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规管理 规范实施 常态发展
常规管理 规范实施 常态发展
——我校常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开发实施的艰巨性导致这门课程进展缓慢。因此,如何进行常态实施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化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走过一段“在迷茫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收获:学校共承担区公开课2节;有省、市立项课题各1项;省科研成果二等奖1个;中国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1篇;省、市优秀论文各2篇;省优秀课例一等奖1个和市优秀课例2个。现谈谈我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校长理念的转变是常态发展的前提
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因此,综合实
践活动的常态实施首先考验着校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新亮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如果学校领导缺乏对综合实践课程最基本的规划意识和能力,该课程是很难进入正常发展的状态。所以,综合实践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校长课程”。我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带头学习该课程的要义,把握其功能与价值。从本校实际出发,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实施方式、实施过程。并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副校长为主管,区学科带头人任教研组长,拟订了《万江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三年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推动课程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在课程时间制度上、教师指导制度上、学生评价制度上、学生安全保障制度上有创新。如我校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常态实施的保障制度,要求每个班主任为主导教师,每个课任为指导教师,每班每学期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每位学生必须经历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过程,每位教师应有指导方案和综合实践指导反思。做到的给予奖励,缺项的按未完成任务考评。学校还建立了“圣茵植物园基地”和校内“生物园基地”,开展劳动实践和标本制作实践活动。
二、常规管理的完善是常态发展的保障
综合实践课程只有开成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的常规课程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我校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层级管理有序
在课程动态管理中,我校实行层级管理,形成学校领导小组——教研组——备课组——指导老师层级管理体系。每学期期初,学校、年级组长、任课教师联系本校实际,制订综合活动课程三类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规划好每学期的工作重点和课程开发的内容。
(二)课程管理到位
《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把课程的课时定为每周两课时。我校根据课程和学校实际,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课时制度,建立教学常态管理实施的保障制度,要求每个班每学期开展1-2次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位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综合实践过程,每位老师有指导方案和指导反思。每学期,教研组对每个课题的活动及时跟踪检查,不定期进行资料检查。教研组建立周历表,把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落实到每一周,一至十八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周历表展示了学校一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
(三)重视资料积累 我们要求每个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召开阶段性成果交流会,一为检查学生的活动情况,二为原始资料的保存提供保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和保存活动的原始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及作品(小组计划、摄影、摄像、绘画、日记、采访卡、调查表、实物制作等)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表达方式鼓励多样化、个性化。每学期末,每位指导老师将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交往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保存。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常态发展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来源是广泛多样的,它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等范围。在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较理想的选择。我区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泛的题材。我校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本土资源,构建校本课程。
关于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校仅仅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形成学校特色”这一总目标,主要从自然领域、人文社会领域两个纬度进行。自然领域是对当地自然事物或现象的研究。如,我们开发的探究主题有《美丽的学校》、《校园植物知多少》、《垃圾的产生与处理》、《我们身边的垃圾》、《童眼看治摩》、《漫话端午节》、《蔬菜与健康》等,通过对自然领域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人文社会领域涉及社会的历史变迁、社会文化、社会的经济问题等内容,如《身边的公园》、《走进金鏊洲塔》、《走进身边的绿》、《我眼中的广场》、《家乡的糖水》、《东莞饮食文化》等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对人文社会领域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东莞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探究热情。除此以外,我们特别注意选择和利用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事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如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比较引人注目,可及时用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因此,我们初步构建了“乡风民俗”、“水资源”、“民间工艺”、“认识自然世界”等系列的本土化课程内容,形成了有
地方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体系。这是一笔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制定提供了条件。
通过资源开发,让教师们带着课题研究,带着问题学习,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构建有我校特色的课程管理体系,优化课程的实
施策略,以此提高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凸显我校办学特色。
四、教师有效的指导是常态实施的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让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支援者、参与者。但是,在实践中,仍然离不开教
师切实有效的指导。
主题的确定——需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教师的工作要引导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找到并选择感兴趣的有助于自己发展的积极健康研究课题,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之后,指导设计活动方案,要明确方案应包括从哪个角度来展开课题研究、大约用多少时间、小组内如何分工、拟采
用哪些
方法搜集资料、什么时候进行小组的交流等。
主题的实施——需要明确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放手让学生利用知识、经验、方式方法动手实践,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课题的进展情况,对研究可能用到的方法如网上查询、社会调查、采访、图书馆查阅资料、资料统计等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 中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等。
成果的交流(活动反思)——需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总结。展示的形式可以以课题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交流,此时小组成员将所研究的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发现、研究心得等向全体同学汇报,交流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交流课题选题、开题、开展研究的方法;交流开展课题研究的流程;交流在课题研究中资料积累与保存的方法;交流在课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等。也可以采用师生讨论会的形式,指导教师与小组学生一起讨论课题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也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来记录活动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有个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同时,在这一阶段中,可以把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张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览,可以说所有的资料都是共享的,学
生彼此间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从而最大范围地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活动能力。
此外,要建立指导教师团队,明确主导教师、主题指导教师的责任及指导程序和指导规范,并与其他各学科教师紧密配合,团结协作,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实施。如我校四年级“走进蔬菜,了解蔬菜”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选种子或苗种、播种、栽种、灌溉、施肥、除草、病虫防治”等活动实践,就有三位
教师参与了指导工作,才
保证了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五、问题与探讨
几年来,我们以常态为基准,立足校内,拓展校外,为每个学生的
综合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宽松舒适的环境平台。随着该课程的深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主要表现在:(1)如何保证每个教师能有序、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2)如何把该课程有效地与各学科整合?(3)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很重视,以致影响学生活动的效果。如何取得家长的重视?(4)如何保持孩子对这门课程的长久兴趣?
