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小学生的写作困境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作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于江
摘要:不管怎样的班级,里面总会坐着几个对作文“恨之入骨”的学生,其实,刚开始时,老师们和这些学生曾经是一起追求过那美好的文章,但现在,只剩下“遗憾”。本文将还原几个教学过程中场景,尝试从学生的角度来
重新思考“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这个话题。关键词:生存性写作 存在写作
管建刚老师在他《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很有意思地提出了两种写作状态。一个是应试作文;另一个是自由写作。前者属于“生存性写作”,不完成就不会有“好果子”吃;后者属于“存在性写作”,这种写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在其中体会快乐,在其中抒发情感,不需要别人催,他们自己乐此不疲。就现实而言,我们的学生在面临作文时大抵如此吧。
事实上,除了班级里“人人夸,人人爱”的个别牛娃之外,绝大多数孩子的作文写作状态是“生存性写作”,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们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他们的样子:多半是趴在桌面上,不停地咬笔杆,时不时东张西望,偶尔呆呆地傻笑,更有“精神崩溃者”径直把斑斑点点的本子,唐诗一样长短的作文呈交上来,甩一句“不会写!”,一昂头,做好“赴死”的准备。这便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写作课众生相。一个字概括学生此时此刻的感受,那就是“难!”
课堂如战场,主要矛盾冲突是老师一门心思地想让学生写长,写详细,写生动,写出细节,写出特色„„学生只想以退为进,死磨硬泡,直拖到最后一刻也不多写一个字,不多写一句话,不多写一个情节,如有可能,绝对不写新东西„„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实际的问题。
相似的比喻,不妨调换一下角度:其实,教学生写作得和带兵打战一样,官与兵要互相协调才能战无不胜,为将者更要体察“兵情”,才能知人善任。当老师的也要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制定更好的教育策略,如此一来,为教者原本“恨铁不成钢”的失衡心态,是不是安稳了一些呢。因此,本文就将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孩子在写作时内心中的“小九九”,聊聊那些摆在学生面前的几大阻力。
那么,我们不妨先还原几个现实中常常遇到的场景,调头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看看他们写作的阻力来自于何方。
【场景一】:一节作文课上,语文老师讲得心潮澎湃,热汗直流,各种知识点,方法和技巧都讲得十分全面,范文铺开,各处要点圈画得当;学生们也是眼睛不敢眨一下,抱臂坐正,认真听讲,稍有精神松懈者,老师瞪一下眼睛,那人便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汗毛一立,赶紧坐定。课堂内一派秩序井然„„
第二天,作文草稿收上来,老师一看,规矩倒是规矩,前点后扣,比喻排比等等一个不少,但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就像吃着一盒盒火柴杆儿,更难受的是千篇一律,全班就像商量好似的,过半学生的选材都是自己课上举的那个例子,学生学生,写作文时,他们竟然只会学,不会创造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善于写文章的人必然是敢于说话,思维活跃的人。上面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可用三个字概括,那便是“不敢写!”
在北方方言中,有一个词叫“麻爪儿”,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吓傻了,发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变通,连逃跑都不会了。这种现象在学校里,我们也可以真切地觉察到,特别在低年级的小学生眼中,老师的确是一个“庞然大物”,不仅高大,而且当犯错误的时候还很凶。这种外在的差异,会让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大的畏惧感,加上学生的思维尚不成熟,不能对心态进行及时地调节,因此,畏惧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思维连同身体瞬间停滞的效果,而且往往是年级越小越明显,更可怕的是,这个效果还会延续,影响很长时间,甚至到无时无刻不存在。比如,宋人苏轼,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梦见自己变回小孩,他爸苏洵令其背《春秋》,那种恐惧感仍然记忆犹新,有苏轼诗为证: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正是在这种“挂钩鱼”的感觉下,学生写作文就如同被“玉皇大帝”盯着一样,岂敢肆意妄为,敞开心扉,又岂能不“麻爪儿”呢?
