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溉澜溪小学:陶艺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溉澜溪小学:“陶艺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实施方案
一、拟定“陶艺教育”为亮点特色总体目标,打造教育品牌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在小学阶段,我们往往把语文、数学成绩来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努力造就一批文学家、数学家似的专业人才。而事实上,社会需要的是什么?高素质的人才,这里的素质是指什么?是指人的潜能和品质,品质又是指什么?品德与质量。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就是将人的“德性”放在了首位。“生生有德有才”是我校的育人目标,“陶艺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突出学校的办学亮点和特色。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所需。中国陶瓷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称为“烧陶”),是中国人类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长相。一方面,中国陶瓷艺术接受了儒、道、佛文化的渗透和洗礼,其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它可以培养学生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素养。二方面,陶艺的传承是指陶艺的民族主义教育,它以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和本民族陶瓷艺术特有的审美心理为基础,以中国的艺术为指针,实施促进陶瓷艺术与我国整体文化教育发展同步的教育思想和运行体制。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由本民族文化孕育形成,是与其他民族同单元文化艺术不同的。因此,通过陶艺的表现形式可以体现民族精神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有利于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树立热爱中华民族,为实现胡锦陶同志提出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所需。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劳”、“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是“德性”的化身;是人的“理性认识”和“创造思维”的反映,是“审美能力”的体现,是“实践能力”的结晶。因此,从小实施陶艺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是深化新课程改革所需。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长期影响世界陶瓷的发展,世界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认识也是从cha(陶器)开始的,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近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引入,陶艺从融入现代生活到艺术观念的表现,从设计理念到公共艺术的介入以及陶艺教育等方面已经落后于西方,曾经享有陶瓷大国的美誉风光不再。在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陶艺教育已进入大学、中学、小学课堂,陶艺创作和陶艺文化逐渐普及。而在我国,除大学四年本科教育有陶瓷艺术课程设置外,中学、小学陶艺课程设置几乎为零。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开设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各类学校艺术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陶艺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作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4、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需。我国陶艺教育是由民族主义教育、主体教育、理性教育、素质教育集约整合而形成的。陶艺教育是一个学生实践活动很强的过程,从设计方案的制定,独立选择材料、工具和技法,制作步骤,陶瓷烧制,完全是一个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学科,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它需要通过哲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多种知识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修养和艺术品质,付诸实践创造,形成艺术作品。在韩国,学生创作的陶瓷作品还可作为商品交易,由学生自己进行推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从中获得艺术创作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5、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倡导构建和谐世界。重庆市市委书记汪洋在市委二届九次全会上提出要建设“和谐重庆、人文重庆”,目的是想通过人文精神来熏陶重庆市民。江北区委、区府提出了“创意江北、实力江北、和谐江北”的战略思路,大力实施文化推动战略,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积极培育新型的主流文化意识。由于中国陶瓷艺术渗透了很深的儒、道、佛等传统文化,可教育人们“弃恶从善”、“功德无量”的为人之本。在学校教育中可通过学生感受陶瓷艺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培养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制作作品
二、提升陶艺教育品质,培育人文精神
在实施“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导下,我校实施陶艺教育明确了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提升陶艺教育品质;第二个主题是培育人文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不是“工匠”,而是未来的“艺术家”,不把学校当“工厂”,而当“以陶育人”的地方。为实现两个主题,我们大力开发陶艺校本课程,编写《小学陶艺校本教材》,开展教学研究,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和五个子目标。
