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时间:2019-05-12 23:3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第一篇: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摘 要: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和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当前许多孩子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幼儿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应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争做文明生活动,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通过规范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户外和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关键词: 幼儿一日活动 礼仪教育 渗透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现在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被家长服侍得好好的,以至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将礼仪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单靠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还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那么,如何将礼仪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呢?

一、争做文明礼仪生,培养礼仪教育的意识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幼儿园可以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定礼仪目标,确立指导策略。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天早上,让礼仪宝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灿烂的笑脸,不仅给担任礼仪宝宝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舒心,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

二、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

晨间谈话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有利途径,还是幼儿和教师心灵的沟通、情感交流的好机会。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是教育。”因此,可以安排当天不主班的老师,站在活动室的门口微笑并蹲下来拥抱每一位入园的孩子。人们常说,微笑是有效的通行证,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都能给幼儿以亲切感和安全感,令幼儿舒心,让家长放心。通过晨检,幼儿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礼仪教育也在这些不经意的问候和微笑中得以渗透。时间长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能主动地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地向老师行问候礼,此班与彼班的幼儿也能愉快地互致问候。

早操是晨间活动的一部分,幼儿园开展的晨间活动,可以做个性化的安排,即既有不同的活动又有统一的早操,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比如宿迁市金陵名府实验幼儿园将礼仪渗透到早操中,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礼仪儿歌《入园》、《离园》、《礼貌用语》、《接打电话》、《安全常识》、《盥洗》编排到早操中。幼儿对边做操边说礼仪儿歌非常感兴趣,且得到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每天幼儿做早操时院外都有了许多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围观,甚至有家长把礼仪操音乐复制回家和孩子一起练习。

三、通过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

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的机会开展礼仪教育是保障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礼仪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幼儿各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在故事《小熊请客》中,老师引导幼儿,当小熊请好朋友分享食物时,朋友们要对小熊说“谢谢”,小熊要说“不客气”。这样幼儿就在轻松的表演活动中学会了一些礼仪知识。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等形式可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起内部情感,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讲礼仪的经典,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

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情景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的“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在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知识。又如,大班开展的“帮助别人真快乐”活动,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很快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

四、礼仪教育渗透在游戏活动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做人的起点,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所以,我们抓住孩子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文明礼貌知识。例如在户外活动滑滑梯时,孩子们你争我抢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儿玩的兴头,要求幼儿“上下请排队”,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起”、“没关系”;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要说“请给我玩一下”、“谢谢”;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时把他扶起来,等等。在角色游戏中,创设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理发屋等,使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因此,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礼仪用语,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

五、创设丰富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的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幼儿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在幼儿园里,要充分利用环境中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点,悄无声息地开展礼仪教育。比如可以在幼儿园大厅的墙面上贴上“七不规范”: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和粗话、不损坏花草树木、不闯红灯、不损坏公共设施,以及朗朗上口的儿歌和色彩鲜艳的图片。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礼仪教育的知识点粘贴在楼梯间和走道上。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大声喧哗,请讲普通话。可以在幼儿园各个班级中,设置“每周礼仪小星星”、“每周礼仪小故事”等栏目,营造浓郁的班级日常礼仪小氛围。同时,在班级墙面环境中,开设礼仪特色板块,结合阶段礼仪重点,定期更换内容:故事、儿歌、图画、幼儿自己对礼仪进行诠释的作品。另外,还可以在活动室内定期投放礼仪方面的书籍、图书、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等,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感受角色榜样的引领。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所以要利用环境创设,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营造和谐优美和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努力让校园的每一个点发挥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静态地、无声地传达文明礼仪的精髓内涵。

六、培养孩子礼仪必须由家长做起

在家庭中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父母要以身示范,树立典范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做到与人交往时相互尊敬,相互谦让。日本人频繁地深度鞠躬,美国人常说“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就是尊敬人和克己谦逊的体现。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因此,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晚辈要尊敬长辈,谦虚接受长辈的正确教导和意见;吃饭要请长辈先就座,要给长辈盛饭,拿碗筷;晚辈上学,放学,外出及回家都应该向长辈打招呼、问好;亲友来访要热情接待,亲友带来礼物应该表示真诚地感谢;礼物要由家长处理,孩子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迫不及待地开包、分发或分吃;亲友告辞时应该起身相送,对老者要搀扶照顾乘车等。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礼节、规范,每个成员都遵守这些规范,才能造就和睦温馨的幸福家庭,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家长应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以提醒孩子:“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啊。”家长要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当孩子出现礼仪礼貌不当时,家长要及时地告诉孩子这种不礼貌的言行错在何处。同时,还要监督孩子改正,教会他怎样做。

