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

时间:2019-05-12 23:0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

第一篇: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

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

摘要职教的质量之本是能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这个质量应该是一个过程质量。而要提高职校的质量靠的是扎扎实实的每堂课,使学生有自我学习,完善的能力,能找到工作,并且胜任工作。向课堂要质量,那么有效的备课便是实现一堂精彩课的前提。本文从职校备课现状入手,提出提高备课质量的六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校成为许多学生的一种选择,但在选择的同时也有些家长、学生在担心,到职业学校学不到什么,高考是检验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那么职业学校的质量检验标准是什么?以前听过一种说法职业学校靠技能大赛。但是每年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只是寥寥数人,而且都是经过赛前的长期培训,真的能体现每个职校的教学水平吗?笔者认为职教的质量之本是能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这个质量应该是一个过程质量。而要提高职校的质量靠的是扎扎实实的每堂课,使学生有自我学习,完善的能力,能找到工作,并且胜任工作。向课堂要质量,那么有效的备课便是实现一堂精彩课的前提。目前的职校备课现状

1.1 教学大纲缺失,教学目的不明确

职业学校的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没有省统一的教学大纲,许多专业课的大纲是老师根据某一本教材自己写的,这样就导致不同老师对同一课程的理解不同教纲就不同,教学的随意性增大,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在普遍存在。

1.2 备课就是写教案,写教案就是抄教材

检查了有教案就是备好了课。一本教案管了一年又一年。备课一定要写教案,但是备课不能等同于写教案,其实课上的好坏与教案的详略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有些学校检查备课就看教案,只要全部填满不问质量,只看是否工整,这是有失偏颇的。另外老教师中会出现一本教案管三个班,管好多年的现象。

1.3 课堂教学少设计,学生产生厌学倾向

很多职校课堂由于受到实习实训设备的影响,大部分课依然是采用传统课型,老师备课时常采用老套的教法,喋喋不休地讲,而学生早已心飞窗外。备课中缺失课型的思考,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1.4 课后思考少之又少

职校老师很少有写课后教案的习惯,对上课的反思少,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亮点往往就随时间流逝了,其实课后反思也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应该得到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切实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从以下几点去重新认识备课,扎实有效的备课,以提高上课的实效。怎样提高备课质量

2.1 注重目标,要有明确方向

(1)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标准中只有各种基础课有详细的课程标准,而专业课的标准基本属于空缺,很多都是老师自己编制的教学大纲。由于受到自己专业及教学的限制,各个老师对于同一课程都会制定出不同的教纲,这样的指导性文件就形同虚设。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专业课的课程标准,使专业课老师了解自己的课程目标,有的放矢,把握学科特点,进行备课。

(2)重新认识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改变原来以老师为出发点的表述,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采用简洁明了,操作性强的表述。对于教学效果,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动词来描述。一堂课上解决一到两个问题,真正让学生能有所得。不仅注重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而且考虑体验性目标的制定。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提升。

2.2 透识教材,利用教学资源

(1)钻研教材。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教材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能力,透识教材是其基础。教材是提供给老师上课的素材,必须从整体上了解编者的意图,理清教材的思路,使教学活动有认知的停靠点。很多的专业课只有教材没有大纲,这种情况下,教材起到了一个领路的作用,教师必须把教材的内容分析理解成为自己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当然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老师需要去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但不能照本宣科。

①用好教参。职业学校与普高不同往往上课的教材没有配套的教参,但这不表示老师就能只注重一本教材。职教的专业课往往同一门课会有多个版本,老师则需要在多版本中找寻课程最佳的切入点,互相补充,形成学科之间的资源融通。

②利用贴近生活的资源。许多职校的专业课教材依然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编排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所选择的专业对于他是陌生的,离他的生活是有距离的,这就需要老师在研究教材时及时补充,衔接。许多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更好理解掌握教材的新闻、视频、广播、广告等都能成为备课中绝好的资源。

另外,针对职校的特点,参观调查实际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的设施,把教材的文字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也许比老师在课堂讲几节课都管用。