在写作课上,我们的教学习惯一般是先提出写作要求,再分析例文,然后讨论素材及写法,最后完成自己的文章。有些同学在没有动笔之前,通常都会听到老师对某些重点提高调门的提醒。其实这些话的目的是提醒这些同学要高度重视,不能犯错,但他们却事与愿违,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这些同学在学这些知识的时候总是带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旦遇到一点问题就在想:这个地方的确很难,弄不好,我就得挨批评,要是被点名,那多么地不好意思,要被批评,那是多么可怕,要是重写,天呐„„担心的多了,反而束缚了手脚,迈不开步子,结果真的就没有学好,甚至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所以,当心中堆着一大串担忧的时候,出于避重就轻的缘故,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最稳妥的写法,最保守的选材,以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效果。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低年级小学生一写自画像,结尾就会出现“这就是我,可爱吗?”等这类矫情的句子。中高年级一写父爱母爱,就得“我大病一场,爸妈冒雨带我去医院„„”等俗套的选材。暂且抛开生活体验积累的问题,这难道不是一种因为“不敢写”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表现吗?
【场景二】:一场语文考试刚刚结束,班级里的一位学困生这次又拖了班级的后腿,语文老师拿来试卷一看,基础虽丢了一些分数,但最可气的是他的作文只写了三行字,再仔细读一读他的文章,题目要求看漫画中小孩利用抽屉取苹果,写出主人公创新的过程,而他的文章只有一句靠谱一点的文字——“星期天,我爬上桌子拿苹果吃,真开心啊。”没有起因,没有经过,没有结尾,什么什么都没有„„
老师火冒三丈,立刻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追问原因。但不管你问他什么,他只会低头不语,老师大怒,一拍桌子,发了飙,那学生还是低头,只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孱弱的字——“不会”,老师有些怒不可遏了,“说!为什么不会?!!”那学生眼泪汪汪,再没有话了。老师无奈了,只好草草让其回班,从窗户向外看,只见刚刚像哑巴一样的他,刚一出办公室的门便和其他同学张牙舞爪地说笑,你说他无话可写,谁信呢?
说是不信,但这种课下能说会道,课上变成“哑巴”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坦诚地讲,不是他存心使坏,可能他真的真的没东西写!
如果抛开社会大环境不谈,我们都不会承认学生真的没东西写,可是,我们也得承认曾经有无数的学生跟自己表达过没东西写。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很可能我们的学生缺失了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就是从一个事物迅速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外的事物上去,并且有来有回,能够达成目的,迅速反馈回来的思维。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心智还很不成熟,在写一件事情时,他们可能只在单纯地写这一件事情,极少会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为后续的某些情节做铺垫,写完就写完了,他们更不懂得如何写出点枝枝杈杈,因此,我们便常常会看到故事情节极简略或前言不搭后语的作文,因为学生走进了叙述的死胡同,并无法从其中跳出来,更无法联系到其他事物,这便是发散思维欠缺的表现。
我们可能很少这样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不是已经脱离了作文的内容本身,而只流于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或者更简明地讲,我们的作文课是否应该改名叫“写作技法课”更准确一些呢?在内容的讨论选择与宣讲写作的技法之间,我们是否犯了主次颠倒的错误呢?我想有的时候极有可能!于是便会有这样的一幕出现了,我们慷慨激昂地讲着玄之又玄的大道理(姑且美其名曰叫中心思想),学生听得却是昏昏欲睡。我们在课堂上不断要求:前点题,后扣题,压中心,写事例,有详有略,详细具体,好词好句,排比拟人„„然后才去讨论“武松打虎犯不犯法?”,“屋檐下的小燕子掉下来了怎么办?”这样的话题,其实,武松不打虎就被吃了,城里孩子家的屋檐下是空调外机。我们人为地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拉远距离,并且将一大堆复杂玄奥的写作技法反复强调,使之登上神坛,夸大其重要性,打断学生聚合思维的路径,使学生无法综合一打陌生的素材,并从中摘取需要的内容进行思考加工,而只是绞尽脑汁去思考怎样用上几个老师讲过的技法,内容服从于形式,没东西写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便是聚合思维缺失的原因。事实上,很可能,学生会感觉没有东西可写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这些施教者对教育的理解。