播下礼仪的种子,收获“博爱”的果实。家长要“以礼带礼、以小带大、以练导行”,相信孩子一定会成为知规范、懂礼仪的文明人。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所有的礼仪、道德全都在里面了,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并让他们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他们的变化。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还能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是一举数得之法。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在日常教育当中,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然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地重复和练习中养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只要幼儿园和家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礼仪教育定会取得成效.

第二篇:浅谈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摘 要: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和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当前许多孩子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幼儿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应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争做文明生活动,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通过规范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户外和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关键词: 幼儿一日活动 礼仪教育 渗透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而现在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被家长服侍得好好的,以至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将礼仪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单靠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还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那么,如何将礼仪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呢?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幼儿园可以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定礼仪目标,确立指导策略。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天早上,让礼仪宝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灿烂的笑脸,不仅给担任礼仪宝宝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舒心,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

晨间谈话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有利途径,还是幼儿和教师心灵的沟通、情感交流的好机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是教育。”因此,可以安排当天不主班的老师,站在活动室的门口微笑并蹲下来拥抱每一位入园的孩子。人们常说,微笑是有效的通行证,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都能给幼儿以亲切感和安全感,令幼儿舒心,让家长放心。通过晨检,幼儿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礼仪教育也在这些不经意的问候和微笑中得以渗透。时间长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能主动地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地向老师行问候礼,此班与彼班的幼儿也能愉快地互致问候。

早操是晨间活动的一部分,幼儿园开展的晨间活动,可以做个性化的安排,即既有不同的活动又有统一的早操,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比如宿迁市金陵名府实验幼儿园将礼仪渗透到早操中,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礼仪儿歌《入园》、《离园》、《礼貌用语》、《接打电话》、《安全常识》、《盥洗》编排到早操中。幼儿对边做操边说礼仪儿歌非常感兴趣,且得到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每天幼儿做早操时院外都有了许多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围观,甚至有家长把礼仪操音乐复制回家和孩子一起练习。

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的机会开展礼仪教育是保障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礼仪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幼儿各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在故事《小熊请客》中,老师引导幼儿,当小熊请好朋友分享食物时,朋友们要对小熊说“谢谢”,小熊要说“不客气”。这样幼儿就在轻松的表演活动中学会了一些礼仪知识。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等形式可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起内部情感,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讲礼仪的经典,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

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情景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的“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在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知识。又如,大班开展的“帮助别人真快乐”活动,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很快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做人的起点,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所以,我们抓住孩子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文明礼貌知识。例如在户外活动滑滑梯时,孩子们你争我抢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儿玩的兴头,要求幼儿“上下请排队”,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起”、“没关系”;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要说“请给我玩一下”、“谢谢”;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时把他扶起来,等等。在角色游戏中,创设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理发屋等,使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因此,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礼仪用语,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的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幼儿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在幼儿园里,要充分利用环境中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点,悄无声息地开展礼仪教育。比如可以在幼儿园大厅的墙面上贴上“七不规范”: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和粗话、不损坏花草树木、不闯红灯、不损坏公共设施,以及朗朗上口的儿歌和色彩鲜艳的图片。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礼仪教育的知识点粘贴在楼梯间和走道上。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大声喧哗,请讲普通话。可以在幼儿园各个班级中,设置“每周礼仪小星星”、“每周礼仪小故事”等栏目,营造浓郁的班级日常礼仪小氛围。同时,在班级墙面环境中,开设礼仪特色板块,结合阶段礼仪重点,定期更换内容:故事、儿歌、图画、幼儿自己对礼仪进行诠释的作品。另外,还可以在活动室内定期投放礼仪方面的书籍、图书、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等,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感受角色榜样的引领。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所以要利用环境创设,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营造和谐优美和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努力让校园的每一个点发挥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静态地、无声地传达文明礼仪的精髓内涵。