③关注行业的发展变化。职校的专业教材,从创编到使用有一定的时间,但是往往专业的变化、行业的变化快于教科书的变化,很多教材上的内容会跟不上实际使用的需要。如旅游类的前厅服务,目前宾馆基本都使用了计算机管理,而我们的教材还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如果只照教材讲授,这样出去的学生很难从事前厅的工作。老师必须时刻关注该行业新的发展动向,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对于教材的知识进行整合和重构。

当然教学资源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注重处理利用材料,而不是把材料堆砌呈现给学生,没有针对性的资源在教学中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2.3 了解学生,关注学生需要

老师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在理解力,参与度上都会有所差异,所以一次备课能用几个班甚至几年的教学理念,应该有所改变。

我们的学生不是带着空空的脑袋来上课的,他们有自己的经验、想法、知识,把握学生的实际起点是设计备课的很重要一步。如烹饪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如果采用中专的英语教材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是听不懂的,不如从烹饪的菜肴入手,把烹饪的原料、菜名、简单会话教给学生,以适应学生专业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生的接受能力应该是备课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也是他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大部分职校学生毕业后会马上就业,怎样让学生拥有后继学习的能力也是职校的老师需要考虑的,备课中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学会学习。

2.4 注重学习过程,精心设计学法

目前很多教学过程,实际上只是教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按照备课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来走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得到的只是知识点,没有思考的过程,没有灵感的闪现,创造发现的乐趣,学生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

陶行知说过:“教学生学,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只有通过学习过程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注重老师的引导,启发,拓宽才能达到提高质量的目标。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分专业,这种专业的不同不仅应反映在开设的课程不同上,还应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很多专业课程表面上和学生今后的职业联系较少,学生很难找到本课程和今后职业之间的联系,针对性差。老师在备课中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探究,将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学法指导中多与今后的职业相联系,课堂即岗位。如旅游概况等旅游类的基础课程,在学习我国旅游市场的章节中可以安排让学生设计调查表在校园内进行旅游市场的调查,进行结果分析,以加深他们对书本结论的理解。

老师要在启发、点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和老师,学生与专业之间的交流。备课中尽可能的多些设想,多考虑应变的策略。

当然能个体解决的就不用小组讨论,避免小组活动的形式化。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一定要指导到位,循序渐进,避免课堂虚假的热闹,无效交流合作的出现。

2.5 避免八股式的教案

写教案是备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教案是备忘录,是为上课起到一个提醒作用的。教案应该随课程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师特点而异,不要千篇一律,避免八股式的教案。写教案要强调实效,不用太面面俱到,教案无定法,可以是条纲式的,可以是资料式的,也可以只是思路的描述。

2.6 做好最后一步,关注课后备课

所谓“课后备课”是指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补充小结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课前的备课是一种预设,在实施时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课后教师的反馈环节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思想闪光点,正视备课中的不足,重新考虑时间的分配,课堂讨论的指导。这种经验教训的及时记录有利于教师思考,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结语

备课是老师的创造性劳动,唯有求真务实,才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每一堂课的质量又是职业学校整体质量保障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佐藤学著.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2003.[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J/OL.[5]王欣,杨芳,赵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J].教育艺术,2010.1:75.[6]程方平,刘贵华,方勇.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J].大学(学术版),2010.1:51-56.

第二篇:如何提高备课质量

如何提高备课质量

新学期伊始,乃至学期之中,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摆在每个教师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备课。说真的,当老师很辛苦,备课很费神,需要老师们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面对备课,有人烦,烦的是检查起来“山雨欲来风满楼”;有人觉得累,累的是这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有人怨声载道,怨的是“我的备课备在心里,写在书上,‘我的心思谁能懂,想改变你真的好难。’”

纵观现状,备课的确受到了部分教师的轻视和误解。写教案不用教案,写教案不是为了上课,上课不用自己写的教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备课是一种形式和任务,并非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而是为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时而准备的,这在教师中恐怕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可能在座的有些教师已经利用暑假休息的时间把所有的教案都抄好了,然后藏进抽屉,只等着检查教案的那一天的到来。

为了匡正教师备课中的某些误区,这里不妨再展开一些,说说备课究竟“不是什么”和备课“是什么”。

1、备课不是“不得已而为之”。

教师为什么要备课?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有助于认识备课。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学习,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是一次性消费;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为学而教,这是勿庸置疑的。

