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四大要领
“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四大要领
摘要 当项目教学走进了职业教育的视野,教师经常捷用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项目教学”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
关键词 建立合作小组 成员角色与分工 学习评价
随着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计算机专业教学从原来的“讲讲练练”教学法,逐步向“自主探究学习”“项目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过渡。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大多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
1.自然分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将同桌的2位同学或前后的4位同学组合成学习小组,这种分组称为“自然分组”。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不一定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该分组方式可以用于Flash软件的基础知识教学阶段,同桌或前后桌商量、探讨一些快捷方式的使用等等,这时自然分组合作要比个人单枪匹马地去研究问题要容易一些,这也只是属于较低层次的合作。
2.项目分组。在软件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性别、个性特征、能力倾向、学习水平等情况,帮助学生组建合作小组。确定组长和其他小组角色,确定“项目合作小组”。一般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以4―5人为宜。
由于“项目合作小组”是经过教师一段的观察、分析,并从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思维特点、能力倾向、学习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组成的,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也是根据其能力特点来分配的。一段时间后,学生相对熟悉了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组长对如何分工、如何组织讨论等问题也比较清楚,组员也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擅长的事,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从合作学习组织的角度来说,这样“组问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工作效率是比较高的。
二、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教师对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困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进步,让学习优良的学生更加自信。
其实,教师并不是把学生分好组就万事大吉。我们要督促组长做到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能力强弱给组员以明确的分工,让学生各守其职、各尽其能。我们应该把社会实践中工作流程引入我们的项目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了解工作的实际过程。
在Flash项目教学中,我要求各小组工程师对成员进行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工程师、秘书长、设计部长、美工部长、技术部长、智囊团等。让小组每个成员在组里具有自己特定的岗位。如工程师主要是对整个小组工作的统筹安排;秘书长主要针对项目进行的全过程进做好文档材料的整理,并组织组内成员问的相互评价等;设计部长主要是对项目内容的表达进行策划;美工部长主要对每个画面的布局、色彩等进行整个规划;技术部长主要用来帮助解决组员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技术部长不能解决的问题才请教师一起帮助处理等等。
经过这样的分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某一方面的责任人,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完全改变了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
在以住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往往出现两个极端:(1)认为分组后就万事大吉,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造成小组成员内部松散等放任状态。(2)由于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往往会出现心里着急,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从而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
那么,教师在合作学习行为的管理与引导中应该怎么做呢?用一句话来概括: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1.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问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指导学生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和制度。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羊式”的。要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有关合作程序,共同研制小组合作的规则,并在实践中逐步修订,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活动规则,按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新课程倡导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注意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
1.自我评价。在项目进行的初期,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你对小组项目设计中的贡献大小;你对小组项目设计提出了哪些合理化建议等等。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你的工作是什么;目前你的工作进展如何;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了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等等。在项目结束时,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你在项目制作过程中努力程度如何;你在项目完成后总结一下有什么收获;你在项目进行中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你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吗?你对教师在组织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什么建议与意见?等等。
2.教师评价。教师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这一工作是最主要的、所有学生最为关注的。教师在评价时不能只评价结果的优劣,更要着重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而且不只是评出分数,更应该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等,让学生继续完善项目。如果有条件的话,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评奖,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篇:浅谈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农村中学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罗田县白莲河中学
郭小靖
[引子]走进教育行业已经十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我都在不停的探索,想寻找到一种适合农村中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模式,早在2008年我执教于浠水县洗马镇高级中学时,学校开始学习“洋思模式”,我曾经就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下,将“先学后教”作过改良尝试,就是在学生先行自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成若干组,对导学案中较难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答案,在当时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即课堂气氛比以往活跃了很多,但因为高中注重学生的升学率,所以没敢长期开展这种模式,最后也就不了了之。2012年,因工作的变动,我又来到了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所农村初中工作,在那里我开始真正见识了“小组合作学习”,当时整个宜昌市一直是在课程改革中走在前列,他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有一年多的经验,各班级都已建立好了小组,所以在授课时感觉比以前的教学模式下轻松了许多,只要老师在集体备课时,根据课本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终于在这里,我到找到了我想要的课堂模式。
一、班级现状:
2014年8月,我考上了“省编新机制教师”,又重新回到了黄冈工作,分配到了罗田县白莲河中学,担任八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本班一共30人,其中男生14名,女生16名,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整体成绩不理想。开学伊始,和我共班的廖建涛校长就提醒我,这个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气氛沉闷,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更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他建议我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入手,争取早日改变这种现状。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的确存在廖校长所说的这些情况,于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迫在眉睫。
二、学习原因: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中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服务于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一方面,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他或她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这也是一个人具有社会适应性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要想适应社会,能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中所必备的条件,而农村学生更加要具备这种条件。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在老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农村学生普通存在缺乏自信,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信。
(三)“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农村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农村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农村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城镇学生由于从小获得的信息量大,接触的人物众多,所以他们在语言交流、胆量上都优于农村学生,要想提高农村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只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的交流训练,他们才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农村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磨合”,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课堂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增多了,团队合作意思识逐渐形成了等,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课堂还会出现冷场现象,少数学生合作不主动。
本学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少数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二)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本学期的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困生。
(三)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些时候学生才开始合作的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我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结束进入下一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这在十一月份的一堂公开课上,就出现在这个问题,当时听课的教研室陈桂枝教研员就跟我提到了这个问题。
(四)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组成员分工不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分组方法过于简单,很少考虑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而且,成员内分工不到位,各人担当的角色比较固定,往往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代表发言,而忽视了表达能力较差学生的锻炼机会。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好的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四、我的思考: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学校的重中之重,每一所农村中学如果想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会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农村学生也能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他(她)们的心理需要,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农村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当然“万事总是开头难”,虽然初期出现的问题重重,但是我并不惧怕困难,我坚信经过实践的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种种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从而最终找到适合我校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015年1月19日
第三篇:自荐信,要把握好细节
一、不宜太长。
哈佛人力资源研究所在1992年就有一份经典的测试报告,即一封 如果内容超过400个,则其效度只有25%,即阅读者只会留下对1/4内容的印象,因此写得简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标准。
二、不宜有文字上的错讹。
切忌有错字、别字、病句及文理欠通顺的现象发生。写完之后要通读几篇,精雕细琢,否则就可能使自荐信“黯然无光”。
三、不宜“翻版”履历。
许多求职者写出来的自荐信简直就是把履历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述,使人阅毕也不得要领。
自荐信正确的写法是首段指出信息来源,即从何处得悉招聘信息;第二段是对本人申请职位的描述和界定;第三段是对个人符合某一职位的条件的高度概括式的陈述;最后一段则是表示对阅读者的感谢。
第四篇:宣传工作要把握好“度”
宣传工作要把握好“度”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不把握好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新闻媒体作为宣传主阵地,正面报道党的政策方针,积极反映社会主流意识,给读者积极向上和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但如果宣传失“度”,可能带来对成绩的夸大,对成就的溢美,对工作的拔高,导致宣传工作的失真失实失效,让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宣传工作一定要有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充分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尺度。
一、宣传工作谨防“过度”
当前我国宣传工作存在一个较大问题是时常出现宣传过度现象。比如媒体在树立正面典型时,无限赞美某英雄只顾集体不顾家,只顾工作不顾人,实际就是将英雄形象树立在丧失人性的冷血基础上,读来让人觉得虚假且心寒;又如宣传某领导多次到同一基层单位指导工作,实际说明前几次工作效果不明显,便有了否定领导能力之嫌;还有某台宣传“走基层”,为突出采访的深入细致,大量报道某地非常愚昧落后的一面,实际上就从宏观上否定了党的伟大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如此等等。仔细分析此类宣传有以下三类特点。
溢美过度夸大形象
正面报道与积极宣传,从选题立意起就融入了诸多的主观因素,报道者的方向性、目的性都比较明确。事实上,溢美之词与言过其实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关于地方形象、工作成绩与部份领导的电视专题节目、报刊专题报道中,摆拍的镜头和图片容易给读者造成错觉。原本有质量问题的工程,却被渲染成巨大的建设成就;原本给老百姓送温暖活动,却被突出报道成领导关心群众的高大形象。一些通篇过度渲染的报道,言过其实而且毫无新意的夸赞,还往往会造成大家的反感和排斥。
虚假宣传断送新闻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但不少宣传中却包含着成本极其低廉的造假。2010年12月,某记者采写的新闻中,有30余条内容是以家人为采访对象,其中不乏大量正面宣传,如《冰城儿童在话剧院博物馆里“过大年”》、《城里人到乡下办年货成为时尚》等,当新闻当事人被细心的观众“识破”后,宣传内容不仅没有营造出和谐的节日氛围,反而让人觉得滑稽和可笑,更引发广大读者对于记者职业操守以及新闻行业的质疑,造成了正面宣传的负面影响。“马屁新闻”适得其反
在新闻的正面宣传中,无限夸大的正面宣传看似在宣传领导的正面形象,展示领导的发展成果,但是从读者角度来看,这类新闻的价值却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一篇《某领导急救落水女童》本末倒置地将在岸上指挥救人的领导作为主角,而真正下河救人的群众则一笔带过,结果新闻成为网友炮轰的目标;事实上,随着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增加,当媒体把此类新闻再当作吸引读者眼球效应的“法宝”时,“久经考验”的读者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从而容易对这种新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怀疑。媒体的正面报道便会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宣传工作如何“适度”
