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
如何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过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阅读的意识和技能,这种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条件、动机和技能;同时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具体来说,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阅读的物质材料
1、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图书
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应该为他们提供随手可取的书籍或其他文字游戏材料,使幼儿随时随地有机会接触书和文字。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的图书应当是多样化的,即注意图书题材的多样化,从幼儿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等不同题材的读物都可以让幼儿接触;也要注意图书文题的多样性,图书文题可以是儿歌、童谣、诗歌、故事,也可以是传记、散文和知识性图书;还要注意图书来源的多样性,既可以是购买的,也可以是老师
做的或幼儿共同制作的,这样,幼儿可以体会到语文的多元风貌。
2、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世界
在幼儿周围的主要事物上贴上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标签,如“电视机”,“桌子”等,或者以幼儿名字做的标志,如“××的书包”、“××的衣服”、“××的画”等,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文字符号,了解文字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意义,并萌发自己使用文字的兴趣。
二、创设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1.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
成人需要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兴趣和赞赏,注意每天给幼儿看故事书的时间,幼儿是容易受暗示的,成人的关注有利于幼儿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习惯。
2.参与幼儿的阅读
这主要包括与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图书,共同阅读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并朗读其中的文字,就故事中人物情节共同提问、讨论和思考,在幼儿听完故事或者看完图书之后,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反思和质疑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内容,通过参与幼儿的阅读,让幼儿慢慢感受和了解图书中故事文体的特征,了解书上的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对成人来说,参
与幼儿阅读的过程既是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也是分享幼儿阅读快乐的过程。
3.鼓励幼儿与图书、文字进行创造性的互动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成人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当引导幼儿通过复述、推测和假设结果、分享人物观点、讨论图画内容等方式与作者进行“对话”,使他们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同时也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口述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来创编和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制作图书、玩文字游戏、写便条、出通知、写信以及给熟悉物品作标签等途径,帮助幼儿学会创造性的使用书面语言符号,使他们成为图书和文字材料的创作者。
三、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1、前图书阅读活动
图书是书面语言的载体,供幼儿阅读的图书,具有图文并茂的独特内容。前图书阅读活动就是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图书来帮助幼儿学习阅读图书的基本策略,增长阅读的能力,获得前图书阅读行为经验。例如:翻阅图书的经验,即学习翻阅图书的一般规则和方式;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即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连起来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立关系的经验,即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所看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知道是在讲故事的内容。
2、前识字活动
有计划、有组织的前识字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帮助幼儿重新获得前识字经验,例如: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可以念出声音来,可以 把文字、口语与概念对应起来;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并与其他符号系统相转换,理解文字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初步了解文字是怎样产生的,文字是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的;认识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的文字,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了解识字规律,知道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可以更好地识字。
3、前书写活动
尽管幼儿不需要像小学生那样集中学习写字,但是获得一些有关汉字书写的信息仍然必要,这有助于为幼儿进入小学以后正式学习书写做好准备。前书写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母语文字构成和书写的经验。例如:幼儿通过参与前书写活动可以认识汉字的独特风格、知道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了解书写的最初规则并尝试用有趣的方式学写基本笔划和部分汉字,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等。
总之,如何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个幼教工作者不
断总结和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抓住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质和真谛,早期阅读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角色
游戏和语文教学 的体会
从教二十几年,原来从事幼儿教育,只是近年才教低年级。当我听到又要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时,心里迷茫、但既然任教了这一学科,就要积极面对,不能将情绪带进教学中去。一年级是基础教学的起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天堂。他们喜欢游戏,从游戏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根据小学生这个特点,我将角色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带入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兴趣。
一、语文课中进行角色游戏
小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渴望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和生活的技能。我利用小学生这个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活动式这是将游戏引入课堂,顺应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我在教《影子》一课时,师生事先一起在太阳底下做“我影子”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提醒学生看自己在活动中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游戏中,会发现影子与太阳的位置正好相反,以及树荫房荫下人没有影子,从而进一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联想月光、灯光下边也有影子等。学生边做游戏,教师边引出生字。如:影、响、看等11个字。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词义,对课文理解加深了。远比在课堂上读书、听老师讲课文获得的知识来得真切,也更牢固。
二、角色游戏能培养学生阅读课文产生兴趣。
小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难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吸引,分散注意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而将游戏引入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单单是文化知识,还有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将注意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减少无关注意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效率。
《美丽的小路》一课:这是一篇寓意相当深刻的童话故事,我讲故事,学生带头饰进入角色游戏中,让学生自己感受角色,进入角色游戏表演,全班同学都被故事吸引,知道故事角色里有那些小动物,容易理解故事。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整篇课文,容易了解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内容。理解课后难读的生字。并让读的好的学生上台来表演,我觉得这对于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文效率。在这节课上我给了他们很多小组合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发挥想象力,靠自己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起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大有利的。
