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9日第四版)(范文)
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19日第四版)(2016-09-20 19:24:37)转载▼
标签:成尚荣核心素养 分类:印象.课改
如果要对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从总体上作一概括的话,那就是,其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结构,具有方向性、理念性、价值性、落实性的召唤,因而它是一个召唤性结构。其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其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深植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土壤中,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特点,两者融合、互动、支撑。
1、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植根何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主动、积极回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召唤,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深度反思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获得重要启示,紧贴中国学生发展的实际,从中国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出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个普通的词语、平常的概念,它不时尚,也不奇崛,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迅速地流行起来,显现出巨大的力量。核心素养的力量,来自它提出的时代背景,来自它的内涵、它的价值方向,及其所带来的变革行动。
众所周知,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所关注、研究的共同话题,而且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主题,有关的文件及研究成果相继面世:《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与概念的基础》、《21世纪素养框架》、《核心素养建议案》、《课程编制的基础研究》等等。这些研究给我们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开放的中国、深入的课改,当然十分珍视并要吸收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学生特点以及对未来的认知、把握和追求。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应如何彰显“中国”元素?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
在传统文化宝藏中,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熠熠闪光,塑造着中国教育之魂。细察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难发现对人、对学生发展的宝贵思想,不难发现所蕴含着的文化精神、科学理性、创新实践的基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同样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毋庸置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在吸收“外来”的同时,必须不忘文化的“本来”。这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会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这样,中国学生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自己的脚跟,又跟上世界前行的步伐。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主动、积极回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召唤。
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理念、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是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召唤,当然也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召唤,必然对学生当下和未来发展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这些要求聚焦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尤其是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创新实践等素养要求的发展上,包括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培养具有这些素养的学生,才能担当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这一重要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必然促使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中国的时代色彩。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深度反思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获得重要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15个年头,正在走向深入。2014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课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着力推进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等。15年之久的课改,在促进学生素养方面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越来越把课改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目标的鲜明、课程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明晰、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理念及方式的转变、课程管理权限的分享,尤其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使得课改的方向更明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逐步明晰起来。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改变。这一切的一切,都为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启示和经验基础。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紧贴中国学生发展的实际,从中国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中国学生发展既具有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中国学生所受的知识教育、规范教育过多过强,因而自主意识、学习品质、思维方式、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等是比较薄弱的。这些不足与弱点的克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必须有良好教育的积极干预。令人高兴的是,这一现状正在逐步改变。但我们还只是在起步,且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是从这些特点与需求出发,寻找、明晰“核心”素养,以引导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特点,形成中国风格。
