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级教育学考试过关宝典(各章重点)
中学级别教心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的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1
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教学经验总结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道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
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
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责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自我同一性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7.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2)智力差异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
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9.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关于性格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其中,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3)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其基本规律为: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4.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的行为大都是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6.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环境—感受器—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控制结构:期望事项、执行控制 7.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学习分类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
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
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9
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6.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3.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早期的迁移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②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地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③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则强调了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④关系转换说(2)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6.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类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4.知识学习的作用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5.知识直观(1)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①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②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③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与模象直观)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6.知识的概括(1)知识概括的类型
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7.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1)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8.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的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被 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
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②干扰说
③同化说(奥苏伯尔)④动机说(弗洛伊德)
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概念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2.技能的种类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3.技能的作用
技能不仅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而且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4.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6.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1)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7.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即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8.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2)原型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
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
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9.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八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有四个方面的特征: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③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④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监视、调节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社会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2.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与批注。(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①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像、语义联想;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17
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4.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
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6)自我效能感原则 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2)程序化训练模式
所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Preview)、提问(QLIe x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六个步骤。(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
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解决的含义(1)问题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需要被克服的障碍的刺激情境。
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3)序列性
2.问题解决的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Z-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21
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①外部条件,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②内部条件,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
③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得而
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
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2.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识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2)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25
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3.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6.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 ④视听辅助。7.课堂教学环境 8.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其次,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再次,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③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个别化教学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
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活动的难易;二是竞赛动机的激发;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四是注意的干扰。
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5.群体动力的表现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3)课堂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①吸引与排斥 ②合作与竞争 6.课堂纪律的性质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1.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之分。
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3.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教学评价也应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而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1)标准化成就测验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它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但它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测验结果可能使用不当。(2)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自编测验的类型一般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
有效自编测验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3)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①案卷分析 ②观察 ③情感评价
(4)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1)课时计划的差异
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②吸引学生注意力 ③教材的呈现 ④课堂练习⑤家庭作业的检查 ⑥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
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教师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①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②关注情境阶段
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具体包括: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③进行专门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布鲁巴奇等人l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心理学总结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 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
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第二篇:教育学考试重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 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8、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9、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第一人,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二是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三是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四是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20、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白板说”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活的教育学是指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1、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是什么? ①在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②突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③他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配套工程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④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⑤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2、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杜威的教育思想是:
①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③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④与其教育基本观点相一致,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23、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年前苏联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位置。
30、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什么?
一、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二、教育理论异彩纷呈,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
31、简述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当代教育学则是一方面进行形而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密切关注教育实践的发展。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密切的另一表现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越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主要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的决定因素。(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1).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4)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赞成的片面性。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不仅通过培养劳动者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而且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在当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密切。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对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同时也在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义务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这是因为:
一、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二)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其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5、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三)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的作用:
(一)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活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二)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材。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气度的主要途径。
(三)、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材、言论、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四)、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外,还受文化的影响。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内容就是人类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首先,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其次,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也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定的特色。
第三、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对文化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为社会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并通过他们去推动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二是教育如何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三是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异族文化的交融和优化中,激发出文化的生机和动力。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相比,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为什么说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文化本身的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 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为什么说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是因为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为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时它又成为文化本体。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 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
学校文化: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他在1932年《教育社会学》中提及。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由认知成份、情感成份、价值成份和理想成份四种基本成份构成,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学校文化的特性与功能: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
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功能: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的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1: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三:教育有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花事业的关键所在。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坚持性因素。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可称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落实这一要求:
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2、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3、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4、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5、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是人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
1、人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
