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经验小结
教学经验小结(精选多篇)
2014届语文教学经验小结
朝阳中学兰玉群
2014年中考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我校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区排名第一。这与领导的重视和科学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学生的积极学习等都是分不开的。
本届初三语文备课组共有4人:冯明山、兰玉群、吴孟昭、黄丽瑜。
下面,我代表初三语文备课组,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合作,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我们
组每周活动一次,讨论教材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各种资料;统一大小考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初三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同组老师互相间经常听课,切磋技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走向开放,这对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有极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教与学操作上的困惑。一年来,本组致力于开放性试题研究,研究《中考说明》,对近两年市中考试题作分析,找规律,为中考复习指明正确的方向。
坚持月考制度,做好月考的分数统计工作。通过考试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调整下一步教学。一方面做好培优工作,挖掘优等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生的学习成绩,增加优良生的人数。另一方面,分析困难生情
况,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平时做好困难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困难生的学习成绩。月考试卷由组内老师命题,经集体讨论后修改,然后用于考试,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效果。
每一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出现的问题,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一些好的点子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考;每次出题、改卷,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不计得失,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二、把握趋势,资源共享。
中考备考,时效性很强,对趋势的把握很重要。为此,我们备课组研究了近三年来中考的试卷,从整体上把握中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备考计划,我们非常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备课组成员经常把搜集到的资料和材料都汇集在一起,大家共享。在印资料上,我们也相互商量,挑选精华,尽量做到不盲目、不浪费。
三、注重实效,提高针对性
在复习备考上,我们比较注重实效
性,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策略。优生重在构建和提升,即让学生在头脑里构建语文的知识体系,清楚考试的要点,在训练中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而对中等生重在筑基和落实,即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落实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功的训练。
在复习上为了做到“反刍”。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激励学生。例如古诗文默写。在不同的复习阶段,我们就采取了整首默写、分级默写、重点句默写、知识竞赛等方式。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备课组四位老师把古文按照中考题型,出一些相应的精华练习,反复训练学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1
四、制定计划,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初三阶段,我们语文教学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目标。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
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们让学生广泛阅读名著,阅读精短美文,还做摘记,抄写、背诵,开展课前演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
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作针对性的讲解,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及时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便于学生的应试。
总复习阶段,我们结合最新语文教学形势和中考动向,制定好计划,组织好中考复习,前后安排三轮复习,力争一轮胜过一轮。
第一轮专题分类复习:
四块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四大
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知识、写作训练复习四部分,专题的复习可以同步交叉进行的。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分析如下。
1、积累部分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基础知识的题目是体现命题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地方,所以题目年年在翻新。如宣传语、广告语、文化名人、名著题、口语交际、奥运文化探究题、补对联彩铃题,无不体现这样的特点。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了解信息,大胆舍弃以前的老题旧题,把精力花在刀口上。
2、文言文部分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
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知识面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现代文阅读部分
教给学生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和一篇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三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教师多方收集信息,多方收集试题,以专题化的形式,把考点分类整理,提炼方法。按照不同的文体归类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思路。
4、作文部分
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进行专题写作训练,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第二轮综合训练:在前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轮即中考冲刺阶段的自由复习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反思不足
1、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在初三解决
语文学习是细活,某些能力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靠强化训练来提高,但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例如书写的规范、阅读能力的提高、名著阅读、作文水平的提升等,从初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落实,以免到初三积重难返。教完初三,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2、好的策略不等于执行力
我们的备考应该说有一些不错的策略,但在执行过程中,某些方面打了折扣。例如在文言文复习上,我们要求让学生自己归纳重点字词句和主题;在综合性学习板块上,我们要求学生分专题去搜集资料;作文方面,要求学生积累素材,按照每次训练的要求多模仿、借鉴好文章等,这些好主意由于没有细化要求和跟进措施,最后效果不太明显好的策略不等于执行力,有时候坚决执行策略比策略本身更重要。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己。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图画情景的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了进步。实践结果,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在情境中学数学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等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人民币——简单计算》一课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策略。在实物图
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价格,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既有所学,又”乐在其中”。
二、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要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
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在讲“20以内的加减”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算理,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口算,并通过摆小棒的形式检验自己的计算过程,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索交流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 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学生而言,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蕴涵在其中了。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结合点,规划知识的结合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 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经验小结
邓春梅
经过三个月的课堂教学,深深地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的生物课程标准,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都可以起到加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会打起瞌睡来。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可以通过目光 的变化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也可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由于学生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如果教师把目光变化为亲切期待的目光对其进行鼓励、询问和提示,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变的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