2.备课不是单纯写教案。

有这么一项调查表明: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这种本末倒置的精力分配预示了备课质量的低效。

教案并非备课的全部,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课中翻阅,以便把课上好。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深入浅出。备课要深入,设计要浅出。如果把教案分为“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则“备课”基本等同“有形教案”。“无形教案”,即思想教案,或者说文化教案、人格教案,是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道德水准、工作作风、基本功夫等综合体现。如果落实到某一课的备课上,就是老师为上好这一课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准备。无形教案要“丰而深”,即丰富、丰厚、广博、深刻。“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师将备课的部分内容,付诸文字,写于教案本上。有形教案应该“简而实”。“简”即简单、简约。“实”即实在、实用。因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能、都必要写出来的,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记在脑子里,你只要把教学大致步骤、所提精当问题、所设计恰当练习、需要特别强调(指导)的内容,写下来,就行。节省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备“无形教案”。

有这样的两位教师,一位是资深特级教师,他在上一堂公开课时,教案只有38个字,课上的空前成功。他的课备是备在心里了,更多的是无形的教案。而另一位教师,备课笔记写得认真工整,一学期下来,有厚厚的几大本,态度格外认真,但细看她的教案,都是优秀教案教案的翻版,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尽管她写教案的态度是这么认真,但她所教班级的成绩总是居中游,教学效果并不很好。可见如果教师缺乏备课意识,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是是流于形式,少有实际效果。

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化,真正的功夫就在于备课。特级教师白金声说: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如根上浇水,在教学上靠增加学生负担提高质量,似叶上施肥。

3、备课不仅仅是熟悉教材内容。

备课当然不能不备教材,但不能只备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课堂不能封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凭借,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照本宣科,仅仅转述教材内容的做法,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在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今天,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设想相去甚远。

常常听老师讲这样的话 “今天我硬把某某几个章节的问题都上完了,紧赶慢赶,不许学生插嘴打岔,终于把教学内容塞下去了。”我们要明白,任务完成和目标达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完成任务并非意味着目标达成。备课是为课堂教学而“备”,而学生个体不仅仅有认知需要,而且有交往和进行创造的需要。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每一节课首先对老师是新的,然后才能对学生是新的,这样才能避免课程结果是对知识的复制。“教三十年书,并不是等于把书教三十遍” 一般性备课分五步:a、备好课标,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b、备好教材,吃透教材,广东资深教师石景章老师说他不读十遍书不上课。可见理解教材的重要;c、备好学情,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d、备好自己,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创出自己的特色来,朗读好,可以以“读”动人;感情充沛,可以以“情”动人;足智多谋,可以以“理”服人;风趣幽默,可以玩中教,乐中学。总之,你是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e、备好教学方案,就是我们所谓的备课。

备课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唯艺术才诱人追求,唯理想才催人奋斗。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很多老师喜欢追求“默默无闻”,这是个人的追求,本无可非议,可是“默默无闻”很有可能成为“默默无为”的借口。“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梦想和美丽的信念。一个连梦想都没有的老师,怎么会有梦想成真的一天?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上说:我所谓的“做最好 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老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也许你永远也不能成名成“家”,但是通过自己与自己相比,反思、坚持、不断提升自己,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选择了勤勉,选择了终身学习。从当下做起,坚持认真备课,坚持备自己的课,让精彩的备课来成就你精彩的课堂,成就你人生的梦想,成就你事业的辉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说:“在上课之前,我只用了十五分钟时间写教案,但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广大教师追求。

备课几个方案供选择:

1、依旧自己备课,年级组长检查

2、集体备课,有待考虑的五点,a、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是要求同,还是要求异?b、集体备课的功能定位是形成教案,还是解决问题?c、集体备课的价值目标是追求学生“齐步走” 还是促使学生个性发展?d、集体备课的互助合作是要重个人引领,还是要重平等交流?e、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备课,还是教研? 确保不是“教案之和”,不是“网上资料的拼盘”,更不是不是“个人独裁”。

