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在校内外活动中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在校内外文化活动中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谭学华
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求知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学校要根据所处的区域和本校的实际,把校内与校外的德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周密合理制订校园文化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在快乐的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完善人格,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抓好校级和班级活动,德行并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校园是我们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抓好校级和班级活动,德行并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校级活动有升旗仪式、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周会、少先队活动、法制教育课、夏令营活动、郊游活动、突发性事件(如地震、火灾等)应急疏散演练及文艺活动等。在校庆、开学 典礼、毕业典礼、周会、少先队活动、法制教育课、升旗仪式、应急疏散演练及文艺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我们都精心设计讲话主题和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班级活动有班会、读书会、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开展集体书画、表演课本剧、手抄报、相声小品、合唱和体操表演等活动。通过抓好班校活动,转化了一批后进生,涌现出大批德育标兵。
二、加强少先队工作管理,使少先队组织和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
首先,抓好少先队队部的建设,使队部达到规定的标准。强化‚班队荣辱我有责‛的责任意识,把班队事务工作进行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懂得对学校、社会、对国家负责。首要表现在对集体负责,从爱护班级的门窗、打扫教室卫生、摆好教室的桌椅,为星级中队评比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做起。然后,开展多形式的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如9月,结合教师节,开展‚老师,您辛苦了‛庆祝活动 ;10月,结合国庆和建队日,开展‚祖国正春天‛歌咏赛和‚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3月,结合植树节和‚学雷锋,树新风‛活 动月,开展‚绿化大地‛植树劳动和‚我是新时代的‘雷锋’‛实践活动;4月和7月,结合清明节和‚七一‛,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寻找党的光辉足迹‛主题活动、‚我们在党旗下成长‛征文比赛,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励他们不忘历史,学会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5月,感恩教育,结合母亲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感恩活动,给妈妈送上最特别的节日祝福和问候;常与母亲沟通,了解母亲的需求和对自己的期望;6月,加强少先队工作管理,结合‚六一‛开展‚红领巾,我为你骄傲‛庆祝活动和举办壁报比赛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感恩幸福生活。实践证明,少先队的集体活动是开展德育工作最有特色、最有成效的途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陶冶学生心灵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足和延伸,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已成为我校教学的一个特色。长期以来,各类文娱场室、课外活动场所全方位向学生开放。课外活动,‚活‛是特点,内容丰富、项目多样,形式生动;‚动‛是灵魂,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自主参与,自主发展。书法、舞蹈、游泳、电脑、美术、航模、集邮、摄影、音乐、合唱、写作、雕塑、篆刻、剪纸、泥塑、木艺、棋类、艺术体操等兴趣小组在培养学生特长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互助、拼搏向上等思想品德教育,张扬个性、彰显特长、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四、开展有趣的郊游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在大自然这个舞台上进行活动,揭示自然界的更多的奥秘,其乐无穷,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也非常有利,并能提高情绪,培养学生自律、自理、吃苦和勇敢的思想品质,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学校每学年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两次郊游活动,以班为单位,五至六人为一组。先由学生根据郊游的时间和地点做好充分的准备,带上必需的物品,再组织学生自己打背包走出校园到校外几公里以外的山头,做好充分的安全大检查,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各种活动,活动结束协助老师清洁环境。如‚自然乐章‛——听风声、识风向、听回声、听松涛、听动物啼鸣,在大自然中弹奏乐曲,把学习的地点换到大自然中,让孩子弹奏音乐给大 自然听,在大自然的课堂上学习和展示技艺,体验成功;‚亲自然,学科学‛——收集树叶、树根、幼苗、藤茎、野菜、花草、泥沙、石头、山泉、空气、雨露、羽毛,采集果实、花朵、蘑菇、土块、矿石,捕捉小动物、小昆虫,认识、观察后制作成物件和标本(采集或收集的东西禁止品尝;捕捉的小动物和小昆虫禁止伤害,认识、观察和摄影后放回大自然),收藏起来方便学习,结合《科学》课程,利用大自然的可用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壮丽河山‛——欣赏自然景观、摄影、绘画,把美景摄影、绘画、速写下来,在校(班)内搞一个艺术展览、艺术大赛,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玩趣小达人‛——三人两足、放风筝、跳绳、踢毽子、高尔夫、射击、飞碟、垂钓等;‚密林雄鹰‛—— 在规定时间和指定范围内完成指定任务,如模仿追捕、搜捕、隐蔽、营救等情景进行活动;‚草地田径赛‛——跳高、跳远、跨栏、投掷垒球、体操、马拉松、越野赛跑;‚自然数学‛——大自然为学习数学提供好的内容素材,让学生从大自然中的观察和收集到的素材入手,利用自然界的数与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使学生更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培养创新精神、增强 数学素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真我风采‛——登山、攀岩、拳术、穿越雷区,对学生进行体能及心理素质训练……使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身心放松,在大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为学生的才能展现提供一个引人注目的自然舞台,让学生们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学习技能、掌握本领、发展智力、磨练意志、体验成功,并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提高了环境适应、人际交往、自我调控、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等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敢机智的良好品质。
