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资料

时间:2019-05-12 23:3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课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课资料》。

第一篇:两课资料

看高校“两课”教学如何创新

记者 卢丽君 纪秀君

编者按: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提高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使之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变成他们所理解、接受和喜欢的东西?这些年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日前,本报记者走进首都几所高校的公共理论课课堂,感受到了创新公共理论课教学后所呈现和散发出的新景象和新气息„„

北京大学:团队教学提高授课质量

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李捷在投影屏上一亮出讲课主题——“如何全面领会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从毛泽东的成功与失误来看”,讲台下就响起了学生们的掌声。

这是5月19日晚上7点10分的北大理教201室。200多席的教室坐得满满当当。

“在通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中,毛泽东至少闯过了5个关口。人都是从失败中学会成功的。毛泽东成功的法宝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研究的专家,李捷研究员的课堂史料翔实,观点精辟。讲者抑扬顿挫,听者酣畅淋漓。“其实我也经常从学生的反馈中寻找研究的兴奋点。能来北大上公共理论课,得益于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李捷说,以外聘兼职教授的身份给北大学子讲“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已是第4个年头。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团队中的一员,他和其他十几位来自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讲教师一起讲授这门课。在这个团队里,除了有主讲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讲授外,还安排有课程主持人、课堂主管教师和助教,分别承担课程规划设计和组织、课堂管理、课堂协助管理等任务。

“虽然,一个教师可以从头到尾把一门课讲下来,但是组成教学组更能形成集体攻坚的合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仝华教授说,“以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管理,减少了每个教师备课的讲数,提高了每一讲的含金量。而且,为教师提供了较多的科研时间,对青年教师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风格的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也是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好机会。”

“多位专家组成教学组轮流授课,使我们有机会听到高水平的教授讲课。这些老师睿智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这样评价“毛泽东思想概论”课。

据介绍,这种团队教学方式是1997年秋季首先在“邓小平理论课”上进行改革试点的。对之,学生们表示欢迎,教师也给予认同,很快便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广。近5年来,北大公共理论课共投入教学业务经费116万元,学科建设经费329万元。学校教务部门不仅为公共理论课提供了最好的教室,且还让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选择和安排教学时间,在学生中以自由选课的方式进行学习。

“公共理论课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意义重大,讲授难度也大。但20多年的授课经验告诉我,只要教师用心去教,学生还是喜欢的。”仝华说,“教师的讲授必须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把课上好。这也是我们以团队方式进行教学的目的。”(本报记者 卢丽君)

清华大学:互动课堂激发思辨热情

“眼见为实”,“有用即真理”,“多数人相信的,就是真理”、“凡清楚明白的,都是真理”„„在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上,围绕着掌握真理和实践标准的关系问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艾四林教授一上课,就抛出了以上命题让学生们讨论。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各抒己见:“以上命题都是片面的。比如‘凡清楚明白的,都是真理’,我认为越是说得清楚明白,往往越具有误导性„„”“我不同意‘多数人相信的,就是真理’这个观点„„”

艾老师微笑地听着学生们的发言,不时赞许地点点头。艾老师说:“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想想,真理要不要清楚明白?多数人相信的,就是真理?如何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从众心理这种现象?”

你来我往,你争我辩。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师不时地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科学理论是不是真理的标准?”“数学上的推理没经过实践的检验,但我们相信是对的,这如何解释?”„„

此起彼伏的发言,不同看法的交锋,一节原本会很枯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辨热情。力学系01级本科生成斌斌说:“艾老师的课堂氛围不错,学生讨论激烈,问题也有深度,这种讨论的方式大家很感兴趣,比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要好得多。”

一直以来,如何让学生感兴趣是公共理论课教学的难点。以艾教授为首的人文学院老师一直在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很多教师认为,公共理论课教学要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比如这节课就是解决真理和实践标准的辩证法这个问题,消除学生的绝对性、片面性观点。其次要有主体意识。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三是要有拓展延伸意识。课不能讲得太满,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四是要有研究意识。课下要研究热点、难点,形成课上课下良性互动。