2、人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客体。
3、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为什么说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人作为主体进行认识和实践时,他同时又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的客体。另一方面,当人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和实践时,他认识到 自己是主体,体现着自己的主体属性。
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然性是指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总之,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地进行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要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同时,教育也要重视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人的受动性是指人的生存和发展既要受到自身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人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都要受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的能动性是指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发展自己。人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主体活动的选择性,主体创造性。总之,人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两者的统一。人的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能动性。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观点是科学教育观的客观依据。在重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把教育同人的自觉积极性结合起来。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的活动的客体,更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的共性是指存在于人类一般特性之中,贯穿于一切历史阶段之上,使人根本有别于动物的特性。个性是单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它表示的是某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人的共性和个性统一的观点要求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坚持统一的教育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包括个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同样,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因此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其他方面的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
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富国的霍尔,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此论的典型言论是: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环境决定论的典型言论是“合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榻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軍事家、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3、二因素论。此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以上三种观点各执一词,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不仅在理论上行不通,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一、遗传素质及其作用:遗传是上一代将种系特征传递绷带下一代的活动。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及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遗传焉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等方面,这些差别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别差异的最初原因。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儿童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刚出生时,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是不完备的,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都符合年龄解剖学规律。
4、不宜夸大遗传素质作用。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而且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这种改变是非常缓慢的。
二、环境及其作用: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其作用是: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决定的。
2、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同,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身心发展来说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
三、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第一、学校教育对人的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的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具体现抽象的关系,二者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针主要从政策的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而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的层面来表达教育的理想。
5、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哪些?教育目的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6、制订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一是两种观点(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二是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7、我国制订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
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8、我国的教育目的具有哪些精神?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9、2001的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我国初中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0、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作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1、为什么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这是因为: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12、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是什么?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和师生观。
二、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三、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
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1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能算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14: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有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1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这句话对吗?
不对,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百丑图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16、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17、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发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18、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是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19、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的形成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2、简述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提出),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一是传道者、二是授业、解惑者、三是榜样、四是管理者、五是朋友
4、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是什么?一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三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5、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一是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二是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三是系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是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总之,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并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既要发挥特长,创造性地教书育人,又要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育人大业。同时,教师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使之形成合力。
6、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7、教师的义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是: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8、简述的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个性素养。在道德素养方面对中学教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1)依法执教,严谨治教。这意味着教师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教育目的的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治学态度严谨,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这意味着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尽职尽责。
2、热爱学生,在热爱学生方面,教师必须做到:(1)、全面关心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严格要求学生。(4)理解和宽容学生。(5)解放和放飞学生。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必须做到:(1)善于与同事合作。(2)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要求教师做到:(1)加强修炼。(2)言行一致
9、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哪些?
一、专业知识素养,要求(1)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到“化”的程度,即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去向不明才能由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讲课,才能吸引学生,进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自觉地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与自己的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教育和管理技巧与艺术。
二、专业能力素养,要求教师(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能力。(3)精湛的语言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
10、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是什么?
答:
1、要善于学习。
2、要恒于研究。
3、要勤于反思。
4、要勇于实践。
11、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只有通过实践,人们的认识才能提高并转化行动的信念和能力,人们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实践的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自己所面临的机会,也要及时将自己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二是要讲究实践的方法,要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1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这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个体? 答: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海
二、学生在教育的指导下学习。第三、学生的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决定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第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13、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第二、进取心较强。第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第四、思想活跃。
他们的消极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自我中心。第二、依赖性强。第三、心理承受力差。第四、娇气十足。独生子女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既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增加了难度。只要教师认真把握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条件,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4、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另一种观点是儿童中心论,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杜威,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15、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第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第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是与教师是平等的。
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第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蝺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第六章
课程
1、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2、课程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面教育内容的总和。第二、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第三、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3、课程的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按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第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设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第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是。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态度与能力。
第四、根据课程的制订者,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4、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5、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他认为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因此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为“目标模式”。
6、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生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程。具体有分三个流派,即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
7、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8、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答:课程计划也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教师做到:第一、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第二、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学科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第四、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9、如何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答: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10、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11、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
答:第一、整体把握教科书。第二、重点设计教科书。第三、充分利用教科书。第四、及时引进新知识。第五、适当补充乡土材料。第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12、简述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进行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活动。第三、开发实施条件。第四、研究学生情况。第五、鉴别校外资源。第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1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计划的本身的特性。一是可传播性,即向各学校推行的程度。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三是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四是相对优越性,即相对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第二、交流与合作。交流可以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实施者之间的交流。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第四、教师的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第五、各种外部支持。
14、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其内涵有:
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方兴未艾是多元的。第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第四、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1、泰勒提出的目标评价模式;
2、美国斯克里提出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第四、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提出的CSE评价模式(第一需要评价、第二方案评价、第三形成性评价、第四总结性评价)
16、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语言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1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七章 教学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答: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为根本目的的活动。教学是通过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3、简述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答:第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早在古代,就有关于教学过程思想的萌芽,大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教育家孔子把学习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
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
1、间接性与简捷性。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交往性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活动同时具有实践的性质。
3、教育性与发展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4、引导性与指导性。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有效地达到认识的目的。
7、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这一规律?