五、开展关爱他人、知足感恩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让少年儿童学会关爱他人,使其从关心他人中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比教学式的灌输更具说服力。和谐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只有人人都献出爱、人人都能享受爱,世界才会和谐美好。那才是中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学雷锋、学英模、助人为乐,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将感激之心化做实际行动,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自觉主动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人最起码的品德。学会感恩,是培养学生具有 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前提。在我们身边,不乏‚关心他人,爱心感动中国‛、‚报答关怀,回报社会‛的事例。应抓住这些典型的人和事,经常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感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少年儿童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生活,懂得怎样去爱,懂得理解人生。
六、巧用地方红色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情操教育,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革命传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它不仅没有因为历史久远而黯然失色,而且还在新时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因此,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定期定时开展,让学生在形式各异的体验活动中,了解红色历史、增强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我校围绕‚红领巾心向党‛这一主题,在广大少队员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寻找党的光辉足迹‛主题活动,‚我们在党旗下成长‛征文比赛,‚我讲书中的故事‛儿童讲故事大赛;邀请老前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阅读红色书籍、参观文物图片、触摸红色建筑雕塑、观看革命题材影视片和传唱红色歌曲等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青少年 对光荣的革命传统感到更贴近、更亲切,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显得更生动、更活现,先辈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更容易在青少年思想上引起共鸣、产生动力。我校地处广东省怀集县革命老区,这片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的革命热土,是革命烈士邓拔奇、钱兴的故乡。县内有多处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城就有乌榄山革命烈士陵园和文昌书院等;镇内有始建于明弘治二年的古书院‚崇圣会馆‛、怀集甘洒革命烈士纪念碑、邓拔奇故居、邓拔奇烈士铜像、黄凡元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校巧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难忘的红色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耳聆目睹现场感受,‚零距离‛接触德育题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增进青少年热爱党、感恩党、敬仰党的情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让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先烈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发他们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每年清明节、‚七一‛和建队日前夕,我校都组织学生去古书院‚崇圣会馆‛、邓拔奇故居和革命旧址参观,到怀集甘洒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邓拔奇烈士铜像前和黄凡元烈士陵园 献花瞻仰,并举行入队宣誓仪式。在鲜红的队旗下,师生们一道缅怀先烈、传唱红歌,听老前辈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红色故事,与一起参加活动的老前辈追昔抚今,共同畅想美好未来。踏着先烈足迹,让学生在心灵接受‚红色洗礼‛,懂得老一辈革命者为了祖国的解放和安宁,为了人民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前赴后继,鞠躬尽瘁,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诗篇,作出了流芳百世的无私贡献;要继承先辈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积极进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效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健全人格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也需要学校的培养促成。当今学生受家庭、社会、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经受各方面的压力,小学生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良现象。如:①道德意识差、法纪意识薄弱,②自我控制能力差,③逆反心理严重,④心智脆弱,⑤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⑦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学校 要针对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每学年度邀请镇派出所民警到学校上一两节法制教育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认识法律,从小就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护法懂法用法的好公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处(室),聘请专业心理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其重拾自信、走出困惑。再次,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耐心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年龄特征,开设心理辅导课,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班级、少先队的各项活动中,使其身心得到良好锻炼,还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关心和爱护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健康成长。