公共理论课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一位在场听课的访问学者介绍,他以前教过公共理论课,但艾教授能把课讲得如此生动有趣,真的不一般。他的课很有特色,有的是互动式的,有的是“图片式”的,还时常引入了大量事例,听了以后很受启发。(本报记者 纪秀君)

中国人民大学:改进方法消除思想困惑

“我国对严重的贪污腐败者要判死刑,从法理的角度讲,贪污腐败这类经济犯罪是否也要判死刑?”一节邓小平理论课怎么讲起腐败的问题?原来这是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向明老师的“邓小平理论”课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一点点地“破壳而出”。为了阐释经济关系市场化这个知识点,王向明引入了权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带来腐败问题的事例,而且从经济学和法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问题。

“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王向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对记者说:“政治理论课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及学生的人生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丰富课堂。”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是“两课”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两课”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包含着对学

生心理、情感、思想的启迪和诱导,以及行为的导向与规约。“两课”教育教学的方法,只有在既符合教育总体目标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愿望时,学生才可能积极认同并予以接受。

人民大学在“两课”教学中,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创新精神,根据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来组织教学,即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新问题,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启发和引导,从发展上指明前进的方向,克服消极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记者了解到,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人民大学通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引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还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或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同时,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接近社会现实。

此外,在“两课”教育教学中,“两课”教师还引导和启发学生分组创办杂志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份份精美的原创杂志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中国教育报

高校“两课”教学如何提高吸引力(组图)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09-21 12:53来源: 中国教育报 网友评论(0)

首都高校教师在延安张思德雕像前接受现场教学。丁柏明 摄

事件:首都高校思政教师赴延安社会实践

本报讯(记者 王超群)日前,来自首都60余所高校的“两课”教师和学工干部600余人,在北京西站乘T231次“红色专列”赴延安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北京市依托延安大学建立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也在活动期间揭牌成立。

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党在延安的历史、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等一系列专题报告。同时,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现场教学环节也成为学员们触摸延安精神的大课堂。课堂之外,学员们还进行了分组学习和研讨交流。

在思政教师中实施革命传统教育“铸魂工程”,是北京市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北京市将争取用几年时间,使全体首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系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将陆续在井冈山、西柏坡建立北京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对青年教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今年起,首都高校1500多名思政课教师每年将至少进行7天的社会实践。北京计划在3到5年内,轮训万余名高校思政教师、专职辅导员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从明年开始,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培训经费将列入常规预算。高校“两课”教学如

何提高吸引力(组图)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09-21 12:53来源: 中国教育报 网友评论(0)

观察:“两课”教学须破解三道难题

■本报记者 王超群 蔡继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两课”教学形式,提高实效性?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参加了首都高校思政教师“红色专列”延安行活动,其间采访了不少参加活动的“两课”教师和政工干部,并在部分教师中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难题一:偏重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

对策:突出强化时代特点,不回避热点和难点

北方工业大学的“两课”教师李肖,有着十几年“两课”教学的经历。说到目前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时,他摇着头说:“现在的„两课‟教学太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脱离实际生活。„两课‟教学如果不能结合实际,对大学生来说肯定缺乏吸引力。”

李肖的看法代表了不少“两课”教师的观点。对部分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9.6%的人认为,导致目前高校“两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是“过于偏重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

如何改变“两课”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名“两课”教师,他们提出了建议:一是改进教学内容,突出时代特征。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充实新观点、新材料、新内容,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时代。二是突出重点难点,不回避热点问题。“两课”教师要深入

研究教材,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精炼教学内容,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用科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是非,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和改革开放遇到的困难。三是贴近学生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的问题的最佳结合切入点,使课堂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时代感。

难题二:课堂一味单向灌输,缺乏感染力

对策:丰富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单向灌输式的教学缺乏感染力,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多年来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老问题。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仍有52.1%的教师持此观点。

今年60岁的北京服装学院“两课”教师马昌海,是参加此次“红色专列”活动中年龄较大的教师之一。有着近30年“两课”教龄的他,谈起“两课”教学深有感触:“思政课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加之现在的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要是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的确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由于喜欢音乐,熟悉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歌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吸引学生听课,马昌海就尝试将历史歌曲引入“两课”课堂。这种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与马昌海一样,不少有着多年“两课”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同记者的交谈中,他们提出建议:应当不断丰富和发展“两课”教学方式,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讨论式、辩论式、答疑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研究社会问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难题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质量难保证

