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延安林业的几点建议(精)
做好延安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百年近代史,激流跌宕。社会基础大变动的历史巨轮之下,各实体功能领域所受的冲击显得渺小、无奈和微不足道。中国林业如此,延安林业亦同。然百年之间,人口数量迅猛膨胀、生产关系多元并进、生产内容丰富新颖、生活节奏渐行渐快等,现代化被定义为人类发展的宿命。人们在感受富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亲历着气候异常、环境恶化、能源稀缺等现代化衍生品所带给人们的别样考验。精神失落的人们在问人问己:大自然的忍耐究其几何?生态危机的出路在那里?这时候,生态文明建设当仁不让,被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命题一脉相承,同时,生态文明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延安市的生态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有关领导的亲自关怀与过问下,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基层群众认真配合。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的贯彻实施,延安生态环境改观明显,大地基准色调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这一丰功伟绩将被后世子孙铭记颂传。但就延安市生态变迁总体历程来看,虽其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然基本处于生态恢复阶段,如何科学、统筹的将延安的生态建设推向新的发展轨道,这将无疑成为延安生态建设者们和万千百姓的历史新使命。
(一)防微杜渐,巩固已有退耕还林成绩
自99年以来,延安市相应国家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退耕还林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89万亩,占全省27%,占全国2.5%。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全市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1]。延安山水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地处延安北边的吴起县更是被冠名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政府嘉奖表扬,百姓欢欣鼓舞。许多老龄人沧桑动容的说:“山洼洼变绿了,经常不见的飞禽走兽又出来了”。
朴素直白的表述却折射出大自然的内在变化规律,没有植被,动物何处栖身?
退耕还林工程只因能取得喜人成绩,除了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引导之外,还与延安市当地政策法令密不可分,如封山禁牧、生态移民等。但在近几年,一些地区的禁牧工作有所松懈,百姓又逐渐开始散养牛羊;在一些村庄和城镇周边,也有小块的坡地复垦现象,这对生态脆弱的该地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加之该地区春旱现象严重,许多幼龄植苗死伤严重。因此,防微杜渐,巩固现有退耕成绩尤为重要。所谓“取江山易”,“守江山难”,对于这一片弥足珍贵的“绿色江山”来说,不仅要守,而且要在稳固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精确定位,认真驾驭林权改革
始于08年的林权改革旨在明晰林地、林木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使林农增收,从而调动各方力量造林、育林。其政策内涵有提高森林质量、实现科学经营,但在推广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林改政策推行之后,民间声音多以愤愤不平为主,特别是在林分质量较好的南方地区,因大面积的森林被造纸厂等大型企业收购采伐之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由此引发不少争议。
新一轮的林权改革明确规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改革的形式和方法,不搞一刀切”,基于延安市现有森林资源及社会状况,在缺乏有效机制监督的情况下,应对林权改革慎之又慎,林改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平,不能“守着青山要饭吃”。试想,将林子砍伐掉,换取个别的经济增收而牺牲集体的生态稳定,又怎么能算得上公平。其次,延安市所处的陕北地区水土流失、风沙灾害等现象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将森林当做“作物”换茬经营,几近天方夜谭。因此,知己知彼,精确定位自身,认真驾驭国家林改政策至关重要。
(三)典型治理,树立时代标杆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延安所在陕北地区因丰富的煤、油、气资源成为我国的能源新基地而受世人瞩目,依托资源优势,地方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在资源的开采利用中,因修建场地、道路等,不得不占用现有林地,使得现有林地面积直接减少损失,加之工程施工产生的废弃液气体,给周边生态带来沉重压力。基于此,相关部门应重点治理典型污染,创建示范模式并大力推广。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可借鉴学习,如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曾部署实施钻井泥浆废液处理和落地原油回收利用工作,但因各种原因,如地形复杂、费时费力、投入较大等,使之没有形成规模,井场及道路周围的绿化树种也因缺少看护等收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笔者以为,能够经生态与经济齐驱并驾、和谐发展,非有大智大勇不能实现。(如湖南株洲,一个曾被喻为全国生态“黑帽子”的重型污染城市,在三年时间里铁腕治理环境生态,拔掉该市污染源头——工业烟囱300多根,在废弃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老烟囱同时,株州政府努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变煤为气、集约生产,实现了经济的“清洁转型”这一点曾一度成为生态治理的范本)。制定严格有效地奖惩条例制度,指定专业部门认真核查鉴定,明确落实相关责任,真正实现“谁污染、谁治理”;实现“占一还一”,实现资源的绿色利用;对百姓生活、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对生态的科学利用至关重要。
[2]
(四)部门协作,展现经济“指挥棒”魅力
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安全生态体系,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家园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各级行政部门应联起手来,制定中肯可行的办法,科学运筹,均衡各方意见,为生态建设的顺利发展鸣锣开道。
在此试举两例,说明经济调控在生态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一,九十年代人工造林,各家户出劳力完任务,义务植树造林,林业生态这样的全民工程让收入较低的农民群众义务去完成,这本身就含着一种不公,群众抵触情绪严重,胡栽乱植现象严重,媒体舆论热点报道经常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就这样诞生了。试想,城市的工薪阶层既不能出力,相关财政、税务部门可收取一定的费用返还给正在义务劳动的农工,兴许造林的成活率就能有所提高。二,笔者在读初中的[3]三年,每到冬季,校长亲自牵头组织,全体师生都要上山砍柴,以保温暖过冬,所经之处,必是寸木不留,操场的一半面积都堆积着高高的柴垛,若教育、行政、慈善等部门能对校舍的取暖设施做相应调整,这比栽植上百亩人工纯林的生态效益要实惠的多。
社会在变迁,经济在进步,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变化,各种污染生态、毁坏生态的案例层出不穷,小范围的局部调整只能将污染和破坏转嫁,且政策总是落后毁坏一步,如何能从根源整治,建立有效机制,全社会的齐心协力,高举一根经济“指挥棒”已经势在必行。
(五)深入宣传,努力营造生态公德环境