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教育,逐步完善人格 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参与生活中的各项实践活动,自觉地接受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完善人格。组织师生学习《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读本,开展‚安全在心、礼行天下‛系列实践活动,在‚安全教育月‛开展地震、火灾等突发性事件应急疏散演练,在创建‚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活动中邀请交警大队到校,开展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引领学生掌握安全自护的知识,训练应急自救的技能,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自救自护、防灾害、防事故的能力,与安全同行;组织学生到县少年宫参观‚宇宙奥秘科普展‛、‚海洋生物展‛,观看神舟航天飞船发射和回收的影视录象,让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 ‚学科学、爱科学‛、‚安全在心、礼行天下‛、‚节约环保、低碳生活‛、‚遨游诗歌王国‛和‚有爱有诗,我是诗人我的诗‛等手抄报创作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全民健身,你我同行‛万人健跑和‚学雷锋,树新风‛ 学雷锋、学英模、助人为乐活动;在植树节、世界环境保护日、世界水日、‚无车日‛等节日,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出行并开展‚绿化大地,热爱家园‛植树劳动、‚保护水资源、动植物=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和‚垃圾分类我最行‛等实践活动。多次在村文化广场、镇委礼堂举办‚六一‛、国庆、元旦等大型文艺晚会;引导学生齐齐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卫生革命‛,上街打扫卫生、清洁卫生死角;在村中修桥、铺路,帮助五保户、军烈属插田、收割、送柴送水,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做好事;多次组织学生到怀集县甘洒镇竹木加工厂、怀集县甘洒镇金盛天然绿色农产品加工厂和甘洒‚六十日‛黄菜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进行形势教育和劳动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活 动中了解国情、民情,认识自己,印证自身价值,还能在耳聆目睹、亲历亲为中感知和体验更多的人文情感,逐步达到完善的人格。
总之,教育德为先。德育工作形式多样,寓德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只是途径之一。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还要经受许多考验,德育工作的方式不会一成不变,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更新活动方式和内容,要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赋予新的活动形式和主题。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把校内外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德育工作才会更具实效性。
第二篇:德育中如何体现爱心
教师都有一颗爱生之心,但往往有些教师认为有好心没好报。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把爱心体现出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学生。用一句学生常用的话,“老师应该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这里的人,指的就是学生的人格。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尤其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不惜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以使自己所教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落别人之后;甚至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有对学生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将吹牛拍马、打击报复这一套也引入师生关系,迫使学生接受“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的现实。在国外,像这样专制式的教育,几乎已经被所有的国家所摒弃。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学会生存”的口号后,又于****年提出“学会关心”,同样在最近又要求当代世界青年应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正如有位中学校长所说,“真正有生命力的、跨世纪的学校,是尊重人格的学校;我当过十年的班主任,太了解尊重学生人格的意义了。”
其次是了解和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老师们常说“爱生如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而更是教我们做人;老师,请您也把我当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您更要看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所作的努力;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 第三是严格要求学生。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相结合。但是一讲“严”,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西方教育的严更多的体现在做人教育上。马克思曾和他的女儿劳拉有过一段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谈话,劳拉问他,“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欺骗和奴颜婢膝”。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品德的要求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人品,人格,品德,品行,道德,修养,素养,教养,涵养,情操,礼貌礼仪、风范魅力、举止风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上。
举例来说,说谎并不是中国学生的专利,美国学校也不是真空,但美国人却把学校的作弊风当作“国家丑闻”来对待。美国德州品德教育研究所所长马尔基说:“欺骗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在课堂上撒谎的学生将来就会对同事、上司和妻子、丈夫撒谎。如果一个国家不珍惜诚实,把品德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我们的社会将变得多么可怕!”所以,美国的学校和教师对说谎和欺骗深恶痛绝,敢于采取严厉的惩罚。近闻美国在一次托福考试中抓获五十多名作弊者,都判处五年监禁并处以高额罚款。美国人在这方面的严厉,和他们对学生学习上的宽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非观念,一清二楚。联想到我国当今到处泛滥的假货,假药,假酒,假唱,乃至教育界的假文凭,假课,这还不够发人深省吗?