对策:打好扎实理论功底,培养健全高尚人格

眼下,高校“两课”教师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一点从参加此次“红色专列”延安行活动的教师中得到了印证。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25岁至35岁的青年教师占到了60.1%。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明忠,在谈到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时说,高校“两课”青年教

师中,很多人理论知识较强,但缺少实践的体验和实践教学的经验。因此,必须尽快让他们补上实践这一课。

一位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两课”老教师说,青年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修养,要能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以科学的解释。其次是加强学习,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做到既精通课本,吃透教材,又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经济、法律、历史、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知识丰富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另外,作为“两课”教师,还要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魅力。“两课”教师只有以自己公正、正直、诚实、善良等品质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你,进而乐于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

调查:对部分思政教师的问卷调查

考虑到参加此次“红色专列”延安实践活动的600余名教师大都是思政教师,记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就“高校思政课是否难教”“高校思政课难教的原因何在”“如何改进思政课教学”等问题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87.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9%的人认为“高校思政课难教”;在回答“高校思政课难教的原因何在”时,认为目前高校思政课“过于偏重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有49.6%,认为“教学形式单一,灌输式教学不合学生胃口”的有52.1%,认为“受条件所限,实践教学难开展”的有57.9%。(插图1)

在回答“应当如何改进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有55.4%的教师认为,应“给予思政课教师更多自主权,不能将教学大纲教条化”;有59.5%的教师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有55.4%的教师认为,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不拘一格,突出实效”。(插图2)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60.3%的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学难度大、教学形式单一,是导致教学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另外,有62.8%的教师认可此次延安行活动,并有79.3%的教师希望将实践活动变成一种长效机制。(本报记者 王超群)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1日第2版

[摘要]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总体教学改革的趋势,分析了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影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各种因素,涉及到认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社会现实等,在普遍减少“两课”教学课时和课程门数的情况下,提出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关键是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两课”教学

针对性

实效性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地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实践及理论探索,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不可或缺的“两课”教学,理应首当其中,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时数、课程门数、教学观念等等都面临着实实在在的改革与探索。可见“两课”教学改革的力度之大、深度之广、形势之严峻,直接考验着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及“两课”教师的发展前景乃至承受能力。因此,如何完善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来巩固“两课”教学对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针对性问题。

“两课”教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一是指 “两课”教学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二是指“两课”的教学改革要有针对性。“两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是指“两课”教学必须针对高职大学生们关注的

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根据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和面临的实际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同学们解惑释疑,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当前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改革开放遇到的困难问题,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明辨方向、树立信心,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解决了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问题,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在理论应用上下功夫,教学才有针对性。“两课”教学改革的针对性是指改革必须针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高职院校的定位、“两课”教学的尴尬现状、课程门类、课时数量、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设备、师资、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等实际情况,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两课”教学的改革,通过改革,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两课”教学的实效就是“两课”教学的实际效益,是“两课”教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使大学生们确立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信念以及良好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健康的心态,学会做人和做事,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将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和保证生产和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简言之,就是教师通过“两课”教学,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信念、理想、意志,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这就是“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持怀疑态度,不少师生甚至部分高校领导也认为“两课”教学是“务虚”的工作,能产生出实效吗?当然,“两课”教学不同于专业课教学,特别在高职院校,它更不同于实践课的技能教学。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毕竟是靠专业技能就业,靠专业技能生存的,学好专业技能是天经地义、无道理可说的。而“两课”只是硬性规定的必修课,要不是考试直接影响到毕业,学生的到课率可能不堪设想。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对那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侧重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专业课以及实用的基础课等“务实”课越来越重视,而对侧重培养大学生品质素质、思想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政治理论课即“务虚”课一直重视不起来。当然,“两课”教学是一种进步精神的灌输,无论从教师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它都是一种精神活动或意识活动,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高职院校大学生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也就是说最终还是要以创造一定的物质价值为目的。因为,一方面,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精神风貌的改善本身就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从一定角度上看,它和增添社会物质财富一样,也是一种价值现象;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实际行为来看。正确而有效的“两课”教育,一旦转化为大学生们的内心信念和高尚的行为动机,就必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并最终落实到各项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去,并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服务。所以,“两课”教学不仅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样也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方面的服务与支持,是能够产生出实效的。

