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大全

时间:2019-05-12 23:0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大全》。

第一篇: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大全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

(试行)

甘课改办„2011‟1号

为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工作方案(试行)》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保证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建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专家团队,对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行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支持。

组建多种研究力量参与的跟踪研究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应由高校教师、教研人员、高中骨干教师等构成。

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密切结合。在跟踪研究过程中,专家团队应将新课程相关理论与我省教育教学实际密切结合,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注重跟踪研究的科学性、指导性、实效性。专家团队要学习借鉴先期课改省份的成功经验,针对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提出解决对策和政策建议。

二、工作目标

(一)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项目研究组和学科指导组的基础上,吸收省、市、县三级教科所(教研室)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评估督查和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评估督查和跟踪研究。

(二)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行评估督查。在省课改办指导下,组建评估督查项目组,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引导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健康发展。

(三)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行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在省课改办指导下,组建各学科专业指导项目组,深入实验学校进行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及时发现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政策建议。

三、主要任务

在2010年8月—2013年7月我省第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期间,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在省课改办组织下,评估督查项目组每学年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行一次评估督查,采用查看学校课程制度文件、举行座谈会、问卷调查、进入课堂听课、访问教师和学生等方式,从课程方案的执行、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校本教研组织与实施、教师培训组织与实施等方面了解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提出政策建议。每次评估督查结束后,向省政府课改领导小组和教育厅提交评估报告。

(二)在省课改办组织下,各学科专业指导项目组组织专家团队,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课程实验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收集典型案例,为我省后续课程实验积累经验,为国家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提供依据。

在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过程中,学术力量要参与实验,要对实验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向有利于新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每年举行一次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交流各地、各学校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成功经验,研讨存在的共性问题。研讨会期间,邀请先期进入课改的学校和课改研究专家作辅导讲座,解答学校和教师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疑难和困惑,为各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提供交流平台和学术支持。

(四)建立学科专业指导组联系省级课改样本校工作机制,指导各省级样本校落实专项课题研究和学科教学改革,及时总结经验,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实施以样本校为依托的区域推进策略,提升新课程实验水平。

四、基本内容和形式

(一)对课改实验情况定期进行评估督查。省教育厅、省课改办组建专家团队,对全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情况进行评估督查。评估督查于每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各市(州)随机抽取两个县(市、区)的4所不同类型的学校作为调研对象进行调研和评估督查。2010—2011

学年,重点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执行情况和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调研和评估督查;2011—2012学年,重点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专题调研和评估督查;2012—2013学年,重点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学分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等方面的调研和评估督查。调研形式主要为听取学校汇报、查看资料、发放问卷、组织访谈、现场听课等。

各市(州)教育局、课改办每学年第一学期组织专家团队对所辖高中学校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督查。年底向省课改办上报评估督查报告。

(二)对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和专业指导。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8个项目组和15个学科组成员为核心,组建专家指导团队,每年不定期地深入学校,进入课堂,对学校新课程管理和课堂教学进行至少两次专业层面的跟踪调研。专家指导团队要在不同地区建立联系区(县)、联系校,将跟踪调研和指导常态化。各市州也要组建专家团队,形成调研指导机制。专家指导团队每年完成相关专业调研指导工作后,年底提交调研指导工作报告。

(三)开展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省课改办每年将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组织省级层面的现场观摩和专题研讨活动。鼓励各市(州)与专家指导团队联合开展区域现场观摩研讨推进活动。

(四)面向全省实施十大课题研究。省课改办在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设立高中课改专项研究课题,组织实施甘肃高中新

课程实验十大课题研究。由省课改办牵头实施“低成本高效益推进甘肃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由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牵头实施“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五)建立名师工作室,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学科教学研究与指导。利用“甘肃教研网”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室,集中全省的教师优质资源,组织全省的名师团队,对全省各学科教师进行网络远程培训和指导,推动各学科教师开展网络研讨交流、教学设计与成果共建共享,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建立学科专业指导组联系省级课改样本校工作机制。各学科专业指导组分别联系省级课改样本校,负责指导落实样本校专项课题研究和学科教学改革等工作,协调各市州实施以样本校为依托的区域推进策略,促进新课程实验区域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督导评估列为专项内容,给以专项督导支持。