再就是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为人师表是教师品德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做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立即听从,乐于接受,而且完成的很好;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却无动于衷,懒于接受,即使被迫做了,也是马虎了事。于是,人们就说,前一种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后一种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信。
有的教师对于调皮、不顺从的学生,往往采取训斥、威胁、甚至惩罚的手段,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来了,学生在教室里鸦雀无声,安安静静,教师对此十分满意,以为自己有威信,有办法。殊不知这并非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敬,而是基于威慑,表面上暂时的遵从。当教师一走,教室里又是翻天覆地,乱作一团。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决不为过的。
我们必须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好学生的老师。
第三篇:浅谈德育在校合唱队活动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校合唱队活动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校合唱队活动中的渗透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星农场小学 宋德荣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培养人。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个道德观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教育是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很多,这里主要谈谈几年来在课外音乐活动——合唱队组织的的过程中德育渗透的一些见解与体会。
一、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学校合唱队是课外音乐活动中较
庞大的活动集体,由于合唱队通常要担负着学校各类演出和参加各级比赛任务,而这些活动均以集体形式进行,因此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是合唱队德育渗透的首要任务。
对每一位合唱队的同学说,基本上具备着比一般同学更好的音乐素质和个人的演唱能力,所以表现欲也强一些。几十个这样的学生在一起,互相之间的竞争也是较激烈的,譬如:谁担任领唱,哪些同学唱高音部(通常学生认为高音部可以表现自己漂亮的音色),甚至排队型时,哪些人站前排,哪些人站中间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们非常敏感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组建开始就提出“建立融洽和谐的合唱集体”,要求学生了解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合唱艺术的显着特点是它的“群体性”和“音乐呈现块状结构立体进行”。要求歌唱者在声音的品质上充分发挥腹腔、胸腔、头腔的共鸣,克服个性,即所谓的“和声听觉”。认识到
合唱是一项集体艺术,是由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歌曲的内容表达和艺术形象塑造的。它所追求的是“合”而不是“个”。个人的声音再美也得服从集体,溶于集体,不然就是杂音。各声部之间不合,再好也是乱的。同样,合唱队与指挥,与伴奏不合,都不是成功的合唱。为达到这些艺术上的合作,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在行为上首先和谐,使学生深知以集体为重的重要性。克服爱面子、出风头等等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声部练习时要求人人过得硬,很多的同学尽管很想唱高音部,但都能愉快的服从集体的需要,去唱低音部,甘当绿叶。在排练演出时也都能相互合作,为了舞台效果,有的同学主动把新的服装和鞋子换给前排和中间的同学,关心集体,以集体为荣,维护集体的统一形成了风气。
二、注意意志品质的锻炼
合唱队有着比其他活动小组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是合唱队的排练却是一项强度相当大的体力劳动,这是每一个
合唱队员所始料不及的。俗话说:“台上一句,台下十年。”一点不假,为了达到每次的训练要求,不仅需要练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振奋的精神状态,而且在排练初期都要进行大量的看似单调枯燥的发声训练,如光凭一时的兴趣,很多的同学在经过几次的训练后都会产生打退堂鼓的念头,因为这与他们想象中穿着漂亮的衣裳、站在灯光炫丽的舞台上、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吟唱完全是两回事,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几十个人站在合唱台上精神高度集中,一站起码就是半小时,对克服这些困难的意志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去年初为了参加农场的合唱比赛,合唱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跃跃欲试,很想向外人展示一下他们良好的合唱水平,为学校争得荣誉,但当我们决定每星期要增加三次早上训练时,很多同学面露难色,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准备好了早餐,算好时间起床,匆匆吃了早饭来上学的,这下
每次要提前三十分钟到校,对有些同学来说太难了,我们把这项制度规定下来,要求学生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执行过程中对家住较远从不迟到的学生提出表扬,指出这是对每一位同学意志的一次考验,如果这点小小的困难都克服不了,那么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还将碰到许许多多更大的困难将如何去面对呢?渐渐地学生们养成了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不论家远,不论天气变化,没有人因自己困难影响大家,比赛的那段日子,没有人要求照顾,保证了演出、排练顺利进行。同时,由于早睡早起,学生的精神饱满,训练效果也更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三、注意审美情趣的提高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是我们知道,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是普通教育的重要思想,在合唱队组织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选择一首好的歌曲,以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
知不觉地收到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社会上流行歌曲大行其道,一些格调低下的歌曲连小学生也深受其害。几年来,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有目的地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注意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让学生在歌唱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传统,认识我国优秀的音乐家:如歌曲《长城谣》、《卖报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我国优秀的民歌,如:《茉莉花》、《太阳出来喜洋洋》、《八月桂花遍地开》;还有反应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我们多么幸福》、《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蓝天白云跟我来》;体现师生情谊的《雨呀,请你小点下》、《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及一些优秀的外国歌曲《樱花》、《桔梗谣》、《可爱的家》、《故乡的亲人》等等。从歌词中挖掘歌曲的思想内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并引导他们在时而声东委婉,时而激昂奋进的旋律线条中体会到人间美好的亲情、友情和爱
