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体验磨练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1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应体验磨练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应体验磨练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

第一篇:高考应体验磨练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

高考应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

贾超英

一种作文形式被应试者适应而渐渐地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写作模式,从而影响测试的效果,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现象,最典型的要算八股文。今天,这种作文应试模式形成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话题作文”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材料作文”的“三段论”模式(被人称为新八股文),但令命题创新者始料不及的是,几年时间,一种话题作文的应试模式已经形成,它让我们觉得应试作文似乎从八股文时代走向骈俪文时代。请看两个高考满分作文的选段:

1、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2、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叹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苏轼看见了赤壁,驾一叶扁舟,饮一壶美酒,抒一腔愁绪,悟一生真谛。只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豪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

贝多芬看见了月光,温柔地铺满盲女充满期待的脸。他的心在颤动,他的手在飞舞,他的灵魂在如纱的月光中格外闪耀,仅是那瞬间的触动,他看见了人间的真爱,一首如月光般的曲子便从此流泻在世间每一个角落。

凡高看见了一片夏日的向日葵,氰氲着生命的气息,一种躁动,一种恍若隔世的力量在他体内跳跃。从那明丽的花瓣里,他看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于是挥动画笔,用色彩记录这一感悟,用感情陶醉了几世几代的后人。

诗人在山川虫鱼中寻求旷达的灵性;画匠从日出日落间品读色彩的真谛;哲人在历史画卷中参悟不变的真理;政客从古书古语中总结历史的遗训。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感受到自然的轻松与愉悦?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闻到花香的纯朴与清新?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领悟到时空的变幻与神秘?

我们不能否定,这两位考生的语文功底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丰富生动的语言、出色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扎实的语文知识积累,这样的文章得满分无可厚非,它们的确是这类文章中的佼佼者;但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代表的某些普遍性的缺失。

综观近几年话题作文的满分答卷和有关高考话题作文应试指导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话题作文模式的一些基本特点:形式上,大多为“散文”化的结构,常用描写兼抒情议论的笔法,语言华美,多用铺排(排比句或排比段);内容上,大量引用或呈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事例、古诗文的意境或虚构的意象;风格上,文学性、抒情性较浓,思绪、情感泛化。无庸否定,几年高考话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生的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但这种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缺失也是鲜明的(尽管这不是命题创新者的本意):华美的文辞掩盖内容的贫乏,丰富的史料回避生动的现实,空泛的抒情、“清谈”掩盖生活体验和思考的贫乏和肤浅。这种绮丽浮华的文风,显然不利于中学培养人才,也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我们应该注意到:近几年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高一开始就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进行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造成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的滑坡;而高校教师则抱怨学生不会写论文。

由此,笔者想到,我们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是否也需要来一次“唐宋古文运动”,即倡导贴近实际的实实在在的文风。这“实际”是学生生活、思想的实际,中学语文教材的实际,高校对人才要求的实际;这“实在”是文章内容的实在,即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有真切的生活思考,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表达能力。当然,在倡导“实在”的同时,我们决不否定语言的文采,因为语言因素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要矫正当前高考作文中出现的偏向,就要发挥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在命题中,我们必须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命题明确规定写作体裁。尽管在文章体裁上有许多分歧,尽管有人主张应试作文要模糊文体界限,但规定文体至少有这些作用:减少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散文”或“杂文”,以及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创新”文;消除写作教学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偏于一种文体的心态,踏踏实实地根据教材的要求,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这也是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写作要求的(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实际上没有对“说明”作出单独的要求)。在这里,我们不必担心考一种文体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其实说到底,任何考试作文都是带镣铐跳舞,再说千百年的考试作文,基本上就是论说文、记叙文两大方面。

2、采用一卷大小作文。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主张高考只考一篇文章,这种科举时代的考试方式一直没有被再次使用,但我们应该承认它的某些合理性,我们可以适当地强化写作的考查,一卷大小作文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在1990至1998年的全国高考中共使用了7次,不乏许多精彩的题目,应该说效果相当不错,但考虑到考生答题时间和阅卷人力有限的问题而没有继续采用,近年来这种形式再次被人们关注,如2005年的重庆高考卷。其实,答题时间和阅卷人力有限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减少题量或用小作文代替语言表达部分的题目等方法来解决;大小作文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材料而两个不同的要求,一者侧重情感体验的形象思维,一者侧重理性分析的抽象思维。这样可以弥补单篇一种文体考查的不足,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写作能力、人才素质,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考试说明”和中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又符合高校文理科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可以引导中学语文教学重视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

3、创设具体的命题情景。试题的内容要具体化,让考生直接参与其中,在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品质,因为这些是人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考查这些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比较我们的话题作文与美国等国家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我们的命题“虚”的成分多,人家的命题“实”的多。如美国2003年几所大学的一些作文题目: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给什么素质传改了你?“谁是你们这一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去干什么?为什么?”(黄全愈《高考在美国》)话题作文试题由于范围过大,考生不采用或不会用“以小见大”、“由实见虚”的方法,实际的考试中出现了记叙虚化,抒情故作深沉或造作、空泛,议论思维单一平面化以及缩构等问题(当然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正需要我们设计出既有普适性又是唯一性的试题。要达到这一要求,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从内容上考虑而不是试题的形式上,因为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供命题者选择的材料是无限的,内容可以设定成唯一。当然,为了避免以往“材料作文”中不必要的审题偏差,我们可以在命题中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4、评分标准要把文章的内容放在首位,考查语言形式要和内容结合在一起。在以往的评分中有这样一种偏向,有人重形式而轻内容,他们依照分类评分标准和发展等级评分标准,常抓住一点(特别是语言表达)而给满分,对此我们要特别慎重,以免产生导向的误差。另外,命题者对每一个作文试题,要在基本的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再作出一些关于具体内容的基本的评分标准,以避免作文评分中出现在内容理解上的偏差。(2006年)

