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合集)

时间:2019-05-12 23:2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

第一篇: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

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

兰坡小学 黄靖

快乐是一种心情,童年离不开剪纸。多年来我一直默念着这句话进行着我的剪纸教学。剪纸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方法简便、造型多样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常看到有些老人信手折叠,剪出栩栩如生、造型独特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这项民间艺术与现在的孩子距离越来越远了。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帮助孩子从低年级掌握简单的剪纸方法与技能。

首先,每年新学期开始,我鼓励学生准备多种有关剪纸的书籍,博览群书才能提高兴趣。我鼓励兴趣小组成员尝试各种剪纸作品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从简单的折叠图案做起,如对边折、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二方连续、连续折叠、立体折剪等的具体方法。这些剪纸看似容易,其实每种方法都有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亲手创造美的惊喜。为不断的创作开辟了道路,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剪纸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最简单容易操作,信手拈来并充满乐趣的手工活动。剪纸来自于民间,特别是在农村寒冬农闲时,人们盘腿坐在热炕上,边聊天边剪纸,随心所欲,剪成各种各样动物人物的图案,或反映精彩的生活,或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来装扮墙壁或透明的玻璃,让它变

得越来越漂亮,当然还有一些剪纸还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婚礼场面时的喜字、姑娘出嫁时嫁妆上贴的“云子”。

我从小就喜欢剪纸,也会剪纸,尤其是剪喜字,和老奶奶学习,先把纸对折一下,然后拿起剪刀左右飞舞,一个喜字就剪成了。因为它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我决定给它穿上一身红色的大棉袄,便拿起红笔小心翼翼的给它描边,看,一个红色的喜字就呈现在眼前。看着费了很大功夫才剪出来的成果,我快乐无比,以前我还从来没有成功的剪过一个喜字,我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后我一定要加强练习剪纸的技巧。后来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我又尝试把喜字周围加上龙凤、鸳鸯等等,多年来带领学生学习研究简单的剪纸艺术知识,乐在其中。

一次,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专门找到我,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想参加剪纸小组,行吗?”我摸摸他的小脸,问为什么,他以为我不同意,沉默一会儿,脸通红对我说“我喜欢剪纸,因为从剪纸中能得到很多乐趣。”我知道,多年我们剪纸小组的成果感染了很多同学,我的努力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在不断地学习中,孩子们还逐渐举一反三,不仅剪出参考图样,还能剪出自己设计的新图样。

我们班为剪纸开辟了专门的区域,墙面、窗户都成了剪纸天地。课间时分,孩子们喜欢在那里驻足,或欣赏同伴的作品,或者趁空闲剪上几张,也是一种不小的乐趣。如今,剪纸活动研究已开展了一年,孩子们的剪纸兴趣愈发浓厚,技艺上也有了很大 的发展,我想,不久的将来,一群剪纸小能手已经走出校园,在春节时的窗台上,在婚礼时的场景上,就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吧!

第二篇:传承剪纸文化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韩城镇中门庄小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而学校特色项目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建设又是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力保证。下面就结合我校以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剪纸为切入点,谈一谈我校“传承民族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一、特色项目创建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二、创建依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

2、学校办学理念:传承民族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此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内涵——培养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素养的人。“民族情怀”指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树立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民族魂、中华情,成为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 ;“时代素养”指培养现代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的定位是创建“ 一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我们的办学目标或形象定位是:建有民族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3、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坐落在中门庄村,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办学理念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

三、创建思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因此,我校确定的基本创建思路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活动实施过程包括:基础挖掘,高雅追求,制度保障,活动实施。

四、创建活动的原则

着眼全员性——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开发、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追求高品味——拉近剪纸民间文化艺术与校园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

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一般技法。

五、创建特色校园的实施

1、创建基础

(1)剪纸民间文化底蕴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源于南北朝,盛于清朝中期,苍茫几千年承传延续至今;大量的剪纸作品剪出农家妇女的生活情趣和心中理想,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我校坐落在中门庄村,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2)校园剪纸活动基础