心,感受音乐的美,产生联想,引起共鸣,培养高层次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四、正确对待比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合唱队参加比赛和演出在本质上有较大的区别,前者更具偶然性,譬如:参赛的顺序,曲目的选择,评委的眼光,场地的突发情况等等一些人为的因素,往往会对合唱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高,一般来说,学生对比赛的名次较为敏感,希望拿到好名次,难免会有压力,正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向学生讲明在竞争的社会里,类似比赛这样的场合随时都会碰到,不必紧张,只要平时下好功夫把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充分的估计,心中有数就能发挥正常。每次演出前我们从不向学生要求必须拿到第一、第二,只要求放下包袱,发挥正常水平就行,这样学生基本没有心理负担,上台之前教师一个轻松的表情,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都会给学生起
到稳定情绪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克服杂念、战胜自我、尽善尽美地表现”,所以每次参赛的情况都比较理想,几年来得了第一固然高兴,得了第二也同样为第二喝彩。看到学生们心理素质渐渐提高,作为老师由衷地感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而正是由于从一点一滴小事注意培养,才能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经受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也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到及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德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几年来把它化作和风细雨在合唱队的活动中逐渐渗透,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还将
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完美、更好。
第四篇:班主任德育实效性总结
班主任德育实效性工作总结
遂溪三中 李日燕
由于学校要从理科班里分出体育班来,我在高二第二学期接手了一个较复杂的班,也就是现在的高二(5)班,这个班有一半学生来自原来我第一学期所带的高二(7)班,而另外一半来自原来的高二(4)班和高二(5)班。记得当时我很紧张,因为我是第一年做班主任,各方面经验不足,虽然第一学期我所带的高二(7)班很团结,是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班,但是在接手这么一个复杂的班,还是不知所措。回想这一学期来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一种莫名的烦躁油然而生,百感交集。对于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作了很大的努力,个中艰辛与困惑,仅用酸、甜、苦、辣不足以概括。当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砺,对班主任工作也有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也取得了点成绩。
首先,在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
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班干部是旗帜,是班级的领路人。因此,我接到高二(5)班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新选好班干,建立起一个好的班干队伍。因为这个班比较特殊,如果我来委派班干的话,不大妥当,怕自己对另外一半学生不熟悉,显得不够公平,所以我让他们自我推荐,然后民主选举。由他们自己选举出来的班干,就会更加发自内心地去配合和支持班干的工作。
此外,我平时还比较注重班干部“榜样”的树立与完善,严格要求班干部以实际行为来影响学生,用具体的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这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舞力。正因为这样,我班在进行各项工作时,都很自觉,很快就完成了人物,尤其是在公共地区卫生的大扫上,我从来都不用怎么操心。这是同学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当中,班主任与班干部起了不可忽视的榜样作用。
虽然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最有震撼力的,但也是受时空的限制的。而好的班干部可使我事半功倍,班干部是我的得力助手,使我在与不在一个样。所以,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挑选一批严于律己的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榜样作用,这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进一步培养了她们的管理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温小盈,是我们班卫生委员,忽有一天她向我辞职。原来,有些学生表现比较懒散,使其失去了信心。我指导她,首先你自己认真做好你那一份工作,树立一个好榜样,然后再监督其他同学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假如他们不干或忘记干的时候,你就自己做。数次以后他们肯定会有所改变。不久,同学们以前那懒散现象没有了,该做得都自觉去做了。
其次,在加强“问题生”的管理方面。
我认为,正确对待问题生的逆反心理,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每当教师谈到学生“逆反”“不听话”,就会产生该生是钉子,是令人头疼,棘手的差生的念头。但我认为逆反心理有他积极的一面。其一,有些逆反的言语和行为能不断地改进我的工作和管理的方法。有一阵子,每当班级自习课纪律不好,就进行说服教育。连续几次,不但没有效果,而且一些学生明显表现出一种逆反的抵触情绪。我就自我反省,感觉到:不守纪律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老是拿来在班会上强调,自然会使有些学生产生反感。因此我就调整了方法,使得批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收效颇佳。如课后,找一些违反纪律的同学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且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去鼓励和引导,这样就让他们产生了信任,做起工作就容易一些了。其二,有些逆反的行为有助于完善班规班纪,使得制度更具可信度和可行性。因此,我们应该分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积极的一面要鼓励,消极的要说服教育,决不能只要学生有逆反心理就“一棍子打死”。
总之,我们不能以对立的心态来对待问题生的逆反心理。而应该坐下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给他们以朋友的关心、期待和信任。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本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一定的措施,发扬优势,克服不足。这样就很容易和他们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渐渐地调整好他们的心态。这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再次,在培养学生自身“修养”“能力”方面。
谁都承认,学习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是最主要的。但谁都不会否认,学生仅仅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因此,我在抓学生学习的时候,也不敢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是一块料子。成功者与落泊者,并非命运使然,两者之区别,在于人的勤奋及其潜力是否充分挖掘。在教育实践中,我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友谊永存”、“珍惜每分钱财,让班级充满勤俭的风潮”、“勤奋是成功的基础”等主题,从学生自身的立场出发展开讨论,加强教育,帮助他们克服“拜金主义,重利忘义,忽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的培养”等不良行为,端正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非智力因素中的潜能,并将这一认识转化成学习的精神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搞好学习和品行。