二、高职院校“两课”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因素分析

(一)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认识方面的因素。

中国高职教育是从1999年才开始形成规模发展起来的,虽然发展很快,但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公从对高职教育缺乏起码的了解,认为读高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一条退路而已。把学生定位在“具有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即“简单操作型人才”,也就是未来的“蓝领”或“灰领”。这一定位,在教学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甚至部分领导都理所当然地把动手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从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特别是“两课”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其实,高职教育不等于职高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或高级技术型人才,这才是当今社会大量缺乏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

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而教会学生做人正是“两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不管是专业技能训练还是“两课”教学,不应该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更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它们就象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由于认识不足,自然重视就不够。有的学校领导居然不知道“两课”指的是哪两课;还有的领导认为“两课”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外的活动,正常开课挤占了专业课教学的时间,把减少“两课”门数和课时作为改革的重点;有的学校“两课”教师不能参加一年一度的集体备课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由于“两课”教学经费紧张,资料严重缺乏,“两课”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深受打击,直接影响了“两课”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的学生因素。

由于近年来各个层次院校的普遍扩招,在招生数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质量也在明显在下降,而高职院校的生源基本上是被普通高校淘汰了的考生,为了解决生源难题,只好一而再地降分录取。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就不仅是智力上的差别,更有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当然不是说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天生就是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笨,其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是一样聪明的,只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在中学时就限制了他们智力因素的发挥,才没有考上本科或重点大学。这些非智力因素表现为:贪玩、好动、任性、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等等。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在中学时学习成绩就不很突出,而到了高职院校,有的大学生就不能有效地达到心理平衡,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也缺乏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破罐破摔,对“两课”教学从一开始就存在抵触情绪, 把“两课”教学等同于空洞的说教,把“两课”教师看成是“政治骗子”,有的高职大学生从第一节课起就开始旷课,要不是教师的严格要求,要不是成绩与毕业证挂钩,要不是“两课”教师通俗易懂的精彩讲课,肯定有高职大学生连一节“两课”都不会去听,或者听一两次就再也不见人影了。这样,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实效就大打折扣了。

(三)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教师因素。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几所大专院校合并而成,部分专业在几经改革过程中自生自灭,不复存在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改行到了“两课”教研室,“两课”教研室一下子队伍庞大了许多,给人的印象就是“两课”似乎是谁都能教的课程。因此,高职院校中的“两课”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是其它专业转来,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有的教师自身学历层次较低,知识面比较窄,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有的教师是纯粹是为上课而上课,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知道学生最关心、最需要的是什么,;有的教师理论讲得太多、太深,学生接受不了;有的自己理论功底不厚,上课以学生感觉轻松为主,这种只重形式而轻视内容的教学,学生倒是喜欢了,教学目的却不一定能够达到。有的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兼职教师比较多,由于是兼职,不论是行政工作人员和还是学校领导,由于工作繁忙,都无法象专职教师那样认认真真地备课。以上教师中的种种情况,也严重影响到“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传统的“两课”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及社会现实方面的因素。

要真正上好“两课”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学生普遍对“两课”不感兴趣在全国各高校已是公开的秘密。有调查表明:当问及“上‘两课’,您缺课的原因是什么?”时,70%的高职大学生选择了“授课内容过于枯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两课”调查),有学生说上了课好象收获也不大,不上课好象也没损失什么。于是“两课”教学成了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甚至越少越好的不是那么受欢迎的课程。究其原因,高职院校传统的“两课”教育内容及观念,与当今快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

“落差”,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或老百姓不满意的现象也直接影响到“两课”教学的实效。