近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既朴素又深刻,既平实亲切又充满力量,凸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历史重任、脚踏实地奋斗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个成功的报道。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度”,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组织新闻宣传,要充分考虑到事物的正和反、主要和次要、局部和整体以及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新闻传播者应该自觉按照“三贴近原则”要求,科学分析各种舆情,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基调要平实、亲切、可信,受众才会信服;宣传报道要讲究辩证法,不要拔高,以免造成浮夸。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宣传工作要有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是从宏观把握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层次的、能动的、历史的自觉意识,充分认识、正确理解、认真把握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的总任务、总目标,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形势,把新闻宣传工作置于大局的统率之下,才能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才能努力做到“在大局下规划,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大局下调控”。如某地努力宣传一个人“拯救”了一个麻风病村,客观上就否定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甚至说明当地政府不作为,说明政府不关心群众疾苦,说明政府不如个人,这就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传媒环境的大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新闻事件置身于更为宏观的时代背景中,从地方发展、国家命运等全局的角度出发,才能扎实开展宣传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宣传工作要做好“三贴近”
老一辈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在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采用大量贴近百姓生活的事实作依据,充分展现和印证焦裕禄的光辉事迹,成为新闻采写中的经典。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在辽宁日报做记者时经常深入基层,才能采写出了许多真实反应群众生活的优秀的稿件。这启示我们,记者编辑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展现人物特色,也才能让新闻宣传得到群众欢迎。
传递正能量要留有余地
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不可回避的责任。但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媒体记者和编辑一定严格把关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个人主观情绪,宁可说得不足,也不要说得太满。尤其是在成就性工作报道上应格外注意,不要好大喜功,搞注水浮夸,慎用“跨越”、“辉煌”、“给予高度评价”、“给予充分肯定”等全面性评价的词语,对一些重大工程的开工和竣工的宣传,更要把握分寸,切不可“献礼”而失真。要将党和政府的主张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统一起来,将正面宣传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收形式统一起来。
正面宣传不回避舆论监督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新闻宣传的政府主导,网络媒体的崛起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及时、丰富的信息来源。因此新闻从业者需要把握好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展示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回避对社会负面的现象的监督,努力从负面监督中凸显出正面宣传的价值。
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宣传工作的开展能为时代发展提供进步力量,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必须着眼提高科学化水平,不断改进提高,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度”,让新闻宣传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导向力量,成为民意、民心、民愿的表达渠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及状况的重要展示窗口。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杨雪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合作的精神。因此,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以建设学习小组为立足点,采用引导小组“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既盘活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促进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称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水涨船高”: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帮助者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内在动机激发论
学习动机是借助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互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机制。这种“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与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
2、交往需要满足论
需要满足论的倡导者(如格拉塞等人)认为,怎样才会学有成效、学业达标呢?首先得有学习的意愿。问题是学习意愿从哪里来?交往需要满足论者认为,学习的意愿来自于基本需要的满足。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只是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填装知识食粮的。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都在寻找种种方式满足自己与人交往与合作、友谊、自尊(影响别人的力量)等需要。可以说,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努力程度和达标程度。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满足而不是千方百计压制学生的上述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取只得学业成功。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认可、接纳,也不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影响力,才转向课外活动、校外小团体等,以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机会。因此,在合作小组中开展互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彼此尊重,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是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有效途径。
3、认知发展促进论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茨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知识建构学习论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5、教学交往属性论
“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交往关系(主体——主体)和认识关系(主体——客体)。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 然而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者,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交往属性。随着对学生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得以初步改观。目前,人们日益达成以下共识:教学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教师(或教师集体)同学生(或学生集体)彼此之间或各自发生交往的过程。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诸如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规范乃至发展个性等。交往不只是手段、途径,交往还是教学存在的本身。“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教学交往不仅有直接的交往,也有间接的交往。直接交往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而间接交往主要是学生自学。要使教学交往尽可能充分和完整,应该尽量多地采用直接交往,尤其是学生小组内的直接交往。同理,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着眼于生生交往。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保证交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一系列机制与现实途径。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如何组建小组?