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一书中谈及教育有这样一段论述:“英国人的工程师并不是学校学出来的,而是在车间里训练出来的。这种办法表明,每个人都能达到他的智力允许他达到的水平„„而法国,一代又一代人越来越向中国看齐„„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生活不断脱节的趋势却令人着实难忍。”诚然如此,没有厚积如何能薄发?屡见报端的那些关于“神童”的报道,很多都以“小学生能写出中学生一样的文章”为佐证,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渐渐地,这种少年老成的现象是否也成为了施教者乃至全社会潜意识中的作文教学标准了呢?让小学生去写善与恶,感恩,亲情,创新等话题,分析不深入,便给这学生扣上不会写,没东写的帽子,犯了揠苗助长的错误。
也许,根本不存在学生没东西可写的问题,只是我们用天才的标准去要求凡人了。
【场景三】:叮铃铃——,已经下课了,上一节课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老师要求大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此时,班级里的同学已经走了一半,但另一半却仍在咬着笔杆,眼睛向上翻,右手托着腮帮子,做痛苦状,琢磨着文章的第二段该写些什么。
拿起那残破的作文草稿本,布满墨水污迹的纸张上,歪歪扭扭,稀稀疏疏,就那么几行文字,再端详一下那作文内容,怎不叫人“七窍生烟”,根本就“狗屁不通”。
于是,老师怒了,大声呵斥,扬言再过20分钟,如果仍是这样,那么,当晚的作业定会另有“封赏”。只见教室里的这些个“懒汉们”瞬间精神抖擞,奋笔疾书,那架势真是文思如泉,势不可挡啊。不消说20分钟,只一刻钟的时间,就交齐了。尽管文章仍不能用一个“好”字评价,但至少凑够了篇幅,有了一个完整的情节,像那么一回事了。
为了完成这种课堂作文,对付那些“懒汉”,常常需要老师威逼利诱,拍桌子,瞪眼睛才行。但为什么总有一些学生,他们的敏捷才思,非得到最后一刻钟才能喷薄而出呢?
也许真实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懒”,只是真的真的不想写。“不想写”表面上看是动因问题,然而,却并不是简单一个“动因”这么简单简单,在这里笔者要分三条来分析论述。
1、一名小学生要想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要构思,要组织词汇,要下笔,之后要检查,要修改等等,这些必要的环节在时间上是必须得到保障的。这样算下来,一篇合格的习作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半小时的写作时间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能用奢侈来形容,因为在语文习作的下面还放着一摞厚厚的数学作业。是的,在有关专家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国语水平赶不上英语水平,而数学能力却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可曾注意过学生学习时间的分配比例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难怪近日《文汇报》刊文“语文,已被边缘化的主课 ”,详述了如今语文的尴尬地位。在校外的教育市场上,奥数英语的门庭可谓车水马龙,而语文(包括习作)通常只能作为辅导机构利润扩大化的赠品。尴尬的地位,薄弱的投入,以及升学的考量,让孩子没有时间去思考写作的问题。作文,想说爱你没时间,沦为完成任务的作文还是看在语文老师是班主任的三分薄面才不得不敷衍一下,所以,让学生于“百忙”之际完成一篇耗时费力的作文,谁能愿意呢?
2、俗话讲,“无利不起早。”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之二,是他们根本不明白写这东西为了啥。你可以和他们说是锻炼表达能力,也可以摆出一列著名作家的画像来渲染热烈的气氛,但根本的问题却没有丝毫解决,学生还是不清楚自己写作文是为了谁,因为他(她)的主要读者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语文老师。
此外,几十个学生写文章给一个人看,一去三四百字的文章,一回二三十字的评语,还是几句套话,劳动付出不对等。最后,不管你怎么写,基本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点评的时候,前面星星点点的夸赞,之后一定会出现一个“但是”来转折一下,“若是如何如何便更好了。”当然,这世界上不可能有真的完美,但对于学生而言,经过一番刻骨铭心的思索之后,拿出来的便是他(她)满心期待的完美成果,他们渴望得到“满分”的评价,然而,现实是似乎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结果,是的,“100分!”这个让无数学生感到兴奋的成绩,对于语文来说,在二年级之后便永远地与学生告别了,更有意思的是,在最后汇总分数的时候,我们还要硬从几近完美的试卷里抠出一分去,最高只给到99分方才罢休。于是,我们只能无限地羡慕数学课上听到100分后,学生那爽朗的“欧耶!”声。而语文,特别是作文似乎永远都是一个有缺憾的东西。如此一来,不知为何而写,高“投入”,低“回报”,吃力还不讨好,学生怎能愿意写作文呢?