在家庭中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父母要以身示范,树立典范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做到与人交往时相互尊敬,相互谦让。日本人频繁地深度鞠躬,美国人常说“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就是尊敬人和克己谦逊的体现。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因此,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晚辈要尊敬长辈,谦虚接受长辈的正确教导和意见;吃饭要请长辈先就座,要给长辈盛饭,拿碗筷;晚辈上学,放学,外出及回家都应该向长辈打招呼、问好;亲友来访要热情接待,亲友带来礼物应该表示真诚地感谢;礼物要由家长处理,孩子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迫不及待地开包、分发或分吃;亲友告辞时应该起身相送,对老者要搀扶照顾乘车等。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礼节、规范,每个成员都遵守这些规范,才能造就和睦温馨的幸福家庭,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家长应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以提醒孩子:“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啊。”家长要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当孩子出现礼仪礼貌不当时,家长要及时地告诉孩子这种不礼貌的言行错在何处。同时,还要监督孩子改正,教会他怎样做。

播下礼仪的种子,收获“博爱”的果实。家长要“以礼带礼、以小带大、以练导行”,相信孩子一定会成为知规范、懂礼仪的文明人。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所有的礼仪、道德全都在里面了,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并让他们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他们的变化。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还能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是一举数得之法。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在日常教育当中,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然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地重复和练习中养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只要幼儿园和家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礼仪教育定会取得成效。

第三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是礼仪之帮,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学前期幼儿,具备了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素质,但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不够,幼儿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行为。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

二、研究的意义:

1、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礼仪教育多半以教育活动为主,幼儿园课程又是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因此,我将《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确定为研修的主题。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同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礼仪教育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学习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不但能增强公民礼仪意识,而且还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2、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心理学上认为3-6岁的幼儿活动性增大了,独立性也增强了,凡事必须重视第一次,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在幼儿园阶段,是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了。渗透礼仪教育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能够有效的解决幼儿教师如何保育、教育的问题。有效地指导教师将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突出重点,形成本园办园特色,即以一日活动为主题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及方式,是交往的规范,也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礼仪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自主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行为。一日生活是幼儿园一日所有活动的统称。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

渗透:通过各种教育方法把文明礼仪习惯逐渐进入到幼儿大脑,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中的礼仪教育,就是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使幼儿礼仪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是“我园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礼仪内容及目标”:

入 园:能高高兴兴来园,见到老师会问好。

晨间活动:愿意参加活动,能与同伴一起玩。

早 操:能情绪愉快地边听音乐边跟随老师做动作。

餐:能安静地吃完早餐,养成爱吃早餐的好习惯。

上 课:能专心倾听,大胆发言。

休 息:离开位置时能将小椅子放好,及时小便、喝开水,不在室内奔跑。

户外活动:在规定范围内活动,按正确方法玩玩具,并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盥 洗:自己洗手,不玩水,洗完后能及时关好水笼头。

饭前活动:在位置上安静活动

午 餐:安静地进餐,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饭后会用纸巾擦嘴巴。

饭后活动:在指定的区域做安静活动。

午 睡:睡前及时入厕,能自己脱掉外套和鞋子,并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安静地入睡。

起 床:能自己穿好外套和鞋子,同伴之间能互相帮助。

午 间 操: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有精神地活动。

园:跟随老师活动,等待家长来接,情绪愉快地与老师再见。

二、课题实施途径

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生活化是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而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我们又把它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

(一)把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之中,注重礼仪教育的隐含性。

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进餐、睡眠和盥洗等活动。

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礼仪行为道德形成的契机,幼儿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二)把礼仪养成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活动之中,注重礼仪教育的游戏性

游戏活动是指充分满足幼儿玩的需要的一种活动,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前获得最佳效果。

(三)把礼仪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注重礼仪教育的综合性。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应该说,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幼儿年龄所决定的,在实施过程中,它具有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过程操作化(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四)把礼仪养成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家园共育 形成家园合力。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1、通过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2、利用家园专栏、家校通等多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礼仪活动和自己的孩子的文明礼仪情况,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给予孩子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

3、引导家长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活动。

(二)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典型案例的观察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报告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三)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反思,及时总结研究实践中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3月)

确立课题,确定研究目标、任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1.收集、整理幼儿礼仪教育活动课程资源,进一步调整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不断修改完善课题目标、内容以及评价体系。

2.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能力,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让幼儿礼仪教育日常化。

3.教师开展礼仪环境创设(主题墙、活动区)、展示礼仪教育成果等多方位评比,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