(二)省教育厅和各有关单位对评估督查和跟踪研究提供专家支持。

(三)跟踪研究及开展专业指导的费用由省课改办从课改专项经费中列支。

(四)各项目负责人跟踪调研和专业指导需要的交通工具由各项目负责人联系,所产生的费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报销。

(五)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管理和使

用。项目负责人应保证项目任务按期完成。

(六)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提高责任意识。凡不履行工作职责,不按要求开展工作,致使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受到不良影响,将追究责任。

第二篇: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

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

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经教育部批准,自2004年秋季起,我省作为全国首批省(市、自治区)参加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保证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对于提高我省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推进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也是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我省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是提高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水平的一次重要机遇。对于推动我省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我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资源效益,促进我省普通高中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教育“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借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验工作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使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验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一)全面实施并验证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与实验教材,为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立足我省实际,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新课程方案在全国推广提供有益经验。

(三)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以校为本、联校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形成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五)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制订实施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六)促进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形成,提高全省普通高中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三、实验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省作为全国首批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区之一,既要全面实施并验证新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又要为全国新课程的推广提供经验。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开拓创新的原则。新课程实验是一项需要边实践边探索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样板可以参照,必须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在实践中大胆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和探索先进经验。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我省各地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普通高中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全省同步进行实验的前提下,各地、各学校应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地开展实验工作。

(四)以校为本的原则。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验中居于主体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尊重普通高中在实验工作中的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以校为本”,充分发挥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学校为基地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五)科研引领的原则。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引导,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验新课程、探索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

(六)通力合作的原则。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工作的重点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探讨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支持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国家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提高我省普通高中教材的建设能力。积极倡导按照国家规定开发高中各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鼓励普通高中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校际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二)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实验教材培训等。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培训的规划和质量标准,教育厅制订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师字〔2004〕1号),对新课程师资培训进行安排部署。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努力建立由学校、教研机构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校本培训体系,形成研训一体。

(三)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形成。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力改革教学常规,制订实施基于模块的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和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

(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与水平,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各级教研、科研机构和高师院校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结合,走向基层,走向学校,形成教学、教研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支持网络,为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的创建工作。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六)配套新课程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纳入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力争在高招制度改革、高考命题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发挥高招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正面导向作用。今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前,省教育厅将公布与新课程配套的高招改革方案。2007年,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将使用基于新课程的高招改革方案。

(七)新课程教材选用与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材管理制度,根据高中课程多样化的特点,建立科学规范、民主透明的教材选用机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坚决杜绝教材选用中的不正之风,纠正以行政命令、考试、评优、晋级等方式,影响教材选用的多样性和公正性。

(八)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科学研究工作。以科学的态度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研究的课题要产生于课程改革实践,要为课程改革实践服务。省教育厅将开展省级课程改革课题立项工作,研究解决课改实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设立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奖,对课程改革研究中的优秀科研成果予以奖励。

(九)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个性化建设工作。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突出体现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各普通高中要加快个性化学校的建设步伐,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学校环境。

五、实验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任务的首要承担者和实验工作的实际参与者,必须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省教育厅在教育部和省政府领导下,负责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省教育厅的意见与要求,贯彻落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负责当地新课程实验推进工作。

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和主要实践者,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各普通高中必须强化开展新课程实验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与新课程

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教科研机制等,逐步建立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确保实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省教育厅将成立和加强以下组织机构。

(一)充实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厅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督导室、基教处、高教处、师范处、体卫艺处、条装处和省招办、省教研室、省教科所等处室和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领导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研究制订各项保障措施,全面部署实施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基教处,具体处理日常工作。

(二)成立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指导组成员主要由我省有关高师院校、教科研机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基层的同志组成,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参照上述意见,建立健全本地区相应领导机构和专家支持力量。

六、实验工作的保障措施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条件保障和专业指导。为此,提出以下实验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提供政策保障。为保障国家普通高中课改在我省的有效实施和高中新课程实验目标的实现,我省将陆续制订出台一系列与新课程实验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师人事、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从政策上努力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设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课改的组织、培训、调研和指导工作。各市、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实际,相应设立新课程实验工作专项经费。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各地要准确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达到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的基本条件。

(三)加强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根据课改实际需求,成立6个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整合专家力量,建立课改实验的专业支持队伍,针对我省高中课改实验开展研究,对课改实践进行指导。普通高中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科研机构、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高等师范院校的联系,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