3、不写文章不知道,那作文真的真的很烦人。大凡做过作家梦,有过写作体验的人都清楚,好文章从来不是一次成就的,而是要千锤百炼,历经数次的修改,订正,才能“磨”成的。与正文相比,这些修改和批注的地方才是更有价值的地方,诚如普通本《红楼梦》和脂砚斋批的《红楼梦》,那价格就是不一样。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和学生提“重写”的次数远高于“修改”,除非是主观地对自己要求精益求精,否则,每每写作都要重写个三五次,想想确实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情。烦!“又要重写„„”,学生一次次垂头丧气地抱着本子上位重写,我们得到的是一篇干净的作文,一次干净得可供检查的作业;我们失去的则是学生对写作的耐心和信心。在家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点,谋定而后动,尽量减少返工的次数,着力地提高修改的频率和质量,才是要务。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对于写作,学生不烦它,才能爱它。
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无章法可循,总是没有理工科那般干净利落,特别是作文,这样也行,那样也可,自说自话,八面玲珑,但一篇文章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嗤之以鼻,结果糊里糊涂,最后讲者糊涂,闻者也糊涂,一起糊涂。其实,无论怎样,作文终究是学生的作文,写的是他,爱的是他,恨的也是他,它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不是我们的。作文写不好,就像人生了病,老师们开膛破肚般地解剖分析,病非但治不好,这种由外而内地治疗恐怕只会让学生被治得“一命呜呼”了。俗话说的好,“刮风下雨不知道,身上哪儿疼,自己最清楚。”所以,我们分析作文教学还是多从学生的角度看看,这样才是治标治本的良策,也唯有如此,才能找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作文”来。
第二篇: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龙口中心小学 何文才
内容提要
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失去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兴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同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联,使人动情的东西,令人喜爱的东西都能让人感兴趣。因此,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动于中发于外,就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 情感 兴趣
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相象作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阵地,素质教育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刘,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是其中原因之
一。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对我后来发生的影响,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尔文小时候是个平庸的孩子,但是由于酷爱大自然,并以最大的热情从事学习,搜集标本进行野外观察,因此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一节怎样引导学生感兴趣的参入课堂作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文教学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活动中,教师如何恰当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我教学《记一次活动》时,我课前画上几幅画,让学生做评委,评一评,评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可高兴了。课的伊始,教师就扫除了学生心里障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就问;“老师,是您画的吗?”“是呀。“哦,真了不起。”教师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表达,来促进学生写作的欲望,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起点,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教学中就自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应就会有所提高。《新课标》就明确地把“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活,重在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海洋的内驱力。
二、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情感中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郑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既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又有着现实的紧迫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某件事物或活动有了情感,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加《记一次活动》课前学生评出了一幅色艳丽的“小丑”图画。我举起那幅画,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学生个个发出称赞声,借此时机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幅画的赞美(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一下课堂就像开了锅的水,我趁势说:“孩子们,为什么不大声说一说自己的心里想说的话呢?”这一下像开了闸的山洪。“老师,我说”“老师,我说„„”教室里出现一片如“林”的小手。一个个小脸如粉红的桃花,映入我的心田,一张张小嘴如同爆行,接二连三,响个不停。什么“漂亮的小丑”“美丽的小丑”、“可爱的小丑”“我想跟她玩”、“我想跟她做朋友”“我也想画一幅”„„当你看到如此的情景,怎么不为此所动、所喜呢?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水到渠成。这正是现代需要的课堂教学呀!正是因孩子们对这幅画有了情感,才能把自己的心声用词用句来表达。达到我嘴说我心,我嘴说我见,我嘴说我想的目的。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不作限制,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对教师上的一大成功,我们应当爱护这些小天使个性化的语言来完成的作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很容易根据学生的外在行为来判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及程度如何。兴趣对学生个性品质及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极大,是任何品质难于取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学生个性发展学习与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写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教师趁热打铁:“这小丑可爱吗?”“可爱”“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孩子们马上意识到‘小丑’缺了鼻子,需要画上。“”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个‘贴鼻子游戏’好不好?“教师我来”„„。我首先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给“小丑”画鼻子。学生有的把鼻子画到眼睛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头上,有的把眼睛画到了耳朵、下巴等等。引得孩子们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其中有个同学观察非常的细,找准目标之后,准确的画好了鼻子的位置,顿时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我又让那个学生介绍他成功的经验,在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的所得。这样活跃的课堂,会深深在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是“趣”激活了课堂,是“趣”让孩子们难忘,是“趣”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也说过:“只有哪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有成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学生个人的内在学习品质,是学习的内驱力,但它往往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外化出来的。