成绩已成昨天,我们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求真务实,继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坚信“雨后的彩
虹是最美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第二篇:规范管理 知难而进 常态实施
规范管理知难而进常态实施
————南安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与反思
南安市教育局初等与学前教育科、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
校本课程的开发,克服了国家课程的诸多弊端,体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市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计划与监督。
1、下发指导性文件,把好认识关。课程改革伊始,我们就意识到校本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既没有教材,又缺乏经验,开发与实施的难度非常大。为了引导学校严格按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程序进行,我们多次以教育局的名义下发文件。于2002年8月25日下发了南教综[2002]197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安实验区学校课程开发指导意见》,使广大教师逐步了解“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开发的原则、开发范围与内容、开发的方式与程序”,走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第一步。同时还下发了南教综[2002]199号“关于印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安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试行)》的通知”使各校明确校本课程在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是10%——12%,即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并严格要求学校按照这个课程计划编排课程表和开展活动。
2、拟订《实施方案》,把好审批关。2002年秋季,我们成立了南安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纳入初教和小学教研室计划中,并要求各校必须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和课程研究小组,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列入学校教研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根据教育部三级课程管理规定,学校必须先拟订《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送当地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我们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先后组织对全市进338所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审阅,下发了南教综[2003]276号、南教综[2004]39号、南教综[2004]314号、南教综[2008]17号文件公布已审批的325所小学名单,审批率达到96.15%。在审批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领域一份方案”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修改重新申报,逐步规范申报内容和程序。
3、加强检查督导,把好实施关。我市教育局、教室进修学校在每学期初常规工作检查和每次素质教育督导检查时,都把落实课程计划中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情况作为一项检查内容。严格检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和课程纲要、课程表安排的节数、教师按课程表上课等项目的落实情况,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
二、知难而进,开展活动,促进我市“校本课程”开发逐步进入常态实施轨道。
1、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学校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情况。
为了解基层学校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初期情况,我们于2003年5月29、30日分别在第一实小和国专小学召开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小学分管领导参加的“校本课程”研讨会议,各单位交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教研室教研员分发有关学习材料,参与讨论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及时了解了一些情况,初步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学校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中期情况,我们于2006年9月进行了“南安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调查”书面调查,内容包含“
一、已审批并实施的课程方案名称,二、已审批未实施的课程方案名称,三、拟开发的课程方案名称。”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申报”与“开发实施”情况,为我们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使我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走上正轨。
2、专业引领,加深认识“校本课程”的意义与实施策略。
经过调研了解到基层学校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中比较缺乏专业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盲目开设等现象,我们充分利用市内外资源进行专业指导,邀请教育部课程中心指导组成员吴刚平教授莅临讲学。市进修学校黄桥明校长还带领学校教研人员分赴金淘中心小学、厚德中心小学、翔云中心小学等学校进行讲座指导,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进程。
3、持之以恒,坚持开展三级“校本课程”专题研讨活动。
从单一门类逐步推向多门类。校本课程一般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健康素养类、生活技能类、学科拓展类等五大类,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如果要求学校立即全面开设多门类的校本课程,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我们采用低要求、分布走的方法,内容从单一门类开始逐步推向多门类。
例如:我们于2003年9月9日在东田桃园小学开展了第一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考虑到东田桃园小学地处农村,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和校外果树种植“土专家”,就从科学素养类开始,主题定为《果树栽培》,在活动中有教师的参与,还有校外“土专家”的讲述,具体生动,效果良好。随后,我们又以人文类为重点,分别于2004年3月2日在金淘占石小学开展《叶飞将军的故事》校本课程研讨活动,2004年9月29日在溪美贵峰小学开展《诗词吟诵》校本课程研讨活动,2005年9月29日在丰州中心小学开展《海丝之路的起点——九日山》校本
课程研讨活动。之后,逐步拓展,开展多门类、综合性的研讨活动。