首先,教育内容及观念上的滞后,使得传统的理论“灌输”愈发困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论是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利益格局,还是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社会的变革不可能是同步的。在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远远快于教育方面的改革,这在谋种程度上导致了高职教育中的“两课”教学内容及观念滞后于社会变革的现实,落后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教育需要。传统的教学内容显

两课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委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改革的要求,我系“两课”教学教师根据教材新特点和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实际对该课程进行了认真和细致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端正思想,勇于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原有《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两门课程的整合课程,经过中央政治局研究审定全国各高校统一使用这一本教材。因此,各任课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紧紧围绕新教材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这两门课很好地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使用新教材而继续沿用老的教学方法。

二、创新求实,有针对性

积极创新: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针对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施以教学;教师的教案和教学进度、教学难点、重点等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要允许教师有所不同;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不改变教学主要内容的情况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案例。

三、教师授课与学生活动要紧密配合

教师在授课时要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表进行授课,授课计划表由系、教研室统一制定,该授课计划表是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的,与学校和各系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求各个授课教师必须按照进度表执行,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必须报告系、教研室,以便调整。

四、课时安排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该课程的课时为每班每周 3 学时。但是根据我校课程改革计划总体要求,课堂授课为每周 2 学时。为保证该课程的完整性和上级对该课程的课时要求,经全体教学教师讨论,我系拟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和实践的指导,理论教学每周 2 学时 , 实践教学每周为 1 学时。即根据教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详见教学计划及考核办法),每位教师全程跟踪指导、批阅学生撰写的活动稿件、对开展的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等。如此教学既能完成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时数,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可谓两全

齐美。

五、关于成绩的评定

本课程考核实行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即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且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 50 分,并实行“互否制”(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一项成绩不及格则总评成绩是不及格)。

(一)平时考核(满分 50 分),主要由以下成绩构成、课程考勤,满分 10 分

缺席一节,扣 0.3 分;缺席 10 节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参加教学活动情况得分,满分 40 分

(1)设计大学生涯规划,满分 5 分;如果入选优秀规划,并上台演讲,满分 5 分。(大学生涯规划设计可以由本系导生或辅导员、班导师做指导教师,参赛者必须制作成课件。)

(2)“江山如此多娇”主题演讲会(与团委联合开展),撰写演讲词者,满分 5 分,参赛者 5 分。

(3)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网上搜集资料,或在网上观看相关录像,并能撰写观后感者,满分 5 分;能在课堂上发言,或进行演讲者,满分 5 分。

(4)撰写“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稿件者,满分 5 分;被评为优秀,能够课堂发言,或上台演讲者,满分 5 分。

(5)撰写“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诚信观”稿件者,满分 5 分,能够课堂发言,或上台演讲者,满分 5 分。

(6)能够经常(能达到 5 次者)在课堂上发言或讨论问题者,且有一定见解者,满分 5 分。

(7)能够设计并撰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者,满分 5 分。

(8)“法在身边”普法宣传演讲会,满分 5 分,参赛者 5 分。

(9)在每节法律课课前开展“以案说法”活动,要求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法律知识,满分 5 分。

(10)观看相关的法律案例视听资料,然后让学生讨论发言,有一定见解者,满分 5 分。

(11)观看社科系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后,撰写心得体会,满分 5 分。

在上述考核办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但最高分为 40 分,如果所选择项目所得分数超过 40 分,则按照 40 分计算。

(二)期末考核(满分为 50 分)

在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占 25 分。考试时,学生可以携带教材、参考书及从网上下载的材料,但必须独自完成考试。如发现内容雷同者,则成绩以 0 分记。考题内容,主要以教材所讲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高职大学生自身实际回答问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返回

第二篇:什么是“两课”(推荐)

什么是“两课”?

