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心得 陈国瑜
读《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心得
作者姓名:陈国瑜
性别:男
单位:土门关小学 学科:数学
职称:小学高级
从教17年,一直以来都是教数学,说实话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我爱这项工作,我已习惯了它,我想我已离不开它。但也许是因为和它接触时间太长,对它太熟悉,于是发现自己渐渐变得有所倦怠,在课堂上总是感觉缺少些什么,但到底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本书是由福建先进教育工作者郑熔虹老师编写的,当我读完郑熔虹老师编写的这本书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郑老师在书的第一辑里讲述了她生命化教育心路的历程。当儿时的梦想已成真,踏上了梦想中的三尺讲台,烦琐,机械性的劳作慢慢侵蚀着教师梦,使人感觉到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是啊,十多年了,一成不变,毫无生机的教学工作,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常常使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陀螺,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停地转啊转啊,慢慢地失去了自我。
任教十几年来,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最近几年,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缺少了一些激情,课堂语言太平淡,语言不精练,评价语过少,所以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完全的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也不是很浓厚。读了这本书,从郑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郑老师在书中介绍了几种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第一,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目的性;第二,严密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第三,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力;第四,寓教于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第五,机智敏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灵活性。郑老师通过这五点分别举了相应的教学案例,让我受益匪浅。其次,教师的动作,教师的表情也是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感兴趣的法宝。在课堂上只有充满激情活力的老师才会有投入地忘我学习的孩子。
除了语言的修炼外,一个优秀教师还得充满智慧。郑老师在书中介绍了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第一、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第二、营造主动探究氛围,使学生享受成功。;第三、适时适度地点拨,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时空;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自己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如果课前的情境创设得很好,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顺利的引入讲授内容。反之,则画蛇添足。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郑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也给了我一些启示: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实效性,真实性和吸引力。遵循这几条规律,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创设很好的有助于教学的情境。读完这本《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充满爱,只有内心充满爱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其次,要全面,不光会上精彩的课,还要能育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最后才能达到书中一学生对郑老师师生情的升华总结:感动,感激,感怀,感佩,感知。从书中我了解了郑老师的教育心路的历程,欣赏了她的优秀的教学设计,学习了她的教学经验,我相信在我以后的从教历程中,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我要感谢这本书,是它让我找回了这几年丢失的东西——激情,它让我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了期待,我不会再像陀螺那样在鞭子的抽打下无奈的转动,而应乘着课改的春风在教学之路上自由地飞翔。
第二篇:读《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有感
在课堂中重燃激情
——读《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有感
临淄区稷下小学焦萌萌
最近拜读了郑熔虹老师的《数学教学的激情与智慧》这本书。这本书收录了郑熔虹老师多年来的一部分课堂实录、课例精选、教育随笔以及“别人眼中的我”。在这本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能让人感受到一颗炽热的爱心,一份教育的柔情和高贵,一份对教育的执着和真诚。透过这些平凡的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不平凡的郑熔虹老师,她饱含敬业的精神、崇高的教育理想、渊博的学识、教育的智慧和一份宽广的胸怀,细细读来,让我感触颇多,收获颇多。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学生们好动、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征,加以适当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情景之中,让我们的数学问题具有生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书中运用的通过讲精彩故事、故布疑阵、运用幽默等。“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造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而又富有感染力的问题情境。
2、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学生们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让他们在动中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书中《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课例与评析》中,采用了“拼图游戏”“折
纸游戏”来加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辨认能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进行比较的过程。既有独立思考的快乐,也有合作学习的愉快,真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生命美。
3、根据数学教具直观性的特点,引发学生好奇、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数学教具的直观印象,常常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对学生的大胆猜想给予鼓励,学会赏识,爱护学生的独特思考。要知道,学生猜想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形成这种意识与习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联想。联想是创新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入手,采用由此及彼、化生为热、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整体的思维方法。把一个未知的问题转化到已知的问题。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我们熟悉的相似问题或者找到与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变通运用这些知识,从而使问题获解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联想——转化——解决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创新思维,又深刻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之美、成功之乐。
教师要解放思想,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潜能是令人难以估量的。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已出题,编题考考其他同学,其他同
学有疑问的或不懂的还可以举手向“小老师”请教,学生们在出题、答题中既肯定了自己,又得到了同伴的赞赏,他们就会学得更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同时在出题、答题的过程中,他们也巩固了知识本身的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也就更有自己的心得。
第三篇:让数学教学充满激情和智慧
让数学教学充满激情和智慧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关键在于找准方法、认真对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打开困难之门,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取新知识。
亚历山德罗夫院士说;“数学才能充满激情,它的某种东西与艺术家,音乐家的才能十分相近。”众多辉煌的数学成果往往来源于数学家敏锐的数学直觉,惊人的想象力及追求数学美的思想,可见,数学能力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更离不开丰富的情感基础。
可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诸多问题的存在已让数学教学变得不在鲜活。以教师的教为本位,教师讲,学生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失去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学生死记数学定理、公式,机械的模仿教科书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合作学习和情感交流,答案的唯一和题海式的训练,使本来应该充满激情的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和活力。
