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
摘 要:六年级是小升初的衔接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老师能引导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古诗文的良好习惯,这将为他们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学习也将从中受益匪浅,在四大名校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里,古诗文的比重占了将近三分之二,可见沪上名校对于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重视性。《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提出“初中阶段古诗词的教学任务就是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见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只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古诗文内在的人文性。失去了人文性,就很难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但是纵观现在的古诗文课堂,哪怕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也只是一组组按语法规则排列而成的实词和虚词而已,毫无深刻的思想并且缺少想象的意境。文言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应付考试的差事,索然无味,毫无兴趣。所以,从如何改善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出发,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供六年级老师们参考。
关键词: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诗文从《诗经》《楚辞》到四书五经,从两汉辞赋到史传散文,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小说……古?文能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其语言凝练、富有音韵感和节奏美,还在于这些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涵养。许多被选入预备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美的作品,有抒发性情、言说志向的《望岳》《观沧海》;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山川之美》《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有勉励学子一心向学的《论语》《孔孟论学》《孙权劝学》;有启迪学子为人处世的《为学》《陈太丘与友期》……无一不包涵着深厚的哲理与文化,多读多思多体味,会使我们在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如读《论语》,学生懂得了“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的科学学习方法,懂得了“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还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做人道理。在文言诗文简洁凝练的语言里往往包涵着深厚的真理,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春秋》以一字褒贬,微言大义,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成功的外交家,政治家的能言善辩与治国谋略。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素养的角度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我们的孩子将来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尤其是预备年级的孩子,古诗文的学习是他们精神养料的源泉,通过学习古诗文,能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六年级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讲轻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逐字逐句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占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的一半以上,说明这是许多语文老师一致认同的教学方法。然而串讲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被动地在课后去花时间记下教师讲授的内容,这样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忽略了文本原本的人文性,这种“以讲代学”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2.重语言轻思想,忽视人文内涵,学生学习兴趣低
学生喜欢文言文是因为学生的思想和文本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学生与作者在心弦上发生了共振,文言文的人文内涵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唯一源泉。然后,由于历年中考对文言文的考察多在客观知识这一方面,主观题型所占的比例较少,这就使教师产生文言文的功能侧重在工具上的误区。教师“霸占”课堂,鲜少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与思想性,更少发挥其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理解能力进行培养的少之又少,多半情况下是老师形式上的说教,要求学生进行识记,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学生对人文的理解一知半解或理解不深刻。预备年级课本里的文言文都是传颂千古的经典名作,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礼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精神品味都有很大的帮助,如《陈太丘与友期》告诫学生为人要讲诚信;《为学》启迪学生有志者事竟成;《两小儿辩日》警喻学生为学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如果预备年级的老师只关注考试的重点,仅仅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识记能力,那么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所以预备年级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汲取文本中蕴含的人文情感,培养他们鉴赏文本的能力,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3.重异轻同,割断语言的古今联系