平时,我还经常地单独和学生谈心,了解其内心世界,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在提高其认识、诱发其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其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最后,在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架桥梁方面。平时,我还比较注重和其他科任教师密切配合,了解本班学生学习各科情况,并把本班同学的情况介绍给每一位科任教师,使科任教师对被介绍的同学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关心、爱护、期待和信任。学生有了这些“暗示”,会从内心产生一种被关怀被信任的喜悦感和幸福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配合教师的教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搞好学习和培养良好的品行。并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班级形象。
遗憾的是,学生偏科思想仍较严重,普遍喜欢语文及生物等科,对其他各科不太重视。
这是一位新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上的感想,我想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正如他所说的不管是好班还是差班,每个班级中总有两极分化的现象,让人头疼的是总是那些差的学生,每天为了学习和行为规范的不尽人意而忍不住对他们发一些牢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能向我所说的那样,即抓纵向又抓横向,也许情况会有所改观。我觉得,学生要在学校接受教育,不仅是获得知识,还需要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学生快乐往往更重要。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不从点滴小事着手,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为此,学校应提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规”教育。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重点加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两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合力。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的萌芽点。让孩子的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德育重主体,活动促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践行,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统一。
1、体验活动
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从中萌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使自己的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内化、升华。可以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德育体验活动,以“两爱两争做”(“爱父母,争做好子女;爱劳动,争做好少年”)为主题,以“我为父母做件事”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一周内每天坚持为父母做同一件事。并以此为契机,号召、鼓励学生在“体验周”后养成习惯,更要不遗余力的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思考亲情,重新去看待父母,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类似的体验的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学会如何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校外生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基础。
2、班队会活动
德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班队会活动是德育少先队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要途径,对良好的班风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学期德育重点,学校每学期都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围绕安全教育、“十心”教育、文明礼仪、理想教育等方面,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沟通,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心灵之中。
3、表演活动
学生如果作为表演者、观察者,或是作为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就会进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有利于德育的内化。同时,表演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无论作为怎样的角色,学生都会深入地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道德力量,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课本剧表演、器乐表演、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了发挥才能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品德教育。
4、竞赛活动
为了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可以针对一个时期的德育重点精心设计竞赛
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比一比,赛一赛,如每学期开展一次自理竞赛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文体竞赛、小制作比赛等,不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竞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5、展示活动
为凸显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时空,可以在学校走廊的橱窗内开辟作品展示台,展出学生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开展“庆六一”歌咏比赛,将活动作为平台,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受到熏陶,得到陶冶,激发内因,积极地接受教育。
6、实践活动
学生除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要接触社会,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而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垃圾;鼓励学生自愿组成关爱小队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上一些日常用品,到福利院、军烈属家送温暖,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德育重课堂,堂堂皆育人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中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我们重点挖掘深层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陶行知先生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树立新观念,必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必须面向全体,必须抓德育活动,必须立足课堂,必须持之以恒,确保德育内容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
中心小学 温新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