(四)重视师资培训。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中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资源开发等方面改革创新,密切贴近基层实践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的实现国家和省两级对高中师资的“面对面”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五)强化评估监控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监控各地新课程的实验进展情况。

(六)发挥典型经验带动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实施新课程的调查研究,确定定点联系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先进经验。全省每年组织一次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与表彰会议,以先进典型经验带动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进行。各市、县(市、区)、学校也要定期组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推动本地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七)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全社会对实验工作的理解、支持。

(八)加大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力度。高等师范院校应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特别是要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相呼应,努力为普通高中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合格师资。

第三篇: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王鹏历史工作室

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郝远(甘肃省副省长)

(2010年3月16日)

同志们:

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大会,传达教育部对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示,安排部署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目前,离今年秋季开学仅有不到半年时间,全面实施全省新课程实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切实做好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潮流、深化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国4省区率先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到2009年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进入这轮改革之中,今年我省将与四川、重庆、西藏、贵州一起进行新课程实验。至此,全国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份将达到29个。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新课改实验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我省通过大力实施“两基”攻坚工程,全省已有83个县实现了“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93%;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验已全面完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省教育基础薄弱,投入不足,高中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2008年我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60%,比全国74%的平均水平低了1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我省为82.88%,比全国91.55%的平均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说,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我们面临的困难比别的省区更大,任务更为艰巨。为此,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新课程实验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新课程实验对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尽快走上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负责地参与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全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实施。

二、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全力加强教师培训,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和直接实践者,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各级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要把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重点,王鹏历史工作室

为新课程实验提供强力保障,并依照实际,要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的作用,积极开展市州级、县市区级培训和校本级培训,确保2010年到2012年,每年完成1.2万名高中教师的培训任务。对首次接触新课程的教师必须坚持省级培训,以保证培训质量。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利用网络提供的技术便利,开展网络培训和相应的教学研究与实验,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破解课程实施中专业支持力量和资源不足的难题,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的基本目标。要强化教师跟进培训和新教材校本研修制度,确保今年秋季担任高一年级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都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能基本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实行持证上岗。另外,西北师范大学作为承担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要在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做更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积极吸纳全国专家和优质资源支持甘肃课改。(二)全面落实新课程计划,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课程保障。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新课程实验的要求,抓紧制定新课程实施的工作进度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省教育厅要加快新课程实验教材的选用工作,尽快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各级教育部门要依照新课程实验要求,加强对各学校新课程及课时计划设置的管理,落实新课程开设的各项实验、设备条件,务必保证每所学校开齐、开足新课程实验要求的全部学科,特别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必修课程,杜绝功利化课程设置。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要定期深入学校调研,督促各项工作的进展,帮助学校及时发现、解决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的师资、条件等困难。同时,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加强新课程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发富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创新并丰富新课程资源。

(三)规范高中办学行为,为新课程实验提供制度保障。开展新课程实验后,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管,明确责任,禁止学校占用节假日、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习功课,禁止学校及教师以各种方式和名目组织安排学生有偿补课或参加补习、培训等。要加强高中招生管理,严格控制高中招生规模,切实解决大班额、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社会热点问题,把规范办学作为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保障。同时,各地还要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的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坚定不移地贯彻“高中向城市集中”的布局调整思路,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尽快满足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务必确保今年8月中旬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工作基本结束。

(四)科学制定高考方案,做好评价改革工作。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高中教学的导向和指挥,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省教育厅要按照国家有关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从有利于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出发,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制定、及早出台高考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方案,妥善处理高考录取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各市州、县市区和学校要组织实施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确保客观公正,为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三、强化工作措施,努力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真正取得实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县区为主、学校实验,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省政府已成立了由宣传、编办、发改、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王鹏历史工作室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组织实施。各市州、县市区也要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保证责任到位、政策到位、经费到位。要制定和贯彻实施促进和保障新课程实验的政策,尽快出台本市州、县市区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规划,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认真部署,确保2010年秋季,我省所有的普通高中都能保质保量开展新课程实验。