又如翔云中心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开始时开设了《时事与环境》《安全与健康》这两门课程。采用统一布署,各校同时实施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这样做不切合学校实际,学生不感兴趣,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于是,中心小学召开“校本课程”领导组、教研组会议,重新反思、评估,决定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校本课程。中心小学充分发挥“结对”的作用,邀请城乡结对学校柳城小学戴仲达老师临校指导,并协同社会人士、家长、教师们一起对资源进行了评估,感到学生生活在山区,山上的树木、门前的竹林、园中的瓜果、田间的稻草、路边的泥土、溪边的鹅卵石,到处是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校本课程资源。于是,他们迅速地组成了“农村学校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在翔云中心小学、云山小学两所小学开展试点,启动了《农村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随后,黄田小学的《中国书法》、梅庄小学的《针线活》等校本课程也全面开发并实施。
为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常态实施进程,我市于2008年10月29日在第一小学开展了“南安市校本课程常态实施专题研讨活动”。市教育局李仁杰副局长、市教师进修学校黄侨明校长、市教育局初等与学前教育科干部、进修学校教研员及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小学负责校本课程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共计130多人参加了活动。与会教师观摩了第一小学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健康素养类、生活技能类、学科拓展类等26节课,其中叶老师执教的《让生命更精彩》等七节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活动课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一小学、诗山诗钟中心小学、石井菊江中心小学分别以《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常态实施》《关于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立足本土挖掘校本之“材”》为题作经验介绍,分别体现了“常态实施”“课程评价”“办学特色”等特点,给人启示,令人耳目一新。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效果良好,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常态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一级教研逐步推向二、三级教研。我们从2006年开始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开展二、三级教研层面上,抓龙头,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2006年9月29日,我市在英都西峰小学开展开展了科学素养类的“绿色童谣”和技能类的“小小书法家”两个门类的市级校本课程研讨活动。2007年9月30日我们在翔云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农村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专题,以木头、疏菜、水果、泥土、稻草、芒草、鹅卵石以及其他农作物为原料的《根雕艺术》、《稻草制作》等门类的市级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要求各中心小学(学区)一年开展一次二级研讨活动,一学期开展一次三级(学校)研讨活动。
例如石井中心小学(学区)每学期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在计划中
具体安排一些学校承担研讨任务,使各校明确工作重点、任务和方向。他们的做法是:
抓基地校研讨,使校本课程走上轨道。从2005年9月起,开展以点带面推进式工作,首先确定成功、厚德、菊江、溪东4所基地校。在成功、溪东两所学校举行两次渐进式校本课程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活动按观摩活动、参观资料、组织评议、学校介绍课程开发实施经验、互动交流五个程序进行。第一次于10月份在溪东小学举行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开设了人文类《溪东的石材业》及技能类《围棋》两大类。研讨中发现了问题“校本课程是不是基于学习基于兴趣?校本课程要不要教材?”。第二次于12月份在成功中心小学举行,活动主题是《郑成功纪念馆》,与会教师先观摩了活动,再分成五个片区进行交流,接着大组交流。由参加泉州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的老师介绍华东师大王斌华教授关于校本课程的解读,同时就第一次研讨中的问题请教专家进行答复:校本课程是基于学习,也基于兴趣;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决定。第二次研讨后,他们发现有些校本课程可以在临校共同开发,如成功中心小学的郑成功文化,溪东小学的石材和乒乓球、围棋,厚德中心小学的口语训练,菊江小学的毛笔字和中国画等,随后就在其他学校借鉴开发。经过两次研讨,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路逐步清晰了,效果一次比一次明显。
抓教学片研讨,使校本课程在协作中发展。针对校本课程开发难度大、师资缺乏等困难,06年2月起,石井中心小学立足学校实际,整合各校师资力量及校本资源,改变各自为战局面,把同一个学片中的5—8所学校形成合作团队,以教学片为单位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由各片片长组织,联合片内各校教研力量进行备课、开发课程、研课等,从粉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
抓中心校教研,使校本课程在常态中发展。他们不仅重视学校、片区研讨,还重视中心校研讨。从2006年9月起,中心校整合各校资源,定期开展专题性研讨,逐步提高校本课程研讨水平。2006年12月4日,菊江中心小学开展校本课程《美术与书法》专题研讨,提供了手工、书法2节课;06年12月25日在省示范小学厚德中心小学开展了《文化艺术类》的诗词欣赏等专题研讨;08年4月10日在泉州市示范小学菊江中心小学开展了文化艺术类《南音》。《美术与生活》专题研讨;08年9月20日在厚德中心小学沿海片教学研讨中提供了“常态实施”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中心校要求各校将校本课程纳入周三教研,以周三教研作为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研究的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加校本课程研讨机会。
三、反思总结,增强信心,不断提升我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
1、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几年来,我们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校研讨活动。每年一次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小学研讨活动,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单位开展每年一次市级专题研讨活动,在活动之前要求各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活动后形成文字材料,把每一次活动的学校活动方案、纲要设计、经验文章组成一组稿件,发表在《南安教育》刊物上,供各校学习参考。我们还重视向上一级选送优秀文章参加评选和汇编。2005年4月向泉州市教科所推荐12篇校本课程纲要设计参加泉州市评选,有8篇纲要设计被选入汇编。2006年5月泉州市校本课程研讨会在德化县召开,我市有《“叶飞将军的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兼谈《三字经》(节选)品读与鉴赏教学设计、《用好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三篇文章被选入汇编,其中斗南中心小学黄福成校长在“泉州市校本课程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
