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教学》学习辅导3
第三章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学习辅导
一、结果评价
1、什么是结果评价
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通常是指,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一次评价,以这次评价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在接受评价之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
2、结果评价的方式
在结果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式就是标准化测验。大多数标准化测验可以分为两大类: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1)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是用来表明指定的学生或学生群体,与相同年龄和年级的其他测验参加者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常模参照测验不是用来揭示学生知道什么或者能做什么;而是看个别学生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其表现如何。
(2)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是用来表明与期望的标准(一名儿童在一定年龄应该知道什么)或与一个具体目标相比较时学生的表现情况。这类测验的题目试图揭示学生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长处或弱点。
尽管这两类测验的目的不同,但两者都依赖于以选择题为主的纸笔做答。所以,对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来说,两者看起来是一样的。教师和学生往往更关注的是测验的结果,而不是测验的类型。
3、结果评价的作用
结果评价对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已经发生的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反馈,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评价结果中获知教学的成效。
但是,教学不仅需要了解过去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了解正在发生的学习事件和学习过程是否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而且教师还需要清楚学生还具备多少潜能以决定后续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虽然,结果评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所具有的学习潜力,但它非常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先前知识背景较好的学生在结果评价中的成绩通常会优于知识背景不太好的学生,因而结果评价的成绩对学习潜能的描述就不是很准确。
4、结果评价的心理学基础
结果评价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的学习被看做人这个有机体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人如果能对特定的刺激产生特定的反应,就表明已经学会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学习就是建立无数个正确的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系,形成的联系越多,表明学会的东西越多,至于这些联系是怎样形成的、联系的机制是什么则统统置之不理。行为主义秉持严格的实证主义立场,明确宣布不研究看不到的意识,要把心理学改造成为实证科学。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学生评价只关心人脑所输出的反应(在纸笔测验中就是学生对试题的回答),而避免进入人脑内部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只关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我们通常所熟悉的评价方法,如纸笔测验,或者是让学生直接复述出他们所记忆的知识,或者是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问题,评价者根据学生的复述或问题解决的情况来推断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类评价方法所获得的只是有关学生认知结果的信息,而无法得到学生是如何达到这种认知结果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被评价者将他学习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运用于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时才能测量其已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二、过程评价
1、什么是过程评价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常指,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对学生进行多次评价而测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潜能。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种历时性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测验情境转变为儿童的学习经验。
2、过程评价的心理学基础
过程评价直接的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弗斯坦(Feurstein)的学习经验促进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讨论发展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时,反对教学只能跟在发展之后、教学对发展毫无作用的观点,同时也反对教学过程与发展平行地、均等地进行的观点。他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之前。他认为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个水平称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传统测验方式就是测量儿童的这个现实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现实水平和可能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将帮助我们确定儿童的明天,确定他发展的动态,不但可以查明发展中已经达到的状态,而且能发现他正在成熟中的状态。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过程评价的贡献在于,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性,重视认知功能的发展,根据儿童独立完成任务时的表现与在成人帮助下的表现之间的差别确定儿童的学习潜能和教学的改进方向。
学习经验促进理论:以色列心理学家弗斯坦批评传统的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没有触及儿童真正的能力储备,并且错误地将智力看做一种固定不变的特质,他认为,儿童的智力或认知能力是可变的,造成变化的原因是有机体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弗斯坦倡导“学习潜能评价法”,这种评价感兴趣的不是儿童“学到了什么”,而是儿童“怎样学习和解决问题”;不是心理活动的内容,而是思维的形式结构。这种评价不是让儿童独自地面对困境和解决问题,而是引入中介者对儿童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机能的提高。对
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经典模式包括前测、中介训练阶段和后测这三部分的内容。前测与后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前测与后测之间插入一个中介干预阶段,学生接受个人或小组训练,评价者教给学生思维的规则、解决问题的策略、元认知技能等,在学生进行大量练习的过程中会依据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反馈。经过干预阶段后学生独立完成后测,后测的分数一般都会有所提高,提高的分数就体现了学生在干预阶段学习的成果。
3、过程评价的特点
(1)评价的情境与学习的情境类似,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学习后外加的部分。(2)评价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类似,所需要的评价工具、评价资料隐含于学习情境之中。(3)评价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轻松进行,学生不需要明确意识到正在评估。(4)评价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不需要为评价而教。
4、过程评价的意义
(1)评价不仅要了解过去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要预测未来学习的潜力。(2)评价与教学不再是相互对立的,评价不是单纯地检查教学,改变为了考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的局面。评价应与教学统一在一起,在教学中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进行教学,这种评价与教学的结合可以使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学生认知结构与能力的变化,通过及时“在线”的反馈和指导更迅速、更有效地提高认知能力。过程评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在前测和训练阶段敏锐地辨识学生认知策略的缺陷、问题,并能给予针对性的指导。(3)过程评价是个别化指导,必须因材施教,如在一次测验或作业后对学生进行评价。传统的结果评价只是给学生反馈测验成绩和题目的对错或标准答案,并不深入指导学生解答这些问题的思考方法,而运用过程评价,则要针对测验或作业中的问题指导每个学生的思维策略、思想方法,力图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4)过程评价如果与表现评价结合起来,在完成表现任务时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中介干预,取得的效果可能更好。
三、纸笔测验
1、什么是纸笔测验
纸笔测验是用编制好的试卷评定学生的一种方法,试卷以文字的形式呈现问题,学生也要以文字回答问题。
2、纸笔测验的特点
纸笔测验的基本假设是分解与去情境化。
所谓分解假设是指纸笔测验认为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能够分解为一个个最小的单位,测验题目只要能够考查到这些最小的单位,将学生在这些最小单位上的考试成绩相加,就可以得到这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整体情况,通常一个题目只考查一个知识点或
一种能力。
纸笔测验的另一假设是去情境化。这种假设与传统的知识观、教学观一脉相承,认为知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独立性,不依其所运用的情境而变化,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规律性知识即可用来解决所有实际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要单独呈现知识问题本身即可,叙述问题所产生的生活情境是多余的。由此假设,纸笔测验的题目是剥离掉实际生活的丰富情境后抽象出来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直接应用书本知识和原理即可。
四、表现评价
1、什么是表现评价
表现评价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依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
表现评价所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是整体性的、复杂综合的任务,需要学生运用多种心理过程,依赖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表现评价的任务是从实际生活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是全景性的片段,仍保留了生活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即问题和情境融合在一起,未经人为地分离。因此说表现评价是情境化的评价,是真实的评价。
2、表现评价的方式
表现可以是文字表现,可以是口头陈述的表现,可以是实际操作的表现,可以是认知活动的表现,可以是社会活动的表现,也可以是学生所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如图画、照片、音乐、手工作品、模型等)。表现评价呈现问题的形式更加多样,除了文字形式以外还可以用口头陈述、实际场景等形式。表现性评价通过给学生呈现模拟真实世界的挑战和问题,来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能力、态度、策略等。所设置的任务通常是“有吸引力的,可行的,值得做的”,而且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答案不是唯一的。
3、纸笔测验与表现评价的互补性
建构主义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和更高级的学习,初级学习是指以和教的时候大致相同的方式再现学习的内容,高级学习则是指学习者掌握复杂性或者独立地将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纸笔测验发展出了选择题这一测验形式,使纸笔测验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客观化的评价方式。学校教育在采用这种标准化的评价方法时虽然保证了测验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却忽略了这种方法是对学生的复杂认知过程与能力的简单化处理的事实,导致学校中的评价集中于学生较低层次的认知过程,如记忆。纸笔测验更为致命的弱点是它无法呈现知识问题所由产生的复杂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考查的效度比较低。
