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

时间:2019-05-12 23:2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

第一篇: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

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

—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

麻栗坡县麻栗镇潘家坝小学

刘成波

内容摘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每天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班主任需从正确认识师生间的关系和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等方面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关键词:师生 人际 心理 情感 沟通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每天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师生间的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一、沟通从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开始

(一)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面形成的一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应与体现。

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师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成见而不愿意学他所授的那门学 科。相反,有的教师不仅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善于同学生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他而爱上他所教的学科。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往往为博取教师的喜爱和好感,为获取与教师交往的满足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交往关系。它不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交往的需要是一种独立的主观的需要而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强烈的交际需要: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任;学生希望通过交往得到教师的喜爱、关心和重视。这种需要推动着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力图在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的品质、渊博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推动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完成老师不值得各项任务,力求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更接近教师的期望。因此,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作为一种推动力,推动教育活动的进行。然而,师生的交往需要并不是轻易可以得到满足的,它要具备一系列的条件,这就给教育过程中交往的双方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和约束。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教师一方面具有高尚的品德:公平、无私、正直、坚定、积极向上;另一方面要钻研业务,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的前提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生有基本的文明水准和道德修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对学科知识及教师的热爱,这是学生博得教师喜爱的关键之一。在对师生双方的要求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准则,即“爱”。教师爱学生、爱事业;学生爱教师、爱知识。因此,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标志是:师生间的互尊互爱。

(三)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里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认知关系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基础,师生之的正确感知和互相理解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前提。情感关系是心理关系的重要内容。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想,与其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一样,还要受心理学规律的制约,这里最明显的表现是情感因素的参与。比如:教师对自己赏识的学生的优点,感知强烈、评价过高,而对自己厌恶的学生的错误及缺点则不能容忍和谅解,容易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对他喜欢的老师“爱屋及乌,相反,对有了成见的老师,哪怕他发出的是善意的信号,也会被学生认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因此,教师要注意“成见效应”,重视“首次印象”,加强思想接触,增进彼此了解。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作为心理关系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便会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和鼓励。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度来尊敬教师,对待自己的行为,因而更加自信和自强,诱发出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激情。不久后,学生便会向老师所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

相反,如果教师嫌弃或厌恶学生,对他们期待较低或不抱期望,学生便从教师的冷漠或歧视的表情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因而也以消极的态度对抗教师,拒绝教师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产生自卑心理、敌视态度和消极情绪。

二、沟通从让学生体会到爱开始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建立深厚和亲密的情感连接,是一件令人很费心的事。正如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所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是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教师将神圣的师爱一视同仁的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以感染他们、锤炼他们、造就他们。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带着一片爱意来,不带半点遗憾离开。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爱呢?

(一)教师要传达理性的信息

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准确无误,如果出现了错误,要敢于在学生 面前迅速纠正。这是教师爱学生的基本前提,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授着他们的治学态度与认真负责的精神。所以说,教师传达理性的信息不仅反映出他们的职业修养,也衬托出其人格的魅力。

(二)加强学生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的一种特有的整体观念,它包括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青少年自我认识和体验如果常常是成功的,就会在内心不断的接纳自己,壮大自己,否则,就会在内心责备自己,甚至缩小了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活动、完成学业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体验和评价,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其是那样的关注、关心、支持与热爱,让他们感悟到自己是别人眼中的人,是有朋友支持的人,是有归属的人。这样做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他在老师心中、在班级有位置,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与接纳感。因为学生的这些感受是老师所能给的,是老师爱意的具体写照。