在社会的交往中,人民提倡社会公德,尊老爱幼、平等待人,道德约束配合法律条令维持着社会机器的运转。同样,推广到生态领域,除了现有的各种政策向导、条例规定还远远不够,生态公德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首先,生态公德的建立有助于公民相互督促,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社会公德中,公民以出言不净为耻,当这成为社会常识后,公众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在自身鞭策,从而支撑社会精神文明。古人云:“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德与法令的相辅相成,是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其次,生态公德的倡导有助于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决策者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可将相关条令提前融合与政策制定中,所谓“德而广之,广而化之”;普通群众环保意识提高在约束自身的同时也可监督周边,与有害生态的行为作斗争。
延安市生态公德氛围良好,居民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各县区、乡镇都不同程度组织道路和居住区的绿化、美化,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倡导的“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在增加绿地的同时,更是用实际行动将一种生态公德的理念展示给市区百姓,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但是,生态公德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且其累积的周期较长、成果较为模糊。因此,深入宣传生态、鼓舞生态,让“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好愿景扎根每个公民心底,则生态幸以。
(六)人才引进,打造强硬的生态队伍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质文明大富裕的同时,生态建设与保护所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特别是世纪之初的十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生态,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增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生态建设适逢难遇的良机,但在经济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各利益团体无形博弈、相互掣肘,众目所瞩的生态建设成了一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决策者们制定科学、有预见性、长远的发展规划尤为重要,对决策者自身的要求将在无形中提升。
治国兴邦,人才首要。人才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生态建设难逃其次。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的生态正在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阶段走向“破坏和治理相持”阶段,林也是生态的主题,林业工作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作用无法替代,如何让能让转变阶段又稳又快、让相持阶段有重大突破,这将成为引进林业人才的不二理由。
加强林业人才工作,是现代化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面对新的时代命题,人才推进生产力、人才推动生产创新为大家所公知,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建设策略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毕银丽教授结合陕北当地实际情况,采用生物复垦技术,在改良后的矿区塌陷土壤上,种植成活大面积油松林。延安市所处生态区位特点显著,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频繁的干旱同时侵袭,一些生产瓶颈亟待解决,如节水抗旱、良种生产繁育、经济林果优质丰产等。一支强硬的综合性生态建设队伍急需筹建。
[4]
(八)转变观念,勿以“面积”、“盖度”替“质量”
经典生态学以研究动物的生态模型为起点,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生态学从侧面的描述、解释而走向正面机制的研究;现代生态学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融入现代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等精确技术,以努力破解人类发展的难题如人口压力、资源利用等为契机,研究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环境与自然、人与自然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5][6]
。由此可见,人工是很难造出一片真正生态意义上的森林,建国六十年来,几乎全民种树,人工纯林的面积在突飞猛进,天然林面积却在减少。近几年来,延安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大地实现绿色历史性转变,同时我们却不能不越过诱人的绿化面积和盖度,看到我们栽植的大面积人工纯林,它的自身调节能力有限、稳定性差、短时间内难以发挥各种生态效能。
森林是生态平衡的调节器,是涵养水源、阻止荒漠的有效屏障,是生物多样性的宿主单位。评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森林质量、是森林在发挥各种自然效能和抵御自然灾害所表现出的伸缩程度,而不是森林面积。因此,与其用森林面积搪塞森林质量,不如转变观念,以追求森林质量为营造森林面积的前提。
[7]
(七)厘清概念,精确辨析“植树造林”与“封山育林”
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主要看其天然保护能力,即在大自然系统中其自身的起承转合。植树造林可在短时间内成就一片人工林,但在生态学,其实质是一片“伪林”,而封山育林,才可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林。即森林要足够的“荒”,森林足够的“荒”,其植被的多样性、动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群落多样行才能够呈现,森林的生态功能自然也就增加。
延安市可根据实地情况,在植树造林进行的同时,着眼长远,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推行封山育林,让森林生态的魅力得到真正展示。
[8]
(九)转化职能,改变传统经营、管护模式
正常的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在动态平衡点做一定范围内的波动。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态建设只注重外在宏观的修复,却忽视了生物群落内部结构功能的研究。
生态建设是对于生态破坏而言,当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不够,逐步退化是,这时候需要一定的人为手段干涉,即通过实地调查→区域立地条件综合分析→修复目标制定→样地实验→反馈修订→措施实施→后期管护→复合系统形成。因此,作为生态主题的林业,应迅速转型,林业工作者应转化现有职能。一是转型为巡查、监护人员,即保障各项政令的顺利实施,坚守现有生态成果如坚守公民财产,做到乱砍滥伐一定受罚,封山育林一定在封[9]。二是转型为当地区域生态的研究者,为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地数据资料。在这种转型中,首当其冲的是各基层的林业工人,林业工人收入低、工作苦,对林业工人的同情成为不少林业部门育苗、植树的理由。这对科学的生态建设是有害的,对林业工人也是有害的。
[1] 消息参考: 新华网
[2] 株洲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2 [3][6] 薛建辉、洪伟等著 森林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北京
[4] 参考:延安林业(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沈孝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危机 2009.9 [8] 乌有之乡(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李昌平,不能以城里人的逻辑规范农村人的生活 2009.2 [9] 科学新闻杂志 匡跃辉,论生态规律 2008.8
