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璐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3:2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伊璐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伊璐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第一篇:王伊璐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昆山市陆家中心校 王伊璐

【内容摘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从中小学教育管理发展的来看,无论古今中外,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时,总会 采取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独特的研究,在批判、继承、交流、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管理理 论和流派。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因其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不同,会认同不同的管理理论,也就会 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在当代中国中小学,对各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也 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但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这三种理论导向发展的趋势,都正在逐步由对 立走向整合,对这种趋势的深入研究,对深化我国中小学管理改革,意义极大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与学;构建

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以人为本,采取分类教学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对思维缓慢的学生来说差异尤其显著。如果我们不顾教育对象的差异,在统一的教学流水线上对学生进行打磨,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成品验收,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和身心摧残,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精神。因此我们以“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进行了分类教学的实验和探索。

我们提出“教而有类”的要求,分别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个别辅导等环节切实抓好特殊群体教学目标的落实。备课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类”。备课时要求教师备出学生的类别,备出教学目标的分类要求,备出分类练习等。上课、作业布置要求教师做到“教而有类”。这样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由于思维缓慢的学生在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其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们班的曹同学,无论是走路还是吃饭,他的速度总是比别人迟缓,思维的反应可想而知。为了使这类学生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评价也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我们改革了过去全班同学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而是根据不同学生要求,分类提问。除了测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我们还积极探索一套涵盖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体系,以期真正实现“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分类教学的实施,不但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最适合的、最大可能的发展,有效地补偿学生的缺陷,发挥了学生潜能,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二、深入学生,走进孩子内心

在孩子们心中,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被书本所堆积的。因此知识的渗透要循序渐进,不可生拉硬塞给学生。多年一直在说的“减负”,“减”即减去教材中那些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要求。更要减轻的是家长内心对学生考满分、高分所施加的压力。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某次的成绩不在他们心中的预期,就对孩子很不满。但是他们忘记了,孩子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这一次考试,而是为了人生中无数次的测验。他们不会过问试卷的难易和自己孩子的接受程度,只会追究离满分的差距。这无形中让孩子幼小的内心蒙上了一层焦虑和不安。以至于考试作弊和索性交白卷的极端行为出现。其实我们应该以鼓励的心态去对待过失,帮孩子在错误中找原因,为下一次的挑战一同努力。小学生的自觉性等各方面能力还不够强,教师便是他们迷茫时的导航,做好正面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因此,要走进学生内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在教学中,我们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到思维缓慢学生的沟通问题,教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内心的感受

⑵在说话时,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要求学生能够落落大方,不害羞不胆怯。其他同学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待,不可催促,要耐心听完。

⑶平时的生活中要求家长让他们多干些家务,培养肢体的协调性和动手能力,让大脑得到和谐的发展,并给予鼓励。

⑷在遇到问题时,不要主动去帮助他们,试着让他们自己开口,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勇气与信心。

而“改”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和分类要求,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如:我们根据学生的类别,将课后一些练习改造成具有一定梯度的练习。“增”即增加学生阅读量、语文综合活动、沟通与交往。我班每周都要进行好词好句摘抄和评比,并试着运用到今后的作文中去。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就要测评学的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活动内容,调整下一步的活动计划,同时还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教师教的乐趣,更让学生明白生活也是学习的素材!

三、因人而异,做好个别辅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最近发展区”,有效地评价落后生,能使每个后进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人文性的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学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展个性。在课堂上,教师应热心地关心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后进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后进生的闪光点,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爱的课堂评价。

其实后进生并不表示都是坏学生,在老师眼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有你没用心教的学生。我们班肖某,从低年级至今是出了名的“捣蛋王”!作业本没有一本是装订得起来的,脏得总是不堪入目。下课常与同学打架,班上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朋友。我刚来到他们班就将他定为是一个要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所以我在课堂上总给他独立发言的机会。他似乎很喜欢听到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的赞许,因此,每次我的课他总能保持安静较长时间。

但我的课堂不是为一个人而展开的,学生都喜欢风趣、又充满智慧的老师。因此,课前我总是做足功课,如何将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采用“集体授课,分组训练、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

集体授课时,老师先讲授新知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使各组学生产生类别的隔离感;然后再根据课型特点对学生分类训练、个别辅导。这种动静搭配的教学不仅使全体学生劳逸结合,更使不同智商的学生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机会。分类辅导和个别辅导是我们提优补差工作中的有效措施,采取经常化的、最大限度的个别辅导能使学生从辅导中得到及时补救、尽可能缩短与优生的差距。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时,对第一组同学,我只要求他们找到“文中哪两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对第二组学生则要求他们找出“文章中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词语。”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好的三四组学生我便要求他们“仔细读读段落,看看作者是怎样将庐山的云雾特点写具体的?”这种同一教鞭下的不同要求,对提优补差起到较好的促进效果。

