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课课堂建模
体育课课堂“建模”在的实践应用
盘龙镇小学:张 潜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针对这一目标,我尝试过许多课堂改革,“三为主,五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体现都将遵循学生“学会学习”这一主线,要以“学”为中心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体育课的实践操作中,切实体会到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效课堂,以“支撑跳跃—屈腿腾越”课堂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喜欢看体操比赛吗?
你都知道体操包括哪些项目吗?(导出支撑跳跃)
挂图展示“支撑跳跃”
生:(动脑思考)“支撑跳跃”由哪几个技术动作组成? 师:你觉得你今天能学会吗?
提出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生:充分认识自我制定技能目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潜能)。师:(语言鼓励)克服胆怯心理,顽强拼搏你一定能完成动作。
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制定技能目标,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自然的完成了“目标导学”环节。
师:针对支撑跳跃助跑、踏跳、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这几项技术动作的特点,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活动才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率呢? 生:由小组长带领自主练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每个学生都积累了一定的运动常识,准备活动由学生自主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适时点拨。
“ 支撑跳跃”的学习,鼓励学生尝试动作,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可以从跳背游戏开始引导,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生:根据挂图尝试完成动作。
师:及时进行安全教育,讲解示范保护帮助的方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生:在保护帮助下大胆尝试,认识不足。师:哪些技术环节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讲解示范完整动作。
生:讨论支撑跳跃的几个技术环节怎样进行学习并积极发言。师:总结。规范学习方法。
生:根据各自情况分组做辅助练习。师:巡回辅导交流点拨。
鼓励学生完整动作练习。
生:根据自己情况选用不同高度的跳箱。师:及时反馈,个别辅导。
组织比赛。生:展现最优美最精彩的动作,在竞争与对抗中进一步感悟支撑跳跃的技术动作,学会“学以致用”并在竞争中体会成功与合作。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感受谈经验。
师:你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了吗? 生:开展自评互评,正确评价自我。
师:精疲力竭的运动后,做整理活动比不做整理活动,血乳酸消除较快,能迅速消除疲劳,提高运动成绩。在整理活动时,要尽量使参与活动的肌肉得以伸展和拉长。现在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做一下整理放松活动。生:分组自主探究,放松身心。师:总结评价,送还器材。
本课紧紧围绕“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淡化技术教学,以“学生学会学习”贯穿始终,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积极主动的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锻炼,掌握技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快感,提高与他人合作,协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学会和懂得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篇教学实践案例,运用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起探究式学习,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似乎只有科学家才有探究世界奥秘的本领,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实,探究行为是一种常见表现,学生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廖、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少地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探究这个世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淡。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希望大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制订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学会评价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篇:课堂建模
课堂建模 您眼中的模式是我们说的“模式”吗?
模式就是基因,决定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模式就是价值,决定了存在的附加额度;模式就是规律,决定了是否在探究本真„模式就是生产力,正如朱永新所讲,“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课堂大的模式就是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往往都是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始终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而课改或高效课堂建设最宏观的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所倡导的模式首先要改课堂结构,也就是重构基因,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其次是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第三是进一步进行深化,产生复合效应,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形而下”的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的课堂改革。模式就是基因,决定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模式就是价值,决定了存在的附加额度;模式就是规律,决定了是否在探究本真„模式就是生产力,正如朱永新所讲,“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课堂大的模式就是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往往都是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始终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而课改或高效课堂建设最宏观的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所倡导的模式首先要改课堂结构,也就是重构基因,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其次是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第三是进一步进行深化,产生复合效应,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不再过度纠缠于“形而下”的课堂“技术”,而是以“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的课堂改革。2 名校、名师都有自己的模式?
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模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中相对稳定的操作步骤部分。如果有些教学方法没有相对稳定的教学步骤,还不能算是教学模式;反之,有些教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如果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算不上教学方法。名校、名师之所以能够成“名”除了认可度外,更多的是成熟而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操作步骤。
所有课改名校都有基于教育教学规律本质认识上建构的独特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我们推出的“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山东杜郎口“三三六”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交流·自学”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
具体阐述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六环节: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
再如,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20%自主学习+70%合作探究+10%教师教学;20%课堂预习+70%课堂学习+10%巩固检测;20%天才学生+70%普通学生+10%后进学生;20%智商+70%情商+10%行商),课堂操作的“三段六步”,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六步即: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导学案引领,提出问题;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拓展提升;总结反刍,当堂检测;自我完善,训练提升。
名师层面,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以及邱学华尝试教学五步骤(即: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学讲解),等等,都是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三篇:课堂建模研究
成都华兴外国语实验学校教育科研课题
《数学概念课的课堂建模实践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聚焦课堂是学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体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关键所在,是引导教师自觉启动教研、全力着眼课堂、聚精会神抓质量、一丝不苟求业绩的重要举措,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任务,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聚焦课堂将以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和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从而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来实现。为此,我校从上一学期启动了“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标的课堂建模活动。
二、课题的界定
“数学概念课”
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的概念课型进行研究,在课堂中主要解决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应用问题。“教学建模”