表现评价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而且能评价学生会做什么。它更适合测查学生的高
层次思维水平和解决复杂的、结构性不强的问题的能力。表现评价一般设计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学生能够感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真实需要,因此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能够测量到明确知识,而且能够测量到与个人经验、实践有关的那类默会知识。表现评价将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评价的情境与教学的情境越一致,评价的效度越高。实际上,表现评价通常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五、过程评价的内容
(一)任务表现评价
任务表现评价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表现可以是文字表现、口头陈述表现、实际操作表现、认知活动的表现、社会活动的表现等。好的任务不局限于课程。就现有的评价任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简短评价任务、事件性任务以及延续性任务。
1、简短评价任务
简短评价任务通常用来判断学生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程序、关系以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些任务通常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因此常常使用,或者在一次评价中把几个简短评价任务结合起来使用。
大多数简短评价任务是从设计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开始的,这个情境可能是一个问题、一幅地图、一堆资料、图表或照片等。接下来是对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的解释。例如,可能要求他们解释、描述、计算、说明、预测、操作一个实验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等。这种任务包括开放式的任务、限制性任务、概念图等。
(1)开放式的任务
开放式任务有时也被称做自由反应问题,通常是呈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任务,然后要求他们通过交流产生一个创新的答案。这些任务能使各种能力和背景的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任务,以各种途径来回答问题。答案可以是简
短的书面形式的答案,一幅素描,或者一个图表等。
(2)限制性任务
限制性任务指设计的很具体、很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的任务。设计限制性任务有助于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测量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和组织的方法,最早是在20世纪 70年代由诺威克(Novak)研究小组发展出来,用于表征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结构。概念图将一群概念之间 的相互联系呈现出来,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对某个知识领域的理解以一种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来。概念图由概念结点和带箭头的连线构成,概念结点是在一个圆形或长方形中写上一个概念词或概念短语,带箭头的连线从一个概念结点指向另一个概念结点,并在连线旁边注上几个字,以表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两个结点与一个带标注的连线共同构成了一个命题。
2、事件任务
事件任务是用来评价需要多种技能协作完成的一个任务的一种评价方式。使用事件任务不仅是用来揭示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揭示学生怎样应用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常这些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问题或者情景,并在呈现之后要求学生作出一个计划,找出解决途径或者作出分析。有时故意呈现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甚至混乱的信息,目的是让任务更加真实。与简短评价任务不同,事件任务不是针对单个学生的,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来合作解决。可以依据教师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得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
评价,或结合以上方式来综合评价。
3、持续性任务
持续性任务是一种长期的、多目标的项目,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习单元的开始可能就分配下来。通常,在学生解决这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教师会设计一些活动或阶段性的事件来为他们提供支持。许多持续性任务采取一个学科领域的长期项目的形式,也有一些持续性任务用做一门课程结业作业。
(二)档案袋评价
1、什么是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指根据某一目的、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也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
2、档案袋评价的特点
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档案袋评价具有传统评价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档案袋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档案袋不仅可以评价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包括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凡是能体现学生
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放进档案袋之中。(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档案袋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自己、学生家长、管理者以及同学之间,甚至社会人士也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评价主体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评价整体。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之中实际上也受到教育,提高了自己的反思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水平。(3)评价结果的形成性。档案袋评价则非常注重过程的评价,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评价,对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及进步进行全面的评价。
3、档案袋评价标准
档案袋评价标准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主要的评价维度,如精确性、流畅性。这种标准可适用于语言类的评定,如语文、英语学科。二是适用一般的等级,如A,B,C,D级,I~4或1~5级,反映不同的能力水平,其某一组特征都与一个数字等级相关联。三是针对一些目标,组织文章的技巧等,关注他们的关键特征,并给不同特征定出一定范围的等级,如A,B,C,D。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采用不同的类型。同一学科,不同的学生在拟定标准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定一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达到的标准。切忌生搬硬
套,搞“一刀切”、“一个年级一个样”、“一个班一个标准”。因为,有些学生因为特殊原因,不可能达到普遍水平标准。可能那个标准对他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当然也就不能激励学生,学生也不可能有成功的体验,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信心,导致评价失败。因此在评价标准拟定时,要因人而异,体现出个体差异性,并给个体差异一定的评价权重。这个权重还可包含一些态度、情感品质因素。
4、实施档案袋评价应注意问题
实施档案袋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工作:(1)要做必要的准备。一是要抽出必要的时间与学生就档案袋评价的使用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档案袋的意义。二要将实施档案袋评价的计划告知其他教师和家长,取得他们的支持。(2)抽出专门时间就如何建立档案袋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并给出档案袋的样例。(3)要对档案袋如何用于教学,怎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做出计划。(4)在实施档案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对学生做观察记录、事件记录;教师要定期就学生的档案袋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师生共同完成对档案袋的评价;还要不定期地组织档案袋的展示活动,邀请其他教师、学生和家长观看学生的发展成果。
(三)观察评价
1、什么是观察评价
观察评价,即通过观察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评价方法。
2、观察法的关键在于规范化、系统化
(1)确定观察的内容。
如果在评价中什么都要观察,什么都要评价,势必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并影响评价的实效。教师要在全面关注学生能力、情意发展的基础上,在每个阶段或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取少数的几个具体的因素予以观察评价。
确定观察内容最常用的方法是设计核查表。一个学习领域或学科的教师,首先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或一般的发展程度按照等级列表。这个表格描述了被观
察者在某一学习阶段应该具备的学习行为或特征。教师可以在观察中对照这些特征来进行观察。
(2)撰写观察记录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进行评价的依据。
要想使观察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有用工具,就必须根据所撰写的观察记录做出判断。观察以及记录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对于班级规模大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通常都不能把精力集中在观察某一个学生上,当然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每节课后写每个学生的观察记录。但是,教师可以把一节课中观察到的值得记下来的写好。
使用快速有效的记录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活页档案夹,或者是存有每个学生文件的计算机数据库,整个学年或在校期间对于学生记录和观察报告都可以存放在这个数据库里。具体到课堂上,可以运用表格来记录学生的琐碎信息,通常表格左边是学生的名字,顶端是日期,一周过后将所做的记录整理转录在学生的个人数据库中。设计准确、细致的发展核查表也有助于教师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许多教师创造了自己的记录系统,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创造,设计一种更准确的、全年级或全校适用的模式。
3、观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使用观察评价学生的表现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观察所有的学生。(2)经常性地、有规律地观察。(3)以书面形式记录观察报告。(4)记录典型的及非典型的行为,常规的观察报告同非常规的观察报告同样有价值。(5)搜集多种观察资料来提高观察报告的可靠性。(6)综合不同情景下的证据增加观察报告的效度。
(四)交流评价
1、什么是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即通过师生和生生交流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
2、交流评价的具体形式(1)课堂问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思考和学习,还 可以提供有关成绩的信息。教师听取学生回答,根据内在的标准做出评价,然后推断出回答者的掌握水平,并相应调整教学进程。
(2)班会和面谈
