8、最后要作现场教学总结
一是知识总结,即要用学生的语言去系统地总结学生获得的知识和创造性成果,使学生感到的确是他们自己获得的知识和创造性成果,使学生感到的确是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从而激发学生深入钻研、推动下一次现场教学活动。二是教学总结,即表扬那些准备充分、观察认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学生。根据现场教学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并按30%的比例总评成绩。三是经验总结,记录每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力求使每次现场教学方案尽善尽美。
五、“现场教学法”在医卫专业中实施的情况和效果
本学期我校在医卫专业《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前移,在我县人民医院进行现场教学。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使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及动手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机融合。1、现场教学的理论准备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是多样和复杂的。现场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角色就是护理患者的护士,学生只有扎实地掌握各种操作理论知识,才能在遇到各种突发问题时沉着冷静灵活地应对。在进入现场实践教学前,在前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预习,使学生在进入现场时不会感到茫然,而是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心理准备。
2、进行现场教学设计,确定现场教学目标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采取案例教学与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完成工作任务(例如给一名冠心病患者输液),重构课程知识与技能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该工作任务中,同时对难点知识与能力进行分解,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输液的基本操作,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其对课堂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3、现场教学的组织
安排学生进入病房,先让学生听患者叙述病情,再由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解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最后要求学生说出护理措施及实行这些措施对患者的痊愈有哪些好处。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教师应亲自示范和手把手地教,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和本领,还消除了其恐惧心理和可能因操作失误带来的难堪。组织学生开展现场研讨,有利于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提炼规律。在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打开思路畅所欲言。教师对现场实事和学生观点进行分析评价时,要善于从事实中归纳提炼出理论观点,使现场教学得到升华。
4、学生总结
学生自己对看、听、问、动手操作等现场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回 顾反思,整理思路,总结收获,形成书面材料。
5、教师总结
教师对现场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值得一提的是,应当正确发挥教师在现场教学全过程中的导演作用,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引导讨论和总结点评等。
6、教学效果的评估
为对现场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对我校2013级医卫专业的生源、师资、教学资源均及考试信度效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的不同班级分别采用现场教学法与讲授法进行教学,经检验,现场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讲授法。现场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充分使用感官和智能进行有效学习的手段,学习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当前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之一就是由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而学法改革的核心是真正承认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中,教师只是复述、再现权威性教材的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现场教学法,把课堂搬到病房,优化了教学,加强了师生互动。通过现场教学,学生能较快理解各项基本操作的原理,并快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加深理解病理学所讲授的病理变化及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这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近几年的现场教学实践证明: 我们把课堂搬到现场,对准职业岗位上课, 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教学效果。现场教学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和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形式,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课教学有着其它教学形式所不具有的独到作用。尽管它只能作为补 充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形式,也尽管在其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合理进行运用,切实加强组织,不断探索实践,便一定会充分发挥其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日光:《现场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职教,2000(03)[2]鲁银德:《现场教学法的三大要领》[J].教学与管理,2001(01)[3] 梁俊燕、曹梅琴:《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M].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3(12)
(字数:4552)
第二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摘 要】当前中职课程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对工作导向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研究,也逐步实践了项目教学法等更符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笔者基于在专业课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职教改革中更深入地探索。【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问题 反思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中职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足够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富于创新精神,能适应自身和职业需要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劳动者。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中职的专业课教学设计和手段必将打破传统的学科模式,使课堂教学“工作化”,有目的的将专业知识按照它们在目标职业活动中的本来顺序展开,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建构职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项目教学法就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得以广泛运用的“做中学、做中教”式教学法,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适合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就其在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学运用中的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期待得到同仁的指正和帮助,使之得以发挥更切实有效的作用。
一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以项目带动教学。这里的项目应该是一个目标职业中定向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学生应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活动,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细节和困难。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性学习。
二 实施项目教学法应具备的条件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职业需求的以完成实际或模拟的工作任务而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方法,这就对教材、教学设备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形势,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1.教材中项目的有效性
项目的设计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就业预期,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项目的难度必须适中,在中职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经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同时要使各种技能得以有效重复,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
2.教学设备的配套性
既然要给学生提供模拟的工作环境,就必然要求学校配备“够用的工作设备”,创造准工作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在工作(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有效提高其职业能力。
3.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完整性
传统教学是按照学科体系展开的,教师只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不考虑其在工作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建立于工作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要求教师在整个工作环节中完成咨询、指导与解疑,因此,教师必须储备更完整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得到必要的整合。