课堂的游戏应该与课余的游戏有所区别。课堂游戏的目的在与服务教学。因此,老师要善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事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游戏这个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将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将孩子带进拼音王国,用开火车、做拼音操、声调操、摘苹果等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让他们爱上语文。一年级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尽量根据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变换游戏形式,如识字中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些会意字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一做,变枯燥的识字为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自然就浓了。
第二篇: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
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
执笔者:沈文芬
幼儿早期阅读是我园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之一。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教师的指导对于幼儿的阅读是十分重要。早期阅读也是当前国内外专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有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研究表明:幼儿的阅读能力对日后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幼儿在0——6岁阶段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从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出发,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引导幼儿获得成功,让幼儿成为早期阅读的主人下面是我从事早期阅读阅读教育活动的的一些心得和感受。及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早期阅读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孩子们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及文字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的意义也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它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形成。
一、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活动内容。
早期阅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材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发展。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特有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语言学习特点决定了教师正确选材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就如何为小班幼儿的阅读活动选材做了以下探索:1选材应围绕阅读目标进行。2选材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3可以从年龄和认知规律入手。通过以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班幼儿不同于大中班的幼儿,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给孩子讲,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让他们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画面构成的,需要一页一页仔细翻看。我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如把封面比作前门,封底比作后门,看书时先把前门打开,走进小房间,里面有许多故事,看完了就要走出来,把后门关好,这样的方法孩子很容易掌握,也有利于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也就是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不是枯燥的抽象的。
在每首儿歌或故事中挑选几个较简单的名词作为目的字,并让目的字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如可以把目的字卡放入语言阅读区域中,让幼儿自由地取放,与认识的“字宝宝”做朋友,来增加对字型、字音的整合印象。还自制了可以取放于每本图书的小型字卡,人手一份,使他们与目的字重点碰撞。而且利用每天十分钟晨读,(早期阅读热身活动)在游戏情境中充分练习,加深理解。这种方法在情境性强、可迁移的场景中重复运用,使幼儿不觉厌倦、易学乐学。
二、结合多种形式进行指导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在给幼儿认字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形象生动的象声词,利用象声词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形成最初的阅读识字。如各种小动物形态各异的叫声,最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此法能吸引幼儿善于观察、乐于表达,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早期阅读图书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途径之一。我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尝试对小班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在实践中,初步积累起了有关小班年龄段早期阅读中三种较为合理的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
1、指导幼儿变倒置为正置书。手捧图书进行阅读,在成人看来最简单不过了:拿到书置正,然后阅读。但小班幼儿拿书的方法却不是这样的。阅读活动中,我连续发现几位小朋友都是把书倒拿着阅读的。细细观察,孩子们还看得津津有味,摇头晃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开始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较长的时间里,我采用和他们一起看书的方法,目的是通过示范引导,培养其正确的拿书方式。但孩子自己阅读时,还经常把书倒置。经过探索。我改变了指导方法。将一张大大的人像图片倒挂在教室里,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观察。结果,大部分孩子都发现图片的方位有错误,七嘴八舌地说:“图片挂倒了。”我故意奇怪地问:“倒了吗?你们怎么知道是倒了呢?”“头碰在地上,就是摔跤了。”于是,我就请经常倒拿书的小朋友帮老师的忙,放正图片,并说图片上的人和小朋友脸对脸,脚对脚,看起来舒服多了。另外,我故意在阅读区墙上粘贴倒放的图片,让孩子们去发现。一段时间后,倒拿图书的孩子明显少了。
2、指导幼儿变无序看书为有序看书。阅读图书,正确的方法是由前往后翻阅书。但小班幼儿并非如此。在阅读活动中,我发现有孩子看书的方法是从后往前看,有的孩子从中间看起,也有的孩子是任意前翻后翻,即无序地看书。我问:“你看什么呀?‘孩子指者最熟悉的,最喜欢的某一页,用简单的句子告诉我:“小鸟。”“小狗。”“红红的苹果。”我从孩子的回答中悟出,小班幼儿还不知道事物的前因后果,对故事还不了解。因此,老师要以孩子为本,创设适合孩子阅读的条件。首先,选择的读物要形象鲜明,画面上的角色以1—2个为佳;无需有背景图,图书的页码也要少之再少。于是,我自己创编图书,从两张三页逐渐增加到三张五页。我指导幼儿看书,先看封面,封面上是有字的。我还在书的封面上贴上红点等作为标记,并告诉孩子。久而久之,看书要先看书封面,然后再往后看的习惯形成了。
孩子拿到书,看过封面,很容易就翻到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在这种图书的帮助下,幼儿看一页翻一页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3、指导幼儿五指抓翻为两指捻翻。孩子们翻书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是两手一起翻书;有的孩子是沾一次唾液,翻一页;也有的孩子是五指抓翻或等别人来帮忙等等。为了培养孩子们正确的翻书习惯,我们设计了许多发展孩子小肌肉群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灵活地使用手指。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活动“翻书找一找”,把画有小动物的图片装订成书,然后让孩子们在听到信号后,用大拇指和食指翻书寻找。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中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不正确的翻书方法得到了纠正。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老师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发现问题越早、越多,反思越深刻,创设活动越接近幼儿的发展需要,对幼儿实际帮助也就更大了。
4、结合图书进行指读和跟读,利用图书及磁带进行幼儿指读跟读活动。
5、将散步、参观、游玩时好看的风景,有趣的事件变成定格的画面,成为幼儿讲述的材料。如春游去的照片,散步时的花草图片,参观后的观赏门票等。或者可以将画面、照片图片等部分隐藏,利用幼儿在餐前三、五分钟的时间,开展“想到什么就说”、“看到什么就讲”的智力游戏,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可以一个人讲给大家听,也可以三三两两地对话,还可以几个人小组畅谈。将智力游戏与讲述蕴于阅读活动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兴趣,使幼儿觉得“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孩子们乐于说、敢于说、勤于阅。
6、利用游戏活动复习巩固识字活动。如把平时幼儿玩的游戏容入到识字活动中,在玩《猜猜我是谁》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小动物改为字卡让幼儿猜。
7、将正式阅读学习与非正式阅读活动相结合,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幼儿阅读与交互阅读相结合,引导幼儿有始有终的进行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对文字的敏感度、字图一一对应的能力逐步增强。
8、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利用家长资源进行指导复习,通过家园联系把老师教过的制成字卡在家为幼儿复习,起到培养兴趣,强化巩固复习的作用。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教师应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营造汉字教育的环境。如在教室“自然角”中,除了各种动植物以外,还可同时设置一本“观察记录本”,引导孩子每天尝试书写日期,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然角的变化。在盥洗室,用图片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在周围贴上各种标记,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此外,在教室布置图书角,摆放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最喜爱的图书,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交流。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早期阅读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孩子们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及文字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的意义也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它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形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家长对幼儿阅读的指导策略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他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从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