四、作文的兴趣从需要中来
需要是人的本能,当本能需要时,就会转向行为。文笔练习是要抓住兴趣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自己做的看的听的想的都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的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边不停地写。学生的这种行为就是教师的需要,同时也要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只要我们能达到自己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激发学 生。
5学生的写作兴趣,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教学手段都是一种收获。活动是写作的呈现的过程,学生多参加些有趣的活动,给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无尽的鲜活素材。因此引导学生、组织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内的活动,如兴趣小组、出外郊游、调查采访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饱含激情地写出来。学生就不会为怎么写、写什么苦恼了,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有了乐趣,只需把自己的所为用文字叙述出来,这就是所需了。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识字量后,就自然会有阅读和写作的愿望,教师要顺应儿童这一心里规律。一开始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不要作任何的限制,学生喜欢怎么写就让他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之后,让他们互相读一读,评一评,谁写得好,可吸取长处。教师只需要加以适当的点拨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到写作是件简单的事情,我手写我嘴,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此简单而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万能的钥匙,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总之,只要老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在课前精心的设计教案,课中认真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就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第三篇:怎样帮助小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
怎样帮助小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
学生普遍怕写作文,一提写作文,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总是抱怨“没啥可写”的。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平时我是从以下方面去做的:
1、从仿写入手。
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完成习作所需的写作方法,例如一年级教学中我紧抓教科书中的图,每学一课我都让学生先说说图上画的内容,说的时候,按观察顺序去说,然后再看一看课本上是怎样写的,遇到好的句段就让学生仿写。如学过《哪座房子最漂亮》,我就鼓励学生先说一说我们自己的学校,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说起来,我们的学校是两层楼房;我们的教室前高大的榕树;有绿色的柏树;有平整的操场;围墙边有一排高大的杨树,它的树荫遮了半个操场……说过后我再总结,最后让学生把所说话的用通顺的语言写在作业本上。
2、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再如我们学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时,小燕子通过几次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点。课堂上我就让学生们学着小燕子观察苹果和梨,在手感、颜色、柄、味道、核的不同之处,学生们兴趣极高,观察特别认真仔细,并且还互相补充,我及时给与肯定,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写一段话,最后比一比谁描写的细致。我们地处农村,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来供学生观察。路边的野花、池塘中的小鱼、看家的小狗、耕作的农民……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素材。
3、充分利用看图写话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从一年级开始,每年我都会从网上打印一些看图写话,让孩子认真完成,我先让学生观察每一幅图画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图中的时间、人物、事情……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之后我会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表扬写得好的学生,观察不仔细的学生我会当面给与指正。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班多数学生把写作当做一种乐趣。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第四篇: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作者
浅谈兴趣与作文
春州小学陈朝术
[内容提要]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失去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兴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同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联,使人动情的东西,令人喜爱的东西都能让人感兴趣。因此,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动于中发于外,就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情感兴趣
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来说,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相象作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教育的阵地,素质教育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刘,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是其中原因之一。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怎样引导学生感兴趣地参入课堂作文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作文教学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活动中,教师如何恰当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我教学《20年后的家乡》时,我课前准备了几幅家乡画(有新的有旧的),让学生做评委,评一评,评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可高兴了。有的说这幅画美丽,有的说那幅画先进……我再发问:“哪里体现美丽?哪里体现先进?”让学生大家说说。这样便扫除了学生的心里障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初步感觉到新家乡的美丽与先进。教师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表达,来促进学生写作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教学中就自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应就会有所提高。《新课标》就明确地把“写作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高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仍然重在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海洋的内驱力。