二是要密切部门协作。新课程实验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要全力组织落实好课程方案,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和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建立课改机制,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远程教育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和矩阵化发展。编制部门要在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研究新课程实施带来的新增因素,合理核定和调剂高中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教师,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发改部门要根据省政府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将高中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教学实验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社部门要重点解决通用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关高校要主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专业咨询与服务,培养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合格师资,主动为高中学校提供实验教学服务。

三是要保障资金投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对学校教学设施和师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增列600万元课改专项经费,用于省级层面的师资培训、器材配备、地方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样本学校和基地的先期实验、以及成功经验的宣传和推广。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特别要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薄弱高中的扶持力度。此外,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体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县级政府的责任,努力保证今年秋季开学时辖区学校的软硬件基本达到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条件和需要。

四是要营造舆论氛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到高中教育的出口和高等教育的入口,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要努力寻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各级宣传、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优势,广泛地宣传新课程实验的重大意义、先进理念、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使新课程、新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深化新课程实验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各级教育督导团要建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工作的专项检查督导制度,强化对本辖区新课程实验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管和督导力度。今年6月底前,要对所辖各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切实保障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同志们,新课程实验既是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新课程实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开创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我省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建设西部教育强省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王鹏历史工作室

第四篇: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05]19号)要求,自2006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为了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即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充分体现时代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

立足我省实际,借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安徽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使我省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安徽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提供有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结合安徽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探索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为国家新课程的实施、推广、完善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提供实证性意见和客观依据。

(三)构建我省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营造课程实施的交流平台。

(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创建学校新的课程文化。

(五)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水平监控体系,建立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全省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全省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组织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成立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同志为组长的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大政策,落实配套措施;指导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胡平平副厅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明阳、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阚智为副主任,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工作。

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改革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

(二)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办公会议制度。由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定期召集,厅基教处、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高教处、职成处、中专(师范)处、督导办、体卫艺处、省招办、省教科所、省电教馆和省装备中心等处室和单位负责人为办公会议成员。办公会议研究制订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就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成立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指导组成员主要由我省有关高师院校、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代表组成,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省教科所,具体处理日常工作。

(四)各市、县(市、区)都要建立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的、由职能部门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机构和专家支持组织,明确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五)学校是新课程实验的基地,省、市、县三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的指导。要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自主参与新课程实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要分别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联系学校,并组织好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过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奖励先进,通过实验使每一所学校逐步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四、实施重点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组织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

1、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研训一体”的方法,对普通高中校长、实验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以及师范院校的相关人员、新课程实验的培训者分别进行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

2、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的作用,积极开展市级、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将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受培训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逐步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优化整合各种培训资源,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研部门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培训、咨询、指导等工作。

(二)加强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建设与管理

1、每所普通高中都要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课程小组,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学科、模块、时间、任课教师,课程说明,以及选修课注意事项等),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和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科学、合理地选课。

2、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实施课程,学校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各普通高中要按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必修课程。省级示范高中尽快做到开齐选修课程;其他学校三年内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3、提高认识,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4、加强对实验教材选用的指导与管理,统筹安排新课程实验教材在全省的使用。编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指导意见》,提高学校实施课程、建设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积极引进、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校际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1、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4、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益,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新机制。

5、加强学校教研组织的建设与重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健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组织并引导教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引进、开发与用好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样性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利用和争取学校所在地的工厂、农村、部队、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2、积极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建立省、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接轨。

3、学校要在自主建设技术课程教室、购置技术课程教学设备的同时,积极与当地的职业技术院校、工业技术企业、农业技术企业联合办学,利用他们的师资和技术设备资源,落实技术课程教学。

(五)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1、探索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制定《普通高中实验年级学生学业成绩测试和学分认定指导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实施、开发、创生课程的能力,发挥评价对实施新课程的促进作用,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3、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校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普通高中学校评估机制,使普通高中评估成为保障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组织力量开展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制定《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

(六)加强新课程实验的研究

1、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项目研究组,组织力量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各项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决策提供服务。以教育科研促课程改革,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高中新课程实验。加强对高中学校实验工作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努力解决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2、选择全省各层次普通高中建立50个省、市共管的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成功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方面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制度

