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案 新人教版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学习难点:
①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学习难点:
形成保护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学习过程:
学生课下收集生物圈相关资料,课堂对相关资料的分析。
一、学前准备
1、生物圈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_______的底部、______的大部和______的表层。
2、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收集的途径有多种。可以去______查阅书刊报纸,可以去拜访______,也可以_____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
3、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自学教材14页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教材,小组探讨对照实验的概念。
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实验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探制。
5、分组进行探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结论的总结。
6、问题探讨:⑴怎样确定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光”引起的? ⑵只用一只鼠妇行吗?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
1、引导学生对本节重点进行总结。
2、你对本节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四、自我检测
1.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温度 B.阳光 C.盐分 D.气体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3.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光照 B.土壤湿度 C.±壤温度 D.土壤中的无机盐
4、荔枝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温度较低 B.北方降雨量少 C.北方光照不足 D.北方土壤贫瘠
5、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6、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少。决定此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五、拓展应用
1、让学生分析A与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做出科学的解释吗?
第二篇: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案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学案
【教材分析】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学完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什么是生物生活的环境”、“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等问题后,随之自然转入到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学习,对生态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就水到渠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三大部分。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重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难点,教材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突出重点,通过具体事例突破难点,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认识和爱护,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提供生态系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演及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同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保护生物圈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特点。
难点 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特点,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进入生态系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课上组织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情操。
本届课采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即按照“情境导入—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巩固小结—任务探究—达标检测”程序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几种生物头饰,包括树、兔、狐狸、老虎、细菌、真菌(蘑菇),六位同学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收集生态系统相关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做好汇报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6位同学佩戴好生物头饰,上台表演课本剧,导入新课。旁白:在一片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有活泼的小兔子,狡猾的狐狸,凶猛的老虎……,你们看,他们来了。
小草边唱边出场:“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充满热情)我是小草,我长大需要水,需要空气,太阳公公每天照的我暖洋洋的,我可以自己制造营养,我所制造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养活我自己,而且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我是快乐的(面带悲伤)但是我也有伤悲……
兔子蹦跳出场:(快乐状)我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但是我的嘴可谗了(面对草)这绿油油的小草正合我意,我要把你吃掉,我是草食动物。
狐狸左顾右盼的出场(狡黠,悄声)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我要生存(面对兔子)正好这是一顿美餐,我要把你吃掉。
老虎:别在那狐假虎威了,我才是森林之王,我要把你们统统吃掉。
兔(惊恐状):不好了,老虎来了,快逃啊。
真菌、细菌(搀扶出场)我是真菌,我是细菌。
细菌:你们能看见我吗?其实我很小,你们是看不见的,但是我无处不在。
真菌、细菌:(得意状):别看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面对其他生物)我们能把你们的尸体分解,供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没有我们,世界会是怎样的?(摇头叹息)你们的尸体,将会堆积如山,你们还有生存空间吗?
师:(表演完毕)这是一片森林中的6种生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为自己活着,它们似乎又为别的生物二活着,好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为什么呢?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二、目标展示
教师和学生一道阅读课本23页“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3.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自主学习
任务──什么是生态系统
师:(播放幻灯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3页图片和“想一想,议一议”,小组讨论:为什么加罩网后草籽生长不好,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生长良好呢?
生:小组【想一想,议一议】
(小组答)因为食虫鸟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已草籽为食。加罩网后,隔离了食虫鸟和食草昆虫。食草昆虫大量繁殖,啄食草籽,致使草原生长不好。
结论: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这个整体就是 生态系统。
师:
那么,你认为哪些区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1:我家的一块农田。
生2:我家里承包的一片树林。
生3:三峡大坝水库。
师:那么,这些生态系统包括哪几部分呢?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分别起着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资料分析”。
生: 分析课本第20页中“资料分析”,讨论回答相关的3个问题。
1、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昆虫幼虫以树为食。
2、树桩腐烂是因为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腐烂的树桩最终会被细菌真菌分解掉。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生产者,动物扮演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扮演分解者。
师: 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本部分内容。
生: 【读一读,填一填】,完成下列目标任务。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 与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生态系统。比如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 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 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 分解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关系。
3.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还有 非生物部分,如 阳光、土壤 和 水 等。
生: 小组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
任务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师:(问题引入)你听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谚语吗?怎么解释这些谚语呢?
