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体验磨练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报告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报告
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2007年6月13日至19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组经过7天时间的紧张工作,完成了81,111份试卷的评改工作。现把评卷的情况和学生答题的情况简述如下:
2007年广东省的高考历史科命题本着“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充分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说来,本年度的历史科试题体现了以下十方面的特点:
第一,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观的转变,考查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二是学习观点转变,既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也考查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三是历史价值观的转变,在命题中体现了史学观念的更新、史学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多种历史教材版本并存而带来的命题上的困难。命题者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新情境”。试卷70%以上的选择题、100%的非选择题使用了各种版本教材均未出现过的新素材,其载体包括考古资料、报纸、统计图表、研究著述等,其内容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也相应解决了应教科书版本差异所造成的矛盾。
—1— 第三,较好地解决了选修课程的考查问题。选修课的开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内容所具有的选择性的特点,但同时也给高考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今年的试题通过设计选做题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约有七万多的考生选做了第一个选修题目,约有四千多的考生选做的第二个选修的题目。由于试卷、答题卡和计算机阅卷系统设计合理,也使得评卷操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第四,成功地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既符合改变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现状的新课改精神,又有利于高考有效地选拔人才。试题较好地贯彻了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没有偏题、怪题和过难的题目;同时坚持以能力立意,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较好地拉开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容易做”,这是大多数考生对历史试题的评价;“不容易拿高分”,这是大多数阅卷教师的感受。这种效果与降低难度、提高区分度的命题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五,缩短试卷长度,降低阅读量,给予考生更充裕的思考时间,有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的阅读量大大降低。在选择题中,所有题目的题干表述都简明精炼,没有杂语冗词;而在非选择题中,所有材料的选用都精益求精,力求通过最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第六,进行了题型的创新,把“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合并为“非选择题”,为命题者灵活地命制试题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也为考查考生的能力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更为下一步明确每一道题目的能力考查方向作好了准备。
第七,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能力,但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大量精确的历史年代。试题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引导考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历史。大多数非选择题的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既突出新课程“专题”的特点,更强调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比如第27题,以梁启超一段论述“思想自由”的原始材料为切入点,要求考
—2— 生分析“思想自由”在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及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不同表现及重大历史作用,并归纳这三个时期的共同之处。
第八,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在25道选择题中,共有15道题目提供了全新的材料或设置了独特的情境,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地提取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解答新情境下所出现的问题。
第九,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的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如法国大革命一题鼓励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的个性化解释,评分说明明确指出,考生只要言之有理,皆可给分。考生可以做出“是”、“否”或“两可”三种不同的解释。又如29题目考查了考生理解和诠释多种历史现象和不同观点的能力,提供两种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要求考生据此分析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事件、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意义。