4.教师指导过程的开放性
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责任了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所以,教师应引导教学过程从可控课堂向自由课堂、构建学习演变,并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开放教育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 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能体现出工作导向
当前,中职教育对各专业课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而以项目为主线的教材琳琅满目,水平则参差不齐。其中,项目大多都采用了需求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实现思路和步骤——知识拓展的设计脉络。可纵观全篇,却很难体现出其在准职业岗位中的地位,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本项目,却仍不知道适合于何种职业群,也无从了解其在工作中何时何地可以运用和实现。
同时,职业的需求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时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例如笔者所担任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就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javascript、sql server 以及asp 等多种知识与技能。当前各学科教材的项目并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和设计,无法互补和延展,使学生依然局限于学科的概念,难以树立工作岗位观念。
2.教师理解片面,使用项目教学法僵化
项目教学法是当前较流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得以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广泛运用,而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专业课必须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一味盲目地使用,为项目而项目,忽略了传统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法,导致教学方法的排斥和僵化现象。而有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导向也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3.对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把握有误,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心理定势的影响,对项目教学法的把握不足,甚至只单纯将项目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讲授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滞后,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制约了教学效果。
4.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多数一线教师并没有相关课程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无从真正了解该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的习得、工作方法的养成、工作态度的锻造、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因此不得不纸上谈兵,失去项目教学法的应有价值。
5.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制约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中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弱,虽然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进入中职学习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智能倾向主要为形象思维,适合接受“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然而其长期偏差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及知识基础却不能适应项目教学的要求,不能主动探究,缺乏团队意识。
四 对运用项目教学法存在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一,长期而言,期待中职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能及时采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必须的论证,组织相对统一的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涉及学科教材中的项目及任务分解、实现步骤等环节统一设计,以利于教学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开展。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有企业一线人员的参与,以确保本教材职业地位的体现。短期而言,各中职学校应依托教研,积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企业调研和教学研讨,有效地共享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尽可能地还原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体现知识和技能在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教学中的工作导向性。
第二,明确项目教学法的本质,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教师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其单一的使用,应根据项目的内容、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如对必需的理论知识采用传授法,基本技能就必须要示范,大项目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具体小任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或案例教学法等。
第三,通过学校的有效组织和教师主动的业务学习,利用专家讲解、教学演示、网上视频等多种方式,使教师真正明白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掌握各环节的设计和把握。同时,督促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分析项目实施的优劣与不足,如知识的“够用和延展”是否合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等,以利于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第四,学校应主动创造条件,让教师到相关企业“实习”,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此外,也可主动邀请企业一线人员到校指导,或进行校企合作,开拓性的企业为获得必要的人才,必定会给予大力的支持。
第五,教师要尽快地完成对学生的综合分析,以此对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由简渐难,由小渐大,由单一渐综合,多鼓励,树立合作意识,激发探究兴趣,且忌传统的“喂学生”和“单标准的评价机制”,逐步养成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适应,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总之,中职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实施项目教学目前还存在一定困难,但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笔者在总结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殷切希望同仁们指正。
第三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的应用
常心灵
[摘要]:职业中学的学生素质低,基础差,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很困难,尤其是电子专业教学难度更大。那么如何搞好专业课的教学呢?本人在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从激发兴趣入手,积极进行教学探索,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激发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
专业课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学对实现此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一、以“行动导向”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上好绪言课,以“行动导向”教学法激起兴趣。
《电子线路》绪言课让学生连接几个趣味电路,例如:音乐门铃,抢答器电路,声光控报警器等。教学中引领学生自己连接电路,当电源接通后,相应的现象产生,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学生会感到很有趣,很好奇,兴趣也就来了。
(2)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
把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修理家用电器,学生看到自己维修好的家用电器正常运行,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兴趣就更浓了。
(3)以小制作、竞赛激活兴趣。
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制作竞赛。通过行动,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获得成功,身心愉悦,何愁兴趣不高呢?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
①课前准备:教师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教学任务书的准备,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教学设备的准备,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仪器仪表的准备等。
②下达任务:教师以简洁的语言陈述课堂任务,并下发任务书,任务书包括:主题、时间、注意事项等。
③完成任务:这个阶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化分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作“任务”,形成“作品”。
④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并对学生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
