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汲取历史智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科学设计评价标准,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高中历史课程应该达到的总体要求和目的。《课程标准》既提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扩大认识历史知识的范围,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该总体目标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历史知识的增长与深化,二是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和世界观、历史观的形成;三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人生理想的树立。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识要求: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力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二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基于历史材料、运用历史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持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课程设置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历史科被列入“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之中,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是保证课程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三个学习模块共有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历史选修I包括六个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模块采用主题式的“并联”设计,没有学习次序上的先后之分。根据甘肃省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状况,建议全省各高中学校在选修Ⅰ系列中,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模块作为限定选修,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两个模块作为任意选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在上述四个限定选修模块中至少选修3个模块,获得6个学分。鼓励师资力量强、具备条件的学校开设更多的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科目三学年教学计划,可参考下面的方案:
学 年 高 一 高 二 高 三 学 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内 容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开设限定选修四个模块供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选学
其他选修模块
复习周课时 2节 2节 2节
4节 4节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目标上坚持全面性,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重要的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规律,构成高中历史的主要知识体系,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在课程结构上具有选择性,分为必修与选修,六个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和个性发展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历史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历程,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历史课程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必须坚持时代性,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历史贴近现实。要密切关注史学研究新动态,提倡教学中运用新材料丰富历史学习内容,引用新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适应新时代提供借鉴。高中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总体教学实施指导。
(1)根据《标准》,结合教学实际,确定好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学条件、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等),将《标准》的相关内容具体化,转化为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撰写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要具备可测量性。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时,重点说明学生应通过何种学习活动、用何种方法和途径来达成其他各项教学目标;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实事求是,不随意拔高,不“乱贴标签”。可采用三维目标整合的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
(2)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甘肃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科学合理地处理教科书内容。依据《标准》,认真深入地研读教科书,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解析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能够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典型素材,为教学服务。可以用调整教科书结构、改变教科书内容顺序的展现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个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其次要对必修模块教学内容应作整体思考,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将三部分的内容做有机的整合,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条件,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达成三维目标。教师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要创设好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模块教学实施指导。
(1)必修历史(Ⅰ)。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重点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轨迹,同时注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遵循着对学生而言先易后难、由远及近的方式,并不完全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也无意割裂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它只是专题式教学所允许的一种技术性处理手段。在教学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更新使用教材理念。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就包括使用教材的理念。教师要逐步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用教材教”的观念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教材为工具。只有当教材所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念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时,教材才有使用的价值。如果只有部分符合,那就部分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参照其他教学材料。第二、灵活运用课程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可以在各必修教材内部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如,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史,或者使中外政治专题史自成一体,侧重对比中外政治发展的不同特点。也可以在必修教材之间整合相关专题单元,如,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Ⅱ)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单元等。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相互参照、统筹兼顾,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如在讲授第一单元第3、4课时,可以把这两课合在一起讲,以朝代为主线,理清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讲清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说明从汉朝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第1课时就可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第3、4课,理清朝代线索,明了从西汉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涉及到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在绘制图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主要对策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有了一系列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二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主要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因此有了相权的分割,相权中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权的分散等。在制作简表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①汉初分封诸侯国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王国问题?
②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③宋太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利于加强皇权?哪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说宋代以后地方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④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是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唐、宋、元、明、清的权力中枢机构分别是哪些?
⑤各朝对待丞相的态度有何变化?明朝内阁大臣与丞相有何区别?清朝的议政王大臣和军机处有何不同?
可根据第1课时的安排,集中串讲本单元内容,并解决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和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但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出发。
第三、正确把握教学设计。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较为详细地列出各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分析与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和能力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对于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计划是有帮助的。但教师教学用书仅仅为教学提供了一种设计方式,对教学起着引导作用。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做出调整,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看法。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有很多种,针对自己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选择。
(2)必修历史(Ⅱ)。历史必修(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以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正确认识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与评价;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理解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本模块共8个学习专题,其中,中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1、2、3、4),涉及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外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5、6、7、8),包括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必修(II)模块学习中,课程标准很多要求是落实在“认识特点”、“分析原因”、“探讨地位和作用”上。如:特点类的有“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原因类的有“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近代人们物质生活习俗变化因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等。地位和作用类的有“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认识中国参加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等。“分析”、“探讨”、“认识”都属于运用层面的能力要求,都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所学历史问题,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在本模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史实中多角度分析、总结出“地位”、“特点”、“原因”、“影响”,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分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可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几方面分析;近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从内因、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几方面分析;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可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位、未来地位几方面分析。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整体把握模块教学要求。历史必修(II)内容涉及广泛,知识跨度大,很多内容对学生而言较为陌生。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好专题教学的整体设计,准确反映专题设置的目的与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深化和发展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进行同专题的内容整合。第四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要求从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的进步、报刊、影视、互联网的普及等几方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认识变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时间上历时160多年,内容上设及近现代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化娱乐方方面面的变迁,课程标准内容的编排是以某一领域在近现代的变化为专题线索,注意了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为了有利于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整合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分析归纳变化的原因和特点进而得出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认识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三、进行专题间内容的整合。《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从经济活动的角度,“多视角,多层次”、“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地“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为了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多层次”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与世界史的关系,可适当调整专题教学顺序。
第四、要注意揭示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等方面的特点。如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其特点是:在区域上是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局部到全方位;在程度上是从引进外资、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到借鉴外国经验自主创新。