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每周统一在教研时间,或以一个单元内容为单位由一名教师做为主讲,其他老师互相补充。备课时间比如:中午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得挤占,都让学生主持。有个县一所学校的作法:采用年段集体备课,即每一单元确定一个主备教师,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并打印分给年段组教师,组员教师根据各自班级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案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删。这一举措一出台,显然深受教师们的欢迎。但同时也发现,能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正、增删的为数不多。(集体偷懒了)集体备课只是在量上节省了时间,在质上似乎实效不大。于是对集体备课制度进行了改进。由校行政领导班子与教研组成员深入各年段各学科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并要求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风格大胆对原有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并在课后的反思中体现这一性化修正的成与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借鉴。在教学完每一课例之后,各备课组成员之间再次交流与商讨,共同分享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实践证明,这样的集体备课既汇集了集体的智慧,又凸显了个人的教学风格,收效甚大。

给领导

1、备课管理应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不同教师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对新教师,要求备课规范,锻炼年轻教师备课的基本功;对中年教师要求备课有新意,在教改上下功夫;对优秀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论。要重视实用性,不搞形式主义,不以字迹的工整与否、格式、篇幅的长短等作为评比优劣的标准。可通过看教师的教案、教后札记、资料卡片、剪报、听课等形式,综合检查评估教师备课的质量。要扭转备课与写教案时间倒挂的现象,形成一种健康、高效的备课风气,使备课不再流于形式。

2、加强集备。在个备的基础上加强集备,个备对于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可以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检查情况反馈要及时。

老师和学生一样,大多数教师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太看重备课检查,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是多么希望学校领导在检查备课本时,能认真看看,给自己美言几句,对成功做法写上一点表扬的评语和激励性的评价,哪怕只是点滴的肯定也好,从中也能得到一点安慰、鼓励和满足。每次检查后,都要在第一时间,召开教务会,对于备得好的教师给以充分肯定,精彩的做法和到位的地方提出表扬,对有创意的设计给以大力张扬和推广,对有进步的教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对备得不太好的教师,尽量用委婉的话语给以启示和点拨,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备课质量。

总之,备课和教学设计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扬弃传统模式中面面俱到的设计套路,用创新的精神搞好教学设计。在提倡“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要在教学设计上解放教师,使备课和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使教学设计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更具现代教育气息;多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让老师们在备课思考和书写过程中享受愉悦、感受成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篇:有效教学从有效备课开始——心得

有效教学从有效备课开始

海丰仁荣中学

刘静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如何备好一节课,对每位教师而言,永远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活力”。“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要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堂教学越来越趋向活跃,学生包括教师也越来越不满足单纯的听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开放。备课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为保证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备好一节课?备课不是一字不漏的背教学流程,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落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一、备学生

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备课的出发点首先必须由教材转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进行学情调查,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和能力水平;深入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困惑;以及认知难点是什么;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总之,要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爱学、乐学。例如高一地理这一学科,学生在初二就结束地理的学习,到高一地理知识基本都忘记了,所以高一的地理教师就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等,特别要了解学生学习新课所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准备和心理状态,确定教学的高度,防止教师对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以增强教学效果。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备课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教师备学生,解决了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了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

同时,教师在备课时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教学设计过程考虑多方面,如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备教学目标

体现课标,注重三维整合

新课程下的教师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目标已不同于传统的大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是同时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既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又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三维目标”应该达到怎样的“度”,教师要明确了解,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在有效备课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本节课将培养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策略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其次,在教学中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通过设计什么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最后通过学习,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备教学方法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实验探究、探究—讨论、启发—讨论、自学辅导、讲授法等。不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教学实际,结合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还要考虑这种教学方法什么时候发挥有效,哪不同种类型的学生采取何种方法,注意个性与共性的差异。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总之,备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外,一是要体现启发式自主合作式教学原则,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防止生搬硬套。