文言和现代白话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现代社会缺乏文言文学习的语言环境,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预备学生来说,他们之中的百分之四十学习文言文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中考,所以很多学生把文言文的学习依靠在老师的讲解上,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外主动阅读文言文的课外书籍,因为文言文不仅是陌生的也是古奥难懂、晦涩艰难的。虽然文言文存在古今差异,但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通过预备学生熟知的现代汉语来引出古代汉语,对于预备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老师们切莫一上来就强调古今异义,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又一遍,不仅要求学生把他们的差异性归纳出来而且记住。其实学生很容易忘记死记硬背的东西,所以在重视古今差异时,不妨讲讲字词的古今联系。二、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
1.联系古今,抛砖引玉
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不是两种语言,它们之间是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它们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许多文言小故事现今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如“刻舟求剑”“班门弄斧”“程门立雪”“买椟还珠”等都对大家的认知与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六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老师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字词结构来加强古今联系,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牵一发能动全身,如我在上《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被小孩元芳驳斥后,自觉愧惭,“下车引之”。许多老师会将“引”翻译成是“引导”和“引领”的意思,虽然句子读起来通顺,但却不合文意,其实不妨在这里讲述“引”的本意,让学生看看这一字的结构,从“弓”“│”,这里的“│”表示箭。这样就能推测出:箭在弦上,即将射发,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只有拉开弓才能射发,所以它的本意“拉”就很明了了。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成语“发引千钧”“穿针引线”“引而不发”都有“拉”的意思,再举几个学过的文言句子或者课外的补充内容加以印证,加深学生对“拉”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加强了汉语的古今联系,也拉近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距离,对于预初的学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后来学生在《送友人》中解释班马这一意象,也是利用了这一学习方法,“班”字拆开为“王”“刀”“王”,王在古代指玉,用刀把玉分开,所以班字意思是“分开”,班马是指离群的马也就很容易被理解了。如此一来,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他们就成为学习主体,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2.重视诵读,质疑激趣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因其势而利导之”,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才是老师的职责。正如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教育专家路易斯?约翰逊所论及的教学实质:Tell me,I forget,show me,I remember,involve me,I understand.(即:如果你告诉我,那我会忘记;如果你演示给我,我会记住;但如果你与我一起参与互动,那我会理解。)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必须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到文本学习中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才能达成目标。那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文本学习中来,最好的本法是重视诵读,质疑激趣。
重视诵读是质疑激趣的前提条件,一堂文言文的学习课,老师不要着急于字词的解释与内容的讲解,应该先从诵读入手,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准确断句,能够把诵读的语气、语调、节奏都把握好,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感情融入诵读中,从而做到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提出质疑。质疑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题目上质疑;(2)从文下注释质疑;(3)从诗词前后矛盾的地方质疑;(4)质疑反复句异常之处;(5)从诗词内容不合理处质疑。
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先给学生看了几幅山川归隐主题的水墨画,然后让学生诵读诗歌,并引导他们从以上角度对本诗进行质疑。学生对于诗歌的内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颔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符合事实,整座空山难道只有松树么?为什么作者不把“松”改成“林”呢?另外山川地势陡峭,又是刚刚“新雨后”,应该是水流湍急的景象,而且很有可能从上游冲下来许多泥沙土石,泉水未必干净,这边的“清”可否改为“急”呢?我让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送友人》中的意象分析来解决问题,学生很快就恍然大悟,明白了作者笔下的“松树”和“清泉”都不是确切的实指,在本首诗歌中,作者借松的刚劲挺拔和清泉的清澈来表达自己志向的高洁,抒发了王维本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想要归隐林泉的志向,同时也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卒章显志句互相呼应。在学生质疑答疑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诗词的学习,取得了不同于往日的学习效果。
3.学会思考,借古鉴今
被选入六年级教材的文言文,其内容无非围绕这几点展开,《论语》八则、《孔孟论学》和《为学》是围绕“学习”这个主题展开;《两小儿辩日》与《陈太丘与友期》和“观察”这一角度密不可分;《天时不如地利》讲的是“论战”;《山居秋暝》《钱塘湖春行》《江南春》都是在“绘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勾勒出题材全局图,让学生自己品读诗歌,比较阅读,把握作者思路,对于他们的自主学习有百益而无一害。另外,许多的诗歌首联开题,颔联承题,颈联转题,尾联合题,这一写作模式其实对规范六年级学生现代文的写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六年级年级学生的习作训练重点即写人记事,考查学生是否能完整而具体地描述一件事情描绘一个人物形象,那么,文章结构如何布局,骨架如何搭建,才能让文章内容充实具体呢?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借鉴诗人的创作手法,“首联开题”即文章的开头要开门见山,“颔联承题”即略施铺叙,“颈联转题”是文章的正文也是高潮部分,“尾联合题”就是在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深化主旨,即点题。
?⒖嘉南祝?