第二篇: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几点建
议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林业的健康发展,给国家及林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下论文就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营林生产;对策
1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1.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1.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主管部门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管护站要积极当好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管护站的建没,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管护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1.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上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和骨干,基层管护站为最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发布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各级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
1.5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林业局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1.6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
首先是基层管护站要真正参与本地区造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在森林公园建设方案、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以及造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管护站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子,做到没有病虫害预防措施的造林设计不予审批,达不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项目不予验收。二是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应的种苗基地,培育抗干旱和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从采种、育苗、调运、造林的各个环节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三是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要发展本地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彻底解决树种单
一、人工林纯化问题。四是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危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五是对病虫害常发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抚育间伐等,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1.7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1.8要建立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不断拓展投资渠道,加大森防资金投入
因为森防经费使用是关系到森林生态安全的大事,建议国家和地
方投入要有绝对保障。首先,要严格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依法充分调整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加大自筹资金比例,转变等、靠、要思想,实现防治资金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其次,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逐步提高工程治理项目配套资金比例,增加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投入。第三.要对防治经费实行科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并建立定期审计制度。
2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营林生产要以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构成产品产量的因子(森林的间接效益也是如此),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的效应完全反映在林木生长量上。目前营林生产只是把造林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国家投资也是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完成多少造林面积就领取多少国家投资。至于能否成林,生长如何或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产品就已经不和国家投资发生关系了,甚至连主管部门统计数字也只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多少,而不去统计成超额部分森林的直接产品,但在森林间接效益方面仍然可以得利不少。
3强化对森林抚育,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着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设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设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规划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对生态功能弱的禁伐区,以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捉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正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区实施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各种林分特有的功能。加大低质(效)林的改造力度,对于低质(效)林改造工作,本着宜采则采,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抚则抚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4采取有利措施不断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近年来,随着造林质量稳步提高,在强化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了造林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一是转变思想,加强领导,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分清责任,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奖惩分明。三是制定措施、求真务实、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生产任务。四是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美化家园,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5论文结论