4.及时总结经验,收集、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研究资料,撰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理论资料收集整理(学习笔记)

2、幼儿礼仪成果展示(视频)

3、幼儿、家长、教师礼仪行为养成(图片)

4、礼仪教育活动相关资料(活动设计、反思、叙事)

5、教师得出的有关理论成果(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总结论文)

第四篇:幼儿语言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礼仪

幼儿语言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礼仪 的重要性

文山州幼儿园:左金凤

摘要:会话是人类交往的最基本的语言形式,语言发展的关键是幼儿期,“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是学前教育机构在语言领域中使幼儿得到发展的总目标。随着语言教育观的不断转变,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幼儿语言教学中,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与礼仪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在重视发展幼儿口语的同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施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巧妙的将中国元素和传统礼仪渗透到语言活动的全过程。

关键词:语言能力、中国传统、文明礼仪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通过语言来慢慢的认知世界,学会与人交流,接受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他不但是我们精神层面行为的准则,更是体现中国人特有的谦虚礼让的高贵品德,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搭上时代的列车不断继承和发扬好中国传统文明礼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幼儿语言才学中渗透和融入传统礼仪,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幼儿的道德水准,塑造美好的心灵世界。

一、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特点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一)传统的文明礼仪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元素 中国古代把人要遵守的道德归纳为七个字: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七个字正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传统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传承数千年的奥秘,时至今日重新解读后同样是今天中华儿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忠,爱国; 孝,孝敬父母,即父慈子孝,推广到整个家庭还有兄友弟恭;仁,大爱,博爱,爱天下人;义,对朋友忠诚;礼,讲究礼节礼貌;智,要有智慧有文化;信,做人要讲信用,讲信义。这些积极的元素和道理并不是要等幼儿长大以后才教授给他们,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通过言传身教育传授给他们,使之成为一种做人的标准和行为的准则。

(二)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精髓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礼仪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作用的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礼仪的发展在文明的进程中起着行为准则的作用,不在断的发展与演变过成中,逐渐形成了今天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的行为规范,他的精髓在于调强尊老爱幼先人后已,注重礼貌待人仪表得体,提倡勤俭节约与人为善。这对于从小养成良好个人品德,为今后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同共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辩证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 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传统文明礼仪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古代各种学派和思想的影响,所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如:古代礼仪中对妇女要求“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盲目和绝对服从的“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些封建礼教就必须和必然被当社会所淘汰,我们要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把优良的好的传统礼仪继承下来,因此这里所讲的传统文明礼仪是指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实和幼儿语言特点科学的加以弘扬。

二、传统文明礼仪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明礼仪在生产生活起着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作用,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养成并不是在特定的某一年龄某一时段才教授和养成的,而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引导逐渐开成的,因此,在幼儿认知的起步阶段、在语言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渗透文明礼仪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在的语言教育中,我们已经把日常的文明用语贯穿到了其中,最常用和使用率高的文明用语在幼儿园学习阶段也都被幼儿很好吸收和应用,如:你好!谢谢!不用谢!等等。这些文明用语虽已被幼儿所掌握,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强调深刻这么说,而忽略了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因此很多幼儿只知这是老师要求的,我就这么说大家就都喜欢了,这如同他从成人中学到的一句粗话一样,对幼儿本身而言并不知道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关系。

(一)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起辅助作用 传统文明礼仪注重对人行为举止的养成,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他的开成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而成长中语言对个性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小学习文明礼仪,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懂得敬重他人与人友善,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二)对幼儿个性的塑造起引导作用

古人云,三岁看老。意思就是说从三岁幼儿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判断出他将来的个性。幼儿时期是人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限,没有康健向上的引导幼儿个性发展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传统的文明礼仪在现实生活中要求人们仪尚适宜,以一定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我们的言行,对幼儿个性的塑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对幼儿成长中个人修养培养起熏陶作用 很多人认为,人的行为修养是在成年之后才形成的,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人的修养与人的习惯和个性养成有着直接的联系,修养不但体现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而且体现在他对自我的认知上,传统的文明礼仪提倡做人要勤俭节约,不骄不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要求我们注重人自身修养的养成,而且要从娃娃开始抓起,所以,文明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中个人修养的培养起到熏陶作用。