(三)适当的表达愤怒

班主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遇到不愉快、生气的事情是常有的。那么,教师怎样面对学生的顽皮、淘气及捣乱的不良行为呢?据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他们沾火就着,不分青红皂白,把愤怒的情绪撒向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他们停下课,批评犯错误的学生、谩骂家长没有管好学生,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老师在气愤之下,出手打学生等等。老师的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犯错误的学生,更重要 的是伤害了那些没有犯错误的学生。因此,我们提倡教师要适当地表达愤怒。这里的适当是指老师的批评要有理、有利、有节和有情,或者进一步说,既让学生感到自己伤害了老师,惹老师生气了,又能够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受到为师的大度、宽容与慈爱。例如:对上课爱搞小动作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确令老师气愤。有爱心与宽容的老师会这样处理这个问题:“某某同学,你上课又说话了,老师本以为你不会这样做,但你但你控制不了自己,这样做了,我为你感到十分遗憾。”这种表达方式既向学生暗示老师生气了,同时又体现了老师的宽容与慈爱。

(四)学会“请”学生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否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这不单单是教学能力的问题,而且是能否用爱心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情感问题。一般来说,从形式上看,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学习,即获得了相等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做点具体的分析,学生获得的是什么样的学习机会呢?是听老师和同学讲的学习机会,还是自己表达的机会?是跟着同学一起齐读、齐答的机会,还是独立说、答、读的机会?仅仅以我们小学的语文学科为例,就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所听过的语文课,大多是讲读问答式。学生在该课上获得分析课文的机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全参与型,大约1/5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或课前进行预习,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只要稍加思考就能马上举手,争取到回答问题的机会。第二种是属于半参与型,大约有3/5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许多问题刚思考到一半,反应快的同学已经站起来回答了。他们来不及继续往下思考,就不得不去听别人的分析结果。第三中属于非参与型。少数学生由于理解水平低,常常还没听懂教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就说出结论来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呆坐在座位上什么也不想,就等着大家讨论之后抄写老师板书的结论。

这三种学习参与类型反映了一个较深刻的问题,即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相等的发言、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呢?在此,教师学会请学生合作是最佳策略之一。这里的“请”字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是暗含在均等的学习机会当中的。例如:老师在黑板上出三组难易程度不同的数学题,然后对同学们说:“这些题我想了许久,也没得到正确答案,谁能帮我找出其中的一个正确答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做了起来,几乎每个人都能帮老师解对一道题。因为老师是按照学生的低、中、高三种能力,出了三种水平的题。每个学生都有解题的机会,都有与老师合作的机会。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念。

(五)避免对学生产生标记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还体现在语言上。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都要作出评价,都要使用语言。因此,如何使用语言,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不仅是一个习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对学生能否产生标记作用的问题。例如: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是“你真聪明”,“你真笨”等等,这种语言看上去是一种客观的评价,但这种评价会让其他学生产生另一种解释,即聪明 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笨学生就是坏学生。学生一旦被封上了坏的标签,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老师心目中的位置、父母眼中的形象就都与坏字连在了一起,这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很容易使学生失去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要注意使用语言的艺术性,把握好使用语言的分寸,时刻牢记一条原则: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本身的优劣进行评价,如这个问题回答得比较有逻辑性,这段课文朗读的很有感情,这篇作文写的很优美等。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不要迁物于人,更不要把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其聪明不聪明连在一起,也就避免了对学生的标记作用,也就悄悄地将爱撒向了每一位需要关注的学生。

(六)以适当的引导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想改变学生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态度,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适当的引导。因为学生对某事、某物、某人态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要改变由过程产生的行为必须靠耐心和爱心。例如,学生对分数很在意,如何改变学生视分数为“小命根”的态度呢?有经验的老师会这样做:第一步,老师把第一次考试卷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得了多少分,并不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成绩;第二步,当第二次考试结束后,老师还是把考试卷放在学生面前,但这次卷子上只有每道题的分数,没有了总分;第三步,当第三次考试结束后,老师只拿了几张纸,上面写的全是大家做错的题,老师不提分数,也不提对处,只分析大家为什么都犯这些错误以及今后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久而久之,学生们由原来十分关心分数变成了关心我为什么没有做正确。这种态度的转变,不是命令与要求所能及的,他需要 老师用耐心、用智慧感化学生,影响学生和改造学生。

