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

时间:2019-05-12 23:1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

第一篇: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

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

摘要:在幼师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厌学、迷茫、自卑等心态。为解此教学困局,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对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的偏爱。

关键词: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具备自我分析的技能,在对社会组织等环境的全面分析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职业方向的选择、实施方案的制定,设计一份相对合理的、有可行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但是,现实情况稍显复杂。从教师方面看,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多数都是“门外汉”,他们中多数都具有法学或哲学学位,但是在学期间均不曾专门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专业性不强,或者说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需要从头学起。从学生方面来看,高职高专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来讲,综合素质较弱、学习态度较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自觉性较弱。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幼儿教师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入职队伍学历层次越来越高。这些给我们仅有大专学历的幼师生在就业时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面前,部分学生存在着自我定位不准、职业理想迷失、学习动力不足、对前途感到迷惘等情况。她们在自我认知、职业责任意识、环境分析、职业目标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普遍比较茫然。在就业、择业中就出现了迷茫、自卑或自傲、好面子或受挫感强烈等复杂的心理现象,负面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向老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转化,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服务社会的心理。

同时,经过多年的随机调查,我发现学生中有三成左右的人觉得自己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才被现在就读学校所录取。这就使得学生中存在一种不良的心理倾向,认为自己与学校都是不良的、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单位。以上主客观的各方面因素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给这门课程的开展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选择与使用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学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的社会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规范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这些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加贴近生活和所学专业的情境,掌握学生受教心理开展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的体验性特征与功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观念的深刻感悟、对行为的自觉规范。所以最利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任务。

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认知矛盾,引发学生解决矛盾的兴趣。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矛盾,并调动自身知识与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开放性模式,可以使学生融入个人经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在与同伴观点碰撞的激荡中逐渐凸显并生成个性化的认知结果。

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真实性会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情节中。以此引发学习者在再现的真实情景中寻求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案。为在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创造前提条件。例如在“职业素质”教学中,就可以出示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请大家以自己的观点为中心进行探讨,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进行解决。以考察学生对职业素质各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激发危机意识,进而提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认知矛盾,在对案例的探究中建构新知识。例如,在“职业素质”教学的案例故事《冰山理论与职业素质》中,这位拥有很多职业技能、资质证书的学姐为什么屡次就业后失败?她的失败与什么有关?这种现象给你什么启示,你打算如何全面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学生在对上述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激发认知矛盾,通过阐述、讨论等环节,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最终提升科学探究与思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案例的选择时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学姐”、“师哥”这样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职业环境与活动内容。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使课堂成为老师一个人的狂欢,多数学生的寂寞。老师不是话语垄断者,应该为学生创设自由的言语时间和和谐的语言环境。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性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适时抛出新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将认识引向深层次。

在案例教学中必然会有讨论,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合理使用讨论法。

(二)讨论法的选择与使用

传统的集体研讨法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案例并撰写案例报告。这种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容易产生“一言堂”、“明星效应”、“首讲效应”、“领导效应”“跑题现象”等。为克服以上弊端,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选用“结构化研讨”这一讨论方式。

“结构化研讨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把参与研讨人员的思

维划分为不同阶段,克服综合性思维的影响,在保证成员间机会均等的前提下,用‘建设性’的强制规定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其思想,使整个讨论始终保持正向进行。”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但不强求,形成观点多样,但又不失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择业意识与策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由每一个人说出自己的职业理想。第一轮发言结束后,再各自阐述原因。每组组长把自己组员的观点进行分类,选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接下来由各组的质询人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质询,分析每种观点的可行性。运用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平等的发言机会,又合理控制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方向,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经多方努力,全面分析,较为合理地解决一些不合实际的观点和问题。

教学方法有很多,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十二五课题《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ZZ0025)的子课题《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批准号HXA125-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第二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计划

高二(1)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计划

一、研究背景

所谓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中学生尽早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专业、职业等)、认识自我与教育的关系、认识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做出生涯决策与行动的一种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所做的策划和准备。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进而自己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发展方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影响其文理科的选择和高考志愿的填报,还会影响以后的专业认同、职业决策、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不断增强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最后生涯规划是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自己专业与职业,但在实质上,生涯教育更是影响着学生为人生追求拼搏的信心与激情。在今天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体现个体价值最大化,确定人生发展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与策略,增强生涯竞争力。不管是从社会、学校、家庭来讲,还是从个人来讲,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多赢的最大化作用。在国际上,旨在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以培养人的职业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生涯教育,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些发达国家在近百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构建了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实践,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生计教育”、英国的“少年学徒计划”、日本的“进路指导”、瑞典的“职业指导教育”等等。在国内,台湾教育部更是早在十年前就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了“日常教学七大学习领域”,把“生涯规划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确定为“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国内外先进的生涯规划理念与实践,为我国中学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宝贵的经验。