答:“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是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 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② 针对新的实际、新的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③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全面地反映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着力于提高教学效果;

④ 注意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衔接,做到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减少重复。

“两课”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8门必修课程。

这些课程设置可分为三个层面:

①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两个原理课;

② 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两个历史性飞跃,形成两个伟大理论成果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两个概论课;

③ 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促进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通过以上三个层面工作的有序进行,构建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课”教学管理的方针是: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

第三篇:“两课”社会实践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大学生“两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四号宋体)

调查报告标题(二号黑体加粗)——调查报告副标题(华文中宋三号)

作者系别专业年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

年月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小二号黑体加粗)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五号宋体)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正文格式:

论村民自治

张三

摘要:(150字~300字)

关键词:(3~5个)

一、文字格式

(一)字体:宋体

(二)字号

1. 标题:二号,粗体

2. 作者:三号,粗体

3. 一级标题:三号,粗体

二级标题:四号,粗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粗体

正文:五号

(三)行距:单倍行距

例:

一、村民自治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的概念

1.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概念来源于„„

二、版面格式

1.加页眉,内容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08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字体为:小五号

2.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装订线:0厘米

(2)页眉:1.5厘米

页脚:1.5厘米

(3)纸型:A4,纵向

3.插入页码,位置: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两端

4.注释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2008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1.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2.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调查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4.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思考

5.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6.当前农村干部及群众法律意识的调查

7.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8.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9.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推广现状及成效

10.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11.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13.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调查

14.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前后的思想观念变化的调查分析

15.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

16.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17.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分析我国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群众中的普及的调查分析

19.调查研究实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现状和对策

2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的重大意义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2.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3.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分析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必要性

24.社会风气与人的素质关系调查分析

25.民主法制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26.公民法律意识考察及分析

27.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

28.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考察

29.用现场的实例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30.结合实习地或单位的实际探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31.根据实习点的实际情况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3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实习地三个文明发展现状

33.探讨实习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经验和对策

34.了解当前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看法

35.了解人们对金钱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当金钱与事业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

36.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价值观调查分析

37.了解人们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以及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要求程度

38.结合实践地点的情况谈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体会

39.结合实习地或单位的实际,探讨该地或单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意义和方

40.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二·九”运动的光荣革命传统

第四篇:“两课”感言

“两课”活动之我见

当前,“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个从教了35年的老教师,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开展此次活动,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在教育处在飞速发展,而教师老龄滞后的状态中。这一现象在农村学校中最能体现出来。就我所在的花市中心小学,共有教师20个,其中高龄教师占了一半之多。年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经验充足,但往往激情不够,缺乏活力和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而年轻教师则虽充满活力,但在教学经验方面往往欠缺。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可使老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年轻教师在带动老教师注入活力的同时,又可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宝贵的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品位的提升。

开展此次活动,是纯净教师队伍思想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殊荣已传颂多时,而当今社会,金钱意识偏重,名誉意识淡薄,打工队伍工资迅速猛涨,让教师自愧不如,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对老师的教学热情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利益欲望逐渐加重,奉献意识逐渐淡薄。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当教师深入家庭时,一些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热情使老师发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奉献的伟大,从而纯净了教师的思想,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开展此次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内比教学,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课外访万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次家访活动,让我对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担忧。大部分孩子都在大人的溺爱下过着唯我独尊的生活,子女不想做作业就不做,想玩就让她去玩;有的家庭对教育不重视,全然没有家庭教育意识。反正把这几年混过去就算了,大多数家长完全采取放养的心态;有少数家庭虽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又因为本身没什么文化,根本不知从何入手来教育子女。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跟自己没关。

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有效的增进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了解,借助家访机会,我们老师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动向,同时引导家长重视教育、参与教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很自然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殷祖镇花市中心小学 冯邦友

第五篇:两课报告

“两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调查研究

院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系别: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070408班2010年8月2号——16号

关于未成年犯罪的调查研究

前言:

从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开始到现在,(/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让人觉得震惊不可思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呈某种趋势的上涨中,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随着社会上“闲散青少年”、“问题青少年”呈增长趋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未成年犯罪的调查研究,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并引成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努力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使未年人健康成长。同时这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 键 字:(略)

正文: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问题了,而公安部门曾经也发出红色警告:未成年人犯罪及其低龄化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把握其特点,找准其症结,有效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摆在社会各界人士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首先,什么是未成年人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应付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4—18周岁。在我国,据统计资料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受到刑事追究重大犯罪,正以每年15%的速度上升。据公安部公开的数据显示,近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平均年龄比八十年代提前了2—3岁,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平均在10%以上,且有继续上升趋势。