(四)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提升起促进作用 人际交往的能力决定着孩子以后的生活和生存能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人际交往,失去群体的生活是不可能和不存在的,人际交往不单单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是现代生活生存的基本技能。从小加强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使其融入社会的第一步,而交际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懂得使用合理恰当的表达方式加上必要有交际礼仪与人进行沟通,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传统礼仪的学习能从小培养孩子懂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提升交际能力。

三、传统的文明礼仪渗透到日常的幼儿语言教学中教法与应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幼儿文明礼仪的渗透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和载体,以促进幼儿身心康健发展为目的,以日常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优化美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礼仪意识的养成 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同化、顺应)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获得发展的,脱离了环境,不利于幼儿全面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幼儿礼仪教育中,优化语言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文明素养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和感染作用。因此,要取得幼儿礼仪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创设礼仪教育的优良语言环境。让幼儿在一个美的语言环境中,模仿感受各种文明礼仪,懂得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受到文明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1教学环境的设置

不同的语言环境会给幼儿在语言的使用上带来不同的影响,产生出不同的语言交往类型,将交往环境——交际场合进行了分析思考与区分,也就为交往环境中的语言类型的分析思考与区分提供了前提。教学环境是语言教学的最基本的环境,在教学环境中又以教师为主导因素。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跟据不同时段幼儿语言教学的特征,渗透文明礼仪教学。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教授“你好”和“您好”时,就应把尊敬长辈、尊重师长有机的给合机来,用如何对待自己的长辈,如何礼貌礼让进行情境教学,使幼儿在学“说”的过程中也学到“做”,从而把“学”与“用”有相联系,把“用”与“做”相结合,逐步实际教学效果。1.2.家庭环境的身教作用

儿童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说明了环境对孩子成长因素起着的重要作用。除了在幼儿园,家庭也是幼儿接受各种信息最多的地方,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是幼儿语言形成的参照,所以有什么样的家庭语言环境决定着幼儿的说话方式、说话习惯慢慢的就变成了行为习惯。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该从自我做起,首先净化自己的言语,在语言启蒙中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

1.3语言启蒙的关键—称呼

幼儿启蒙语言的教授多是从父母开始的,在教幼儿学会“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称呼的同时,其实就是在教育和真培养他们懂得尊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夸谁家的孩子嘴真甜,很懂事,其实就是在启蒙过程中引导的作用,一个称呼不止是一个名词,他是给孩子懂得了家庭关系的亲疏,认识长辈与自己的关系,培养尊老爱幼的良好行为习惯。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是社会化动物,没有离开社会环境而存在的个体,因此社会环境对人一生的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现在的社会环境充斥着许多不文明的习惯和口语,在幼儿成长阶段很容易学会一些不文明的用语,因此父母和家长应该有目的的净化身边的社会环境,一是要有选择性的回避不良环境,二是从自身做起,在平时与幼儿的交流和教育中,多用文明用语,懂得用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灵活应用词语学习渗透文明礼仪 1.合理设置在语言类游戏

游戏是帮助幼儿认知提高他们想象力和沟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许多的语言类游戏中,我们都可以把文明礼仪的内容融入到其中,使得幼儿在娱乐中学到知识懂得道理。

1.1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设置文明礼仪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有“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的课程,(语言教学:如何称呼自己的长辈)此类的语言教学,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教学,即一部分幼儿充当不同的长辈角色,让参与的幼儿来叫出这个角色的称谓,这个游戏方法通俗简单,但是他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记忆,也学到了对长辈该用什么文明用语来尊称,一举两得。

1.2情景模仿游戏中设置文明礼仪

在如何乘坐公用交通工具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模拟乘坐公交车情景来开展游戏,学会礼让。如:上车应先人后已,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要学会礼让(语言教学:先人后已,您请坐!谢谢!等)。

2.生活中语言中文明礼仪的养成

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用语教师应该常态化教学,比如最常的用的文明用语: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这些文明用语体现的是与人友善,宽以待人的传统礼仪,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用语,要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的始终。

(三)培养孩子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起点,没有兴趣,礼仪的学习就会成为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学龄前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在此成长阶段必须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

1.通过讲传统美德故事或阅读来提高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很脍炙人口的故事,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使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也可以通过阅读漫画书或观看动画片的形式来向幼儿灌输文明礼仪中所蕴含的道理。