课程总目标:通过陶艺工具、材料的选择、设计与制作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通过学生对陶艺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激发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培养学生民族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陶艺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促使学生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养成做事“耐心”、干事“细心”、做人“诚心”的良好习惯。五个子目标: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学生运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改变形体,激发学生探索陶土和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生强化眼、脑、手的协调运用,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陶艺和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轻松的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交流、分析与探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泥料沾合、色彩处理、焙烧温度、陶 的保护,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技术创新精神。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不同学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作品的交流评价,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
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大力开展“陶艺作品与设计家居装饰”、“陶艺作品与校园文化打造”、“陶艺作品与商品交易”等活动,渗透学生“商业文化”意识。
三、坚持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原则、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为亮点的原则
陶艺教育作为课程来讲,其内涵十分丰富,学校充分挖掘“陶艺”范畴的教育元素,做到陶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原则、陶艺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整合的原则、陶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坚持陶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陶艺教育是十分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它包含了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美学等多种知识在内的人文学科教育。我们要秉承中国传统陶艺教育,就应了解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增进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品质。具体是:
(1)每周早上利用15分钟时间,咏读《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让学生了解本国的民族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使陶瓷作品达到“人物和谐”、“淡然天成”、“寄寓隽永”的艺术境界,真正做到“化人”而不“化物”的教育目的。
(2)每周四聘请专家讲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巴渝文化》,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能挖掘、反映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和重庆本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
(3)每周授课前10分钟,采用多媒体了解中国陶瓷文化。如:从新时期时代的“彩陶文化”,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宋代的龙泉窑青瓷,国际统一命名的元代“高岭土陶瓷”,明代青花瓷,康熙的青花、五彩(古彩)三彩、雍正的粉彩、墨彩等珍贵作品,增强学生从小树立艺术创作的兴趣,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2、坚持陶艺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青少年、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教育,是通过学科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审美、如何健体、如何劳动、如何创造,促使学生发挥潜能,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在实施陶艺教育中,让学生充分了解陶瓷文化,丰富学生文化视野,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的陶瓷工艺不仅仅停留在制作,更重要的是要让陶艺影响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启发人们觉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在我校的陶艺授课中,要求教师授课要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在陶瓷造型制作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陶瓷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求做到学生脑力、体力并重,启发学生大脑的敏感性和创造性。陶艺课比传统的美术课更具具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让他们从中获得创作乐趣和审美愉悦。
3、陶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是一种能力,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陶艺文化建设是我校发展内涵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现育人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改变学生知识面窄、文化修养低、创造能力差的校园文化面貌。
(1)开发《陶艺校本课程》体系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我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广泛收集原始陶艺、民间陶艺、现代陶艺、学生作品,从文字、声像、图片进行收集和整理,从陶艺表现手法、塑造手法、欣赏构成教材结构框架。第一、从表现的内容角度去确立教材横向体系:教学重在引发学生创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生活趣事、童谣、传说故事、心中之事为主线,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人物、动物、实物为内容,张扬学生个性。第二、从塑造的形式去确立教材的纵深体系。儿童塑造有这几种:建于捏成型、泥板成型、盘筑成形、挖空法、综合成形等。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儿童迅速掌握的方法,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减轻学生在技法学习上的负担,渗透性让学生掌握技法。第三、从欣赏角度充实文化底蕴,丰富教材内涵体系。教材充分展示原始陶艺作品,如:半坡出生、文化的彩陶人面、鱼和鹿纹、彩陶舞蹈纹等;民间陶艺作品,如:盘、碗、罐及各种鸟兽玩具;现代陶艺作品,是通过拉怌机造型与各种工艺制作的有机结合,如:陶瓷装饰作品和现代建筑风格。学生作品,通过学生的欣赏、评价、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师资培训。我校专门聘请了陶艺专家每周一次对教师进行培训,骨干陶艺教师对普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初步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搞特色活动。学校特色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将学校特色内化为学生素质。我们组织学生到重庆洪崖洞、重庆会展中心参观世界各地的陶艺作品展出,组织学生“