通常,班会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德育,但了解学生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进展也可以作为班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之间坦城地交流学生的学业水平,探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殊的具体的需要、兴趣和愿望以及其他与学业相关的话题,有利于创造一个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环境。面谈也是教师和学生就怎样有效地得到发展得到共识。班会和面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有所侧重。下面是将班会和面谈用做评价或了解学生发展状况的工具的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1)事前认真思考并设置问题,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2)计划好时间,保证使整个面谈或班会不受干扰。(3)每次面谈或班会结束后,总结所得到的信息,并作出判断。
面谈和班会这种评价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如果你提出自己的期望,让学生了解了重要的学习目标,班会就可以促使学生为自己的进步承担部分的评价任务。如果参加面谈的每个人都希望取得进步,而教师也提供了清晰的目标,面谈就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帮助。
(3)课堂讨论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听取讨论,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推断单个学生或一个小组的成绩。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事先根据要评价的学业目标准备要讨论的问题或事件。(2)确保学生了解要评价的内容,是要评价学生讨论的内容还是讨论本身的能力——他们沟通的效果如何?让学生清楚这些能力的具体要求。(3)注意,有些学生不愿意当众展示自己的才能或表现出不足,使用其他更隐蔽的方法来帮助这些学生展示自己的成绩。(4)如果要根据讨论的信息来得出评价结论,就要记录学生表现的真实信息,不能单凭记忆去做。
(4)口头测验
在采用真实的表现性评价成本太高又太复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设置和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做出口头回答,教师听取和理解学生回答,评价其质量,并由此推断出学生的发展水平。
可以遵循下面一些简单的原则来更有效地使用口头测验这种评价方法:
a根据要评价的学业目标设置简单的问题。b使用能够反映重点知识内容的问题。c在评价之前,就制定好书面的评分准则。d在评分准则中一定要把内容同口头表达能力区分开。e事先就准备好如何对待表达能力不足的学生。f准备好评价时要使用的检查单、评价量表或其他记录结果的形式。g如果需要,记录下学生的回答以备日后评价时使用。
同其他评价方法相比,交流式评价是最灵活的一种评价方式,可以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使用。尽管上述的几种交流式评价,都有临时、非正式、组织性不强等特点,而且我们平常也不把交流作为一种评价方法,但是,只要我们有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并能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排除教师的主观因素,恰当地、准确地记录评价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到准确而有效的评价。而且交流评价,无论是班级范围的讨论、小组讨论还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者。通过这种交互式的评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自我
评价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3、交流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交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取决于有效控制主观因素的能力,以及是否将这种评价用于合适的情境。为了保证评价的质量,需要注意
以下问题:
第一,问题要指向学业目标,提出的是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进行评价之
前,必须非常清楚评价的目标和目的,并收集合适数量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
可以推断出学生的学习成效。
第二,学生能够理解展现自己真实成绩和感受的必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流环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里能展示真实成绩。
第三,记录评价,避免因为记忆的不可靠和主观性的偏向所导致的问题,也避免信息不足或信息过多给评价所带来的误差。
第四,需要应用一些准则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对评价的结果做出解释。也可以用表3—6来表示以上要素对交流评价的影响。
第二篇:《创新教学》学习辅导5
第五章
创新教学学习辅导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换。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中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任务
1、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体力;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其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二)建国初期课堂教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这一时期,前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曾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长和教育部部长凯洛夫的《教育学》)以及前苏联教育专家的指导,对于我国建国初期改造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的教学理论体系,实现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任务,即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一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而提出的,强调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教学的阶级性,从而与西方国家划清了界限。
第二,初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概念和范畴,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确立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过程本质观,认为教学过程一方面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真理、认识客观现实的辩证路线,可以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指导。另一方面,两者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教学不是、也不可能是与科学认识完全一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现实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儿童掌握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儿童学习的是间接经验,比起整个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来说更经济;教学活动要考虑和照顾
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种教学过程本质观,有利于纠正忽视系统知识学习的偏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与西方以粗陋的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四,以课的类型和课的结构理论为基础,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和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将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以及综合课等类型,将课的结构分为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这对加强课堂教学秩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这一教学过程阶段理论也比较符合学生认识外部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操作性强,易于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掌握。
(三)第一阶段我国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第一,重教师而不重学生。教师常常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要求学生五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教师常常以批评、训斥、禁止、惩罚作为教学手段,师生关系不平等,常常发生不信赖、不尊重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之事。
第二,重管教而不重自觉。教师不注意从小引导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往往认为对学生管得愈严愈好,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自我调控、自主自立自律的品质和能力。
第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上强求一律,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造成教学过程和方法单调、僵化,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第四,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以为向学生传授得越多学生就懂得越多,致使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第二阶段——加强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
(一)理论提出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教育界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调整恢复时期。特别是1977年10月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记忆教学”重新抬头,出现了片面追求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智力和发展智力等问题,这显然与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极不协调的。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外国教学理论流派被引进和介绍到我国,例如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以及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理论等。这
些教学理论流派根据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突出强调了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了解国外教学理论研究和改革的最新动态、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教学观念、促进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教育思潮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呢?怎样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和正确对待它对教学实践的意义呢?我们是抱住以往的教学理论不放,还是根据实践的发展来重新思考以往的教学理论呢?于是,教学理论界开展了关于传授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关系的大讨论。
(二)关于传授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关系的讨论
教学理论界开展了关于传授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主要研究了以下一些问题。
1、智力的结构
人们认为智力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1)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2)智力是一种学习潜力;(3)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4)智力是适应新情境的能力;(5)智力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也有人进一步指出,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这是从智力的认知范畴立论,仅仅局限于认知活动范畴,是非常不全面的。智力的结构应包括素质结构、认知结构(智力因素)、动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三个亚结构。
2、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在这次讨论中,人们认为智力总是与能力、知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技能和概括化的心理品质的综合,是保证完成实际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体现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包括身体方面的能力和智慧方面的能力,即体力和智力。其中智力是内在的概括化的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智力与能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它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它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