第十,能力层次评分方法进一步推开,采点评分和采意评价有机结合,主观题的评分趋于公正合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引导新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从2006年开始,命题组就有计划地进行能力层次评分法的尝试,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主观题评分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为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和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了评分技术的支持。今年,大多数的主观题目都采用了层次评分方法,实践效果良好,也使更多的阅卷教师了解并掌握了这一技术。
由于今年历史试题的创新点很多,也相应地给评卷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例如,由于试题的难度降低、阅读量减少、开放性试题增多,使许多学生都感觉到有话可说,空白卷大大减少,下笔百言的学生大大增多。又例如,由于实行了较灵活的层次评分方法,阅卷教师需要仔细考虑学生答案中每句话的真实含意,并且需要认真核对更多的落分点。这些情况都增添了评卷的难度,也减缓了评卷的速度。但是,这样的改革方向是正确有效的,它能够更公证准确地评阅学生的试卷,拉开考生的差距,让好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对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让广大教师在平时
—3— 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因此,尽管工作强度与往年相比大大增加,但今年的阅卷教师都深受鼓舞,认为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并且大大坚定了对课程改革的信心。
通过阅卷我们发现,三年的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这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第一卷得满分的考生相当多;二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第二卷不少考生思路灵活、分析深刻。但从阅卷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历史概念不清。今年历史的主观题涉及到较独多的历史概念,不少考生在这方面的失分相当严重。这包括三方面的情况,一是混淆历史概念,如把法国大革命与巴黎公社混为一谈;二是历史概念写得不正确或不完整,如把“乡镇企业”写成“城镇企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成为“家庭联产制”或“家庭责任制”;三是出现错别字,如把“人民公社”写成“人民工社”,“大跃进”写成“大越进”,“互助组”写成“扶助组”、“亨利八世”写成“享利八世”等等。二是答题思路不清。今年主观题有好几道大题都是高分值的题目,答案要点很多,当学生答题思路不清的时候,他就只能够答对小部分的要点。如“评价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一题,拿高分的学生基本上是沿着三种思路来回答的:长期与短期的对比;积极与消极的对比;工业与农业的对比。没有明晰的思路、东拉西扯的考生往往失分很严重。
三是历史时空观不强。如不少考生弄乱了法国大革命与巴黎公社的先后顺序、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先后顺序、新经济政策与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先后顺序、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先后顺序。因此,在专题教学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准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2007年是接受新课程教育的学生参与高考的一年,也是广东省实施新的高考方案的第一年。总体来讲,命题者给我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们力图贯彻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尝试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并且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以求达到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与
—4— 此同时,阅卷教师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完成了整个评卷工作。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对命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研究,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5—
第二篇: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英语科
2008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英语科
广东两阳中学 英语备课组 胡红樱
2008年高考已经圆满结束。在校长、下级领导和级长的正确指导下,在英语备课组成员以及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英语科在高考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高考的检验,我们发现这一年的备考工作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完善和发扬,同时也有很多不足需要总结改进。现将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8年本校高考英语科情况。
在今年高考中,我校英语最高分为128分,100分以上的有104人,90分以上的共有145人。70-89分段的有269人。40-69分段的共有290人。今年全市英语成绩比较低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二、2007年本校英语备考的主要举措、经验 ①领导重视。
2007年7月份,学校就成立了高考备考组。在备考过成中,校长、下级领导与级组长经常过问英语备考情况,及时协调帮忙解决英语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还多次派出英语老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备考会和经验交流会。
②备课组成员之间团结,分工,合作。
完整明晰的计划,切实具体的步骤,这一切的实施还需要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集体来贯彻、完成。我们备课组成员发挥了团结、分工、合作的精神,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要研究怎么教。
③计划早,目标明,备考工作紧张而有序。