[1]刘敬波.《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6).[2]张峰.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6(10).作者简介:王家宇(1988.7―),女,上海人,本科,中二,汉语言文学。
第二篇:文言文教学策略设计
文言文教学策略设计
一、激活语感 古今贯通
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来的,语义和语法系统虽有变化,但古汉语的许多现象多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感,如果把古今打通,激活学生沉淀在大脑中的不清晰的语感,新的知识和旧的感知结合,学生就不是死记,而是明其理,知其然。这样的学习一定是高效的。举例说明:
还是前边提到的“金就砺则利”中的“就”,学生都懂“各就各位”、“就近入学”、“你把身子就过来”的意思,但一般不会问自己这里的三个“就”当什么讲,我们把这三个语句和“金就砺则利”中的“就 ” 字比较,学生就能明晓其动词用法。再让学生体会工具书解释的“就”表示“靠近、走近、登上”和句中翻译为:“放上”的关系。这种教法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了,教师明白了词的解释还有语言义和言语义之别,他注意到学生对“就”做动词的用法在语感中是知晓的,所以做了个教学支架,让学生比较古今。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记得牢,再遇到有“就”做动词的古文句子就能推断了。换个角度看,古今贯通了,反过来会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汉语语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词汇。这个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及学生认知的知识三者的融合。
激活语感,古今贯通是文言教学的普遍性教学策略。它还适用古代是单音节词,现代作为多音词语中一个语素的词义推断。
“对曰” 对--对答 — 答 — 回答 “遂逐齐师” 逐 — 追逐 — 追 — 追赶 “寒暑易节” 易 — 交易 — 交 — 交换 “狼亦黠矣” 黠 — 狡黠 — 狡 — 狡猾
词类活用的各类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有相对应的例子: 比如使动用法:端正态度、繁荣市场、稳定情绪、安定人心、自圆其说。再如:《陈涉世家》中“狐鸣呼曰”“狐”是名词做状语,译成“像狐狸一样”这种现象如果要给学生讲解的话,联系“笔直”“天蓝”“苹果绿”“土崩瓦解”这类词语的构词法来理解,“笔”在“笔直”里的意思就是“像笔一样”,“天”是“像天一样”。宾语前置等句法现象在成语里也有保留:“何陋之有”、“时不待我”等。
二、明察疑难 比较辨异
一个词的一个义项(A 义项)古今一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在文言中识别它,而要看这个义项和另外的义项(B 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情况,当 B 义项可以做词单用,并是高频词,而 A 义项只能在多音节词中出现,那么它就会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当在和别的词组合中,张冠李戴的解释在孤立的语句中似乎也讲得通时,那一定是学生要出错的地方。“等死可乎”就是典型的例子。“等一会”“等车”“你快想办法,别等死”,“等”当等候,等待,是个高频的用法,“等”表“相同”“一样”讲反不被学生认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比较辨异(辨别异同)的办法来解决。
前边提到“月色入户”中的“户”如果教师做个这样的PPT,恐怕学生就不会再把“户”当做窗户了。户 篆字 门当户对 门户开放 夜不入户 户口
门 篆字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学生认知的错误,分析其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运用自身学科知识的优势,设计好梯子,在比较辨别异同中,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这种梯子一方面体现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一方面是用变化比较的方法来设计的。这样的经验多了,也就能做到《学记》里说的“防患于未然”了。
三、词义系联 明晓语理
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怎么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记住一词多义呢?
请看常用词“解”和“固”的词义关系:
固
①本义是指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成语有固若金汤。②词义扩大,泛指坚固,结实,成语有根深蒂固。③由实指虚,引申为坚决:“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战国策·齐策》)④坚决,不改变用于坏的情况就是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若孀妻弱子。”(《列子·愚公移山》)⑤事物由固到衰,固相对于衰,就是本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我们分析了以上两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的关系,也就明白了多义的理据。只有理解的东西记忆才牢固。所以教师在讲解、点拨文言词语是要择机引导学生关注常用文言词义项之间的关系。这样由语感到语理,不仅有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还做了思维力的训练。常用的文言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卡片来梳理用法。学生对义项间的关系熟习了,就可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
以上是从文言的角度来讨论的,下边从文章的角度来说:
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不含诗词)主要有三大类:①写景状物类(大致是 15-20 篇,主要是游记,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得比较集中的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②史传类(《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等)③诸子散文类(主要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等,文体有语录体、故事、议论文等)。
我们把这三类选文按表达方式划分,可以看出大多数文章是侧重记叙描写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他们的认知水平。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再把它们分为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议论类只有 2-3 篇)来讨论。显然从阅读理解、积累的角度及教学策略看,二者是有较明显区别的。
写景抒情类散文着重指导学生诵读体情,如《醉翁亭记》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叹句调,来抒发太守乐而忘返的复杂心绪。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三个虚词“而”,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像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要让学生明确写的是什么景,特点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抓住了景物描写,才能缘景悟情。下边我们看《记承天寺夜游》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缘所见之景 悟所寄之情 ⑴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情景交融,景色和心情相吻合,寥寥数字,妙笔生辉。然而要添加的语句后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⑵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就不能表现苏轼淡泊、豁达的心境。
史传体的文章要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则要明了历史背景,知人论事。这种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作用的。杨老师的课例《陈涉世家》较好的提供了历史背景。有条件的学校要安排学生上网收集课文的背景资料。
从阅读能力测试的角度看上边提到的两类文章都要注意信息性阅读的训练。阅读测试理论把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欣赏、评价三个层面。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体现在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几个方面。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障碍,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好材料。什么是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呢?下边就文言文阅读测试举例说明:
信息的确认:
把比较难的句子翻译成白话,让学生辨认对错,就是信息的确认。请看下边的例子。下列句子不符合《孟子二章》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 A.(发生这种情况)委屈地走开,是地利不如人和啊。B.征服天下不靠强大的武力,而要靠得人心。C.国家因有忧患而生存,因沉于安乐而衰亡。D.人常常犯错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啊。信息的提取:
按要求把文章中有关的内容找出来,就是信息的提取。比如问《核舟记》描述的桃核上有几个人,其中在看书的是谁?“若听茶声然”的人是谁?又如《陈涉世家》陈涉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信息的解释:
和文章中一句话、一个问题有关联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信息的解释。比如,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又如:《岳阳楼记》中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 _________________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信息的推断:
从文章写出来的一些内容推断出文章没有直接表示出来的意思,就是信息的推断。比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在故事的结尾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其中的“安”和故事开始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一个意思吗?从两人对话的内容可以推知惠子说的“安”是指“怎么”,庄子却把它换成“哪儿”推断的根据是“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和“安”做疑问代词可以表“怎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哪儿”(“沛公安在?”)