生: 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吃鱼被吃关系。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相互制约着。
生:【读一读,填一填】,完成下列目标任务。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 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草、兔、狐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狐。
师:(播放幻灯片)那么,请同学们观察“观察与思考”图片。试一试,你能链接几条食物链呢?你依据什么连接的?
生:我们小组连接了9条。我们依据的是它们吃与被吃的关系。比如……
师: 说得很好。如果把人也添加到这个图中,你认为人该放在食物链的哪一端呢?
生:人应该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就是最后一级。
师: 如果人们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农药最终到哪种食物体内了?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1:农作物最终到人体内积累最多。
生2:我觉得应当少打农药。
生3:…
共同归纳结论: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到人类。
任务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师:(创设情境)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想一想 议一议】青蛙数量大量增多,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
师:那么,青蛙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猫头鹰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
生:(小组讨论交流)因为青蛙受到蛇和食草昆虫的限制,不会无限制增加。猫头鹰受到蛇、鼠、兔等限制,也不会无限制增加。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
师:是不是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就可以任意捕杀生物呢?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1: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破坏。
生2: 我想到了保护生态平衡问题。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植物。
四、巩固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学习,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知道那些呢?你能把本节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吗?
生1: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2: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3: 生态系统由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生4: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捕杀青蛙和蛇等野生动物。
生5: 我把本节课知识归纳成下列网络。
五、任务探究 师: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交换阅读收集的环保资料,根据你们收集的信息,讨论下列问题。
1.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联系实际,说说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3.有些人爱吃青蛙,为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生: 思考、讨论、交流。
六、达标检测
师: 幻灯片出示达标检查题。
1.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2.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能()
A.合成有机物 B.分解有机物 C.进行光合作用 D.防止疾病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地球 B.一所地下宫殿 C.一所学校 D.一块稻田
4.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
A.可以作为食物的生物体 B.地球上的人类
C.主要指可以利用光能,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植物D.太阳能
5. 下列生物中可以作为生产者的是()
A.蓝藻 B.噬菌体 C.金鱼藻 D.水蚤
6. 下列生物中可以作为分解者的是()
A.蘑菇 B.人 C.鱼 D.空气
7. 下列与消费者的定义不相符的是()A.消费者不能消化有机物 B.动物是消费者
C.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D.消费者是异养生物
8. 一条食物链的起点是()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不一定,A、B、C都有可能
9.在藻类→水蚤→小虾→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A.藻类 B.水蚤 C.小鱼 D.大鱼
10.在草原上试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人们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气候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生: 现场思考作答。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
天津市梅江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说课
稿 新人教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3、教学重点:
(1)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4、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5、教具准备:课前各小组准备鼠妇10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表、笔、一份实验用表。
二、说教法:
本节采用的是引导法,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说学法:
本节采用的是实验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吗?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引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如: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吗? 水、温度和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这又是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呢?下面我们就以鼠妇为例来分析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
(1)引导分析、提出问题:通过课外捕捉鼠妇,你细心观察过鼠妇的生活环境吗?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同学们提出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只能一种一种地验证。比如我们提出假设光照对鼠妇有影响,为了确保实 1 验结果只是因为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就应当使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光照不同,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今天我们先验证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3)分析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探究。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实验变量确定后,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让学生懂得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方案确定后,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4)实施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5)得出结论: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数据,讨论全班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6)表达与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7)布置课下内容:课下有兴趣的小组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
注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各小组同学不盲目从事,一定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注意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讨问题,得出结论;实验完毕,应将鼠妇放归自然。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光照、湿度对鼠妇的影响。实际上除了上述两项外,鼠妇的生活还受温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仅鼠妇,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甚至导致生物死亡。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如: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死亡;洪涝灾害也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长时间缺氧会使动物死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生物死亡等。
