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主席小学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尝试
小学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尝试
南川区石莲中心校 傅汝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其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课内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面,阅读能力迁移并获得提升,从而获得价值观的认同及审美愉悦的最佳途径。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已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它已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以往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相当贫乏的,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几种现象: 一是不想读。学生的课外阅读环境差,家里的活动除了看电视,就是去外面玩,所以学生也就不想读书了。二是不能读。要么没有书来读,或者没有合适的书;三是不会读。拿起书来,不知吸收消化,最后也没有收获。导致长期以来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质量久居不上。
因此语文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势在必行,那么,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指导小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呢?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
“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我非常赞同美国的凯伦.米勒女士的看法:
1、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初期,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等。
2、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对此,不必过多的去管他。
3、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
4、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一方面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细读),一方面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
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养。但放养决不是放任自流。牧者要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还要看着它们吃饱吃好,管着它们别打架、别让饿狼伤着。教师的作用类似于这种牧者:“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会拓展课外阅读的资源
现在的图书市场,种类繁多,不能说一些口袋书对学生没有好处,至少,让大好时光看这样没有收藏价值的书,收获是不大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看书的内容有所规定,让好书成为学生的好伙伴。一要“及时”,二要“精选”。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本生动些”,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再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这样让学生的阅读有依据可循,达到指导学生阅读的目的。2.养成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
(1)中午半小时。每天中午,我班的学生会提前20分钟进教室,老师可以看到学生近期看得什么书,对于一些不值得看的书进行制止,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晚上半小时。为了让孩子尽快养成习惯,可以每天给学生规定阅读半小时的作业,并督促学生的阅读行为。坚持每天检查、反馈,将开始的强迫读书变成自觉阅读。
(3)记录读书的页数。让全班共同看一本书,每天下午放学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页数,然后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在家阅读的数量,督促学生阅读。及时表扬阅读数量多的学生,鞭策阅读量少的学生。
3.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就是阅读时想到了什么,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肤泛;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非切切实实不可。读书笔记或者采用列表的形式或者采用杂记的形式,还可以是摘录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梗概提纲、简短书评乃至心得体会,此外还可以把作者的姓名、书名或篇名、出版的时间地点记清楚,以便日后查找。4.养成读书先看序文和目录的习惯
由于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书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读全书,就不至茫无头绪。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以便解决分量太多,时间不够,不能通体略读的矛盾。5.养成注意阅读环境卫生的习惯
要注意养成保持阅读环境的安静和整洁、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阅读习惯。
四、课外阅读的训练
学生平时做课外阅读训练题和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严格说起来关系不大。因为做题时学生阅读到的是一个个“考点”,魂牵梦绕的是“对还是错”,大量训练后的感觉是一个字---累!真正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自主的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大量广泛的课外读物阅读活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等,是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的阅读活动。我是这样做的:
1、抓好每天一分钟。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口语交际是学习的重点。我坚持每天课前进行一分钟的口语锻炼。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大家同欣赏、共评论。
2、坚持经典诵读。内容:教育部规定的诗词、课文中的优秀篇章、《弟子规》、《论语》中的经典篇章、以及自己写的认为很好的作文等。方法:从背诵古诗和《弟子规》开始,每周必须完成一首或一篇作文,多了不限,凡是全都背完的孩子可以封为“阅读大王”,并颁发读书奖章。
3、尝试名著交流。老师拟定《古典名著阅读之旅》活动方案,学生通过书本或各种媒体查阅资料、访问名胜古迹,分组采访或咨询全校的语文教师,看看他们对古典名著了解多少,学生认真听取并作好笔记,然后小组研究、对比、分析、讨论、整理,最后写出小论文或总结。老师把研究成果张贴在“学习园地”,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愉快,还增长了学习古典名著的兴趣。
4、组织知识竞赛。每期举办一次,全员参与,重在体验,甚至可以开卷答题,刺激学生不断的阅读、查找
5、展示作业作品。
(1)读书笔记:半期展示一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重在记录自己的内心。(2)小组“课外拾贝”。充分利用好班级图书和《学语文之友》、《课堂内外》、《少年先锋报》等课外书,每周五放假前布置学生回家阅读二到三篇,把文章读通读熟,指导学生抄写好词、好句、段落等,分组共同编写“课外拾贝”专辑。定期展示、评比。
(3)班级辩论。针对“口语交际”上网利弊展开辩论,要求先表明个人观点,用事实说话,针对性强。训练学生的胆子、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
(4)优秀作文汇编。收集“重庆非去不可”征文、“中华魂”读书征文、“我的中国梦”征文等,编辑成册。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的尝试
培养小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的尝试
安龙县兴隆镇青龙小学张鑫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独立、主动的识字。在这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要培育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既关注识字本身,更关注学生识字方法的获得、识字能力的提升和主动识字意识的加强。