综上论文所述,重视和预防林业有害生物,提高营林生产质量,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还是相对比较优越的,森林资源总量还位于世界前列,人工林面积更是居于世界首位;但我国的林业工作还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发展的现状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已经逐步重视它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对可持续性发展认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等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林业管理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所谓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对林业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发展,使其满足当代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对林业的需求与发展。
目前,国家对林业需求主要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1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林业资源是有用的、可更新资源,但是若人类使用完了以后却得不到持续维护的话,我们的后代将再也享用不到这些资源,为此我们需要通过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人类的福利,造福后代。但当前林业可持续性发展还是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问题,如下: 1.1林权结构模式单纯
在我国,森林资源基本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此林业产权结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但却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2采育失衡,利用不全面
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有所增加,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是远远底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采伐的木材利用不全面,只有2/3的材积作为原木运出,剩余的丢弃,且加工后出材率仅为60-80%。
1.3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
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即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因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但目前这一机制还未法律健全化。
1.4林业保护的监管缺乏力度
虽然目前国家在林业保护和管理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并派驻森林监管机构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毁林垦地等行为进行管理,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来恢复森林植被、挽回损失。但是,一些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林地审核制度以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欠落实到位。
2做好林业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
要做好林业管理,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各级部门及林业企业的主管领导应合理全面地分配工作人员,将林业的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年初做好计划、目标,年中进行检查,年底结束后总结。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督促、落实工作,出现问题要彻底检查,决不怠慢。
同时,还要广泛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各林业企业要不断地对职工(尤其是管护人员)开展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员工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破除广大员工原先“靠山吃山”的陈旧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观念,最终为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观念,在根本上屏弃传统“以砍伐为生、靠木头吃饭”的错误观念。其次,对生活在林区以及自然生态区的农牧民也要加强森林管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活动、宣传单、报纸、电视广播等,或者局部干部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宣传,最终提高群众对森林的保护意识。
2.2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
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林业的管理主要包括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保护两大块,林政资源管理又包括林业的法规、林权、资源、采伐及木材经营等管理。因此,需要建立“多层保护”的管护机制,既可以明确管护人的责任、权利,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经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工作,全面实行伐区管理责任制度,采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超额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造房等行为,杜绝乱砍滥伐现象,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与每一片伐区签订林木采伐管理责任书,落实伐区责任人,并签订伐区作业质量跟踪管理责任书;伐前,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室需要对林业规划设计进行抽查;伐后,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于年底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伐区质量检查验收。完善的管护制度是一切林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而林业管理的职工是生态资源管护的最直接施行人员,其工作质量及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管理工作的成败,为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已迫切地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通过它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更好地落实责任,以达到对林区监督和管理的目的,并将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不同林地,情况不同,所采取的管护制度也可以不同)。要求林业企业的员工签定管护协议,对他们的管护范围、职责和义务等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进行明确,利用协议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对那些玩忽职守、作风不良的职工予以更换调整,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