大家说得很好。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生存不但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这些其他生物就是我们上节课所提到的生物因素。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而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合作关系以及寄生关系。如:捕食关系:植食性动物中的兔以某些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中的狼又以兔为食物,大自然中的“弱肉强食”就是这种关系。竞争关系:水稻和稻田中的杂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住空间和食物;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生物界的寄生关系非常普遍,如:蛔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体内。
也可即兴表演,分小组扮演不同的生物来表示各种生物因素。第一小组:可以表演捕食关系由学生即兴发挥。第二小组:可以表演竞争关系。(牛、羊吃同一片草地中的草)第三组:可以表演合作关系。第四组可以表演寄生关系。各小组的同学可以利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发挥想像力。充分展示一些同学的表演天赋,使同学们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评出最佳演员给予表扬和奖励。课堂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两大类。这两大类因素对生物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地、孤立地起作用。
总之,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生存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及目标检测题
第四篇:生物教学案10-5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人体能量的供给
1、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
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
(利用氧气将营养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热价:蛋白质17.15kJ/g,糖类17.15kJ/g,脂肪38.91kJ/g。
能量等于重量乘以热价。
二、体温
1、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2、测量体温的三个部位:腋窝(36.8℃)、口腔(37.2℃)、直肠(37.5℃)。直肠的温度最接近真实体温。
3、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4、“发热”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利的,当体温达到43℃ 就有生命危险。
【典型例题】
例
1、下列与人体能源物质供给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是(D)
A、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C、呼吸系统D、内分泌系统
例
2、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C)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
例
3、测得某男同学口腔、腋窝和直肠三处的体温分别是37℃、36.5℃、37.2℃,则最接近他实际体温的是(C)
A、36.5℃B、37℃C、37.2℃D、37.5℃
【巩固练习】《补充习题》P45-46。
【学有所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1、2、3、
第五篇: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
2014自编资料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节认识生物
知识网络结构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的区别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的共同特征)新陈物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代谢的生物都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特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认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认识生物收集和整理资料比较和描述的方法生物分类等
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物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归类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知识网络清单
一、生物:具有生命活动的物体叫做生物
二、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观察事物:(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用肉眼、仪器、工具,有时需要测量
2、要求:目的明确,全面细致,实事求是,记录
3、结果:积极思考,交流、讨论
四、生物特征:
1、需要营养
2、能进行呼吸
3、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并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5、能生长和繁殖
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7、除病毒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五、调查身边的生物:
1、调查
①要求:明确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方案
②方法:如实记录,整理和分析,数学统计
③样本: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
2、调查校园生物种类
①选择调查范围
②分组
③设计调查路线
④调查记录:各种生物名称、数量、生活环境等
⑤归类
⑥资料整理
3、生物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大类 ....
②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 ....
③按照生物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④其他归类方法:如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考点
1、生物是具有 生 命活动的物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直接观察是用肉眼,也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有时还需要测量。对观察到的现象要及时记录下来。
3、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 营养物质,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 作出反应,还能生长 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
4、确定了调查生物种类的环境范围后,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 的路线进行调查,记录 下生物的名称、数量和生活环境,再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和 整理。归类时可以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特点,分成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分成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用途,生物分为作物和家禽等。
一、生物定义及特征
1、根据你对生物的初步认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是(C)
chù
A、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见的B、空气中没有生物
C、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体D、生物只有植物和动物
2、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2012•东营)广利河作为连接黄河和渤海、贯穿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成为美化环境、造福群众的靓丽风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广利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C)
A、有细胞结构B、有应激性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
4、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麻大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D)
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6、“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鸣蝉等生物的基本特征(C)
A、新陈代谢B、生长发育C、反射D、繁殖