第二篇:高考应试考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试

高考应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

贾超英

一种作文形式被应试者适应而渐渐地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写作模式,从而影响测试的效果,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现象,最典型的要算八股文。今天,这种作文应试模式形成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话题作文”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材料作文”的“三段论”模式(被人称为新八股文),但令命题创新者始料不及的是,几年时间,一种话题作文的应试模式已经形成,它让我们觉得应试作文似乎从八股文时代走向骈俪文时代。请看两个高考满分作文的选段:

1、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2、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叹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苏轼看见了赤壁,驾一叶扁舟,饮一壶美酒,抒一腔愁绪,悟一生真谛。只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豪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

贝多芬看见了月光,温柔地铺满盲女充满期待的脸。他的心在颤动,他的手在飞舞,他的灵魂在如纱的月光中格外闪耀,仅是那瞬间的触动,他看见了人间的真爱,一首如月光般的曲子便从此流泻在世间每一个角落。

凡高看见了一片夏日的向日葵,氰氲着生命的气息,一种躁动,一种恍若隔世的力量在他体内跳跃。从那明丽的花瓣里,他看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于是挥动画笔,用色彩记录这一感悟,用感情陶醉了几世几代的后人。

诗人在山川虫鱼中寻求旷达的灵性;画匠从日出日落间品读色彩的真谛;哲人在历史画卷中参悟不变的真理;政客从古书古语中总结历史的遗训。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感受到自然的轻松与愉悦?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闻到花香的纯朴与清新?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领悟到时空的变幻与神秘?

我们不能否定,这两位考生的语文功底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丰富生动的语言、出色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扎实的语文知识积累,这样的文章得满分无可厚非,它们的确是这类文章中的佼佼者;但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代表的某些普遍性的缺失。

综观近几年话题作文的满分答卷和有关高考话题作文应试指导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话题作文模式的一些基本特点:形式上,大多为“散文”化的结构,常用描写兼抒情议论的笔法,语言华美,多用铺排(排比句或排比段);内容上,大量引用或呈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事例、古诗文的意境或虚构的意象;风格上,文学性、抒情性较浓,思绪、情感泛化。无庸否定,几年高考话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生的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但这种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缺失也是鲜明的(尽管这不是命题创新者的本意):华美的文辞掩盖内容的贫乏,丰富的史料回避生动的现实,空泛的抒情、“清谈”掩盖生活体验和思考的贫乏和肤浅。这种绮丽浮华的文风,显然不利于中学培养人才,也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我们应该注意到:近几年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高一开始就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进行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造成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的滑坡;而高校教师则抱怨学生不会写论文。

由此,笔者想到,我们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是否也需要来一次“唐宋古文运动”,即倡导贴近实际的实实在在的文风。这“实际”是学生生活、思想的实际,中学语文教材的实际,高校对人才要求的实际;这“实在”是文章内容的实在,即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有真切的生活思考,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表达能力。当然,在倡导“实在”的同时,我们决不否定语言的文采,因为语言因素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要矫正当前高考作文中出现的偏向,就要发挥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在命题中,我们必须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命题明确规定写作体裁。尽管在文章体裁上有许多分歧,尽管有人主张应试作文要模糊文体界限,但规定文体至少有这些作用:减少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散文”或“杂文”,以及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创新”文;消除写作教学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偏于一种文体的心态,踏踏实实地根据教材的要求,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这也是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写作要求的(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实际上没有对“说明”作出单独的要求)。在这里,我们不必担心考一种文体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其实说到底,任何考试作文都是带镣铐跳舞,再说千百年的考试作文,基本上就是论说文、记叙文两大方面。

2、采用一卷大小作文。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主张高考只考一篇文章,这种科举时代的考试方式一直没有被再次使用,但我们应该承认它的某些合理性,我们可以适当地强化写作的考查,一卷大小作文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在1990至1998年的全国高考中共使用了7次,不乏许多精彩的题目,应该说效果相当不错,但考虑到考生答题时间和阅卷人力有限的问题而没有继续采用,近年来这种形式再次被人们关注,如2005年的重庆高考卷。其实,答题时间和阅卷人力有限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减少题量或用小作文代替语言表达部分的题目等方法来解决;大小作文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材料而两个不同的要求,一者侧重情感体验的形象思维,一者侧重理性分析的抽象思维。这样可以弥补单篇一种文体考查的不足,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写作能力、人才素质,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考试说明”和中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又符合高校文理科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可以引导中学语文教学重视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

3、创设具体的命题情景。试题的内容要具体化,让考生直接参与其中,在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品质,因为这些是人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考查这些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比较我们的话题作文与美国等国家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我们的命题“虚”的成分多,人家的命题“实”的多。如美国2003年几所大学的一些作文题目: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给什么素质传改了你?“谁是你们这一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去干什么?为什么?”(黄全愈《高考在美国》)话题作文试题由于范围过大,考生不采用或不会用“以小见大”、“由实见虚”的方法,实际的考试中出现了记叙虚化,抒情故作深沉或造作、空泛,议论思维单一平面化以及缩构等问题(当然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正需要我们设计出既有普适性又是唯一性的试题。要达到这一要求,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从内容上考虑而不是试题的形式上,因为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供命题者选择的材料是无限的,内容可以设定成唯一。当然,为了避免以往“材料作文”中不必要的审题偏差,我们可以在命题中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4、评分标准要把文章的内容放在首位,考查语言形式要和内容结合在一起。在以往的评分中有这样一种偏向,有人重形式而轻内容,他们依照分类评分标准和发展等级评分标准,常抓住一点(特别是语言表达)而给满分,对此我们要特别慎重,以免产生导向的误差。另外,命题者对每一个作文试题,要在基本的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再作出一些关于具体内容的基本的评分标准,以避免作文评分中出现在内容理解上的偏差。(2006年)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第三篇:200体验磨练9年高考作文命题角度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角度