2、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特点何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素质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提升与超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内涵界定上,能力与品格并重;在价值取向上,个人发展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二者融合、统一;在具体实施上,落实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北师大的林崇德教授带领一批专家、学者以及教师代表为研制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研讨论证,教育部又组织一些专家再研究再论证,形成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征求意见稿。经过反复研究、修改,课题组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研究成果。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中国表达的核心素养有如下特点: 特点之一:在研究脉络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基于素质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坚守、提升与超越。核心素养的提出,决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在方向上、理念上、在重点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紧密的关联性。上个世纪90年代,不少地区开展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1999年的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国务院颁发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进入新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进一步明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素质教育,学生发展的重点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这些与当前核心素养关注的方向与重点是一致的,核心素养命题是素质教育的延续与坚守,同时又是对素质教育的提升与超越。其具体表现是:“素质”或“素养”的发展都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素养更强调后天培养,更强调其可发展性,因而,也更强调教育的使命;核心素养发展更指向人,聚焦于学生发展,将学生发展置于教育、课程的核心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以进一步得到落实。在通用性上,国际上一般使用核心素养概念,几乎不使用素质教育概念,这有利于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在同一个语境下进行对话,有利于教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在使用中,我们可以提出“学科素养”,而“学科素质”就不合适、不恰当,“学科素养”同样聚焦于人,凸显学科育人、教育育人的理念。总之,核心素养命题不但没有切断历史,还给素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新机制、新动力。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
特点之二:在内涵界定上。
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自己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内涵都有自己的界定,从总体上看,他们往往以“技能”或“能力”来呈现(当然,他们所提出的技能、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能力还是有差异的)。而我们国家,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亦即不但重视能力,还重视品格,品格与能力同时成为核心素养的内涵。这一界定对核心素养价值与内涵的理解更完整。这来自我们自己的思考。其一,能力固然重要,但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能力,要以“能力为重”,而且还需要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品格与能力共同支撑着人的发展。其二,品格与能力又互相支撑。能力应当有方向感、价值感和道德意义,缺少价值判断与道德支撑的能力,很有可能让这把双刃剑的另一刃显得更危险。品格与能力是并列关系,品格又具有引领能力发展方向的意义。其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与亮色是伦理道德文化。“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也将继续被未来所证明。我们不妨关注一下新加坡,新加坡已将“做增强自信的人”“做积极奉献的人”“心系祖国的公民”等列入核心素养的内涵,这说明核心素养中“品格”问题已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相信中国的这一表达将会进一步引起世界的关注。
特点之三:在价值取向上。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选择,有偏向于成功生活的,有偏向于终身学习的,也有偏向于个人发展的,还有采用综合性取向的。中国的价值取向非常鲜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就是既有个人发展取向,又有社会发展取向,而且二者是统一的、融合的。国家研制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这样的“国家标准”从总体上保证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社会发展。但是,这并不否认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的本体就是人,就是学生的每一个体。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真正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反之,社会发展了,才能推动个人发展。有人认为,“国家标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必然无法实现个人发展、个性发展的价值,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坚持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价值的统一、融合、互动,这正是中国的一种表达与追求,这种表达与追求,将核心素养研制以及今后的实施、落实,推进到一个新境界。特点之四:在核心素养的结构上。
不同的结构反映了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理解。我国专家组的研究,从核心素养的特性出发,形成核心素养的几个维度,形成合理的结构,进而建构核心素养的内容,那就是:核心素养的自主性——自主发展维度、核心素养的社会性——社会参与维度、核心素养的文化性——文化学习、修炼维度。这三个维度建构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是完整的、合理的,用框架反映核心素养的特性,以特性来支撑框架。而在具体呈现时,这一框架是内隐的,内隐并不意味它的不存在,恰恰使之显得既清晰又很深刻,恰恰引导教师和学生不必去记住那些条条,而是获得框架性的整体力量。此外,这一框架中,文化学习、修炼的维度,将学会学习、使用并创造工具、思维能力等置于重要位置,它们并不与具体学科一一对应,却对学科的教与学起到引领作用。这一结构性的中国表达意蕴是十分丰富的。特点之五:在核心素养的落实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提出核心素养的学段、学科特点问题,当前正在研制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大家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还有些质疑,这些质疑不无道理,可以让我们的研究更严谨、认识更深刻、表达更精准。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是虚空的,它必须落实,落实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也要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同时,学科育人的理念,也必然要求学科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立以及所展开的教学过程,一定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核心素养。这样的落实不能不从学科特质、学科特定内容出发,寻找到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结合点、落实点。正因如此,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并使之落实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国际上的研究亦如此。他们研究核心素养本来就是为了深度引领课程改革,有的国家还提出以核心课程为载体,如美国。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落实,起步比较早,起点也比较高。这还表现在对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上。提出三维目标是课改的一大进步,即从教学大纲走向内容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还不是终极目标,它还必须在整合、提升中走向核心素养。它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因此还应从内容课程标准走向成就课程标准。特点之六:在核心素养实施上。我国非常重视核心素养的实施。教育部在2014年关于立德树人的意见里就非常明确:以“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为基本原则,统筹各学段,统筹各学科,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统筹各教育力量,统筹各种阵地,“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基本确立“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进而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这是整体思考、复杂性思维范式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表达的生动体现。