在阅读活动前,家长可以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一个谜语或是一段故事的开头,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或结果时,就可以引导幼儿去看图,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让幼儿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幼儿带着悬念去看故事。进发了幼儿想看完图书、看懂图书的愿望,增强阅读的目的性。而家长除了有目的的为幼儿选择图书之外,还要让幼儿有机会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其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往往会保持较长时间专心的阅读。
2、为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为幼儿选择图书。所选的图书要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以引起幼儿阅读兴趣。还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不要太单一,可以提供一些知识类、童话故事类、自然科学类、美工操作类等多种多样的图书。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的阅读,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3、重视亲子阅读
研究表明,许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而很少能与幼儿共同阅读的时间,亲子阅读如果少了父母的参与和榜样作用,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和探索不会持久。亲子阅读是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感受父母之爱的重要途径。因此,即使家长为幼儿提供再多的图书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幼儿的阅读并不只是当方面的,必须有父母的引导和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图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
总之,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作用,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 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我们教育的宗旨
是“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早期阅读教育应面向全体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有充分注意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在的差异,在满足全体幼儿发展需要的同时,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动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培养婴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婴幼儿阅读的技能和水平。让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家庭教育充分结合,使幼儿能够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早期阅读训练的同时,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教师应如何指导
1、指导幼儿有序翻看图书
幼儿的阅读开始往往是一种依赖耳朵 的“阅读”,由最初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看书的方法,幼儿爱听故事,教师有经常为幼儿朗诵故事,培养幼儿专注的倾听能力。慢慢过渡到让幼儿独立看书。并从中了解,掌握图书的结构,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页码,封底等。小班有部分幼儿还是分不清楚封底,封面的。拿到一本书,就随便翻,不管是从封底翻还是从封面翻,只要有画面,有文字就可以了看了。而作为教师要懂得运用方法,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教师可以把一本书比做是一座房子,封面是前门,封底是后门,页码是小房间。看书时要把前门打开,走进小房间,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就要从后门走出来,最后把门关上。这样的方法幼儿容易掌握,也有利于幼儿习得正确的翻书方法。
教师还可以与幼儿一起阅读,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翻动图书,为幼儿建立一个有力的学习榜样。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些正式的小图书阅读活动,让幼儿知道,只有一页一页有序地翻看图书,才能看懂整个故事,懂得画面与画面间的联系。而小图书阅读活动就是针对小班幼儿翻阅图书跳跃性强,随意性强的特点。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表达的原则,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有序翻看图书的益处,习得有序翻看图书的方法,同时,让幼儿知道看书时应看懂前一页再看后一页,边看边想,理解每幅画面的含义。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仔细观察画面,定下心来看书,真正投入到故事中去。
最后,让幼儿听录音看图书,直接感受图书故事与录音机之间的联系,幼儿刚开始听录音机时,播放速度要放慢些,故事要求是幼儿读过的或是幼儿熟悉的,语言往往具有重复性。让幼儿边听边翻,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的提示幼儿如何做,这样,让幼儿体验录音跟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巩固有序翻书的经验,最后放手让幼儿独立阅读图书。
2、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1)在班中为幼儿设立一个阅读角、图书架,提供大量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材料。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饭后、离园前,积极鼓励幼儿自己翻看图书。
(2)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宽敞、明亮、舒适的阅读环境。
(3)为幼儿创设感知积累和主动探索汉字的环境,为幼儿创设“识字角”。积累幼儿习得的汉字,让幼儿在空余时间不断感知,得到强化。
3、开展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
小组探索型活动是指幼儿以各自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为中介,自行形成小组探索阅读的内容,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教师则为幼儿提供运用阅读经验的机会。鼓励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是孩子自主开展活动中的观察者、支持者。通过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跟自己有同样兴趣的同伴一起交流、自由探索。让幼儿通过自己阅读、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积极交流,获得相关阅读经验,促使其情感、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阅读中的情境非常重要,只有让幼儿身临其境,才能更多的感受到阅读的氛围。这主要是指教师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里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在阅读活动前,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就某些主要内容进行发言、讨论,引起幼儿知识的联想,使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书,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5、正确指导幼儿阅读
大家都知道,幼儿的能力是有限的,阅读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依赖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确指导。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幼儿提出明确的阅读目的,提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帮助幼儿成功的进行阅读活动。
(1)激发幼儿看书的愿望,让他们喜欢看书。
(2)参与幼儿的阅读,并随时给予指导。通过与幼儿共同阅读,从而为幼儿树立一个正确看书、认真看书的榜样。及时鼓励认真看书的幼儿,使幼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启发幼儿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动脑筋思考。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较少,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以贴近生活,能引起幼
儿对以往生活回忆的问题为主。使幼儿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幼儿续编故事结尾,给故事起名等。都是启发幼儿思考的好方法。
(4)当幼儿读完一本书时,应与幼儿交流读后感。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思想感受。让幼儿带着任务去看书,幼儿看完一个故事后请幼儿讲给小伙伴听。无论讲得是好是坏,教师都要鼓励幼儿,得到老师和伙伴的赞许与肯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
(5)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作为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幼儿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辅助问题、调控引导,使幼儿能从中得到启发。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一些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意义突出且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教师指导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第三篇: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