六、一现场作品制作评比活动”、“陶艺作品商品交易活动”、“迎新年、赠陶艺、送温暖”等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创造鲜明的陶艺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和无形的。我校充分发挥隐性教育作用,提升师生审美情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以环境和氛围来教育每一位学生,学校在专栏、橱窗介绍中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走廊处悬挂伟大哲人、艺术家和精妙陶艺作品,操场上、校门、办公室处处可见世界各国陶艺作品,围墙镶嵌汉砖车马图案,陶艺工作室有重庆市著名书法家朱墨先生书写的《天工开物》四个大字,陈列柜里有教师、学生无数陶艺作品。近年,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学校打算塑造象征学校精神风貌的陶艺塑像,还设想通过学生一代又一代来塑造“秦皇陶俑”、“万里长城”,以丰富学生文化艺术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3)陶艺特色打造成校园文化
陶艺特色如果停留在表现的层面上,只能算学校的一个投资项目或学生今后萌生的手段。如何深化,如何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我们去研究,如果领域提高了,师资水平、学生能力达不到,我们只能通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朝着一个目标引领。争取努力实现“三个走向”:走向艺术-发挥美育功能;走向经典文化-丰厚文化底蕴;走向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以“三个走向”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做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人。
三、把陶艺教育真正落实到常规教学中、落实到校本教研中、落实到教育科研中、落实到“美德”教育中
我校在实施陶艺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质量”为中心开展,提倡“质量是生命线”的观点,把陶艺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在力量,不求“量”,只求“质”;不求“外表”只求“内在”,教学真正做到“四个落实”。
1、把陶艺教育落实到教学常规教学中
(1)确定授课内容:低年级备课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喜欢顽泥巴为主,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泥巴的硬、软、干、湿等不同性质并自由自在地变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二是鼓励儿童尝试多种技法、探求陶土的可塑性。如:揉、搓、切、打、挖、刮、堆等技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主动探索;三是能够捏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年级内容一是尝试各种辅助材料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如:水果类、生活用品类、交通运输类等;二是把握雕塑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并能与他人团结合作完成作品;三是尝试运用各种技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逐步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养成欣赏作品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高年级内容一是喜欢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作品创作的背景、内容、形式、风格等,能进行自主探究并创作艺术作品。二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创作作品之前,能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选择材料、工具和技法,有步骤地进行创作,能注意到特体量感与动势的表现,并逐步接触拉怌制作出简单的怌体,学习简单的釉色法。
(2)探索教学模式:为充分落实教学目标,我校陶艺课初步形成四个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激趣认识,自主探索--变被动参与为自我需要。
投入体验,开阔视野,陶中有艺--变知识传授为人文渗透。
引导创新,鼓励创新,鼓励求异,动手动脑--变简单作业为自我表现。
多向评价,多种形式,激励进取--变等级选择为全面评价。
(3)熟练技法技巧:为了提高学生技法技巧的熟练程度,把学生作业贯穿于平时生活中,使之养成习惯。学生作业分为课前作业(如:学生网上查询陶艺资料、准备工具材料的选择)、课堂作业(如:拉怌,晾干,上釉,烧制,出窑)、课外作业(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创作)。
(4)评价交流,共同进步:评价交流包括谈陶艺制作感受-介绍自己作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综合分类:敢于说的人10分,敢于动手的人20分,敢于创造的人30分,作品精致的人40分。
(5)反思总结,不断升华:要求教师平时对典型的陶艺课进行反思,并写出相关案例或论文,每期写反思或案例4篇,期末论文1篇。
2、把陶艺教育落实到校本教研中
开展讲座:每月定期请陶艺专家开展讲座1次,每期陶艺授课教师进行专题研讨2次。开展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重点研究五种课型的教学方法
A、以作品为主展示的欣赏课。B、以基本技能练习的训练课。C、以专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D、参观学习的活动课。E、以制怌后期上釉、装窑为主的整理课。
召开现场会。邀请陶艺专家和本区开展陶艺课的兄弟学校,举行师生作品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由专家组评出优秀作品。
组织10人的兴趣小组。每周三把对陶艺课感兴趣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以此引领全体学生。
作品推销。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推销,使学生懂得原材料-设计-加工-产品-推销的全过程,增强“商业意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为成功而获得自信。
3、把陶艺教育落实到教育科研中
陶艺教育重点是挖掘陶艺的“教育”元素。为提高陶艺的教育品质,我校建立了学校总课题-年级组子课题-教师小课题的研究模式。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研究。《儿童陶艺造型特点与审美倾向的研究》、《小学陶艺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陶艺教育与巴渝文化整合性研究》、《陶艺教育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性研究》等。在学校大课题研究的条件下,要求教师研究范围“小”、质量“高”、针对性“精”,扎扎实实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