第五、要注意把握经济发展的概貌,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如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就涉及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市场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拓展、货币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再如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过几次阶段性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并在政治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还应该看到,民族资本主义与当时的封建自然经济以及在中国的外国资本相比,是非常弱小的。
第六、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结合历史背景来分析,可以透过社会生活变化的表象,深刻认识其原因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第七、要客观、辩证地分析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如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既要肯定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它带来的种种弊端。
(3)必修历史(Ⅲ)。历史必修(Ⅲ)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通过对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发展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成果的意识。
第一、从历史必修(Ⅲ)的整体目标来看,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目标的实现。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例如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内容相对比较繁杂,流派多、人物多、作品多,学生识记比较困难。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典型文艺作品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文艺作品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培养学生从文艺作品中看历史和从历史背景中理解文艺作品的方法和能力。二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适当介绍一些思想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精神和高贵品质等,陶冶性情,提升思想境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认识、理解、尊重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同时,不能忘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自觉传承。
第二、从历史必修(Ⅲ)的主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要理清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两点:一是思想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成就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并适当联系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上任何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都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基础为条件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思想文化成果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二是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的结晶;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步,也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更新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4)选修历史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中新课程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为选修课的第一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虽然不像革命运动那样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学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探究其成败的原因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认识改革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改革的曲折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本模块共9个学习专题,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1、2、3、4),近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5、6、7、8、9)两类,其中有4个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5个属于世界历史上的改革。每个专题主要涉及了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第一、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革命是自下而上,采取暴力手段推翻旧制度,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改革一般所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实现对某种制度的调整或完善。
第二、注意对改革背景进行分析。要了解改革发生的各种因素,认识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第三、正确评价改革。对待改革不能单纯从其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来下定论,要培养学生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和评价改革。
第四、对于历史上以人物命名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人带事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改革过程的叙述更为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学习改革家的意志、品质。
(5)选修历史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一选修模块,主要阐述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近代世界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深化历史认识,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选修模块共有7个专题、20个学习要点,包括近代民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近代中外民主与专制的激烈斗争、民主制度产生及完善等历史内容。从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外近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深入浅出地处理教材。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是较为艰深的历史知识,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力图使艰深的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二、学习本模块应使学生重点认识的问题。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民主不是统治阶级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每一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适合国情。
第三、注意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本模块主要反映近代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政治现象,应与必修三个模块中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6)选修历史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前期,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后至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并没有根绝战争灾难。高中新课程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作为一个选修模块有其重要意义,是让学生了解战争发生的根源、战争的残酷和它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探究和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局面的来之不易,树立一种关爱人类命运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世界意识。
本模块共6个学习专题,是从战争与和平一一对应的两个角度选择建构了教学内容。要求认识的战争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专题1、3、5);要求认识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防止战争的努力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雅尔塔体制下冷战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专题2、4、6)。整体看世界,20世纪前期,国际社会无法制止战争的爆发,20世纪后期,和平与发展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
第一、可以分两个阶段把握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方面的历史发展线索。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前期的鲜明历史特征;和平与发展是20世纪后期时代的主题。
第二、可以分“战争”与“和平”两个线索建构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将世界大战及局部战争的历史脉络加以梳理,并联系争取和平的努力等史实。
第三、揭示战争及和平运动的特点。教学中既要把握战争与和平的发展线索,又要注意揭示各次战争及和平运动的特点,把握战争与和平的阶段性、时代性。
第四、设计便于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活动。20世纪的历史与当今的现实联系紧密,资料丰富,便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拓展学习,如指导学生结合历史就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开展讨论和辩论等。
第五、要注意评价方法和观点的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法西斯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及其战争的非正义性和反人类性,树立忧患意识和维护和平的意识。
(7)选修历史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探究他们成败得失的原因,科学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智慧,学习做人的道理,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初步掌握评判历史人物的方法。
本模块共6个学习专题,从不同角度选择了古今中外22个杰出历史人物作为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政治家(专题1、3、4)、思想家(专题2)、革命家(专题5)、科学家(专题6)四类,其中中国历史人物10位,外国历史人物12位。
第一、本模块各专题的教学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建议首先学习第2专题,这样既符合时序,又可把几个有关政治人物的专题拉近或整合。
第二、学习人物事迹,要突出人物本身的特点。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典型材料,使人物鲜活丰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想象力。
第三、要重视人物传记、影视作品等在学习中的作用。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辨识真人真事与文学创作的虚构成分。
第四、要注意人物评价方法和观点的引导。尤其是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导向。第五、拓展学习领域。本模块内容与必修模块多有重复,提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拓展学习,用讨论和辩论的方法评价人物。(8)选修历史
(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遗留下很多未解之谜。历史学家们为解开这些历史之谜做了大量的探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高中新课程把《探索历史的奥秘》作为一个选修模块,对学习和认识历史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些历史之谜及其科学家探究历史之谜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研究历史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本模块共7个专题,分为两部分内容。专题1首先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历史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研究方法的要求。专题2至专题7提出了6个有代表性的人类历史之谜及其学习要求,包括:世界各国共同探究的人类起源之谜(专题2),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蜀文明之谜和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之谜(专题3、5)、美洲的玛雅文明之谜(专题4)、欧洲的克里特文明之谜(专题6)、非洲的大津巴布韦之谜(专题7)及其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一、注意历史学习的普遍适用方法。学习“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这一专题时应注意,其中所讲的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特点,不仅仅是针对本模块的,这是研究历史普遍适用的方法。应使学生了解,我们以前学习的历史知识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随着历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发现,有些内容会进一步充实,对历史的有些认识会改变。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活动。本模块的教学活动,应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搜集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研讨,体会考古及历史研究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对历史之谜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体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第三、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使学生了解历史奥秘及其研究进展情况,还应使学生了解和学习考古学家不怕艰苦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
(9)选修历史
(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模块《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着重介绍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价值。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有的遗产反映了历史上辉煌璀璨的文明成就,它值得后人学习、继承和发展;有些遗产反映了历史上的灾难和曲折,给后人以警示。
本模块共分6个学习专题,可分为三类,专题1要求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专题2、3、4、5要求学习辉煌璀璨的文化遗产,分别选择了非洲的埃及文化遗产(专题2)、欧洲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专题3、4)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专题5);专题6则从反面选择了殖民主义罪恶和法西斯主义罪恶的文化遗产作为学习内容。
第一、在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时,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原则,以提升对文物保护观念的理解程度。第二、在学习金字塔研究中遇到的疑难和奥秘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当今在对历史遗迹进行研究时,首先要考虑到文物保护,既要揭示文物的奥秘,又要保护文物的完好。
第三、学习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时,应结合前几个模块学习的内容,以有利于对这些遗迹中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思想意识进行分析。
第四、在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时,应调动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多方面地展示中国绚丽多彩的文化,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以及活化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中的能力培养和思想培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充分利用。
1.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学习和生活经验,把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加速实现所学历史知识的内化,提高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的效益。
每个学生自身所拥有的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方法,学生自身成长的历史、学生的家庭史,学生所在班级和学校的历史、学生所在社区和家乡的历史等,都是基于学生的历史课程资源。教师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时,必须加以重视。