(七)对学生的见解有所批评时一定要说明理由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某些见解有所批评时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上。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活跃、敏捷,针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但由于他们的阅历浅,对问题的认识还带有很强的片面性或极端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指出他们对问题认识的不足,但在指出之前,要深思熟虑的思考好说服他们的理由。如果老师的理由充分,能从积极、正确的方面引导学生,改变学生的思路,就能使学生对你产生敬佩感。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出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理解问题、平等用眼神看世界的新校园风貌。这不是老师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

(八)要避免赞美带来的危险

教师赞美学生的积极行为是在教育活动中树立榜样的一种做法,是正常行为,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赞美的度,或忽视其他同学的感受,总是在班级表扬学习好的几名学生,就会给他们带来危险,即遭到大家的妒忌。从学生的心理来说,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赞美,因为在老师的赞美与表扬中,他们体验到了被接纳、被认可的感受,也悟出了自己在班级的地位等。所以,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老师的赞美与表扬,如果老师总是表扬少数几名学生,就会使这几名学生成为多数人嫉妒的对象。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五年级的女同学,作文写得很有特色,每次语文课讲评作文时,老师都把她的作文当范文在全班念。有一次,老师刚说要读这位学生的作文,就有一半的学生讲耳朵捂起来,表示不听。老师批评了捂耳朵的同学,硬是将这位学生的作文念完。等到了下课,这位女同学和同学们在一起跳橡皮筋,同学们说:“你要玩可以,但你只能扯皮筋。”“为什么我只能扯皮筋?”同学们告诉她:“谁让你作文好,老师总表扬你!”这个例子就是赞美给这位女同学带来了同学的妒忌。因此,老师要避免这类危险的出现,要把赞美均匀地撒向每一位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仅能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能更加信任班主任,从而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向葵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P275-281)

(2)柳 斌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 开明出版社 2006年版(P501-504)

第二篇:以心换心,以爱育爱[范文]

以心换心 以爱育爱

张 娟

最近我参加了“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的大讨论,深有感触,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我有不少心得。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顺应时代与学生特点,常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老师拥有一颗童心,理解宽容,呵护我们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思想的个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教师的理解和鼓励。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如果能多份童心,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时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还一份自尊给学生,留一份自信给学生,能给学生更充分的自由,以博大的胸怀,真爱的情感,宽容的力量感化学生。

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老师学会倾听,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爱表现,喜欢被表扬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我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他们,用鼓舞性的语言去激励他们,我告诉他们,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记得有年在工作单位时我任教的是八年级学生,我班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大部分比较内向,学生成绩落差也较大,我自己制定了学习积分制度,用积分的形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学期末根据积分多少进行表扬,让他们在不断地前进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盼,接近一年的教学,孩子们渐渐变得开朗,学习差距也逐渐变小。

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老师知识广博,善于施教,精于施爱。老师如能讲究授课艺术,让孩子在活泼生动的课堂上轻松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能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在管理上下功夫,让学生健康发展,我想,那才是孩子们的期望。要实现这一技能,就要求老师打铁必须本身硬。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她就要是一条小溪。老师要善于学习,要不断充实和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时刻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把它献给学生。老师要善于施教,用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以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老师要精于施爱,用自己的心系住学生的心,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

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被老师关心和爱护。教师应像一颗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炫目,没有白云那样高远,但只要你心中有爱,心中有学生,即使被遗忘在角落,也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07年夏天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我,在教学上,在工作中,在各种问题处理上,或多或少都碰过钉,撞过墙。我流泪过,彷徨过,迷惑过。然而,在这一场又一场征程中,我始终铭记着:飞扬的青春,是我的能量;崇高的责任,是我的使命;唯美的和谐,是我的义务;无悔的奉献,是我的追求。