情境中学习,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等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实物图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生物,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后,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
问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
对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
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五种感官来完成。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变换信息输送管道,尽可能使学生使用各种感官。可以多利用投影、挂图、模型、实物等加强视觉效果。
英语教学经验和小结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为了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进步,能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尝试一些教学方法,现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
目标是方向,信心是动力。九年级英语生词很多,课文长而且难,听、说、读、写要求均高。在学习中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信心的建立,目标的明确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备好课,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掌握知识
在学习中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把思想,素质,知识教育融入一体,如:向学生讲述:大到国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很多行业都需要一批懂英语的人才,从事幼教者会双语教学,服务行业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英语使用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学生应该树立自己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夯实基础,查缺补漏
英语基础的学习非常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英语
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以课本为依据,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找出不足,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词汇、日常
交际用语上。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中,要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单词串,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要不断提高学生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三、模拟训练,综合提高
力求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完整。对于重点内容还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训练,进一步突出重点。同时要强化易错点,应该在讲评之前认真地分析,找出学生的易错点,课堂上抓住这些错点,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应该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讲清原理,归纳方法,总
结规律,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扩展。复习应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要精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多练,就是让学生做足量练习,杜绝不加选择的重复练习,要有针对性。
总之,九年级英语学习的方法很多,正确把握是学好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能让学生们树立信心,夯实基础并有针对性的训练,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职业中学英语教学经验小结
本人从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从刚开始对教学手段、方法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教学手段、方法的有效应用,有着太多的心酸与苦楚,但现在的我是快乐的,快乐着学生喜欢听我的课,快乐着有喜欢我的学生,快乐着学校的认可,快乐着付出与回报的真理。下面就我这几年来从事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要有爱心对待学生
我一直认为只有拥有关爱学生之心的老师才会真正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才会尽职尽责完成教学任务。会去爱学生的老师自然就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果师生之间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关爱学生放在了第一位。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性格孤僻的学生和学习状态调整不过来的学生,尤其给于了更多热情帮助。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在课堂上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习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信度才会增强!
二、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
师”,要作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才会喜欢上你的课。尤其在教学上,要传给学生“一滴水”之前,我必须先准备好“一桶水”。为了跟上最新的教育理论,我订阅了《英语周报》等理论报刊,天天浏览时事资源把握新闻动态,并不时请教老教师,坚持一周听一到三节的课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课后还阅读了各种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都严格要求自己要反复钻研教材,反思教学过程!另外,我认为新教师要多主动承担各项任务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在一年的工作中我主动承担了学校的英语示范课教学,还代表我校参加片、县组织的英语课堂评比与教学设计比赛,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三、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自身学习、提高和完善的重要过程,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制定出周密的上课计划,妥当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时间,胸有成竹
运用自如地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备课时要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备课时应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英语的特殊规律考虑教法。人们认识问题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超越学生现阶段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过程。
四、要有合适教学方法和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我们在选择
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时的宗旨是:在一个相对轻松活泼的英语读、写、听、说的环境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下面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
在课上我们通常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当课文或学习中出现一些难点时,可以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列中。
2、启发式教学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方法。我们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想象力,自由讨论,使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生活、分享同伴的经历中进入新课学习。例如,在讲与麦当劳有关 的课文前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麦当劳公司及快餐文化的了解,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快餐食物的英文名称,和中西方快餐文化的差异等等,以这样轻松的方式导入到课文,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兴趣,并能更主动更自然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和学中去。
6、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激情,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
以上是我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粗浅的体会,谈不上什么经验,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广大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 26 ~
~ 27 ~
第二篇:教学经验小结
教学经验小结
邓春梅
经过三个月的课堂教学,深深地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的生物课程标准,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支撑。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都可以起到加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会打起瞌睡来。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随时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并可用来表达多种感情,可以通过目光的变化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学生表示赞许,表扬和鼓励。也可对那些听课不认真、交头接耳或做小动作的学生暗示批评。教师期待的目光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由于学生紧张,胆小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开口。这时如果教师把目光变化为亲切期待的目光对其进行鼓励、询问和提示,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鼓励变的放松、大胆,并对自己充满信心。
情境中学习,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等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实物图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生物,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后,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