2.历史教师是关键的教学资源。历史教师坚实的历史专业素养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同时,历史教师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教师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历史教师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所阅读到的书籍,历史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兴趣爱好、观察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行历史教学的方法等等,都是关键性的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这部分课程资源,一方面要发挥它的优势,同时要注意避免可能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3.历史教科书是核心的教学资源。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教科书在课程资源中的核心地位。教科书是历史基础知识最简洁、最清晰、最准确,也是最经济的载体,是学生学习最方便的学习工具。历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手中的历史教科书,改变一些学生很少翻阅教科书的不良习惯,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教科书,逐步提高从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4.注重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预设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中,有些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有些是学生发言中的不同观点或看法。历史教师要善于扑捉这些资源,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5.积极建设和利用学校历史课程资源库。历史课程资源涉及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和模型、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包括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互联网上的资料、教学场所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应分门别类地建立历史课程资源档案,并逐步建立历史课程资源库。
学校应注重历史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要有意识地调整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合理配置人文方面的书籍(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像资料、历史专著、历史地图、历史图表、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除添置必要的历史教学图书、设备以外,还应自制各种历史教具、学具,开发各种历史教学软件,不断扩大历史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完善历史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库的质量,还可以配置历史专用教室。
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音像资料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有重要的作用,应重点利用。其次,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有益于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渠道观察和感受历史,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历史课程资源,并要注重资源的发展性和前沿性。此外,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还可利用校园橱窗、校内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自编历史之窗或历史专题节目,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以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6.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校外的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应充分利用。一是可以利用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的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等,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三是发掘利用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专家学者、阅历丰富的长者、学生家长等,从多角度向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信息,增强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四是开发利用地方课程和乡土教材,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学校和教师利用校外资源,要事先做好各种具体的准备工作,也要让学生明确利用这些社会资源的目的。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
7.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学等,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要大力加强学校与学校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努力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历史教学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和丰富自己学习历史的经验。
历史课程资源既可以由学校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教研部门等共同开发,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历史课程资源网络。
五、课程评价
历史课程评价对历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历史课程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校的历史课程评价制度要有利于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建立发展性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重视过程与发展,实现课程评价重点和功能的转变,树立“全面、多元、发展”的学生评价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活动、历史思维、历史意识以及身心发展状况及时做出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同时,应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一)对学生的评价
1.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和激励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应遵循注重发展、评价主体多元、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尊重个性、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调查、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中历史学习评价的侧重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1)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评价实施过程中,应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
学习档案:通过建立历史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应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历史学习档案一般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历史习作: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历史制作:历史制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
历史调查:历史调查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历史调查活动,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考试:历史考试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主要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运用这些考试形式时,要注意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途径与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参与模块学习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与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学习后对本模块的喜欢程度、将本模块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作为等,做出自我评价。这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形式呈现。
小组学习同伴互评:以日常授课时形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内各成员在参与某模块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对小组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方面做出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教师评价:教师根据三维目标要求,记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激励为主。由于我省学校班级学生数多,教师不可能跟踪所有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全员记录,此项仅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个参考部分。
其他相关人员评价:家长、实验室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网站工作人员、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学科小论文或小制作的指导者等,若有对学生作出相关评价的,学生可提交这些评价。这也可以成为学生获得过程性评价的一个参考部分。
2.学分认定与模块教学评价。高中历史每个模块学习时间为36学时,修完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得2学分。模块教学评价对模块来说是终结性评价,对整个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过程性评价。模块学分的认定应由过程评价、学业成绩(单元测试、模块考试)两部分构成。
过程评价包含除考试成绩以外的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材料,包括学习档案(即成长记录袋)、历史习作、历史制作、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评价的内容及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主要以材料的形式构成。
单元教学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过程性评价,主要用来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单元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可以采取考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非考试的评价量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
模块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考试方式,测试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本模块历史的主体知识,既要关注点,也要重视面;测试的重点应放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上,题型设计要灵活、实用。试题设计要严格把握难度,坚决杜绝偏题、怪题,同时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映历史学科三维目标要求。
模块学业成绩以等级形式出现,可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达到C等级以上的即可获得本模块的2个学分。
模块学业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模块学分。因模块学业考试成绩不合格而未获得学分的学生,可申请补考或重修、改修。
选修II的模块考核,可以采用提交探究报告、撰写小论文、口头表达、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达到修习要求,即可给相应学分。
(二)对教师的评价 1.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1)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根据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确定每节课具体的教学和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过程,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参与度及创新意识,关注全体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
教学活动氛围。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归属感,以利于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程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历史学习技能、能力实践、体验过程的程度。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这是教师在教学指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效能。教学效能的测查有以下三项指标:一是设置问题解决的程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二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如何,即投入和产出比是否恰当;三是看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能否引发所有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能否促进发展。
(2)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课堂观察法。进行听课活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观察。对学生学习的观察维度主要有: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等。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
访谈法。对学生、教师的调查访谈是一种有明确评价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测验法。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实际,拟出一定的题目,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所得及教师教学的效果。
问卷调查法。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问卷,了解各教学要素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程度。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要尽量简明,具有可操作性。
学校应根据上述要求,创造性地建立适合自己实际的、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评价制度和体系,以教师自主评价为主,结合同行评议、学生评价、领导与家长等相关人员参与评价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是历史学习的主渠道,为了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既能关注教师的教,又能关注学生的学,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目标。
2.对教师业绩的评价。(1)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根据上述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2)教育教学过程评价。包括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转化等环节,注重过程管理。(3)教师教研成果。教研教改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根据教师申报的教改课题,发表教学论文及论文获奖的级别等方面进行量化计分,促进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六、保障措施
(一)通过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根据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培训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全省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培训工作贯穿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全过程,不断强化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培训,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师培训的最大效益及可持续性。各校要在资金投入、时间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历史学科骨干教师。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使之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提倡课前研讨、教学观摩和课后反思。在课前研讨中,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观摩中,积极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后反思,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效率的对策。同时,要实现组内分工合作,加强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学校教研和教学管理部门要不断指导和检查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后反思等制度的实施。学校教研部门要引导历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解决历史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倡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开展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