去年7月份,我们备课组就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了我们的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尽管这届学生在高二全市期末统测中成绩不错,但进入高三开学后的摸底考试中完全暴露了基础很差的不足。据此,备课组制定了以扎实基础为主的复习计划。我们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章节过关复习(2007年7月——2008年3月上旬);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2008年3月下旬——2008年5月中旬);第三阶段是点拨提高(2008年5月下旬——6月上旬)。考虑到学生基础差,我们将复习的主要任务放在抓基础知识方面,大部分时间放在第一阶段章节过关上。在这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将高一到高二的英语课本跟学生详细进行了复习,每一个单元复习后都进行检测,进行查缺补漏。
在广州“一模”中,考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基础知识不过关,如单词字母大小写不会,单词拼写错误百出,名词的单复数区别不清,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用法不懂,时态语态的运用、动词短语的固定搭配记得不够准确,词汇掌握得不够好等。
2、完型填空对近义词的区别及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比较差。
3、阅读方面显示出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大,并且不会抓住主题句、不注意排除干扰的相似的信息。
4、写作方面。基础写作不少学生不懂得整合信息或漏写信息点,读写任务显示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差,有的仅提及其中某一方面或仅侧重某一方面,甚至完全提不到重点;有的在文中摘抄完整的两个句子作为自己的,或者几乎一字不变地把原文中的主动句变成被动句等;有的学生以文中细节代替概括,不清楚哪些是事例哪些是概括的语言;有的学生在第一段就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此外,在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达也相当多,篇章的逻辑较混乱。发现这些情况后,我们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过好词汇、语法两关,回归课本,强化专题训练。
综合测试是我们训练阅读写作的重要手段。每周坚持两次测试是我们铁定不变的做法(这个做法一直坚持到高考前禁考为止,每次测试均用年级统一安排的时间和上课时间)。每次测试完后,我们都及时批改,及时讨论试题的重点、难点,及时精要评讲(重点评讲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扶差补缺。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测试情况,我们老师常常在下午放学后,不吃晚饭,留在办公室一直改卷到晚上,直到把卷改完为止。这种废寝忘食、以校为家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斗志。在第三阶段,我们根据几次模拟试题、几次备考会交流得来的信息,对学生进行了出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点拨提高。
听力历来是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丢分的一个大题。08届的听力训练材料采用《听力风暴》,这本书的优点是配套录音带发音清晰,内容题材丰富,贴近高考,不足之处就是语速稍快。在征得年级领导的同意后,我们坚持利用每周两个晚上(7:20pm—7:40pm)播放听 力录音。听完后学生自己对答案,听不懂的地方自己参考书本后面的朗读材料。
④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高考的影响。
临近高考学生的能力基本已经定型,但一些非智力因素(如书写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我狠抓训练学生的书写和填涂答题卡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书写工整和正确涂卡等良好的习惯。并要求学生统一用黑色墨水书写。布置抄写英语短文作业是我们训练学生书写的常用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其它的一些做法去强迫学生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在模拟考试中凡是不按要求答题者统统按零分处理。
⑤重视规范,紧抓不放。
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希望学生重视作答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有利于克服失分大于得分的现
这里的“规范”包括:
1.答题思路的规范。懂得如何入手,从哪里入手,要答什么。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的准确,不罗唆。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⑥抓重点,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我们特别注意在两方面抓好重点,一是在备考选材方面抓好重点;二是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上抓好重点。在后期的复习工作中,由于资料很多,各地的模拟题也很多,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全部都 去做。因此抓住重点,选好材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备课组经常一块先自己做,然后挑选适合我们学生的题目让他们训练。我们还特别注重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备考伊始,我们就落实培优,抓稳尖子。所谓“落实”、“抓稳”主要是说:早(做)、精(讲)、巧(练)。早做:开学不久即考虑培优班的工作落实;抓好人选,集中训练,组成高分的“冲刺军团”; 精讲:要知道尖子生的迫切问题,分析尖子生的“软肋”在哪里,为什么会丢分,丢哪里的分。巧练:落实训练重点,保持相当难度;提高做题速度;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更加从严要求,抓好细节问题和规范意识。我们以那些有希望上线的学生为重点,实施了人盯人的办法,争取能上线的不落空。⑦坚持“三统一”
1、统一测试内容。
2、统一测试时间。
3、统一复习资料。
我们所用的资料分为四部分:
1、听力训练材料;——《听力风暴》和《英语周报》
2、专项练习(包括语法、完型和阅读等)——自编;
3、课本配套练习——《学海导航》;
4、测试题——《英语周报》。⑧关注动向,分析信息
“关注动向”,就是要留意备考形势的推进变化,吸收各方的信息,配合之以做好我们的备考计划的适时调整。我们备考组老师经常 与其他学校沟通,关注重点中学学校的信息题。同时经常上网查阅相关的最新信息。
面临着新课程下的新高考,我们需要进行新的学习和接受新的挑战。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如既往的努力,争取新的成绩!