4、把陶艺教育落实到“美德”工作中
这里的“美”是指陶瓷美术(审美)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这里的“德”是陶艺文化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校在实施陶艺教育中,首先以坚实的美术基础作为陶瓷美术专业的基础。这种坚实的美术基础,不仅仅体现在“画”的造型和能力上,更重要、更内在体现在诸多艺术思维能力上。其次,确立艺术创作和产品设计并重的陶艺思想,要求学生在个性化、独创性方面得到发展。由于人们对艺术品位、风格特点、审美情趣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教学也开始放在了培养学生综合创作的设计能力上。其三,要求学习运用并发展我国优秀的陶瓷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完成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用陶瓷艺术语言来表现“荣辱观”、“礼仪廉耻观”、“修身养性观”,挖掘传统美德一切有益的、富有生命的部分,使之为我所用。这样我们的陶艺教育才能即有自己独特的面貌而有具普遍的教育意义。
第二篇:《小学陶艺教育》
小学陶艺教育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陶艺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陶艺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更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陶艺已经不再是中国特有的专利,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都把陶艺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学习中国传统陶艺的技术,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教育与生活之中。与陶的故乡——中国相比,其应用范围与文化辐射更为广阔。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教育部〖1999年213号〗)这将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陶艺带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会带给学生无穷的新鲜感,更可以令中小学生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而中小学学习陶艺也是近年来的教育热点,到底学陶艺有哪些好处呢?
艺术性 能带给孩子快乐
陶瓷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美的特征,在欣赏陶瓷作品(图片、录像、实物)中,发展了儿童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儿童努力尝试去发现美的造型,去予以实现。由于陶土可塑性强,具有魔术般的变化,儿童的天性在”玩泥”中得到充分沉浸,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的,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当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等,所获得的快乐,不正是爸爸妈妈所希望的吗
*独特性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陶艺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儿童可”随形”、”随时”、”随地”地自由发挥;儿童自由畅想可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各种信息,进行巧妙地构思,在制作过程中随形发挥,自由组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艺教学,从形状看千姿百态,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从内容看丰富多彩,哪怕是有主题的内容,儿童也会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去挖掘内容。
*实践性 张扬了儿童的个性
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制作了,才能感悟到陶的淳朴与多便的特性,才会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陶艺可塑性强,儿童可随心所欲,均按自己个性特点自由发挥,个性才得到张扬。粗人粗做,提倡作品留有指印,体现朴实无华,大大咧咧”的豪放风格;细人细做,精雕细刻,光滑华丽,体现”形准面光,精巧玲珑,文雅稚气”的风格。不同性格,所制成的作品的风格也不同,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儿童自由组合座位,努力使同桌、同组之间获得认同感,彼此之间个性接近,感情融洽,从而心情舒畅,产生美好的心境,在制作中容易交流,给予共同观点点拨、指导、帮助,使接近个性的作品得到完善张扬。
* 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陶艺是一门综合创作的艺术,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欣赏--操作--再欣赏--再操作的过程。丰富的现实世界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只有发现才能创造美。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后烧制成彩色的瓷器,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儿童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把金钥匙。陶艺教学,无疑是一个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良好场所。
* 促进亲子关系
现在许多陶艺培训班都允许父母陪着孩子,与孩子一起做一件陶品的过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动手的过程是亲切的.这对亲子关系是一种促进.陶艺教育促进少儿身心的发展。陶土是无毒无臭的天然矿物,柔软湿润,可塑性强,亲近可爱。陶艺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都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
第三篇:木叶溪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范文)
木叶溪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学校行政、德育、后勤等所有工作皆围绕着教学工作开展。而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在于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真正落实了“一切为了学生”宗旨,只有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地为国家、人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力度,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以创建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狠抓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学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二、组织机构
