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你对十八大后我国外交新理念的理解
谈谈你对十八大后我国外交新理念的理解
我国外交的既定原则是“始终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后,十八大报告中不仅重申了中国外交的既定原则,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列中国外交新的理念、新的论断、新的观点。
报告中新的外交理念包括了对国家之间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相互合作等的深入阐释,对开展对外交往的途径、依靠力量等的新阐述,对开展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理念阐述,尤其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关系的社会基础问题。
对于我国当前在外交领域的表现上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有礼有节、有原则、有技巧的开展对外交往,已经使得中国外交逐步形成软硬相济、宽容和严正并存的风格。而我国现在主要应对的外交交往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分别是改善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开展对外交交往,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与真诚伙伴是中国不变的基本立场。
从我国外交的表现上看,总结一句我感觉就是一种处处当好人的、用不当坏人的感觉。通俗一点讲也就是,对对于自己有利的国家或者事情,我们就笑脸相迎,处处说好话,总之不当坏人,当坏人也不当地一个。但是面对损害我国的直接和间接的国家或者是行为,我国又是采取的强烈而又坚定的反对行为。但是呢,总是有一种感觉,说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其实在面对关乎到国际上的大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沉默或者是迂回的语言战术。这也许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也好、社会性质也罢,带来的影响有关。但是,这样的结果呢,就是我们在国际社会上,不会轻易的与一个国家或者是在处理一件事情上与人为敌。这也是我国一贯以来的外交手段吧。
十八大后我国的外交理念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理念。十八大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中国要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这一点我觉得特别的重要,尤为体现在人文外交上。复旦大学副教授徐蓉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的资源不断丰富,不仅使政府和各类政府组织的官方交往逐步完善,而且也在努力推动多种形式的飞官方交往过程中取得了可喜成绩。这里新的理念也体现在人文外交中的以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交往上。这一新的理论我绝对对于我国逐步发展来说是必要的,要想发展,要想步入到发达国家的队列中,我们的经济指标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发达国家也不仅仅是从它的经济成就上体现出来的,它们的人文价值上也是必要的。要想成为一个大国,我们从经济上已经展示给世人了,但是对人文方面的传播来说,想要让中国融入全球化、走向现代化来说是必然选择。就像是美国的美剧、韩国的泡菜、韩剧一样,这就是它们的人文外交手段,使得潜移默化的他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旅游等方面融入到我国百姓的生活中。在全球化的时代,软实力的重要性越发的明显。一个国家的强弱,不在于船坚炮利,而是取决于其政治制度、社会精神、核心价值观及国际吸引力等。全球化解放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哪里对生产要素具有吸引力,它们自然就会到哪里去聚集,哪里就会随之实现国力迅速增长。也可以这么说,在未来全球化平台,哪一个国家具有超强吸引力,哪一个国家就是最强大的国家。所以,十八大报告中对我国外交新理念的提出是顺应时代而且必须要提上议程的重要理论。
十八大之后我国的外交理念新在哪里呢。比如,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都强调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希望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和什么样的国际秩序。
经略周边格局,是中国外交的重心。在科学谋划大国关系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立足和平发展大局,将经略周边作为中国战略的重心。中央召开的见过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周边战略目标、外交方针和工作思路进行了科学部署,明确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些列重大外交倡议,引发了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高度关注,安定四邻、巩固周边,开创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这种新的外交理念,我觉得概念提取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所发扬并延续的优良传统,也就是礼、谦、尊等。
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应该在十八大报告加强公共和人文外交思想指导下,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以人为本和人文搭台,外交唱戏的指导思想,在中共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制定实施统揽全局的公共和人文外交战略,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推广取信于人,用心与心的对话感化世界,让国际社会接受一个强大、繁荣和可以信任的中国。
第二篇: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
1.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的认识。
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中国的外交新理念,新布局也得到展示。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理念如下:
第一,关于“中国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与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第二,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当前我国外交新布局:
第一,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从领导人的出访和接待外国领导人的活动中不难看出在兼顾发达国家的同时兼顾了发展中国家,兼顾了周边国家、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兼顾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舞台,也兼顾了公共外交与热点问题。第二,多形式。
第三,宽领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
第四,谋长远。习近平主席的“庄园外交”谋的就是中美关系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长远,访问非洲亦体现了中非长期合作的大计。
2.怎样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的核心内涵是: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着眼世情国情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世界大国的关系是国际形势的导向性因素。中美中美之间共生共存、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一直是世界各国对社会趋势的关注焦点之一,中美两国合作得好,世界稳定和平的愿望就更进一步。我们都知道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始于中美关系,但远不止于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将成为引领中国发展未来与世界各大国关系的指针,也将成为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三篇:谈谈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是在举世瞩目、举国期待中召开的重要的大会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卫生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卫生系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十八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谋划部署了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狠抓落实。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机构,反映了全党意志,体现了人民心愿。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大力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更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求我们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学习准备、落实贯彻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性工作,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强化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使执法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为开创专卖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基础。
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作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十八大献上一份厚礼,以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为指针,统一思想认识尽职尽现地做好自己的事。真正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我们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信赖党中央、拥护党中央保证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含。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坚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进程中创造辉煌成就。