同时,其作案特点除最初的具有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方式团伙化、作案方式成人化、智能化的特点外,又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这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体表现为:

(一)闲散未成年人等群体违法犯罪凸显。团中央曾对2361名青少年罪犯调查后发现,闲散未成年人为1445人,占61.2%,他们成为了未成年犯罪的主体。在大中城市,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也比较严重,最新统计,该群体违法犯罪占一些城市违法犯罪总数的60%左右。

(二)未成年人犯罪由单独作案向集体性的共同作案转化。未成年人渴望友情、乐于合群,容易相互影响。只要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犯罪。据统计,60—7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同时,从近几年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发展趋势看,团伙作案常做大案要案,一旦团伙加入

了“两劳人员”或“惯犯”等成员时,团伙便很快从一般性结伙犯罪发展成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甚至成为带有黑社会色彩的犯罪集团。

(三)侵犯财产犯罪严重。根据公安部有关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侵犯财产罪高达未成年犯罪的70%以上,并且在很长时间中,盗窃、抢劫始终排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前两位。

(四)因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最新统计,因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5倍多。曾有数据统计,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到105万人,青少年占72%,而且男性吸毒者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者80%从事卖淫活动。

(五)校园暴力犯罪化。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只是勾结社会上的人才能作为,而目前大多数在校生独立性犯罪,存在的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抢劫在校学生的钱财;二是团伙型近似黑社会犯罪;三是早恋而引发的矛盾导致的暴力伤害。

(六)家庭问题和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近年来,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等家庭逐渐增多。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据中央综治委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家庭,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七)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呈现反复性。未成年人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易于接受教育改造,但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有的未成年人犯过去作案手段单一,但从劳改、劳教农场出来后,作案手段更加复杂化。

二、未成年违法犯罪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极其生理心理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未成年犯罪原因来自其自身和周围环境两个方面:

究其自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的原因,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使他们处于一个相对的“危险期”,感到自己有一种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冲动,总想找个机会发泄一下。而且他们的神经系统很容易兴奋、缺乏理智。许多未成年人存在心理障碍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发现、治疗和排除,使得他们中一些人的认识和观念走上了歧途,对是非、荣辱观念模糊或颠倒,极易感情用事而违法犯罪。其次,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淡薄,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例如:某中学学生王某,在向其在信用社上班的嫂子借钱未能如愿,就在一个夜晚伙同两名同学乘其嫂子与另一女职工值班之机,持枪抢劫了信用社。审判人员提审时,他说:“我不懂得什么抢劫不抢劫,谁叫他们不借钱给我呢?我就是要报复他们一下,出出气。” 第三,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对贫困、失业,一些正常的成年人尚且难以接受,何况发育尚未完全的未成年人。

而从犯罪未成年的情况来看,下面这些客观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的人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可是,很多家长总是忽略掉了这些。从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家庭状况的分析看,由于父母离异、一方死亡或者父母感情不好,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缺位,无法尽到监护、教育之责,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王某上小学时父母离异,王随父生活,其弟随母生活。王的父亲好吃好赌,很少顾及王某的学习和生活。王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在家,经常外出游荡。在一次斗殴中王致人重伤,被判刑3年。另外,即使家庭结构健全,教育方法不当也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这种高压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性极大。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当今社会学校还未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而应试教育下必然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导致未成年人最终走向歧途。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班级的等次的划分,被划为“另类”的学生往往被置之不理,受到冷遇,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人社会,致使有的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而在未成年犯罪中,这类人高达85%。二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存在重智轻德和智德分离现象,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最终,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学校老师本身对法律的学习较少,不能准确地教育引导,易使学生形成“老师吓唬人”的印象,久而久之,产生麻痹思想。

第三,社会环境上不良因素的污染。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一切向钱看”等不良思想无疑对未成年人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未成年人讲究吃喝、打扮,喝酒、抽烟都会。玩游戏机,泡网吧,一次要泡几个小时,有时整宿地玩。盲目的高消费,必然要产生经济上的拮据,高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可能萌发偷和抢的念头。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不健康的、充满暴力和黄色污秽的信息网站对未成年的侵蚀和毒害是极深的。那些遍布中小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更是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温床。