二、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情感中来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郑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既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又有着现实的紧迫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某件事物或活动有了情感,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写看电影《观后感》,课前放影《举起手来》部分诙谐的情节,让大家观看,学生看得很入迷。电影中夸张、有趣的情节让他们哈哈大笑,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随后,我又让他们看“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等情节。这下,他们转喜为怒,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我趁势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大声说一说自己的心里想说的话呢?”这一下像开了闸的山洪。“老师,我说”、“老师,我说……”教室里出现一片如“林”的小手。一个个小脸如粉红的桃花,映入我的心田,一张张小嘴如同爆竹,接二连三,响个不停。什么“可恶的日本鬼子”、“令人讨厌的日本鬼”、“该死的日本仔”……当你看到如此的情景,怎么不为此所动、所喜呢?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水到渠成。这正是现代需要的课堂教学呀!正是因为孩子们对这片电影有了情感,才能把自己的心声用词用句来表达。达到我嘴说我心,我嘴说我见,我嘴说我想的目的。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不作限制,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对教师上的一大成功,我们应当爱护这些小天使个性化的语言来完成的作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很容易根据学生的外在行为来判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及程度如何。兴趣对学生个性品质及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极大,是任何品质难于取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学生个性发展学习与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三、作文教学的兴趣从激活中来。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老师们凭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作文之前设计游戏,对激活课堂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我再趁热打铁:“日本人这样可恶,为什么会侵占我们的家园?”、“你们要怎样做?”经过这样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和奋发图强的决心。游戏,更能引起小孩子的兴趣。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让几个学生作了表演:我国军民是如何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他们的精彩表演引来一阵阵的哄堂大笑,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样活跃的课堂,会深深在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是“趣”激活了课堂,是“趣”让孩子们难忘,是“趣”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也说过:“只有哪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有成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学生个人的内在学习品质,是学习的内驱力,但它往往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外化出来的。
四、作文的兴趣从需要中来。需要是人的本能,当本能需要时,就会转向行为。文笔练习是要抓住兴趣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自己做的看的听的想的都写下来。”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边不停地写。学生的这种行为就是教师的需要,同时也要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只要我们能达到自己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教学手段都是一种收获。活动是写作的呈现的过程,学生多参加些有趣的活动,给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无尽的鲜活素材。因此引导学生、组织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内的活动,如兴趣小组、出外郊游、调查采访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饱含激情地写出来。学生就不会为怎么写、写什么苦恼了,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有了乐趣,只需把自己的所
为用文字叙述出来,这就是所需了。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识字量后,就自然会有阅读和写作的愿望,教师要顺应儿童这一心里规律。一开始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不要作任何的限制,学生喜欢怎么写就让他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之后,让他们互相读一读,评一评,谁写得好,可吸取长处。教师只需要加以适当的点拨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到写作是件简单的事情,我手写我嘴,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想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此简单而已。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万能的钥匙,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作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总之,只要老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在课前精心地设计教案,课中认真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就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更加有“。
第五篇:中学写作教学困境
摘要:中学写作教学处于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学生写作话语权的丧失,缺少对文字的深刻感受力以及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操作策略。还学生以话语权,使作文具备个性化的生命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通过立体式阅读,即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与文字对话状态,使学生获得对文字的深刻的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对语言思维过程、语言运用规律的“深度模仿”,是教学中相对可操作的策略。