(三)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健全我省历史学科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及时发现并总结、提炼和传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重视研究和解决历史新课程推进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研究,为学校实施历史新课程提供具体有效的专业支持,促进历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建立新课程历史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新课程历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由省、市(州)、县(区)三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优秀教师组成的新课程评估督导组,适时对全省历史新课程实施进行点和面的调研、评估和指导;加快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和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保证高中历史定性评价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保证等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各级政府督导部门在对学校进行督导评估时,要将历史课程设置、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他历史教学的保障作为重要内容。在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一要关注历史教师的配备和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养,二要关注政府对历史遗迹、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发和利用,以形成重视历史教育的社会氛围。
第二篇: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配合江苏省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全面实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指针,以“江苏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全面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自觉性,明确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贯彻《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继承与借鉴高中课程实施的成功经验,结合江苏省和各市高中教育的特色,实现高中新课程目标,努力创新,认真总结与反思,积极稳妥,逐年推进,圆满完成高中生物课改实验任务。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1.总体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门科目。通过新课程实验,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实验课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中,重视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保证终身学习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2.阶段目标
2005年到2008年是我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使新课程顺利推进,特制定下列具体的实施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05年上半年开始)组织好通识和学科培训。全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省、市、县(市、区)要共同努力,为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通识培训要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新课程与教学新理念,包括教学观、教师观与学生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等;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和校本培训的开发与规划等。
学科培训要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整体介绍以及实验教材教科书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新教材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录像;与新课程标准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建立专业研修机制,委托若干高校,按必修、选修课程的有关重点、难点内容,分别举办研修班,用大约两年时间(2005年—2006年),对全省高中各年级生物任课教师分批进行轮训。
(2)全面推进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各地区和各学校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为保证生物教学创造条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各地区、各学校要加强集体备课,抓好校本教研,通过教学,结合地区、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课题研究;这个阶段的教师培训应当结合教学公开课进行,也要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和专业研修方面的培训,为选修课程的开设作好充分准备。
(3)反思调整阶段(2006年8月—2007年8月)总结反思前两阶段实验的得失,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和研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调整、部署下阶段实验工作。
在系统总结实验学校选修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选修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选课的平衡性、指导学生选课、选修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选修课程开发方案”。同时吸收各地、各校教学评价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业成绩测试及学分管理方案”。
(4)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阶段(2007年8月开始)对各校的课改实验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评估方法”。积极研究与生物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实施意见。吸收各地课程开发、实施中的经验,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体系。
(5)课程计划的建议
2005年9月—2006年8月:进入第一轮实验。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实验任务,第二学期完成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或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的实验任务。有条件的市可以在高一年级完成所有必修模块的实验,并做好选修模块的实验准备工作。
2006年9月—2007年8月:进入第二轮实验。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或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的实验;第二学期进入选修模块的实验。
2007年9月—2008年8月:进入第三轮实验。高二年级继续完成第二轮实验。高三年级继续完成选修模块的实验,并进行第一轮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
三、教学建议
1.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新课程目标
所有高中新课程任课老师都必须认真研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认真领会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的变化及其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把握模块的特点、设计和实施的要求,理解各模块在生物课程中的价值;理解在模块教学条件下的学习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新要求。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和生物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要努力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要结合江苏省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形成和巩固生物学观点与科学世界观,增强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等方面,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实发展基本的生物学技能与科学探究的能力,重视从直接参与科学过程和学习科学史等方面,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比较深刻的心理体验。
2.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更新,优化教学过程。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建构知识,改变单纯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既要重视概念、原理等知识体系的教学,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接受,轻创新”等传统教学弊病的重演;既要重视让学生全面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又要重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要重视初中新课程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与过度,重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继承与衔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准。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体会,认真实践。
要善于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要高度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注重课程标准确立的有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1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努力在探究性学习的各个关键环节上探索有效组织指导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切实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正确地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合作学习;注意将合作学习同探究、观察、实验、调查、设计、制作、结论推导、反思学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3.加强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
加强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操作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制作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在定量实验中,要特别重视相关技能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定量实验对于学生科学素养所起的重要作用。要认真钻研组织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重视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要努力提高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性。
新课程增加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师要设计好这些活动的教学过程,提高实效,让学生在学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开展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各地、各学校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增加、更新必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内外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实验教学的成本。教师要根据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条件,努力开发效果好成本低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做好生物学科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4.做好选课指导
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的突破,体现了新课程的特色。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切实解决选课同发展方向不一致、选课零散不集中、单纯听从家长安排选课、不顾发展方向选择容易获得学分课程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依据学校选课制度,编写“生物课程选课指南”,并采取咨询、答疑、讲座等各种有效形式给学生进行切实的指导。
四、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是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标准在评价理论、评价技术和工具等方面有较为重大的突破。教师需要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落实。
1.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中,要切实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努力克服单纯重视评价的筛选功能的弊病,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戒除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教育思想,探索建立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2.注重过程性评价
要切实克服以往教学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片面做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记录,注重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以便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要探索过程性评价同终结性评价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3.探索多种评价策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把评价策略同教学过程融为整体。在新课程实验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多种评价策略,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注意通过笔试对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测试,加强操作性测验对实验技能、过程技能的测试。对于探究等复杂的活动更要注意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4.切实加强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新课程确立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需要通过切实的评价措施检测其达成情况。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要注意探索行之有效的评价措施,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融入学习过程评价、探究活动评价、实验评价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中的作用,注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5.将教学评价同教学反思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调控作用,注意对教师教学理念态度、学科知识水平、教学业务能力、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注意运用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注意将教学评价同教学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评价真正起到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评价的形式方面要注意采用研究课、观摩课、说课、教案交流、课件交流、教学体会交流、教学论文交流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与效率。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切实转变陈旧的课程资源观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中要切实克服“一本教材打天下”的陈旧课程资源观,注意用好、用活、用足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具(挂图、模型、标本、音像材料、实物)等配套的新课程资源,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2.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江苏省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辅助教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中要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这些影音资源和网络资源,同时进一步开发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3.开发利用学校、社区、地方潜在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学校、社区、地方各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已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技术资源,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变为现实的可用的课程资源是生物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各地各校都要组织教师认真调研,努力开发这些资源,例如塑料大棚、水库、湖塘河流、丘陵、农田、食用菌生产基地、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生物技术公司等都可以用来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有益资源。学校还要努力开发低成本的教学资源,如纸板学具、油泥、果冻等,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的用具、起居条件等来创建课程资源。