第四篇:谈谈你对我国治国方略的理解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说:“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谈谈你对我国治国方略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到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法律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样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了更为突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中国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所以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五篇: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
答: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这些不同的表述在总体上又是统一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一)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十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坚定的价值取向,又认为社会存在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和人的闲暇时间极其充裕,消灭了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和正确认识、处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关系的方法论。这就既避免了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对立起来,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性;又避免了将满足社会需要,在阶级社会实际上是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唯一和根本目的,否定个人和个性发展的价值,用社会需要取代个人需要的片面性。
从我国教育目的的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实际上是现阶段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只有德、智、体三个方面。人的精神结构中除了品德和智力两个方面,至少还应包括审美等能力的培养,还应当包括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维度。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更是我国教育长期和根本的任务。当然,全面发展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只能实现在一定历史阶段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结合实际谈谈教育理论修养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答: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人才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也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
教育改革对教师群体、教师个人及教师这一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教师发展理论。
一、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
首先,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在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因此,“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其次,课程改革的实施意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源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就是说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采集数据,明确开发的顺序和方法,于是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或解释,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作好准备。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 “反思实践者”。
第三,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使自己在职前培养中初步奠定的合理知识结构能在以后的教师工作中发挥作用,就要在保持知识结构的开放性的同时,还必须学习和提高自己“转识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去驾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转换知识观,而且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知识形态,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在这些知识面前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不同知识的组合、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着手解决问题。教师创造性的这一特点必然要求教师要研究所传递的知识及其构成,研究传递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将知识、方法、价值融为一体。
第四,在现代社会的知识理论中,由于知识本身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知识的含义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知识的建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知识成了人们进行思维的原料,教学是通过作为思维系统的知识来增进人的自由,发掘人的创造力,所以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在于理解,而不在于认知与回忆。根据这种新的知识观,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创造新知识的活动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主体而进入教育过程的,他们通过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这就意味着对教师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即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才有资格、有能力担负起建构性知识的教学任务,创造性地设计一种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情境,在积极的、主动的、创造的学习活动氛围和背景中,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包办他们。
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就教师的知识结构而言,以知识的功用出发将教师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即关于课堂情境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且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同时,条件性知识也只有在具体实践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功效,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其次,从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大致需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三个阶段。知识是通过职前和职后的学习获得的,技能的提高主要靠自我的悟性与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不管其实际教龄有多长,其真正价值也只是经验的重复,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成为优秀教师,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精神,要带着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审视从他人那里学习来的经验,审视一切正在使用的方法与正在讲授的知识,他会自己设定活动的目的,自己把握教学的过程,并会根据整体的需要去调整自己,会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会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有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第三,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形成教育信念的必要前提。教育信念是人们确证、认定、坚信并执着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者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一旦上升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就会成为其生活、工作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愉快的追求。教育信念是使教师摆脱“教书匠”的困惑,使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富有价值的关键所在。形成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但教师的教育信念不是教师头脑里固有的,它除了受理论指导,经验的总结,更是通过对已有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审视、反思和辨析,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和探索,敢于坚持自己深思熟虑的教育观念,并不懈地确信、恪守、实践,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信念。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机遇;而对于我们这些实践者,要用自身的发展为课程改革打好每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