浅议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策略 ——让优秀的绘本走进我们的孩子身边
【论文摘要】
幼儿早期阅读是一个大的阅读观念,是为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素质。由于幼儿早期阅读理论研究总体上滞后于实践的需要,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贯彻和落实《纲要》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解不全面和不深刻的问题。为此,本文拟从有关早期阅读问题入手,明确早期阅读能力的内涵,探讨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分析其目前存在的误区及如何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
【关键词】
幼儿早期阅读 绘本教育
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现在早期阅读材料的书籍如此品种繁多,其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充满大幅彩色打斗情节的图书以及一些内容灰暗的,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充斥着这个市场。这些难以保证质量的书籍,将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不良的行为习惯。
“绘本教育”在外国早已不是新鲜的词汇,但是在我们中国,却还相当陌生。孩子在不识字之前,通过日常生活和各种图像已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构成了一生的基础。即使识字后,儿童对文字所附带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也无法理解,仍在无形中接受着凌乱无序的图像和生活事物的塑造。强迫孩子过多过早地接受文字符号,只能无谓地浪费时间,贻误孩子的成长,甚至造成孩子的心理伤害和人格扭曲。所以,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支撑下,充分运用儿童对图像的直观能力,以绘本来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即语文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博物智能),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形式。
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绘本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
现代绘本与传统的“小人书”有本质的区别,在功能上,它更接近教材而不是娱乐,不是让孩子“看着玩儿”的。绘本较强调亲子阅读,即在父母的带领下,挖掘其中科学的、美好的、有益的内容,或组织孩子们在一起讨论,相互启迪、集思广益,触发认识的灵感和心灵的火花。
一 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绘本作品的选择 1 在绘本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着重考虑适应性、价值性、丰富性等方面。(1)根据年龄特点,选择适应孩子看的绘本
对于小托班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的绘本要篇幅短小、精湛,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发展需要和接受能力。
比如:绘本《抱抱》非常适合托班的孩子阅读。
它是一本几近无字的图画书。小猩猩Bobo一路上看到相亲相爱的各种动物,大家热切地抱在一起,表达对彼此无尽浓烈的爱。只有小猩猩,一路上与妈妈走失了,妈妈在哪里,好希望有人抱抱他哦!好心的大象妈妈背起了他四处寻找妈妈,找着找着,树上传来了小黑猩猩熟悉的“宝宝”声,是妈妈的叫声!小黑猩猩大叫着“妈妈”,向妈妈扑去,黑猩猩母子闭着的双眼和幸福的神情温柔着每一颗心。简单的故事内容,抓住了吸引幼儿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怀(抱抱)与对动物的好奇。这个绘本让孩子在体验相亲相爱的情感中,更让孩子们了解没有手的长颈鹿、河马是怎么抱抱的,我们的小宝贝将在书中找到有趣的答案。
又如:绘本《阿立会穿裤子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曾经或正在为穿裤子而苦恼的宝宝阅读的图画书。
阿立会穿裤子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件。但是,充满了早期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观念。这个小小的男孩阿立,在不会穿裤子的时候,因为一只脚穿裤子,另外一只脚无法独立站住而跌倒了。他放弃了穿裤子,光着屁股跑到外面去,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嘲笑他光屁股没尾巴的动物。后来,他看到白鹤一只脚站着,于是决定要学白鹤独立,没想到又摔了一跤,屁股坐在地上弄脏了。阿立只好回家去。在妈妈帮他洗干净屁股之后,阿立发现躺着可以穿上内裤,当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穿上短裤。啊!阿立终于会穿裤子了。对成年人来说,这是不是一件根本不足挂齿的小事?可是,学习独立吃饭穿衣,可是一件件了不起的大事。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生活,《阿立会穿裤子了》真正把握了儿童的成长轨迹。
(2)根据孩子学习进程,选择有鉴赏价值性的绘本
在追求文化、审美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考虑与主题挂钩,使其语言、情节、内涵等便于孩子们模仿、借鉴与运用。
如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中《好吃的水果》,我们利用绘本《好饿的小蛇》可以结合这个主题。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真好吃;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真好吃„„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呢?孩子们最初看到这本书,会开心的哈哈大笑,他们笑小蛇的贪心,使自己的身体都变了形,同时也从中加深了对一些水果的认识,圆圆的红苹果,弯弯黄香蕉„„
(3)根据不同要求,从丰富性出发选择绘本
我们选择的绘本内容上、类型上、主题上力求丰富,涵盖孩子生活、成长等方方面面,为孩子积累相关的语言经验。不同的绘本故事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不同,我们抓住重点开展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绘本《我不想生气》、《我想要爱》、《你爱谁多一些》、《逃家小兔》等都有着社会交往,情感教育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绘本中的语言,情景感化孩子,帮助孩子学习交往的技能,懂得感恩。
优秀的绘本中的绘画一定不是对文字内容的简单图解,它是画家将故事中的意图进行了创造性的再现,通过画家的美术语言,不仅传达文意,还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绘本中的美术语言,我们可以从书的开本(大小的舒适感、传递的信息、外形的变化)、书的结构(翻页中能否巧妙安排情节)、书的构图(打破客观世界的排列规则)、书的造型(角色、物体、环境面貌的迥异设计)、书的色彩(传递情感的温度、呈现作品性格、因早画面气氛))、书的笔触(勾线的痕迹、涂色的痕迹、撕纸的痕迹、材质的痕迹)等方面来权衡。
如绘本《菲菲生气了》就使用了鲜红的颜色作为背景贯穿全书表达一种愤怒情绪,让孩子感知颜色不仅仅是绘画的基本元素,还是一种表达的特殊语言;又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一书中,通篇使用了线描的手法来表现各种事物的质感,简练,明确,不失为观察摹画的范本;在《小海螺和大鲸鱼》中,画家让大鲸鱼蓝黑色的大尾巴随小海螺移动起来,自然转到其它页的插画里。因此,无论他们出现在何种丰富的场景里,我们就可以一眼找到他们,整本图画书也因此有了清晰统一的主色调,小海螺的身体动态和面部表情的变化通过简单的线条变化就表现得惟妙惟肖;《蜡笔小黑》就是以故事形式讲述刮蜡的绘画技法。在《小兔玩颜色》绘本中,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单元色,而且能让幼儿知道红和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出橙的混合色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其它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绘本中,更多的是语言的学习,其次有健康、社会、数学以及美术等知识的学习。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时,要仔细阅读,并不断发现,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引用到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让绘本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二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过程,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这种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父母师长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下“自然而然”形成的。
因此,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自由自在、可爱有趣的、丰富多彩的多元阅读环境、条件、动机和技能;同时成人需要与幼儿建立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具体来说,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实施的原则
(1)从绘本的审美性上去看:我们要充分发挥绘本的多元审美价值。绘本中图画是它的生命,孩子们是凭借图画来猜测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它的内涵不仅仅为了表现文字已经表白的那部分内容,甚或比文字讲述得更为丰富,隐藏着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欣赏和品读。正如梅子涵老师说过:“一个孩子每天都在向前走去,他清晨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东西,都将变成他身体里的一个部分”。我想说:幼儿绘本中的每一笔色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便是那第一个东西,便是那第一审美直觉形象,它必将变成孩子身体里的一部分。日复一日,是一件件不同风格的作品与孩子们共同构筑了他们的情感世界,陪伴他们健康地走过童年。
(2)从绘本的活动性上看:我们可以利用绘本,以丰富多样、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为阅读、学习的主要方式。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个表达爱的故事。我们可以学学书中的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对话:
宝宝:妈妈,你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
宝宝:“喔,这我可猜不出来!妈妈,你接着说“你想想看”。妈妈:你想想看。
宝宝:“我可想不出来。”这时我不得不尽可能地伸开双臂。妈妈:“这么多!”