一、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生活的第一老师。有兴趣才能为我们指明方向,有行动才是目标的证明。自主识字,必须从兴趣开始。汉字记录和保存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汉字的发展反映着汉民族发展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文化精神、审美标准。作为教师,要不断挖掘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调动识字情绪,产生驾驭汉字的乐趣。
二、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自主识字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创新意识的形成就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
教学中要做好“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引”的深度、广度要适宜。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办法,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加强对教材的整合,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识字,如听读识字、部件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小组合作识字、设置识字卡、制作识字“剪报’、摘果子、走迷宫、找朋友、朗读等游戏方式等,其中最主要的有:一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提高识字效果,让学生借助拼音准确掌握字音;二是教好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培养学生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分析字形的能力,学会查字典。并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识字,扩展阅读,复现生字,增加识字量,为提前阅读创造条件,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三、为学生提供自主识字的平台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注重学法指导,诱发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时,只要抓住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就能起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习会意字,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它的构字特点来分析,运用“拆字形”来识字。如:明、尘、鲜,可记为:日月明,小土尘,鱼羊鲜,使学生一目了然,既形象记忆了字形,也理解了字义。对于形声字的教学,我采用了换偏旁、去偏旁、加偏旁的方法比较,归类识字。如教学“清”时,引出“请、情、晴”这些字,引导学生比一比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这些字右边一样,只是偏旁不同,从而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并从中总结出“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并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既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扩展了识字量。
(2)利用游戏,趣味识字。游戏是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伴”字时,我出了一个谜面:“一个半人。”让学生猜猜看是什么字,动脑动笔写写看,写出来的同学喜笑颜开,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把字形扎根脑海,加深了印象。除猜谜外,我还经常让学生在活动中善于发现识字规律:互认同学姓名、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店铺招牌、商业广告、道路标牌、学校的标语、名人字画)、认识动画片中的明星、编顺口溜、猜字谜、讲故事、开展识字擂台赛等等多种识字方法,体现识字教学的多元化。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使他们能把字的写得端正、整洁、规范,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这样,学生不仅增识许多汉字,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逐步形成识字能力。既提高了学生自主识记汉字和分辨、纠正错别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使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校内、家庭乐于读书、看报、看商标、招牌、广告等,见到汉字,能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此,教师要想尽办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拓展识字途径和方法,并加强识字与生活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第三篇:英语课外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英语课外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单位:青铜峡市一中
姓名:侯宗文
英语课外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青铜峡市一中 侯宗文
内容摘要:高中学生英语阅读量严重不足,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质量长期不能提高。这一切要求英语教师应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师要精心选取课外读物,不断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听、读输入后,要进行足够的语言输出,以阅读后积累的实效性促使阅读习惯的形成。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速度和质量长期不能提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只限于课内阅读材料,导致学生仅能应付解题,完成课文内容等有限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农村学生基础较弱,缺乏一定的词汇量,连一些基本的阅读书籍都无法读到。而《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一年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20万词以上;高二年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30万词以上;高中毕业时,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6万词以上。当然学生本身的兴趣和阅读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英语阅读量不足,阅读方法欠科学,理解能力相对弱,科学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
一、指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不明确学英语的宗旨和目的,好象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甚至把课外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不愿花费时间来阅读英语。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用手或笔指着阅读材料来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甚至一遇到生词就忙于查阅,忽略了整体阅读,不愿意动脑去猜测词意。教师要彻底改掉学生这些不良习惯并非易事,得下一番苦功,要长期坚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为此,我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短文、可以少读,但要天天坚持,并要求自己做到对阅读任务有布置有检查,坚持利用好早读等课余时间定期检查,平时时间紧,可以少读点,假期时间长,一定要多读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克服学生的懒惰心里,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限时阅读,有利于集中学生的精力,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并对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同时,要及时分析总结学生的阅读结果,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久而久之,便可积少成多,最终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但能增加所学词汇的复现率,而且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并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自信心,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精选课外读物促使课外自主阅读习惯养成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有限,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缺乏阅读兴趣,主要就是所选文章词汇量大,生词多,影响阅读速度,学生不感兴趣,结果就坚持不下去。