答:直接经验是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又要防止过分重视学生个经验的积累。
8、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统一于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 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信赖于他们的智力的发展。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9、简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的关系?
答: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了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互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10、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答: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学生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的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11、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3、什么是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14、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具。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是的疑难,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良好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作用。
14、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进行教学?
答:启发性原则是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15、如何运用巩固性原则进行教学?
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与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
16、如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教学?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作到:第一、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7、简述教师如何运用因材施教的要求?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送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点。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贯彻这一原由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活动。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学以致用,加强训练,使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技能。
1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主要依据是:
1、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条件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0、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双增双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
2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注意引导诱导。
2、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3、讲究语言艺术。
4、要组织学生听讲。
2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做好提问准备。
2、善于启发诱导。
3、做好归纳、小结。
23、讨论法的具体要求:
1、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2、讨论中要对学生启发诱导。
3、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24、读书指导法的具体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加强评价和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5、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精心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
2、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6、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2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答: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1)优点:第一、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第二、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第三、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四、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2)不足:第一、难以因材施教。第二、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缺乏灵活性。
2、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1)课的类型,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2)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形式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3、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
4、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主要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2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一)备课,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2、写好三9种计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上好一堂课注意以下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组织有效。
5、体验积极。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刘外作业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因而布置作业与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织部分。
1、布置作业的形式。课外作业的基本形式的有: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答问、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际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布置作业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第二,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第三,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3、及时批改作业。
(四)课外辅导,主要有课外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
(五)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基本作用是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
29、为了提高课外辅导的质量,教师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30、教学评价的种类有哪些?
答: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水平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作出鉴定。
2、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3、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进行评定。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3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含义与方法?
答:
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行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等多种具有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衡量测验目的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果、难度与区分度。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考试一般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考试的方法通常有:期中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等。
第八章 德育
1、德育的概念: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构成。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内容和任务;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作用。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关键。
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首先,要注意全面性。其次,要注意多端性。再次,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4、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接受影响的过程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矛盾,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往往就是各种矛盾的转化。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积极转化,首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内部的矛盾,要促进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各个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转化。其次,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6、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
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辨证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7、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那些?
答: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
8、贯彻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9、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0、当代影响最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11、简述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答:第一,柯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来说是可信的,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柯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第二、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应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第三、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经验,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12、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首先,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内负面影响。再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同时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学生的心灵。
13、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第一、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末得到落实。第二、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第三,造诣内容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第四、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第五、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1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答:第一、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二、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目标。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第四、积极改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第五、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第六、因地制宜开发德育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科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他不仅以自身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还要创建班集体,创建一个能对成员产生教育影响的集体。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班主任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影响学生的合力。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2、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3、如何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答: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主任及班级相关人员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发展水平共同制订的,班集体经过努力而实现的预期发展结果。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第二,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第三、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第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集体的实际情况。
4、为什么培养积极分子,形成良好的集体核心?