3、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关系
在这次讨论中,人们认为关于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具有“同步关系”、“正比关系”的看法,是人们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甚至以前者代替后者的主要思想根源。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可能同步,也可能不同步,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知识积累越多,人类智力发展水平就越快,创造性也越大;反之亦然,智力发展水平越高,知识增长速度就越快,两者确实存在同步关系。但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两者却不一定是同步的,它们之间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具体说来,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具有统一性,有区别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1)知识和智力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知识与智力各自发展的规律不同;(3)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影响知识掌握的也不仅仅是智力发展,它们虽然互为必要因素,但都不是唯一因素。也有人从“有效知识量”的角度提出,一个人的知识与他的智力和能力发展不是同步关系,但是一个人的有效知识量与他的智力和能力发展大多是同步关系:首先,知识与智力和能力是两个相关而不相同的概念,两者在发展中的不同步(或不平衡)是普遍的、绝对的;其次,在知识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可以实现同步。智力和能力是借助知识发展的,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智力和能力。智力和能力是知识迁移的表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有助于实现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之间的同步。因此,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趋向同步发展。
4、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哪个更重要
在这次讨论中,人们普遍认为,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基础,培养智力、发展能力是提高掌握知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掌握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都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而不应有所偏废,我们应该把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严格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辩证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主,掌握知识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应当是唯一目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上。在掌握知识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这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培养智力、发展能力。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而把传授知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5、以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在这次讨论中,人们认为,为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应积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改革:一是在教学方法上,要倡导启发式教学,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主动性;二是改进教学内容,使教材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三是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而不能只限于智育,特别是不能只限于传授知识的过程;四是把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并具体贯穿到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和安排、时间分配等一系
列问题中去。
(三)第二阶段我国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观点和共同特征
一是在教学程序上主张“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这是对“先讲后练”、“只讲不练”的传统教学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的结果。例如,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强调“启一读一练一知一结”,课堂教学六步法注重“定向一自学一讨论一答疑一自测一小结”,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提倡“自学一启发一复习一作业一改错一小结”,尝试教学法则强调“尝试一自学一练习一讨论一讲解”等。这些教学改革实验有的是把学生的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有的则是把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从而把学生的自学活动置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现了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移,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学生自定步调,教师异步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必“齐步走”,但同时又不主张完全的“个别教学”,除个别学生(包括优秀生和差生)允许完全自定步调外,绝大部分学生则必须阶段性地集中学习,接受教师的统一指导。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两种方式进行指导:一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另一种是针对一些共同问题即某一类或全班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
三、第三阶段——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1983年,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探讨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力求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实现育智与怡情的统一。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
1、心理学界的实验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关
(1)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都有影响,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其作用有大有小,并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动态趋向”现象;(2)只要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无论是什么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相关。特别是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3)学习优秀者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意志顽强,有好胜心,勤奋刻苦,学习兴趣浓厚,善于独立思维,情绪稳定。学习落后者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缺乏坚韧的意志,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够自觉,情绪波动大,缺乏明确持
续的学习动机;(4)非智力因素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多数年级在0.178~0.368,其中初中学生为0.28~0.70,高中学生为0.27~0.43。
2、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第一,动力作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向性、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对学习活动具有激活、推动作用。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而推动着学习活动的进程和学习目标的实现。
第二,选择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什么作出这种选择而不作出那种选择,为什么选此而不选彼,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选择的价值取向,而他们的需要、兴趣、情感、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恰恰是衡量这种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内在尺度。当某一事物符合或者能够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时,学生才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并把它作为学习活动的对象。反之,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疏远、躲避甚至拒绝它。
第三,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情绪可以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着学习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虽然不能通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去直接获取知识,但能够借助它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发展的过程,两者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既有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的一面,也有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一面,智力活动之中渗透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又渗透着智力活动。因此,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也要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以学为乐”。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学活动必须要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激起学生认知需要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和情感。
教学活动必须扬弃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代之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补的教学模式”,从情入手,要看到知;从知入手,不能忽略情。既要采取以理服人、提高认识能力的方式,也要采取以情动人、提高思想感情和修养水平的方式,使两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我国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特点
我国的教学改革实验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弊端,从学生的情感领域人手,强调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
现了情感侧面上的“乐学”与认知侧面上的“会学”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又能促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的有效途径。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
情境教学、兴趣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希望教育等。