应根据所学词汇,选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的简单本 或其它一些简易读物。如以童话、寓言和小说开头,名人传记、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以适应高中学生的需要。由于学生各自兴趣爱好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我坚持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很快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本土文化,这就使学生仅限在教材上而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量不能提高同时也会限制了质的提高。对此,我认为教师必需做到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1、赏析性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校图书室里有小说、散文等书籍,这些作品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抒情,都有值得鉴赏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欣赏这些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英语审美能力。当然,这些读本应以简易为佳,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如:《双城记》、《雾都孤儿》、《傲慢与偏见》等。这类读物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且题材广泛。此外,我还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世界》、《英语沙龙》、《疯狂英语》、《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等报刊杂志,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内容新颖,语言丰富、地道,学生通过阅读报刊杂志,不仅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动态,还体验了语言变化的日新月异。
2、扩展性阅读。由于学生知识少、阅历浅,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或练习,进一步充实阅读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尽量读相同题材的文章,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同时也可配套同步练习。在教学CANADA,NEW ZEALAND的时候教师可推荐学生去阅读一些关于世界各地风情的书籍,这样能很好的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进一步充实阅读的内容,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达到既能丰富课内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是最好的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效率。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要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
首先,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技能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如:猜词、略读、扫读、分清文章的事实和观点、推理判断、预测下文、理解大意、了解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等等。
其次,教师还要利用课堂教学设计一些阅读基本技能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克服读必出声、逐字阅读、手指引读、转动颈部、纠缠生字、不时返读等不良习惯。
最后,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阅读的不良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刚开始进行阅读训练时,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坐姿端正、精力集中;默读,阅读时不要颤动嘴唇、不要出声;心读,不要用笔或手指指点着助读,影响速度;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扩大阅读视野,不要逐字逐词地阅读;避免“回视”现象,回视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的意义;养成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猜不出而又不影响对主要内容理解的,可暂时丢开不管。
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到更多的语言信息。
四、鼓励学生习惯于语言输出,以实效促习惯养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语言的输出,我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学生注重阅读的积累,鼓励学生及时记录课外阅读英语读物的情况。如:阅读材料的标题、内容介绍、精彩语言、文化背景材料和读后感言等。
通过阅读后的积累,改变了学生被动阅读的思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还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积累,即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学生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一起分享阅读后的收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重要转变,达到学以致用的语言教学目的。
总之,为了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自主课外阅读,要让学生“自由活动、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积累和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文化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指导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时,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带领学生跳出题海,领会文化的差异、体会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感,使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最终得以形成和持久。
参考书籍:《英语课程标准》
第四篇:习惯养成教育几点尝试
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人生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可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伴着迎春花香,听着百鸟啼鸣,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此,只为了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他们人生的梦想。今天我代表西华小学全体师生在此与大家共同交流的话题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成就人生梦想》。
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一个中国的博士曾对德国的酒鬼做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在德国即使一个喝醉了的酒鬼,也不会随意地乱扔酒瓶;而是摇摇晃晃,为手里的空酒瓶子寻找垃圾箱;找到后还会努力定定神,仔细看一下垃圾分类,再把瓶子放进去……这就是典型的习惯行为。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也能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愿意去养成呢?