(二)及时鼓励、强化兴趣。

鼓励的方法很多,有语言、体态、神态、物质奖励等。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不必吝啬夺奖,但也不要轻易使用处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没完没了的数落,不理睬学生,罚站,罚重抄作业„„其结果会让学生更加自卑,更加反感、甚至自暴自弃。实践证明:只有鼓励和尊重,并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才能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吸引学生好奇的目光,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也能从教师充满关爱的目光中得到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是兴趣、或是高兴、或是自信、或是感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不言之教”。

四、教材为本,培养能力和习惯 听说读写能力属特殊能力的范畴,严格他讲,在小学阶段只能是技能。它是以一般能力(注意、记忆、观察、思维、想象等)为基础,一般能力的培养又是靠特殊能力的训练而体现的,而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可以这样讲,习惯应该属于作为个体的“人”素质的有关部分。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与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同等重要。当然,宽松并非不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2]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5.6 [5] 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 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9]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教学研究

论文摘要:大班额教学,有很多弊端。但是大班额的现状暂时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研究,克服弊端,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大班额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

小组活动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和谐课堂

众所周知,班级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教学的效果。小班化教学是理想的教学模式,但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人口的猛增,导致市区大部分学校班级人数都超过了正常的要求,一个班人数都要超过50。这样的大班额教学,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在小学,尤为明显。

一、教学活动不易组织,教学效率低下。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容易兴奋。又由于人数多,活动起来,课堂秩序会很混乱,增加了教师对课堂组织,调控的难度,导致教学活动进展缓慢,效率低。如:英语的对话操练、情景表演等。一方面学生的参与率不高,一部分不参与的学生往往会注意力分散,无所事事,不能达到真正的操练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人数多,没有多余的空间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活动也受到限制。

二、课堂操练不能到位,两极分化严重。

语言是在实践中习得的,即教学中常说的操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必须使机械操练尽可能地充分,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以便意义操练和交流性操练顺利有效地进行。但由于学生数量多,往往操练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语言的表达首先是有声的,如学习英语也必须从语音入手。在老师讲的基础上学生需要的是认真听、大胆模仿、开口说、读„„在这过程中,校正是必要、必须、必然的,特别是新词以及新的功能句。但大量的学生让老师无法逐一听音、辨音、校正,这就不能保证学生语音的正确。

和一部分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相比,个别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操练的机会就更少了,而且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两级分化的严重。

三、班额过大,影响教师设计作业、批改作业。

班额大,学生多,每次设计作业无论是题型还是数量都关系到教师工作负担。如,拓展变化习题设计多了,教师批改费神;每人多做一题,教师批改量就增加不少。因而,大班额教师一般都低要求设计和批改作业,这样就影响了教学质量。

大班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研究,克服弊端,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认为大班应从下列几方面进行教学。一、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大班教学条件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尤为重要。首先,如果学生主体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些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得不到教师足够关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可能得不到充分调动,他们就有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就可能掉队,“面向全体学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本身也要求学习者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有效的语言教学应当满足学习的需要,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来适应学生。这就要求在进行大班教学时,教师除了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生的层次和需要。在安排教学程序时,一定要充分预测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动机、智力水平、意志品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等。总之,对学生的了解越全面越细致越好,只有了解充分才能提高针对性,这是实现学生主体原则的基本前提。

二、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动机和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动因,也是维持学习者努力水平的底层力量。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比较持久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师的许多努力都会变成无用功。相反,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班语言学习的许多先天不足。

多数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学习都有一定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不少学生开始变得不愿意学英语。导致这种兴趣丧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遇到困难时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不理想;取得成绩时没有得到教师或家长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英语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导致达不到学习要求;不喜欢英语老师,或者不喜欢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等等。对这些常见的原因,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预防针。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不会那么快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班教学环境下导致学习动机丧失的诱发因素,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之外,还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持续不断地刺激及保持学生的内在动机。由于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仍停留在外在工具型动机阶段,他们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退却,所以教师有必要以多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刺激和保持他们的内在动机。例如,用一些具体案例结合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使他们的外部动机逐渐稳定和内化。此外,利用学生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鼓励和关注的心理,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也是一种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三、实施分层教学