教学案例:探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课前,我把电子班30名学生分成了6组,每一组自己选出组长,每组按“任务书”要求一,先阅读研究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图,然后,各组分别讨论实验电路及完成实验所需的设备、仪表,元件等。再让各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形成共识。
再按“任务书”要求二,各组分别拼接电路,按步骤完成任务,纪录数据,处理数据,作出特性曲线图;展示各组作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根据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二极管的特性,再由学生得出结论;二极管的特性就是„„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角。整个课堂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高,情绪高涨;组员紧密团结,积极思考,思维活跃。这堂课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主动思维,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自然地掌握了知识。
三、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
1、“行动导向” 教学法的优点
①“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②“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
③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⑤课堂教学结束时所有学生都可见和可感受到的结果。学生认识到的确学习到了重要的知识。
2、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
②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任务。教师下达的任务应难度适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层次的任务,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总之,“行动导向”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代表一种教学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教学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师生合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学习,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动方式。
本人对这种教学还在探索之中,一点拙见,仅供参考。参考文献:
1、张志忠
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笔记
2、郑金洲
《案例教学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 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教育科学出版社
4、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基于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基于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兰州文科中等专业学校
郑复铭
中国兰州
730050)
摘要: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务实、有明确目的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中职教师的应用,这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一般学科、教学模式和优越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和各位同仁达成共识。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模式 策略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或者既成的经验范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进行学习、讨论、探究、训练,积极参与平等对话,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适用学科
课堂教学应建立“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以使教学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实践过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非常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类专业(如经济类、商务类、会计类法规类等)、信息技术类专业(如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动画设计、影视制作等)、体艺类专业(如美育、礼仪服务、心理健康)、德育等基础学科(如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法律、就业指导等)、实训类学科以及其他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所必需的。
二、中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案例的形成阶段、案例的实施阶段和案例的总结评价阶段和案例的反思阶段等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1、案例的形成阶段
案例的设计、编写或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案例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行动来说包括确定课题、设计案例,案例的设计、编写或选择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教学实践,还要符合职教规律、符合专业特点、符合学科特点和符合学生特点,更要具有教学性、新颖性、典型性、仿实践性、问题性、适度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具体、更生动、更深刻、更全面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课前行动也不容忽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需求积极参与案例的收集整理与资源共享活动,有效整合和应用教学资源。这样,学生既参与了教学案例设计活动,又明确了学习目标,也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案例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行动主要是创设情境、建立协作,分析案例、联结知识,学法指导、过程记录,这就要求师生转变角色,改变说教者、演讲者和评论家的角色,像导演一样起组织、引导、督导、激励和协调的作用,主要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分组协作、讨论、实施等,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实现任务,建立起知识与案例之间的联结,督促学生完成案例任务,参与案例实施,记录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反馈的信息。案例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探究知识、探求真理的主角。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协作、角色表演、讨论、辩论、竞赛或者演讲等组的形式积极参与、体验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分组,形成协作学习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发挥团队和合作的作用,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3、案例的总结评价阶段
从教师的行为来分析,主要是解决问题、评价总结,延伸案例、拓展素质。因此,这一阶段的任务首先是学生通过教师既定的协作小组或者同伴互助,完成案例的结果,以讨论、辩论的结论或者设计的作品或者网络论坛、BBS、数据汇总、资源共享或者演示、表演等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则根据展示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来说我们采用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课前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发言、语言表达等情况来评定。课中评价则一般根据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讨论、设计和展示等进行评分。课后评价主要是把学生的表现,包括每一次的考试、作业、笔记、作品等,按照学生的方式或全班共同的方法,放进个人文件里,并加入学生自评、老师评语、同学互评等,以展现个人学习的历程与意义。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配套的加分减分方案,并根据案例性质、学生素质等情况权衡学生的各个方面制定出不同的评分措施加以综合评定,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完整性。其次是教师将案例实施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和修正,给出中肯的评价,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褒扬和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第三,根据案例实施将知识或技能加以迁移,拓展学生知识空间,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素质,真正地达到内化知识,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案例的延伸是建立在知识联结基础上的、是以本节课的教学案例为基础的延伸。
4、案例的反思阶段
案例教学法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反思,目的在于不断优化过程。教师的反思侧重于课堂教学效果、案例的应用效果与学生行为变化。与教师不同的是,学生反思主要集中于对案例内容的评价、对参与程度的评价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的方式灵活自由,可以是自我分析报告、建议书,也可以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者进行交流,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检测进行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案例的实施过程策略等。因此,案例的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中职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明确出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专业技能课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来看:2009年1月6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普遍存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取向趋于务实等现象,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灵活多样地实施有效的教学。