目前,我国高中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狭小,从地域范围讲,只有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且多是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其他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也没有配备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取向对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仍然是很大的阻碍,包括学生、家长、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就我班学生的现实看,一些学习差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找不到个人与社会的切合点,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对个人的优势及职业的大千世界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为未来的职业和选报专业并做出规划。从教师层面看,教师缺乏对于学生职业指导的必要知识与技能。从家长层面看,许多家长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认识,对这方面缺乏重视,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建议。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我班决定在全体学生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研究,旨在为学生高考专业选择的决策提供帮助,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更深入的思考。

二、研究范围与内容

(一)、研究范围:高二(1)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包括职业性格、兴趣、能力、成长重要事件、多元智能发展情况);对职业外部世界的认识(对自己所想要从事的一个职业,进行一次职业生涯访谈);对决策方式的明晰;正确选报自己适合的专业。

三、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我们按照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效果评估——继续行动与研究的路径开展工作。采取合作式的相互交流,与教育教学融合,保持自然性、持续性和循环性,更强调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方法,在自然情境下获得原始研究资料,充分发挥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的优势。

个案法: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多元智能等情况根据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对自己以往成功的体验进行梳理,同时根据社会职业的变化情况对自己的成长进行分析,写出自我成长报告,成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材料。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4年9月

1、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通过图书和网络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2、全班学生完成职业性格、兴趣、能力、多元智能发展情况调研,掌握调研结果,并记录在笔记上(调研问卷由心理咨询室统一印发);

3、全班学生对自己成长中的成功事件,从有记忆开始梳理,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中;

4、全班学生对自己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的某个人进行访谈,并做好全程访谈记录。

(二)、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1、班主任做四次心理活动课或主题班会。内容分别是“我是谁”,“我的成长足迹”,“我的未来不是梦”,“青春航标”(第2个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以往成功事件的体验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包括实物、图片等);

2、让全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成功人士职业生涯报告会,2—3次;

3、让心理教师以讲座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教育,课时为3-4节;

4、开展“放飞梦想,青春无悔”的演讲比赛,将优秀的演讲稿整理成册;

5、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完成以“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主题的黑板报;

6、发放相关资料,增强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了解和认识。

(三)、结题阶段:2014年12月

学生完成自我认识和展望未来的报告(包括自我性格、兴趣等的分析,自我成长的足迹,尤其是成功事件;对想从事的职业和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认识);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交流。

五、预期成果

1、全班学生自我认识和展望未来报告集《我的未来我做主》(班长整理);

2、全班学生《职业人物生涯访谈录》(班长整理);

3、全班学生优秀演讲稿集《放飞梦想,青春无悔》(班长整理)。

第三篇: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结合实现组织的发展。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的管理,个人和组织必须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双方共同完成对职业生涯的管理。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员工个人和组织须按照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无论是个人或组织都不能过分依赖于对方,因为有些工作是对方不能替代的,从个人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自己决定,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进行设计。而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组织的整体,以及所有组织成员的整体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对所有员工的管理,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集体潜力和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经营管理。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员工个人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组织各方面:例如组织的发展战略、经营观念、人力资源的供求情况、职位的空缺等。组织也需要全面掌握组织成员的情况,例如员工个人性格、智能、潜能、情绪能以及价值观等。

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实践的不断成功,职业生涯管理也不断得到国际、国内的企业和员工的认可,这也给共青团组织开辟了一条参与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在团员青年中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以团组织为纽带,把组织和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帮助团员青年做好自我诊断、评价和分析,帮助团员青年制定个人人生目标及与长期阶段目标相配套的生涯发展战略,与短期阶段目标相配套的生涯发展策略等。紧紧抓住团员青年对实现自身价值、开发发展潜能、赢得更大发展的迫切愿望,积极继承原有传统项目长期积累的工作优势,推动青年朝着成才目标加速前进,并最终实现企业、青年的共同发展。

一、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创新工作的有效形式

在现代企业中,共青团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乃至共青团组织自身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创新的方式思考团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尤其是在育人方面,极需要我们进一步审视自我,处理好与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取得工作地位,建立工作机制,体现工作成效,从青年人才上为企业实现各项目标提供有力的服务和坚实的支撑。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传统育人模式,转变为以团员青年个人发展为中心的运作模式,走出了许多活动“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也增强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以及活动本身的归属感。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分割和工作领域分割,整合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甚至合理利用企业外部相关资源,综合各方优势,在领域上,把工作、学习和生活通过职业生涯管理统筹组织,抛弃功利思想,力求整体效应和积极成果。