一、讲习惯故事明确其重要性,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哈佛家训》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意如下: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在铁轨的那一头,另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小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他无意间回了一下头,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列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还是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另一列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更不知道,一个小生命正卧倒在铁轨边上。
这惊险的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电视记者摄入镜头。观从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他唯一的优点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一秒钟。
这个故事几乎使每个人都感到震惊,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扳道工的儿子竟然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无数次和儿子一起玩打仗的游戏,每次他喊“卧倒”的时候,儿子就会高兴地执行这个命令。在生死一念之间,是习惯让一个智商不高的孩子采取了正确的行动。一个快速“卧倒”使他化险为夷。习惯决定命运。父亲忠于职守的习惯改变了两列火车上旅客的命运,儿子服从命令的习惯又拯救了自己和父亲的命运。由此可见,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何等得重要。
这就是我们学校在习惯养成方面的第一个做法:每周一个习惯故事。学校图书馆有《哈佛家训》《从小养成好习惯》《影响孩子一生的十二个好习惯》等有关习惯养成教育的图书,要求班主任老师多读书多上网搜集整理好有关习惯养成的小故事,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给全体学生讲,并且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好习惯的故事、坏习惯的故事,听起来即有趣味,又能让学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他们从故事中懂得好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同时还能激励学生自己遵守规则,以《小学生行为规范》《好习惯养成教育手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公德素养。
二、优化环境,熏陶渲染 转变做法
学校的真正魅力,在于有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学校每天利用早操时间给学生重点讲《好习惯手册》上一方面的习惯要求,坚持天天讲,让学生天天听到习惯的声音。在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来,学校在主席台两侧墙壁的上面镶嵌着巴金和培根的习惯名言:“孩子的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习惯,它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力量。”大字下面粘贴两幅大型喷绘长约5米宽约2米,以“西华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准则、西华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准则”为主题内容,展现了各年级段学生在课堂学习习惯细则、集会习惯细则、上下学习惯细则等。在操场东边的艺术长廊里每期出两块“习惯养成教育”的专板,宣传行为、学习习惯养成的细则及文明礼仪小知识。在校园的每个花坛里都有一则关于习惯养成的标语,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学校餐厅的墙壁上也有“洗完小手再就餐,指定路线不乱跑”“相互礼让,文明用餐”等。在每个班级教室的后黑板上有每周习惯养成的训练要点及奖惩台,将班级里面每天习惯养成表现好的学生名字用红笔公示做表扬,将行为习惯较的差的学生用黄色笔公示以示警告,以此激励全班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从教室到餐厅,从花坛到墙壁,把学校养成教育目的和习惯行为准则都融进了校园每一个角落,优化了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让学生“耳熏目染”,学生听的是习惯,看的是习惯,行为举止也是好习惯。
三、创建六星级班级,争做十星级学生,在比、评中养成好习惯 在中心校的“三比“活动中,学生的三比是:比习惯,比学业,比成绩。以习惯为首,我们学校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好习惯养成教育手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设 3
置以下 “星”作为目标管理,在班级与班级之间争六星级班级,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争十星级学生。班级争六星为:守纪星、智多星、规范星、礼仪星、卫生星、才艺星。守纪星比一比那个班级能养成好的集会习惯,自习课堂习惯;智多星,比一比那班级读书活动搞得好,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礼仪星,比一比那个班级学生知礼仪,讲文明,懂礼貌;卫生星,比一比那个班的卫生清洁做得好,学生卫生习惯好;才艺性,比一比那个班级体、音、美课外活动开展好。
在学生之间倡导 “六进十星”: “进课堂——争当学习小标兵。”进入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评为“学习星” 在班级中是学习小标兵。“进班级——争当管理小能手。”在班级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仪,不随便讲脏话,不乱动别人东西。养成节约水电的好习惯,每个学生争当小组长、小干部、小小保管员、节能小卫士,做好老师的帮手,班级管理的能手。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分别评为“节约星”“礼仪星”。“进课间——争当规范小绅士。”在课间活动中,要做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活动,两操中积极主动,态度认真,动作规范,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分别评为“规范星”“才艺星”,每个学生在课间中争做规范小绅士。“进宿舍——争当生活小大人。”在宿舍里,要求讲究卫生,床铺上下整洁,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与宿舍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情意真切,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分别评为“和谐星”“整洁星”,争做生活小大人。“进社区——争当爱心小使者。”在社区生活中,每个同学应明辨是非,诚实守信,敢于自我批评,知错就改;语言、行为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能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具有爱心,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争做爱心小使者,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分别评为“正义星”“爱心星”。“进家庭——争当父母小帮手。”在家庭生活中,每个 4