信息的分析、整合:
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多处找到相关内容做分析后概括回答,就是信息的分析、整合。请看下边的一道中考题。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学生从“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不难回答唐太宗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政事得失的皇帝。答案的另一个要点是要从他和工匠的对话后,悟出“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这个道理,分析出唐太宗还是一个善于反思,悟性高的皇帝。
这里还要谈谈人文性的问题,入选进教材的古诗文一般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缘景悟情”和“知人论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健康积极的思想感情,学习感悟审美的方法和乐趣。但古人受时代的局限,其思想观点有些是有争议的,甚至是落后的。遇到这种情况要让学生提出质疑,要用普世的价值观来审视古人的一些主张。
第三篇: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文言文高效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反思、改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力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有效的传承。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指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具有独特的位置,文言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高效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首先要明确教什么。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言文教学将古汉语语言学、语用学的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因而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古汉语知识便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容易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更无从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古代文化。
那么,文言文要教什么?明确地讲,就是“文”和“言”。既追求古汉语语言知识、文章、文化的和谐,又追求实与虚之间的理性契合。具体说来,关注三个层面:文言、文化、文章,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更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
熏陶。一言以蔽之,以文章为中心,积累文言,感悟文化。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在每篇课文、每一堂课都要落实文言和关注文章、文化,“言”“文”并重的理念应着眼于整个的文言文教学,否则有限的课堂是难以承载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年级、单元、课文整体把握,分层推进,灵活安排。譬如初中三年的教学可分成三个学段进行,七年级着重培养、提高释义能力,将重点放在文言文的词语、句子的准确理解上。八年级重点放在文章的体悟和鉴赏上,九年级则重在强化应试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知道怎样教。
在目前的教学实际中许多一线教师采用串讲法,即依照篇章结构顺序,逐层逐段乃至逐字逐句讲解,串通文意。适时适当地运用串讲法,效果甚佳,但一味滥用就会使教学低效。
文言文应该怎样教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创造空间,从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要求出发构建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精妙,不用多言。一篇文言文,教学伊始,完全不必走老套路,作者、背景可以不管或略作解说。第一桩要事就是读。这里的难点在于怎样使学生爱读、多读,读出效果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加以引导。可以有教师的范读、领读、评读(在读中插入精要的评点,以揭示文章的精妙处),可以有学生的朗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总之,读的形式要多样,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最后达到能背诵的程度。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听读探寻美
可采取配乐听读,特别对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
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人数可确定在4-6人间);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些方法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但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只有这样,就一定能让学生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3、品读再现美
“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以《醉翁亭记》为例,在掌握课文结构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更理性、多角度地感悟语言文字。
A、精练形象。无论绘景写人,寥寥数字,神采飞扬。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八个字,既交代了亭的位置,更把亭子写活了,凌空欲飞。
B、多用对句。句式灵活多样,整中有散,散中有整,骈散结合,节奏明快,如沐春风。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文中“也”“而”灵活运用,更使文字清灵飘逸,潇洒自如,既透露出欧翁的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境,也掩饰不了他内心深处的淡淡感伤。
D、画面充满桃花源似的诗情画意美:景之美、鸟之乐、人之乐,情景交融,令人心仪神往。
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读了以后,学生产生了研究课文的兴趣。这时,老师要借势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一允许学生讨论商量,二要求学生将疑难问题请教老师。完成这一步骤后,再选几名学生,对照课文,复述文章大意,其它同学认真听,听后将与自己理解不同的地方,或译错了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再讨论,然后教师明确。这样的疏导释义,既省时省力,又较好地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疏通词句之后,就是研究文章的内容了。由于学生对课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意会,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了。可以说课文写什么,可以说
某一段写得怎样精彩,可以说某一句说得如何精妙,也可以说课文给自己的启迪,甚至可以分析课文的不足。总之,教师要敢于把发表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观点。