如果要对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从总体上作一个概括的话,那就是:其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结构,具有方向性、理念性、价值性、落实性的召唤,因而它是一个召唤性结构。其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其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深植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土壤中,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特点,两者融合、互动、支撑。
3、学校表达: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对于核心素养,学校应当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中国表达相呼应,形成中国课改、教改的生动气象。学校表达实际是学校的创造。学校表达的主题,就是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近一两年来,不少学校都在关注核心素养问题,自觉研究,自觉对照,自觉调整和改进课程、教学。这说明,课程改革不断地在改变我们,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开发,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改革路线也越来越清晰,结合得越来越好。的确,核心素养不只是上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事。学校应当参与到研制过程中去。对于核心素养,学校应当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中国表达相呼应,形成中国课改、教改的生动气象。学校表达的主题,就是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这一主题意味着,核心素养之于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转化”。所谓转化,一是指应以核心素养统领、引领、深领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以素养为导向推动课改的深入。统领——所有课程都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决不意味着核心素养只指向国家课程,而校本课程则可以不指向核心素养;引领——引领课改的方向,端正课改的价值,以课改推动学校教育的转向;深领——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进行深度反思,研究并逐步解决课改中深层次问题,从形式走向内核,从方法走向理念,将“人”永远置于课程的正中央。
转化既有具体的内容,还应有转化的前提与基础。假若缺乏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转化很可能失却方向和理念,而成为一种纯技术的活儿,因此,转化仍然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的问题,换个角度看,转化本身就应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的过程。诸多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解问题。何为核心素养?把我们记忆仓库打开,一定会一下子“蹦”出一些记忆的片段。比如,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演讲《论教育》中有这样的话:“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何等准确、精彩!“忘掉的”是具体的内容、知识等,而“留下来的”则是核心素养。“留下来的”越多,经过积累、叠加、沉淀、转化,则核心素养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稳定,越来越丰厚。教学中,我们特别要关注究竟哪些是应该留下来的,透过知识究竟让学生看到什么。此外,还会“蹦”出这样的话:“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以能力来呈现核心素养是国际上一般的表述方式,带得走的能力则是核心素养。“带得走”与“留下来”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留下来”是沉淀下来,“带得走”是伴随学习者的未来,是能力的运用和进一步创造。如果与中华文化传统再链接,核心素养就是智慧,就是孔子的论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瘦。”智与仁的相统一,意味着能力与品格的统一,即为核心素养。其实,智慧原本就包含着道德、品格。因此,我们不妨这么理解:核心素养即智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就是让学生生长智慧,做一个智者。
当然,学校也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比如清华附小的校本化表达是:天下情怀、身心健康、诚志于学、审美情趣、学会改变等。他们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从学校的文化历史传统出发,瞻望未来。清华附小正是在校本化表达的统领下,又走进了发展的新阶段。比如,“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是重庆巴蜀小学近一年多来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他们极有学习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再比如,江苏吴江实验小学,三年多来,一直研究“学科关键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是他们研究框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个体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框架是完整的、合理的,而其中学科关键能力是他们的一个突破点,以学科关键能力带动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是可以有自己表达的。学校表达实质是学校的创造。我们需要这种研究精神和创造精神。
(作者系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第二篇: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专访张强总监 探讨保研加分政策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姜乃强
访谈嘉宾:
谢鸿全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张强 万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黄金鲁克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本期话题】
据报载,进入11月以来,不少高校本科生免试直推研究生(论坛)的结果陆续公布。建议大
一、大二学生提早准备论文获取“保研”加分的建议,在校园广为流传。不少专家反映,本科生论文已现“泡沫”,高校应尽快取消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可加分的规定。如何看待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是否该叫停?记者近日邀请有关人士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
为“保研”加分,本科生热衷发表论文
主持人:目前,高校本科生为了“保研”发表论文的现象是否很普遍?
黄金鲁克:面对“发表论文,保送研究生可加分”的诱惑,很多想保送读研究生的同学选择了走捷径。因为一些刊物发表论文明码标价,使得花钱发表论文越来越容易。当然,也有一部分热衷学术研究的同学,是凭自己的钻研发表了相当优秀的学术论文。高校校园里到处张贴的代发表论文的小广告,表明目前本科生为保研发表论文的确非常“火”。
谢鸿全: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高校鼓励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研究成果。这也是不少高校把保送生发表论文作为加分依据的初衷。尽管有许多本科生通过导师指导和自身研究发表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本科生为了在“保研”竞争中获得宝贵的加分,或拼凑论文,或请人捉刀,或托关系甚至出钱买文章发表,造就了一大堆垃圾论文。
加分规定引发本科生论文“泡沫”
主持人:面对本科生论文“泡沫”,“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是否该叫停?