四、备教学过程

使整个教学过程始于教学目标而又归于教学目标

确定了教学方法,教师要考虑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和程序,如何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必要的获得方法,如何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安排教学步骤时,一般要考虑:一节课研讨前要用到哪些前置知识做铺垫,进行哪些基本的训练,新知识如何引入,知识的生发如何逐步有序的展开,怎样突出重点,教材中有哪些智力因素和思想教育因素应该挖掘,还要设计哪些有思考性的问题,怎样安排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安排几次反馈,使用哪些教具学具,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甚至课堂用语、板书设计都要整体构思,周密考虑。特别是如何寓学法指导教学之中,更要仔细揣摩、推敲,要做到每个教学步骤和安排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这都是要在备课中考虑的。教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要全力思考、精心谋划、巧妙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应始于教学目标而又归于教学目标。

总之,既要钻研教材,又要重视教学方法,不能认为教材钻研透了课就备完了,也不能只追求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而忽视教材和学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组合与整合,把握好尺度。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最美的花朵。至于教案的书写详与简,再简的教案也必须体现各教学环节和层次,体现教学,突出重点,并写上应该提出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或教学反思等。

当然,课备得怎样,还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是否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备课方法,一丝不苟,肯于下功夫,坚持始终,不断实践,就一定能运筹帷幄,备好每一堂课,使备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第四篇:“备课从哪儿开始?”专题研讨综述

“备课从哪儿开始?”专题研讨综述 主持与整理: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李欣荣

《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5年11月6日晚8:00—9:30以“备课从哪儿开始?”为题举行在线专题研讨活动,对于备课,我们常常关注备课的内容,即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但很少思考备课从哪儿开始,即备课的原点问题。这一长期为教师所忽略的问题被聂总编提出,我觉得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赋予备课这一实际操作过程以哲学思考价值,有助于教师厘清对备课的认识。当然,在研讨中,参与者时不时地会偏离“航道”,走向“怎么备课”的探讨,但这从一方面充分说明了这一话题的存在价值。活动主持人李欣荣老师特别邀请了张兴武、卢世国、聂茜和孙涛四位老师作主讲嘉宾。四位老师都作了精心准备,并在相互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包容他人的观点,并将思索“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嘉宾和在线群友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警句迭出,思考深入。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以饗众位。

第一部分:嘉宾观点

张兴武老师认为备课从素读开始。

素读是指语文教学备课看文本之前,不看教学参考书;读文本时,不带自己观点,脑袋空白地看,不在书本周围砌起预备的知识围墙,不做价值判断,不添油加醋,不预设任何目的一种阅读方式。其目的是看一看自己能从文本中读出一些什么感受。如同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理想的阅读是“不要向作者发号施令,而要设法变成作者自己,或做他的同伴。”从素读开始,把自己当学生,也是在推测学生能读出些什么。

素读的第二个内涵是读出自己独特别致的理解。教学《项脊轩志》,人们常常以“读书之乐”作为第一段的结语。但“读书”是怎样的一种乐,往往忽略。素读也指读出自己独特别致的理解。我们知道,项脊轩是书斋。归有光15岁时束发在此读书,《项脊轩志》也便让我们能具体了解他的读书生活和读书境界。归有光的读书环境和读书生活很容易了解。项脊轩原本是四处漏雨、半日昏暗的小屋,经过修葺后,“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室内光线增强。室外景色则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等这些花中君子树中雅士,书房一下子便增光添彩。“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这清静和谐的画面,应该是归有光白天读书休息时在书斋内凝望室外所见的情景;当然,“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清幽的月景,则一定是夜里作者披衣临轩,从书房内看室外静享月夜的情景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说有是项脊轩的神奇际遇。祖母持一象笏至,告之“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强调的是项脊轩里归有光读书的责任。“吾妻来归,时来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则应该是归有光项脊轩读书生活中最幸福的事了。有人说,读“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笔者以为,这4句,实则是写归有光读书的4种境界(读书之乐的具体化)。借书满架,读书第一境界——博学。在项脊轩中,归有光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随后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偃仰啸歌,读书第二境界——吟诵。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就是吟诵。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考证归有光曾在项脊轩中吟诵过哪些作品,但他“偃仰啸歌”的姿态,无疑都充公说明了他对吟诵的喜爱。冥然兀坐,读书第三境界——静思。《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是归有光静读静思的最形象的描述。因为善于思考,归有光的才学日深,声望日浓,因此,当他开始谈道讲学的生涯,四方学士便纷纷慕名而来,少时十几人,多时百余人。万籁有声,读书的第四境界——顿悟。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万籁有声,是所读之书的所有内容和自己的全部思考在冥思中全部鲜活起来。这一顿悟,便使得归有光的叙事散文,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象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界。由此,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卢世国老师认为备课应该从理解课程标准开始。