回顾校园剪纸活动风雨春秋七八载,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彩之韵”剪纸小组的系列剪纸作品《十二生肖》、《鱼中娇子》、《雄鸡争侨》、《奥运福娃》等每年都获区、市艺术节一等奖;通过多年发展学校实现了剪纸活动的全员化参与,基本达到“人人都了解一些剪纸文化;人人都能剪出剪纸作品;初步形成学校亮点”的目标。

(3)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几年来,我校在扎实抓好校园普及的同时,更是注重品牌的打造。近两年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大展、唐山市百龙闹春剪纸展、唐山市民俗馆剪纸展、蔚县中国第二届剪纸艺术展等活动。我们的师生作品得到了原唐山市常委、宣传部长郭彦宏,唐山市人大副主任莫连营等领导认可和称赞。并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剪纸传人---艾俊波现为我校剪纸校外辅导员。通过交流、介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评论家,剪纸界理论和实践的权威张树贤先生”了解到我校的情况,今年10月欣然为我校题写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办学理念。

2、制度保障

(1)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综合实践剪纸教师辅导团队

3、创建特色校园实施策略:五个结合

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剪纸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剪纸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剪纸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剪纸与社会推介相结合(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

◆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1、课程开发:走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访问剪纸老艺人,上网 查阅资料,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编制了我校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

2、课程内容:

a、剪纸历史文化

b、剪纸的基本工具介绍

c、剪纸的基本符号

d、剪纸的种类和技法

e、剪纸名家及作品介绍与欣赏

3、课程落实:

a、纳入教学计划,每周按课时安排授课。

b、分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责任教师按学期完成教学任务。

c、师生完成规定的剪纸作品数量

d、利用每年6月、12月份的艺术节展示师生作品,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作品。

e、学校把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1、活动开发: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剪纸,并编制了《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主旨是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特色的深入持续发展。

2、《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内容包含: A序《校长寄语》 B我们的活动主题

C我们的计划 D我们的实践活动

E我们的活动成果 F我们的活动评价

H剪纸知识小链接 G师生优秀作品展

3、措施保障:

A纳入教学计划,按课时安排授课

B开展各种培训、讲座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 C开展“1+1”活动。组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团队。

D形成学--仿--创的推进策略。

E成立“彩之韵”剪纸小组,促进提高。

F学期末各年级推荐最佳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表彰。

G搭建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1、开展主题剪纸(名人系列主题剪纸、英雄烈士系列剪纸)。主要做法就是教师在学生资料的搜集、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导、归纳、总结、教育。以剪纸为主线,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与活动相结合。如窗花展:每年新年前,各年级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都会用窗花装扮自己的教室。今年结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阳光”活动,要求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无论窗花剪的好与坏、美与丑,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把他的窗花贴在窗上,让他享受“爱的阳光”。

3、每年新年师生都为紧邻我校的敬老院贴上亲手剪制的窗花,为老人们送去温暖、送去欢乐,送去幸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

1、搭建学习的平台:

a、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远程培训。b、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论坛。

c、与综合实践专家郭元祥、沈旎、书林保持密切学习交流联系。

d、派教师参加全国综合实践论坛与会交流学习。

2、做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试验单位”,我校主动参加了“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项目组”的十一五课题实验研究,子课题《构建以剪纸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现已结题。十二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现正在研究实施。

◆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

“酒香也怕巷子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既是推介自己,扩大自己知名度的有力手段;也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两年来我校师生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展”“河北蔚县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节”“唐山市剪纸协会ˋ百龙闹春ˊ剪纸展”,唐山民俗馆剪纸展。

我校是“校安工程”项目校,今年9月工程刚刚完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布置还需要不断完善,我们将紧紧围绕我校的办学理念,用精美的剪纸文化装点布置自己的校园,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文化气息,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了学校个性化发展。以剪益德,以剪增智,以剪育美,以剪兴校,剪纸教育将成为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支点”和“亮点”。

