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回顾一

时间:2019-05-12 23:2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培学习回顾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培学习回顾一》。

第一篇:国培学习回顾一

我记得张老师您写过一篇文章《教师只说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指令性的语言、点拨性的语言和评价性的语言,后两种就属于课堂理答的范围。那怎么能做好课堂理答呢?我从这几个点来考虑。第一、对学情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障碍,教师提前要有一个知识、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避免到时候出现问题手足无措;同时老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第三、要对学生的学习规律有一定的把握,我们要通过理答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化、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增长,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很重要。

特别是他怎么去想,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我想这是咱们老师特别注意的。我们总说一句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解释,前者就是老师上课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后者是最终能回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来。

唐朝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建:

学生遇到困难我们能帮助他解决,教师才会有价值。张彬福:

老师们在怎么能够做好理答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克服的就是简单化,我们要追求的就是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回答,而且要注意积累我们教过的东西。大家千万别小看如何处理学生回答问题这件事,它是专业化的,也是艺术性的,就在于老师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读书回答问题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教学就成功了。

1.能够深刻理解并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2.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探讨的问题进行有益的反思,切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语文素养”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一切都特别考虑不是附加的,不是一加一,更不是穿鞋戴帽,而是真正的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有人对语文素养的提法可能不太认同,认为还是“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比较清晰,认为提语文素养忽视了“双基”,其实,语文素养包括了“双基”。仅提“双基”还不够,而且“双基”也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构。因此,语文素养不仅是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双基”的重构。要特别说说“训练”,这是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课标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不再把“训练”作为唯一的教学实施方式,也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但这不等于排斥训练,语文学习肯定还是要有必要的训练的。在课标的表述中,“训练”这个词没有频繁出现,往往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模型中。

老师们阅读语文课标,要特别关注一些关键词和新的提法,里边包含新的教育理念,应当作为学习的要点。这里略举几种: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三是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五是合理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界定?

蔡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靳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把握语文课程目标有 2 个关键:了解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认识语文课程总目标各项的指向。

其一,了解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设计思路”中,说明了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 ~ 2 年级、3 ~ 4 年级、5 ~ 6 年级、7 ~ 9 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以上设计思路告诉我们:①各个学段目标与内容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②类推之,各个单元、各节课目标与内容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学段目标与内容。③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段目标与内容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领域的语文实践中提出。

其二,认识语文课程总目标各项的指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设计了 10 项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 10 项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语文世界、自我世界之间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语文课程总目标体现着这种关联性和整体性。语文 10 项课程总目标中,1-5 项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从总体上明确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 6-10 项指向学生的语文世界,分别指向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在语文教学各领域的体现,分别明确语文课程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领域的目标要求。语文 10 项课程总目标均指向学生的自我世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级课程对教师意味着什么?如何用我们的经验去

丰富国家课程的实施?

蔡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靳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新课程倡导三级课程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目的: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国家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最高机构——教育部。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和课程标准等宏观的政策,并指导和监控地方、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国家对于课程的控制,从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校本课程,逐步减少,课程管理权力的重心一步步下移。地方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它们在课程方面的主要权利和责任是: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

学校课程管理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国家课程: 2011 年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颁布,这是课改进入深化阶段的一个标志。课标不同于以往大纲,它是指导性文件,面向全国,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只要正确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了解国家对这门课有哪些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在各个学段如何体现也就可以了,教无定法。课标修订组组长温儒敏教授曾经说,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创造性的发挥;雷实教授也说,全国一个课标不够,甚至可以多个课标,其实都是鼓励老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校本课程:这里举一个例子,山东的一个学校做单元整体教学,把语文课分为“教科书”“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三个部分,三部分统一在一个整体中,体现了不同的功能。“教科书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和使用规范的语言;“读整本书”给学生更大的语言空间,学习鲜活的语言,拓展视野,陶冶情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在一次次活动中,习得语言,发展语言,提升语文素养。还有上海大同中学,发现教材中的文言文已经解决不了他们的教学需要,索性对文言文进行重新编选。这里并不是说让大家拿到教材就要改变它,而是说,要具备课程意识,拿到教材之后,要多动脑筋,去思考怎样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什么是合适的教学策略?