谢鸿全:作为“保研”加分的重要依据,发表学术论文本身没有错,之所以造成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如何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准和是否由其本人撰写,缺少相应的考查程序与判断依据。学生的创新能力既不能完全以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以论文的数量来推断。将加分与刊物级别和文章数量对号入座,看似公平,实则是管理中的粗放化和“一刀切”。二是在于学生诚信教育环节的薄弱,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张强:从“保研”政策上对学生学术研究进行鼓励,是给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考生将来无论是“保研”、考研(论坛)或工作都有帮助。从目前看,“保研”所要求发表论文的期刊,都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在文章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上有严格的录用标准,如果学生能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表明
他们的学术能力是有价值的,在同年级的同学之间是具备竞争力的。
黄金鲁克:对这种现象不该轻意肯定或者否定,应该看到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是为了衡量和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本身并没有错。之所以出现本科生论文“泡沫”现象,问题出在技术操作层面,“保研”加分项目中缺乏必要的、专门针对所发表论文质量的评定。杜绝论文“泡沫”要教育更要加强管理
主持人:为杜绝本科生论文“泡沫”现象,高校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张强:“保研”论文出现“泡沫”,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功利性的目的,为加分而从事学术研究,功利性导致了学生可能偷工减料甚至试图走捷径。要抑制“泡沫”的产生,需要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强独立学术研究的政策宣传,要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实验、创作、论证等环节完成自己的论文。必须强调的是,学术不容造假,如有触犯必须严惩。对那些通过不正常渠道进行论文创作、发表尤其是抄袭的学生,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措施严惩。谢鸿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加分的尺度交给学术同行评判,给教授们以充分的自主权,尊重教授们的价值取向,体现和维护学术活动应有的尊严。当然,教授们在独立行使其赋予的学术权利的同时,也应该且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可能带来的公开质疑。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强调做学问前先做人。这个“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先后,而是前提条件,并且要将学术品格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求学和从事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黄金鲁克:本科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为避免学生进入功利误区,首先,学校应该注重诚信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品格;其次,可以在“保研”加分项目中,由专家学者对“保研”候选人发表的论文进行质量鉴定,不够格的论文坚决不加分,水平高的论文甚至可以多加分,以强化学生的学术价值意识;再其次,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创造条件,带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发表学术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论文含金量。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6日第1版
(《中国教育报》)
-------------
第三篇:中国教育报2007
中国教育报/2007 年/7 月/6 日/
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轻松地回答呢?
一次公开课的经历让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并最终促始他离开教室,奔向了更广阔 的“数字化教育”的天空。
2002 年,黄正文大概在一个月前就接到学校的通知,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公开课的资料。那
时候对他来说最难的是找索材和图片,他特意跑到购书中心去买了几盒光碟,虽然只有几张图片
做到课件里面,但后来的公开课上得很成功。
这个事情对他触动很大,并使他开始了新的思考:一个教师为了一堂公开课要忙活一个月? 一个课件需要的几张图片要花几十块钱?这样的代价能支撑中国的信息教育走多远?
想着想着,他不仅被自己的发现压得有些焦虑,更为这其中蕴含的商机而兴奋。在焦虑与兴 奋交替的情绪中,他作出了下海的决定。
知易行难。黄正文开始选择创业时,他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们都觉得黄正文是不是疯了,放 着这么好的一个铁饭碗不要,要去搞个体。虽然黄正文也说不太清楚究竟要把教育做成什么样,但他同样也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个决定,这一点,在创业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得到了验证——坚持就
是胜利!