2013年3月

第三篇: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永胜小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而学校特色项目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建设又是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力保证。下面就结合我校以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剪纸为切入点,谈一谈我校“传承民族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一、特色项目创建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二、创建依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

2、学校办学理念:传承民族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此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内涵——培养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素养的人。“民族情怀”指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树立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民族魂、中华情,成为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 ;“时代素养”指培养现代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的定位是创建“ 一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我们的办学目标或形象定位是:建有民族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3、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坐落在乡镇,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办学理念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

三、创建思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因此,我校确定的基本创建思路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活动实施过程包括:基础挖掘,高雅追求,制度保障,活动实施。

四、创建活动的原则

着眼全员性——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开发、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追求高品味——拉近剪纸民间文化艺术与校园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

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一般技法。

五、创建特色校园的实施

1、创建基础

(1)剪纸民间文化底蕴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源于南北朝,盛于清朝中期,苍茫几千年承传延续至今;大量的剪纸作品剪出农家妇女的生活情趣和心中理想,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我校坐落在乡镇,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2)校园剪纸活动基础

回顾校园剪纸活动风雨春秋七八载,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彩之韵”剪纸小组的系列剪纸作品《十二生肖》、《鱼中娇子》、《雄鸡争侨》、《奥运福娃》等每年都获区、市艺术节一等奖;通过多年发展学校实现了剪纸活动的全员化参与,基本达到“人人都了解一些剪纸文化;人人都能剪出剪纸作品;初步形成学校亮点”的目标。(3)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几年来,我校在扎实抓好校园普及的同时,更是注重品牌的打造。近两年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大展、唐山市百龙闹春剪纸展、唐山市民俗馆剪纸展、蔚县中国第二届剪纸艺术展等活动。我们的师生作品得到了原唐山市常委、宣传部长郭彦宏,唐山市人大副主任莫连营等领导认可和称赞。并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剪纸传人---艾俊波现为我校剪纸校外辅导员。通过交流、介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评论家,剪纸界理论和实践的权威张树贤先生”了解到我校的情况,今年10月欣然为我校题写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办学理念。

2、制度保障

(1)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综合实践剪纸教师辅导团队

3、创建特色校园实施策略:五个结合

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剪纸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剪纸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剪纸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

剪纸与社会推介相结合(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1、课程开发:走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访问剪纸老艺人,上网

查阅资料,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编制了我校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

2、课程内容:

a、剪纸历史文化

b、剪纸的基本工具介绍

c、剪纸的基本符号

d、剪纸的种类和技法

e、剪纸名家及作品介绍与欣赏

3、课程落实:

a、纳入教学计划,每周按课时安排授课。

b、分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责任教师按学期完成教学任务。

c、师生完成规定的剪纸作品数量

d、利用每年6月、12月份的艺术节展示师生作品,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作品。

e、学校把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1、活动开发: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剪纸,并编制了《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主旨是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特色的深入持续发展。

2、《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内容包含:

A序《校长寄语》

B我们的活动主题

C我们的计划

D我们的实践活动

E我们的活动成果

F我们的活动评价

H剪纸知识小链接

G师生优秀作品展

3、措施保障:

A纳入教学计划,按课时安排授课

B开展各种培训、讲座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

C开展“1+1”活动。组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团队。

D形成学--仿--创的推进策略。

E成立“彩之韵”剪纸小组,促进提高。

F学期末各年级推荐最佳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表彰。

G搭建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1、开展主题剪纸(名人系列主题剪纸、英雄烈士系列剪纸)。主要做法就是教师在学生资料的搜集、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导、归纳、总结、教育。以剪纸为主线,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与活动相结合。如窗花展:每年新年前,各年级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都会用窗花装扮自己的教室。今年结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阳光”活动,要求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无论窗花剪的好与坏、美与丑,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把他的窗花贴在窗上,让他享受“爱的阳光”。

第四篇:传承经典文化 绚丽精彩童年

传承经典文化 绚丽精彩童年——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一、产生背景: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二、实施过程