六、保障措施
1.各市要建立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具体规划、指导、督促课程改革正常进行。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具体对全市生物课程标准教材的使用、课程改革的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指导,组织开展相应的生物学科教研活动,负责收集、分析、研究与总结生物学科教材的试验情况,完成生物学科教材的试验报告等。
各级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要注意研究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整体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对学校试验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并为同级课程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2.教材选用一般以市为单位进行。各市要建立规范的教材选用制度,在充分听取教研员、教师代表和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课改需要选用教材,反对由行政领导独断决定,杜绝教材选用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3.建立教师培训网络,分层对高中新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各市要发挥培训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进行培训。同时发挥驻地高等师范院校的培训作用。培训必须包括通识培训、课标培训、教材培训和教学方式培训四项基本内容,不能马马虎虎走过场。要切实做到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和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4.各市要建立严格的教学研究制度和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及时抓住课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案例,抓住各种实际问题和倾向,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教学研究,推广先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确保课改健康地向前发展。各市、区、县、乡(镇)都要建立稳定的教学研究小组,吸收当地生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同时也提倡各校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活动,讨论课改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教师人数较少的学校可以跨校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市课改指导小组和市、区、县、乡(镇)的教学研究小组要负责督促、检查各校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及时发现典型和问题。
在教学研究方面要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制定较为完善、可操作、适合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整体推进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
(2)研究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配合各级教研室认真做好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
(3)研究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工作需要的教学设施、设备配置的基本要求并优化资源,为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配备必要的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教学设施、设备等提供决策参考;
(4)组织、指导试验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实施新课程,提倡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及时反思、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确保生物学科课程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
(5)研究促进试验教师教学思想更新、教学业务提高、教学技能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试验教师的执教新课程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6)指导本地区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生物学科课程改革试验工作,使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能落到实处;
(7)认真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教研活动,倡导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与感悟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形式,引领本地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改革传统教学弊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张扬师生个性的过程中健康地发展;
(8)评选生物学科课程改革优秀教学研究论文,构建生物学科课程改革网上交流论坛,为广大生物试验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教学与教研成果的平台,并有效互动。
5.各市课改指导小组要做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评估工作,协助检查、督促该市课改进展的情况,建议小组成员分工联系一定地区的课改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听取各区、县、乡(镇)课改进展情况的汇报,收集课改信息,形成定期公开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报告,协助领导宏观调控各市的生物课改。各校要有专人负责生物课改工作,负责同市、区、县、乡(镇)指导小组或教研小组联系。要做到持续评估与阶段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校外评估与校本评估相结合。在评估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先进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出台相关策略或措施,评估、调控并规范课程改革中的相关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
6.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地方(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加强生物教师评价等的政策建设,加强探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为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对学科辅教辅学材料的开发、发行、使用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坚持辅教辅学材料的报批、审查制度,使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各种学科辅教辅学材料远离课堂,使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科辅教辅学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
7.加强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如研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规范化、评价操作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等,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按照预想的目标健康发展,促进师生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全面提高基本素养和发展个性特长。要注意改变过去依靠期中、期末考试等纸笔测试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倡导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努力全面而又有个性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
纸笔测试的形式仍是新课程中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按照新课程的学科教学的要求进行命制。命题的形式、命题的内容等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8.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研究。要实行定期研究、合作研究、分工研究、及时研究等制度,重点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实际问题,根据本校、本地学生和环境的实际情况,研究对策。要通过校本教研鼓励教师教学创新,用创新的举措来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高质量的优秀教师群体。
第三篇: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对我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逐步到位”为基本思路推进我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遵循规律,注重创新,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学习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教师精神探寻和实践创新的需求,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我省高中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任务目标
(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实际的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更新课程内容,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我省基础教育实际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快高中语文教育评价和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和语文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监管机制;建立新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建立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语文课程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完成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发展:
1.知识与能力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描摹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梳理并掌握教科书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2.过程与方法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各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能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合作学习,善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乐于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作品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共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的评价。
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三、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由“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 选修课程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包括若干模块。
选修课程分为三类:“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 “选修ⅠA”是全省指定的统一选修模块;“选修ⅠB”是全省指定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模块,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修习;“选修ⅠC”是学校视条件在除去选修ⅠA、选修ⅠB的其它模块中选择开设的供学生修习的模块,模块内容和数量由学生、学校视实际情况确定。必修、选修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教基[2009]10号)执行。
2.教学安排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
(2)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在学段组织教学,每个模块36学时,每周一般按4学时安排。
(4)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在高一至高二的学段中按模块顺序开设,其中必修
1、必修2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段内完成,必修
3、必修
4、必修5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选修课程在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起与必修课程并行开设,选修ⅠA、选修ⅠB模块教学的先后顺序由学校自主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3.学分要求
学生完成一个模块修习并符合相关学分认定要求即可获得2学分。高中生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修满必修课程的10个学分便可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
第二层次:学生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再修习“选修1A”的两个模块和“选修ⅠB”中的一个模块,再获6个学分,达到16学分的第二层级水平。
第三层次:学生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再选修“选修ⅠC”的若干模块,获得2学分或2学分以上,加上第一、第二层次的学分,共获得16学分以上,达到第三层次水平。
附表: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指导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段1 必修课1 程设置
周学4 时 学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段1 2 必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必修修3 2 选修1A、选修1B(模块教学的先后 顺序由学校自主确定)
444444(各(各(各(各(各(各2学2学
2学
2学2学2学
学学学学段段段段 1 2 1
学校自主安排选修ⅠC模块教学/复习4 4 4 时)时)时)时)时)时)
四、教学建议
1.实施新课程教学,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要全面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同时还要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在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统摄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2.了解语文新课程的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特点:必修课程由“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由五个系列构成,每个系列可以开发出若干个模块。要积极探索选修课教学中资源利用与开发、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创造性地组织好语文选修课的教学。
要把握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总体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准确把握必修课程关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具体课程目标和选修课程关于五个系列的具体课程目标。要正确处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即时目标与长效目标等关系。依据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不同特点、不同功能及其内在联系制订和选择课程目标的达成策略。
3.认识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施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能够胜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自觉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的课堂实施水平。