大班教学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人数众多的事实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这个矛盾的有效解决方式之一,就是分层教学。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要求;相反,面向全体学生的本意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分层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和材料分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给不同学生量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价。一般的原则是:输入性活动(听和读)采取集体活动、分层要求的办法,例如,所有学生听同一段对话,要求程度高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听后转述;程度中等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听后说出主旨大意或者回答几个细节问题;程度较低的学生记下所能听清的任何单词或句子,猜测说话的人是谁、在哪儿等。这时,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一般是由易到难。输出性活动(说和写)则实行分层活动的办法。作业的分层可以采用录音作业的方式,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个别指导。

分层教学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如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能力,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分层。为避免分层流于形式,教师要做到备课充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为使分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保证分层活动的实效,每项活动之前,教师给学生的指令语和活动所需要的规则一定要具体清楚,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要给学生产生迷惑或者不肯定的机会。学生活动时,教师有必要巡回指导,随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对于那些不积极、不主动的学生要特别留意,及时督促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必要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直接参与某个小组的活动。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客观的前提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以鼓励为主。

四、利用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

分组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同时,由于它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所以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小组活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要准备工作做得好,小组活动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会比小班条件下好得多;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班教学中单个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相对较少的矛盾。

小组活动的组织准备和监督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小组划分有多种形式,原则上,分组时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小组中的分布尽量均衡,即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划分。这种划分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以及组内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其次,小组活动应有一个明确的、充满挑战的目标,这一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可完成的任务。同时,对整体目标要进行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为目标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仅仅靠几个英语学得好的学生来垄断活动,其他学生做观众。另外,小组活动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都要丰富多样。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达成目标的评价,对活动过和合作情况程的评价等。教师应着重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好。

五、探求操练的有效途径,促进技能的形成

语言学习学的是语言,而语言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基本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对于知识积累还很有限的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足量的、有效的实践操练活动仍然教学目标最终是否能够达成的关键。在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不能否认系统的语言知识和必要的形式操练在各阶段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改变英语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讲语言知识、也不是要废除形式操练,而是要使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操练形式变得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意义。操练也有不同的层次,形式操练是基础,足量的形式操练是前提;模拟的准交际操练是过渡,是知识向技能内化的必要桥梁;交流性操练是目的,是语言知识学习和形式操练的归宿。

在实践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时候,不能片面地、形式化地认为提倡交际就是不要形式、不要结构。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割裂开来的。过去有些人过于追求结构和形式不对,目前有些人谈形式和结构色变也大可不必。关键还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根据教学条件和实际需要,寻找一个能把结构和意义真正比较好的地结合起来的办法。

学生年龄越小,其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越多的限制,所以必须语言形式操练尽可能地充分,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以便意义操练和交流性操练顺利有效地进行。在大班教学条件下,由于学生数量多,操练往往既不充分又不普遍,流于形式而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不是学生练了没有,练了多少或怎么练的,而是练的结果如何。离开这一点,活动形式再新颖,课堂气氛再活跃,也都会偏离英语教学的立足交际能力培养的本意。

精心安排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操练活动的顺序,以求得最佳效果,正是需要特别用心钻研的地方。比如,进行听读任务的操练时,为确保输入的可理解性,事先如何做好分解的铺垫性操练;分组角色扮演之前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的估计和排除;小组活动中Group leader 的选择和任务说明;拼块式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分组,问题的准备,小组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汇报人的选择等等,可以说每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

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在大班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判断哪些目标适宜采取这样的活动,效果会如何。不一定所有目标的练习一定要用到这样的活动方式。在形式上,即使桌椅不好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通过让相邻的两行或者两列学生在不挪动桌椅的情况下,转身面对面进行。结对活动可以采用男女生组、左右侧组或者前后半组等形式。总之,根据需要,不拘形式。

此外,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如听写、集体朗读、分大组朗读、集体尝试背诵等,这些实践证明有效的方式在大班英语教学中也应该继承下来。在真实语言环境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运用恰当,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操练活动中需要强调几点:首先,由于班额大,教师在整个教学操练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察言观色,观察监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表现消极的学生,特别关照有困难的学生。其次,教师的板书或者课件中文字的字要足够大,足够清楚,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教师声音、录音的音响都要清晰;同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要洪亮、清晰。最后,教师不要总站在教师的前面,如果还有可能,要经常走动,特别是关注一下教室另一边的学生。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不注意,同样会因“小”失大,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学习策略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总是有限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学习内容,加强学习策略培养,引导、帮助不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会越来越少。