2、领略成功,增强信心。几年来,我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始终坚持明确方向,知难而进,持之以恒,不断提升的思路,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成效初显。现展示几个镜头,可见一斑:
乐峰中心小学开设的高甲戏这门课程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南安电视台、泉州晚报相继进行采访,同时在网上及各杂志都相应转载报道,使高甲戏这门艺术在学校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此外其他课程下的学生在参加市级举办的各种竞赛中多次数,多人次获奖„„。
翔云中心小学在参加各级硬笔比赛中,先后有三人次获南安市一等奖、泉州市二三等奖,两人次获南安市二三等奖;在毛笔比赛中,有两人次获南安市二三等奖。在实施《农村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学生创作的作品参加南安市竞赛有两人次获一等奖,推选至泉州参赛获一等和三等奖,另选送参加泉州市绘画竞赛共有3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3人获“佳作奖”。
石井菊江中心小学的教师论文多人次在市、省、CN刊物上获奖刊登。学生书法、美术、手工作品、南音演唱演奏有近千人次在市、省、全国比赛中获奖。作品刊登在《泉州晚报》、《美术报》、《小学生周报》、《少儿美术》等有100多人次,学校两次被中国教育报评为“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南音队赴北京演出获优秀奖,本村李成计老先生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七位小学员得到“优秀奖”,并受文化部有关领导的接见和表扬。2004年9月4日,《厦门日报》刊登《八旬老翁和他的“丫丫”南音班 》;2005年11月7日《海峡都市报》C3版刊登《淗江有支儿童南音队名扬京城》。2006年01月31日南音爱好者论坛上厦视看戏栏目,2006年03月04日《8骏马: 拉动南音网上行》《东南早报》,2006年03月15日《八零后的前卫与古典》《海峡都市报》,2007年2月13日台湾教授卓圣翔应邀给少年南音队的孩子们上课,2007年9月23日淗江少年南音队代表南安参加南安市庆祝“三姐妹”社十周年南音晚会《迎宾曲》,2007年本校学生李仕林第一次参加泉州中小学南音比赛荣获“三等奖”。
如今,我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已经初步迈出常态实施步伐。在这一路上,承载的是风雨,带来的是彩虹,我们坚信今后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3、反思问题,不断完善。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冷静应对,寻找策略,不断完善。一是师资问题。部分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比较淡薄,认为有考试的语、数、英是主科,其他科目是次科,可以应付了之,挪作它用。教师的知识、能力不能适应课程开发的需要,在短期内难以真正实现自下而上、权利分享、责任分明、自主开发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纳入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中,将校本课程与学科教学的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师资整体素质。还要制定一些有效的课程开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积极性。由于山区生员少,按现行师生比例编制偏紧,教师的工作量大,留给教师独立钻研的时间少,因此,要适当增加山区教师的编制。
二是课程评价问题。现行的教师评价中更多的是看重语、数科的成绩,非语数的评价地位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而且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没有规范,评价手段单一,社会、家长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教师投入的热情也比较少,开发实施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为此,逐步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在尝试着建立《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于实施的情况纳入教师评价考核内容之中,作为评先、评优、评定职称的一个条件,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
三是满足学生需求问题。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各方面都优秀,真可谓“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因此,学生在选择校本课程中就会遇到“萝卜青菜”我都爱,但是学生又只能选择一种,只好“忍痛割爱”。这样就出现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所以,如何更好地避免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执笔: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余跃明)
第三篇:教学常规管理规范
牛栏前学校初中部教学常规管理
一、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的行动规划。每个教师都应该在明确自己所任的学科、年级以后,编写出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计划的基本要求:
1.在开学前一天,学科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须通过共享向教学处提交电子稿《牛栏前学校初中部2014—2015第一学期xx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牛栏前学校初中部2014—2015第一学期x年级xx科教学工作计划》。2.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要有标题(3号字加粗)、拟定人(小4号字)、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主要工作、实施措施;要附周工作安排(小标题加粗4号字,内容4号字不加粗)时间统一是2014-09-01。
3.教学工作计划要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课标要求、教材分析,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其分析,要有教学实施的基本措施和思想,要附周教学进度表(小标题加粗4号字,内容4号字不加粗)。时间统一是2014-09-01。
4.计划要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师生自主发展,切实可行,忌假大空、上网下载、雷同、张冠李戴。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发挥群体的智慧,有效地弥补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更能使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在碰撞交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1.初中部实行“共享”备课管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须在共享上存用。
2.集体备课由学科教研组长负总责,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负责。做到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共同使用。学科教研组长每月要把本组年级学科集体备课检查落实情况书面电子上传教学处存查。
3.年级备课组长开学前要及时做出计划安排,列出备课课目提纲,分配主备人员。主备人员要提前一周将教案提交备课组长审阅,并及时群发备课组成员征求修改意见,由主备教师(主讲人)汇总后在会上讨论确定。确定的教案要署上主备人员姓名,以示负责和学校版权所有。