从案例教学法自身的特点来看,传统教学方法显露出许多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弱点,亟需进行改革。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应用性,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等职业教育中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在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案例教学方法就成为较为重要的手段了。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必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分析》[J],夏正江/上海《全球教育展望 》,2005年第2期;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国发〔2005〕35号);
3、《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J],教职成[2009]2号;
4、《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张民杰/九州出版社,2006年10月;
5、《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性学习模式的研究》[J],郑复铭/《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4月。
第五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课程模式面临的各种困境,研究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基本特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详细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中职教学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注意事项
一、研究背景
1.就业情况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特长。但从实际情况看,只有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初次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二是劳动关系不明确,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中职学生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主,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都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中职毕业生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不大。
2.学生情况
自大学扩招以来,高中学生升入高校的机会大幅提高,家长和学生选择普通高中的热情更加高涨,使职业教育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很多家长宁可花高价钱读高中,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使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成绩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差甚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差、品德差、习惯差等严重问题,很多学生只是混日子,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3.学校情况
学校对学生缺乏系统、科学的职业指导。在教学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技能的培养还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职业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相当部分职业学校仍沿袭普高教育的路线,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另外,职业教育教师总量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紧缺,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4.教学情况
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观念落后。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有些教师没有到企业进行实践,自身知识结构比较落后。
“项目教学法”因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2003~2011年我校先后有两位校长、7位教师到德国考察学习,他们把从德国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中加以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逐渐形成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学生已掌握较多专业性知识,相对独立性比较强的情况。项目可以是生产出一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模型或者完成一个订单,找到某项任务的解决方案等。项目工作的突出特征是完整的学习行动,它是跨专业、跨职业的,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多种方法。虽然对项目有各种不同解释和发展,但存在共同的教学法特征,即任务以实践为导向;学生参与计划、执行阶段;使用实体工具;强调与职业界、生活界的经验相结合。
三、我校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1.建立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将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
(1)学习工作融合
学习行动的过程即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学习情境中,设置必要的工作过程情节,通过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的行动过程,从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体现学生主体
在学习情境中,学生是主角。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集合了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的问题答案和总结的技能经验等。学生为了独立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单,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分工协作,通过资料检索、实践动手、企业实习等主动学习方式,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职业能力的锻炼。
(3)工学结合紧密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我们在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使工学交替、企业顶岗迈开了新的一步。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布置项目任务
教师在对课程目标、学生基础与兴趣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实训项目,应用现阶段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去完成。
(2)成立项目小组
利用“一个项目多个方案”进行分组,每组实施一个项目方案。项目分组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项目的意义、项目应实现的功能、项目活动所需的技能与学习方法、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
(3)制订项目计划
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自由讨论,查找资料,教师予以启发。制订的计划是学生在以后完成各项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执行性文件。
(4)项目实施
按照计划实施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与他人合作。强调独立探索,亲历完成全过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项目考评
教师除指导之外,还必须对项目任务实施考核,以成果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达到以考代管的目的。
(6)项目小结
项目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项目教学活动的意义,反思理论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然后找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项目设计要恰当
首先,项目难易度应和学生学习水平相当,“跳起来能摘到挑子”;其次,项目任务应当与教学条件相结合,学生能顺利完成;再次,项目任务适合在课程的一个周期内完成,小的任务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大的任务可通过一个教学单元完成;最后,项目设计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开拓的余地,“一个项目多个方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2)项目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环节
由教师指导或组织学生进行的项目任务分析,有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
(3)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教师的指导应是启发性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
(4)项目完成后的总结评估是项目式教学法的有效补充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作品,以鼓励为主,以发展为方向,增强自信。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思考
1.对教师的挑战
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精神,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由“授”转为“导”,由“执行”转为“督导”,由“打分”转为“评点”。
2.对学生的挑战
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加强自学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3.对学校的挑战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并要依托具体的企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建立激励措施,激发师生不断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并努力寻求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构建项目教学法实施平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处置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3]赵志群.《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解读.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