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一直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再到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成才观教育,企业各级共青团组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方式大都是以社会、组织为出发点的灌输式教育,很少以团员青年个体发展为核心的引导和帮助,在当前青年追求个性发挥、自我意识增强的时代,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从培育团员青年的自我发展意识入手,把企业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与团员青年的个人职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职业发展为结合点,把组织单方面的主动变为组织和个体双方主动,从而实现企业和青年的双赢。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采取开放式的互动设计平台,在青年与企业的互动沟通中,客观地描绘青年的成长轨迹和成才目标,并由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对青年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事业关注和生活关心,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行为指导,推动青年朝着成才目标加速前进,最终使青年积累专业的厚度甚至获得全面的发展,进而使企业获取对其竞争者的竞争优势。这项活动使青年看到了

自己的锦绣前程,而且还有一条直观、可行的成长路线供自己参考和实践,青年就会更加愿意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减少了年轻人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企业则真正实现了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更注重了对人的发展的关心,必然会使企业更多地获得并留住想要获得、想要留住的人才,也会更好地培养出想要得到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无疑会增强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使共青团组织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有效,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职责也得到了有效履行。

三、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效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方兴未艾,大到社会,小到班组,都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口号,天生就具备学习型组织某些特点的共青团组织也积极行动并有所成效。但部分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有“泛”、“虚”的倾向,很多组织把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没有与企业的业务相结合。那么共青团组织如何避免口号化,如何避免空洞化,如何真正激发团员青年学习的原动力,如何推动团员青年学习的终身化、工作化、组织化,引入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首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立足于帮助团员青年做好自我评估。从团员青年的自我诊断、评价、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和企业中的位臵等等,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优缺点及专长、个人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职业生涯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及滚动的修正性,组织和个人双方根据工作效率、表现、绩效及优缺点的分析做出初步设计草案,形成一个阶段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明确了自身的优势、缺陷和发展机会,团员青年的个体学习也就具备了明确的方向和充实的内容,团员青年也因为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具备了学习原动力,从而也解决了学习的“自然与人为”的矛盾。

其次,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通过职业生涯概念的引入,帮助团员青年树立了。管理个人职业生涯的意识,掌握了正确分析、评估自己的方法,具备了规划并随时修正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必将使团员青年的学习活动延续下去,这就避免了学习与工作的脱节,也解决了学习的“终身与阶段”的矛盾。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企业团组织基本掌握了多数

团员青年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这就方便了共青团组织对个体学习的分类引导,也使企业共青团组织长期坚持的竞赛、培训、交流等更加有的放矢,并为最终走向组织学习、互动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也解决了学习的“个体与组织”的矛盾。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个新载体、新抓手,也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切入点,在当前职业生涯管理越来越得到企业和员工重视的背景下,只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强理论探讨和学习,研究活动参与渠道和工作机制,充分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工具,切实为团员青年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中不断提供有效的服务,这项活动必将成为新时期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发力点和活力增长点。

第四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综述

作者:张建娣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4期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方面,国外已有十分成熟的理论成果。

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1909年)一书中,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书中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开启了职业指导理论的先河,建构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使人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指导模式。但这种职业指导模式过分重视职业信息的作用,以求职者了解职业信息资料为主导,却忽视了对求职者内在心理分析的研究。

舒伯(D.E.Super)在其《职业生涯心理学》(1957年)一书中,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12个基本命题和5个发展时期。与此对应,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应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195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霍兰德还编制了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力求为每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格林豪斯(J.H.Greenhaus)则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的,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职业的了解,合理设计职业生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阶段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定期检查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满意。

霍兰德提出职业性向理论。他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并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尤其对于大学生和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只有个人的定位和要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对自己的资质、能力、偏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使个人的职业锚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都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生涯教育都被列入课程计划,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第二,起步较早,时间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第三,政府和学校齐抓共管,政府官员中有专职从事这项工作的职业官员。

二、国内研究综述

黄英忠的《人力资源管理》(台湾:三民出版社,1997)用一章的篇幅从理论上探究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

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戴良铁、刘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整理和介绍,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背景、特征、有关理论与内容,企业如何导入职业生涯管理及开展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教育界、管理界或社会学界的罗双平、姚裕群、林泽炎、李胜兰等一批专家学者就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界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组织或个人如何有效进行职业生涯

规划。

詹万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提到了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但职业生涯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篇幅太小,仅停留在简单介绍上,应用性不强。

2004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列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抓手”和有效途径。

蒋乃平、杜爱玲的《职业生涯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围绕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发展”,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目标确立、发展台阶构建、发展措施制订4个设计环节的操作方法介绍,以及发展规划调整的简介,引导同学在职业生涯设计能力训练过程中,加深从职业的角度对自己、对

社会的了解,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柳君芳、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从中等职业教育角度出发,内容涉及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目标与措施,规划与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了学生应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素质,用正确的观念看待社会就业问题和个人择业问题,学习求职的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黎日葵的《指导中职生制订好职业生涯规划》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社会职业发展和学生自身条件相结合的角度,指导学生制订好规划,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杨秋萍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存在偏颇,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模糊,职业生涯设计意识较弱,由此作者建议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