如何走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枯燥,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激情和智慧呢?我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操场上一棵参天大树说:“在没有较大的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颗树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也能测出树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这也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数学课程标准》也给我们勾画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框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轴对称”这一节课时,书本上定义为: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图形。定义很抽象、难懂。课本开头只是引用了青山倒映在水中。教师在教学举例时,可以张开双手,掌心面向学生,一边将双手合拢一边问道:你们看老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以实际例子更形象展示,学生易懂。还可以让学生动手亲自剪纸、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再举举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
三是引入竞争,体验合作学习的喜悦。
从合作学习的成功所取得的成就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激起小组每一位合作者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感受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要使学生合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先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组员都能拾级而上,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进一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新授课的练习中,提出1999年中考题“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象限。”这时刚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生,要解答这道题,确实难度较大,学生无从下手,我把这个题目改为“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
(1)k()0(填“>”“=”“<”);
(2)函数的图象经过()象限;
(3)函数的图象经过()象限。
这时,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情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图形结合,解答问题。难题被突破了,合作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小集体,每个成员都应该为了集体荣誉而学习,要有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共同发展提高。为此,应把竞争引入合作学习中。比如进行诸如“看谁设计的图案多,变化大”,“看谁的解法多”,“比谁的方法更巧妙”等这样的小组比赛,让各小组成员在比赛过程中认识到合作学习交流的重要性,真正明白三个臭皮匠能抵得一个诸葛亮,甚至三个臭皮匠可以胜一个诸葛亮的道理。通过小组间各种各样的竞赛,还能让成功或是失败的小组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例如,教“设计中心对称图形”,安排一个手工拼图制作比赛,比一比,看谁能用树叶拼成的中心对称图案最多。通过这场比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并且能增进他们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在竞争机制下,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四是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找准方法、认真对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打开困难之门,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取新知识,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所在.参考文献:《儿童化数学课堂》长春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应有激情 》 中学学科网 《我要做数学家》 保罗·哈尔莫斯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
第四篇:读<<智慧课程——人与自我>>心得
读<<智慧课程——人与自我>>心得
郑伯言妈妈
情商教育是我一直倡导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会让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会思考学习,会自我感悟,会正确地去面对困难和喜悦。我很开心现在我们外小在传授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孩子们的情商教育了。
通过<<智慧课程>>孩子们可以从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发展自我这两个篇章里面的那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了解到不同的人面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故事结尾思维泡泡给孩子们提出问题,抛砖引玉的方法在智慧提示给予孩子们启发,让孩子们逐渐学会情绪控制、尊重别人的意见、如何和同学建立友好关系,与同学的交往中获得帮助和快乐、学会感恩和付出、孩子学会及如何自信展示自己、甚至于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作为大人的我都津津有味的读着这些小故事而且收益匪浅,相信这些具有童真的小故事更能得到孩子们的喜欢。看故事,思考问题,分析小故事这个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会让孩子他们学会谦让包容。有于助于使孩子认识他人情绪,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倾听,能体贴关心别人。合群更懂得合作、分享与互助。与人交往 时更懂得互重。也有助于孩子认识自身情绪善于缓解压力,自我激励具有正能量阳光向上。
仔细回想书中的小故事让我更加确信不要轻易做让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事情。要相信孩子的缺点只是暂时的,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我应该对孩子以积极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的方式,优点给予积极的鼓励,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给他以积极的暗示。孩子受到激励和赞扬后,上进心就会得到强化。我们做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爱应该是无尽的、是理智的爱,有原则的爱。多作积极的肯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实际,对孩子越信任,与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
第五篇:读数学教学设计的心得
读数学教学设计的心得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注重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在本书中,编者能从理论上向读者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育观,引领读者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能从数学课堂中概念教学、命题教学、复习课等教学各环节使读者从中受益非浅,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会到一堂课的成败与课前的教学设计密不可分,如若你课前能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课的地位,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中的板书、课堂语言严谨性准确性能作准备,大量公开课的成功应归功于课的设计。
数学课堂要生活化,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内容不再空洞、枯燥,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乐于接受的心理。比如:在引入分数时,新课程利用比身高的例子,利用名人姚明的身高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在讲角的比较大小时,利用学生熟悉的足球射门,来比较谁的进球机会大;在学圆的周长时,教学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遥控模型机器人分别沿两种不同形状的赛道进行比赛,一种是边长为4.7米的正方形,另一种是直径为6米的圆形,如果它们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那么谁先到达原出发点呢?函数的引入时,每个人与他的生日的对应关系,衣服上的纽扣与纽门的对应关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总是在教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具体如何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来选择,也可根据教师的自身的不同的特长、数学素养和教学风格来选择。对数学教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又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教师运用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往往效果较好,而有的教师洞悉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又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师运用引导发现模式就比较适当。如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有的用数学的式子来定义,如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有的通过例举一些式子归纳它们的共性用文字来下定义,如方程等;
数学课堂设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更多扮演一种引导者和激发者的角色。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参与新知识建立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显示“怎样思考”的信息,提高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结构虽有其比较稳定的活动程序,但决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就要全面考虑教学过程的各因素,使每节课安排的程序成为一个科学有序的组合,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问题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新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最近发展区之间的问题,以实现知识迁移。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去想问题。本阶段,如在几何直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学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
《数学教学设计》能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我们体会到数学设计中应考虑各要素,根据课的内容、学生做好课前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素材,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上师大三附中薛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