4.年级集体备课会议由年级备课组长每周召集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做好会议记录备查。
5.教师原则上按集体备课确定的教案上课,新教师要认真理解并严格执行集体备课的教案。6.集体备课要说课,教案、课件齐全,相互依托,脉络清晰,至少有两个层次的练习题供老师选择,有一套备课组通用。
三、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备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1.要熟悉新课程标准要求,深入钻研教材,统观全局,抓住主线,同时要明确各单元和各个课题的教学目的、任务,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研究各单元知识在全书中的地位、作用及相关联系。
2.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3.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全面照顾,又要区别对待。在备课中对A、B两个层次的要求要作出注明。
4.要合理安排教材内容,选择适当方法,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科学精巧地设计板书和课件。
5.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教案和本班学生实际,统一教学进度,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课后要及时写出教学反思。
6.参加教学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要写出教案的详案,教案、课件、作业安排、单元练习等齐全;老教师详略兼备。
7.教案、课件、作业安排、单元练习是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由教学处布置,科组长负责检查,一般每学期开展四次,结果予以公布并与绩效考核、考核挂钩。
四、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1.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增减课时。调整课时、停课要写书面报告→须经袁主任批准→由教学处转发通知→级组长安排→方可实行(校长批准、袁主任同意或自己调好课也要必走这个程序)。
2.教师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课。要求教师提前2分钟到课室,指导学生静心养性,做好上课前的准备。不得早退(如果铃声故障提前30秒下课或正常铃声未响就下课均为早退)、拖堂(超过一分钟时间为拖堂)。3.上课前要点名,并及时找班级值日生签名,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情况,有问题要(或班长)上报班主任。
4.规范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要做到:清晰、简练、准确、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文明、质朴、规范。课堂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英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授课。5.教师禁用“忌语”,杜绝一切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要关爱“学困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止学生上课或将学生赶出教室,批评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处理问题要干净利落,因为你这时是对一个班级而不是一个学生,不要因为一个学生就影响全班同学上课,不允许借故退出课堂或停止授课,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和班主任联系或联系级组长处理。
6.教师衣着要整洁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不染黄(红)发,不理怪发型,校园内禁止吸烟,不允酗酒后上课。
7.积极构建师生自主发展教学模式。要面向全体,照顾两头,讲、读、议、练相结合,做到师生自主,课程开放,讲有重点,练有目的,精讲精练。
8.课程内容要经典、实用、开放;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和校内功能室的作用,切实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益。
9.板书安排要合理,主、副板书要明了,内容清楚,条理分明,文字规范,书写工整。1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法指导,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发展。
12.上课环节要完整,尤其是上课在即将结束的前5分钟一定要小结和作业布置。余映潮老师对语文教学的五句话,望向老师解读一下:1.精细研读教材,整合教学内容。2.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3.重在语言教学,深入课文文本。4.创新设计要求,突出能力训练。5.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王荣生教授评课》
三、课堂教学(25分)
A.要求:每堂课要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两个结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问题”与“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学习潜能。2.“三个允许”: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辩。3.“四个带入”:把激情带入课堂;把才智带入课堂;把微笑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4.“五个要”:课堂引入要自然;课堂提问要巧妙;重点难点要突出;知识过渡要平缓;总结反馈要及时。
5.多媒体利用要恰到好处,决不能把多媒体辅助上课成“放录像”课。6.体育与艺术教师要认真落实项目模块教学,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与艺术意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按要求上好体艺课,未按要求一次扣2分。7.按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加快或放慢教学进度,不得擅自停课,不得私自调课、换课。无故旷课一节扣10分;私自调课或换课一节,扣2分。8.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每堂课须按规定填报《课堂日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提前下课)、不拖堂;对上课睡觉、玩手机等违纪学生给予及时教育;迟到或早退(提前下课)一次,扣1分。
9.上课期间不得接听手机、不准在教室抽烟、不准坐着讲课。违者,一次扣1分。B.考评:具体由两条途径同时考评,学期末进行汇总。
1.第1-5项,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扣5分,最低记零分。第6-9项按所列分值考评扣分。2.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考评,五、听课
1.教师每学期听课数不少于15节,教龄不足三年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行政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班主任尽可能多听本班课,任课教师以本学科为主,并注意吸收其他学科教师的长处。3.听课前一定要先了解教材内容与要求,按学校《听课本》做好记录;听课后应如实、客观地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写出心得,听课者主动联系开展评课活动,促进相互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4.听课前要一般至少提前10分钟通知执教老师,并在预备铃前进教室。听课过程中要注意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教学处、科组负责人要经常听推门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学处每学期组织一次优质课比赛。各科组长要具体负责,人人参加,个个评课,发言要有针对性。