于是,他向学校提出辞职。其间,还出了点小意外,当他教的几个班的学生听到他要走的消 息后,在班长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哭得惊天动地,并拒绝上课,还联名上书到校长办公室,后来
事情闹大了,学生家长也开始行动了,学校领导找他谈话,结果,黄正文的辞职报告被领导搁置
了。但只是为了安抚民心而已,半个月后,他又一次提出了辞职,这一次,通过了。
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接下来的日子,黄正文开始找办公场地,开始找人,虽然很累,但那时 他却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成功说服了原来学校旁边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和
他一起干后,黄正文又找了搞摄影制作的朋友,还有原来学校的教学顾问,就这么几个人在一个
平方米的民房里开始工作,于是三学苑教育网站就诞生了。
虽然还没有成立公司,但是一个“数字化教育”的传奇就这样在40平方米的民房里开始书 写自己的序言。
创业:“数字化教育”帝国
古语讲:文无
“网络使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我做数字化教育”的出发点。一般网络教育有两种 方式,一种是从教育出发做网络,另一种则是从网络的角度出发做教育。现在很多学校建立网站
就是将他们学校的资源堆在上面,这属于前者,而三学苑的思路则是利用网络办教育,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的有机整合,进行一次完美的联姻,将‘数
字化教育’产业化。”黄正文这样解释自己的教育理念。
根据这一理念,三学苑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集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娱乐性为一体,历时 四年时间,集全国近百位特、高级教师,全力打造了一个系统、科学的在线学习的平台和教学资源
库,应该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2004 年,三学苑教育网
被确立为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核心分课题——《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实施研究》实验基地。2005
年,“三学苑教育网”通过国家教育部“华南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心”的鉴定,而且,到目前为
止,三学苑是全国唯一取得这一教学内容鉴定的公司。
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当学校和家长都害怕网络时,我们做网络教育的该怎么办?这就是三学苑作为网络教育的领 头部队所要面对的问题,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让所有的孩子都有
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接受教育的孩子像迷恋游戏一样迷恋学习,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和目标。
——黄正文
黄正文来自贫困山区,有一种山乡情结。家乡是一个他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地方,那里的山、河、小路,都一直镌刻在他心里。
黄正文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农村教学条件差,连教师都没有,于是爷爷成了村里的民办教 师,一个人就教了所有学科。就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黄正文开始改变理想,长大后一定做一名
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刻苦努力让他终于考上了大学,那是村里头一回出这样的大喜事,当乡长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全村人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村里为他摆了整整一星期的酒
席,放了整整一星期的电影,老老少少都无比激动,他给了这山里的人们太多的希望。“我要去上学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来送我,我戴了一朵好大的红花,坐在手扶拖拉机上去上 学,爆竹放了好久,我现在想起还是非常激动。那是我的梦想起飞的时刻,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
待,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天做教育扶贫的一个情结。”黄正文说这话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黄正文现在的理想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接受到平等的教育,让贫困 山村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从2004 年起,三学苑先后向湖南、安徽、海南等十几个省市教育厅(局)捐赠了教育资源及学习资源,惠及近百万的教师和学生,今天,三学苑再次向全国592 个贫困县捐赠教学资源,给山
区的1776 所学校近23 万教师送去了实惠。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全
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胡德平
等领导在人民大会堂的亲切接见,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还特别向他颁发了荣
誉证书。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对三学苑教学资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由一大批专家学者经过多年努力开发出来的三学苑教学资源卡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师资的教育水
平,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胡德平同志对三学苑教学资源也给了充分的肯 定,他认为三学苑把教材与电影、动漫、游戏结合在一起非常好!把鲜活的历史故事做成教材、动
漫、电影、软件,孩子们会牢牢记住一辈子。这对于整个教育的发展史来说,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0 年10 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1 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也揭开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史上新的篇
章。
黄正文认为,时势造英雄,国家提供的基础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校校 通’工程,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等工作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这为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实现
教育平等化铺好了一条高速公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数字化学习
会变得越来越精彩,而数字化教育的前景则越来越广阔!
