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

时间:2019-05-12 23: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

第一篇: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

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必修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2)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3)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掌握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4)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感情脉络。

(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掌握写景、抒情、议 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

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直面挫折的能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

2.探究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以及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教学方法】

1.教法:以学案导学模式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成果。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立新,创境导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同学们熟悉这句话吗?谁大醉了?“此篇”指什么作品?写作的目的和背景你知道吗?

齐诵苏轼的《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佳作《赤壁赋》,再次感悟这一伟人留给我们的豪迈、旷达的情怀。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同学们能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吗?(检查对资料的收集情况)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诗歌: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 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 ”合称“唐宋八大家”;

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的开创者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 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我们一同来了解写作背景。

【注】1.乌台诗案: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

2.赤壁: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赋”的文体特点。

(三)文体简介: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赋体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四)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听了朗读,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能表现苏子与客情感的关键词,仔细体会情感的变化。

明确:苏子与客的情感经历了(乐)(悲)(喜)的变奏,这就是本文的感情线索。全篇文章,议论赋予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理趣之美。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统一。

(五)梳理文字,积累词语

1.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着重研读一二自然段,请根据你的初步体会和感悟,朗读一、二两段。(一生自荐朗读)

2.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懂的字词句,可以相互提问,讨

论解决。

3.同学们问完了,老师要向你们请教几个问题,看看谁答得快而准。(采

取抢答形式)【出示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注意黑体字的是多音字)

少(shǎo)焉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斗(dǒu)牛之间 .... 余音袅袅(niǎo)泣孤舟之嫠(lí)妇 酾(shī)酒临江 ....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相与枕藉(jiâ)..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舞动 泣:使„„哭泣)..4.在第一段里找出古今异义词

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星宿名 今:一种竞技方式)..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24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 .. 的样子)

5.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划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据)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主谓倒装)

译文: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说说你喜欢哪一句?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苏子与客的赤壁游夜景图。

明确:景色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喜欢例如: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清风中饮酒作乐,是人生的快乐的事。

又如:我喜欢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还有少焉,月亮好像有感情,呼之欲出,月亮像个美人,羞答答的。这里的“徘徊”也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内心,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意境:苏子泛舟赤壁之下,展现了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飘荡。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板书】景: 风——清风

月——徘徊

水——白露

2、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朗读?本段抒写的 感情是什么?你能用课文里的一个字或两个字准确地概括出来吗?

明确:“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用豪迈的语气和喜悦的心情来读。本段的感情色彩是乐或乐甚。【板书】情:乐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在结构上,它引出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为下文定下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4、身披月光,朗诵明月,但朗诵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于是苏轼就唱起歌来,他唱了什么?其中的“美人”是谁?苏轼想“美人”了,“美人”想他了吗?

明确:美人:(1)在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出现大量的美人和香草,于是美人就具有比喻、象征的含义,《离骚》中多处提到美人,一般代指明君贤臣,在这里是说苏轼还心系朝廷,想为国效力。

(2)“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美人却不想他,美人就像是水中的月亮,两年多的贬谪,可是归期还是“渺渺”。美人可望而不可及,抛弃了他,伤害了他。所以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悲哀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

5.此时此刻,有人理解苏轼吗?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1)客人。(2)哀怨、思慕、啜泣、倾诉。(3)借助夸张、比喻、想像把洞箫那种呜咽低回、幽怨悲凉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凉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6.该段也写了月和水,请同学们把其中关于“水”和“月”的句子都找出来。想想这些江山风月表达的情感和第一段一样吗?

明确: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不一样,是悲情。

【板书】景:月——流光

水——空明

情: 悲

四、精讲点拨,拓展反思

课堂小结:第一段描绘了一幅秋月大江泛舟图,诗意流淌,画境和心境融合。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赤壁水月表现出柔和之美,欣赏之乐。第二段凄婉的箫声引发了苏子的身世之感,有才华而不见用于世,幽壑潜蛟,孤舟嫠妇可能是苏轼自己的写照,多么孤独凄凉。

一、二两段的情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有乐甚转到了悲愁。为下一节的主客问答提供了前提。关于主客之间有什么样的对话,我们下节课再鉴赏。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融写景、抒情、说理(议论)于一体。

一、二两段主要由风、月、水之景引出了主客的不同内心感受,因景生情,以歌抒情。【板书】 因景生情 以歌抒情

拓展阅读:其实,作者的情感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后的所有作品中。阅读下面两首词,说说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参考答案:《卜算子》作于元丰六年初,表现了内心深处的他人无法理解的幽独与寂寞,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定**》作于元丰五年三月,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五、课堂练习,巩固深化(设计为随机)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壬(rãn)戌 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ã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 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答案:C A冯píng虚御风 B舳zhú舻 D枕藉ji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B.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蛟

起舞 .D.七月既望

农历十五日 .答案:C.使动用法,使„„起舞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答案:A 到,往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文本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六、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 风——清风