宝宝笑了。是啊,真的很多呢!
(3)从绘本的创造性上看: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天赋。优秀的绘本,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一个都演绎着一段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中去寻找。如伊莎贝尔 阿贝蒂著的“小羊和小鹅”的一系列绘本中,大故事里藏着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别具匠心的细节饱含着超凡的想象和未泯的童心。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实施的指向(1)以绘本为学习语言的素材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凭着这份执著的兴趣,借助着绘本故事优美的图片和精练的文字将孩子牢牢地吸引其中。绘本语言可以支撑孩子口语的规范,引导孩子口语的健康发展,如在《亲爱的小鱼》这本绘本中,当孩子一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会被这水天相连、充满爱意的画面所吸引:在画面上有一只猫,蹲坐在水平线上,闭着眼睛,低头深情地吻着水面,透过水面那一团团的涟漪,我们可以看到水里有一条泛着淡红色的大鱼。
“这是什么?”老师指着大鱼问道。“一条大大的娃娃鱼。”孩子回答道。“对,是亲爱的小鱼!”老师笑着答道。
当看到小猫把亲爱的小鱼放走时,孩子又大叫起来“亲爱的小鱼跑掉了。” “小猫把小鱼带到大海边,看着它自由地离去。”教师又说道。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口语。绘本所创造的宽松语言交往环境激发了孩子孩子想读下去的欲望,在对精彩文句的赏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教师的引导更有助于孩子多积累一些典型的书面语,使孩子更容易被感染、被激发,孩子的词汇量也在此过程中积累。
(2)以绘本为表演的素材
有的绘本非常适合用来表演,孩子们在角色对话与情节表演中培养听、说、演的多种能力,如故事情节起伏、角色丰富、语言描写生动的绘本。
如我们借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让孩子来进行表演。
月光下,叶子上躺着一颗小小的蛋。(一个孩子蜷缩着身体当毛毛虫。教师在边上旁白。)
星期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砰!”从蛋里爬出来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这个孩子从布袋中钻出来,他身上穿着像毛毛虫一样的条纹衣服,头上戴着触角,看起来更像毛毛虫。)
他开始去找吃的。(“毛毛虫”开始爬起来)
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请位孩子去喂“毛毛虫吃苹果”。)可还是好饿。每次喂的时候让这个孩子说一句话:“毛毛虫,我请你吃一个苹果,或者我请你吃两个梨子等等”
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请位孩子去喂“毛毛虫”吃梨。)可还是好饿。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请位孩子去喂“毛毛虫”吃李子)可还是好饿。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请位孩子去喂“毛毛虫”吃草莓)可还是好饿。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请位孩子去喂“毛毛虫”吃橘子)可还是好饿。
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一根黄瓜、一块乳酪、一条火腿、一根棒棒糖、一个樱桃派、一根香肠、一个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请几个孩子去喂毛毛虫吃这些东西。食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像一条火腿可以换成一块肉什么的。)
那天晚上,毛毛虫肚子痛了。(毛毛虫在地上直打滚表示痛得不行,也可以捧着肚子直叫唤“哎哟哟、哎哟哟”)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绿叶子,(请个孩子喂片生菜叶子)肚子好多了。
现在,他不饿了,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了。(“毛毛虫”站起来了!还躬下头!毛毛虫到处去吓小朋友。引出表演的第一个高潮,这时候小朋友一定是又开心又惊奇。)
他造了一个小房子,叫茧,把自己包在了里面。(“毛毛虫” 蜷缩着身体,钻进一个圆圆的布袋中。)
他在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咬了一个小洞挤了出来。(“毛毛虫”脱下条纹衣服,钻出布袋,张开翅膀。)
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花蝴蝶翩翩起舞飞出了教室。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表演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与毛毛虫同呼吸共命运的,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互动。
还有许多绘本也非常适合孩子们和大家一起表演,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引导孩子们。(3)以绘本为审美的素材
在前面绘本的选择中,我也提到绘本中图画对绘本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绘本里,图画不在是文字的附庸,而是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因此绘本的画不是插图,它不是只为了表现文字已经表白的那部分内容,不是作为文字的“助手”来出现,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创作,绘本通过视觉来吸引孩子,但它不仅仅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配合或对于构图和形式审美而引起孩子的愉悦,儿童与绘本中的绘画的关系,首先是在画上看出故事或知识、信息,对他来说这就是读书的最初入口,画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画上表现出故事,孩子的眼睛是会发现它的。当孩子们在对画面的阅读中,对设计、装帧等的欣赏中,受到美的艺术的陶冶,培养审美的情趣;在无拘无束的快乐阅读中,飞扬想象,发展心智。
(4)以绘本为认识世界的载体 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绘本图书应当是多样化的,即注意图书题材的多样化,从幼儿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等不同题材的读物都可以让幼儿接触;也要注意图书文题的多样性。
如“海豚绘本花园”这个系列的绘本按照不同的题材、风格类型、适合阅读的年龄与对象,分为大师杰作系列、国际大奖系列、亲子阅读系列、情绪管理系列、生命教育系列、成长励志系列、美德教育系列、创意想象系列、科普知识系列。它还涉及儿童心理、儿童成长教育、家庭亲子教育、美德教育、生命教育、亲爱自然、环境保护教育等各方面的题材,注重对儿童成长中的一些基本素质,如亲情、友情、感恩、担当、勇敢、励志、情绪管理、自尊自信、善良、环境保护、自我保护、亲近自然、遵守社会规范、交往礼仪、团队精神等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培养。
曹文轩说道:“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所以,选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透过故事中的榜样,可以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等一系列品质,使其更好地与同伴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一般低幼绘本的内容具有非常明显的特色,它不仅有文学艺术的人文视野,还有“格物致知”的科学视野;除了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特征,还符合低幼儿童的接受期待,与他们的认知水准、生活经验和情感愿望以及审美倾向相吻合。在“理解故事内容”、“猜测故事情节”、“感悟故事主题”的过程中认识外界、体验生活,提高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等,并不断建立起新的领域里的话语系统。在对绘本丰富的内容、内涵的解读过程中,产生对生活、自然、社会、科学、艺术、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并由此引领走向对生活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观察与探究。
(5)以绘本为想像、创作的蓝本
当你给孩子读绘本故事时,千万不要漏看了它的扉页,就是翻开封面之后写着书名的那一页。在情境刺激之下,在想象天地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对绘本的故事续编排、制作与作品分享等,激发创作的热情,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像“小羊和小鹅”的一系列绘本中,画家把每张扉页都增加了一页,为的是突出书中主角的不同的表情和神态,孩子在看了这些书会,慢慢也学着开始画不同表情的小羊和小鹅,而且笔画很少就能表现出一个不同的表情,孩子们学的特别感兴趣。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1)环境是绘本阅读的最好向导。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绘本,放在班级图书袋中,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提供相应的新图书,并向幼儿介绍图书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教师除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绘本读物,还要并保证读物每月换一次、并逐步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同时要安排一定时间(如:午睡起床后、离园前)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我们要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陶冶幼儿性情方面的熏陶作用。创设专门性的阅读区角。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专门的、光线充足的图书室和阅读区。图书室和阅读区中应合理摆放小桌子、小椅子、地毯和软垫,尽可能布置得舒适而温馨。幼儿可以坐在桌前看书,也可以坐在地毯上或靠在垫子上翻阅图书。
(2)创设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
想让孩子多读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孩子爱上书。这就要让幼儿有愉快的阅读经验,老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寻找,如教师可以请幼儿将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或经验自制一本书,利用睡前餐后时间读给幼儿听,与同伴分享;或是幼儿在编讲故事时,老师要当忠实的听众,让幼儿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老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适时、适当,老师尽可能调动各种手段,如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创编故事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竞选故事大王活动、制作小人书活动、认识书店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幼儿爱看书、会看书、看懂书;
1参与幼儿的阅读
○ 这主要包括与幼儿一起选择合适的图书,共同阅读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并朗读其中的文字,就故事中人物情节共同提问、讨论和思考,在幼儿听完故事或者看完图书之后,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反思和质疑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内容,通过参与幼儿的阅读,让幼儿慢慢感受和了解图书中故事文体的特征,了解书上的文字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对成人来说,参与幼儿阅读的过程既是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也是分享幼儿阅读快乐的过程。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 ○ 成人需要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兴趣和赞赏,注意每天给幼儿看故事书的时间,幼儿是容易受暗示的,成人的关注有利于幼儿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习惯。