答:班级积极分子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培养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第二、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5、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
答: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本要求:第一、确立班风目标。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总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立班风建设的基本思路,而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确立班级的班风目标。第二、培养正确舆论。班主任应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是非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三、强化行为训练。班主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根据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常抓不懈,反复训练。第四、加强榜样示范。班主任要抓好典型,树立好榜样。另外,班主任还应注意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
6、如何做好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答:中等生的特点是: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三是学习不成绩稳定。根据以上特点首先班主任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好循环。其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对信心不足的学生重点是解决方法问题;对表现欲不强的学生,重点是解决动力问题;对于成绩不稳定的学生重点是解决非智力因素问题。再次,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如何做好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答:后进生的典型特点 是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复杂感强。根据其特点要做到:要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研究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环节。
2、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答: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4、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是什么?
答:
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2、研究范围的多元性。
3、研究主体的多样性。
4、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5、研究论证的复杂性。
4、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赦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比较法。
7、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8、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及局限?
答: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可以直接向被观察者了解情况,获得许多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对同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其局限主要是:难以控制可能影响观察对象的外部因素,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带有有偶然性;
9、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研究成果的撰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标题与内容的一致性,既不能大题小做,也不能小题大做。(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选择典型,真实,准确,新颖,生动的材料,运用严密的逻辑论证,引出正确的结论。(3)正确处理借鉴吸收他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尽量体现出创新性。(4)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5)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第三篇:教育学考试重点
如何理解网络教育: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学不在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网络学校: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既可以进行个别教学,也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际界面。
网络教育与传统学习教育相比有什么优越性?
1传统的学习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习教育的优劣编制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什么是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1.学校文化石一直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石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叙述校园文化的分类: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游哪些表达方式?
一是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一是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精神文化有哪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形成血栓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点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什么是个体身心的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什么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有哪些不同观点?
一是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赛格尔),二是外铄论(代表人物华生、洛克“白板说”、荀子},三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的基本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个体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简答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有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阶段性: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不平衡性: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时不平衡的;第二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说明不平衡性:有点方面在焦作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水平。(心理方面、生理方面)
什么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时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互补性: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心理和生理的互补。
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问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材施教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学校教育。
什么是遗传素质?
遗传史指从上地几次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点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什么是成熟?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成熟时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有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格赛尔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什么是环境?叙述环境的分类。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是,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学校教育对给发展的影响具有哪些特色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现在),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将
来)。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是谁提出来的?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一种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开,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
什么是个性?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教育怎样发展人的个性?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吧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少年期被称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叙述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初中教育的个性发展任务是什么?
“帮助少年起飞”,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感烦闷,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展望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叙述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是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的时期,也是认识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己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什么是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手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换,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是什么?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准则。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4.学校的课程目标
第四篇:13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第七章_教学
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 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 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 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 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
一、选择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二、填空题:
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7.学生的创造才能 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10.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1.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1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14.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18.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2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1.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22.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23.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24.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25.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包含哪些方面?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2)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3)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3.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5.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注意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6.普通中小学传授系统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指标是什么?