学校设置教导处,下设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教研组(其他科目)。
教导处制定教育教学管理方案,督促方案的落实情况,并将结果加以统计。教研组根据方案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教师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记载。
三、教育教学工作
1、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和调整课时。严格按规定开全开足课程。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 1
程的教学。
2、启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努力开设具有各自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办学品味,打造学校特色。
3、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考核制度,严格教学的流程管理,规范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4、制订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其内容包括:①每学期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和教学现状分析;②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③实现教学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④教学主要工作安排表(含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完成时间、负责人等项目)。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印发给各年级组和教师,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教导处组织实施。做好教学管理的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等工作,协调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学校各项教学制度、规划、决定和要求,负责处理日常教务行政事务等。
5、制订好教研计划。其内容包括:①每学期教科研工作情况分析;②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任务与要求;③教科研活动安排表。教科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印发给各教研组和教师,由分管教研(教学)的副校长和教科室组织实施。教研组主要工作内容有:a.组织本组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b.确定教研专题,组织教研活动,总结交流经验,改进教学工作;c.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开展一人一课活动。培养好本组的青年教师。教研组应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每周不得少于1小时。上一堂教改研究汇报课;d.每人至少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
6、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应是全体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是在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时间内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是负担合理、效率较高的质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格控制学生
课外作业量。
四、班主任工作
新的形势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风、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好坏已成为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在构建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班主任岗位培训,明确责任,制订操作性强、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细则。
2、提倡实行班主任竞聘上岗,按照“个人申报——民主测评——校委会决定”的工作程序,让有爱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3、班主任认真填写班级日志和班主任工作手册,要求内容齐全。
4、实行班主任坐班制,强化对学生的全过程管理。
5、建立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度,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态。
五、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辅导员期初制定队工作计划,计划中要体现出完成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各项任务,体现出队的独特风格和特点。积极开展队活动,要扎实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制定出一日两扫两检查制度,培养学生“六勤”(勤刷牙、勤剪指甲、勤洗发、勤换衣裤、勤洗澡)和“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变质食物、不吸渐饮酒、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物)。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月一重点,并加以记载。
木叶溪中心小学
2009年12月
第四篇:《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陶艺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陶艺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更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陶艺已经不再是中国特有的专利,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都把陶艺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形式,学习中国传统陶艺的技术,并融入他们的文化教育与生活之中。与陶的故乡——中国相比,其应用范围与文化辐射更为广阔。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教育部〖1999年213号〗)这将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陶艺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形式的一种,仍然没有真正走入课堂,一些地区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对陶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同时由于陶艺教学中用到的陶泥原料、陶艺工具等都限制了陶艺教学的发展,更缺少的是科学化、实质性的教学研究者。一系列的现象说明陶艺教育工作还没有步入正轨。因此,如何使陶艺教育在小学顺利、积极开展,切实探索一条适合小学陶艺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有一定意义的。