鼓励幼儿与图书、文字进行创造性的互动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成人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当引导幼儿通过复述、推测和假设结果、分享人物观点、讨论图画内容等方式与作者进行“对话”,使他们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同时也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口述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来创编和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制作图书、玩文字游戏、写便条、出通知、写信以及给熟悉物品作标签等途径,帮助幼儿学会创造性的使用书面语言符号,使他们成为图书和文字材料的创作者。
在日常生活中我一方面注重图书阅读区的建设,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提供大量适合的阅读材料,并随机增添新内容。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各类阅读材料投放在各类区角游戏之中。使他们随时随地有机会看到书,摸到书。例如:在建构区放置拼图玩具的参考图,在益智区放置图标、各国的国旗,在医院摆放挂号单等。积极鼓励幼儿在晨间、课间、区域活动、游戏时间、离园前等随机翻阅。必要的时候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相关的内容,同时我也会鼓励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参与这个环境的布置,让他们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各取所需,自由使用其中的材料。多一些机会拿起书,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如果你想开阔幼儿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性情,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好好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放低自己的视点,站在孩子的立场解读教材,以孩子的眼光理解内容,使孩子充分成为活动的主体,和他们一起进入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周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张杏茹:《多元阅读的世界》,《早期教育》,2002年第7期 3费立双译,《早期文学教育》,辽海出版社,2002年第7页
页面设置:A4;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cm;装定线0;页眉页脚各2.0cm。字体:标题黑体4号;正文宋体5号;表格内文字宋体小5号。
加粗:标题、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一级标题、表标题。空行:标题与姓名间、单位与摘要间、关键词与正文间、一级标题前。居中:标题、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表标题。
层次号:用阿拉伯数字(各层次号末不加标点符号),后空1格再写文字。行间距:正文用1.25倍的行间距;表格里用单倍。顶格:摘要、关键词、层次号、参考文献。
表格:三线表;表号用阿拉伯数字,后空1格再写文字。
第四篇: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作者:徐雯 来源:《上海托幼》2008.5 上传时间:2008-10-16 08:00:00 关键词: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既是幼儿从口语转向书面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一种启蒙教育。大班幼儿在接受了两年早期阅读教育后,便进入了早期阅读的最后关键期。在此阶段,如能进一步提升其阅读学习的能力,将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一、大班幼儿阅读需求和阅读障碍分析
大班幼儿经过入园两年的早期阅读训练,对阅读已经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他们能较自主地阅读图画故事书,阅读的范围也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杂志、报纸等各种文字载体拓展和延伸。但与此同时,新的阅读需求和阅读障碍也开始在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身上出现,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不满足已有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的单一,缺乏挑战性与互动性,已难以调动大班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其二,阅读的个性化倾向开始凸显。此阶段幼儿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出现了个性差异。如有的喜欢独自阅读;有的喜欢与同伴合作阅读;更有一些幼儿喜欢用多种方式开展阅读,如用绘画、歌舞、表演等方式表现自己理解的阅读信息。
其三,出现了妨碍阅读深入理解的“瓶颈”现象。其表现为,幼儿虽能将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但对情节复杂的故事难以全面解读,对故事情节的几个重要转折点无法作出合理推理和想象,对故事隐含的深层含义难以理解。
由此可见,进入大班后,幼儿由于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以及好奇心的驱使和个性的发展,早期阅读教育应随之由浅层理解转向深层理解、具象表达转向抽象概括、图片观察转向文字理解的新阶段。
二、大班幼儿阅读的指导策略
教师如果能从大班幼儿阅读的特点出发,为其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进行多元的阅读指导,就能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升其阅读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去探索、感知和积累阅读经验。对此,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采用如下策略: 1.渗透性策略。将“儿童的生活是阅读”这一理念融合于阅读环境的创设中,如在大厅里设置开放式的亲子阅读区,供幼儿和家长在来园、离园时阅读共享:在楼梯拐角处设置个性化阅读区,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既可以将阅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幼儿的脑海里,又可以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2.多样性策略。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种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图书。多样性包括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版式的多样性等。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3.互动性策略。激发大班幼儿与阅读环境进行互动式对话,以此拓展幼儿的阅读经验。如鼓励幼儿去不同的阅读区翻阅图书、杂志,享受阅读的快乐;鼓励幼儿参与阅读材料的收集,把家中藏书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阅读心得用绘画或者图文方式表现出来,并张贴于不同的阅读环境中,以供同伴欣赏;鼓励幼儿参与生活阅读环境的创设,等等。
(二)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结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1.集体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1)角色体验法。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故事,将静态的画面理解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如当幼儿阅读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后,教师便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母鸡萝丝散步时狐狸想尽办法吃它的有趣情节。幼儿用哑剧、快板、童话剧、歌舞剧等形式表现了对作品的理解。
(2)转折想象法。幼儿通过对图画故事书中转折的画面作细致的观察并大胆推测、解读画面中的空白情节点,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用爱送你回家》这个故事中先是小海豹在大海中发现一个木箱,后来小海豹又发现了躺在雪地上奄奄一息的长颈鹿。这里就有一个情节转折点,即海上漂来的箱子里有什么,生活在非洲的长颈鹿怎么会来到北极的。教师可以借助图书以及多媒体设备,翻开木箱的盖子,让幼儿去倾听长颈鹿的自述。幼儿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海上漂来的木箱里躺着被猎人抓来的长颈鹿。这样通过对转折情节画面的细致观察和大胆推理,解决了阅读理解中的“瓶颈”问题。
(3)质疑讨论法。在阅读教学中,摒弃过去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传统模式,引发幼儿大胆地向教师和同伴发问。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理解故事,提高思维能力。如故事《我做哥哥了》,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并不急着提问,而是引导幼儿思考:“看了故事,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幼儿的问题特别多,但大多是较为浅显的问题,如“野田为什么带弟弟妹妹去爬树”“野田为什么不喜欢弟弟妹妹”等,这些问题可以留给幼儿共同讨论。教师则根据幼儿的解答再引发新的较为深层的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4)联想猜测法。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突破传统的思维惯势,大胆想象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如《狐狸打猎人》是一本较为典型的图画故事书。教师可以用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的题目有什么想法”“猎人有枪,狐狸到底用什么方法打了猎人”等,这些问题引发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情节,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2.小组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组阅读可以作为集体阅读方式的一种辅助形式。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提供多种阅读材料,鼓励幼儿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并与同伴组成人数不等的小组。探索性小组阅读活动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在与同伴共同自主的阅读研究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阅读经验。
探索性小组阅读活动的第一步是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然后根据阅读主题结伴组成阅读小组。如奥运主题幼儿可以选择的图书有《福娃的故事》《马拉松的故事》《绿色的奥运建筑》等。针对这一形式,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而适合主题的图书,要特别关注幼儿选择读物的兴趣点,以及幼儿的结伴方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推动幼儿的合作阅读。
进入正式阅读后,小组内幼儿通过分工,运用各自擅长的方式进行探索性阅读。此时的指导策略是:当阅读出现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如当小组内的幼儿为了当组长争得面红耳赤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用合理的方式选出组长。
创设小组阅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这一可以合作分享阅读心得的平台,让幼儿用各自擅长的方式交流和共享阅读所得的内容和心得。此时,教师要作为欣赏者、激励者来鼓励幼儿大展身手,调动和培养幼儿的自信,使其能感受成功的快乐。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在阅读交流中展现的亮点,适时予以评价,揭示成功的合作经验和合作方法让其他幼儿共享,以此共同推进探索性小组阅读活动。
