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中心感想
科技中心“环保小卫士”有感
沙区实小 六年三 李锦东
今天,我们去科技中心了。我们做了“环保小卫士”。
我坐上大巴车,伴着温暖的阳光,我们到达了:大连沙河口区科技中心。一下车,清爽的春风从我脸上拂过,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今天的活动更精彩。我怀着愉悦的心情排好队,只见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环保小卫士》。我们便跟着这位老师进了教室。
刚坐下,老师就给我们讲她的奖励机制,得最多星星的那一组得到更多奖励。我们组有许博雅,我,朱可心,马云昊。负责抽签的是马云昊。老师讲完之后,便让我们抽签,我们抽到的是——温室效应。眼看着时间到了,别的组有的演小品,有的演脱口秀,还有的读资料。我的心怦怦的跳,因为他{她}们我觉得演的比我们好。到我们了,上台时有些紧张,但演着演着就好了,我们演了一出小品赢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老师说:“核电站里的核电,风力发电······是清洁能源。”最后,我们组以13颗小星星超过夏守炫队的12颗小星星,得到了红沿河核电站的书签和明信片。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科技中心。
第二篇:科技中心活动感想(推荐)
科技中心活动感想
——收获与快乐
每年三、四月份时,我们的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得想起了几个字:科技中心。没错,我们学校也在这两天带领了我们四、五、六年级去科技中心活动。我们班级这次体验的项目是:相约鲁班、实验万花筒。
在这天“相约鲁班”的体验中,我们大家认识了鲁班,还自己亲手做了房子的模型。当老师发下卡纸后,同学们便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所有人都非常的团结,只要有同学不会做,都会有其他的同学过来帮忙;如果你没做完,一些同学也会帮你一起来完成。大家在做模型时都非常认真。我们小组也很认真,我做这个,你做那个,配合的比较好,虽然大家还并没有完全做完,但是我们小组在最后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就这样,第一天的活动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第二天的体验。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科技中心活动,我们这次要体验的项目是“实验万花筒”。一进活动室,老师便问我们今天会在这个活动始终做什么呢?“万花筒”一些同学们抢着说道。“不,”老师说道,“我们今天要来研究汉诺塔。”大家听完老实说的话,都不知道汉诺塔怎样玩?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老师给我们讲了应该怎样玩之后,终于发下了汉诺塔时,大家都热火朝天的玩了起来。我在搭的时候出现了点小困难,便去求助别人,求助后,我琢磨了一翻后,终于自己独立地研究出了搭七层汉诺塔的规律。渐渐地,我越练越熟,每一层汉诺塔我都学会了。我们小组也在今天去的了胜利。
两天的时光可真快呀!在这两天的体验中,我不仅收获了快乐,我还收获了许多的道理。这两天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需要团结,只有大家团结一心,什么事都会做好。当然了,在我们大家团结的同时,自己也要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帮助组员们想规律,出主意,不能光靠别人的力量,因为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力量。但是,我们也不能光靠这两点,我们一定要坚持,不半途而废,因为做什么事情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会一波三折,所以,我们只要做任何事都具备这几点,这样,我们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我们也会成功。
第三篇:科技感想(模版)
科技感想
生命世界领域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活动设计的多样性。但是,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用核心概念引领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这也是国际上科学教学的特点,特别是现阶段大家已经初步达成共识了。我们的最前沿的信息就是关于“核心概念”的问题。今天,关于生命世界的教学,依然要用核心概念来支撑活动设计。只是,我们要思考的是,需要什么样的核心概念是值得研究的。以《动物的繁殖活动》为例,该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要达成的核心概念可以表述为“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动物总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学中,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动物繁殖方式”韦恩图,图的左圈代表“卵生”,图的右圈代表“胎生”。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动物都在左圈或者右圈找到位置,而“交集”处是一个“?”,韦恩图外也是一“?”,这个过程的概念整理,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了“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全部方式的观念。在结构性的视频信息中,蜗牛、青蛙、织布鸟、企鹅、海马……不同的动物在繁殖前、繁殖中、繁殖后都有一些不同的表现方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构起“动物总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繁殖”。而在“假如没有繁殖,动物将会怎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做出的直接回答就是“绝种”。这种用反例的方式,可以检测到学生对于繁殖是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概念是否形成。
在其他的课例中,我们也已清楚地观察到,正是有核心概念的支撑,使教学活动的脉络设计清晰、有结构,我们已不再追求外在的热闹的活动表面,这是一种进步。
我的最大困惑是
“在生命世界领域的教学中如何珍爱生命教育”和“对于难以启齿的新生命孕育过程该如何解开神秘感”。老师说,要珍爱生命,我们不可以解剖油菜花,这样的做法对学生来说太残忍;我们不可以打破鸡蛋,这是一个小生命将在孕育中;……我们该怎么教学呢?关注这些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关注生命德性,如何正视生命的本源、如何促进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大家看到,在繁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新生命的孕育、繁殖这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处理坦然,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本身的研究其实就是更好地珍爱生命的表现。高二九班