蔡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靳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在组织、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时,教师设计学习过程、展示学习方法,也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符合他们实际的教学策略,而不能自己怎么读就怎么教。毕竟师生此时的知识、经验积累是不同的,能力的高下是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自己的阅读习惯、方法等并不一定适合学生。合适的教学策略就是要尽力创设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能够按照自身的发展过程获得进步。

根据初中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语文教学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又容易固执和偏激。教师一方面要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引导,耐心教育,克服他们独立思考中可能发生的偏向。

二、在初中阶段,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增长,抽象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如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解、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对矛盾关系的理解等方面,最初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和具体情节的叙述上,后来能逐渐摆脱事物的具体情节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人物的具体活动,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但是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即在他们的抽象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抛开具体的形象,陷入纯粹的逻辑推理。

三、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对世界很敏锐;与成人相比保守性较少,他们的思维活跃,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教师要善于保护和利用这种好奇心、想象力,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与创造性。

四、学生开始有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而且此时他们仍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会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因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切勿让他们陷在挫败感当中,从而产生放弃和敌对心态。

五、初中阶段的学生渐渐产生较强的参与感和表现欲,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利用一些学生热衷的流行材料(如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网络信息等),加以引导,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什么要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它与以前的学习方式矛盾吗?

蔡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汪锋(北京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靳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前言·课程基本理念 ”中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学校通过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已经开始感受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带来的愉悦;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有些地方在推进改革时盲目跟从,以树典型、搞运动的方式大面积复制别人的做法,一些经验来不及消化、内化,导致一些老师不能清楚认识 这种学习方式的要求,教学时“形似而神不是”。

一、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内涵

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立、自为、自律。其中,自立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自立、自为、自律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自己发现、认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 有自己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并以之激发自己学语文、用语文;自己能在语文实践中及时反思并调整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要求明确共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积极承担个人责任;要求师生间、学生间相互支持和配合,能够有效沟通、相互联系、相互信任和协作;要求师生能够共同评估学习活动,寻求改善的途径。合作学习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同伴这一重要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自己在合作学习中也努力让他人得到提高。合作学习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要培养合作的生活态度。

探究学习着重探索和研究。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探索和研究与科学活动中的探索和研究不尽相同,其中常常包含体验和感悟。探究学习要求 在语文实践中,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重要现象;在对重要现象的观察、体验、感悟中,有针对性地搜集与处理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并对问题探索、认识、体验、感悟;能积极表达交流,逐步形成、并呈现和说明、评价和检验探究结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发展实践创新能力和探索进取精神。

二、正确认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对应面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指导学习”、“个体学习”、“接受学习” 对应。必须注意的是,对应面不是对立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容易出现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将其对应面看作对立面而全盘否定。自主学习的 对应面是 教师的指导学习,自主学习并不 忽视 教师的指导。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各行其“是”。教师不能放弃教学职责,而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确立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如果要让自主学习正确、顺利地实施,教师必须适时、恰当、谨慎地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包括:帮助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明了学习目标与内容,帮助学生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等。合作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并不否定个体学习的作用,应该是在个体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的。合作学习之前,个体都应该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合作学习中才会有知识和经验的新的建构。否则,合作学习就会徒有其名,成为教师或某些学生的领跑;而那些对学习内容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的学生,则只能盲从和尾随。合作学习中,为了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合作组织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责又密切协作。每个成员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平等自由地开展对话交流,个体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发展自己,自己也在每个成员的发展中成为动力。

探究学习的对应面是学生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并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是对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反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果接受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的,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实质的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在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可以并行不悖。而且,由于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在感官参与的方式、知识获得的过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情感和态度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以及评价等方面的不同,这两种学习应该是各有长短,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和完善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重视 教师的正确指导