为了弥补课堂空间小的不足,教师还有必要带动学生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例如制作收集可以用于教学的实物和直观教具;充分利用录音机让学生模仿真实、地道、自然的英语;建立小型英语图书阅览室;课外利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节目、多媒体光盘资料等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等。

此外,组织经常性的课外活动也是弥补课堂教学的好办法,如英语角、手抄报、阅读小组、演讲比赛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当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语言学习场所时,当学生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时,大班教学的空间矛盾就得到了缓解。此外,传统的课前预习和准备,课后复习练习等要求也是巩固大班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

七、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师生共建和谐课堂

大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无意识地冷淡某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才最需要教师的关注。一旦他们掉队,不仅使“关注全体学生”的理想成为空话,而且会影响到身边更多的同学,导致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滑坡。教师要特别注意,课上多这些学生给机会,课下定期与他们谈心,进行情感交流和关心鼓励。

教师应该是所有学生的朋友。教师要用真爱去理解学生,要蹲下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既包括英语学习上的需要,也包括英语学习以外的需要。教师的爱和付出最能感动学生,结果学生往往是“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同时,教师也不必再为大班教学的课堂秩序伤脑筋。不仅如此,前面谈到的几个原则,对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对症下药”的技巧都有很高要求,而这些技巧也都是以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和深入细致的了解为前提的。许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这些不应该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英语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其他都是班主任的事。他们忘了“磨刀不费砍柴工”的道理。毕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自己思想情感的生命个体,如果不舍得花些功夫磨好“了解学生”这把“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教学效果就很可能不那么理想。大班教学时,了解学生会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但是这项工作很有价值,非做好不可。

总之,由于目前我国教学师资的不足,大部分城市学校大班教学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作为大班教师,要有“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观念,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小学大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教学教法与研究》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 心悟解。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的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老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捕鸟动作,在表演中体会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天真、快乐的心理,然后同学发表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动态生成动词的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自己截取了同名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深沉的情感震荡,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其 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应该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

四、改革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标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应随时进行,及时评价。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实施多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2012年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的探究性、创新型人才需要。对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寻求改进和解决的策略,使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务之急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理实验新课改问题应对的策略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物理实验是沟通猜想认识和归纳分析的重要桥梁,正是有了实验,才将许多自然规律以本质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就高中物理实验来讲,它既是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物理实验课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新课改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达到以下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把实验地位空前提升,不仅重视与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衔接,还更加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很多实验由演示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由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例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变成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教学不再是“统一的实验教材”、“统一的实验题目”、“统一的仪器”、“统一的方法步骤”、“统一的结果”,而是只提出问题,提出几个参考案例,具体采用什么方案,如何操作,会有什么结果则由学生充分发挥,自行探究。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1.学生人数众多,实验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现在一个班的人数有近70人,一个年级的人数有1200多人,但实验器材的配备还是外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远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2.班额大,一名任课教师无法同时应对全班60几个学生,以致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指导,出现错误或者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并解决。

3.时间紧,课程改革后,物理课时的安排为每周3节,但教学内容不减反增,教学要求与提高,单靠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根本无法进行深入的探究。

4.现任的物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及班额大、时间紧、器材少的限制,无法进行真正深入的探究,为完成教学任务,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受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统一的实验教材”、“统一的实验题目”、“统一的仪器”、“统一的方法步骤”、“统一的结果”。

5.现任物理教师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如计算机软件知识和一些现代实验器材的使用知识,导致一些现代实验无法开展。

6.由于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多都是“一次性的”,用过一次或者几次后便报销,无法再使用,由于经费或者是审批手续繁锁的原因等又导致无法及时补充更换损坏的仪器,以致很多探究性实验无法正常开展。现在用的牛顿管,抽气机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品,而且只有一套,气垫导轨必备的气泵则无法使用。

四、应对的策略

1.严格控制班额,努力实现小班化教学,向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学习。如果真能实现25个人一个班甚至15个人一个班,开展小班化教学,那么使物理实验教学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将不再是梦想。今年,合浦县教育局转达北海市教育局的通知中提到,今年新高一和初一年级的班额努力控制在50个人一班,这让我们看到了进步,看到了希望。