王玉强

纵观历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有的时候是显性的,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的时候是隐性的,如感恩的提醒,高考命名为“提篮春光看妈妈”;尊重自然的提醒,高考命题为“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等。

客观分析每年的高考作文,我们会发现很多规律,其中大部分都会与社会、人生、自然、哲理联系起来,于是,为了考生明确高考的方向性,为了恰当的备考,我们把2004年----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进行了归类,这样,我们就很清楚的看到,什么作文题目侧重什么方面,如何去应对。当然,有些作文题目,其涉及的方面是很广,也可以写社会,也可以写人生,这只是一个参照。

一、人生观照 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他们 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 好奇心

2008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

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 必须跨过这道坎 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怀想天空

2007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 :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007年高考湖南作文题目: 诗意的生活 2007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我能

2007年高考宁夏作文题目: 创新需要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2007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 一步与一生

2007年高考 天津作文题目: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2007年高考 安徽作文题目: 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6年高考上海作文题目: 我想握住你的手 2006年高考浙江作文题目: 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2006年高考江苏作文题目: 人与路 2006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读 2006年高考湖南作文题目: 谈意气

2006年高考湖北作文题目: 带“三”字的成语 2006年高考广东作文题目 : 雕刻心中的天使 2006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 问 2006年高考辽宁作文题目 : 肩膀

2005年全国卷II作文题目: 位置与价值

2005年广东作文题目:纪念

2005年江苏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

2005年湖南作文题目:跑的体验

2005年重庆作文题目:自嘲 2005年湖北作文题目: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2005年江西作文题目:脸

2004年 全国作文题目: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2004年上海作文题目: 忙 2004年北京作文题目: 包容

2004年浙江作文题目: 人文素养与发展

2004年重庆作文题目: 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

2004年福建作文题目:(1)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霍金

(2)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二、关注社会 200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2008年高考辽宁作文题目:关于闯交通灯

2008年高考福建作文题目:一个人去买咖啡,又苦又涩;第二个去买矿泉水,味道很淡;第三个买饮料,甜的。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2008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春来草自青 2008年高考湖北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 2008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坚强 2008年高考天津作文题目:人之常情 2008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 2008年高考浙江作文题目: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 2007年高考广东作文题目 :传递

2007年高考江西作文题目 :心中的一泓清水 要说爱你不容易 2007年高考湖北作文题目 : 母语 2007年高考浙江作文题目:行走在消逝中

2007年高考全国作文题目:看图作文: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站着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

2007年高考全国Ⅱ作文题目 :关于“帮助”,给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丛飞帮助别人,别人没帮他 ;另一个是白血病小学生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了他。

2007年高考重庆作文题目:酸甜苦辣说高考 2006年高考上海春季作文题:声音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2006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 北京的符号 2006年高考天津作文题目: 愿景

2006年高考江西作文题目: 雨燕减肥

2006年高考福建作文题目: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②戈多来了 ③留下一点空白 2005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2005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目: 铭记与忘记 2005年高考 天津作文题目: 留给明天

2005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 说“安”

2005年高考浙江作文题目: 一叶、一枝、一世界

2005年高考辽宁作文题目: 今年花胜去年红

2005年高考上海作文题目: 文化生活、武侠小说、流行歌曲三个镜头的影响

2005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 双赢的智慧

2004年高考天津作文题目: 材与非材

2004年高考辽宁作文题目: 自豪与平凡

2004年高考广东作文题目: 语言与沟通

2004年高考湖南作文题目: 家庭教育 2004年高考湖北作文题目: 买镜

三、尊重自然 2008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08年海南、宁夏高考作文题目: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看小鸟飞翔听小鸟唱歌,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的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鸟长的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的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很不舍的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即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彩烈的地去参加了放生活动。但放飞的老板却忙得每天都去捉鸟。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2008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在自然中生活 2008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籍。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2007年高考福建作文题目:季节

四、哲理思辩 200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愈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2007北京 高考作文题目 : 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 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得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2006年重庆作文题目:走与停 2006年山东作文题目:

有一首诗:“当人们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的时候,把星星当做宝石,认为它光洁无瑕,当踏上星星却发现它布满了尘埃、土渣,和地球一样的复杂”,请以此为题,写一篇除诗歌之外的作文。

2005年福建作文题目:

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

2004年高考江苏作文题目: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第四篇:浅析2体验磨练005高考英语湖北卷及其对策

浅析2005高考英语湖北卷及其对策

2005湖北省2005年高考英语试卷与全国高考试卷基本保持一致。试题的选材、设题与《考试大纲》的要求保持一致。本试卷的知识覆盖面较宽。试卷较为全面地检测了考生的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了考生的英语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每道题都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仔细分析、解读2005年卷,对把握2006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的命题走势和科学复习迎考以及英语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一.听力

高考英语听力的测试点包括:(1)理解对话的主旨大意;(2)获取对话中的具体信息;(3)推断对话发生的场所、背景、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出现的结果;(4)领会对话者的观点、意图及态度。