三、2008年本校高考英语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以上的备考办法,我校高考英语科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①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各年级教学连贯不够。
②低分段的学生人数居多,大部分学生怕学英语,进步不大。
③听力和语法填空部分依然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①学生原来基础差。学校的老师不是循环的,且高一高二高三的老师没有统一好什么时候应着重训练什么,着重培养学生哪种能力。大家认为上完自己的课程就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通盘考虑,没有系统化。到高三时再着手,已经不够时间了。
②由于基础差,大家对英语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
③学生的语言环境还不够好,基础知识不过关。
四、对2009年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①提前备考。从高一开始。建议采取高中老师任课循环制的办法或对整个高中课程进行统筹安排,使高考备考从高一开始系统化。
②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③多召开备考研讨会、交流会和质检分析会。
第三篇:广东省体验磨练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
广东省2006年高考试卷点评
语文 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谢飘云
审题不准 作文丢分
命题评价:今年语文试题内容和形式更新很少,基本按照大纲要求出题,保持稳定性。
考核效果:考生答卷整体成绩略低于去年。古诗文题目的难度略有下降,但与往年相比,古诗文鉴赏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上升。这种巨大的反差,说明中学古诗文教学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学生在散文阅读和语言应用等方面及格率较低,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相当薄弱。
今年作文突出问题:1.审题能力不高,对题意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主要表现是:立意若即若离,“天使”对象的选择不恰当,对历史人物及其材料的采用,生搬硬套;对“天使”与“雕琢”两个层次的问题顾此失彼。2.语言表达上,文句不通十分突出,逻辑混乱。3.作文内容幼儿化。4.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全文抄袭背好的文章。
启发教育导向:中学语文教学仍然要把基础训练放在首位,尤其是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提高。在作文练习中,必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现实生活。另外,高中阶段议论文的写作非常重要,但近年高考卷很少见到高水平的议论文,必须引起注意。
广东省2005年高考试卷点评
语文 语文科评卷组长华南师大文学院柯汉琳教授
古文功底差 作文抄歌词
今年语文(非选择题)成绩略低于去年,总平均分约66分,其中作文平均分约38.4分。今年失分最多的是现代文阅读与分析,作文题50分以上的还不足7%,好文章凤毛麟角,满分卷全省只有20多份。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广东考生总体的语文水平亟待提高,基础教育必须强化基本功训练。例如,古文文句翻译题得0分的有1万多份,有的甚至一个字也写不出;许多考生不懂律诗的颈联在什么位置,不会分析古诗诗句的情感表现;对现代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文句的含义不能准确把握,等等。
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少,有几百份试卷空白或完全跑题;有少数学生干脆抄袭、照搬别人的文章,还有的学生“直录”一首流行歌曲或一首诗歌当作文。
此外,今年的作文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滥用华丽当辞藻排比句,单一当形式美,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二是把事先准备好一些古人的材料,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杨贵妃等,无论是什么作文,都硬套进去,结果写不出真切感受,也不能把材料组织得紧扣主题。这是一种文风问题,反映出广东考生的语文水平值得严重关注。建议:中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基本功训练,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写身边的事,写出真情实感;不能猜题押题,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硬套。
第四篇:200体验磨练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评析
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评析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全科中心语文组刘祎琳 大阅读分析:
根据目前已有发布的试卷来看,今年的高考大阅读总体上看水平与去年持平。很多作者再次出现,譬如迟子建、史铁生、季羡林„„迟子建的文章《泥泞》在07年广东卷中出现。史铁生的文章《合欢树》在05年北京卷中出现。季羡林老先生是高考热门候选,果被命中。再如韩少功、茅盾、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者和文章(以前是鲁迅先生追思刘半农,今年是萧乾怀念鲁迅先生)等,都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随着其它各省考卷的陆续揭秘,相信更多的高考露脸率排行榜前几甲的作者,考生一定不可忽视。另外,从文章题材角度看,全国卷的文章和题目十分稳定,符合大视野、大局观、大气魄的全国卷风貌。从2005年开始,全国卷的文章题材从生活中感悟美、从小中见大发现美转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讴歌,视野变得宏大、气魄变得雄浑。地方省市的大阅读文章也与往年水平持平,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往往小处见大,不注重宏观题材而偏重与本地更贴近的内容。不仅阅读题这样,作文题也大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08年全国卷《阳光古道苍凉美》VS07年《总想为你唱支歌》 《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寅公。这篇文章和试题均依循规律,可以说与07年高考大阅读如出一辙。试题分为四道主观题。下面分别从文章解析和题目解析两方面来进行总结说明。