2.其次需要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确引导。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老师的教育更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有自己的观察的判断能力,在成长过程中也能慢慢的分清是非对错,这就要求老师和父母要做好榜样的作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直到示范和教育的作用,只有先净化了自己使自己成为文明礼仪中的一员,才能给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作用。

3.鼓励幼儿多说话,多用文明用语

说话要有丰富的词汇量,教师应该收集生活中方方面的文明礼义用语,在鼓励幼儿说话的同时,引导他们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虽然他们目前不懂这些用语所表达的意思,但在行成习惯之后,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传统文明礼仪与现代文明礼仪在幼儿教育中的相互结合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的交际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各种文化之间也相互的吸收和碰撞,为加快与世界的接轨,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现代文明礼仪融入了许多国外的元素。我们说传统文明礼仪要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并不是说就不要现代的文明礼仪,而要应该相互结合。

首先现代的文明礼仪建立在传统文明礼仪基础之上的。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文明礼仪是对传统文明礼仪的继承与发展。其次现代的文明礼仪要有传统文明用为支撑,我们说不懂得过去就没有更好的未来,我们学习传统的文明礼仪并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而是要更好的继承历史文明的精华。任何历史时候的礼仪都不一定就都是完美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同度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标准,我们坚持积极的、传统的、健康的文明礼仪就是一种进步。所以,只有保持中国元素才能塑造中国特色,放射出独具东方神韵的中国特色文明礼仪,让我们的子孙世代加以传承的发扬。

四、如何更好的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明礼仪。

文明中国礼是我们的一扇窗口,无论是在远古还是现在,它的光环都一直衍射到我们周边许多国家,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属韩、朝和日本。作为让别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我们更应该不断的继承的发扬扬这些优秀的文明礼仪。

(一)进一步探索发展幼儿运用文明礼仪语言交往的能力和途径。

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之具有操作性,我们从上述理论思考出发,对幼儿语言交往涉及到的环境,语言类型,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讨论,找出幼儿期传统文明礼仪教学中的难点,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要有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从幼儿爱学好问好奇的特点出发,大胆尝试敢于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寻找语言中和文明礼仪的结合点,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总之,幼儿语言课程的教学目的促进儿童语言认知发展,启发幼儿语言渗透传统文明礼仪,发展幼儿潜能,增进幼儿语言能力这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在重视发展幼儿口语的同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巧妙的将礼仪教育渗透在语言活动中的全过程。为孩子的发展创设条件,提供时间、空间和机会,引导他们主动与人交往,多渠道、多方位的促进幼儿深切感受、习得运用。从而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的熏陶,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全方位提高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貌素养,发展幼儿的道德水准,塑造美好的心灵世界。

第五篇:浅谈如何将音乐活动渗透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浅谈如何将音乐活动渗透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阅读陈鹤琴先生的大量文章和他的教育思想,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一切教育都植根于生活并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音乐元素。陈鹤琴说: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小孩出身不久,就能欣赏音乐了,他会听母亲哼着催眠曲而恬静地入睡。再大一些,更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听到节奏欢快的音乐,他会手舞足蹈;在吵闹中,听到抒情的乐曲,他也会渐渐安静下来。两三岁时,能用手脚随着音乐做节奏动作。等到进了幼儿园的时候,他对于音乐的需求范围来得更大,听见人家唱歌,看见他人奏乐,甚至黄鸟儿在枝头吱喳吱喳地鸣叫,微风把叶儿吹得哗啦哗啦地响,他都会留意倾听。这一切乐的律动和歌的抑扬的曲调都会吸引他。他常常不由自主地摹仿,不时地叫着唱着,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到了小学,更知道怎样利用他那天赋的歌喉和节奏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了。平日里无论是游戏、走路或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

一.掌握幼儿以生惧来的音乐特点,注重幼儿对音乐的倾听和感受

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孩子获得多少音乐感受;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音乐。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更应强调幼儿的参与和感受,并使他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仅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更是幼儿大胆自主表现、抒发,自身快乐情感的重要手段。《纲要》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全新的,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发展特点的,从艺术领域的总目标来看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应该注重他的生活化、日常化、游戏化,它需要教师在学习理论中付诸实践。

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音乐生活化,生活音乐化。

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和有特点的音乐,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共鸣,培养最简单最直接的音乐直觉,从而感受音乐并喜欢音乐。形象化的音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如:《小鸭子》《两只老虎》等。