新生入学后,经过一段磨合期,班主任对全体学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校组织一项面向全体新生的学习能力测试,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 每组6人,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
• 依照每组6人的原则,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且不与组内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冲突),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
• 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带动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外,还要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组内日常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二)、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学习组长则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选定由学生自荐、小组同学选举产生。小组长要定期述职和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会被及时更换。小组组建的原则
1、均衡
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使各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都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均衡配置有利于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并据此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
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
在保证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教师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发其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其他活动;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适时调整
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4、选择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核心,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学习小组长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首先,他应当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在选举前,教师可以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5、教室布置有利于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下,6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在教室周围设立展示牌。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预习:将“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红线”
“导学案”下发后,组内各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双色笔中的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组内AA、BB、CC三层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将疑难问题向上层级组员请教,普遍性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若有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则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主要是向该学科拔尖的学生寻求帮助),然后对组内成员讲解。对班级内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即课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与任课教师沟通,由任课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
在课堂上,小组讲座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接到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
没有展示任务的小组则根据课堂情况自主学习,如进行组内小展示,或者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已掌握本节学习内容时,可以关注展示内容或演练展示内容,准备点评,在还没有掌握好本节内容的情况下,则继续学习。小组展示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组申请同时展示。如果某一小组无法完成展示任务,则让出其展示机会,其他小乡进行补充展示
课堂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更不是“预演”,展示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检验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展示,还能通过对学生表现欲、展示欲的激发,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们备课时会经常预设:学生学会了没有?内心怎么想?情感态度怎么样?在此,教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学情调查。
3、点评: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
展示后的点评工作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点评的学生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判定,然后讲解其思路,在点评的过程中同步作出总结和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补充不完善的环节或是其他解法,然后征询其他小组或任课教师的意见,完成点评工作。
六、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因而学校特别重视学习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1、小组长培训 对小组长的培训分3个方面:一个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都要与学习组长、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在完成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后,教师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小组凝聚力的培育
小组凝聚力是通过小组成员对学习能力提高的期望,不甘示弱的团队意识、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个人能力展示的欲望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在小组巩固、建设中,在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团队意识、展示欲望等几个方面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使小组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小组的目标意识培养
教师用这样的问题“为难”学生:你们小组的集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你们小组成员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
通过这些提醒,教师督促学生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在这种目标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计划性,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作好引导与督察,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督促学生实现目标,不断取得突破,提升自身能力。
七、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工作
1、小组管理 在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起依托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考核的开工是实话小组捆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N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目的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一次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小组建设和管理的精神核心。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刻苦努力、团结合作的团结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人人为班级的争先意识;建设好奖惩平台和交流平台;建设好班级自治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以班级文化为主导,激励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工作分为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和课外的常态评价。
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即教师按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下以环节进行评价:预习整理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解读,对目标知识的理解状况,参与课堂展示活动的准备状况,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及帮扶状况,课后针对学习目标的整理巩固状况等。课上常态评价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参与、思考和交流,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一节课结束后,由学科班长结合课堂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各组内的学习组长结合课堂表现给组员打分,并在班内指定的位置公布成绩。各组的综合得分及组内的成员得分情况,一周汇总一次,在各个班级外面的展示板上集中排序公布,以激励各小组不断竞争、不断进取。
课外的常态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课堂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要求,课外小组活动与课堂一样开展合作,并且始终要围绕课堂展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规范。课外常态评价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的评价,组织活动的能力的评价,关心集体、他人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总之,小组学习不仅要成为支撑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支点,而且成为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