眼光决定高度,胆略决定气势,相信黄正文的教育革命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 走越辉煌!__
第四篇: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书心得体会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心得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心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书心得体会1“核心素养”一词在我步入了基础教育工作后便频频出现在耳边。那么究竟什么才核心素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作为一名新老师需要去积极学习与体会寻味的。有幸在学校的引领下读了这本《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让我在加深对核心素养理解的同时,更加了解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生发展方向。
一、品格与能力相互支撑发展
首先,我国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意味着品格与能力同时成为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人的发展中,能力固然重要,但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品格,品格与能力需要相互支撑发展,即有个人发展取向又有社会发展取向,来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立德树人”,其实德才是最高层次的智慧啊。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二、勤于思考、敢于表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科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立以
及所展开的教学过程,一定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核心素养,要从学科特质出发。在数学的学科中,以学生为主体,当注重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在教学中,陶行知先生强调了解放儿童,因为解放他们才能让他们发展。这也和我校正在实施的“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十分契合: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并且通过亮考帮的形式,鼓励他们在思考的同时,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敢于继续探索。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
素养,也许比较抽象,但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更像是一种习惯是需要长期积淀的。如同我们的数学学科,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之中教会孩子种种思想方法与理性精神,以此可以引用到更多的地方,迈向更广阔和深远的地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文化底蕴、时代特点。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未来且长,但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作为教师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在实践中思考与总结,关注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让中国大地上遍布核心素养的果实。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一样,能够不忘初心,不甘平庸。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书心得体会2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这个题目就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这本书名字叫做核心素养下的中国表达,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中国表达?本书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带着对于这本书的疑问和思考,进入了阅读与学习,在阅读时也一直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将自己从书中所学用于今后的教育事业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智慧方式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促智慧之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儒家文化中,“知”与“仁”是评判人格完善的两个重要的维度。这就提示我们应该从智慧的角度来阐释核心素养。智慧指的是在复杂的情景中,或在面对突发情景中,表现为从容、沉着、机智的态度和品格,以及面对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与核心素养的特征是吻合的。用智慧来解读核心素养必定会使核心素养的表达有中国的风格。但是我们在用智慧的方式进行思考时要始终牢记:智慧的灵魂是道德。历史与现在都告诉我们高智商只有与道德同行,才能培养出一名真正的智者。读到此处,我脑海中浮现出很多有才无德危害社会的案例。20xx至20xx年期间,一款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让中国的大半电脑陷入瘫痪。而这个病毒的研发者仅是一名24岁的青年人李俊,后因此获罪入狱改造4年进入了金山里靠着自己的才华做到了高管的位置,本来人生已算圆满。却又因开设赌场再次入狱。不得不说这是一位计算结天才,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多次危害社会。从古至今,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该肩负起学生道德培养的重任。我们常说要将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何为栋梁之才这本书给了非常好的诠释,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教师是智慧的引路人,这就告诉我们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来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学生的视野更广,学生的格局更大,会生成学生的大智慧,用智慧催生智慧,用智慧的方式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过程明亮起来、温暖起来、智慧起来。
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本书提出了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我们应该做“活教育”。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创立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那么什么是活教育?可以用一个反向概况来解释,活教育不是旧教育,而是新教育——旧教育是死的,新教育是活的。活教育不是随意的教育,而是通过试验的科学的教育——活的教育有理论的支撑,有科学的设计,还有严格的实验论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土壤中,活教育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发展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活教育有一个力点,既是着力点,又是一个支点。这个力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像我们现在实行的教学改革——对分课堂,这也是在核心素养下的我们在做活的教育。为了探究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也一直在行动中教学,在行动中学习提升自我。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是幸福的,因为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五篇: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的几点感悟3篇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的几点感悟1
在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成尚荣先生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细细品尝,越发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书中的点滴让我收获不少。
感悟一:童心母爱育新苗。