先从一个案例说起。某校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形成了怎样理解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旨的教学设计,简介于下:

本单元 5 篇课文,内容可概括为“怎样面对人生”。其中有:理想和现实、目标和追求、奋斗和历程、命运和事业、经验和艰难、痛苦和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点出课文主旨后,以理解课文主旨为目标,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感悟人生道理。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是写理想问题的一首诗。少年儿童时期就立下大志,并努力地不断地去克服困难、攀登高峰,何愁事业不成功?何愁人生不辉煌?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我”的遇险经历。作者告诉人们“面对大困难不必惧怕,而应克服一点又一点小困难,累积起来终于完全战胜大困难”的道理。

杏林子《生命,生命》写的是“珍惜生命、崇敬生命,并让生命辉煌”的主题。给我们提供处世的范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不屈服于命运,奋起抗争,不懈努力,勇敢进取。

宗璞《紫藤萝瀑布》由观赏紫藤萝花开的壮观如瀑布,悟出生命的顽强美好而化“悲痛、焦虑”为“宁静、喜悦”。

沈复《童趣》初看只是写儿童一时的闲耍趣味。将其纳入人生视野,便可发现:人生要多品尝出一些趣味,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将使人生永久多姿多彩。本单元课文涉及人生世态,树植人生范式,阅读时要细细体验感悟。该教学设计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点出课文主旨后,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感悟人生道理。”

尽管我们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师认真地解读了几篇文本,并在文本的多元意义中进行了文化选择,因而能够正确“点出课文主旨”,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把握“自己去读课文”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但是这份“课文主旨理解的统一意见”依然存在严重问题。其一,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宜“统一意见”。

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探寻文学文本的多元意义已成为教学常态。语文教学利用文学文本的多元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文学文本多元意义的众声喧哗,给语文教学带来活力;而“统一意见”否定了个体学习的自主作用,也失去了合作的具体责任和探究的起点问题,导致语文教学中“万马齐喑”。

其二,不宜以教师“点出课文主旨”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 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文意义在阅读过程中生成,一定要和学生“自己的”领悟和情感体验 相结合。“点出课文主旨”则会导致教师的替代和越位:用教师的阅读领悟和情感体验,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替代学生“自己的”阅读领悟和情感体验;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文主旨”,很容易跨越阅读领悟和情感体验的过程,简化甚至丢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其三,教师指导要紧贴语文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教师不要教,学生自己学。因此,教学中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上课便叫学生自己读书。这种教学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其错误显而易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很重视教师的指导。

还有一种看似有教师指导的教学,其实,教师指导只是“虚晃一枪”,这是更普遍但却不易发现的教学问题。本课“教学设计的统一意见”中,“给学生点出课文主旨后,以理解课文主旨为目标,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就是这一问题的反映。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固然是学习内容;但课文主旨“如何理解”和“如何表达”,这是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却常被淡化甚至丢失。如果目标指向“怎样理解课文主旨”,那么,学生“怎样凭借那些内容理解课文主旨”?“怎样把握那些课文内容”?这些重要问题在本次教学中均未涉及。于是教学目标模糊,教失于笼统,学坠入朦胧。这种“虚晃一枪”的教学指导,其根源是丢失语文学习内容,教学会显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必然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篇:国培初中物理学习回顾一、二

学习回顾一 :

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从1980年到现在已发展为越来越专业化,教师的职业理念也要跟上去,视频中李老师为学生做的一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她和我们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作为刚从教的一名的初中物理老师,我们对物理的课堂的驾驭,也要跟上新课改的要求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物理是一门直接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我们要让学生都动手自己总结,从亲手实验中掌握知识,也是上学生爱上物理的最主要的方法,这几堂课程的学习然我收获很多,在讲到串并联电路时,我们知道了具体该怎么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先动手把两个以上的灯泡连接到电路中,学生再自己画电路图,刚开始学生肯定不知道什么是并联什么的串联,当他们自己把电路连接成功后再告诉他们说哪个是串联哪个是并联,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深了,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学习回顾二:

以欧姆定律为例子,首先分析课程在初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它是分析串并联电路的依据,并且电功和电功率的有关计算都要以欧姆定律为依据,还为高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提供基础知识,学生学习时不仅要学会欧姆定律的规律,而且还要学会利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还要用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归纳得到定量规律的实验方法,并且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上这节课之前要按照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基础知识的要求做好分析,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观,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直接给出定律,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断地交流修正归纳,最终得到结论。让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在和谐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所共享。

第三篇:2013物理国培作业回顾一

一、本课中对“欧姆定律”的教学采用的教学策略

(一)关于课题的引入

首先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叙述身边的事例,或者通过播放媒体的资料,来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

(二)关于探究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且恰到好处地设置一些指向明确、清晰的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确认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状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探究活动的目标。

(三)关于探究结果的分析与论证

完成探究结果的分析与论证有下列步骤

1、学生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陈述各自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与结论,并对各自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

2、学生对他人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对本课的学生小结进行适当的补充、总结和评价,最后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评价小结;

3、小结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完成自我测试,测试结果当即反馈给学生。

二、我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

本课题我主要采取探究式学习策略,实验中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电压越高,灯泡越亮,引出问题,前面学过的三个电学物理量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来探究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内在联系,能过小组学习自主探究出结论。教学评价方式上让学和也参与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习题测试相结合。用1课时分组实验,1课时完成欧姆定律,1课时习题课来完成.

第四篇:国培语文学习回顾(二)

现在的孩子头脑聪明,但是很多孩子都怕语文课,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致,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致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的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兴趣,它直接推动孩子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而缺乏这种兴趣,就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在童话中有兴趣地学习。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孩子们生活在童话的世界中,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小动物都是那么的活泼可爱,它们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所有人具有的特点小动物都具备。所以,创设童话情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在进行综合复习课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海中霸王——大鲨鱼把海洋动物们都抓进了集中营,我们一起去营救它们好不好?孩子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在营救过程中,学生们只有通过一个个难关才能营救成功。每一道难关都是同学们要复习的知识点,同学们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复习知识,不需要教师的任何提示,孩子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又如,在讲《数字歌》时,讲到“花”这个字,老师把“花”字比成娇羞的小姑娘,说:“还有一个字非常害羞,它怕你们认不出来没有面子,你们愿意说一句话把它请出来吗?”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说:“你快出来吧,我们一定会把你认出来的。”有的说:“请你出来吧,别害羞。”……孩子们教师为他们创设的童话中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汉字,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受到了礼貌教育。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学习,充满了乐趣。

2、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历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般都是教师说了算。正因为这样,学生的学习总带着消极的被动性。其实孩子们的脑子中有无数个为什么,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好奇心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开放式教学,建立大语文观,把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所以,新教材识字量非常大,如果像过去那样教学肯定不行,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把识字的时间和空间开放,突破课堂的束缚,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在游玩中,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动脑筋识字,这样一来,识字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识字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这种学习不是简单的抽象识记,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有趣味的识字,孩子们兴趣大增,不用教师的监督,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大

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比如,孩子们爱看电视,电视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识字环境,像他们喜欢看的动画片的名字他们的记忆非常深刻,像一些有意思的广告词,也是他们学习的内容等等。另外,在学校教师也要注意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生活。比如在校园中,有如茵的绿草,有参天的大树,有婀娜的花卉,着实令人心醉,而校园中那一块块引人注目的物品标牌,一句句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无不是识字教学的宝贵资源,带领着学生们漫步在花坛边,边欣赏着娇艳的鲜花,边从标识牌上认识花的名称,再引导孩子们读一读诗一般的护绿标语,“小草微微笑,请你旁边绕”……,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校园,感受到了生活,同时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许多字。比如,当讲到春天的内容时,教师把学生带出课堂,走进自然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观赏春天的美景,沐浴温暖的阳光,亲吻和暖的春风,说出对春天的感受,这也是在学习语文。其实,语文的学习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只要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3、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游戏永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它可以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许多知识和技巧。在教学中,教师组织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猜字游戏”效果就非常好:在同学们学完了生字进行复习巩固时,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指某个字,另外一名同学背对黑板猜一猜这个同学可能指的是什么字?其它同学可以用动作、神态提示猜字的同学,但是不可以发出声音,这个提示 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字形和理解字义的过程。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乐此不疲。再比如象“猜字谜”,“摘苹果”等游戏活动深得学生的喜爱,孩子们在快乐中学生了知识,效果比死记硬背,机械抄写不知要强出多少倍。