从文章看,体裁均是散文,题材均为对我国大西北风貌的抒写和联想讴歌。07年文章为《总想为你唱支歌》。结构上看,是从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四个意向为轴,分别描写和联想抒情。戈壁石这一意象在文章结尾,点明并升华了主旨。文章总体结构是平行兼在结尾加重分量。中心来看,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西北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并表达了号召人们去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呼唤。08年《阳光古道苍凉美》,文章题目和07年的题目字数都是一样的。从结构上看,是从现实—联想—现实的线索行文。主体结构依次按照阳关地名的含义由来、阳关的自然风貌及破坏、阳关的历史文化风物特产、阳关的历史沧桑和哲人诗人笔下的形貌这四个方面进行抒写。在文章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点名深化了主旨。文章总体结构是由表及里、逐层递进在结尾加重分量。
从试题看,均为22分。07年四道试题的分值分布是6—4—6—6,08年四道试题的分值分布是4—6—6—6。其实本质上依然是相同的,因为07年第二问分为两小问,各占2分;08年第二问分为三小问,各占2分。让我们来详细看一下07年试题的具体特征。第14题.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08年试题的具体特征是:第14题,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第15题,格局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第16题,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第14题,均为对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概括考查,是信息筛选整合题。第15题,均为画线句子理解题,需要从句子本身和文章背景进行联系阐述。第16题,均为对文章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考查层次深了一些,需要从内容形式上兼容考虑作答。第17题,均为对文章结尾处深化和升华的考查,本质上都是对中心主旨的提问。
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作者迟子建。安徽卷《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江西卷《朦胧的敬慕》,作者萧乾。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作品。湖北卷《雾》,作者季羡林。
小阅读分析:
今年小阅读特点,从目前来看,科技类文章多于社会类文章。但是笔者认为,过分偏重社会类文章或是过分偏重科技类文章都不是最佳的。任何一种偏重也许都会对文理分科的学生造成一种事实或潜在的不公。然而,今年全国卷小阅读的文章,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向,即题材是科技类和社会类的混合,既有天文知识又有历史知识,读起来相映成趣。下面对已公布的高考各省小阅读题目进行汇总和说明。全国卷《盖天说与浑天说》(摘字秦建明的《盖天图仪考》);重庆卷《生物钟》;江西卷《白日梦》;广东卷两篇文章,一篇社会类朱光潜先生的《诗与直觉》,一篇科技类的美国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绝妙的错误》;湖北卷《湿地》;安徽卷《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讲述了人择原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 北京新东方中学“优能”全科中心语文组周帅
就已经公布的试卷来看,总体而言,今年高考语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仍然是紧扣考试大纲,稳中有变,常中见新;既强调了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也体现出了相当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下结合已出试题分述之。
字音,考查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对于字音的考查在2008年得到突出和强调,2007年未考字音的全国卷
1、北京卷和安徽卷今年均恢复了对于字音的考查,而在已经公布的各省试题中,均考了字音的识记。考查的侧重点仍是学生容易误读的多音字、形声字和音近形近字,而前些年试卷中出现的对于“地方音”的考查则被淡化。北京卷在2007年未考查字音,今年则恢复了对于字音的考查,并且是与字形糅合在一道题中,这种综合的现象和思路值得注意,2007年的浙江卷也是采取了这一考查方式。
字形,考查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与字音正好相反,对于字形的考查在2008年有所淡化,作为高考风向标的全国卷1和北京卷均是如此。北京卷将字形与字音糅合在一道题中,而全国卷1则干脆没有单独考查字形;安徽卷、广东卷同样没有单独设字形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考语文考试越来越注重考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单纯的识记性内容的考查日趋式微,上海卷和课改的福建、宁夏海南卷就是典型;二是今年高考在作文部分加重了对于错别字的“处罚”力度,因此可以认为这一部分的考查在作文中已得到了体现。而就已考的字形题而言,依然是学生平时易错的形声字和音近义近字。
词语,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对于成语的考查,这些年来形成了两种题型,一种是选词填空,一种是熟语辨析。对于前者,主要考查的是对常见易误用的实词(主要是近义词,一般有一个字相同)和虚词(主要是关联词)的理解和使用;对于后者,主要考查的是对常用易误解熟语尤其是成语的理解和使用。就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的试题来看,对于成语的考查历久不衰,几乎是每省每年每每考之;而对近义词和关联词填空的考查,由于其组合选择题的性质和排除法的使用,使得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均难以实现,因此有逐渐失宠的趋势,不过北京卷倒是年年在考,乐此不疲。2008年的重庆卷、湖北卷将实词、成语和熟语糅合在一道试题中,不失为一个中庸的选择。而就已经考查的词语的内容,仍然是日常容易误用(实词)和误解(成语)的词语,如量入为出、叹为观止、骇人听闻等。
标点,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早年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几乎是必考题,近些年却几乎成了必不考题,在今年已出现的试题中仅江西卷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做出了单独的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重要的,且是考纲要求的,但其在考题中失宠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与考生及生活实际的脱节。考生写作文由于行文和结构的简单化,一般不大会出现标点使用的错误,而考题中出现的标点错误仅在于纯技术性的体现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这也就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标点题考试难度和区分度的不被看好。