(一)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我校扎实开展师生文明礼仪教育,使我校学生养成更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百万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水平,以文明的行为迎接各方来宾到来。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体验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升旗仪式,黑板报、展牌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觉地按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开学初的新学年开学、感恩主题、弘扬民族精神主题、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奥运期间的奥运礼仪等等都是宣传阵地的主要素材。

2、加强日常礼仪培训,引领师生形成习惯。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形容的是教师示范、榜样作用。学期初,德育处就制订了教师礼仪培训计划,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讲座”利用教师会的时间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学习,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榜样作用。

学生利用班会、萌芽广播时间学习“学生基本礼仪”和“奥运观赛、接待客人”等方面的礼仪教育

3、抓“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则”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把“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小处入手,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校园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诵读活动,让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人文素养,并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

二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有效补充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诵读中,为完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百家姓》(568字)、《千字文》(1000字)、《弟子规》(1080字)等四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776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伴随着这韵律怡人的诵读声,让我们时时处处感受到了和谐校园与经典文化的快乐融合。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道德品质、生活学习韵味、思维能力、智力和美德,逐渐感悟“做人”的道理,“生活的艺术”,“文学”的境界,真正成为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代英才。

(三)书法教育。

汉字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的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情感,是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沈尹默语)正如香港著名人士陈焦桐所说:“热爱中国必热爱书法,因为中国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 “书,心画也。”(汉 杨雄语)“写字者,写志也。”“总之如其人而已。”(清 刘熙载《艺概》)“字品”体现“人品”!通过书法教育,可以使学生“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得到综合发展。”使学生“手脑双挥”创造“理想的人生”,成为“教学做合一”的“创造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语)然而,纵观当前中小学的写字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我校设置了书法课,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在校园内形成“人人爱书法”的文化氛围,做到人人写规范字,真正达到写字育人的目的。每学期末进行全校的书法特色成果展示和优秀书法作品展览。校园书法景点设置丰富,书法教育氛围浓厚.(四)花毽教育。

踢毽子,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我校专门设置了花毽课,请专业的花毽老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还特别编制了一套花毽操,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五)我们开辟了“明礼轩”、“墨香阁”、“花毽亭”、“文辞苑”的主体文化墙,使学生在悄然无声的文化穿行中受到熏染;进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六)我校还利用黑板报、展牌,校园萌芽广播站等宣传渠道对我国传统经典文化进行宣传。同学们在传统经典文化中受到美的教育,更加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化。

四、基本成效

我校于2010年5月31日上午9时,举行了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学校为隆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市区领导带着节日的祝福与全校师生共度节日,共享欢乐,童心同乐,共育共建,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浓郁关怀,培育每一颗阳光心灵,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本次主题活动进行了异彩纷呈的展示:书法展示了同学们 的优秀作品,服装设计展示,小模特们身着散发着稚气的服饰全部来自学校美术小组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制作,从剪裁到制作,从绘画到涂色,都别具一格。情景剧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让学生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

在弥漫着音乐声声的书馆里,在氤氲着书香阵阵的书屋中,孩子与经典对话,与闲着为伴,怡然自得。

以字会友,以墨为缘,透过斑斑墨迹讲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笔会将会为孩子们奉上一个别样的节日。

这些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活动,携带着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寄托着先辈的智慧和经验,在全校同学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刻痕。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孩子们提起时,总是引以为豪,一脸骄傲的神情。我们在给孩子们讲解知识时,他们的态度变得乐意接受了,不再觉得没劲。孩子们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许多孩子从刚入学时的霸道、不讲理、不安心,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安静、讲礼貌、愿意服务别人等。

五、社会反响

我校开展的一系列传统教育活动,掀起了认识传统,学习传统,发扬传统的活动高潮。大家在这个活动中,读好书,背好诗,写好字,说好话,做好事,成好人,一起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活动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家长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协助我们开展积累活动,背诵活动,实践活动,记录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人文知识有了很大的扩展,待人接物方面有了礼貌,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也能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论。家长们很高兴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老师也从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强大的号召力,认识到自己在宣传传统文化中应该担负起传扬的作用。