备课,首要的是确定教学内容。深度研读是基本,教师要先读透文本,之后就要确定教学内容。教师的解读是不同的,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解读文本,应从“肤浅”走向“深刻”。而这一过程中,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文本内容、学情是教师需要着眼的。确定教学内容有四个维度:1.基于言语形式的教学内容的确定;2.基于学习方法的教学内容的确定;3.基于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的确定;4.基于学习流程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老王》为例,初中重在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语言选用的揣摩,高中重在愧怍的认识和理解,感受人性的光辉。之所以有这个教学内容的不同,是课程标准和编者意图决定的。故“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吴明格《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1日15版)这样写:“语文教学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与社会上一般人读文章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一般人读文章,更关注文章的内容。例如,地方日报一则停水的通知,人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停水,什么时候恢复供水,而不太关心通知的语言形式。读一部小说,人们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性格及其命运,而不太在意小说的艺术形式。而语文教学更应当关注的恰恰是文本的语言形式。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或者说语文设科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课文的语言形式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正如书法:一首唐诗,可以用柳体写,可以用欧体写,唐诗是内容,柳体或欧体是形式。然而当我们研究或欣赏书法艺术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书法艺术成了我们欣赏的内容,柳体书法艺术既可以通过一首唐诗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一首宋词来表现,唐诗或者宋词成了柳体书法艺术赖以存在的形式。”这告诉我们,教学内容要抓住一个变和不变:变,是文本在变,内容和思想在变;不变,是课程内容不变。抓住课程内容,抓住语言形式,是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基于编者意图,基于文本,基于学情是教学内容确定的几个原则,教学内容确定了,才是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的问题。我之前也是不研究课标,现在看以前的课,确实问题很大,应该说,文本有很多教学内容,但选哪一个作为教学内容才最重要,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学程。

聂茜老师认为,备课,就语文学科而言,首先是备文本,即作为客观存在的文本本身。

文本中作者的情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手段技巧,是备课第一步要落实的。接下来是备学生,因为学生是接收对象也是接受对象。我们要思考对于作者的情感学生自主领会有几分、合作探究有几分、引导挖掘达几分。我们如何煽风点火。第三才是备自己。文本解读,我们也会有个人的情感、体悟。但是这仅仅是视课堂需要的一种补充,或者说相当于一道菜的葱花。

备课,必须先尽量客观解读文本本身、文本本味,然后考虑学生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学生要发展什么,而教师的解读仅作为学生的参考,教师不一定要传达什么,重点是让学生表达引导学生的解读走向深入:个性解读、分享解读、深化解读,老师负责搭梯子。

聂茜由此延伸开去,认为备课从教材开始(经过讨论,教材并不等同与文本)。以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为例》,第一步在于文本本身,第二步则是“月是故乡明”“乡关何处”的单元提要。语文学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但到达这个目的的第一步,肯定在于客观存在的文本,然后下一步分析学情,通过预设学生的解读、尊重学生的解读去达成。聂老师提出我们自己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同一个故事或一首诗,初中、高中、大学、如今,解读是不同的,所以语文课首先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激情,如果教师为先,很有可能消解学生的表达欲:反正老师会说他的看法的。故而尊重学生的“肤浅”,这是走向“深刻”的必经之路,教学的目的、目标都应当指向学生,给他们跳的勇气和动力。

聂老师以初中、高中均入选的《老王》一文为例,认为教师备课的第一步肯定是研读文本。接着是分析自己面对学生学情,确定切入点、确定深浅度,做出对学生解读文本的预判。理想的语文课应是引领学生静静的读、大胆的说、真诚的写,要有所得。