2.配备专职的实验指导教师,在上实验课时让实验指导教师进入课堂,协助任课教师上好实验课。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遇到问题及时解答。彻底改变一个教师无法应对60几个学生的情况。现在本校只有两名物理实验教师,而且只负责仪器的准备,其他工作均由任课教师自行解决。在无法实现真正的小班化教学的情况下,配备专职的实验指导教师,并让实验指导教师进入课堂无疑将成为实现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办法,为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3.开放实验室,在每天放学后或者是周末,开放实验室,让对物理实验,物理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实验,对课堂上没完成的实继续探究,或者是一些新的猜想和实验方案付诸实施,或者是搞一些小的发明创造的,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4.加大师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提高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物理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设备辅助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质量。

5.加大经费投入,及时购置现代教学必需的实验设施,如计算机,传感器,数码相机等,对损坏的仪器及时更换和补充。

五、结语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各方(政府,学校,教师)共同努力,继续探索解决的办法。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也应在实践中不断钻研,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为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中学生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廖伯琴主编:《高中新课标教材(物理)介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李金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1

第五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主要是由英语文章的阅读速度由文章的理解两个方面组成,阅读能力受到培养不仅受到英语能力的影响,也受到其他非英语因素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素质教育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克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的探索出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分析措施

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新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理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它是指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通过阅读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应主要从学生对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上去判断。

一、解读文本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和抓手,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递进式的深度解读,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教学设计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又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英语必修 2,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为例:

(1)知识目标:能掌握并运用新课标要求的词汇,如troop,former,in search of,belong to,in return,at war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略读、寻读得阅读技巧和归纳总结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琥珀屋的历史,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思路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可从导入(激活思维、引入单词、进入主题)――理解文本信息(框架脉络、细节信息、语言知识)――归纳提炼作者观点――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如前面所提的阅读材料,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阅读前活动,激活思维,导入主题

阅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为阅读中阶段做准备。主要是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背景知识,提高阅读兴趣。教师通常通过文章标题、图片、图表、录像片段或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猜测阅读材料所含的内容。如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通过课件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说明这些图片是现存的、可见的文化遗产,但还有另一奇迹,现已无法看其本来面貌,由此导入本课的主题――寻找琥珀屋。

2.阅读中活动,开展阅读活动,理解文本

阅读中活动是验证前一阶段的预测,获取详细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结构、大意,学习生词、短语等语言现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活动。如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首先运用Skimming(略读)策略,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教师提问学生,Why is it called the “Amber Room”?看学生是否对于琥珀屋有个大致印象。接着,让学生作课后练习Comprehending”中的第1题,将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相连线搭配,来检测学生在预习课文基础上,是否理解阅读练习材料中的一些基本事实。然后作第2题,段落大意与相关段搭配,看学生是否对文章结构有清晰地理解,从而明确通篇文章的大意。

其次运用Scanning(查读)策略。教师可设计一些判断正误题练习,让学生边听录音边阅读课文,进而理解文中一些细节的内容。然后运用Careful-reading(细读)策略。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下表格或提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把握文章细节信息,加深理解本篇文章。

3.阅读后活动巩固教学,提高能力

阅读后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能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知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教师可设计一些合理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常采取的方法有:a.复述课文(Retell)。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关键词或主要信息写在黑板上。b.讨论(Discuss)。学生就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C.角色扮演(Role play)。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d.对话(Dialogue).学生以俩人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这样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能训练口语。e.填空(Fillinblanks)。教师把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然后设置空格让学生补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重点词、短语的掌握。

三、运用语篇分析,树立语篇意识

语篇分析自问世以来,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福师大外语系林大津教授曾提出,语篇分析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能够结合语境、篇章结构、体裁等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涵义。而语篇教学是以语篇分析为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语篇基础上掌握全文,从而提高理解能力。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即语篇能力。

四、结语

总之,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目标,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题材、体裁等体现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特点,从语法分析到语篇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巧妙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祁光颖.吕爽.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06):87-87.[2]文辉.试论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34-35.[3]温月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09,(07):23-24.

下载王伊璐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伊璐 新课程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湖北省赤壁一中 宋满秀 摘要 适应新高考,提高教学质量,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改课,实现“三案”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 改课 “三案”教学 基本模......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课堂浅议[合集5篇]

    论文编号:论文大赛参赛作品科研论文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 所属学科: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浅议熊建新高中历史长沙明德中学***构建高中历史......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老虎岗中学:任有娟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从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

    高效课堂_通讯录(王璐)

    高效课堂培训活动 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2013年11月11日晚放后,金牛区新徽学校举行“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本次培......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秦智宇 随着新课标改革在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初中物理课程在其教育方法、研究方向和学习策略上都做了一些新的改革。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科教学能够满足当前我......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文章作者]锡山 [文章来源] 锡山一、课题界定 1、"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