2005年卷的听力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如度假、聚会、演讲比赛、报警等都是考生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在试卷听力部分的对话中,通过增加对话的轮回来为语言运用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注重通过语境来判断说话者的意图,从测试点来看,其中获取具体信息类试题占听力部分总体33%,有6题;推断类试题占50%,有10题;领会对话者态度、观点类试题占15% ;理解主旨类试题占5%。

听力试题中涉及内容的(what)有12题,地点(where)有1题,时间(what time)有1题,原因(why)有2题,方式(how)有1题,多久(how long)有1题。要提高听力水平,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前提是平时要勤听多读。1.有计划地训练听力。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但应控制每次的训练量,过量会产生反感,如果听力材料的难度超出学生理解能力太多,听力训练的效果也不会太好。2.随着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可选择有一定难度的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比如,收听 BBC、VOA及国内一些广播电台的英语节目,收看CCTV-9,听课文、《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磁带。习惯成自然,坚持不懈,必有成效。

3.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努力培养直接听懂单词和句子的确切意思,迅速正确理解语义的能力,做到判断和掌握要点,强化记忆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4.提高语音的敏感性。熟悉多种英语语音,如美国英语英国英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克服语音障碍。在训练中有意识的运用语音、语调、连读、弱读爆破等语音基础知识。

5.多读外语材料,丰富必要的文化背景。平时阅读面要广,要有意识地了解与积累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与交际特征。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在听时获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然而,如何听,如何获得准确的信息,就不是多听就能解决的。多听是增强语感、提高听力之本,若再加上正确的听力方法、必要的技巧及对策,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听前预测。听前迅速浏览问题和选项,对所听到的文字信息迅速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做出合理预测,使听的活动更有针对性。2.理解全文。在听的过程中要保持思维的流畅与整体性,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千万不能因为个别单词或句子没听清而使思维停顿。3.抓关键词。在听的过程中针对特殊疑问词,有的放矢的捕捉有关信息的关键词,边听边整理思路,边归纳信息、对号入座,排除一些冗余信息的干扰,迅速确定答案

4.注意短文的首句和首段。它们往往是对短文的概括。把握住首句、首段对流畅的听通全文十分重要。

二、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题的命题包括:冠词、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不定式、V-ing形式、过去分词)、动词、复合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强调句、感叹句、反意疑问句、祈使句、省略it的用法、语序和交际用语。

2005年卷的单项填空题的布局是:动词8题(第21,22,23,26,31,32,33,35题)、代词1题(第27题)、形容词1题(第28题)、副词1题(第24题)、交际用语1题(第25题)、倒装句1题(第34题)、固定句型1题(第30题)、定语从句1题(第29题)。以上试题分布表明2005年卷单项填空题具有以下特点:

1.动词为主,覆盖面广。2005年卷15个单项填空题中与动词有关试题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其中动词时态2题(第22,23题),分词作定语1题(第21题),分词作状语1题(第26题),情态动词的用法1题(第32题),短语动词和动词辨析2题(第31,35题),虚拟语气1题(第33题)。而且,第24题所给的四个选项是以副词形式出现的,但此题仍然考查的短语动词的意义及用法。

2.突出语境,注重应用。单项填空的语境设置灵活,贴近生活与交际、不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与结构的复杂,着重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实际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摆脱定势思维做到以语言代替语法的能力。每道题都是一个微型语篇,要求考生凭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去解读、分析,并做出判断。

要提高单项填空的正确率,在平时训练中应做到:

1.牢固掌握基础与法。对每个语法项目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重抓好基本过关训练,杜绝学习中的夹生现象。在高三阶段系统复习、重温高考所覆盖的基础语法项目的基础上,要针对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亡羊补牢。复习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宜在一些过偏过难的语法项目与题目上过分花时间。

2.着重训练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训练所选用的试题应有具体上下文,语义丰富,语境真实,而不是那些机械套用语法规则的纯语法题。在练习过程中要结合题目的特定语境,先考虑其语言意义,然后再考虑语法形

式,最后把语境与语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正确答案。3.重视了解文化背景。要理解语境,就要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较多地了解。平时要多看有益书籍,扩大知识面,了解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概况,了解这些国家的风俗、人们的交际习惯和口语中的一些常用说法。

4.在平时阅读短文时,有意识地对一些复合句、学生理不清脉络的句子进行分析。这样,在一篇短文这样一个大语境中,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对其结构印象深刻。也为阅读理解扫清了障碍。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所选用的短文材料比较贴近考生的生活,内容为多为考生所熟悉的事件。多选用的是地道的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所写的原文。难易程度适当,通常以叙事为主,中间穿插作者的感受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表达作者的感悟。

2005年卷的完形填空材料是一篇讲述战地记者生活的文章,文章以对战场的生动描绘开头,让人感到当一个战地记者是多么危险,然后作者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人冒生命危险当战地记者呢?最后通过两个战地记者自己的讲述得到了答案。对考生来说把握短文的中心不成问题。整篇文章有三分之一是直接引用两位记者的原话,是用通俗的口语体写成的,有较强的感染力与交际性。考生须站在语篇的高度,通览全文,才能进行合理的推断。这二十个选项中没有一个是只考查语法的,或孤立地考查词的搭配的。所有的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的提示与暗示的线索来做出判断。其中,考查副词的有3题,名词6题,动词7题,形容词1题,介词1题,连词2题。完型填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难做的题型,学生在阅读时既要根据已知信息去推断空格中的未知信息,还要选出合乎语法、搭配恰当并能在意义上符合上下文语境的词或短语。当然,除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外,科学的答题技巧对提高完形填空正确率也是至关重要的。完形填空解答过程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 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通读全文可迅速了解全文大义。快速跳读为常用读法,跳读时可把一些较容易、有把握的词选出并直接填入空格中。