教学建模即构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是日常教学中比较完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架构。它既近似直观地反映着某种教学思想,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
“实践研究”
就是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出科学的方法。本课题是指通过实践总结出课堂教学建模的实施方法、路径、时机、策略、机制等,开发出适合课堂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规划——实践——总结——再规划——再实践——再总结”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
1、培育课堂的文化。
2、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此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过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学科的特点与内在联系。
2、主体性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保证自主空间,激发主动性、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
3、层次性原则。根据我校“名师集群效应”的优势,分层开展课堂建模。
五、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实践研究,把课堂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专家引领与校本反思相结合。采取“五步”研修模式,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自主选题——集中展示——互助提炼——分散探究——自成模式”的流程进行。再“走进模式”,切入具体的课例、案例,开展一系列备课、上课、集中展示、互助提炼、分散探究、自成模式,逐步掌握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然后再“出格”,即“走出模式”。教师通过反复实践和领悟,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和灵活运用各种课型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入格”与“出格”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与遵循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模式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2、文献查阅法。
本课题以文献分析研究、调查研究为辅。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对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从而丰富理论修养的目的。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3、课堂观察法。
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深入研究生命课堂“五生”特质的显现,“五度”目标的达成度,深入探究生命课堂模式的科学性、实效性。
4、调查法。
主要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前后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特别要重视调查学生的种种反映和表现。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教师行为特征,找准突破口。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起讫时间为2011.9---2012.9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2011.10)
1、选择确定课题研究内容,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
2、任课教师建构模式,提炼教学风格。
4、各学科进行教学模式的初探。
第二阶段:构建模式阶段(2011.10------2012.1)
1、各学科、各位老师针对教学内容研究、学情研究初步研究制定出教学模式操作框架,并阐明该模式体现核心的理念。
2、实践验证,开展行动研究。
3、阶段经验总结,教学模式修改完善。
4、研究过程做到“研究、学习、实践”三位一体。要求每个教研组应针对所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讨展示活动,并整理课堂实录,撰写教学案例。每学期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管理的目的。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鉴定推广阶段(2012.1---2012.9)
1、全面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总结,撰写研究工作报告。
2、整理课例,论文成果。
3、组织成果鉴定会,请专家评议、鉴定。
4、整理各学科、各领域课堂教学模式并集结成集。
5、参加上级验收鉴定。
6、把教学模式成果作为教学范例,全面推广普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专家指导组:陈茂康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苏介军 伍建军 刘建华
3、课题主研成员
组 长:唐国平
成 员 :徐露璐 陈小燕 都大勇 陈阳 柯开勋
王代林
第四篇:体育课课堂常规
体育课课堂常规
一、学生“十不准”: 不准旷课,迟到,早退
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 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 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 不准做危险动作 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二、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备课制定教案,了解学生情况,场地器材准备,教师服装准备。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以便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2、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课的内容、要求和场地。学生应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室外上课的,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
3、教师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病伤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教师应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雨天室内课,教师应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室内操和室内游戏,提高学生体育水平。
三、课堂常规: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合格以上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4、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教师应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加强安全保护。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再次点名,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8、体育课上,如果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教师应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并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领导。
四、课后常规:
1、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课后教师应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五、质量考核:
体育课堂常规质量考核分体质健康测试和中考项目测试两类,考核结果纳入体育教师质量考核。其中体质健康测试参照区教体局执行,中考项目测试计算各班满分率、平均分,每学期测试一次,具体为初一测试长跑、跳绳、排球,初二测试长跑、踢毽子、足球,初三测试按照模拟考报名项目进行。
第五篇:体育课课堂常规
体育课课堂常规
目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更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为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达到上课的目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制定本常规:
一.“二个制度”: 1.“值日生制度”:上体育课,每六人一组,轮流值日一周,值周时,组长代领下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好和收回器材.2.“请假制度”: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并填好请假单.二.“十个不准”: 不准旷课,迟到,早退;
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
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
不准做危险动作
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三.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教师要了解有无见习生。
2、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3、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生在见习时不得聊天,复习功课或离开现场。
4、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四.课堂常规: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五.课后常规:
1、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对本课意见,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体育课堂常规预设拍摄流程
课前常规:
1.学生在教室坐姿端正
2.起立、摆放桌椅、整理着装、检查随身物品(静、齐、快)
3.教室里成两路纵队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4.体育委员将队伍带入操场
5.两路纵队变四路纵队,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堂内容、安排见习生 课堂常规:
1.两路纵队围绕操场热身慢跑两圈,队伍安静整齐 2.体育委员带领同学做热身操,整齐一致 3.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注意力集中 4.安全有序拿放器材、统一指挥 5.认真练习,小组合作团结创新 课后常规: 1.集合整队
2.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 3.放松练习4.宣布下次课内容 5.师生再见
6.指定人员归还器材 7.体育委员将队伍带回教室
8.补充水份、上厕所、准备下一堂课
晨间活动预计拍摄流程
1.出操铃声响起,学生迅速有序的在走廊里排成两路纵队(静、齐、快)
2.安全有序的按照规定路线带入操场
3.到达操场后两路纵队跑步到达各班指定位置原地踏步调整
4.成体操队形散开(向前看起、向前看)5.各班口号展示、呼校训 6.开始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7.结束体操,两路纵队成四路纵队走,向前靠拢走 8.按规定跑操顺序,成四路纵队跟着跑操音乐开始跑操
9.跑操音乐结束,学生变跑为慢走,在走的过程中四路纵队变两路纵队
10.按规定顺序带回教室(起步走,安静、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