四、第四阶段——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提出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逐步成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世界各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共同主题。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主题。
(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出
2001年6月,我国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第四阶段我国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
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三篇:作文辅导3
【阅读与积累】
描写天象气象的:
晴空万里一轮圆月倾盆大雨红日高照明月当空暴风骤雨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和风细雨
万里长空月光皎洁电闪雷鸣霞光万道满天繁星乌云密布红霞满天繁星灿烂秋雨绵绵
晚霞残照月光如水雪花纷飞万里无云白云缭绕北风呼呼阳光充足秋高气爽寒风凛冽
骄阳似火一弯新月千里冰封旭日东升满天星斗万里雪飘风和日丽繁星点点寒风呼啸
描写欢乐场面的:
人潮如海彩旗招展轰轰烈烈人群济济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人颜欢笑歌声四起灯火辉煌
人山人海心花怒放红灯高挂人声鼎沸此起彼伏轻歌曼舞人欢马叫鲜花似海锣鼓喧天
掌声雷动万象更新光彩夺目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响彻云霄欢腾跳跃
引吭高歌欢聚一堂五光十色欢天喜地翩翩起舞春色满园
第三讲动手实践——干中写
一、学习指导
同学们都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更要睁大探索的眼睛,扬起创造的风帆,运用灵巧的双手,积极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现奥秘、去增长才干。
写这类作文和写叙事的作文一样,也要考虑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安排详略等。
下面,让我们先来读一篇习作,从中领悟写好这类科技实验活动作文的方法。阳光散色小实验
清晨,我从床上起来,到阳台上呼吸新鲜空气。我看到红彤彤的太阳在慢慢往上升,便想起常识老师在上“阳光散色”这一课时曾讲过,可以用水和镜子做“阳光散色”小实验。我想,现在太阳刚刚升起来,正是做这个小实验的好机会。
于是,我拿了一个盆,打了半盆清水,又拿出一面小圆镜子,放到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盆的对面是雪白的墙壁。我把镜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里。可是看不见“阳光散色”而显现出来的美丽光带,只看见对面墙上有一个椭圆形的白色光圈。我并没有灰心,继续做了下去。
这一回我把镜面调了个方向,可还是和刚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真奇怪,也许是镜面摆错位置了吧!于是,我想了想,将镜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里,镜子靠在盆上,看上去很象三棱镜——做“阳光散色”用的工具。“啊!”我不禁叫出声来,只见一条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色光带出现在对面的墙上,多么美丽呀!那仿佛是一条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虹。我终于成功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因为这是我亲自动手实践出来的呀!这篇作文的第一个特点是实验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做“阳光散色”实验的原因;
第二段写做实验的准备及其过程;
第三段写为实验的成功而高兴。
第一段中交代了实验的时间是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在慢慢往上升”,实验结束时“太阳越升越高”。由此可见,这篇作文是以时间为序安排材料的。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做实验、搞制作把过程讲清楚说明白,这是首先要做到的。
围绕中心,前后有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此文的第二个特点。
中心是“不怕失败,肯于动脑动手实践”。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重点段是这样安排层次的:两次实验未成功,但是不灰心;继续实验终于成功。
由于小作者按实验的时间顺序,重点内容不仅叙述具体,而且层次分明,阅读后能使读者对实验的全过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语言表达简洁、准确、明了,是这篇作文的第三个特点。
无论是搞小制作,还是小实验,都不能保证一次成功,况且实验中还涉及到用品的使用和摆放,因此在写操作过程时一定要对物品的摆放位置、操作工具等力求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如:准备阶段突出了“一个盆”、“半盆清水”、“一面小圆镜子”,“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等,话语不多,但能使读者迅速地了解实验前的准备情况。
写实验过程:第一次突出“把镜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里;”第三次突出“将镜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里,镜子靠在盆上”。
通过前后不同操作的比较,读者会一目了然地发现二者的区别,当前者失败、后者成功时,读者就会一下子领悟到其中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觉出,写制作、实验类的作文,也要讲究方法,那就是:1制作、实验的全过程(原因、准备、操作、结果)要讲清楚、明白。
2重点内容(操作程序)的叙述要具体,层次要分明。
3语言表达要简洁、准确、明了。
希望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完成好这篇习作。
二、佳作欣赏
例文1
惯性
今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电车上,乘客很多,你挤我,我推你,挤得人透不过气来。人们正在有说有笑,忽然,司机猛一刹车,车“嘎”的一声停住了。车上的人由于没有防备,都向前探身,前面几个人差点跌倒,可是司机却没有什么向前探身的动作。“咦,这是怎么回事?”我十分纳闷:“车上的人都向前探身,司机为什么没有动?这是怎么回事?”我想了一会儿,忽然明白了,这可能就是“惯性”造成的吧。
回到家里,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一条绳拴住两支小圆棒,绳前一支绳后一支,前后对齐放在桌上。我一推,它们就滚了起来。当它们滚到桌子中间时,我用书一挡,绳前面的那支圆珠笔棒停住了,而绳后的小圆棒却还滚了一会儿,直到撞到绳前那支圆珠笔棒时,它才停下来。通过这个小实验,我终于悟到了那两支小圆棒就像一辆车,那本书好比车闸。当车子在前进时,人本身也在前进。当司机猛一刹车,司机本身有准备停止了前进,而人们方才还在前进,现在这种前进突然中断,所以车上的人都向前一探身,这也就是“惯性”的作用。
看到我的想法得了证实,我真是高兴极了。
点评
小作者乘车遇到的现象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但是他没有将它放过,而是仔细记下了这一过程,并且动脑筋、动手做了印证的实验,搞懂了其中的奥秘。这种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学贵有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全过程,实验过程讲得清楚明白,语言简洁明了。
例文2
会“跳舞”的火柴棍
我们的校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呢?对做科学小实验最感兴趣。
最近,我买来一本书《小学生科技小实验》,其中有一个叫“会„跳舞‟的火柴棍”的实验,简便易行,很有趣。于是,我决定做这个小实验。
按照书上的要求,我端来一盆清水,拿来一盒火柴和一瓶“万能胶”。我先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火柴,然后,在火柴头上涂上一层厚厚的“万能胶”,最后,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会,没见什么反应。我心里不禁纳闷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实验的步骤有什么问题?不会,决不会。我再查看书本,才清楚地看明白,要等四五分钟才行。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等待。过了几分钟,“奇迹”果然出现了,只见火柴直立在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了。可是,没过半分钟,火柴就漂在水面上了;再过了几分钟,火柴又“跳起舞”来了。如此循环了七八次,火柴再也不动了。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驱使火柴“跳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翻书研究。原来,当“万能胶”与与火柴的磷接触后,就会产生一种气体。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气体挥发时,火柴便被带动得“跳舞”了。一会儿,火柴最外面的气体挥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又过一段时间,气体重新聚起来,火柴便再一次“跳舞”。此时此刻,我恍然大悟地说:“啊!火柴棍能跳舞,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做实验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增长了课外知识,我对它极感兴趣。
点评
小作者重点记叙了“火柴棍„跳舞‟”这个小实验的过程,内容简明扼要。从准备工具——实验——结束,讲得清楚明白,条理性强。在描写实验过程时,小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情反映事情的变化。如“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会儿,没见什么反应。我心里不禁纳闷起来。”语言简洁明白,具体形象。
文章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并点明了中心。
三、训练设计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科学知识,但是你必须留心去观察,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现,不知你是否注意了?请你也试验试,翻阅一下资料,说出其中的奥秘,并接着写下去。
校园的花坛里长着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茎秆纤细,长着羽毛状的叶子。只要用手一碰,整张叶子就会合起来,然后整株的含羞草都会垂下来,特别有趣!于是,同学们没事就去拨弄它。
一天小华来到花坛边蹲下身去拨弄含羞草。忽然,她惊叫起来:“快来看呀,含羞草不羞了!”……
2、续写下面的短文。
彩虹
清晨,我推开窗户,窗外晴空万里,暖融融的太阳照在脸上舒服极了。昨天夜里还下着豆大的雨点儿,今天好像换了一个世界似的。
一扭头,我看见一条像拱桥似的彩虹,不禁惊喜地叫了起来。爸爸走过来望着美丽的彩虹说:“彩虹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出现的,你知道它为什么在刚下完雨的进候出现吗?”爸爸笑着对我说:“咱们做一个小实验,你就明白了。”
请你动脑筋想一想,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做了一个怎样的小实验?你可以先试一试,实验成功后再写下来。
活动作文
小刚同学最近有个新发现,你想知道吗?请你也去体验一下,是否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交流,这是什么道理,然后再写下来。
小刚放学回家,手里面拿着书包。随着迈步,小刚觉得手里面的书包一沉一沉的。他开始注意观察,发现书包是随着一只脚踏在楼梯上边,另一只脚向上蹬的时候才沉一下的。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题目:
二、佳作赏析
永葆“青”“春”
——怎样压制植物标本
春风吹醒了万物,自然的使者——春姑娘带着一身的温暖,披着五彩衣裙飘然降落到人间。从此,植物世界便开始吸引着许许多多热爱自然的同学们。山坡上、田野地里到处闪动着孩子们的身影,到处回荡着朝气蓬勃的歌声、笑声。各种各样的植物夹在本子里面,塞进书包中,有的手里举着绿叶,有的肩上还扛着枝条。是啊,研究自然,探索生命,该是多么有趣的呀,但是过了几天看看夹在本子里的植物又怎样了呢?瞧,不是黑了,就是短了,多么糟糕!请别着急,下面我就和你谈谈怎样压制植物标本。
首先,在采集之前,你要准备好带有吸水纸的标本夹(没有的话,可用旧报纸和平板状木框代替)。然后,将整个植物躯体小心取下,最好保持植物的根、茎、叶、花或果实,同时将其各部按生长的形态压入标本夹内。
美丽的植物对于懒惰的主人是无情的。所以在头三天之内你必须勤于换纸吸水(一天二三次)。不然的话,这不会说话的植物就会毫不客气地褪去它的色彩,用长出黑绿的霉毛来向你表示抗议。
经过七至十天的勤换纸吸水以后,你会发现,植物的主枝已经发脆,因此不能再进行干燥了。你要帮助它处理一下身上的虫子、虫卵,把它放入洒有敌敌畏的消毒室或消毒箱内,熏上三天即可取出。
随后,你就替它整理容颜,打扮一番,再将它用针线或胶水固定在一张白硬纸板上。注意,不要让植物的花枝靠近纸板边缘,以免损坏。然后,给它贴上一层透明纸做保护层,并在纸板右下角注明植物的科名、学名,以及采集的时间、地点。这样,一件完整无缺的植物标本就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了。
当成千上百种植物迁移到你那小小的“植物园地”的时候,你的同学们一定会惊讶、欣喜。是啊,自然给予植物的只是有限的生命,而人们却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植物永葆“青春”!自然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压制标本又是这样的有益,有趣。那么,同学们,你们难道不愿意试试吗?
赏析
制作植物标本,正如作者所说的:是一项“有益、有趣”的科技活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作者按事情的先后顺序介绍了制作过程:
1.压制前的准备;
2.压制时的方法;
3.压制后的整理和保存。