同学应孝顺长辈,帮父母做事,替家庭分忧,让家长放心;尊敬教师,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根据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学校做家访调查可评为“孝敬星”。
星级班级每周一评,星级学生每月一评,它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规范学生各个方面的行为。学校通过查、评、比、奖,督促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而星级班级的评比又是由学生工作部成员检查督促,做公正公开公平的评比,学生既是行为者,又是督察者,这提高了全体学生认识,也更好地让学生发挥了主动性,发扬了主人翁精神,他们能做到学礼仪、养习惯、修身正、做榜样。
四、建立健全检查机构,做好校园督查,推进习惯养成的步伐 学校开展“事事有人管”活动,制作了“课间纪律监督员、午休纪律督察长、小小保管员、今天我当班、节能小小卫士”等,在学校成立学生管理工作部,任命一百多名学生为管理部成员,聘七名管理部干部为学生工作部部长,倡导学生自主管理。他们即是学校班级星级活动的管理者,也是校园督查者,更是班级里的习惯楷模。
学校少先队也设立“校园日常行为督查岗”。学校为少先队大队委成员颁发统一标志。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组织全体大队委成员每天轮流督查校内外日常行为,并用“专用本”随时记录情况,第二天在晨会时由值班大队长向全体师生公布督查结果。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校园内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文明行为处处可见。同时,这些学生管理干部、少先队的大队长、中队长占全体学生三分之一,他们可以将整个学生团体带动起来,以促进习惯养成众多工作顺利进行。
五、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习惯养成
1、开展“好习惯知识竞赛”活动。每班五名学生参加习惯养成知识竞赛,评出优胜个人及班级进行奖励。以此激发学生首先要学习5
《小学行为准则》《养成教育手册》里面的内容,做到知之再行之。
2、开展“好习惯养成演讲比赛”宣传习惯养成的重要。通过此项活动,学生听了众多的故事,事例,心中明白了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是多么大,激发学生内心的斗志,促进其不断养成好的习惯。
3、开展“习惯养成题班会课赛讲”。班会课的赛讲目的在于让班主任老师提高素养,不能只是在班级里简单的说教,要能上好这一班会课,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习惯细则。通过这项活动,我们班会课更精彩了,课上有学生的自主表演,有个人朗诵,有小组的合作,也有老师的身先示范。
4、开展体操比赛,加强规范教育,创造校园亮丽风景线。我校近年来一直坚持上好两操,本期组织开展体操比赛,各个班级上场先走再跑,然后表演体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能率先垂范,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与学生一起参加比赛。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早操队伍整齐,口号嘹亮,步伐一致;课间操动作规范、整齐划一,形成了校园两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行为方面更加规范。
六、家校合力,共育英才
大家都知道,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会成长得更好。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时,我们也提倡“家校合作”。家长与学校及时做好沟通,相互做好配合,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我们学校具体的做法是:
1、小手拉大手共同学习习惯手册,学习文明礼仪。因为我们学生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家长素养也参差不齐,为了避免学校的习惯要求和家长的习惯相背斥,我们学校的习惯教育细则非常有必要让家长了解,这样有助于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会让家长改变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好示范榜样。
2、利用校信通告知家长每周习惯养成教育训练的要点,让家长知道学校本周对学生习惯训练的要求,在学生回家后可以问问在这方面做得如何,或是在家督促孩子养成长其习惯。
3、每月一次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本月在家中的习惯养成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在问卷上填下自己对学校养成教育的意见或好的办法,这样便于学校及时调整教育措施。
4、对于一些习惯养成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与家长沟通,掌握造成学生当前情况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促使学生的养成好的习惯。
7、举办“家校之窗”,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西华小学每月由专人办一期“家校之窗”,里面有“新闻直通”栏目,“家教宝典”栏目,“文明礼仪小知识”等,通过家校之窗让更多家长了解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了解学校养成教育的现况,更好的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教育。
8、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感受学生两操的规范与整齐,走进课堂感受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的闪光之处,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习惯养成方面的成绩,让他们看到孩子行为的转变,这会触动家长的心灵。他们在家庭中会更加努力的给孩子做好榜样,重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经过近两年的习惯养成教育,我们的学校发生了变化,校园干净整洁了,课间活动时同学们跳绳、托球、踢毽子,欢声笑语满校园。集会、上操做到整齐有序,放学的路队哨音嘹亮,口号响亮,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的老师也在悄悄地变了,他们会与学生一起跑操,会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与学生一起做操,会亲切地与学生问好,会绕过草坪给学生做爱绿护绿的楷模。而更多的转变来自于我们的学生,他们自觉穿校服、戴领巾,以少先队员的职责要求自己,用上了文明用语,搞好了个人的卫生,做好了校园的清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让人惊喜的是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部”,这些工作部的学生干部能自主的进行两操、路队检查、卫生检查、读书活动检查,能公正公平地评出星级班级,其个人的素质与能力已超出了学生的范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征程中,我们做了很多,今后需要做的会更多。因为我们知道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任何成功都是从养成好习惯开始的,我们深知小学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他们没有修正不了的坏习惯。所以我们西华小学的全体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用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爱心、更多的恒心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相信这些好习惯的力量会成就他们人生的梦想。
谢谢大家!