6.教学处将教师听课、开展公开课等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六、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教师可将作业分为A、B两个层次布置。每生要有一个作业登记本,作业内容写在黑板上,同时要说明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要求和上交时间,并督促教育学生按时、按数、按质认真地独立地完成作业。
2.作业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设计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使学生通过典型练习,巩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3.作业题型要多样,灵活多变,富于启发性,要密切注意新题型的出现。鼓励学生模仿试卷出练习题,将“拐杖”交给学生。
4.作业比例要适度,结构要合理,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每天作业量语文、数学、英语要控制在30-40分钟以内,物理、化学、历史要控制在15-25分钟以内,生物、地理尽量不留课外作业,信息、美术、音乐作业在课内完成,倡导精练,反对搞题海战术。教师布置作业前要试做,保证最佳的作业内容以及合理的作业量。休息日和节假日可布置每天不超过2小时的作业。
5.作业要及时认真批改、反馈和讲评,批改作业要有记录,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讲解,讲解后还要进行批改。6.作业批改一律用红色笔以百分制评分并签署批改日期。倡导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评语。
7.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批改总次数不少于课时数;辅导练习等可以抽改,其它作业但必须全收,并做记录。语文科的作文内容一学期要计划出来(月考就是根据作文计划的大小作文进行),一般一学期各不少于10次。
8.批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通过作业批改和学生进行沟通和联系。
9.作业批改情况是教学处的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严禁学生代教师批改作业的现象。作业布置要
有三个估算:
1、估算时间量;
2、估算含金量;
3、估算难易度; 五个不要:
1、不要搞题海战;
2、不要搞单一式;作业可以分类型,把考试的题型教给学生,把握出题的方向,以便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
3、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层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作业有弹性。
4、不要搞一言谈。一段时间过后,弯下腰来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做题是难还是易,是深还是浅,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5、不要搞惩罚式;一个字、一个单词、一个化学、物理名词写错,不要罚抄30遍50遍,那是没用的,你可以跟学生说,抄写认真、明白、组词、区别比较、找出错误原因、写出来比罚抄N 遍要强。学生作业“四没有”:
1、没有抄袭现象;
2、没有涂黑毛刷;
3、没有潦草字迹;
4、没有错乱格式。
老师对作业要做到“七有”:
1、有布置;
2、有上收;
3、有批阅;
4、有讲评;
5、有记载;
6、有整改;
7、有起色。
七、辅导
辅导是查漏补缺和课堂
1、有布置教学的必要补充、延伸。1.辅导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而言,不能把辅导当成课堂教学的延续或为赶进度而讲新课,更不能占用下午自习进行全班辅导。2.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注意培养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3.注意发现和培养智力超常或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为这些学生创造条件,个别指导,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
4.辅导方式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答疑、补课形式进行,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5.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每单元、每课时教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6.习题课要对习题进行分层、归类,重点讲解与一般处理相结合,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7.充分利用课堂学生练习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辅导个别学生,辅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8.每学期学校对培优补困突出的老师给予表彰。对拔尖学生辅导的基本要求和做法:(1)提出较高的目标,鼓励拔尖;
(2)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举办专题讲座;
(3)出版墙报、刊物和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活动;
(4)有计划地组织实验、参观、访问、交流等活动;(5)提供一些练习题,介绍一些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介绍一些相应的资料、参考书,指导他们阅读,及时答疑;(7)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典型的经验、成果;(8)不断鼓励,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对中下学生辅导的基本要求和做法:
(1)做好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实际,弄清落差的原因,满腔热情、循循善诱,具体指导和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3)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多回答一些可以解答的问题,列举他们习作中有创见的点滴事例等;(4)对他们的作业全批全改,定期面改;
(5)多为他们进行复习旧课,及时辅导听不懂的内容,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6)成立补课小组和互帮小组;组织学生交流介绍一些记忆的方法;
(7)设法为他们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排除一切心理压力;
(8)加强与家长联系、学科老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统一步调。
八、考试
考试时教学质量测定的一种方法,是获取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要的环节之一。
1.考试分为平时测验、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几种。平时测验由科任教师随堂进行,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学处组织进行。2.学生考试成绩具体见月考安排表。
3.试题难度设置。试卷准备由年级同科教师统一协商,按期末考试试题格式,试题难度按基础题65%,中难度题20%,选拔题15%。
4.各备课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好各项检测的命题工作。命题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注意知识的宽度、深度和题量,以期达到命题的科学性。科组长在综合同科组老师的试卷进行严格筛选,力求50%以上的及格率,考完后科组长对每次教师出题质量予以分析,对出题质量高的教师上报教学处给予适当奖励。