三、大班幼儿多元阅读形式
经过两年的早期阅读训练,大班幼儿的阅读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的特征。他们有的喜欢静静地阅读,有的喜欢用绘画、歌舞、表演等方式来表达理解的阅读信息,有的喜欢阅读广告海报,呈现出多元的阅读形式。
1.戏剧表演阅读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将熟悉的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作后,用肢体语言予以表达表现的一种阅读形式。幼儿结伴对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作(改编)――协商分工――合作排演戏剧――在舞台上进行“公演”,这种戏剧表演阅读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自主活动。
2.角色扮演阅读活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使原有的阅读经验得以迁移和创造。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体验式表演,这种形式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3.想象阅读活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通过对画面或者音乐的大胆想象,运用其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教师提供材料(图画书中的某一页或某一段音乐)――幼儿根据故事画面或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幼儿编出故事、诗歌或散文,这种形式是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
4.标志阅读活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对图书活动中的各种标志进行解读。解读生活素材――获取有用的信息,这种形式不限时间和地点,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行。它既扩充了幼儿阅读的内容,提高了幼儿对社会信息的敏感度,也为幼儿以后成为社会人奠定了一些基础。总之,在幼儿的早期阅读中,适宜的、灵活的指导策略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必需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幼儿终身受益。
第五篇:家庭指导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家庭指导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
罗玲
05-13班 2005421088
摘要
研究早期阅读以及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家长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兴趣
能力发展
早期阅读“(early reading)儿童一岁半以后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儿童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阅读。早期阅读是当代一些教育家主张提早对幼儿进行教育而提倡的。他们认为如果大脑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受到刺激,有些东西就永远丧失。接受刺激的最佳期是儿童早期,早到出生18个月时。他们还认为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会持续下去,而且还会随着他们学历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这是《教育大辞典》对早期阅读的解释。我认为更确切的来说,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婴幼儿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等,早期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是通向视野开阔、心灵丰富、头脑发达、聪明灵透的最佳途径。
早期阅读是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所以,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早期阅读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我认为早期阅读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
1、促进幼儿良好的听、说、读习惯的养成。幼儿阅读不仅仅是能否认识几个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而好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幼儿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幼儿文学中,像《小兔乖乖》、《聪明的乌龟》、《三只羊》等,都非常形象生动,能很好的吸引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不管在看,还是在听,都全神贯注,养成一个听、说、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逐步形成观察、想像、思考、听读一整套方法。如: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无意识地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并在此过程,学会了正确的翻阅书本的方法等,锻炼了幼儿初步的独立阅读技能,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幼儿阅读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主动探索的能力,使之形成对阅读的积极态度,而且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也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较高的阅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2、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刺激物,借助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促进幼儿学习形象化语言。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等等。这些语言清楚、准确,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这种形象化的语言符合他们的认知思维特点,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很多幼儿在倾听故事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经常会很形象地描述那些故事、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这说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形象化语言的过渡,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阅读是成人借助于图书和幼儿交往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不仅丰富和扩展婴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也能够让婴幼儿在书中再认出他已经熟悉的事物,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的东西。同时可以丰富幼儿掌握的词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现实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比如,在指导阅读时,通过让小朋友续编故事,或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表演道具,幼儿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哑剧、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培养幼儿在集体中大胆表现,勇于创新,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这些活动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都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幼儿在形成自觉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关于早期教育的热点课题之一。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早期阅读已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价值,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基本上达成共识。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重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但实践证明,在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家庭环境、家长的自身素质、教养态度、观念、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在认识方面以及方式、方法上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在1998年开始的关于《早期阅读与幼儿家庭指导》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人曾对上海地区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现状进行过一定范围内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指导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观:在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家庭已经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真正价值和涵义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过分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不少家长认为“幼儿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有好处的”,但很少意识到早期阅读对孩子情感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甚至有些家长将幼儿阅读简单的等同与早期识字,从而造成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家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机械的识字上,功利性的追求识字率,片面地进行知识性、学习性的“工具式”阅读,而忽视了对孩子整体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的阅读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害的。