最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造成青少年犯罪数量居高不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管教的相互脱节。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以为孩子上学由学校教育就行了。而有的学校认为学生只要不旷课、不在学校惹事生非,就是个好学生,偏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很多时候各方往往都忽略了对未成年课余时间的关心及对其心理的引导、教育。教育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出现了断层。例如某案中的家长以为星期六孩子在学校上课,实际学校已放假,教师以为学生已回家,谁知孩子受不良影响,当天在外犯事,而家长与学校均不知晓。至于社会教育方面,社会环境中的不健康的社会文化严重危害着抵抗诱惑力不强的未成年人。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紧密合作,狠抓落实,并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坚持 “教育保护、及时防治、综合治理、科学性” 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强化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沃土。家长要通过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让青少年把课余时间投入到有益的正当活动中去。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的苗头和症候,及时教育挽救。决不能对已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症状掉以轻心,如成绩下降、经常与行为不轨者交往、爱说假话、贪玩无度、迷恋黄色读物、聚众结伙等,家长都应有所警觉,因势利导,及早矫治,把不良心理遏制在萌芽初期。也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尤其是在家中与学校表现不一致的时候,更应分析原因。

2.加强学校教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素质。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键。首先,要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每所学校建设成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制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其次,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的规定,通过采取专家授课、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护意识,提高防御能力。第三,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十八岁成人节系列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吸引学生的心理课程,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和矫治。同时,要加强青春期性教育,包括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熟的性心理。认真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预防在校学生旷课、逃学,游荡在社会上。减少和杜绝辍学学生,防止他们过早地流入社会,染上不良习气。另外,学校要将班主任不定期家访作为制度,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座谈会不是成绩汇报会,而是谈心会、促进会,学校及时总结推广好家长的先进事迹,使好的经验大家共享。

3.加强综合治理,优化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环境。

政府要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中去,要切实负起责任,狠抓落实。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倡导新风正气,净化社会环境,清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要联合有关部门,组织青年志愿者文化市场监督队,强化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重点开展好让未成年人自觉远离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远离不宜进入和涉足的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和服务网。同时,要大力加强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的建设,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未成年人,满足未成年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积极营造适合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

4.加强司法保护,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

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照顾他们的身心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羁押和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和服刑的成年人分别看管和关押;依法对未成年人一律或一般不得公开审理,新闻报道也不得披露他们的姓名、住所、照片等;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解除收容教养或者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对于劳教释放后的青少年,进行接茬帮教,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重塑新人,预防和防止重新犯罪,要经常开展警示教育,教育他们了解自己过去的错误,明白将来怎样做人,怎样报效社会,扎扎实实地走自新自律之路。

5.加强调查研究,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新办法。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先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研究。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工作。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进行系统调研,掌握其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防犯罪和犯罪预测的实践依据,对未成年人心理教育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因素和新规律,制定并实施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战略,才能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保持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经济的健康迅速发展。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未来建设的主干骨,加强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在以后,在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将未成年犯罪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上,建设出一个和谐的 社会!

下载两课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课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课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吴亮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09级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1)班学号:240993146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两课”感言

    “两课”活动之我见 当前,“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个从教了35年的老教师,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开展此次活动,是新形势下教育发......

    两课实践

    两课教学实践论文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福州大学阳光学院09级土木工程(1)班240990)摘要: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

    两课教学改革方案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两课教学”改革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对公共理论课教学问题的重要批示,按照教育部和省委高校工委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两课”......

    两课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我们从支教开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民工子弟们一起娱乐和学习。再通过这些学生的家庭,深入民工聚集地,了解外来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和相关问题,并对他们进行......

    两课社会实践报告大全

    篇一:两课社会实践报告 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的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日益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在狂飙猛进速度的发展中弊端也日益显露。网......

    两课社会实践报告

    2010级寒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报告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目的和意义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

    两课社会实践报告

    两课社会实践报告.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到这样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