4.认真开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研究工作。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育资源,要正确把握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把握教科书的结构体系,理解教科书模块之间的联系和各模块的丰富内涵,了解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课程内容的关系;把握教科书的特点,能够针对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切实做好对学生选用教科书的指导工作。
5.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工作。新课程教学研究重点要放在优化教学过程上面,总结探讨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关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优化的要求,切实解决新课程教学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开展教学常规研究,不断探索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灵活性、选择性,并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开展教学策略的研究,积极进行主体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等多方面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开展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做好选修课程的教学和开发工作;研究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问题,探索选修课的教学组织方式。
五、评价建议
1.建立新课程评价理念。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高中整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以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进行学习评价,重点研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如,如何确定发展性评价的重点;提供什么样的情景才合适;评分方法如何确定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建立自信,形成学习能力等等。通过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尝试建立学生语文学科成长记录袋,制定高中学生语文学业成绩测试及学分管理的实施方案。
要十分重视学生模块学业评价工作。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包括终结性的学业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模块学业成绩由学校认定,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负责监控。选修课的评价与必修课的评价应有所不同,要注意选修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评价方式也应具有多样性,例如,可以开卷笔试,也可以采用小论文、演讲、口试等多种方式。
3.开展新课程评价的研究工作,切实解决传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要改变过去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倾向,重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要改变过去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倾向,重视体现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要改变传统的笔纸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结果的做法,重视采用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主体要改变过去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的现象,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要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的做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4.开展对语文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以学论教” 是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教学内容、过程和效果。对一堂课的评价,要关注教师是否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应该观察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强调学生文化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维能力的训练、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教学中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了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外,还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等。此外,教师与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而收集到的教学信息、生活信息、音像资料等也是重要的资源。3.学校应认识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城市有城市课程资源的优势,农村也有农村独特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利用和开发资源的意识,认真分析当地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此外,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校际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5.各级教研部门要重视新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切实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要对课堂教学资源、新教材活动方案的组织实施、专题教学资源的整合、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实验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保障措施
1.省高中语文学科新课程专家指导组及各市州相应的专业支持机构,各级教学科研专业机构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科教学推进方案,指导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加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指导、服务和决策咨询等工作,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评估和检查,在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考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
各级专业支持机构要依托样本校,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努力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各级语文教研员,要以学校为基点,以课程改革研究为中心,统筹安排语文的教研活动,特别要重视抓好校本研修,并结合实际及时转化研究成果,为我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提供优质服务。
2.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教研与管理机制。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指导机构,形成有效的教学研究机制,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校本教研,并主动寻求专业支持,以解决语文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先导,把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贯穿到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开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评估,定期跟踪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引领调整。结合高中新课程评价制度的整体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优化的评价体系和语文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4.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和硬件建设。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快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硬件建设,努力开发有利于语文学科新课程实施的教育资源,特别要解决目前与选修课程相适应、相配套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5.提高语文课程管理的科学性。学校要建立与课程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与机制,从课程支持、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实施对课程的相应管理,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八、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教学过渡和衔接问题。一是观念上的衔接,要认真研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形,在实践中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二是高中教学本身的衔接,要研究高中新课程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教师要做好大纲教材教学与课标教材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2.大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采取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多种教学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解决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因为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而导致时间严重不足的矛盾。
3.教材容量大,体例新,综合性强,专题性突出,教师要对教科书做全面了解,系统把握,防止造成教学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要注重课标教材模块中各板块教学的均衡性。
4.课标教材教学要解放思想,在资源利用、教材处理、策略选择和学习评价等问题上逐渐克服习惯的影响,把新课程理念变成生动有效的教学实践。
九、研究专题
依据新课程的特点和实施的需要,湖北省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专家指导组提出下列课题供学校、教师开展研究。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标教材研究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比较研究(2)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比较研究 专题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研究(1)语文知识及其教学研究(2)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3)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基于模块和学段的教学内容研究(5)选修课教学内容研究(6)模块中各板块教学内容研究 专题三: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研究(1)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研究与实践(2)体现“过程与方法”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4)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践(5)新课程课型设计研究与实践
(6)基于模块和学段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与实践 专题四: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研究(1)语文新课程评价理念研究
(2)语文学习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3)语文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与实践(4)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5)作文教学及其评价研究与实践(6)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研究
专题五: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研究(1)语文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研究(2)语文教师专业化内容和路径研究(3)语文学科建设研究
(4)语文学科校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研究
本文来自布克网:(www.xiexiebang.com)范文栏目:http://www.xiexiebang.com/fanwen/
个人总结栏目:http://www.xiexiebang.com/fanwen/grzj/
第四篇: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精)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试
行)
江苏省从2005年秋自高中一年级开始进行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这是江苏省基础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置的所有课程发挥的整体教育功能来实现的。地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地理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互相配合,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各项要求,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江苏的实际,借鉴国内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而富有创造性地推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江苏的全面实施。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全面体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成课程标准;提高地理新课程实施水平,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学地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大力促进全省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全省高中生的地理素养和现代文明素质;在实践和理论上积极探索和总结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体系做出江苏应有的贡献。
二、推进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步骤
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地进行。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必须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使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具体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在实施过程中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
2005年到2008年是全省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时期。根据不同学年工作的特点和中心有所不同,其实施步骤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实施启动、调控推进、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工作不是截然分开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要绝对化。
1.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秋季开学之前)
(1)着重抓好岗前师资培训工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打下较为坚实的师资基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凡是首批担任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在秋季开学前,应先对全校地理教师进行说课试讲,听取大家的建议,然后修订教案才可进课堂。
(2)省、市分别成立相应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省、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发挥在教学研究、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专业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各市专家指导小组要及时向省专家指导小组通报本市的实施情况,提供典型经验,反映各种意见和建议。
(3)研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各市、县(市、区)应在对本地区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与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相关的师资培训、教材使用、校本教研、评估督导等规章制度。
(4)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各校做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周课时安排。
2.实施启动阶段(2005年9月一2006年7月)