(1)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
(2)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3)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7.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1)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8.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现代教学非常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9.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10.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那些?(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11.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2.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1)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
(2)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
(3)选择的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13.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1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5.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1)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3)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4)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5)教师要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经验。16.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何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1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8.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9.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讲授要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0.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技巧;(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21.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22.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3)严格要求。23.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材料,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2)重视语言指导及教师示范的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4)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
(1)原则的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1)原则的含义: 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3)举例,略。
3.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1)原则的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等。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要求有哪些?(1)原则的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进行讲授。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要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观念和基本技能。第三,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不可违反。5.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1)原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原则的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等。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第五篇:学车技术宝典与考试过关秘籍
学车技术宝典与考试过关秘籍
打方向盘的方法按网上的视频来练习,这里不好用文字叙述。打方向盘要有章法,驾校的教练基本不教。一开始学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别乱用一些手法。可在公共健身的地方用太极盘练习打方向盘。
如何调整座位:左脚把离合器踩到底时,左膝盖微弯。腿太直,够不着,踩离合困难,太弯,脚使不上劲,膝盖容易抵住车身。座椅后背的调整:背紧紧靠座椅,手臂伸直,手腕刚好放在方向盘的最上端。
后视镜的调整:上下调,能看到后轮的轮眉;左右调,车身占镜面的画面比例为1/3,空白占2/3。
踩离合的姿势:左脚跟不能着地,把离合压下去,踩死。如何压离合:脚跟不能着地先往下踩死,再脚跟不能着地松离合,看转速表下降(上坡起步是转速下降幅度较大,大约500转,平地是稍微下降一点),达到所要的位置后,脚掌不动,把脚跟放在地板上,就可压住离合不动了,如果这时还需要松或压一点点,脚跟不动,作为支撑,脚掌往上翘一翘或压一压就可以了。平时行车时不要把脚放到离合的位置。
右脚放置的姿势:脚跟着地,正放到刹车上,当需要踩油门时,以脚跟为轴心,转动右脚的脚掌,用脚尖踩油门,一句话:正踩刹车,歪踩油门。
如何挂档:左脚把离合全部踩下,手上动作两步:
1、扳到空挡后,手掌仍握住手柄,但是手臂不要用力,稍微停顿,让档位自然回到3档和4档的中间空挡位置,2、再扳到你想要的档位位置,比如3档就直接往上推,4档就直接往下扳,1档先往左到底,再往上。这样就避免一次性换挡而换错档。
起步口诀:1踩(离合),2挂(档),3(打)灯,4(按)喇,5(松手)刹,6视(看后视镜)。在平路上可以这样,但是路不平或上下坡时,防止车后溜或前滑,应该在踩离合时,把脚刹也踩住,在松了手刹后,抬离合到半联动,再松脚刹,车就走了。另外,松脚刹后,可稍微加点油,方向盘向左打一点,再回正。当发动机转速度达到2000转以上,至少1500,换二档。
我们知道靠边停车打右灯,但当回盘幅度大时灯会熄灭,这是需要补打一下,或用指尖一直抵着灯,防止灯开关回跳,否则考试就挂了。对于雪铁龙爱丽舍,让雨刮器中间的那颗铆钉压着边线中间行驶,就能保证右边车轮与边线保持30公分。
直角转弯:紧靠外行,速度压低,看前引擎盖,当刚好到达白线时(大个子刚好接触白线,小个子的可等白线消失),把方向盘打死。或看内侧后视镜与白线平行时,打死方向盘。考试时,最好用看镜的方法,看引擎盖有误差,爱丽舍考试车和教练车前盖长度不一样,后面再说。
S型道路行驶:如果先进入的是往右转,在S弯的右转弯道的后半程,让车头右角对准外侧黄线画弧线,慢慢地再往左转,在S弯的左转弯的后半程,让车头左角对准外侧黄线画弧线。出S弯道时,回一点盘,防止压内侧线的。
考试时的坡道停车:打右灯,即雨刮器的铆钉压在边线上行驶,保证车身离边线30公分,当左镜的下沿过停车白线1-2指宽,前保险杠刚好压白线,踩下离合和刹车。坡道起步:接上一步,不要拉手刹,打左灯,坡道起步,离合松到半联动,看转速表明显下降(开始时转速在1000转的样子,让转速大概下降一格,即500转),数123秒(这时指针可能在跳,数123是稍等指针稳定,在没稳定下就松脚刹容易熄火),放脚刹,轻加油门到1500-2000转,或夸张一点到2000-3000转,车就走了。
平时在驻车时的坡道起步复杂的方法是:离合踩到底,挂1档,打左灯,按喇叭,看左镜,慢松离合到半联动状态(因为有手刹驻车,这时车头翘一下,如果是皮卡车,其档位杆 1