二.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快乐的性格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的情感体验,决定着幼儿一天从精神到身体对环境及周边人和事的适应和喜好,决定着幼儿潜意识学习动能的开发和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对小班幼儿来说,要接纳新生活,要有快乐的一天就要有音乐的陪伴。因此在孩子刚入园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孩子熟悉的环境,让他们尽快适应到新的环境中,消除他们对入园的焦虑,喜欢幼儿园环境、老师和小朋友,通过音乐感受环境的和谐,这样才能为幼儿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

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规律有序的集体生活是教师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利用音乐这一特殊的形式来舒缓幼儿的情绪,提供安全的学习娱乐活动的场所,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小班幼儿一年来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启幼儿今后学习音乐智慧大门的关键奠定期。

三.利用亲子活动时间,通过熟悉的音乐,缩小家园差距

陌生的环境是造成幼儿入园不适应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如果幼儿到一个新的环境,其注意力能被环境、教师和小朋友吸引,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老师以及同伴的模样、名字等,就能为他们提供安全适宜的环境,反之,他们就会选择拒绝并企图逃避。因此,在小班幼儿入园前教师应主动向家长咨询孩子在家里最喜欢的歌曲或乐曲,以及听了这些音乐后他们会有什么反应,然后把每个孩子喜欢的音乐集合在一起做成磁带和光碟。利用幼儿参加亲子活动的时间,放一些轻快熟悉的音乐给他们听,特别是当某个孩子哭闹时,有针对性地播放一段他在家里喜欢的音乐,有助于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对幼儿园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在家里都会听音乐,有一部分家长对音乐并不重视,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童谣和歌曲磁带,在家访时送给他们,请他们在家中,师还可以在每个孩子喜欢的音乐前录一段该幼儿喜欢的话,如“我是某某某这是我喜欢的歌《小鸭子》。在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每一个孩子在班里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教师可以轮换着播放。每当听到自己的声音,听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乐器,许多孩子会安静下来,并跟着音乐表演和歌唱,许多时候还能吸引别的孩子观看。就是这样一段简简单单的一段音乐,拉进了家庭和幼儿园的距离。使幼儿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四.以音乐为指令,寻找音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结合点

幼儿的一日生活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而这许许多多的环节又是由一个一个的点来连接的,这一个一个的点我就用音乐把他串连起来,我设置一座音乐童话桥,桥头上站着一个头戴小音符的小朋友,站在桥头迎接小朋友每一天的到来。教师用事先录好的带音乐的问候语和歌曲来和幼儿问早问好。用这样的方式来迎接幼儿入园时进班的第一感觉。

俗话说:一天之际在于晨,一个好的心情也是从早晨开始。尤其是对三岁的小孩子来说,选择舒缓轻松和幼儿熟悉的音乐和童谣来吸引幼儿安静愉快地上幼儿园,使他们有一个依靠和说话的对象,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这样幼儿就很乐意来上幼儿园。

1. 在晨间接待时我选择;《是谁在敲门》《我爱我的幼儿《加 沃特舞曲》《蓝精灵之歌》《我们多么幸福》等来安定幼儿的情绪。我就利用《是谁在敲门》这首歌来吸引幼儿。

是 谁 在 敲 门 1=D 4/4 5 5 5-︳56 53 5︳ 砰 砰 砰,是谁在敲门? 你的朋友来看你,请猜猜 5 – 3 5 ︳1 2 3-︳56 53 56 51 ︳3 2 1-︳ 啊,你 是 我的朋友快快进来,快进来

这首歌曲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特别是“你是 ”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这样幼儿就能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尽快适应从小家庭到集体生活的转变。

2.吃早餐时就让幼儿听《彩云追月》《牧童短笛》 3.入厕、吃中餐前听;《讲卫生》《香香的米饭》 4.午睡时听《睡吧小宝贝》《摇篮曲》

5.午睡起床时听《生活模仿动作》《看样学样》等

6.课间休息听《拍手点头》《大指歌》《大猫小猫》《小手拍拍》

7.晚上要离开幼儿园时唱教师改编后的《小花狗》《放学歌》等让幼儿带着高兴愉快地心情回家。

小 花 狗 1=2/4

33 23 1-|32 36 5-|66 53

一只 小花 狗

坐在 教室 里

两眼 黑黝 2-|55 23 1-|

| 黝

想要 回家 了

哈 哈

对孩子来说:“听”是对音乐信息的储存,“唱”是对音乐的表达,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和歌唱活动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尽快融入到一天的学习活动中。所以我非常重视在一日活动中与幼儿分享用音乐表达的快乐。有时我会用唱歌的方式向他们提问,用音乐来指挥他们的一些日常活动,他们也会试着用自编的歌曲回应我或着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听着音乐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四.寻找各领域与音乐的结合点