病句,考察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要求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题也几乎是每年每省必考,以客观辨析题为主,偶尔放在主观题中考修改。早年间病句题是分为语病题(结构错误)和歧义题(表意不明)的,现在将其放在一道题中进行考查,一般是选出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就考查的内容而言,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涉及宾语中心词),而这与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和考生平时易犯的错误是一致的。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察能力层级为A(识记),要求考生能识记文学常识,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前这两道题都是必考而且单独命题,后来名句名篇的默写一直被保留着,因为名句默写和古诗文阅读一起构成了考生可能关注语文教材的两大理由;而文学常识则长期不被重视和考查。2007年北京卷开始恢复考查文学常识,2008年这一趋势得到了延续,但考查方式有所创新,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与名句名篇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尝试;无独有偶,2008年的重庆卷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中加入了文学常识的填写。体现人文素养和回归教材两个精神在文学常识的回暖中得到了体现。
语言表达,考查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考纲中对考生的要求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8种)。历年的高考语言表达题都是体现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用兵之地,今年也不例外。2008年大事不断,雪灾、地震、奥运的主题不仅在作文中时有体现,在语言表达题中更是被直接“拿来”就用,如全国卷1的“灾难”概括、畅想奥运,北京卷的14:
28、奥运奖牌,重庆卷的火炬登顶珠峰、以地震语段为背景填关联词等,无一不是在考纲要求的基础上体现时代精神,考生只要平时多积累这样的感性材料,辅之以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答这样的题目完全没有问题。在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上,语言表达的连贯更多以客观题形式(排序)出现在第一卷中,而其他部分的考查总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信息的提取概括,一是对于主题的扩展表达,即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考查考生如何把话说得简洁精辟、如何把话说得丰富生动。就题目的形式而言,既有经典题型的延续,如压缩概括语段、扩写仿写等,也有新题型的闪现,如重庆卷的对联(04年风靡一时,之后沉沦),安徽卷的“言外之意”,湖北卷的“电影镜头”等;值得注意的是,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并得以保持,体现了相当的生命力,如今年北京卷的“14:28”,重庆卷的漫画《孵蛋图》,广东卷的剪纸画等,“看图说话”对于学生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表达的考查,又不断被重视起来。因为语言究其本质,是传达说话者对于其所见所闻所想的描述和理解,而其所见,绝不应仅仅是文字本身。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考查能力,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纠正一个网上所流传的错误,本次北京卷并没有所谓的“小作文”,那只是一道要求学生用45字去完成的语言运用题。题目是一幅漫画,让你去写感想。故不在本文所评述的范围内。)北京卷: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本次的作文题目依旧秉承了北京卷去年在出题尺度上的特点。即以较为开放的方式主打新材料作文。采用材料加提示的格式在提出要求的同时给出指引和范围,同时又不失自由度与时效性。而这一切又以丝毫不故弄玄虚的方式呈现,其目的直指对考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
材料:老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一个空的玻璃杯,先在里面装满石头,装不下的时候再放沙子,沙子装不下了再放水。这时老师又拿出一个空杯子先装了沙子和水,装满后问学生如果现在要装石头怎么办?一个学生上来将沙子和水都倒掉然后装了石头,随后有几位同学针对这一现象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材料本身平淡无奇,相信很多学生之前也都看过类似的故事。但能否写的清楚,写的深刻,写得新颖,这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北京的题好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仅仅是一则这样的故事让大家自由立意,那可能有好多同学会写得很偏。所以这里比照去年高考作文题一样给你若干种提示,而上过新东方语文课的学生,尤其是上过我课的就应该知道,为了保证作文题目公平性的特点,对于材料作文,材料固然重要,但是比材料更加重要的就是提示部分。
我现在还没有拿到全部的提示,掌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极限的问题,表面看似达到极限,其实还没有。所谓的极限就好比这个杯子,你放了石头后发现这个杯子已经放满了,然后沙子还可以放进去,放完了沙子以后还可以再放水进去„„所以我们从生命的极限这个立意来看,同学大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故事去谈谈自己对于极限的认识。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自我超越出发,比如不敢在人前表现的人第一次克服了内心的羞涩;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通过努力终于体育达标;原本不会写作文的考生在上过新东方的课程之后竟拿到了满分„„最好再提出类似“极限只不过是个具有时效性的字眼儿”之类的观点揭示主旨。然后再结合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以小见大的深化主题。这也就找到了高考题目的“谱”。比如对于地震中很多人认为灾后72小时之内是“黄金解救时”,这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极限。而极限一定是要拿来超越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再比如奥运赛场上,每一个记录的产生都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类极限的超越。这样自然的引出“二类材料”(在我课堂上将社会热点等“新闻”归为二类材料)自然就达到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的要求。