文章以对春天大自然的美做热情洋溢而又简洁流畅的描写开头,以富有启发性、余味无穷的反问句式做结尾,使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情趣,显得生动活泼。
第四篇:政治学原理 教学与辅导3
《政治学原理》教学辅导(3)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
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团体、工会、商会、学会、学校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乐部、各种联合会和互助协会等等。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独立性”和“制度化”为特点;它按照不同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将单个的个人组织在不同的“次级社会共同体”中,使人们成为有组织的“市民”,而不是随意聚集一处的“群众”。因而,市民社会是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其发育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
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的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社会权力的多中心和组织的多元化为特征。而一个多元的市民社会按照不同的职业、利益要求、生活志趣、宗教信仰、性别和年龄、生活地域等特点将社会成员纳入不同的职业团体、利益集团、娱乐组织、宗教团体、同性或同辈集团、社区组织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之中,并使这些组织纵横交错,形成一种广泛而密集的社会网络,处于这个网络之上的每一个社会组织由于具有利益聚集和表达的功能,正好成为民主政治多中心、多层级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专制极权政治构建于“一袋马铃薯”(马克思语)式的社会基础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往往作为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化的社会来直面国家权威。在强大的国家权威面前,孤立的个体总是显得卑微、渺小和无力抗争,这一方面使国家权威可以无所顾忌和不受约制地无限膨胀,从而逾越它应有的界限,侵夺人们的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当人们对国家权威的扩张忍耐到最大限度时,便很容易借助某一突发性事件“振臂一呼”而采取革命化的举动。市民社会作为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结构,在二者之间隔开了一条广阔的缓冲地带。一方面,它把人们组织在各种纵横交错的社会结构中,使社会成员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避免了作为个体来直面国家权威的压力,从而为抵抗强权政治、保护个人自由筑起了一道屏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途径,它在将社会成员对国家权力的诉求合理化的同时,为不同社会集团利益的凝聚和表达疏通了渠道,避免了将任何冲突都归宗于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从而约简了社会矛盾,缓和了国家层面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
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自发而自立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是产生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孕育新的价值观念、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规则的基本途径;它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将社会成员规制于民主的价值和信念之下,而且还可以培养和训练能够承担正式的民主政治之角色的新的政治领袖。所以,由自发而自立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的市民社会,适合于成为首先是“小范围的民主”而后为“大范围的民主”的实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民主的健康发展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阶层之间不断协调和妥协的过程中展开的。任何一种占绝对优势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集团都有可能将民主引入一条无所限制的发展歧途。多元的市民社会作为多重社会利益和社会力量的组织形式,通过自动而有组织的分化与整合,可以为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自动平衡的砝码。近几十年民主发展的历史表明,尽管不是任何一种市民社会的组织和团体都是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有的可能还正好相反),但是,社会多元化对于民主的渐进而平稳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三、政党的类型
1.核心会议型政党:以领导成员会议和活动为核心,组织松散,政党活动围绕选举而展开。欧美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此类政党。
2.支部型政党:根据地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支部化组织,广泛招募成员,实行相对集中的职业化领导,议会党团在议会具有中高度的纪律性。1914年以前欧洲社会主义政党是其典型代表。
3.单位化政党:成员被组织在小的单位中,横向沟通少,禁止内部派别活动,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这种类型政党的典型。
4.准军事性(民兵性)政党:高度纪律性,职业军事化组织结构。纳粹政党属于此种类型。
四、政党的基本功能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五、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1.一党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权主义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国家。
2.两党制: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
(1)在政治体系中,尽管也有着一些小党存在,但是,只有两个主要的政党真正拥有选举和立法的有效实力,具有赢得政府权力的现实可能性。
(2)以选举为基础,两党中赢得选举的政党(多数党)一般可以单独执政,而另一个在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少数党)则成为反对党。
政府权力在两党之间轮流交替,二者都可以通过选举上台,一方执政,另一方就成为在野政府。
3.一党居优制:一党居优制是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日本
被认为是一党居优制的典型。一党居优制下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内部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派别分化。政府权力实际上在这些不同派别之间进行分配。一党居优制被认为是一种不很健康的体制。一党长期执政往往与政治的腐败相联系。
4.多党制: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多党制的存在降低了一党执政的可能性,增加了联合执政的机会。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发达国家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冰岛、丹麦、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瑞士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有土耳其、印度、菲律宾、泰国、巴西、智利、阿根廷、巴拿马、厄瓜多尔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核心,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六、政治社团及其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政治社团的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七、社团组织的类型
1.社区性团体
2.制度性团体
3.协会性团体
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它是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八、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1.社团的功能与作用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
(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效动员本社团成员和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报的数量和质量。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中国共青团、工会、妇联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上传下达,一方面把本社团成员的想法和利益要求上传给党和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把党和国家机关的政策意图传达给本社团成员。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2.社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1)政府官僚体系
(2)立法机关
(3)法院
(4)政党和议会党团
(5)大众传媒
(6)超国家机构
3.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社团组织历史与现状可见,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如下:
(1)游说
(2)决策咨询
(3)社交活动
(4)支持竞选
(5)主导舆论
(6)非常规方式
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社团作用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
(2)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和制定;
(3)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与活动;
(4)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报具体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一、政治秩序的含义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在这一概念中,包含几个关键的要素:
第一,政治秩序是一种政治生活的状态,它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作为一个状态描述的概念,它的描述的可能性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其中一个极端是无政府状态,另一个极端则是良好社会。而在无政府状态与良好社会中间则存在多种可能过渡的形式。
第二,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任何一种制度,它存在与运行的前提都必须有一种共识的存在。所谓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当政治共识消失,人们的政治观念陷入根本的冲突之时,政治秩序便必然陷于混乱之中。政治共识的重要性在于,当人们对一种既定的政治体系存在着基本相同的看法时,人们便会去维护它,从而降低政治体系用来维护自身运行的交易成本。
再次,政治秩序在行动上体现为政治治理。这里治理既包括传统意义的维护政治秩序的统治行为,也包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社会管理行动。以暴力为特征的统治之所以在政治秩序中不可少,这是因为:第一,存在破坏既定政治秩序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政治体系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和运行,就必须对这类行为施以惩罚。第二,即使现有政治体系以一种普遍接受的政治共识作为支撑,仍然可能会有一些人为谋取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种“搭便车”的做法,而这将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为了制止这种为了一已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政治体系仍然必须具有一种强制力。
社会管理行为也与政治秩序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经济社会的交往中,人们彼此发生联系,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与共同利益关系。政治秩序从根本上是人们的合作秩序,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稳定化。经济社会事务的治理虽然从根本上并不威胁政治秩序的生存,但各种治理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治理结构却规定着政治秩序的内在框架。如何在社会治理方面做到符合政治共识的要求,是政治秩序实现有序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
二、良好社会的标志与条件
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