7、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B)
A、大树B、足球C、蘑菇D、小狗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D)
A、都具有细胞结构B、都能快速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生长和繁殖
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湘江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
A、有细胞结构B、呈球形C、呈绿色D、体积微小
10、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疫情在墨西哥发生并迅速蔓延到全球许多国家,经专家研究确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疫情的病原体。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C)
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动物体内繁殖D、能使人体患病
11、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动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要从别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
(2)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3)只有动物才进行呼吸。(×)
(4)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5)生物体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运动。(×)
13、(2012•湘潭)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D)
A、都具有细胞结构B、都能快速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生长和繁殖
14、将生命现象与生物的某些基本特征用线连起来。
①排尿、排汗A、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②鸡下蛋B、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③葵花朵朵向太阳C、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④小狗从小长大D、生物的生长
⑤猎豹捕食小动物E、生物的繁殖
⑥鲸鱼喷出的水柱F、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①—F②—E③—A④—D⑤—C⑥—B15、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朵朵葵花向太阳
16、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
A、种豆得豆B、食物霉变C、潮起潮落D、萝卜空心
17、下列哪些不一定是生物具有的特征(A)
A、生物的细胞内的物质只有有机物B、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同时又排出废物
C、生物能更新自己和繁殖后代D、生命活动中要消耗物质和能量
18、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9、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D)
A、惊弓之鸟B、望梅止渴C、杯弓蛇影D、蜻蜓点水
20、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当地许多蟾蜍成群结队地逃离灾区,这种现象说明(C)
A、生物需要营养B、生物都能够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能运动
21、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D)
A、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征B、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C、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生存D、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细菌、真菌的生活不需要有机物D、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3、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C)
A、克隆羊、蜻蜓、钟乳石B、蘑菇、珊瑚、松鼠
C、珊瑚虫、菊花、水草D、枯树枝、小鱼、杨树
24、请说出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曲中的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25、连线题,请将左边的序号与右边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蜻蜓点水a.营养
②动物的摄食b.繁殖
③动物的排尿
④蝌蚪长成青蛙c.应激性
⑤植物开花结果
⑥运动后出汗d.排出废物
⑦向日葵弯向太阳生长
⑧打苍蝇,苍蝇飞走e.生长
⑨绿色植物的根越来越粗壮
⑩夏天清晨,池塘里很多鱼冒出水面“吐泡泡”f.呼吸①--b②--a③--d④--e⑤--b⑥--d⑦--c⑧--c⑨--e⑩--f26、为下列生命现象搭配合适的生物的共性特征。
()A、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B、生物都能够生殖和发育
()C、生物都需要营养
()D、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E、生物都能够适应环境
①鸟类动物进行大型卵生
②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③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④民以食为天
⑤望梅止渴
②—A①—B④—C⑤—D③—E
二、生物的归类
1、一个小组进行生物调查,成员A记录有:鲫鱼、沼虾、水蚤、水绵;成员B记录有:蜗牛、蚯蚓、鼠妇、蜘蛛;成员C记录有:蝙蝠、麻雀、蜻蜓、蝴蝶。这个小组调查的主题是(A)
A、不同环境中的生物B、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
C、不同生物的食性D、不同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几种生物,他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①②③⑤⑧归为一类,而将④⑥⑦三种生物归为一类。请问:它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D)
①蜂鸟;②蘑菇;③玉米;④河蚌;⑤家鸽;⑥鲨鱼;⑦海带;⑧玫瑰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3、冠县的鸭梨、茌平的圆铃大枣、莘县的香瓜,都是“江北水城”的特产。下面对它们的分类不符合植物分类依据的是(D)
A、都属于种子植物B、都属于被子植物C、都属于双子叶植物D、都属于陆生植物
4、下面是一位同学所选的几种常见生物,他的归类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
A、按形态结构归类,蘑菇为植物B、按生活环境归类,螃蟹和鳝鱼为同一类生物
C、按用途归类,玉米为作物D、按生活环境归类,蝴蝶为陆生生物
5、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A)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
6、根据要求将下列生物进行分类。
7为一类。我们分析一下,他的分类依据是(D)
A、形态结构特征B、发育特点C、生殖方式D、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
8、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垂柳、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D)
A、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B、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
C、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
三、其他
1、张文娟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装片,这种科学探究方法主要是(B)
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分类法
2、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全面、细致并记录,实事求是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3、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B、调查时首先要明确目的和对象
C、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D、不论范围有多大,都必须逐个调查
4、对于人口普查,叙述不正确的是(D)
chíshēnbènɡɡē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B、普查前要有合理的方案
C、要如实记录调查的各种数据D、可以根据以前的调查数据进行估量
5、(2011•莱芜)今年5月西瓜“爆炸”事件发生后,西瓜膨大剂进入民众视野。有人将健康状况良好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喂食膨大剂以探索其对动物有无影响。这种方法属于(C)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量法
6、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D)
A、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校园的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蜓,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是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