捏泥制陶是人类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随着孩子的充分想象与灵巧的手的完美结合,把一块块泥变成一件充满稚拙、灵性的作品,不但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质,又充分了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这些都为学生培养了较高的审美情趣、激发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我校决定对陶艺教育在小学学科教学进行开发,在对陶艺教育进行系列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发陶艺校本教材,进行陶艺作品的制作等。我们决定在教学中采取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难易不同的课程内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起努力共同探索陶艺教育在小学的开发,我们积极对陶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如果能够得到升级,一定会得到许多有价值的陶艺科研成果。
二、研究目标:
(一)陶艺教育课的课程特征:
1、目的性:陶艺教育课具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即以本课内容为主的教学结果,它侧重于学生自我想法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模仿与再创造的建立等方面,这些目标都是发展和延续的。
2、工艺性:陶艺教学中一定要借助一些陶艺理念与技法,否则很难称为“陶”。
3、艺术性:陶艺教学活动既重视艺术审美特征,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点同其他美术的基本特性是相同的,也就是它的艺术价值,因此陶艺更重视其艺术性。
4、实践性: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制作了,才能感悟到陶的淳朴与多变的特性,才会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5、独特性:陶艺本身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而且创新是陶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因此它的独特性是任何艺术类别代替不了的。
(二)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小学教育中开设陶艺教育课,开展陶艺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等理论问题。
(三)通过课题研究,探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陶艺知识、内容、技法及创作。
三、研究内容
(一)欣赏陶艺作品的研究
通过欣赏一些陶艺作品,了解我国古代陶文化,不同时期不同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了解,开设欣赏课程、综合评述课程、讨论课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陶品成形方法的研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陶艺课重在情趣与创造,所以方法简洁、明确是我们对陶品成形方法研究的主题。形式简单,创作天空就广阔了,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三)一系列辅助手段的研究
1、陶艺教室
陶艺教室是制作陶艺作品的专用教室,两边的墙上有作品展示台,展示学生优秀陶艺作品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有效途径,他们都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摆上去,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欣赏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2、陶艺教学经验交流与研究
课题组参与教学的教师在课后要相互交流,发扬优点、减少缺点,除了自己多看相关书籍、资料外,还要多与外校有经验的教师、技师交流,争取不断学习、进步,以满足学生不断的求知欲望。
3、其它方法、内容、途径的研究 除了课内的教学活动,课题组成员还成立了兴趣小组,不断探索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熟悉的景与物,并用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于学生经常能尝试新的内容,让学生在陶艺课上时时刻刻都有新鲜的感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研究策略与方法 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采取欣赏、尝试、演示、创新、想象、综合评价等有机方法相结合。
研究的支撑点:校长和课题组成员
五、研究进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1.9——2002.3)
1、组织外出学习陶艺理论与实践知识、外出参加培训,查阅国内外有关陶艺教学资料,深入探索研究小学陶艺教学的可行性,并制定课题实施计划,聘请美术教育专家讲座,提高全体教师艺术理念。
2、布置陶艺教室。准备陶泥原料,拉坯机、手转轮、泥工工具、作品展示台、上下水道等必备的教学用具。
(二)课题实施阶段(2002.3——2002.12)
在这一阶段,我校将按课题方案组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尽快、尽好完成工作。
(三)课题总结阶段(2003.3——2003.12)接受课题验收、整理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
1、《走进陶艺》的陶艺教学简介。
2、小学陶艺校本教材。
3、小学陶艺教育论文集。
4、学生优秀陶艺作品集。
5、学生陶艺课随想集。
6、形成可供借鉴的适合小学生学生特点的陶艺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策略的课程模式。
七、课题的组织机构: 组长:王淑荣
副组长: 孔祥云、杨国忠、祁秀丽
组织成员:邬季阳、曹宇、高妍、王艳艳、赵丽荣、鲁越
正阳小学陶艺研究室
2002年9月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
实 施 方 案
绿园区正阳小学
第五篇:社溪小学森林防火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社溪小学“森林防火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小紧急通知精神,全镇各村小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活动”,我校活动方案如下:
1.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明确责任。
组长:袁杰梅
副组长:李莉
组员:甘婷 李瑞元 李传新 李禾生
2..由各班主任负责上一堂以“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为主题的森林防火知识班会课,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主题教育,加强学生的意识,并努力通过活动,化成内在品质。记录班会的过程与总结,上交大队部。
3.利用黑板报、广播站、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4.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对家长以及社会进行宣传教育。
5.要求学生牢记报警电话,发现火情,及时报警。
社溪小学
2012年11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