4、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美丽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无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适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彩虹》一课时,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低,有意注意时间短,在生活中可能看不到彩虹或者看到了也没有认真观察,所以在这里教师恰当地使用录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彩虹为什么是美丽的。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彩虹画面,伴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教师启发学生:“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你最想说什幺,大声说给同学们听”。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畅所欲言,既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语言训练,又进行了熏陶,为学习全文打下了基础。又比如在学习古文《锄禾》一文时,其实学生很小时就已经会背诵这首古诗了,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中,文中深刻的含义学生却是似懂非懂。教师及时出现农民头顶烈日辛劳耕种的画面,学生顿时发出“啊”的惊叹声,此时他们对“粒粒皆辛苦”又有了新的认识。电教手段的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快乐学习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多元整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一直从事高段教学,已经有两个轮回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我的困惑越来越来多了。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困惑二:感觉高年级的阅读课存在着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表现为教学目标没有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是定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烦琐的分析还没有退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舞台。

2、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到教学设计,可以说近乎完美。似乎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解决

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学生似乎也读得很有感情。但是当课堂巩固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朗读又回复到初读时的水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学生对文本缺乏自己的个性体验。无论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是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都是教师强加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赶羊式教学的必然后果。

3、学生学习方式是转变了,但学生自己却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4、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如何备好课?如何备好学生?

在培训中,我要做到多听、多看、多交流、多思考、多实践,首先是认认真真的听好每一堂专家讲座视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多看学员的的思想,多交流,将所学所思所想运用的自己的课堂中去,力争通过本次培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使我的学生能够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学好母语,热爱中华文化。

第五篇:2013国培计划初中数学回顾一

2013国培计划初中数学《初中数学“数与式”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1、注意教学目标制定的针对性,保证教训目标有效达成。

2、注意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对公式、法则的特征剖析。

下载国培学习回顾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培学习回顾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培学习总结一

    国培学习总结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转眼间,两个月的国培网上学习就要结束了。喜悦伴着汗水,成功连着艰辛。两个月弹指一挥间,来不及驻足就已飞逝而过,然而,却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

    脱产国培:一周学习回顾与反思

    脱产国培学习:一周学习回顾与反思学校:都匀经济开发区大坪镇联芒小学姓名:蒙有周我这次有幸成为“国培计划(2013)”数学班的一名学员,给了我太多的意外惊喜,在参加培训学习之前,我不......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一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吉安县指阳中学宁红国培学习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结束了。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想家!尽管不适应、困惑、疲惫,但常常还是能感......

    学习“国培”专题一有感(五篇材料)

    学习“国培”专题一有感有幸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活动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深感机会难得,每天坐在电脑边,认认真真地聆听各位专家精彩的......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一(精选合集)

    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国培学习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结束好久了。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想家!尽管不适应、想家、困惑、疲惫,但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

    国培作业1认真回顾

    认真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字数不限,简述即可。 2.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后辅导教师批阅优秀......

    国培学习体会一

    《关于后续研修》学习体会今天,我观看了国培学习视频《关于后续研修》的内容后,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也学到很多经验,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我知道了新课标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知道......

    国培计划一

    “国培计划”下县教师进修学校应如何作为 主讲人:吕频 2014-4-24 一、关于县 教师进修学校职能的思考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较早的名称是师范学校或教师进修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