第四篇:科技电影感想
科技电影感想----看《2001太空漫游》有感
行政管理10班 杜鑫 2010312302 政府管理学院
一接到关于科技方面的感想的作业,我就立刻想到了这部永垂不朽的经典电影,这部电影包含了诸多先进的科学元素。
《2001太空漫游》在电影史尤其是科幻电影史的低位是毋庸置疑的,经典的电影,被誉为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这部电影被称为“神话纪实片”,对人类在广袤宇宙中的漫游进行了富有诗意的预言和探索,同时对能够发展科学技术却对自己的本能和本性无计可施的人类进行了无情讽刺,导演也不无忧虑地表现了由于计算机统治世界而引起的恐惧。这部制作精美、气势磅礴的科幻片对当代科幻电影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在多次专家评选中等被并称为百年影史上的十大经典。获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导演库布里克是美国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闪灵》,《发条橙》,《洛丽塔》等无数荧幕经典作品。
虽然2001年早就过去了,但是这部1968年的作品对于2001的科技构想,今天还有很多没有实现,比如说超高的人工智能AI,在月球建立一个完备的像城市一样的研究基地。载人飞行器到木星进行科技调查。这些构想虽然现在没能实现,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构想早晚会变成现实,因为这些构想都在不断的被付诸实践,其基本理论已经被掌握。
在整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科技元素便是在“发现者”太空船上的超级智能电脑HAL9000.这是一台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能模拟出大部分人脑的活动,正如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科幻元素设定。
在电影情节中,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人类在去往外太空的过程中,控制飞船运作的人工智能电脑HAL9000出了一个小错误。但致命的问题是,它的人工智能甚至带来了“虚荣心”:它不允许这个错误被人记录下来,于是想尽办法消灭知情的人,不过最终还是败给了人类。
这部号称有完美记录从不犯错的HAL9000是影片里人类最高科技的结晶,是目前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顶端。HAL能够表现出情感,这是因为人类的设计,但是到底HAL是否具有情感,没有人知道。这已经在暗示了由人类创造的工具,已经在逐渐摆脱人类的控制,表象仍旧是人类控制着工具,在深层次的地方,工具已经成为未知,把自我的命运交给未知的他物,命运开始叵测。人机和谐相处的表象下是暗流汹涌。
在本电影中,这部智能电脑HAL9000最后通过自己的主动意志杀死了保持沉睡冰冻状态的三名宇航员,而原因是因为它担心自己会被操作员关掉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反叛人类的行为值得深思。如果今后我们的科技真正发展到能够研制出独立思考有情感的高级人工智能机器AI,那么如果能让人机和谐发展,让AI能够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反叛人类,这是人们面临的棘手问题,为了能让自己研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高度智能化,那么让它拥有情感是必要的,但是当这种情感出现后,他们会不会还能够为人类服务呢?在许多部科幻电影中(这些电影多多少少都受到了《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都出现了人机大战的情景,实际上,可以看出,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之中已经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且还带有很多的疑虑和担心。他在片中描述的人工智能反叛会不会发生呢?很多科幻电影也在问着相同的问题。希望这些情景以后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回到现实中,我从各种科技书中得知,我们习惯于把机器人分成三类,一种是第一代机器人,那么也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的一个机械,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把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发出指令,这样的话机器人可以重复的根据人当时示教的结果,再现出这种动作,它对于外界的环境没有感知。第二代机器人,叫带感觉的机器人,这种带感觉的机器人是类似人在某种功能的感觉,比如说力觉、触觉、滑觉、视觉、听觉和人进行相类比,有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比方说在机器人抓一个物体的时候,它实际上力的大小能感觉出来,它能够通过视觉,能够去感受和识别它的形状、大小、颜色。那么第三代机器人,也是我们机器人学中一个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级的阶段,叫智能机器人,那么只要告诉它做什么,不用告诉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通讯的这种功能和机能,那么这个目前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在局部有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但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没有存在。现在开发的机器人应该是处于第一第二阶段之间。看来真正实现电影中“2001年的科技技术”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总之,通过看这部里程碑的经典科技电影,我更加对电影中描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充满了兴趣,希望有一天,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机器人能够出现在生活中,当然,人机关系一定要和谐,不要出现电影中机器人反叛人类的情况。
第五篇:科技中心安全公约
科技中心安全公约
1.安全用电,不随便触摸电器设备。不要乱动电线、灯头、插座等。
2.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做任何带有危险性的游戏。3.实验操作或活动要按照老师要求进行,不经老师允许不动用教学用品以及仪器。
4.不在走廊楼梯上做游戏,靠右侧通行。5.不在非教学场所,或非体育活动场所活动。6.做活动主动帮助其他人不做有损形象的事。7.保持活动室清洁整齐,不乱扔垃圾。
8.排对时保持安静,严禁高声喧哗,交头接耳。
9.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带有危险的学习用品和玩具到校;课间不追逐打闹。
10.爱护公共设施,做一名文明的学生。
进校门不拥挤,不猛跑,互相谦让。12.讲究卫生,吃饭前洗手,不乱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