2、缺少科学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幼儿阅读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也开始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实践,然而从家长以及老师的反馈来看,除了少数家庭以外,大部分家长的阅读指导在孩子身上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长缺少正确的幼儿阅读观所导致的,过多地追求阅读指导的“结果”,使幼儿阅读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幼儿阅读阅读成了呆板的家庭教育行为,减弱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于家长缺少对阅读过程的科学指导。在对家长阅读指导行为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的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个人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时、情绪好时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无法有效的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阅读的质量,比如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图书时,仅仅只是照着书上的文字往下念,根本不去关注那些与文字相匹配的画面,也不去理会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和困惑,厚厚的一本书也许几分钟就给孩子读完了,对于图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却熟视无睹,那么孩子在这样一种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只是一些单一的信息,而没有真正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另外,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阅读特点和需求,在分析、评价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时,往往不能恰当地给予解析,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其行为,容易主观地作出评判,在某些情况下就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发展,从而使本应该和谐交流的亲子阅读变成负担式的机械阅读。
3、缺乏和谐的幼儿阅读环境: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也愿意花钱到书店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图书,在家庭中也会为孩子创设一定的阅读环境。但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在究竟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图书进行阅读,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更适宜孩子阅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1)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阅读材料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调查发现75%以上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择图书,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依据或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书欲望;只有1%左右的家长在为幼儿购买图书时能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2)缺少足够的幼儿阅读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也在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已经占到家庭收入得30%左右,但在时间上的投入却越来越少,在调查中发现,每天能保持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庭不足15%。
(3)家庭环境的布置不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还很差,行为和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维持孩子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调查中发现,能够真正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或单独置放孩子阅读材料场所的家庭微乎其微。另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家庭中能够有意识地为孩子准备书房、书橱、书桌的比例不足3%。
根据调查的现状和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家庭指导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概念及指导意义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一种准备性阅读,而不是成人的那种独立的看书、读报普通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一种对图书、画报、色彩、音像、标志等多种读物的阅读习惯、兴趣和逐步阅读的过程,是为孩子的正常社会化做准备,更是为幼儿接触由文字符号组成的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准备。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家长和教师指导方法和技能的影响,在家庭中首先要建立一种家庭共同参与式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主体不但包括幼儿,还包括父母,家庭中的早期阅读实际上是在父母的出声阅读、把抽象文字符号所包含的内涵转化成幼儿可以理解的口语氛围中,让幼儿在可以感悟的声音、图象中慢慢形成对书面语言文字的兴趣过程,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第二,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的阅读环境。
一、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期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1、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2、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就可以选择《小猫钓鱼》的故事;有的孩子爱撒谎,可有意识地为他选一些有关诚实方面的书,如《木偶奇遇记》等。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物或兵器,有的孩子则喜欢《孙悟空》、《白雪公主》,家长在选择图书时,要尽量满足孩子。选书时还要顾及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爱绘画,可为其多买一些精美的绘画书。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因此,购书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书。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父母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成人的榜样是使幼儿形成自我强化的源泉,幼儿的早期阅读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父母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对图书产生兴趣的,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却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阅读”,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好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喜欢阅读,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引导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始时可以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懂;同孩子一起看书,并讲解其中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因此说明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合理运用阅读指导方法。
一、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找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穷究、发问。面对这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切不该粗暴地加以制止或敷衍了事,平时,家长也可陪同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由于幼儿期正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阶段,他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经验,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相关知识。因此,家长平时应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生活,丰富其直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阅读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给幼儿讲《猴子捞月亮》这一故事前,先引导孩子去认识倒影的话,那他在听故事时就很容易理解其内容了。
二、认真做好“讲、看、听、引”四个方面 “讲”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低幼读物,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动画片之类的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有时,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交流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闲暇时,家长应多带幼儿去图书馆或书店,诱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三、从多种角度看图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图书并非单一的文学作品园地,有许多幼儿画册是带有智力开发内容的,家长不但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智力题,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图书内容隐藏的各种资源,比如画面结构、色彩、线条、形象、物的数量等等。可以提问:“小房子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小鸡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图中有几个小动物?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仔细寻找,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孩子的素材,可以培养孩子数、形、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家长还可同幼儿一起合作,将幼儿自编的故事制成一本图书,幼儿绘画,家长配文字,这样不仅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也使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
上海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周舜培曾在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说“我认为阅读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因为阅读确实是孩子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80%以上的知识要通过阅读获得,阅读能力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主要依赖于幼儿时期的早期阅读教育,所以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贾国琳 韩仁玲:《为了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洁 :《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上海托幼》2002年1-6月刊第4期
[3]徐雪珍 施为萍 马福生:《幼儿阅读指导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