我们认为,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立利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地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己利益的坚持。如果对立双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目标、原则、要求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合理的和公正的,并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应该全部抛弃的,这样他们往往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可以想象其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合作无法达成。因此,在良好社会里,人们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让步,使双方各自的要求得到部分满足,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秩序。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所谓制度,是指那些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的总和,是人们所应遵循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它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策等等。一种制度作为一整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可以视为特定利益关系的凝固化。也就是说,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局性。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制度的影响不在于一时一地的事件或利益,而在于长期的整体的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解决制度,法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人们自愿地表达其利益,综合各种不同的利益,并以人们的偏好来自愿地做出裁决。在人治的情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制度形成一种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人们在政治中有序地解决其利益冲突。
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或者说讨价还价)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从博弈
论的角度来看,前者规定了人们讨价还价的外部边界,而后者则提出了讨价还价的内部选择。协商机制,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制度,更多意义上它还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范,而这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为什么样的协商机制才有效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对于策略的选择。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决。
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
三、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四、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1.政治正义观
2.政治制度基础
3.政治体系的效率
五、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
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它主要存在三种情况:(1)政治共识的危机;(2)政治制度在人们的观念中失去了其正义性;(3)政治体系的低效率,它无法实现人们的利益。这三种合法性危机对于政治秩序有着不同的意义。
1.单纯的执政危机:单纯的执政危机主要发生在下面这种情况:人们存在着相同的政治共识,并且现存的政治制度符合着这一政治共识及其相应的政治正义观念,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效率失去了信任,认为需要改变执政者以实现政治体系的效率以及人们的利益。这时合法性危机仅仅发生在政治体系的效率层面,有可能引发的政治行动有:弹劾、投不信任票等。如果在现存的政治体系没有合法途径来解决执政危机,则有可能发生政变甚至起义。执政危机它所关系到的只是执政者的地位问题,并未危及整个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当人们普遍存在着政治共识,但是认为当前的政治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和符合人们的政治共识时,就发生了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的发生一般还伴有政治体系的效率危机,但从根本上说,人们对现存的一些政治制度失去了信任与支持,并导致了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政治改革。
3.政治共识的危机:政治共识的危机指人们在政治秩序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彼此的政治正义观存在深刻的冲突。政治共识的危机主要发生在社会急剧变迁,代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阶级与代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阶级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持相互冲突的看法。这些相互冲突的看法威胁着现存的政治秩序,有可能从根本上变革政治秩序。
六、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1、建立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在政治共识这一问题上,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对于有着不同的观念。在古代,人们不但要求在政治共识上存在统一,还要求整个社会对于世界、宗教、社会的观念获得统一,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义观念。而在现代,人们在世界、人生、社会等基本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对立,形成一种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因此在当代,只能要求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而不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等问题上取得基本的一致。
2、宪政建设: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对于新的政治体系来说,往往是在政治革命发生以后,用宪法来规定这一体系的各种基本的政治制度。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程序正义。宪政体制除了要求有一部良好的宪法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基本政治制度,如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权利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规定了政治正义的实现方式,维护了政治秩序的稳定,从形式的角度确保政治体系的运行不能违背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政治体系的效率对于政治合法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代社会,如果某种政治制度在政治正义观取得优势,在绩效方面却落后于别的备选制度,这也可能会削弱这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
七、“治理”的含义
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一概念具有如下几个要素:
1.治理的目的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
2.治理具有公共性,其对象是公共事务
3.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八、“善治”的精神
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
第一,自愿
第二,一致同意
第三,责任性
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
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
第二,制度效率
第三,回应性
九、治理模式的变化:从统治模式向善治模式的转变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色彩浓厚
第二,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第三,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第四,治理方法单一
善治模式的特征:
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
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统治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关联的对象是一种二元对立式的国家与民众。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如公司治理、社区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3.政治表达,政治表达乃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4.政治接触,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5.政治冷漠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现代民主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就是从其民主的形式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尤其是普通公民政治权利的获得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人民的政治参与对于这一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选举权为例,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期,公民仅获得了一种选举的参政权,而且选举权的行使,要受到严格的资格限制,即选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财产数额及一定的教育程度,而且还必须是男性公
民。以上限制的取消,是人民不断参与政治,进行政治斗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公民逐步获得了普通的或普遍的选举权,即凡具有本国国籍的法定成年男女,未经刑事处罚剥夺公民权,且有行为能力者均可享有参政权。
在社会主义国家,自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以后,人民群众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党和国家通过他们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制订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民群众通过参加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并通过参与基层组织的活动,为政治管理注入不断的活力,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顺利贯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通过选举、罢免公职人员,通过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活动,或者通过直接介入管理过程等,来制约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从而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由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现复杂的色彩。判断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根据政治参与的内容及其所处的历史条件而定。公民参与所做的成本—效益选择,可以影响到经济政策中的资源配置与社会效果,决策中的选择与结果直接挂钩,会迫使公职人员的政策行为要合乎经济效益的原则。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由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的活力是分不开的,政治参与从这个意义上也获得了对于经济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不仅沟通了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促使政府做出较为合理的经济政策选择,而且还可以使公民许多利益的直接实现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北欧几个“福利国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参与政治,通过政治斗争扩大和实现自己政治和社会经济权利,迫使统治阶级让步的结果。在实际政治运行过程中,民主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参与途径,也是促使统治者更广泛分配经济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因素。