六、经验总结

诗意流淌,墨香飘荡,无不彰显着我校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题特色,我们紧扣中国传统文化,加快品牌校园建设,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经典文化陶冶少年儿童的性灵,学生们徜徉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开辟了“明礼轩”、“墨香阁”、“花毽亭”、“文辞苑”的主体文化墙,使学生在悄然无声的文化穿行中受到熏染;我们进行了艺术小组的研发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使全校师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率达到了100%;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丰富阅历,在体验中累积学识。我们力争通过多元立体的主题文化教育,让学生时时浸润在传统文化中,与经典对话,与圣贤为友,一路走来,我们的主题教育呈现出姹紫嫣红的发展态势,我们欣喜地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可喜成果:而今漫步校园,书法作品初见端倪,或俊逸,或灵秀;礼仪的笑脸张张动人,温情、友爱、文明、挚诚;花毽的翻飞中有童年的无限欢乐,诗意的流淌中有经典的无限魅力。我们坚信,被经典文化浸润的童年最精彩,被传统文化陶冶的人生最丰厚。依托传统文化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塌实做人,是我系列活动的最终目标。在这系列活动我,我潜心研究传统传统文化的内容,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放大其教育功效,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教育元素,愿意等待学生改变,允许学生慢慢长大,用自己的耐心和宽容去诠释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怀揣着一份执着、真诚,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必能使教育彰显使本色。我们只有真心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一定会微笑着向我们绽开笑脸。

第五篇:传承剪纸艺术 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传承剪纸艺术 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濮阳县第八中学

剪纸创美艺术社团

负责人:张丽霞

郭志强

王玉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及素质教育,学校特色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具体体现。我校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在班级和校园墙可体现),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我校坐落在乡镇,为了剪纸艺术的传承精神,我们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社团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协调发展。

创建本社团,也拉近了剪纸民间艺术文化与学校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和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的一般技法。

2017—2018学年我们社团的宗旨是:提高社团学生的鉴赏力和创作能力,以及他们传授学弟学妹的实践能力,重点是让社团的学生到各班传授剪纸的知识和技巧,目的是为了撒播剪纸的种子——遍地开花。

回顾我们剪纸创美艺术社团的成就:首先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好评;其次在2016年冬季,我被教育局陈永臻老师去濮阳县城东中学演讲;再次2017年5月份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柳屯一中验收艺术节节目的活动中,也得到了兄弟姐妹学校的称赞,且在2017年6月1日在濮阳县二中举办的濮阳县第四届艺术节活动中,也得到了县长杨艳虹和其他领导的赞扬的鼓励。

愿剪纸精神永驻!愿传承剪纸艺术!

下载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剪纸文化,剪出快乐童年(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剪纸文化

    中国民间剪纸技巧 剪纸早在我国汉、唐时期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从题材上分,有人物、动物、景物及花卉、组字等,既有展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

    快乐剪纸

    快乐剪纸 滨江一小郭菊姣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玩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热爱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知道通过折、剪、刻的方法可以设计各种精美的图案。 3、技能......

    快乐剪纸

    快乐剪纸 一、实施背景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它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世界的......

    盘谷小学 传承剪纸文化--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传承剪纸文化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盘谷小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而学校特色项目的常......

    柘荣剪纸: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并行[范文模版]

    柘荣剪纸: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并行 【口播】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和艺术享受。在我省宁德市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剪纸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

    传承文化[本站推荐]

    传承文化,塑造你我 传承,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永恒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经久不衰的精髓;不变的,是那份道德与文化的真谛。 青,出于蓝而青子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人类前进的脚步离......

    文化传承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解析附范文:文化传承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民心工程 未来工程 文物系统 非遗保护 惠民富民示范带 文化强省 群众文化权益 文化荣誉 基层文化 【热......

    文化传承

    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经盛国际管理咨询(中国)公司总裁叶生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咨询过程中,许多企业家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