5.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每位任课教师都有监考的义务。监考员考前十分钟到教学处领取试卷(有其他要求的除外),监考过程中要按时发卷、收卷,认真执行考试纪律,不得随意离开考场,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6.认真组织好阅卷评分工作。每次考试采取教研组集体批卷,统一标准、流水作业。试卷批完后,由科组长组织统一拆封,拆封后一律不得改分,有核分错误问题由批改此题的教师及科组长统一处理。
7.在批卷后2天内,任课教师要认真及时做好试卷分析,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便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改进教学工作。
8.平时测试成绩综合后要分等级在第三次月考之后及时录入学籍簿。
九、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过程起反馈与调控作用。(一)命题质量标准评定
1.质量分析首先要指出命题范围内容,分析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紧扣教材与结合学生实际。
2.要分析试题的难度值,提出对试题梯度,层次的看法。
3.分析试题的效度和信度。试题的效度是考试正确性的重要指标,表明测出学生实际能力的程度。试题的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数据,提出分析人意见,对试题总的看法,构成试卷分析的第一部分。(二)学生答卷问题分析 1.学生对所考察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学生对所考察内容答题规范化程度。
3.学生对所考察内容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析学生试卷中典型错误范例,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
综合以上四点分析出教学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三)每次考试后由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和科组长负责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将分析结果按年级电子文档上传教学处共享。
(四)质量分析会由年级组织召开,校领导、教学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相应年级的老师参加,对考试质量做出科学准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牛栏前学校初中部 教学处
第四篇:常态课堂管理 实施意见
方吕小学常态课管理实施意见
常态课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阵地,一节好课一定要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魏书生、于漪等称得上教育家,极少用多媒体,更没有开口闭口的“你真棒”,但眼神中、话语间无时不流露出对学生的关注与爱护,有时一节仅一两个问题,清新、自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心智,获取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每天实施着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使学生全面发展。课的质量高低不仅决定知识的巩固性和深度,而且决定能否培养起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热爱、对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尊重。常态课的研究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是在成功的经验中凝结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探寻突破点,在教育理论中寻觅支撑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捕捉拓展点,所有的老师都要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常态课的内涵,走向课堂,走向真实,走向大师,与经典为伍,与时代同步!为此:
1、学校要努力形成虚心学习、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的良好风气。听课、评课是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的重要形式,全体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去听课,原则上应该先调好自己的课程,不能因听课而耽误上课。
2、每周学校校长听课2节以上。其他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人1节以上。学校按照每位教师听课节数以及听课质量给予评分。
3、教导处、班主任都就协助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如时间的安排、电教设备、课本、椅子的准备等。
4、听课时,听课教师要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不中途离场。上下课应与学生一齐起立,以示对执行者的尊重。
5、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授课学校、班级、老师、讲授课题、教学活动过程、板书、简评等。
6、要认真参加评课。大家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该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以利改进和提高。评课不能搞“一团和气”或互相“挖烂疤”。
7、哪一级组织听课,就由哪一级组织评课,要做好评课记录。
8、各任课教师本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平时要不断学习、贯彻执行市局下发的《寿光市小学各科常态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将常态教学落到实处。
第五篇:华山实小常规管理规范--最新
华山实验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常规教学管理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督促教师自觉地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基本规范
1、认真全面做好课前准备,提前侯课,课堂教学中不准出现知识性错误,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2、教师应按学校制定的课程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不准空堂,也不应拒绝领导和其他教师听课。如被学校发现或经由教师举报,空堂一节,从课时费中扣除当节任课教师10元钱。
3、如需请假必须事先调课,凡是报由教导处安排代课的,代课一节5元,从被代课教师课时费中扣除。
4、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间离开课堂,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离开课堂时,要马上通知学校委派其他老师到课堂。
5、上课时不得接打电话,不准抽烟,不得处理与本节课无关的事务,不准酒后进课堂。
6、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7、教学中应站立上课,学生进行作业、实验等操作活动时,教师应行间巡视指导,巡视时的语言和动作以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活动为宜。
8、仪表端庄、穿着整洁,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规范课堂用语,坚持用普通话上课。女教师不得穿超短裙、吊带衫上课,所有教师不准穿拖鞋上班。
9、要重视规范学生的坐、立、行姿势以及看书、写字的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护学生的视力。
10、板书要工整、清晰、有条理,注意书写规范。
11、作业批改及时,规范,重视反批,批阅需有两个等级,质量成绩(优、良、中、差)和书写成绩(甲、乙、丙、丁)。养成学生按时上交作业的习惯。