二 有的同学觉得这里强调了一个顺序。
你到底先放石头,再放沙子,再放水,还是把水放满了,你那个石头就没法放进去了,这有一个顺序的问题。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事。学习的阶段就应该尽量的自我充实,这样才能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这里的顺序就不能颠倒。如果过早的接触社会,可能之后的生命里只能选择不断的为生计奔波而没有一个时间去安心读书,吸取知识,收获思想。而这里所落下的部分也势必在将来彰显出来,就好比那些再也放不进杯中的石头。还有的同学理解为应该要先抓重要的。
这里可以理解为上一条观点的引申。石头是几样东西里最重的,体积也最大。自然可以理解为重要的,所以要先放。这里仍然存在一个次序问题,只是更加强调有主有次,先主后次。这点在同学们的生活当中则更加常见。只有做完了作业才能去娱乐,而不是反过来,不然就要出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强调做计划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行事,没有条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在写完一类材料(我的课堂上将学生自己的经历和故事称为一类材料)之后再以小见大的引出二类材料深化论点。比如在抗震救灾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尽管都很急迫可是仍然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解救被困的生命,而这也恰恰是我们的政府和人民所作的。而其他的诸如灾后防疫,灾后理赔,灾后重建则应暂时往后放。这就让文章又有了“谱”,想不拿高分都难。
由此可见,这还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一道题,这也是近几年北京卷的趋势。这道题开始的时候光看材料觉得好像不太好写,但一看底下的提示,稍作联系也就可以很快的解决了。属于“知难行易”类。
全国卷I作文题目是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提供了包括捐款、救援队等六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题材。这显然就是在考前最被人看好的一类题目,即明确提出社会热点,要求学生作文。题目难度和高度都不尽如人意,考察性不高。而要想写得真,写得新,写得深则有一定难度。属“知易行难”类。
其他省市如上海卷“我们,他们”突出换位思考;重庆卷“生活在自然中”强调人地和谐;还有四川卷“坚强”和天津卷“人之常情”等等„„只要保定社会热点稍作思考和联系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于是又想到在考前就对学生们说过的一句话,即使08年作文不直接考奥运,地震等热点问题,仍应该主动与之联系。在深化文章主旨的同时表明自身关心社会现实的积极态度。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推断。
第五篇:政治科高考评卷小结
2009年政治科高考评卷小结
一、高考改卷资格和人员构成改卷老师仍由一线教师、部分研究生和大学老师组成,每道题一个组长和副组长,组长是大学教师,副组长是一线教师。
二、今年的新变化
1、对评卷质量的要求提高了。专门设置了一个质量监督组,由国家派专家过来直接监督,进行更为严格的质量抽查。
2、评卷教师上岗培训。由试评教师将事先评好分数的30道题存入电脑,评卷教师学习和熟练评分细则后,进入考试,必须有25道符合2分以内的误差标准,否则继续学习。
这两项规定的出台体现了对考生的高度负责,所以今年评卷的误差也比较小。
3、以生为本,今年答错位置的试卷都作为问题卷提交,不再给0分或随意给分。
三、改卷老师具体操作
1.对评卷老师既有数量的要求,又有质量的要求。比如说我们这道题要求一天1200到1500份。误差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如果误差率较大,小组长会及时提醒。
为了赶进度,一般在熟悉评卷标准后评卷老师速度提升很快。如我改39(6),这是最难改的一道,我第一天和第二天用16-14秒一题,到第四天就到8-9秒,这也是整组的平均速度。简单的题目5秒一题是很正常的。
2.给分时主要是踩点给分,踩意在现实操作中几乎是不体现的。同时对材料的联系并不做太多要求。例如38(3),这道政治学的题目只要能写到关键的政治术语就可以得分,不管是否联系材料。38(4),这道哲学题关键是原理要准确,虽然对联系材料赋分,但并不在乎质量,只要有材料就行。
四、学生答题情况
1、一味罗列,没有序号;
2、字迹潦草;
3、缺乏解题技巧。不会“抄”材料。
五、评分细则的制定
1、评分细则的制定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分数的细划,另一个是语句与观点的适度变化。标准不同,学生的得分可能就不同。
2、制定评分细则的原则:以国家标准答案为基础,兼顾中学教学和学生的解题情况。
3、制定评分细则的过程
在学习国家标准答案后,由试评老师制定评分细则。这个我没有资格参加,但从两个参加试评的中学老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评分细则中主观因素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如2008年38.材料二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问(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
答(3):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3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3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分)。(注:若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回答问题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3-6分)
这道题在原答案中没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知识点,但学生大多都用这个知识点作答,当时据说大学老师都不同意给分,在中学老师力争了2天后才确定给分,这个知识点我们给2分,但在我网上查到的信息是有一个省没给分,有一个省给的是1分。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解题技巧方面:
①讲评主观题时强调关键词的准确性,平时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的能力。②注意排序,关键词要写在前面,比较显眼的地方,避免阅卷老师漏看。
③作答时在分析分值的基础上多答1到2点,以防止审题偏差。
④难度较大的题,注意抄材料,一般能拿三分之一的分数。