虽然我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但是,对于当初的选择,今生我无怨无悔。我将趁着年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用今朝的奋斗去谱写明日的辉煌。我将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为中国教育而努力!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结束我今天的心得,宽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待到桃李满目日,便是我们自豪时。

第三篇:教育笔记:以心换心

教育笔记:以心换心

教育笔记:以心换心

幼儿园的老师都会唱《小孩不小歌》这首歌,歌中有句: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子还要小。以前没真正体会这首歌的含义。可上周一件小事,让我对我的孩子们刮目相看,而且更爱我的孩子们。

周四,我们大班举行纪念革命烈士扫墓活动,回到教室十点半多了。我去食堂吃饭后回教室,那天因为水果去扫墓时吃了,所以中午就没了水果,教室吵吵闹闹,又发现小周老师不在,那天她当班,我就问许老师,她说:“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因平时都是老师分饭我分菜,当天吃得鱼糊汤,我准备分汤时,许老师对我说“你先来分饭,我去吃饭了。”没等我回答她就走了。

教室里还是那么吵吵闹闹,走了一上午孩子的精力还是那么旺可,我是累得话也不想说,嗓子叫了一路也疼。当时我也有点火了,也真想一走了之,可理智告诉我:爱孩子不是嘴上说说的,我不能这样做。我停下手里的活,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去扫墓,大周老师在后面,一路提醒你们,注意车子、当心前面的电线杆、台阶、当心别撞到树上,那是我怕你们撞到了或摔伤了,喊得我嗓子都疼了,老师那是保护你们和爱你们。现在教室里就大周老师一个人,又要分饭又要分菜,你们还那么吵,我嗓子疼得喊不动了,你们爱大周老师,就保持安静,好好吃饭。如果再吵我也走了,那教室里一个老师也没有了。”我得话刚说完,教室里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接着我给孩子们先分饭,有个别孩子小声说话时,边上的孩子马上提醒她:“嘘,不要说话,大周老师嗓子疼。”一直到我把饭分完,教室里从来没有过的安静,我准备分汤时小周老师也来了。那天孩子们吃得特别安静、也特别快,那天我也特别感动。

过后,我也思考,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孩子虽小可他们知道以心换心。也万幸那天我没冲动,反而让我有了收获,也让我更爱我的孩子们。

第四篇:以心换心——德育导师制案例

以心换心——德育导师制案例

-----林莹

这个学期我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度,“德育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建立的,它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任务从班主任工作中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使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

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今年九月,刚接触(5)班时,就从其班主任老师口中得知,该班有一位在小学时就已小有名气的学生----陈明。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品学兼优,而是在小学时已是“劣迹斑斑”——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上课;课后大声喧哗,影响同学休息;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抄袭,学习成绩很差;除了他几个“哥儿们”,和其他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是屡教不改;而且还经常与一些不良青少年为伍,行为习惯相当差。

我想,所谓的差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我想到他的家庭了解情况。去了之后才知道,他的父母原来常年在外做生意,家里缺人管教。难得回家一趟,父母看他学习不上进,又有要变坏的苗头,恨铁不成钢,但是又没有好的办法,特别是他的爸爸对他非打即骂。都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半大小伙子了,所以虽然他有时很怕他爸爸,但是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他对他爸爸也非常反感。所以我觉得导致他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接着,我又接连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与他的反复交谈,我认为他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另外,对于他在中午放学后的去向,我也作了细心观察,发现他行为偏差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学校以外的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和一些不良青少年的过多接触,受到他们的鼓动影响,容易出格而违反校规校纪。

经过努力和分析,在终于找到了他小有名气的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想浪子回头,除了要对症下药,还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在外经商的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回家看看,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了解他的想法,管制他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我们学校取得联系。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他妈妈还专门留在家里照顾他。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动向,给与他各方面的关心,鼓励。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以诚心赢得他的信任