2.细读全文,初选答案。在通读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关系,从头到尾逐句细读,边悟边分析,选出词义贴切、语法正确的选项。在确定答案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语篇的把握,尤其是上下文的提示与暗示关系。

3.再读原文,确定答案。在细读的基础上,再把全文从头到尾读一遍,修正与全文不相称的选项,最后核定全部答案。要提高完形填空的答题能力,关键在于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善于利用已知信息推断空格内容。在平时训练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扩大阅读量,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善于抓住关键词、关键句、主题句和结论句的能力。

2.学会正确的逻辑推断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成熟的逻辑思维能跳过空格读懂全文,合理推断未知信息,恢复全文的原貌,理解全文。

3.熟练运用英语知识。英语语法、英语短语和惯用法是构成英语知识的最基本内容。完形填空不直接考察语法,但它通过检查知识理解程度,间接的考查语法知识。要掌握语法在一定语境中的正确使用,平时要注意积累习语和惯用法的搭配。

4.提高词汇的辨析能力。要注意赐予的准确意义和搭配,研究近义词的辨析,明了赐予的英语内涵和使用途径,重视一词多义和习惯搭配。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人们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并且已构建深层理解的心理过程。阅读不是一字不漏的处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推测、选择、验证等一系列步骤对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根据句法和上下文进行预测,利用原句中最少的文字信息获得最多的逻辑理解。

阅读理解的命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理解文中某一段落的作用或某些词语指代关系的题目;(6)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2005年卷的片阅读理解材料分别属于记叙文类型(B,D篇)说明文类型(A,E篇)和议论文类型(C篇)。从内容上看,涉及面很广,有鸟类鸣叫的科普知识,有汽车发展中的趣闻轶事,有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人工智能所面临的问题等,都是现在社会广泛关心的话题。其中主旨概括题占

3题,细节理解题占6题,词义猜测题占3题,指代判断题占1题,归纳推理题占7题。本试卷阅读理解材料覆盖面广,且归纳推理题所占的比例最大,这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与新课标的要求相一致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平时多读书。广泛的涉猎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并持之以恒,不能一味地只做阅读理解题。如对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及新闻词汇应有所了解,多读有关科学领域(航天技术、生命科学、医学技术、环境保护)、史地话题和说英语国家的礼仪和习俗、对人生有重大启迪意义的故事散文等方面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英语语感,理解文中深层含义,使学生做出更加合乎逻辑的正确推断。2.在阅读过程中以语义组块或以句群为单位获取信息,这样既有利于具体细节的掌握,又有利于抽象概念的诠释;既有利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深层含义的挖掘;既有利于对文章片段的分析,又有利于对全片逻辑关系的梳理并进行相应的推理判断.

3.要避免犯脱离原文、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错误,切忌以自己的观点去代替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及全文主旨.避免汉语思维的干扰,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根据说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分析判断。

五.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检测对书面表达的语篇的校验能力的题型。语句结构多为简单句和并不复杂的复合句,所设的错误大多是考生书面表达中的常见类型的错误。错误范围包括词法、句法、语篇结构、行文逻辑。

2005年卷短文改错的内容是考生熟悉的有关休闲娱乐的话题。短文内容为学生所熟悉。10题改错判断中,多余词删除1题,缺词补全1题,无错判断1题,纠错判断7题。与语法有关的错误6题,其中,冠词1题,名词单数改复数1题,V-ing形式1题,动词时态1题,连词1题,主谓一致1题,另有一题与意义有关,此题要求根据短文意思改用另一个动词使文章意义完整,合乎逻辑。

短文改错的解题策略有:

1.浏览全文,掌握大意。改前快速阅读短文,把握大意,文章结构和确切语境. 2.仔细阅读,逐句分析。操练短文改错时应仔细阅读每个完整的句子,而不是只读一行。有时一个整句可占二到三行,所以务必读全一个句子,再去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误。

3.复读全文,检查校对。通过复读,核对经过改动过的全文是否流畅,句子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规范,习惯用法、固定搭配是否正确,改错是否达标有无遗漏必要的符号,核对上下文逻辑是否合理等。平时操练短文改错时应做到:

1.在语篇高度重视整体,抓住中心,注意连接。对跨行的长句必须进行整句分析,做到瞻前顾后,关注上下文关系,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支离破碎地理解句子。

2.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关注词性的变化、词类的选择,词的搭配、习惯表达法、句型结构的认定等英语行文中的基础知识,以便尽快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

3.多观察,多实践,揣摩、分析和发现出错的规律。短文改错中的错误属于基础语法与词汇错误,是中国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其中有些错误受汉语习惯与表达方式影响不小。所以平时要多朗读一些范文,背诵一些英语常用句型与习语,培养良好的语感。

六、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旨在考查书面交际能力,要求就一话题写一篇100-200词的短文,书面表达的体裁一般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书面表达要求所表达内容与题目相符,要点齐全,语言表达准确、清楚、连贯、得体,文理通顺,词汇和句型运用恰当,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联结词,没有拼写与标点符号错误。

2005年卷书面表达选用应用文中的信件形式,要求考生写一封回信,建议一个在外国学习、即将完成学业的表哥学成后回国工作并说明理由。信件是应用文中最常见的,是学生平时操练的比较多的格式,而且这个话题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难度适中。在写作时,只要把握两个语言功能