一般说来,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不能与写作脱离,要引导学生学习古汉语中有生命的部分,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古人在长期的协作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体裁,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文言文在写作方法上,或叙事生动,刻画人物性格鲜明;或说理透彻,具有严密逻辑力量;或写景优美、状物逼真等特点,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要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文言文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教与学的互动,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努力开启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新观念,讲究方法,使文言文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2002年4月 2.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2002年6月
3.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中青年教师语文沙龙记要[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9).4.黄厚江:《文言文该怎样教》,《语文学习》2006,1 5.彭玉华:《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9
第四篇: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定稿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文言文是多数同学倍感头痛的内容,因此,我认为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文言文自身特点,多讲究一些教学策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从而比较顺利地学好文言文。
一、纵横比照,触类旁通
初中学生学文言文之难体现在实词不易把握。实词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等许多现象,初学起来,学生就如坠入五里雾中。纵横比照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如讲词类活用现象,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从典型的例句分折解剖中明确词类活用的基本特征。如,分析 “鞭数十”(《童趣》)中的“鞭”、“蹄之”(《黔之驴》)中的“蹄”,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一定是动词。这样就掌握了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这类比较难区分的知识点。又比如教学一词语多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前一个“伐”是“讨伐”,后一个“伐”是“砍伐”。这样对相关知识点加以整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得到的不仅是“鱼”还有“渔”,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主动地去整合归类,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精读多议,活跃思维
初中学生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好奇心和好胜心,对陌生的文言文有着强烈的征服欲。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并在课堂上比试,看谁读得最好。课堂上,学生经过不同形式的比试,已把课文读熟,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读之后,教师应及时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再次接触文本,读出味道来。如在教学《隆中对》时,可问“诸葛亮隆中对策,你认为对策妙在哪里呢?”教学《愚公移山》时可问:“愚公和智叟两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学生对教师所提的这类问题往往会产生浓厚兴趣,课文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便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发言,回答问题。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同学们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如在回答“愚公和智叟两人,你更喜欢谁?”的问题时,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据理力争,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极好地锻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思维能力。
三、适当拓展,学以致用
初中教材选用的篇目毕竟有限,不足以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文言文的真实情况;有限的篇目也许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需求;更重要的是,缺少了拓展的环节,必然不能达到巩固提高、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学习了教材中的文章、了解了一少部分知识点后,一定要寻找难度与教材相当的课外文言文加以拓展,旨在希望能用学到的文言知识解决课外文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山市》后可学习《聊斋志异》中的《 偷桃 》《义犬》等篇目,学习《咏雪》后可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小时了了》《周处自新》等篇目。相信有了知识的迁移,一定能提高文言文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立足于文言文教学实践,不断地研究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索文言文教学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浅谈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论文)
有不少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觉得学习文言文了无趣味而且感到没有什么用,进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应付、逆反心理,甚至有一些学生在两三次的考试测验之后完全丧失了信心而选择了放弃,这样的现象令语文教师非常遗憾和痛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和了解、明确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和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们一起来明确一下文言文的学习目的:
1、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日后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
2、学习中国古代汉语中有生命的东西,古为今用,提高现代文的的读写能力;3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毛泽东主席一生特别爱读书,尤其是文言文历史书《廿四史》。毛主席的情有独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什么样的教学或者怎样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和了解、明确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而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明确目的,合理串讲,多多鼓励和引导