建设、师资培训、专业指导、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为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我省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保障和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定好、落实好。省教育厅将定期交流各市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共享资源和信息,推动各市实验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省教育厅每年安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新课程培训、项目研究、课程资源的引进与开发、实验推进等各项工作。各市、县(区)和普通高中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新课程实验工作专项经费。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生实际人数和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合理编班,从2006年秋季招收的新生开始,把每班的学额限定在56人以内;同时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按照学校实际班数和学生数,落实教师编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从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优秀毕业生,通过教育科学和高中新课程培训,充实高中技术课教师队伍,以满足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支持普通高中加强师资、校舍、图书、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方面建设,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的基本条件。

(五)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中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资源开发等方面改革创新,密切贴近基层实践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六)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实现教研重心下移,市一级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高中学校的教研网络,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与对口支援,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以及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省教育厅将在省教科所设立教研网站,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介绍改革动态,咨询答疑,建立畅通的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沟通渠道。

(七)要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针对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展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进行指导。高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

(八)要建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省教育厅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案》,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监控各地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每一所学校新课程实验都能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

(九)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争取社区、家长的积极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课程实验的新机制,形成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全社会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的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项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简报

第5期

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6月15日

我市召开教育管理者培训研讨会

5月31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暑期教育管理者培训工作研讨会,我市七所省级样本校校长和漳州师范学院、市普教室有关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市课改办主任李春辉主持。他强调,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者的培训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与否,对此与会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议确定了我市教育管理者培训对象是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中教股长、教研室人员;各普通高中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人数大约300人左右。培训时间拟定于7月上旬,时间4天。培训的内容有:

1、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2、课程编排与选课指导,3、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分评价与学分认定、教学班与行政班的管理,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实施,6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发展性评价,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8、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共享,9、海南等四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情况及高考方案介绍。以上课题授课任务分别由七所省级样本校承担。

(市课改办供稿)

东山县教育局积极构建网络教研平台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研模式日渐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新型的教研网络和校本教研新模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向前发展的新动力。为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研活动质量,推动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东山县教育局决定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一、网络教研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们普遍发现,专业支持力量不够,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走进现场、小规模的教研方式无法与教学同步,无法经常性地贴近教师、紧跟课堂,及时回应教学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功能的网络教研形式由此应运而生,它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同时,它还促进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发动者、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解决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时空和限额问题,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促进了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深化发展。

由此,网络教研催生的高效、开放、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了当前形势下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二、网络教研的推进策略

1、充分盘活现有网站资源。近年来,东山县教育局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东山教育城域网”(http:///),全县各中学实现了联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教学资源。2005年6月东山县教育局又开通了“东山教育网络论坛”(http://:86/),在硬件上已经为全县教师参与互动研讨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平台。当前,东山县普通高中学校充分重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参与网络教研;大力倡导教师到“东山教育城域网资源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论文、素材和课件,不断充实、丰富“东山教育资源库”。

2、广泛推介各种网络资源。东山县教育局充分利用《东山教育》、《东山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通讯》、东山教育网等平台,积极向全县教师推介国内各大资源型网站,努力做到让广大教师普遍都能熟识、熟知、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搜索、下载、上传等运用技巧,鼓励教师到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络文集和资源库。

3、积极参与大型网络教研活动。东山教育网及时公布各种全国性大型网络教研活动信息。县中学教研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教研员参与“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等国家级网站的大型网络教研活动。

4、有序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中学教研室和普通高中学校紧密结合各级教研活动的安排,有系统、有计划、有专题地开展基于“东山教育网络论坛”各专门分论坛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的研讨活动。条件具备时,即通过网络通讯工具面向全体教师开放各种会场,对各类教育工作会、研讨会、培训会、课堂观摩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以实现教育资讯的共享和观摩研讨、进修培训活动的全员参与。

5、大力倡导建设教师博客。博客,即以多媒体网页的形式发布信息的网络日志。在教育运用中,它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发布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各级教研员和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全体教师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况,跟踪自己的专业发展轨迹,分析进步、查找不足,积累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智慧;同时,教师也通过博客来收藏、整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建立教育博客,可使教师通过开放自己的教学材料、实践体验和研究心得,在与专家学者、教研员以及更多一线教师乃至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课程资源的承载者。

为充分发挥优秀网站的专业引领作用,东山县教育局建议全县教师到“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个人专业成长博客。作为第一步,可首先以教研组、教研室或学校名义建立团队博客,以集体的方式上传教师的教研材料以实现共享交流。条件成熟时,教育局可统一汇总全县教师的博客名单,公布“东山教师博客群”。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学也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博客”“优秀团队博客”评选活动,并将博客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或重要的工作考评依据。