12、教态亲切、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13、除语、数、英外其他学科不准出现自习课情况,如被学校领导班子不定期巡视发现3次,进行校级通报批评,若继续出现,期末课时费减半处理。班主任必须每周有一节室内小学科(音乐除外)的听课记录。
14、体育课上不准出现放羊式教学,要有教学内容。如若放羊式教学经由学校发现3次,进行校级通报批评,若继续出现,期末课时费减半处理。
三、教研活动管理规范
1、教研活动2周一次,以学科集体集中活动和年段学科分散教研相结合的形式。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对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除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外,还要在期末扣去一定的课时费。
2、教研组长按照学校教科研活动计划制定本组教研活动计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活动形式、参加成员、活动时间等,并按活动计划开展好教研活动。
3、活动内容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随时根据教研室的活动内容和视导要求确立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做到研究主题化,主题系列化。有计划,有记录,体现实、效、新。
4、教研组长对每次的教研活动做好记录,作为期末教师奖惩的依据,为期
末课时费的结算积累真实的数据。
5、及时做好档案整理,学期末,各教研组长要将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考勤记录、活动记录、听评课记录等过程性资料交由教导处,并作为考评教研组长的依据。
四、科研活动管理规范
1、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协调、目标考核工作,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区级课题至少每学期搞一次镇级课题成果展示,市级课题至少每学期搞一次区级现场展示。
3、为了更好地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力量,整体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至少每月一次调度课题研究进展。课题全成员严格执行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4、邀请课题专家组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按正常的进度进行。
5、及时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并且做好兼职的资料员,以确保研究档案的完整、有序。
6、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集体研究学习活动,并作好记录。
7、课题组成员要遵守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按时按质完成承担的研究任务。骨干教师和主研人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8、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阶段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目标、任务、方案和内容,领会其实质。
9、课题组成员主动开展理论学习,了解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已有成果,提高研究的科学性。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科课题组组织的集体研究学习活动,接受课题领导小组指导、检查和考核。
10、课题研究常态化。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作好记录,为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翔实的素材。五、五项常规管理规范
1、备课。
电子备课和手写备课相结合,学案设计和教学设计相结合,要先周备课,课后及时反思,加强备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备课质量。将备课质量和期末课时补助挂钩。备课质量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备课不全和备课质量较差者,将视为不合格,课时补助减半。
2、课堂教学。
A.教学内容选取适当,允许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整合、调整。
B.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设置合理、实效,能有效落实。
C.教学方法、手段合理有效,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提高。
D.问题设计有效,能促进课的进程和学生的有效思维;练习设计、作业设计与当堂测试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需要,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板书等设计合理。
E.有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能够做到师生、生生、生本等的有效互动。
F.教学思想符合新课标精神。
G.教师教学基本功好,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3、听课。
A.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5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5节,学科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期末以教研组长公布的实际听、评课记录为准发放补助。
B.由学校安排的校级公开课,参与上课者每学期期末补助100元。参与听课、现场评课发言并留有评课记录者,期末在总课时费的基础上每人每次加10元。不服从学校安排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直至考核不合格。
4、作业批改。
A.作业设置合理有效,能达到训练与检验的双重目的;数学作业本的使用频率:一二年级(小演草)一周至少2次,三—六年级(大演草)一周至少2次。作文至少2周一次。
B.教师能够全批全改,做到及时、认真,返批要注重落实。
C.批改要规范,有日期,有对错成绩和书写成绩。作业成绩分优、良、中、差4个等级,书写成绩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作文的批阅还要要有眉批、旁批和总评。
D.教材和课堂练习等材料中的拓展题目要进行认真的辅导与批改。E.要训练学生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常规检查管理规范。
A.常规教学检查每月一次。
B.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校长、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组成。检查小组的职责是具体开展实施教学检查工作,做好检查分析总结工作,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C.常规检查的具体内容为: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测试。数学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小演草每周2次,大演草每周2次)、配套练习册、数学周记(一、二年级不设)、数学手抄报、追踪学习的预设与实践、单元测试。语文作业包括:作文本、配套练习册、生字本、日记本。英语作业包括:学生评价手册、练习本、课外作业、单元测试。其它学科重点检查备课、展示性作业(手抄报、校本作业本、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
D.常规检查时间,检查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做好检查分析,并在最终结果上集体签字、留存,作为期末教师评价的依据。
七、备注
从本学期开始,学期末工作量核算中加班额系数一项,班额系数具体为:40---45人系数为1;45---50人,系数为1.05;50---55人,系数为1.1;55---60人,系数为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