对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五种感官来完成。因此教学中要适当变换信息输送管道,尽可能使学生使用各种感官。可以多利用投影、挂图、模型、实物等加强视觉效果。
第三篇:科学教学经验小结
2021秋科学教学经验小结
晋江实验小学 杨晞悦
本人在本学期担任一、二年级科学课教师。我以“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为指导,按时参加每次的培训活动。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科学习惯已养成,特别是实验后收拾的习惯有所进步,但有些还需要纠正,如倾听他人发言。经过一学期的教学,部分学生有明显的进步,上课更认真听讲,并自觉完成活动手册,但仍存在每班都有几个后进生对于科学课不够重视,上课态度懒散。
二、主要成绩:
比赛及获奖情况:
本学期参加晋江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历时两个多月的赛程中,我认真研读、分析《课标》和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挑战。在备战此次比赛的过程中,校领导和两校区科学老师们都积极听课并提出自己最切肯的意见,反复琢磨、不断改进,使课的内容、课的设计逐渐完善。此外,两校区科学教研组利用周末时间训练片段教学和听评课,模拟考题,在训练中完善设计与注意事项。
2021年1月13日
第四篇:语文教学经验小结
2011届语文教学经验小结
朝阳中学
兰玉群
2011年中考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我校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区排名第一。这与领导的重视和科学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学生的积极学习等都是分不开的。
本届初三语文备课组共有4人:冯明山、兰玉群、吴孟昭、黄丽瑜。
下面,我代表初三语文备课组,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合作,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组每周活动一次,讨论教材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各种资料;统一大小考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初三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同组老师互相间经常听课,切磋技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走向开放,这对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有极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教与学操作上的困惑。一年来,本组致力于开放性试题研究,研究《中考说明》,对近两年市中考试题作分析,找规律,为中考复习指明正确的方向。
坚持月考制度,做好月考的分数统计工作。通过考试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调整下一步教学。一方面做好培优工作,挖掘优等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生的学习成绩,增加优良生的人数。另一方面,分析困难生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平时做好困难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困难生的学习成绩。月考试卷由组内老师命题,经集体讨论后修改,然后用于考试,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效果。
每一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出现的问题,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一些好的点子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考;每次出题、改卷,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不计得失,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二、把握趋势,资源共享。
中考备考,时效性很强,对趋势的把握很重要。为此,我们备课组研究了近三年来中考的试卷,从整体上把握中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备考计划,我们非常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备课组成员经常把搜集到的资料和材料都汇集在一起,大家共享。在印资料上,我们也相互商量,挑选精华,尽量做到不盲目、不浪费。
三、注重实效,提高针对性
在复习备考上,我们比较注重实效性,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策略。优生重在构建和提升,即让学生在头脑里构建语文的知识体系,清楚考试的要点,在训练中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而对中等生重在筑基和落实,即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落实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功的训练。
在复习上为了做到“反刍”。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激励学生。例如古诗文默写。在不同的复习阶段,我们就采取了整首默写、分级默写、重点句默写、知识竞赛等方式。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备课组四位老师把古文按照中考题型,出一些相应的精华练习,反复训练学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制定计划,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初三阶段,我们语文教学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目标。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们让学生广泛阅读名著,阅读精短美文,还做摘记,抄写、背诵,开展课前演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
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作针对性的讲解,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及时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便于学生的应试。
总复习阶段,我们结合最新语文教学形势和中考动向,制定好计划,组织好中考复习,前后安排三轮复习,力争一轮胜过一轮。
第一轮专题分类复习:
四块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四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知识、写作训练复习四部分,专题的复习可以同步交叉进行的。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分析如下。
1、积累部分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基础知识的题目是体现命题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地方,所以题目年年在翻新。如宣传语、广告语、文化名人、名著题、口语交际、奥运文化探究题、补对联彩铃题,无不体现这样的特点。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了解信息,大胆舍弃以前的老题旧题,把精力花在刀口上。
2、文言文部分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知识面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现代文阅读部分
教给学生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和一篇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三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教师多方收集信息,多方收集试题,以专题化的形式,把考点分类整理,提炼方法。按照不同的文体归类总结答题的方法和思路。
4、作文部分
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进行专题写作训练,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第二轮综合训练:在前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轮即中考冲刺阶段的自由复习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反思不足
1、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在初三解决
语文学习是细活,某些能力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靠强化训练来提高,但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例如书写的规范、阅读能力的提高、名著阅读、作文水平的提升等,从初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落实,以免到初三积重难返。教完初三,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2、好的策略不等于执行力
我们的备考应该说有一些不错的策略,但在执行过程中,某些方面打了折扣。例如在文言文复习上,我们要求让学生自己归纳重点字词句和主题;在综合性学习板块上,我们要求学生分专题去搜集资料;作文方面,要求学生积累素材,按照每次训练的要求多模仿、借鉴好文章等,这些好主意由于没有细化要求和跟进措施,最后效果不太明显好的策略不等于执行力,有时候坚决执行策略比策略本身更重要。
第五篇:教学经验小结(精)
教学经验小结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己。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图画情景的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了进步。实践结果,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在情境中学数学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等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 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人民币——简单计算》一课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策略。在实物图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价格,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既有所学,又“乐在其中”。
二、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要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在讲“20以内的加减”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算理,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口算,并通过摆小棒的形式检验自己的计算过程,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索交流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学生而言,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 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蕴涵在其中了。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结合点,规划知识的结合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