6、尝试构建本地“网络研修平台”。县教师进修学校要着手策划构建“东山县网络研修平台”,以东山教育网络论坛为载体,吸收各中学优秀教研员、学科骨干带头人参与建设,通过系统规划、精心布

局,构建属于东山教育人的、涉及各个教育研究领域的网络教研平台,开展课题研究。从而实现各学科教研员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相应领域“语音教研室”和“视频教研室”,实现面向全体教师的可视化网络研讨和在线培训。

三、各职能部门及学校领导的职责

1、教育局各相关股室要及时维护、更新好东山教育网,保证城域网的畅通无阻,尤其是各种教研信息的公布与更新。条件具备时,东山教育网可尝试向东山县教师提供博客空间,以实现东山县教师博客的集中建档和资源共享。

2、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各职能部门必须将县内有关教研活动的信息及时发布到东山教育网;中学教研室随时跟踪发布“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等国家级网站的大型网络教研活动信息,引导、组织全县教师、教研员积极参与各级网络教研活动。

3、中学教研室将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纳入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并积极开展相应的主题网络研讨活动,通过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有机结合,整体提升东山县的教研效能。为此,教研员要担任相应领域的网络分论坛管理员,有系统、有计划、有专题地组织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为一线教师答疑解惑,引导一线教师相互交流,从而及时发现、纠正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错误观念和偏差行为,正确引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方向,启发实验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实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验。

4、各中学领导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对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建设学习型学校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并力争亲自参与网络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网络学习、研讨氛围。要热心为居家无条件上网的教师在校开展网络教研提供后勤保障。

5、学校教研组要把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纳入学校教研计划,及时跟踪各类网络教研信息,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教研组可建立学科博客、课题博客,发动、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鼓励教师积极到论坛参与主题研讨,提出困惑、分享经验,从而不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为了更好地推进东山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学可考虑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如通过评选优秀通讯员、网络教研先进个人、优秀网络教研版主、优秀网络管理员,提供出外学习培训机会,举办优秀教师联谊活动等形式来调动广大教师、教研员的参与热情,促进网络教研工作的有效进行。

大力推行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研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是从另一种视角上变革教研的职能与意义,它对东山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和学校、教师都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网络教研活动,提升自己,服务教育,共同开创东山县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附:

国内网络教研资源

一、主要教育门户网站

(一)、综合资讯型

1、中国教育网:http://.cn/

4、中国教师报:http://.cn/

5、中国教育曙光网http:///

2、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

4、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cn/

5、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cn/

6、福师大远程培训平台http://jspx2.fjtu.com.cn/

二、为教师免费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

1、成长博客: http://blog.cersp.com/

2、中国教育人博客:http:///

4、博客中国: http://js.bokee.com/

5、天涯博客:http:///

6、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

7、敏思博客:http:///

三、国内主要教育论坛网址

1、新思考教育论坛:http://bbs.cersp.com/

2、新教育在线论坛:http://bbs.eduol.cn/

3、k12论坛http://sq.k12.com.cn/

4、人教论坛http://chat.pep.com.cn/

5、成长论坛http://.cn/bbs/

7、中学考试在线:http://

四、常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

1、新浪UC;

2、腾讯QQ;

3、微软MSN;

4、网易:POPO;

5、263ET

(东山县教育局供稿)

报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市政府办公室、林晓峰部长、杨银玉副秘书长、本局领导、各县区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组长

分送:市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教育局、市普教室、普通高中学校、市内有关高等院校

下载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及专业指导工作方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介绍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

    日本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

    日本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 张德伟 二战结束以来的50多年间,日本的高中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课程改革是高中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

    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

    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教育部于XX年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四个实验省份之一,于XX年9月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各地普通高中......

    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范文模版)

    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我很荣幸参加了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通过这一次远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

    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2011年8月2号—9号,我很荣幸参加了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地理课......

    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形势下高中新课程改革赋予了高中政治新的内容,也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过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培训

    过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培训,使我们眼界大开,心灵受到震撼。许多全新的课程理念,使我们耳目一新。通过下面一些案例使我们深深感到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更新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