幼儿教育通过不同内容之间的渗透,不同领域活动的会通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纲要》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艺术教育作为领域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和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都不能比拟的。

1. 以体验为基础,在运动中渗透音乐活动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充分利用音乐来组织幼儿进行早锻炼和晨间锻炼,在游戏时我常用动作提示他们(说悄悄话表示说唱的声音要轻柔些,栓手举高表示说唱的声音要响亮些),让他们感知声音的强烈变化;在做早操准备活动时,我安排了三种节奏型,如用二拍子节奏做向上甩的动作,用1/2拍节奏做急跑步的动作。

2. 以发展语言为纽带,在语言活动中渗透音乐活动

音乐学习对于儿童是感知在先,在感知中发展幼儿的音乐直觉。正如奥尔夫所说:“原本性的音乐是与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的”。

节奏是音乐元素之一,儿歌也有一定的节奏。无论音乐还是语言都以一定的节奏组合与变化,表现作品的情绪情感,引发听者的共鸣。如故事《拔罗卜》。故事中讲到小兔拔罗卜时一会儿请小弟弟一会儿请小妹妹,幼儿通过举一仿三的例子,可以按照前面的规律自己创编角色,幼儿能够很轻松地跟着音乐节奏讲出自己编的内容,一但发现字多字少,他们就会在念的时候或快或慢。

3.以儿童的发展规律为依据,在美术活动中渗透音乐活动

绘画是幼儿最擅长的表达方式之一,我曾尝试在“快乐的一天”活动中让幼儿聆听音乐,并鼓励他们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幼儿说:“听起来是小鸟在唱歌,有的幼儿说听起来是小猫咪在叫,有的幼儿说是妈妈在讲话,有的说是小蝴蝶睡着了,有的说是起床的音乐等等”,可见,虽然是小班的幼儿但他们已能听出音乐的形象和内容。然后,我与幼儿共同演唱,让他们在绘画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音乐。

4.以多样化的教材提供,在环境创设中渗透音乐活动

我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能发声的东西或可以帮助幼儿宣泄情感的道具,如设立卡拉OK室(碟片、话筒),会唱歌的锅、碗、瓢盆演唱会、小动物演唱会等,让幼儿寻找音乐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刚入园的孩子不适合做安静的活动,因为在安静的环境里他们很容易想起家人,从而沟起伤心的情绪。而富于生活情趣的歌曲、韵律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大肌肉的大幅度动作能够让孩子身心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从而减少对父母的想念。

百年来,儿童音乐教育逐渐走上了审美教育的轨道,音乐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张雪门等倡到的“生活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均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得到体现。儿童音乐也为其他学科搭建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

只要教师用心去捕捉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并把这些活动融合在每一个日常活动中。在每一个音乐活动中,发展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感受音乐活动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和谐。为他们今后的幼儿园生活和童年生活打下基础。这也正是音乐活动在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的体现。因为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一个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让我们带着孩子用心去聆听,用情感去体验,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和生活中的伴侣。

下载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礼仪教育(5篇)

    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内容是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需要教师在专门的诵读之外,在动态的生活环节里通过随机的解说或带读,帮助幼儿理解其意义,并且立......

    浅谈如何在小班一日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浅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福建省 永春仓满幼儿园 陈依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日常生......

    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星河幼儿园 陈淑华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礼仪教育[合集五篇]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礼仪教育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

    幼儿礼仪教育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交往的日益密切和频繁,决定了学好礼仪知识,拥有良好的礼仪习惯是现代社会......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摘要】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就幼儿园如何......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范文

    文章标题: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作者姓名:陈洁 单 位: 日 期:2012年11月1日浅谈幼儿礼仪教育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收到大多数孩子清脆真挚的问候声,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些孩子不太喜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都要等到老师主动和其问候之后,才弱弱地说声:“老师早。”在有的人看来,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