新大纲要求初中生能“熟读、背诵”一些文言文的篇章和段落,要求高中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规定体现了中学文言文的根本要求。规定的科学性在于要求初中作为积累感性材料的阶段,通过大量的熟读和背诵,熟悉各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丰富古代汉语知识,积累词汇和句式知识,培养语感,而高中在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上要求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是只接触到古诗,突然接触到较多比较深厚的文言文,难免产生畏难的心理,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们明白,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并非高不可攀,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应该消除畏难心理,树立信心,切实提高对文言文的认识和了解,明确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而努力学习文言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大力抓紧学生的熟读和背诵,宜多运用串讲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谓串讲法,就是从文章整体着眼,注重字词句,串通各段直至全文文意。从前传统的串讲法多是教师读、讲、串,剖析字词,断句和翻译,要求学生勤作笔记,然后训练回讲、翻译、背诵,现在讲究自主学习,我们宜多在要求学生完成字词预习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发现和总结它们的应用规律和句段环境,重视启发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把串讲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或根据课文实际,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多串一串。我们可以把一个招式拆成不同的组合拳,鼓励和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觉得学有所得是最好的教学效果了。
二、讲解剖析要准确简明,翻译断句要深入浅出
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过去一直没有摆上突前的位置,而在目前越来越得到重视、倡导和培养,因此今后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等素质,破去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良因素,让学生逐渐地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的、有较清楚注释的,比如年号、地名、人名、某些特有词汇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识记或讨论,有争议和无法确定的,教师再予以指导、排除疑难。
学习文言文,笔者认为最要紧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形成“文言文中的字词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字等于一个词”的观点意识。这是文言文和其它语体文章相比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殊性,相信不少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文言文产生于古代,时代环境不同,语义、用法殊为不同。总的说来,学习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以及一些文言文常识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掌握一字一词义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必须以词汇为中心来组织文言文的教与学。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与否,常常取决于词义的讲析,词义讲析得好,那么断句、翻译等任务就可以进行得较为顺利。所以,在文言文教与学过程中,讲解剖析要求准确简明,翻译断句要求深入浅出。要清楚讲析文言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下三个方面做得好,效果很突显:
1.一词多义时,明确本义,选准义项
任何一篇文言文中的字词,都要首先确定它的时代环境和在历史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本义,从而对语句作出合理的释义。文言文中一个字都基本可以看作一个词,而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比如“乐”通“悦”、“见”通“现”等通假字现象,又如:“亡”可释为逃跑、丢失、死亡等义,又比如“之”在文言文中则有六个以上的释义和用法交替使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明确本义、选准义项的能力。
2.注意比较分析古今异义
分清文言文字词古今异义是掌握古代汉语的核心。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明确古今词义相同和不同之处,要克服望文生义的毛病。“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河”在古代所指黄河,有时指淮河,现在“江”“河”泛指一切河流;“臭”在古代有“其臭如兰”指的是香气而不是如今的臭气;“牺牲”古义是祭祀用的牲畜,现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利益;“卑鄙”古时是中性词,指身分低微,现在变为贬义词。如此种种,要注意比较分析古今意义的不同。
还有一点,要避免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误会为双音词。如“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子女,今义是男子的配偶,是两个单音词;“衣裳”古义是上衣和下裳,今义则是泛指衣服了。尽量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字都看作一个词,这样比较容易防止望文生义和一知半解。
3.把握文言文用词与行文特点
古人撰写文章,重立意,讲究结构、气势与脉络,对语言的运用有时惜字如金,构篇布局显山露水,文简而意丰,所以教与学者都要根据古人撰文特点,总结出一种方法来教和学,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用词和行文特点,放眼整体立意,重视局部结构与内容上的联系。刘禹锡《陋室铭》,立意高远,以“德馨”统摄全文,居满布青苔杂草之地却能托名山灵水,借君子鸿儒以表心志,颇为难得; 周敦颐《爱莲说》,以他人之爱反衬自己之爱,以陶潜爱菊之孤逸,世人爱牡丹之俗气,映衬莲花之圣洁,寄托自己用心修 养为成君子的理想。教学中,把握整体行文立意,再对字里行间的词义语意进行揣摩,则全文主旨毕现。
三、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积累是银,掌握规律是金,融会贯通是点石成金
上课专心认真与教师互动,努力听讲和笔记,当然是学生的本分,不过单靠勤奋并不能完成学习的实质任务目标,特别是学习文言文,还需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归纳所学,掌握规律,最终达到融会贯通、自主学习的境界与层次。归纳积累是银,掌握规律是金,融会贯通是点石成金。
大多文言文课文对某些字词和语言现象都作了初步的归纳整理,学生在上课时也在教师引导下分步分类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概括,另外也会相应作一些重要的笔记,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内容和笔记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对比,那么,在克服了开始时的繁乱之后,学生大多可以明了和掌握文言文知识构成和字词的使用规律,举一反三,从而在后续的文言文学习中活学活用,触类旁通,直到形成融会贯通的自主学习能力。七窍通了六窍,那么还是一窍不通!而如果关键的一窍通了呢?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多希望学生们都能打通关键的一窍而不再是听到老师们的叹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