(1)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各校应把省、市、县(市、区)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培训与教研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地理教师人人参与校本培训。
(2)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要坚持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课题研究,并以课题研究推动校本教研,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各校尤其要加强对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研制操作性强、指示简明、方法易行的《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案》。(3)以先进典型推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从调查研究入手,各市确定一所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基地的学校,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基地典型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总结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召开经验交流会、表彰会,举办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评选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优秀课、精彩教学片断和多媒体课件等活动。
(4)探索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高中地理课程学分管理机制,确保各校学分认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5)加强督导评估。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市、县(市、区)、各校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进行督查、评估与指导。
(6)研究并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考试改革试验。3.调控推进阶段(2006年9月一2007年7月)(1)总结经验,反思调控。在总结前两个阶段工作得失的基础上,针对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启动属于选修学分I的地理选修课程。
(3)各校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并在广泛吸取各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考试改革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学业成绩评价及学分管理方案(试行)》。
4.深化完善阶段(自2007年9月一2008年7月)(1)研究制订《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评估方案(试行)》。
(2)对各市、各校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全面修订和完善实施工作的方案和措施。
(3)探究江苏省高考新方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
(4)全面系统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不同版本的实验教科书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建议,并反馈给相关部门。(5)规划部署2008年秋季开学后的工作。
三、坚持把转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放在新课程实施的首位
课程理念是课程实施的行动指南。课程理念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追求,集中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居于课程的核心地位。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实施者的教育教学观念。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要求每位地理教师从根本上转变高中地理教育的价值观、课程观、学生观、知识观以及课程管理与评价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普通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在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钻研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理解与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把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每个地理教师的信念和行动,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地理教学的实践和课程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每个地理教师都要充满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感、使命感,树立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意识,努力在继承中创新、开拓、前进。地理教师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在首位,自觉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教学观念,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创设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课程的基本要素。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呼唤改变教师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技能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是教的出发点,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获取对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的学习方式,克服死记硬背、机械被动、脱离社会、脱离生活经验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实施策略,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应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地理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2)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索和研究活动;(3)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五、建立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制度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学校在保证开设好地理必修课程的同时,要制定并落实开设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的地理选修课程的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属于选修学分Ⅱ的地理校本课程。地理校本课程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地理课程。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地理选课指导制度,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既要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要避免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健康成长,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应提供地理课程设置说明和地理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地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择地理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地理学习计划,成为学生“选课的咨询人员”,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地理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志于从事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建议在地理选修课程中修满4学分。
六、加强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和逐步完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课程的实施中具有教育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在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于积极推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
建立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地理教师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调地理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地理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地理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提高学习水平的评价体系。地理学习评价是为了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既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科学引导地理新课程的实施。
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教师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注意和重视使用下列发展性评价方法:(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4)对地理学习活动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5)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考试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要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方式要灵活多样。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地理考试的改革,逐步实现变单一的书面笔试为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地理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封闭型试题的数量,增加开放探究性试题;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地理学习评价除了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展示、地理图表的绘制与分析等常用评价方式外,还要关注学生在讨论、实地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各校都应实行学生地理学业成绩与地理学习档案相结合的综合、动态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历程。地理学习档案就是根据地理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真实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真实反映学生在达到课程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七、充分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地理课程资源不是只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改变把地理教材作为惟一的地理课程资源的观念,合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结构和功能。要充分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丰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1.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并逐步建立地理课程资源库。
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其中,必备的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仪、投影图片、天文望远镜、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各种有关的政区图、自然地理图、经济地理图、专题要素图、景观图等。
此外,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除添置必要的地理教学图书、设备以外,还应自制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开发各种地理教学软件,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在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完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的硬件设备等),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2.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程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天文、气象、地质地貌等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和观察活动;鼓励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地理节目。
学校要加强地理教学设施的建设,要求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同时要逐步创建地理实习基地。
3.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有关部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媒体,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等。教师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相关人士进行演讲和座谈。4.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要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努力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学习地理的经验。地理课程资源既可以由学校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教研部门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地理课程资源网络。
八、建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级各类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
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搞好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前提,贯穿于整个实施工作之中,需要常抓不懈。为形成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需要的、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机制,各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各地各校应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师培训进行规划和部署,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级各类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新课程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适应,高中地理教师新课程的培训,要坚持参与性、主动性、发展性原则和“边培训、边实施、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边开发”的原则。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培训主要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省与地方、学校相结合,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研修活动,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的目标。培训方式采取专题报告、讨论、研修、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
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覆盖四部分:(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通识培训——主要是使教师从对国内外高中课程发展的了解中,认识和理解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策略等,使教师深入认识高中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创新点、实施难点,做好实施新课程的思想准备。(2)地理课程标准培训——指导教师解读地理课程标准,使教师从地理学科课程改革中理解课程标准,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力求在教学行动中体现出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3)地理新教材的培训——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把握和使用教材提供指导。(4)地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对地理新课程中增加的新内容和技能进行专业培训,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学习和发展提供系统有序的指导。高中地理教师也应加强自我规划、自我研修、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培训,应当注意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课程专家、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者、教材编写者、高校地理教师、地理教研人员、中学骨干地理教师的合力作用。所有高中地理教师都应积极参加系统的地理新课程的培训,在一种新的培训情境中走进地理新课程,走进实践与理论、思考与行动、学习与发展互动的教师专业生活,与地理新课程共同成长。