关键词:写作教学;话语权;立体式阅读;深度模仿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作文新课改最大的成果是把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最本质的问题摊在了理论的平台上,它让我们直逼惨淡的作文现状。谁都绕不过去的问题是:学生有效写作的途径在哪里?有没有写作训练的规程,或者说写作训练的规程能指向达到实质效果的目标吗?为此,我们在浙江的台州、金华、舟山、杭州等地,对中学生做了或集中或零散的问卷调查。我们把写作中一些有意义的发现由现象上升到理念的高度,由抽象的理念还原为具体的案例操作,由对操作结论的关注转向对阶梯性的演示过程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追问与思考。
一、还学生以话语权:制约理论空洞的良药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那种更接近写作本质但可能更远离高考作文规范的自由写作,一直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学生写作的残缺状态,即使在现在广为流行的话题作文中仍然如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要素”(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1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而教师的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对那些成功作文优秀因素共性的分析与解读上,使极具个性化的写作活动成为集体工场里的流水装配和批量生产,作文的个性化生命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学生的“失语”,或者说学生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从本质意义上讲,写作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但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人)的这种天性往往很早就被剥夺。有些地方,从学生知道作文是语文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时起,作文就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分裂。在应试体制下,作文的“器用”被反复强化。可以说,许多学生都是在天性之外痛苦地耕作着这块贫瘠的作文田地。杜威先生说得好:“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
2学生话语权问题,是一个教学机制的转换问题。理论固然具有指导的价值,但理论的规定性越多,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写作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理论的使用是基于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自主话语权的确立,就是主体性的确立。而主体性一旦确立,那些无用的理论废话和过时的道德说教自然会被束之高阁,人的最本真的心灵需要和生活需要就会自动走向前台,人的写作的源本天性就会得以正常地显现和发挥。这时候,也是合宜有用的写作理论发挥其最大功用的时候。
二、立体感受文字: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
如果说话语权的回归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的话,那么对文字的深刻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而文字感受能力的培养必须仰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年,我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理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把丰富的生活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直接源泉。新潮的理念几乎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生活丰富了,写作能力就会自然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对写作教学新的误解。
需要说明的是,所论的“写作”,主要是指文字符号的组织过程,或者说主要是指书面语言的表达结果,而且偏指文艺(学)性的语言表达活动。人的自然天性的表达欲望只解决了写作的动机问题,而且这种欲望是本能上的一种混沌,它代替不了作文过程,更不是作文的结果。人们通常都认为,写作就是把所思所想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把思想和情感当作写作的直接源泉,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对接,缺少对写作过程的实质思考。不错,写作的确要有思想与情感,问题是思想与情感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的原生态角度考量,思想和感情自然是从生活中来。但进一步思考:具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其实,语言学家早就告诫我们:语言是思想的实现,而不是思想的表现。从写作角度讲,感受文字才是写作的直接源泉。“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3试想,一个从未感受过文字的文盲,他就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兴”这一情绪,他更无法区别“高兴”“心花怒放”与“喜上眉梢”的细微差别。应该说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问题是写作时需要的不是粗线条的共性的东西,更不是处于生活体验阶段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是经过文字的细微区别进一步深化与细化的情感与思想。通过立体感受文字后,思想达到深化,情感得以细化,这样文字对原生态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并且生活的情感与思想也就在这种感受文字的区分度中有了个性与细节。大作家几乎都是生活经验极其丰富的,但不是所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文字的感受与原生态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对文字的立体感受能对相似的客观原生态生活加以主观上的同中求异,并且可以无限放大主观差别,而主观差别的不断放大可以使写作更多地指向自我,所以对文字的感受方式对写作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直接来源是对生活整理加工的文字系统,间接来源或终极来源才是生活,应该说写作与生活是以文字为纽带为桥梁的。其实阅读文字就是间接阅读生活,但间接阅读生活与直接感受生活却在文字符号系统中拉开了差别,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被符号化了。也可以这么说:写作过程正是文字对文字的转化,文字对文字的对话,虽然原生态的生活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在写作过程中它却只是经过文字过滤后一个间接的媒介。感受生活最终只有通过感受文字才能产生写作效益,生活再怎么丰富多彩,如果它没有转化为阅读文字的丰富多彩,就不可能在写作中诞生出闪烁个性化色彩的文字。确实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原生态的生活一经文字转换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也可以说100%反映原生态生活的作文几乎是没有的,也没有必要。作文或文学作品最有意义和生命的地方正在于对同一客观对象有千差万别的主观反映。现在对写作教学而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而应该强调
,立体感受文字的重要性。总之,我们认为,立体感受文字十分重要地影响着对原生态生活个性的表达与话语贴近自我实现的程度。