2.3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做好林业管理更需要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的培育。林业管护包括了对木材流通的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的防火工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护等等。首先,应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运输监督检查行为(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放、统计等程序);其次,强化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工作,开展季节性的灾害普查,实行植物检疫证运输,严格防范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再次,认真贯彻国务院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加强森林防火的建设与管理,做好火灾预警检测、防火道、林火阻隔等措施,并对周边职工民众进行火灾应急演练,降低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最后,加强对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管护,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有效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森林资源是林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林区采伐后进行资源培育,不断地增加森林资源并提高森林质量,否则,当我们将资源耗尽却不给予及时培育的话,我们的后代将享用不到这些资源。所以,要求建立森林资源培育与发展激励机制,对育林项目工程予以资金补助。
3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般来说,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是指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锅炉配件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已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首先,应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要利用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开展对良种壮苗与优良树种的结构进行研究,培育优良种苗,利用先进技术实施科技造林、防渗膜价格科技兴林;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技术进行改进,增强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来发展经济的模式,达到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既发展了经济又保证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次,对林业科技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以科技为核心,通过实践与现代信息科技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林业科技体系,使林业经营管理合理化、精确化、科学化、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脱离生产建设的问题,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鼓励科技人员将技术采用承包、山东太阳能转让及服务、联合开发等形式,让科技成果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最后,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的林业发展模式;造林规模化、多样化,如建立苗木基地、经济果林或苗林结合、禽林结合、果林结合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个领域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林地占用问题日趋严重,且世界环境变化日趋复杂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病虫害、捕杀野生动物、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华山松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并运用数字林业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管理的现代化。
第四篇: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建议
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建议
2011年11月29日—30日,州委保密办、州国家保密局举办了自治州州直机关单位保密干部培训班,州委各部门,自治州各委、办、局、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央、自治区驻州单位的138名保密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对新修订《保密法》及其他保密法规,文件资料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保密管理知识进行了系统讲解。培训班还对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征求了各参训人员的意见,共有65位学员提出近100条建议。这些建议十分宝贵,对做好我州的保密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过我们认真汇总分析研究,对反映比较集中的建议,我们将其汇总选载出来,并提出了落实的具体措施,供学习参考。
一、进一步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扩大受众范围引起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重视。
落实措施:保密宣传教育是增强保密意识,学习保密技能、提高保密素质、加强保密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保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紧制定我州“十二五”保密事业发展规划、“六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认真抓好实施工作。深入学习宣传《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突出抓好保密警示教育,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工作支持,积极开展开展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览和反窃密、防泄密保密技术演示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对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做好保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保密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保密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加大对各单位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涉密人员的保密宣传教育和保密业务培训,促使单位领导对保密工作重视与支持,并在技术、设备上给条件不够完善或是无力完善保密措施的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
落实措施: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在开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涉密人员的保密形势和知识技能教育,努力使广大干部和涉密人员懂保密、会保密、善保密。