(一是提出建议,一是说明原因),再加上一些固定短语及句式的使用,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写作任务.书面表达是要切实做到:

1.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类别弄清问题要求,确定表达的体裁,确立要阐明的主题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若题目已提供了文字提示,还要注意弄清提示间的逻辑关系。

2.设计全文。根据拟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切勿将提示和要求视为翻译。要从交际的角度进行构思,选择自己熟悉的词、短语与句型,用10-12个句子,每句10-12个单词来构筑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不同于单纯的单句翻译,它强调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的语义连贯性,所以恰当地运用关联词十分重要。

3.核对检查。书面表达初步完成后要进行认真检查。查一查表达是否满足了试题的要求;信息是否遗漏;是否有中国式英语;是否有时态语态方面的错误;是否有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等方面的错误。公整誊写。当对所表达的文字材料感到满意后,就得以将其公正清楚的抄写到答题卷上.卷面清洁、书写美观在书面表达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提高书面表达水平,应该努力做到:

1.平时勤练笔。注意积累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材料,善于分析与总结,扬长避短,循序渐进.连必要限时,要训练多种句型表达同一予以的技巧。写日记、交笔友不失为练笔的好方法。2.平时多背一些书面表达的范文,从中体会写作技巧,品味一些好句式的表达法,为流畅的书面表达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之,2005年卷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选材新颖,贴近时代,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整套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这种做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运用,也有利于学生语言兴趣的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英语测试从知识型考查走向能力型考查的方向前进。

第五篇: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评析

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评析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全科中心语文组刘祎琳 大阅读分析:

根据目前已有发布的试卷来看,今年的高考大阅读总体上看水平与去年持平。很多作者再次出现,譬如迟子建、史铁生、季羡林„„迟子建的文章《泥泞》在07年广东卷中出现。史铁生的文章《合欢树》在05年北京卷中出现。季羡林老先生是高考热门候选,果被命中。再如韩少功、茅盾、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者和文章(以前是鲁迅先生追思刘半农,今年是萧乾怀念鲁迅先生)等,都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随着其它各省考卷的陆续揭秘,相信更多的高考露脸率排行榜前几甲的作者,考生一定不可忽视。另外,从文章题材角度看,全国卷的文章和题目十分稳定,符合大视野、大局观、大气魄的全国卷风貌。从2005年开始,全国卷的文章题材从生活中感悟美、从小中见大发现美转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讴歌,视野变得宏大、气魄变得雄浑。地方省市的大阅读文章也与往年水平持平,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往往小处见大,不注重宏观题材而偏重与本地更贴近的内容。不仅阅读题这样,作文题也大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08年全国卷《阳光古道苍凉美》VS07年《总想为你唱支歌》 《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寅公。这篇文章和试题均依循规律,可以说与07年高考大阅读如出一辙。试题分为四道主观题。下面分别从文章解析和题目解析两方面来进行总结说明。

从文章看,体裁均是散文,题材均为对我国大西北风貌的抒写和联想讴歌。07年文章为《总想为你唱支歌》。结构上看,是从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四个意向为轴,分别描写和联想抒情。戈壁石这一意象在文章结尾,点明并升华了主旨。文章总体结构是平行兼在结尾加重分量。中心来看,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西北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并表达了号召人们去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呼唤。08年《阳光古道苍凉美》,文章题目和07年的题目字数都是一样的。从结构上看,是从现实—联想—现实的线索行文。主体结构依次按照阳关地名的含义由来、阳关的自然风貌及破坏、阳关的历史文化风物特产、阳关的历史沧桑和哲人诗人笔下的形貌这四个方面进行抒写。在文章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点名深化了主旨。文章总体结构是由表及里、逐层递进在结尾加重分量。

从试题看,均为22分。07年四道试题的分值分布是6—4—6—6,08年四道试题的分值分布是4—6—6—6。其实本质上依然是相同的,因为07年第二问分为两小问,各占2分;08年第二问分为三小问,各占2分。让我们来详细看一下07年试题的具体特征。第14题.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08年试题的具体特征是:第14题,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第15题,格局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第16题,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第14题,均为对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概括考查,是信息筛选整合题。第15题,均为画线句子理解题,需要从句子本身和文章背景进行联系阐述。第16题,均为对文章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考查层次深了一些,需要从内容形式上兼容考虑作答。第17题,均为对文章结尾处深化和升华的考查,本质上都是对中心主旨的提问。

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作者迟子建。安徽卷《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江西卷《朦胧的敬慕》,作者萧乾。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作品。湖北卷《雾》,作者季羡林。

小阅读分析:

今年小阅读特点,从目前来看,科技类文章多于社会类文章。但是笔者认为,过分偏重社会类文章或是过分偏重科技类文章都不是最佳的。任何一种偏重也许都会对文理分科的学生造成一种事实或潜在的不公。然而,今年全国卷小阅读的文章,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向,即题材是科技类和社会类的混合,既有天文知识又有历史知识,读起来相映成趣。下面对已公布的高考各省小阅读题目进行汇总和说明。全国卷《盖天说与浑天说》(摘字秦建明的《盖天图仪考》);重庆卷《生物钟》;江西卷《白日梦》;广东卷两篇文章,一篇社会类朱光潜先生的《诗与直觉》,一篇科技类的美国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绝妙的错误》;湖北卷《湿地》;安徽卷《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讲述了人择原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全科中心语文组周帅