⑤联系材料点到即止,但原理论述要科学准确。
2、教学方面:
①研究生入学考,成人高考试题都有借鉴价值。
②适当补充新课改区内容,如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③咬定“基础”不放松,以教材为本。
④对热点复习要理性把握,不要投入过多时间。
附件:
2009年高考政治卷评分细则
38、(1)题
(1)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2分)
评分细则:
①若考生答加大财政投入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2分)
②若考生只答财政、财政政策或财政作用但没有解释,或只答具体措施如建设水利设施、兴修水利、南水北调、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调拨资金物资储备、资金投入,用税收或税收政策进行调节,利用银行利率政策进行调节等。(1分)
(2)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2分)
①考生答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推广,投入科技抗旱,提高科技或改革(转变)灌溉方式等(2分)
②若考生只答科学手段、科技、科学管理、灌溉方式、人工增雨(降雨),学习抗旱知识,农民科技教育、建设高科技农业等(1分)
(3)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2分)
①答价格杠杆、利用价格调节、利用市场价格调节或提高水价(2分)
②节约用水,减少或限制或严禁或停止或取消高耗水产业等。(1分)
38、(2)题
(1)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2分)
①能指出确保农业用水(2分)
②能答出农业基础地位,粮食问题,农业生产要节水,农业发展道路(1分)
(2)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2分)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分)(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或优化产业结构(1分)
②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1分)讲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向:如能答出产业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或表述为要发展低耗水型产业,限制高耗水型产业(1分)
(3)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分)
①三大产业要合理分配用水或协调好水资源有利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分)
②三产业要协调发展,让水资源合理配置(1分)
38、(3)题
(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分)
只要答出“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等就给2分
(2)农民遇上旱灾,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2分)
只要明确提到“建设服务型政府”就给2分,提到“转变政府职能”给1分
(3)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2分)
只要明确提到“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等就给2分,其他与依法行政无关的不给分
(4)为了抗旱,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分)
只要明确提到“经济建设职能或经济职能”就给3分
(5)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分)
只要明确提到“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或公共服务职能”就给3分,如果只答出“社会管理职能”就给1分;若考生只答出“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一种,并提到履行“政治职能”的给4分,若第4、5点已得满分,则答“政治职能”不再给分。
38、(4)题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给1分,有结合材料给1分
②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给1分,有结合材料给1分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给1分,有结合材料给1分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因果关系,坚持内外因的关系,给1分,有结合材料给1分。
另:一切从实际出发,给1分,结合材料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
39、(5)题
(1)①现代贸易的对象一般是商品、技术、劳务。(2分)
只答出任何两种贸易对象,给2分
②三角贸易中除了商品外(1分),还把奴隶当作“商品”进行贸易(1分)如答出三角贸易以商品贸易为主,奴隶贸易为辅,给2分,如答“买卖黑人或奴隶贸易”给1分,如没有答出以上内容,但涉及以下内容的给分标准:三角贸易单一化,1分,现代贸易多样化,1分
(2)①只要答出现代贸易包含有“等价交换、平等互利,互利合作、合作共赢”等内容(2分)
②如答出现代贸易建立在“自愿、诚信、共同利益”基础上等,给1分或只讲现代贸易是“公平贸易”给1分
(3)①只要答三角贸易“不公平,不平等”给2分
②答三角贸易包含有“侵略性、征服、掠夺、罪恶、殖民贸易”等,给1分
39、(6)题
(1)①如能答出“资本原始积累、发展生产力”等字样,并且答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给6分
②能结合材料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答出“资本原始积累、发展生产力”但未能答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关键词的给3分
③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但只列出“二重性”或作简要说明,给2分,如“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深殖民地人民大痛苦(或带有明显的掠夺、征服的色彩)”等
④只进行二重性其中一方面的表述或分析,给1分
(2)①如能答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或生产力好了或促进生产力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给3分,实践或呈现“科学发展观”给1分,有“实现人的全方位和全面发展”给2分
②如果从国家性质,党的宗旨等方面回答原因,给2分,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或三个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