保密技术防范设备的维护使用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一方面要落实党政机关、涉密单位保密防范设备强制配备要求,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提高管理使用效益,在全州再建设一些类似“涉密计算机违规外联监控系统”的保密技术防范工程、教育、法规管理,技术多管齐下,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做好保密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要把推进保密能力建设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使党管保密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保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构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切实落实领导干部述职中要述保密工作的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政府和机关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保密组织队伍建设和技术设施建设,针对保密装备、经费落实不到位,保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强等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各级保密委员会(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加强调查研究,抓好工作落实。
三、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发生泄密违规事件,追究领导主要责任。落实措施:认真贯彻执行《保密法》和《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保密工作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四、希望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对实用性内容适当详尽一些,在培训内容中增加单位保密标准和先进范例,多讲解新的保密方式、方法。提高涉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更新保密知识。
落实措施:强化保密业务培训,力争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在培训内容中增加单位保密标准和先进范例,邀请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做好保密工作的经验,详细介绍保密工作的各项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实用性保密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
重点抓好党政机关定密责任人、信息网络管理部门责任人、县市保密部门业务骨干和州直各单位专兼职保密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保密管理人员和保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五、加强对涉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每年一次。
落实措施:按照《保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我们将加强和组织、人事部门联系,加大对公务员初任、上岗保密培训工作,强化涉密人员任前、岗中、离任的教育管理。
六、各单位的保密员要相对固定。给保密人员配备专用保密设备。落实措施:各单位必须配备专兼职保密员,持证上岗,负责管理本单位日常保密工作,保密员变动,报保密工作部门备案。涉密人员除享有作为机关单位人员应有的各项权利外,还有权要求相关单位为其提供符合保密要求的工作下,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做好保密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要把推进保密能力建设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使党管保密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保密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构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切实落实领导干部述职中要述保密工作的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政府和机关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保密组织队伍建设和技术设施建设,针对保密装备、经费落实不到位,保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强等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各级保密委员会(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加强调查研究,抓好工作落实。
三、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发生泄密违规事件,追究领导主要责任。落实措施:认真贯彻执行《保密法》和《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保密工作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四、希望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对实用性内容适当详尽一些,在培训内容中增加单位保密标准和先进范例,多讲解新的保密方式、方法。提高涉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更新保密知识。
落实措施:强化保密业务培训,力争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在培训内容中增加单位保密标准和先进范例,邀请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做好保密工作的经验,详细介绍保密工作的各项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实用性保密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
重点抓好党政机关定密责任人、信息网络管理部门责任人、县市保密部门业务骨干和州直各单位专兼职保密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保密管理人员和保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五、加强对涉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每年一次。
落实措施:按照《保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我们将加强和组织、人事部门联系,加大对公务员初任、上岗保密培训工作,强化涉密人员任前、岗中、离任的教育管理。
六、各单位的保密员要相对固定。给保密人员配备专用保密设备。落实措施:各单位必须配备专兼职保密员,持证上岗,负责管理本单位日常保密工作,保密员变动,报保密工作部门备案。涉密人员除享有作为机关单位人员应有的各项权利外,还有权要求相关单位为其提供符合保密要求的工作条件,
第五篇:延安延安
延安,延安
——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寒月
(2017年5月12日)
2017年4月17日至23日,厂党委组织党员及先进工作者到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学习。我们一行49人,在王副总的带领下,在延安度过了难以忘怀的七天。我是怀着朝圣和修炼的心情来到延安。
七天的学习,延安,宛然一幅鲜活的革命历史画卷镌刻在我的脑海中。延安整风运动、抗大、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国际人道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事、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主席周期律的对话,等等,深深震撼了我,从那些老照片里看到了老百姓灿烂的笑容和如火如荼干革命的热情。那情那景,艰苦而绚烂,美丽而动容,那种精神世界令人无比神往。几天的学习和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同事们分享。