就已经公布的试卷来看,总体而言,今年高考语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仍然是紧扣考试大纲,稳中有变,常中见新;既强调了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也体现出了相当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下结合已出试题分述之。

字音,考查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对于字音的考查在2008年得到突出和强调,2007年未考字音的全国卷

1、北京卷和安徽卷今年均恢复了对于字音的考查,而在已经公布的各省试题中,均考了字音的识记。考查的侧重点仍是学生容易误读的多音字、形声字和音近形近字,而前些年试卷中出现的对于“地方音”的考查则被淡化。北京卷在2007年未考查字音,今年则恢复了对于字音的考查,并且是与字形糅合在一道题中,这种综合的现象和思路值得注意,2007年的浙江卷也是采取了这一考查方式。

字形,考查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与字音正好相反,对于字形的考查在2008年有所淡化,作为高考风向标的全国卷1和北京卷均是如此。北京卷将字形与字音糅合在一道题中,而全国卷1则干脆没有单独考查字形;安徽卷、广东卷同样没有单独设字形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考语文考试越来越注重考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单纯的识记性内容的考查日趋式微,上海卷和课改的福建、宁夏海南卷就是典型;二是今年高考在作文部分加重了对于错别字的“处罚”力度,因此可以认为这一部分的考查在作文中已得到了体现。而就已考的字形题而言,依然是学生平时易错的形声字和音近义近字。

词语,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对于成语的考查,这些年来形成了两种题型,一种是选词填空,一种是熟语辨析。对于前者,主要考查的是对常见易误用的实词(主要是近义词,一般有一个字相同)和虚词(主要是关联词)的理解和使用;对于后者,主要考查的是对常用易误解熟语尤其是成语的理解和使用。就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的试题来看,对于成语的考查历久不衰,几乎是每省每年每每考之;而对近义词和关联词填空的考查,由于其组合选择题的性质和排除法的使用,使得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均难以实现,因此有逐渐失宠的趋势,不过北京卷倒是年年在考,乐此不疲。2008年的重庆卷、湖北卷将实词、成语和熟语糅合在一道试题中,不失为一个中庸的选择。而就已经考查的词语的内容,仍然是日常容易误用(实词)和误解(成语)的词语,如量入为出、叹为观止、骇人听闻等。

标点,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早年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几乎是必考题,近些年却几乎成了必不考题,在今年已出现的试题中仅江西卷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了单独的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重要的,且是考纲要求的,但其在考题中失宠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与考生及生活实际的脱节。考生写作文由于行文和结构的简单化,一般不大会出现标点使用的错误,而考题中出现的标点错误仅在于纯技术性的体现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这也就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标点题考试难度和区分度的不被看好。

病句,考察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题也几乎是每年每省必考,以客观辨析题为主,偶尔放在主观题中考修改。早年间病句题是分为语病题(结构错误)和歧义题(表意不明)的,现在将其放在一道题中进行考查,一般是选出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就考查的内容而言,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涉及宾语中心词),而这与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和考生平时易犯的错误是一致的。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察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能识记文学常识,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前这两道题都是必考而且单独命题,后来名句名篇的默写一直被保留着,因为名句默写和古诗文阅读一起构成了考生可能关注语文教材的两大理由;而文学常识则长期不被重视和考查。2007年北京卷开始恢复考查文学常识,2008年这一趋势得到了延续,但考查方式有所创新,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与名句名篇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尝试;无独有偶,2008年的重庆卷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中加入了文学常识的填写。体现人文素养和回归教材两个精神在文学常识的回暖中得到了体现。

语言表达,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考纲中对考生的要求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8种)。历年的高考语言表达题都是体现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用兵之地,今年也不例外。2008年大事不断,雪灾、地震、奥运的主题不仅在作文中时有体现,在语言表达题中更是被直接“拿来”就用,如全国卷1的“灾难”概括、畅想奥运,北京卷的14:

28、奥运奖牌,重庆卷的火炬登顶珠峰、以地震语段为背景填关联词等,无一不是在考纲要求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精神,考生只要平时多积累这样的感性材料,辅之以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答这样的题目完全没有问题。在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上,语言表达的连贯更多以客观题形式(排序)出现在第一卷中,而其他部分的考查总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信息的提取概括,一是对于主题的扩展表达,即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考查考生如何把话说得简洁精辟、如何把话说得丰富生动。就题目的形式而言,既有经典题型的延续,如压缩概括语段、扩写仿写等,也有新题型的闪现,如重庆卷的对联(04年风靡一时,之后沉沦),安徽卷的“言外之意”,湖北卷的“电影镜头”等;值得注意的是,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并得以保持,体现了相当的生命力,如今年北京卷的“14:28”,重庆卷的漫画《孵蛋图》,广东卷的剪纸画等,“看图说话”对于学生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表达的考查,又不断被重视起来。因为语言究其本质,是传达说话者对于其所见所闻所想的描述和理解,而其所见,绝不应仅仅是文字本身。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考查能力,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纠正一个网上所流传的错误,本次北京卷并没有所谓的“小作文”,那只是一道要求学生用45字去完成的语言运用题。题目是一幅漫画,让你去写感想。故不在本文所评述的范围内。)北京卷: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本次的作文题目依旧秉承了北京卷去年在出题尺度上的特点。即以较为开放的方式主打新材料作文。采用材料加提示的格式在提出要求的同时给出指引和范围,同时又不失自由度与时效性。而这一切又以丝毫不故弄玄虚的方式呈现,其目的直指对考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