为了获得他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他的态度极为冷淡,对我爱理不理。次数多了,他的态度开始缓和下来,流出了委屈的泪水。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他对老师不再仇视,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开始愿意和老师说说心里话,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

2、以爱心抚慰他的心灵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由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灵的迷茫,我们导师应该有职责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时刻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各科的课代表尽量主动去帮助、督促他完成作业;生活上,担心他再去找原来的“哥们儿”,我让同班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一起上学,放学陪他一起回家;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回答;在平时活动中,发挥他爱唱歌爱表演方面的优势,让他尽情表现,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样,在让他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使他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3、以关心激发他的热情

在一次和他的谈话中,他告诉我,想去考警校,以他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他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提醒他现在应该把握时机,改变陋习,埋头读书,争取实现当警察的理想。接着我又帮他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其他任课老师也纷纷给他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很快,他上课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

现在的他课堂纪律已基本能遵守,课后作业基本能独立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人际交往上也远离了以前的那些哥们儿,在渐渐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但仍不免有些反复,对这些反复,一经发现,我就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他将会出现在我们中间。

第五篇:以心换心,真心育人(德育论文)

以心换心,真心育人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爱它高雅、神圣、博大,爱它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延续,是中华民族兴衰的载体,是知识、经济腾飞的使者,是浇灌爱心的一方沃土。我为选择教书育人这个职业而无悔。

当上老师后,我认真地思索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怎么做,我绝不能让我的学生因为我的作法而引发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反感。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逐渐摸索出教育学生的“三心”规则,即“爱心、信心、耐心”。爱心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她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信心就是教师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

认真抓好切入点,播撒一份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她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可以教育好学生。孙艳是我曾教过的一个女孩子,身材不高,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开学两个星期,她没有举过一次手。经过了解我知道,孙艳的学习成绩很差,升级考试语、数两科成绩都不理想。爸爸由于身患尿毒症,需要每周到医院进行透析,虽可以报消一些,但毕竟太少,导致家庭经济很困难。由于这两重压力,使小小的她,过多地封闭了自己。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主动找她谈心,告诉她老师已经知道了她的情况,知道她很不容易,老师愿伸出手帮助她,让她和别人一起健康成长。孙艳似信非信地看着我,当看到我诚恳地眼神时,她点了点头。于是,从这以后,每天中午吃完饭,她都拿着书主动到办公室找我补课,天天不落。一段时间以后,孙艳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在班上,打扫卫生总是很认真很积极,同学们都觉得孙艳象变了个人一样。春节的时候,她拿了74分的好成绩回家去报喜。就这样,我努力抓住教育的切入点,在学生的心田里撒播了一片爱心。

及时捕捉闪光点,树立一份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的力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 我班的张家瑞同学,思想活跃,课堂纪律差、文化成绩也差,但体育成绩突出,在运动会上,他为班级争得荣誉。于是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学生们在这一方面向他学习,也让学生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此,我还专门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就是“找优点,找长处”,让学生们互相找对方身上的优点、长处,使很多原来自卑感很强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先进的勇气。

坚持抓住转化点,多留一点耐心

我们班这些男孩子特别好动,平时小打小闹不断,一进教室门学生总是告状纷纷。为此,我曾很是苦恼,但慢慢地发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只要留一点耐心,就会收到很好地效果。姜川是我班的一个男孩子,习惯极差。一节课四十分钟,他不能静下心来坐五分钟。任凭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照样我行我素。一次活动课,老师让学生说出你的烦恼是什么?很多同学说得都是“我最大的烦恼是姜川经常„打‟我。”“打”其实指的是他爱东一下西一下地与同学闹。听到任课老师反映的这一消息,我知道机会来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上节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似乎很有感触,心里看来也很不好受。我于是趁热打铁,耐心地给他讲养成良好地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并与他约定,从现在开始,如果第一天,每节课能静下心来听十分钟,第二天,能静下心来听12分钟,依此类推,一周一总结,如果每天都能做到,就给他在“勤奋的小蜜蜂”加一枚章。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姜川上课的自律性有了很大的改进。