一、从革命故事中领会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李世民教授的讲课 在延安干部管理学院,我们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李世民教授讲的《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两个小时的课程,李教授诙谐幽默,史诗般地语言,讲述了从红军1935年落脚延安,到1948年中共中央离开延安的奋斗史,他讲抗日故事,讲民主选举,讲整风运动,讲军队纪律,讲那时候军民一心共渡难关的故事等,看似故事,实则是一段历史,用最短的时间讲正史,讲的那么通俗易懂好记,李教授一定是下了硬功夫的,也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快速真正地走进了延安。
抗大课堂 抗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学院。在抗大纪念馆,看到当年的抗大教室模型。一块黑板,几排泥凳子,就是课堂的全部。有一张照片是毛主席在室外讲课,大家围座一圈认真倾听毛主席讲课。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冒着生命的危险,排除万难,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来到延安,“边生产边学习,边战斗边学习”,是抗大最为明显的办学特色。一队正在行军的抗大学员身背行装,为了不影响学习,每个学员的行装后还有一块小黑板,上边写着字,学员们边行军、边学习,既完成了军事任务,又学会了文化知识。在这里他们树立了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抗大学习的同志变节者几呼为零,抗大的办学可见一斑。“抗大”每期学习期限为4-8个月。学习内容重点是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抗日战争的游击战略和军事常识等。抗大举办的八期学员班和12个分校共为抗战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指挥官和政工干部。
南泥湾的开荒者 “来到南泥弯,与往年不一般”,2017年4月,当我们踏上南泥弯这片热土,虽然没有了当年轰轰烈烈地垦荒景象,我依然能感觉到1941年三五九旅开荒时劳动竞赛的壮观场面。在南泥湾的大生产展板上,毛泽东1939年2月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的名言赫然眼前:“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的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自己动手,生产自给――是“突出重围”的惟一出路。毛泽东主席在杨家岭的办公楼下亲手开辟了一片荒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朱德背着箩筐到处拾粪积肥;周恩来迅速成了纺线能手。你难以想象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人耕田能比牛还要耕的多,人人比垦荒,比奉献,丈夫开垦南泥湾,妻子和孩子纺织送前线,全家齐动员,短短3年时间,在陕北的沟壑山川,部队在“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口号感召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闻名中外的大生产运动。昔日“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好江南”。
张思德 在细雨朦朦的午后,我们一行静静地坐在张思德同志的遗像前,聆听老师讲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张思德1933年参军,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44年因正在工作的煤窑塌方牺牲,年仅29岁。听老师讲,煤窑倒塌时,他正在不易塌方的地方剔土,当他看见有一名同志面临危险时,他一把将那位同志推出煤窑,那位同志得救了,他却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人们用手一点点地挖出他的尸体时,他仍然保持着站立地姿势。毛主席在中央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张思德同志的死重于泰山,他的一生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贡献一切的崇高品质。他不长的生命活出共产党员的维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埃得加斯诺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我在毛主席与埃得加斯诺正在谈话的照片前停留了许久,我钦佩这个美国记者。他的《西行漫记》如雷贯耳,我在早年读过,有一段至今难以忘怀。描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过泸定桥的情景。“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从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马上就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着的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
“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下面这一段也是来自《西行漫记》,在采访人们为什么参军时,一名来自江西的16岁的小红军说:“红军教我们读书写字……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一名12岁的孩子说:“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
一个美国人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发出了劳苦大从的吼声!一个个励志故事,一场场战役,一句句经典,一个个励志故事中,共产党人用血汗写就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的思想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精精神”的延安精神。
二、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这次去延安学习,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对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灵活的讲课形式很有感触。延安干部学院对老师的讲课形式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日程安排非常紧密高效。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在树下讲,在车上讲,在革命遗址前讲,讲课方式也由单一讲课和说唱结合,故事不断,事例不断,惊喜不断,将延安抗战时期的党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情谊悄悄地编织进了波澜壮阔的延安精神故事中,我们听着,说着,唱着,感受着延安精神的洗礼,大量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不知不觉,和风细雨,走进我们的心田,刻入了我们的脑海,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从延安回来后,也就如何组织好支部党员的学习,如何过好党员组织生活和对支部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另一个收获就是在南泥湾展板上,中央对获奖者别出心裁的奖励很吸引我。有获得“以身作则”奖的罗章,有获得“模范团长”的陈宗尧,有获得“特等模范家属”奖的陈敏,有“特等劳动英雄”赵占奎,等等,每一种奖的背后都是一个励志故事。我想起了我厂2015年年底表彰先进的方式,也具有这样的不同。有技术能手、巾帼标兵、道德模范,先进标兵等等,一个个荣誉背后彰显出我厂管理者的智慧。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样的学习形式我喜欢,这样的培训我喜欢,不虚此行。由于篇幅所限,就写到这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