当然,政治参与如果被利用,也有可能使那些操纵者借机扩大自己在社会利益中所得的份额,往往会导致反复无常的政治选择,降低社会中的效率因素,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这些情况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四、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1.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2.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五、选举的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原则。普遍选举是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皆可参加选举,除了由于某些疾病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等因素受到限制的公民外,所有公民均应享有选举权。现代许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普遍选举加以肯定,使其成为一项基本的选举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平等选举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政治特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直接选举是指议会的议员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实行一院制议会的国家及实行两院制议会国家的下院议员,其选举一般实行直接选举,某些国家的上院议员以及有些国家的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先由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他们投票选举有关国家公职人员。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的上院议员(除美国外)和某些国家的下院议员实行间接选举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是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六、选举的一般程序
1.划分选区
2.选民登记
3.提出候选人
4.竞选
5.投票
6.计算选票
计算选票方法:
(1)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多数代表制可以在小选举区内实行,也可以在大选举区内实行。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采取相对多数代表制,有的采取绝对多数代表制。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代表制或一轮当选制,即只进行一轮选举,某政党或候选人只需获得相对多数选票便可当选或占有该选区的全部议席。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2)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七、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制国家最根本的原则即是人民主权原则,也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即使在最直接的民主制度中,也没有办
法使所有的人都直接成为统治者。因此,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既然代表或议员经由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经由公民通过选举这一权力委托方式获取,那么权力的行使者虽然获得了合法地位,但他仅仅只是权力所有者实现权力的媒介和桥梁。因此,虽然权力行使者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这种和平的权力委托或者说权力转移,并不能改变权力所有者的地位,相反在其它有关制度的配合下,还能够使权力所有者的意愿和利益得到较好的实现。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尽管政治实践中有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分,但其基本原则是共通的,即公民将根据权力行使者的具体表现,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进行评判,并对其违反自己意愿的行为追究责任。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选举不仅仅只是单纯对候选人进行简单的挑选,实际上这种选择一方面表达了社会公众对权力行使者必须具备条件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管理应该贯彻何种政策的基本看法。而且,在选举过程中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妥协,还有助于形成人们都能接受的社会共识。因此,选举制度在形成、表达民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虽然公民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并参与选举受到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以及现实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选举本身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八、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九、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1.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2.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十、社会监督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方式通过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警戒,表现出巨大的震慑力量,促使人们谨慎、正确地使用权力,并拥有诉诸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裁,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运行偏离既法定的轨道。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第五篇:学习辅导
学习辅导:
1、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一、唱响变革创新的主旋律
变革创新作为主线将报告12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三、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四个自觉”:
1、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四、树立自信心与坚定理想。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作为执政党,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五、构建新理念
在谈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时,提出要树立“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在谈到社会建设的时候,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
在谈到国际关系的时候,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等等。
六、丰富国家发展目标
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时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在谈到经济建设的时候,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七、制度建设导向的政治改革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等。
八、高扬团结的旗帜
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2、党章的修改
为了能在对新党章的学习中感受党的变化进步,掌握发展方向,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现对这次党章的补充修改内容进行辅导,共有十一个方面。
一、党的行动指南中加入了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二、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总结中,确立了胡锦涛在十六大以来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地位,提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具体描述即“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列入党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并强调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小康社会建设内容。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具体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五、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开放的意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中,提出了新四化的理念:“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七、在先进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增加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
八、在构建和谐社会内容中,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民生”,强调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方向,增加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内容。
九、在党的建设内容中,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加入了“纯洁性”建设,提出了了“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要求,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入了“求真务实”要求,在民主集中制内容中加入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强调,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中特别强调了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十、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加入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具体要求。
十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中,强调了“以德为先”、“五湖四海”;在原党章“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基础上加入了重视“监督”领导干部的内容。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加入了“坚持原则”、“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新党章的补充和修改,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我党的不断进步,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符合民众对生态、民生、改革开放、精神需求和对党的建设的期待,为党和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体现了与时俱进。
3、修改党章背景
中共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共1921年建党以来,已先后17次修正、制定党章。十二大制定党章
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一次作出了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的规定。
十三大党章修改
最重要的一条是实行差额选举的制度,此后差额比例不断扩大。
十四大党章修改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在这一阶段所执行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第一 次明确“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增写了有关遵守党的纪律的条文
十五大党章修改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党章修改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首次载明各级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还明确提出了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要求。
十七大党章修改
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