基于文本——基于学情——基于编者意图——基于课程标准,是聂老师“备课从哪儿开始”的个人排序。

孙涛老师认为备课应从教材开始。

备课要先从师生的素读开始,素读就是不借助任何辅助手段,只是单纯通过文字与文本素面相见,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真实解读。这是一种最朴素最本色的阅读。从素读开始,既有自己,也要有学生,不能被专家或者网上的东西所迷惑,要先找出自己的解读,而不是别人的;同时,学生的素读也很重要,是教师判断教学深浅的依据。总之,素读是教出或者学出自己的“这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教师打开课本后,首先做的不是参阅其他资料,而是反复阅读文本,熟悉文本,进而进行思考、揣摩、推敲、比较、挖掘和领悟,如此来来回回在文本中穿梭几回,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刚开始的素读必须抛去一切,自己和文本对话,抛弃一些成见,自己去解读,读出自己的味,读出语文味,读出学生味。它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有宽阔的阅读视野,素读之外还要博读。由此,我们要先关注文本的阐释,然后在关注文本的教学阐释,所以应该先教材后学生,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有一桶水才能找到属于学生的水,备课一上来就关注学生,那是对文本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教师是首席,负有引导的责任。

备课从教材开始,因为这是起点,教师要通过素读文本进行预判,预判教材内容深浅,哪些知识能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教师素读之时,学生也要素读,提出质疑,说出感受。教师要把手中的“矢”,对准学生的“的”。矢是对教材的预判,的是对学生的预判。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他认为写作如冰山,只需描写其露出水面的部分,隐匿在水下的让读者去想象。阅读教学也应该这样,有价值的文本有多元性、动态性的特点,它不可能讲完,也不应该讲完,高明的教师应该留下空白,让学生在课中、课余甚至用一生去体味、思考和探究。

文本阐释和文本的教学阐释是不同的,教学阐释关注到了学生,教学课程是方向,文本的解读深浅来自于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好当然要深,素质低当然要浅,每节课我们头上都悬着课程标准,因教材,学生的不同,我们的教学策略而不同。确定的教学内容要远远大于教学的内容,文本又大于教学内容,所以备教材应该多预备,精运用,从教学文本开始,以学生发展为归宿。备课要四问:

一、备课,你备“读”了吗 ?

二、备课,你备“教”了吗?

三、备课,你备“学”了吗 ?

四、备课,你备“留”了吗?

二、其他群友观点摘录: 1.备课从文本开始:

任红斌:文本有什么——即文本所具备的核心教学价值,这是老师备课的起点,需要老师在文字中独力穿越去发现。素读是解读方法,是从文本开始的具体方法,而不是备课从哪里开始,或者说是文本的研读方法

翟晓周 任红斌:首先是自己对文本、大纲和单元整合的理解;其二,文本所居的单元系列的要求,纲标的共性要求;其三,学生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学生要发展什么。

翟晓周:教师一般会先于学生读,但未尝不是师生素读为起点。2.备课从教材开始:

吴正鹏:教材是原点没问题,但需要链接,需要我们发散,然后再浓缩!卓立子:备课,一是教材文本是凭借,如何动态处理,使之为实现语文教学的学科价值服务。二是思考教与学与教材文本的和谐互动共鸣。仇定荣:教材是例子,教好教材是应该的。如有可能,拓展迁移当然需要:将教材之法,之理,用于生活。3.备课从教师开始:

吴正鹏:抛弃一些成见,自己去解读,读出自己的味,读出语文味,读出学生味。前提条件是教师要有宽阔的阅读视野。

翟晓周:从教师自己开始,具体的一课,则是师生素读文本开始。4.备课从学生开始:

张以升:备课当然应该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最终回到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要学习这篇课文。

桑苗: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是起点,要制定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任红斌:某一文本的特殊性对于既定学生学情的共性而言,老师在解读的时候,应还是以文本为先。待发展的学生是备课时参照的起点。5.备课从一般教学程序开始:

任红斌:个人觉得应先理出备课的一般程序然后再具体讨论每一个程序的细化方法,而不是一下子由程序性问题跳到方法性问,素读也好,深读也好,啃读也好,都是少不了的。6.备课从课程开始:

翟晓周:备课(具体课文)前,一般得啃大纲,然后整体了解一本甚至几本教材,然后才是单元,最后落实到某一文。而具体备某一课,可能起点有异。7.备课从考情开始:

莫羽:我觉得备课要尊重几方面:一是尊重文本,二是尊重学情,三是尊重考情。

翟晓周:应文而异,在备课上课中会考虑考情。

8.旁枝逸出:聂茜老师提出了孔子备课从哪儿开始的有趣问题。孙涛:孔子备课从学生开始。

张得升、聂茜:孔夫子是看学生下菜,因为孔子没有教材。孙涛:孔子的教材是生活。

翟晓周:看学生下莱也要先备菜,他定然先搞足各种料,方可应对各种学生。孔子先备了好几桶水。

李欣荣:孔子备课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维护礼的人才开始,也就是课程目标开始。

任红斌:论语里尽管有因材施教的思想,但是说孔子备课是从学生开始,就有些武断。

聂茜:孔子的教材是周礼。

嘉宾简介: 张兴武老师,松滋一中首席语文教师。在各大核心刊物和其他语文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创作的散文《校园短笛》(一组6篇)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并应邀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领奖。他创作的儿童诗《编辑地球》获得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最高奖——特优奖(获得了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个特优奖)。

卢世国,徐州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大市优质课一等奖、江苏省优秀班主任、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中文核心及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参编各类教辅用书12部。

聂茜,中教一级,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市县级论文、课堂展示比赛获奖并承担市县级规划课题及大型活动的策划、撰稿、主持工作。中学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04年开始尝试教学论文的写作,迄今为止共有百余篇各类作品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报》、《语文周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开刊物发表。连续承担学校高三教学任务,执教班级高考成绩名列前茅,所指导的学生习作多次参赛获奖、公开发表。独立编写选修教材《谈情说爱话诗经》、《浙江山水游记散文赏析》,参与编写选修教材《做一个优雅的女生》、《如何炼就好口才》,其中《谈情说爱话诗经》被评为浙江省精品选修课程。教学理想:做简单的教师,教真正的语文。

孙涛,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青年优秀教师,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学习》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第五篇: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质量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备课

信息网络教研犹如清风活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

教师看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一、网络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研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网络教研的蓬勃开展,网络教研项目已成为推动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网络研修是借助于积累了巨量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他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

二、网络研修使教学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悦

网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相互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

(一)发挥网络教研资源优势,帮助教师教学

网络教研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优质资源,发挥现有设备的最大潜力,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研资源备课,可以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从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研资源进行授课,例如利用光盘中教师的讲课实录,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讲课等,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网络教研资源,不仅仅是指先进的讲课实录、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美观的教学课件。

(二)发挥网络教研交互优势,通过网络构建学习共同体

网络研修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教学叙事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包括图片中的信息,同样学会收集文字信息。低年级的孩子对文字不敏感,可是在高年级段你会发现学生对图片中的信息不敏感,只关注文字信息比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渗透两种收集信息的方法。

网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师畅谈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下载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职校质量从备课开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师德修养从敬业开始

    提高师德修养,从敬业开始 任何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大家在职业道德规范下,依章行事,依法做事,才能保障社会安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就更应该严要求,这到不是作......

    精确的计划——提高执行力从计划开始

    亲历壳牌 作者:蔡丰 著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8节 精确的计划——提高执行力从计划开始执行力不是强调出来的。有的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大会小会不断强调,结果却......

    从感恩开始

    从感恩开始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

    从大一开始[范文模版]

    职业规划从大一开始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把今后每一步都作出计划,而是要从观念上一开始就对现实有所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最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我在合肥师范学院作过一......

    从微笑开始

    一份微笑,一点阳光,一份温暖。 微笑,惟有人会微笑。就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会微笑。 学会微笑,理解微笑,习惯微笑。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

    国旗下讲话稿:《提高国民素质 从学生开始》

    国旗下讲话稿:《提高国民素质 从学生开始》 几年前,一个在乡镇企业当厂长的朋友,出游了一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回来,在和我聊起出游见闻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中国人,有一半的都......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须从深入解读文本开始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须从深入解读文本开始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 朱 瑛 熊 伟做语文教师的都知道文本解读的重要,但课改革以来,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的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发生多......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课外阅读开始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课外阅读开始摘要:中学语文中阅读和作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许多学生和老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的老大难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