九、建立以校为本的地理教学研究制度,加强省、市、县(市、区)、学校地理教研网络的建设,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程蕴涵着教学即研究的教学理念。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地理教学研究制度,鼓励地理教师“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研究,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要努力建设有利于引导地理教师创造性实施地理新课程的环境,使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立足于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校本教学研究来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是要求学校自我封闭,而要强调开展合作式与开放式的校本教学研究,在合作与开放中解决自身存在的地理教研问题,形成和发展学校地理教学的特色。学校应与教研部门、有关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推动地理新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要加强省、市、县(市、区)、学校地理教研网络的建设,为学校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省、市、县(市、区)教研室和学校应将地理校本教研纳入教研工作计划,建立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地理教研的民主管理机制,以教科研推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引导教师将地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校本教研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水平。
十、建立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为使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在各地各校顺利推进,各地各校应加强领导,在师资培训、专家指导、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校本教研、教学管理、专项督导评估、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上的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加强对本地区以及各校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督导评估。要对实施过程跟踪调研,检查和监督,及时反馈情况,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加以推广。各校要认真做好对本校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自我评估,努力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实施水平,确保新课程的实施能健康有序地开展。
各校应设立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专项经费。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优秀成绩的集体、个人,应予以奖励。
各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应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专家学者、地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密切配合的有效机制。
江苏省教育厅
2005年7月15日
第五篇: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意见
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意见(试行)
历史学科调整意见分四个层次。第一、二层次(即黑体、宋体字部分)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第三、四层次(即楷体字部分)是具体细化的教学内容。
“内容标准”中有少部分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模块或专题中重复出现,在调整时将这类内容进行了分解和迁移,合并到其他相应的模块或专题中。调整意见中带▲的即属此类内容。
调整意见中带★的内容,一部分是建议选学的教学内容,一部分是各版本教材中表述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凡带★的内容,不列入各级、各类考试评价范围;带★的内容是否选学,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历史(Ⅰ)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了解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3)结合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了解汉、唐、宋、元君主专制发展的史实
★汉武帝削弱相权
唐设三省六部 宋设中书门下、枢密院(或枢密使)、“三司”
元设中书省(2)了解汉、唐、宋、元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史实
★汉平定七国之乱、实行推恩令、设刺史 ★北宋削弱节度使,派文臣做地方官员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了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
(4)结合各朝代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史实
★(2)了解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及设内阁的史实(3)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史实
(4)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虎门销烟战争爆发 ★三元里抗英 《南京条约》及其影响(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3)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甲午战争爆发 黄海大战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4)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辛丑条约》及其影响
(5)通过上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金田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2)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保路运动
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及其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了解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史实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北伐战争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2)了解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史实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红军长征(3)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
日军侵华罪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八一三事变、★细菌战、★三光政策、★日军在沦陷区的残暴统治)
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地位
(4)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
★重庆谈判与政协会议 内战爆发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第一届政协会议 新中国成立及其历史意义(2)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结合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2)了解香港、澳门回归以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史实(3)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与苏联等国建交 出席日内瓦会议 出席亚非会议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1)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
★“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了解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3)探讨中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了解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史实(2)了解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3)了解中国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外交活动
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加强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合作(4)认识新时期我国重大外交活动的作用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了解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3)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希腊城邦
城邦公民
(4)结合希腊文明的形成,了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了解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等人的改革,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2)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了解古代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历程(2)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或查士丁尼法典)
(3)结合罗马法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发展的史实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了解独立后的邦联状况
(2)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联邦政府的成立(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第一国际 ★普法战争与3月18日革命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2)认识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3.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史实
二战后初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华约
(2)了解美苏“冷战”下国际关系的重大史实 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3)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了解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史实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2)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史实
★日本的民主改革
美国的扶植、日本发展经济的政策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了解中国振兴的史实(4)了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史实
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第一次不结盟会议(5)结合以上相关史实,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历史(Ⅱ)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了解原始农业的概况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的基本史实 ★(3)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4)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门类及其成就 冶金 纺织 陶瓷
(2)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3)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业的兴起 唐、宋、明、清的商业概况(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了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史实(2)了解主要的洋务企业
(3)了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表现
(4)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史实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 1927~1936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1937~1949年民族工业的困境(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了解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就 ★(2)了解《论十大关系》的内容
(3)了解中共“八大”的内容及其作用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基本史实(5)了解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6)了解 “文革”对国民经济破坏的基本史实
(7)总结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工业革命的条件 工业革命的成就(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垄断组织(或大企业)的出现(3)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了解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调整工农业生产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保障劳工权利(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了解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史实(2)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福利国家 ★经营者革命、人民资本主义、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国内战争的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主要表现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体制(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2)了解上述三次改革的影响 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了解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历史(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了解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知道汉初黄老之学(或无为而治)的基本史实(2)了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知道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知道“三教合一”的基本史实
(2)知道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3)知道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列举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3)列举唐甄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了解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2)了解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3)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1)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2)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人文主义的含义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文艺复兴的背景
薄伽丘、莎士比亚 ★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其罗(2)了解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宗教改革的背景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教(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 ★哥白尼、伽利略
牛顿
(2)了解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1)了解进化论的发展历程
★神创说与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达尔文的进化论 ★赫胥黎 ★(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选修课程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梭伦改革
★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一.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七.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二.东西方的先哲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六.杰出的科学家
★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