还会抖动),稳住左脚不动,停3秒,轻踩油门到2000转,稳住右脚不动,(也可不加油,那就没这一步),再慢松一点离合,车再一次抬头,松到让转速降到1500转,快松手刹,就平稳起步了,如果不走,再松一根头发丝的离合,或加油,起步后往左打一点方向盘,再回正,当车变道车身完全摆正后关转向灯。这种方法叫“秒停丝放”法。
我考试时用的方法是:在停车的时候把手刹拉上,踩住的脚刹也暂时不放开,打左灯,松离合到半联动,看转速表明显下降,数123秒,放脚刹,轻加油门到2000转左右,松手刹。
我这样做给出的解释是:先不松脚刹是为了防止车从脚刹交替到手刹时的那一个向后的缀性,在半联动下还拉着手刹,车是不可能后溜的,再踩点油门,那更不会后退,只会朝前。如果这候车还不走,有两种可能,破太陡,或离合松得不够,那么就可以再加油,或稍微松一点点离合。最好是踩油门,因为离合一旦没松好容易熄火。我这是一种双保险的方法,既不会后溜也不会熄火。
练习侧方位停车的时候,上车系好安全带,牵好车,离右边30公分,右镜中出现库前线,慢点,到镜中2/3位置,停车。打右灯,踩离合,踩刹车(这是防止路面不平,松手刹后车滑动),挂倒档,听到啪的一声,松手刹,慢抬离合,看转速表,当转速稍有下降,脚掌压住离合不动,把脚跟放到地板作为支撑点,这样离合就压得稳,松脚刹,车开始后退。如果不后退,脚跟不动,脚掌稍微抬起一点点,夸张地说是一根头发丝,车就会开始往后退。看右镜,右镜中有车库的库前线,当库钱线刚好从右镜中消失时,往右打死方向盘(如果开始车身里边线太远,大于30公分,可以提前一点把方向盘打死),看左镜,当左镜中出现第一个库角时,不要管,继续倒。当左镜中刚出现第二个库角时,快速回正方向盘,往后继续走,还是看左镜,看左镜中的后车轮,当后车轮快压车库边线时,往左打死方向盘,这时看车头,同时用余光瞄车镜子,当车身正时,同时踩下离合与刹车。不用回正方向盘,直接出库,当车头左角离路左边线30公分时,回正方向盘,再右打一圈,当车头回正时,把方向盘回正,同时踩下离合刹车。
侧方停车也可这样:在库前线刚消失时,先右打死,等车身与车库边线成45°角时,再左打死。我考试时候就用的这个方法。
侧方停车出库,在考试时,方向回正后,不用再往右打一圈这么多,直接就靠左边往前走,因为下一步就是考直角转弯。往右打一圈是平时在练习连续车方停车用的。
倒车入库:上车系好安全带,调整座位和左右镜要能看到左右轮眉,向前牵车,车左边与边线相距1.1米-2.2米,最好在1.2米,即车窗离边线4指宽,车左镜和边线平齐也行。车要过或压黄线,就是当感觉白线刚好在你脚下时停车。开始倒车,打左灯,踩离合,踩刹车,挂倒档,松手刹,松离合,看转速标转速稍微下降,压住离合,松脚刹,车往后退,如果不动,再松一点离合,当左镜下沿刚好接触白线(爱丽舍往后右方倒车时,一定要等左镜下沿接触白线,而往后左倒车时,是离白线二指宽,因为这个车左右打死方向盘,前车轮转动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向右打死方向盘,(可以打早,不可打晚,打早后面好修正,打晚太多没法修正)看右镜,当出现侧库角时,注意观察车是否朝车库去,如果是那就好,不是,就要修正,这里假设直奔车库去。再看左镜,当左镜中出现出库前角时,回半圈,出现一根线时,再回半圈,最后回正,再往后退,当左镜正压住白线时,踩离合与刹车。挂1档,直线前行,当车头接触白线时,迅速往左打死方向,车头正时,回正方向。车轮过黄线或压黄线,停车,挂倒档,往后退,当左镜离白线两个手指宽时,往左打死方向,看左镜,当出现第一个角时不管,当出现第二个角时,判断车是否奔着车库去的,如果是,那就看右镜,当出现库前角时,回半圈,出现整根线时,再回半圈,最后回正。回盘时,要注意,控制回盘的速度,让车库线慢慢与车身平行。
如何修正:判断要靠经验,当发现打早了,越早修正越好。从右镜里看,车身离车库边
线很近,估计要压边线,先提前回半盘,再打死,如果再不够,再回一下,再打死;不要企图一盘修正好,最好修正两次,回一下打死,回一下打死,不断观察是否车奔车库去。如果修正太晚,如果这时轮子还里库角很近,那得回正,当后轮快要压库线或压库线外侧,打死方向盘,看左镜,注意回盘让车身摆正。
入库后车身的修正:入库后,方向盘回正。如果你嫌弃哪边宽,开始方向盘就往那边打,再反向打,再正向打,三个打盘的比例是1:2:1。比如我们以1圈作为基本量,第一下的1圈是让车身变歪,轮胎变歪,第二下的第一圈虽然轮子正了,但是车身没正,故再打1圈,让车身变正,第三下的1圈是让方向盘回正,快打快回。
如果只是车身不正,那么,你嫌弃车屁股哪边宽,就往哪边打方向,当车屁股正时,回正方向。在车库里不能大幅度大方向,一般就是半圈。
爱丽舍考试车和驾校车一样的,唯一一点不一样就是考试车车头比驾校的长一点,所以在直角转弯的地方要让车头压线或消失后,再快速打死方向盘,不然要压内侧线。
考试的时候,只要你一系安全带,就会有声音不断提醒你,问你准备好没有,准备好了就叫你按开始键。这时你不要急,你要牵车找车库,最好到离指挥员比较远一点的车库,在那里先练习一把倒车入库,感受一下考试车和平时训练的车有什么不同。都准备好了,再在触摸屏上按开始键。如果胆子大,你就把所以项目练习一圈以后再按开始。