童心母爱是斯老师的核心教育思想,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当时我也搞不清楚什么叫母爱,什么叫童心,我也不懂得这些理论。我只觉得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解放军爱武器,教师自然爱学生。你不爱学生,你的教育工作怎能做得好呢?”其实,斯老师是真正懂童心母爱的,只是不在她的嘴上,而是在她的心上。当童心与爱心碰撞时,就会生成核心素养,以童心母爱教育学生,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应当像斯老师一样,充满童心母爱,努力做核心素养的育苗人,像斯老师一样,点燃火把,擎起火把,去照亮自己,照亮每一个学生。这支火把是道德的火把。道德是人类前行中永不衰竭的光源。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师首先应是道德教师。道德的首要特征是爱,是仁者爱人,是兼爱;爱是道德的起点,也是道德的特质。童心母爱说到底首先是道德。用火把照亮学生,是用道德照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这支火把是专业的火把。教育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专业,教师的尊严就来自专业的价值。它不只是在教师手中,也不只是去点燃儿童,它也在儿童手中,儿童也用这支火把照亮教师,照亮社会。的确是这样,教育不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我只要对学生好,有童心,有母爱,我就会成功的。爱的力量真的很大,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上。当一个问题学生发生问题时,是不是就是说几句,我是如何地关心你,对你是如何地好,学生就会变呢?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你这样做只是告诉他人你是一个不明事理,不懂孩子心思的老师,也太不自量力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接触外界太多精彩的事了,受影响太大了。只是这样几句爱的话语,能否转变一个孩子的思想?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对学生的教育是长期抓下去的,只要有一颗对教育执着的童心、爱心就行了。
感悟二:请学会改变。
书中提到: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名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称为四根支柱。而到了2003年,学会改变,称为第五根支柱。学会改变,已成为现代人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这一核心素养,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以往的课堂,我们都怕学生学不到知识,满满的一堂40分钟的课,我们都是牵着学生走,怕自己一放松,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就有所缺失,怕学生学不会。我们的一问一答式就出来了,满堂灌就出来了。其实,一节课过去了,学生真的学会了吗?你的教学真的对学生起作用了吗?不是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主导作用,而是辅导作用,所以我们要改变教师以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要把旧的理念习惯“抛弃”,要真正地学会改变。我们只有把教学的核心放在学生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会学习,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起作用。我们作为教育者,不妨时刻地提醒自己:我们要把“学会改变”写在自己的心里,写在自己的行动之中。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代代相传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完善,核心素养在中国的教育浪潮中翻涌成长,需要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的几点感悟2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的几点感悟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成尚荣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幸在师长的引领下,拜读成尚荣先生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实属荣幸。谨以行文,鞭策自己、记录感悟。
智慧:思维的智慧,实践的智慧,创新的智慧。智慧就是在实际的情境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感悟一:这里智慧的概念,完全区别于日常所认识的分数、做题目的智力。其对应的是大格局里,人的应用、生存、创造的能力,也就是人的核心素养。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教育智慧,面对多变性、多样性的孩子,培养其核心素养。
语文情境教学:“应在情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感悟二:让学生记一百个描写春天的词语,都不如鼓励孩子看、听、闻、触春天。《雷锋在哪里》,何必纠结雷锋生活的年代、人物的传记?只要孩子学习文本,知道做好事是对的,人应该多做好事,做好事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如何正确地做好事,有机会就做一件好事。然后告诉孩子,雷锋就是这样做好事的榜样。孩子感受不到远离的雷锋,但能理解雷锋精神的具体,就已经把优秀的文化素养刻进骨子里了,足矣。感悟、理解、体验的效果远胜识记、填空式灌输。
“立德树人”,德是最高层的智慧。
感悟三:这句话很俱禅意。“行得端立得正”、“德高望重”,古代贤人的“仁”、“爱”、“和”,现代的和谐、互助、文明、团结等等,都是德的标杆。也正是这些德高者才走得更远、更深、更广,流芳百世。虽然当前学校遴选机制依据的是分数,但社会等待的却是大德之人。又想起另一句禅意的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先不论单位、企业的用人,单是朋友的交往,谁不是以德来作为衡量标尺呢?
风格是教育家的显著特点,是教育家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是对人的品貌的全面评价。
感悟四:不单理解教育范畴来说。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同一种风格,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拉起一面旗帜,并带着一帮人正确地、勇敢地前进,去开拓、创新,那就足以影响更多的人。历史上勇于创新的伟人不少,都具有独特风格。对于教育者而言,依托自身特点,不断实践、反思、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让学习真正地发生,让思维真正地进行,深度地、有挑战性的思维学习。
感悟五:当下课堂(包括我自己),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的接受、识记成分过多,学生的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深度思考过少或只是浅尝辄止,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我们教的不是书,是人!是教他们怎么学习的。学生真正地、自主地进入学习,才会引发出自我思考、有深度的思考,才会有自我主张的表达,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学习的素养。网上听说,我们的基础教育比国外好,国外的高中、大学教育比我们好。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靠什么好?大部分靠的是学生的接受、识记,机械地、重复地训练吧。但也正因为这样,学生不用思考了,不用体验了,不用感悟了,最坏的结果就是思维僵化。这与国家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相背而行,僵化的思维如何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自我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知识?知识不在生活中实践,只存在于书面又有何意义?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国外的教育,思维更活跃、更有包容性,人成长以后当然更具创新性。当下我们离不开分数,但人的素养形成更重要。如何最佳地糅合两者,是很多教育人最大的困惑。
成尚荣: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
感悟六:这句话很诗意。物质上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境,但人文上完全可行。最近在一所学校学习时感受很深。在学校内,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在不超过10米的地方,自由地拿到书。如果你不愿意主动看书,在你走动不超过10米的地方,就有或大或小的,整齐地排满书的书架映入眼帘。没人管理,却安静有序。这就是书香校园吧!的确,拥有书的人不寂寞;拥有书的人不会老;拥有书的人视野开阔、思想深邃。不用强迫孩子看书,但可以在家里的沙发、茶几、床头,甚至餐桌都放上几本书,用毛主席的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说不定哪天孩子就自己拿起书看了呢!