习惯养成交流材料
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人生梦想
城关镇西华小学 2011年3月25日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堂习惯培养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习惯培养
濮阳市开德小学 程特丽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
一、小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
1、集合队伍时,要“快、静、齐”,服从教师和体育委员调动和指挥的习惯。
2、积极参与运动、乐于运动,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帮助同学的良好习惯。
4、学习运动技术认真看、听,并勇于尝试运动练习的良好习惯。
5、上课时不蛮干胡闹的良好习惯。
6、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良好习惯。
7、爱惜身体,不让身体受到损伤的良好习惯。
8、注意运动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的原则与方法。
1、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非常重要。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课堂常规的好坏,又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从排队开始,不能急于求成,分步实施,分阶段培养。此时一般采用正面引导,让他们懂得上体育课应先排队,排队的时候做到不要说话,不要拥挤、同伴之间要相互团结等等;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制订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目标,逐步提高要求,增大成规要求面。比如:为了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方向。结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做《丢手绢》的游戏。再比如:为了让学生记清四路纵队的站法。让学生明白老师举起来的手势再配以《快快集合》游戏学生掌握起来即快速有有趣。
这样长期系统地进行训练和反复强化,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让课堂常规成为孩子的条件反射。当听到哨声或集合口令后立即做出集合的反应。
三、注重教学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善用课堂细节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体育课堂中不迟到、不早退,站队要做到快、静、齐,整齐的队列队形,课后收拾好器材,收拾练习场地后方能离开等。课堂中还有一些细节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例如:记住孩子的名字;善待每一个后进生;呵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收发器材、队形调动等。拿器材后,要规定拿在那只手上或用什么姿势,回队后,器材要放在什么地方绝对禁止拿了器材就随便乱玩。这些要求都要在发放器材前交待清楚,如有不按要求做的,必须重来,绝不姑息原谅。归还器材时,老师必须交待清楚,归放的地点和摆放的要求,而且队长要负责清理,归还器材要特别要求按顺序,如果不合要求必须重来。这些既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重抓起点,长期坚持,让学生习惯成自然。
1、从小抓起,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特别是6-11岁的儿童最需要身体活动,只要引导得当就会有效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抓好起始年级,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时,对学习有着新的向往与期待,这也是我们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3、抓好学习新内容、新项目的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体育兴趣促进,这时由于孩子们的好奇心普遍较强,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创新教学手段,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就能引导孩子们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多鼓励与表扬,适当的批评,促进孩子们习惯养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有坚实的自觉性,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热情。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总能帮助孩子保持对体育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浓厚兴趣和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对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但同时也必须对不良倾向给予适当的严肃批评。让学生分清是非界线,提高明辩是非能力。对于特殊学生,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建立成长记录档案,随时记录学生的变化,随时给予帮助,确保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孩子们做跳绳时,有些同学始终不愿意跳绳,出现了不乐意参与而且躲避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期待的语言激励她们:“手伸至,臂打开,把绳子从后摇到体前快到脚下时,双脚跳过去,依次进行“。这时,在学生有进步和能勇敢地去参与时,给予符合实际的表扬与鼓励,可用“你做的越来越好了。”“你的动作很漂亮。”等激励的语言鼓励她们。但是,对于对于不认真参与、溜号、偷懒等这样的学生,必须给予适当的批评,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应该有怎样的习惯。
六、给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习惯培养找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以同龄人为榜样时,学生亲近、模仿的欲望更是强烈。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如下方法:
1、通过体育活动中的竞争,表扬、树立优秀榜样,提高自信心,促进自律。
2、看到后进生在体育课中的点滴进步,作为榜样加以树立。在课上,有的学生不爱动也爱打闹,我就让他做我的小助手,当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会警告他:“你表现不好,小助手就不属于你了”后来发现他特别喜欢上体育课,也能控制住自己了,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告诉孩子:“不要觉得自己不行,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行的。”
总之,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本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更具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