另外,广西师范大学的李冬梅、廖利华,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韩福勇,西北师范大学的张军梅,西南师范大学的姚贵平,南京师范大学的黄彩萍等在写硕士毕业论文时,都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仍处于尝试阶段,而且研究与实践运用之间缺少互通的桥梁与路径。大多数的论著及文章是以谋职指导、就业安置为主要内容,结合本土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并涉及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不多,研究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的层面上,没有进行如何操作、如何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等具体实践问题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操作性与实践性不强。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2004年12月23日我公司总经理胡卫东应邀对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2005届毕业生举办了两场关于实用求职技巧及心理调适专题讲座,在讲座上我公司就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选择等方面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日前我公司就已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如下:

1、我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

□是63.5% □不太确定32.9%□不是2.3%□没有考虑1.2%

2、我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

□是70.7%□不太确定19.2%□不是2.4%□没有考虑0.6%

3、我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

□是45.5%□不太确定40.1%□不是6.6%□没有考虑4.2%

4、我了解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

□是46.7%□不太确定36.5%□不是6.0% □没有考虑4.8%

5、我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计划:

□是31.7% □不太确定43.1%□不是6.6%□没有考虑12.6%

6、我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

□是38.9%□不太确定34.1%□不是7.2% □没有考虑7.2%

7、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吗?

□是67.1% □不太确定11.4%□不是3.6%□没有考虑11.4%

8、为了更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会主动去做人才测评:

□是25.7%□不太确定28.1%□不是11.4% □没有考虑25.7%

9.你对学校/其他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服务:

□非常满意2.6%□满意34.2%□一般59.4%□不满意2.6% □很不满意1.3%

10、我愿意选择专业咨询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是40.4%□否59.6%

11、你愿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投资多少钱?

□50以下17.2%□50-100 20.5%□100-200 27.2%□200-300 18.5% □300以上16.6%

12、您希望获得哪些其他服务:(可多选)

□职业推荐57.5% □人才测评31.1% □职业生涯规划37.1% □具体职位的面试辅导39.5%

13、当你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你通常寻求哪些帮助?(可多选)

□父母44.9%□老师 40.1%□同学39.5% □专业机构15.6%□自己22.1%□没有遇到7.8%

14、您一般从什么地方获得招聘信息?(可多选)

□报纸41.3% □网络67.7%□电视24.0%□广播13.2%□招聘会62.3%□熟人介绍 24.0%□其它1.8%

15、我投简历时一般倾向于:(可多选)

□只选择较有兴趣的岗位52.1% □只选择较有把握的岗位37.7% □多发几份无妨15.6% □见到招聘信息就发3.0%

16、我觉得求职时最大的难点在于:(可多选)

□求职技巧不够43.1% □对企业的要求不够了解26.3% □没有工作经验51.5%□专业不对口18.0%

□待遇太低19.8%□其他1.8%(主要是英语)

17、我在求职时考虑的因素依次为:(由于部分被调查者未对此项进行排序只是多项选择,结果仅供参考。)

1.符合我个人的兴趣2.符合我的特长能力4.企业的知名度5.职位高低□报酬的高低3.专业对口□其它

18、面对走上社会工作的压力您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和支持是:-(供参考)

1、职业生涯规划的指点开导;

2、增加就业机会;

3、对企业信息和择才标准的了解;

4、具体岗位的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

6、尽快提高英语及专业能力;

7、知名企业与专业发展如何抉择。

调查结果分析:

 关于大学生自我定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信,他们对于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及喜欢从事的职业有较明确的了解;关于职业规划现状:虽然超过2/3的大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关于就业指导现状:有近2/3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显然学校、政府及社会服务机构在此方面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关于求职方面:网络及招聘会是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在求职时表现出较

高的理性,同时对于求职障碍他们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及求职技巧是主要因素。相应地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的指导集中于求职技巧特别是具体岗位的模拟面试,以及增加对企业择才标准、择才程序等方面的了解。

下载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幼师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教法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一) 一、引言: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一、在......

    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幼师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幼师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幼师专业是一个职业性较强的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健全学生的素质水平,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更好地走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毕业生总量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民众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五年制女幼师生职业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五年制女幼师生职业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职业意识,是指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情感、期望及态度等的总和,是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综合。对于幼师生来说,职业意识就是他们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 近年来,就业一直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每年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大奇观。专家研究发现,择业盲从,缺乏职业规划是造成就业难的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 以下是就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业选择等方面现状进行的问卷调查一些简单的数据和分析。日前我公司就已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定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理想和梦想之上的管理艺术。大学生应该从踏入大学校门时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总体设计,为自己的长......

    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寒假期间我对当前xx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xx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主要通过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