“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昂起头来走路。”这是我对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它时刻激励着我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把所有的智慧和爱心,无私地献给我的“孩子们”。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正是要用“真心”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心灵。

心理置换,让微笑伴学生成长

做老师板面孔好吗?不好!因为总板面孔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影响,对别人也是一种不尊重,更何况每天面对的都是有美好幻想的未成年人,他们会很不喜欢。因此我总是多展示微笑,因为微笑可以创造和谐的交流环境。通过微笑可以把教师的美好心灵展示出来,学生看到老师的微笑,心理得到了某种满足,他也会把微笑传给别人,所以微笑是看不见的教育,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交流方式之一。

如果当一个学生无意识犯错误时,教师给他一个无声的微笑,他的自责心理要比劈头盖脑的训斥沉重的多,这种尝试我常有。

教学实践让我明白,微笑是一种教育,一种爱的教育:

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由衷的赞扬,能够给孩子快乐;

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最好的鼓励,能给孩子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无限的温暖;

甚至当孩子调皮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就是无声的批评和无形的约束。

作为班主任,我能弯下腰听学生讲话。现在的学生思想十分活跃,表现欲十分强烈,敢想敢说。作为老师,能听进学生讲话本身也是尊重,尽可能在他讲话的时候,眼睛看着他,边听边分析,中途不打断他的讲话。而且敢于向学生认错。作为班主任,难免在处理学生之间问题时,有时可能处理的结果出错。每当知道了自己出了差错,我都及时向学生道歉。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于是,我采取角色换位、感情换位,多设想几个如果::如果我是他,如果老师不信任我,如果我无人关心,如果我被用人欺负,如果我受到挫折……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因材施教”,用师爱建立了与学生间高尚、无私、美丽的情感,以爱心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

终于,我体会到了何以为“师”: 以心换心,真心育人。

为人师是我的骄傲,是我的快乐,所以我会为做一个称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懈努力的。

下载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谈班主任如何让与学生沟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心换心的唯美句子

    以心换心的唯美句子 以心换心的唯美句子1 1、人之相逢是缘,情之相通是心,是缘总会关情,是心就会动情,善待之心,就是真诚之处,守候之心,就是珍惜之情。2、心之相通,无尽的流连,语之相......

    以心换心——做好计生工作(演讲稿

    以心换心——做好计生工作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她的工作是辛苦的,避免不了早出晚归地进行核查,她的工作是委屈的,面对部分群众的不理解,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她的工作又是神圣的......

    2013年工作总结以心换心 以爱博爱

    2013年春季学学期少先队工作总结 以心换心 以爱博爱 我作为山盆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从内心感激这个特别的机会。辅导员的工作我是新手,记得刚上任的时候,我总是怕自己做不......

    以心换心待学生 尽职尽责做工作(校园之声)

    新东方的老师—以心换心待学生 尽职尽责做工作 人物简介:王强,成都新东方烹饪名师、高级调酒师,曾在国内众多酒吧担任首席调酒师、吧台主管和酒吧经理,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幼儿教师师德论文--以心换心 以爱博爱

    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幼儿教师师德论文 竹溪县机关幼儿园余俊丽 有人说:“理想是石,敲出生命之火;理想是火,点燃长夜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路,引我们走向光明。”我的理......

    以心换心融坚冰 真诚关爱筑和谐[模版]

    ------------------ 以心换心融坚冰 真诚关爱筑和谐 德阳市民政局扎实做好涉军信访维稳的宣传思想工作近年来,市民政局在涉军人员的信访维稳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真心换......

    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德育导师期末总结

    以心换心 用心拥新 ——德育导师期末总结 郭建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沟通

    心灵沟通爱在心中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的沟通摘要:课堂上的民主平等交流,是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沟通的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交流,是推进课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