对写作来说,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比感受真实生活的情感与思想更加有意义,因为写作中表达原生态生活的思想与情感需要通过文字来实现,而现实生活所感受的情感与思想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没有转化为文字的自觉。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中学生认为到目前为止,写作水平提高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的领悟与实践,在阅读时会全方位品味思考体会文字,甚至试着模仿。因而我们认为,写作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还在于让文字能够触动自己以及隐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能与自己所拥有的情感世界与思想空间进行多角度的对话,这
样就可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自己思维的敏感与优化以及思想的细化与深化这样立体的内部言语的生成结构,这是写作内功精髓之所在。从深层次讲,思维结构制约着决定着语言的表现力,只有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写出有较高表现力的语句。当然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需要外部言语所提供的词汇积累,文章学所提到的主题等恰当的辅助。可以这么说,目前培养写作能力,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文字所传达信息的敏感度如何,在于对文字如何传达信息的感受力如何,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作文写什么与怎么写这两大问题。
因此,阅读必须十分讲究,一定要在有效的尺度之内才能产生阅读的写作效益。正如余秋雨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的演讲中所说:“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4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有所感动,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内心精神资源也才会有充实的积淀。我们提倡的立体式阅读也就是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文字对话状态的一种阅读模式。当然,对于文字的感受度,拥有不同心理品质、不同思想结构、不同情商与智商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能够引起自己感触的文字只能由学生自己解决,也只有学生自己能最好地解决。我们说目标只有一个,但道路却有千万条,关键在于适合自己。总之,一句话,写作的动力首先是对别人文字的冲动,最后又以自己的感情冲动为归宿的。
三、深度模仿:揭开文学言语生成的神秘面纱
理论的探讨固然可以廓清笼罩在写作教学上的许多迷雾,指出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但崎岖的写作之路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写作中体现个性和创新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有没有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实践切口?这个切口应该建立在怎样的理念层次上?为此,我们提出“深度模仿”作文操作策略,就是突破传统写作的修辞与结果模仿,进入到语言思维过程的模仿,进入到语言运用规律过程的模仿。
我们不妨先分析深度模仿操作的案例。例如下面的句子:“红豆杉上挂着忧郁的记忆,半枫荷坠落了一串串缠绵的话语”“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这几句话的阅读,我们常常只看到了文句的精彩,内容的抒情,至多也只看到了修辞以及它的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学习这种修辞。我们说这种思考与阅读方式非常保险,但很肤浅。这是一种习惯套语,试想,哪一篇好的文章没有运用修辞,哪一种修辞没有自己的表达效果。学生是无法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的。所以这种阅读方式很有伪装性,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面对具体个别现象时又无能为力,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流行的话语具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
5我们认为,阅读的平面化也在阻碍着写作话语权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话语权的失落许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说话而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说,他们没有具体的操作可以模仿。我们提出“深度模仿”,关注的正是怎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现这些特有的表达,而发现它表达的特有之处也就发现了它独特的情感与思想。以自己的方式发现,这也正是找到了自己学写作的途径,而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不到方向,也不是让学生在现成抽象的理论中碰壁,而是以自己特有的发现来开发学生特有的发现。所以对学习写作来说,教师不但要看到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和信息,更应该关注它是如何传达这些信息的。在上面这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句子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按照现成的话语,红豆杉上一定挂着具象的红豆,而树上挂着抽象的记忆,这样抽象与具象组合的错位,语言的陌生感就形成了。我们进一步阅读,相思这种情感与忧郁的记忆只是相配、相和谐的,这样,在陌生化的表达形式中又有了思想内容的亲切感。进一步延伸思考下去,我们还可以找到这种表达方式的源头,李清照诗曾曰:“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了抽象的忧愁,这里同样有具象与抽象、现实与真实的换位。如果再延伸下去,李清照名句在表达思维上更是借鉴了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应该说以上句子在传达流程的表层上毫无联系,但在深层次上却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思维层面进行深度模仿的写作实践,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精美句子的诞生:“思念在分手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在岸边的棵棵杨柳”,“父辈们一生简单的日子裹卷在辛劳的汗水里,那几分贫瘠的薄田耕种着一家人的幸福”,“在一个挑灯看剑的夜晚,有一个人把一腔豪迈而又寂寞的悲愤化作了宋词的一种经典”……这种立体式阅读与深度模仿只有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这种写作行为也只有当学生自己用起来时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写作素养。可以说,如果学生这样的阅读深度与思考品位被我们激活,然后自觉发展下去,他们将在这种意识下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受力以及模仿力,最终达到创造力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我们常常责怪学生的作文缺乏创造力,而我们给过他们创造的途径了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会创造吗?我们用自己的创造鼓励了学生的创造了吗?如果学生能这样带着立体式的眼光去寻找文字的各个侧面,并且能在深度模仿的操作途径中不断深入到有过程的言语实践中优化写作,那我们又何愁他们走不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和写作技巧理论的桎梏呢?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0.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
,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3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pep.200406/ca50497.htm.4余秋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N.扬子晚报,19980918.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50.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中学写作教学困境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