结语:于内:第一遍看的时候,确实生硬。因为理念枯燥,加之心的浮躁。学习后又翻了一遍,明显感受深刻。于外:当我放下电视遥控器,睡前看半个小时书的几天后,孩子也开始睡前找书看,这是一个更大的收获。展卷习文,掩卷深思,所以行文以记之:励己、感悟。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的几点感悟3
“核心素养”一词在我步入了基础教育工作后便频频出现在耳边。那么究竟什么才核心素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作为一名新老师需要去积极学习与体会寻味的。有幸在学校的引领下读了这本《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让我在加深对核心素养理解的同时,更加了解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生发展方向。
一、品格与能力相互支撑发展
首先,我国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意味着品格与能力同时成为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人的发展中,能力固然重要,但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品格,品格与能力需要相互支撑发展,即有个人发展取向又有社会发展取向,来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立德树人”,其实德才是最高层次的智慧啊。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二、勤于思考、敢于表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科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立以
及所展开的教学过程,一定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核心素养,要从学科特质出发。在数学的学科中,以学生为主体,当注重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在教学中,陶行知先生强调了解放儿童,因为解放他们才能让他们发展。这也和我校正在实施的“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十分契合: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并且通过亮考帮的形式,鼓励他们在思考的同时,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敢于继续探索。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
素养,也许比较抽象,但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更像是一种习惯是需要长期积淀的。如同我们的数学学科,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之中教会孩子种种思想方法与理性精神,以此可以引用到更多的地方,迈向更广阔和深远的地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文化底蕴、时代特点。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未来且长,但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作为教师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在实践中思考与总结,关注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让中国大地上遍布核心素养的果实。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一样,能够不忘初心,不甘平庸。(王慧颖)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读书心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这个题目就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这本书名字叫做核心素养下的中国表达,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中国表达?本书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带着对于这本书的疑问和思考,进入了阅读与学习,在阅读时也一直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将自己从书中所学用于今后的教育事业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智慧方式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促智慧之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儒家文化中,“知”与“仁”是评判人格完善的两个重要的维度。这就提示我们应该从智慧的角度来阐释核心素养。智慧指的是在复杂的情景中,或在面对突发情景中,表现为从容、沉着、机智的态度和品格,以及面对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与核心素养的特征是吻合的。用智慧来解读核心素养必定会使核心素养的表达有中国的风格。但是我们在用智慧的方式进行思考时要始终牢记:智慧的灵魂是道德。历史与现在都告诉我们高智商只有与道德同行,才能培养出一名真正的智者。读到此处,我脑海中浮现出很多有才无德危害社会的案例。2006至2007年期间,一款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让中国的大半电脑陷入瘫痪。而这个病毒的研发者仅是一名24岁的青年人李俊,后因此获罪入狱改造4年进入了金山里靠着自己的才华做到了高管的位置,本来人生已算圆满。却又因开设赌场再次入狱。不得不说这是一位计算结天才,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多次危害社会。从古至今,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该肩负起学生道德培养的重任。我们常说要将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何为栋梁之才这本书给了非常好的诠释,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教师是智慧的引路人,这就告诉我们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来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学生的视野更广,学生的格局更大,会生成学生的大智慧,用智慧催生智慧,用智慧的方式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过程明亮起来、温暖起来、智慧起来。
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本书提出了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我们应该做“活教育”。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创立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那么什么是活教育?可以用一个反向概况来解释,活教育不是旧教育,而是新教育——旧教育是死的,新教育是活的。活教育不是随意的教育,而是通过试验的科学的教育——活的教育有理论的支撑,有科学的设计,还有严格的实验论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土壤中,活教育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发展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活教育有一个力点,既是着力点,又是一个支点。这个力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像我们现在实行的教学改革——对分课堂,这也是在核心素养下的我们在做活的教育。为了探究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也一直在行动中教学,在行动中学习提升自我。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是幸福的,因为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潘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