材料:老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一个空的玻璃杯,先在里面装满石头,装不下的时候再放沙子,沙子装不下了再放水。这时老师又拿出一个空杯子先装了沙子和水,装满后问学生如果现在要装石头怎么办?一个学生上来将沙子和水都倒掉然后装了石头,随后有几位同学针对这一现象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材料本身平淡无奇,相信很多学生之前也都看过类似的故事。但能否写的清楚,写的深刻,写得新颖,这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北京的题好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仅仅是一则这样的故事让大家自由立意,那可能有好多同学会写得很偏。所以这里比照去年高考作文题一样给你若干种提示,而上过新东方语文课的学生,尤其是上过我课的就应该知道,为了保证作文题目公平性的特点,对于材料作文,材料固然重要,但是比材料更加重要的就是提示部分。

我现在还没有拿到全部的提示,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极限的问题,表面看似达到极限,其实还没有。所谓的极限就好比这个杯子,你放了石头后发现这个杯子已经放满了,然后沙子还可以放进去,放完了沙子以后还可以再放水进去„„所以我们从生命的极限这个立意来看,同学大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故事去谈谈自己对于极限的认识。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自我超越出发,比如不敢在人前表现的人第一次克服了内心的羞涩;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通过努力终于体育达标;原本不会写作文的考生在上过新东方的课程之后竟拿到了满分„„最好再提出类似“极限只不过是个具有时效性的字眼儿”之类的观点揭示主旨。然后再结合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以小见大的深化主题。这也就找到了高考题目的“谱”。比如对于地震中很多人认为灾后72小时之内是“黄金解救时”,这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极限。而极限一定是要拿来超越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再比如奥运赛场上,每一个记录的产生都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类极限的超越。这样自然的引出“二类材料”(在我课堂上将社会热点等“新闻”归为二类材料)自然就达到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的要求。

二 有的同学觉得这里强调了一个顺序。

你到底先放石头,再放沙子,再放水,还是把水放满了,你那个石头就没法放进去了,这有一个顺序的问题。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事。学习的阶段就应该尽量的自我充实,这样才能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这里的顺序就不能颠倒。如果过早的接触社会,可能之后的生命里只能选择不断的为生计奔波而没有一个时间去安心读书,吸取知识,收获思想。而这里所落下的部分也势必在将来彰显出来,就好比那些再也放不进杯中的石头。还有的同学理解为应该要先抓重要的。

这里可以理解为上一条观点的引申。石头是几样东西里最重的,体积也最大。自然可以理解为重要的,所以要先放。这里仍然存在一个次序问题,只是更加强调有主有次,先主后次。这点在同学们的生活当中则更加常见。只有做完了作业才能去娱乐,而不是反过来,不然就要出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强调做计划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行事,没有条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在写完一类材料(我的课堂上将学生自己的经历和故事称为一类材料)之后再以小见大的引出二类材料深化论点。比如在抗震救灾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尽管都很急迫可是仍然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解救被困的生命,而这也恰恰是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所作的。而其他的诸如灾后防疫,灾后理赔,灾后重建则应暂时往后放。这就让文章又有了“谱”,想不拿高分都难。

由此可见,这还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一道题,这也是近几年北京卷的趋势。这道题开始的时候光看材料觉得好像不太好写,但一看底下的提示,稍作联系也就可以很快的解决了。属于“知难行易”类。

全国卷I作文题目是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提供了包括捐款、救援队等六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题材。这显然就是在考前最被人看好的一类题目,即明确提出社会热点,要求学生作文。题目难度和高度都不尽如人意,考察性不高。而要想写得真,写得新,写得深则有一定难度。属“知易行难”类。

其他省市如上海卷“我们,他们”突出换位思考;重庆卷“生活在自然中”强调人地和谐;还有四川卷“坚强”和天津卷“人之常情”等等„„只要保定社会热点稍作思考和联系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于是又想到在考前就对学生们说过的一句话,即使08年作文不直接考奥运,地震等热点问题,仍应该主动与之联系。在深化文章主旨的同时表明自身关心社会现实的积极态度。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推断。

下载高考应体验磨练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应体验磨练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台中体验磨练学化学高考复习

    天台中学化学高考复习张慧敏 2010年的高考,天台中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里边也有化学老师的功劳。在这儿由我来介绍一下天台中学的化学高考复习是何做的。 一、2010年高考浙......

    200体验磨练7年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2007年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夯实基础,记死学活,注意与大学教材靠拢。 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

    200体验磨练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共5篇]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 2007年,950万学子奔赴考场,为理想和胜利而战,硝烟散尽.尘埃落定,几家欢乐几家愁,谁主沉浮,尽收眼底.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边云卷云......

    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的一些实用技巧

    2008年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掌握技巧: (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 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围绕主......

    浅议七体验磨练年级英语两极分化问题及对策

    浅议七年级英语两极分化问题及对策 [提 要]七年级学生经过三四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对于刚接班的英语教师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分析形成两极分化的......

    从20体验磨练04年高考作文看2005年命题走向

    从2004年高考作文看2005年命题走向 江苏秦 葆 一、2004年高考作文的特点 2004年全国各具特色的15道高考作文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从命题的形式看,几乎是清一色采用话题作文,唯......

    江苏省体验磨练2011年高考报名工作备忘

    江苏省2011年高考报名工作备忘 一、关于报名工作的组织 1.报名时间 根据教育部招生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我省实际,2011年我省高考报名为11月1日-4日。各市、县(市、区)招办可以结......

    江西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江西省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人: 周流清 第Ⅰ卷(选择题,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安详 层见迭出 陨落 真知灼见B.蔓延 和颜悦色 泻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