如何牵车:如果车身是正的,这时要往右边平行挪动一点车。车不动,把方向盘往右打死,再挂倒档往后退,差不多了停车。方向盘再往左打死,再往后退,车头正,刹车,把方向盘回正。
要往哪边挪,开始就往哪边打死,再反方向打死,车身正再回正,所以三次打方向盘的比例是1:2:1,这是往后倒车来牵车。还可以往前行来牵车:比如现在要往左平移一点,先方向盘往左打死,前行,差不多,刹车,方向盘回正后,再往右打一圈,前行,车头正,刹车,方向盘回正。
车身斜,要把车身摆正,很方便,参考车身正的后两把方向盘打法。
倒车入库和侧方位停车,都是在考两个基本技术:打方向盘和踩离合器。
科目二考试心得:今天考试有几个人本来能过的,但是心理素质不行都没过。A是死在倒车入库上,两次都是,他方向盘打得太早,本来该回盘修正,他没回,所以压了内侧的车库线。B死在侧方停车,他太紧张,本来应该停到车库的库前边线,他居然停在车库的库后边线就开始往后倒车。还有一次是在上坡的地方,停车后,语音提醒他在停车线50公分内,他以为他挂了,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就停在那里等提示,哪知道过了30秒超时了。C也死在上坡上,他看到前面车上坡块开走了,他就开始上坡了,当他停在坡道上准备起步时,前面车在坡道上熄火了一直没开走,堵住路了,30秒超时。D是死在倒车如库的出库上,他本来倒车入库都搞完了,很兴奋,出库时,没有从倒车入库的起点开出去,他一盘子打死,从侧边出去,死了。F是倒车入库太紧张,方向盘打反了。G是最后S弯道快完了,她很兴奋,最后一点没有回盘,压了一点边线,挂了。还有几个是死在直角转弯上,考试车比训练车车头长点,屁股短点,所以直角转弯要压白线才行,方向盘打慢一点,或者看镜子最保险,直角转弯一定要靠左边一点。考试的直角转弯好像比训练的要窄点,而车库要比训练的要宽点。考试时,上坡最好走靠围墙的那个车道,平顺些,靠广场的那个车道坡道中间据说有个凹坑(湖北咸宁横沟考场)。爱丽舍考试车后轮没有轮眉。
科目三考试心得:打灯后数3秒再打方向,或听声音啪啪啪地响四下以上。在转弯、通过路口、人行道、学校、公交站,车速控制在15-20mil,不能太低,太低就应该变到1档。在十字路口那里可以用一档,因为过去就要考掉头了(湖北咸宁考场),当掉头回来后,就挂二档带点刹车左转弯,用二档路边停车,二档速度高,不会像一档低速容易在路边停车而没找到合适车位向前巡航时被误判空挡滑行。左边车头左角压在虚白线上,右边就离边缘 3
30公分(湖北咸宁考场)。宁可大于30公分,不要小于30公分,大于扣10分,小于扣100分。在直行、超车、变更车道、行车时,用3档,速度控制在35mil左右。但在第二个右拐弯后,继续保持二档,因为马上就要考变档,变换档位考完后,换3档。转弯时,要等车后轮出黄线再打盘,别让后轮压线。从二档换到1档时,要先踩刹车把车速将到15mil左右,从1档换到二档,先加油到2000-3000转,再换挡。从考试中心出来那里有一个红绿灯路口,行车时可以不管,如果要停车的话,要停在停车线前停车。上车时注意:当安全员叫你时,你上车,这时可以调整座位,后视镜,检查灯光是不是关了,手刹是否拉紧了,档位是否在空挡。等系统叫你熄火,下车,关门,在门口等着,当听到“某某,请上车开始考试”,这时不要上车,要转一圈,慢点,贴车转。转到车门时,报告能否上车,如果没叫上车,再转。上车后,调整座位,把安全带系上,系统会叫你按指纹,不急,所有都准备好了再按。然后就按提示要求做。注意,当打远近光交替时,连续上拨3次灯开关。按警示灯时,要听到啪啪啪的响声灯才是亮的,没响就再按。挂科的原因主要有:
1、没检查灯光,可能上一个考试挂了没有关闭灯光,他上去开灯时扭不动,最后超时。
2、警示灯按轻了没按开,以为按开了,最后超时。警示灯按开了会发出啪啪的响声。
3、全程抵挡低速,也就是全程2档,20mil左右,最后用时超过1000秒,或者用了3档,但跑的距离太短,或高档低速,都要挂。
4、通过路口速度太快,超过20mil,踩刹车太轻或脚触及刹车时间太短,说你没减速。
5、路边停车太靠边缘,直接扣100分。
6、在考试中心出来那个红灯前停车。那里不能停,管它是不是红灯。
7、路上出现突发情况,前方被大车堵了车,变道时压了黄线。这时可以停车。有时需要果断变道,果断超车,活人别被尿憋死了。
8、靠边停车时,前面停了几辆考试车,堵住了位子,缓慢在一档下往前走,这也会挂,会被误判为空挡滑行,所以,应该在左转弯前挂二档,过弯道后往前冲,当叫你路边停车时,如果前面被堵住,继续往前跑,在空的地方实时停车就可以,因为一档速度太低,往前跑,被判空挡滑行。没到最后停车,不要踩离合,否则判你空挡滑行。
9、打灯没过3秒,就大幅度动方向盘,挂。被挂的人中,估计打灯挂1/4,路边停车挂1/4,低档低速挂1/4,路上突发情况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