月——徘徊

月——流光

水——白露

水——空明

情: 乐 悲

因景生情 以歌抒情

第二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了解“赋”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感悟“苏子情怀”,培养学生以乐观旷达的胸襟。

【教学重点】

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2、苏东坡赋的风格 【教学难点】

与《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品评阅读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学习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对新法牢骚,表示过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被投入大狱。幸运的是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苏轼在黄州五年,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

四、文体简介: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即描摹景物,也就是叙事、写景;“写志”指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议论、抒情。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追求真情实景。意境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情感真挚朴实。

五、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品读文章。

2、默读课文,自主翻译。

3、齐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路。

1、学生阅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分析。

思考: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图中有那些景物?景物描写美在何处?

明确:(板书)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板书)清风、水波、月。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2、全班齐读第二段,教师引导分析。

思考: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明确: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正合《诗经》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的意境。“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正合“劳心悄兮”。但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乐”属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作者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对整个人生的哀思来。再加上客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声,幽怨悲凉。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3、学生朗读第三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客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4、学生朗读第四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板书)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代代相承

5、学生齐声朗读第五段,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最后一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

二、小结归纳: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三、作业:

1、诵读、背诵课文。(诵读指导)本文的诵读要把握好节奏,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读出意境;抒情的句子,要随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乐则节奏明快,悲则节奏低慢

在朗读时,应读出停顿,同时在句中可稍加延长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些带“兮”字的句子,更要在“兮”字后稍做延长,以舒缓语气如: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桂棹

第三篇: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9课赤壁赋含答案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识记一些字词和文言基本知识点。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3.体会本文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4.感悟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悲愤但又豁达乐观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听说这里的女孩子都很会煮饭烧菜,不知道你们会烧什么菜。在重庆,有名的菜有“酸菜鱼”、“辣子鱼”、“板栗鸭”、“啤酒鸭”、“辣子鸡”、“宫爆鸡丁”、“粉蒸排骨”、“黄瓜皮蛋汤”、“合川肉片”、“水煮肉片”、“蚂蚁上树”、“鱼香茄子煲”等。不过,有一道菜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就是“东坡肉”,你们知道“东坡肉”是谁发明的吗?是苏东坡。据说,东坡肉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为生计所逼而制作出来的。1079年,苏东坡写了一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诗,结果被谏官断章取义地摘出一些诗句告他有谋反之心,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这一案件称为“乌台﹙御史府﹚诗案”。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到了黄州。

苏轼因为获罪,生活拮据,只好实行计划经济。不过,黄州的肉很便宜,东坡嘴馋,为此苏轼颇感满足。有一次有客人来访,他就煮猪肉款待客人,当把猪肉下锅,加进水放入调料,用微水慢慢煨着后,便与客人下起棋来。他下棋的兴致很高,一直下到局终,才想起锅中的肉。他原以为烧焦了,等揭开锅盖,顿觉香气扑鼻。一看,哇塞,只见猪肉色泽红润,汁浓味醇,吃起来醇香可口,糯而不腻。

苏东坡在黄州发明的“东坡肉”成为享誉中外的一道名菜,不过,与他的“东坡肉”比较起来,呵呵,他在黄州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更是以一种悲愤而又达观豁然的心态哲理原因而成为千古不朽之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前赤壁赋》。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高级厨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现代女作家方方曾经说过:“我要是生活在苏轼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嫁他”。同时,民间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是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女人,嫁给了秦观,其实这是民间传说的,是民间杜撰的,不是事实。

诗人: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散文家: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

词人: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词作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家: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高级厨师: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082年。“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当时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苏轼在政治上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予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许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逮捕下狱,受尽严刑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刑。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以团练副使安置,不得签署文书。苏轼住在黄州东坡,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黄州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中享受着“造物者之无尽藏”。这份超然乐观、旷达洒脱,源自儒道佛三种文化在苏轼心中的碰撞和杂糅所获得的超越。

四、课文分析 分析第一段

1.朗读,分析内容:描写夜游赤壁的情形。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做了些什么事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举酒诵诗、随意泛舟,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乐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事:举酒诵诗,随意泛舟 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分析第二段

1.朗读,分析内容: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2.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乐→悲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时,作者借助比喻夸张想象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形象而生动。分析第三段

1.作者由眼前的明月联想到“月明星稀”的诗句,同时由这诗句和身边的赤壁联想到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那么,作者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呢?为什么要写曹操呢?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更何况是我们这种渔樵江渚的草民呢?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犹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禁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这里作者将曹操和自己做比较,将“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做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和人的渺小。

2.本段内容: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分析第四段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回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同学们看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生: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生:从“而又何羡乎”来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看,“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苏轼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师: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

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本段写作者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分析第五段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总体分析

1.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2.我们再来将全文的思路、作者的感情线索清理一下。同学们迅速用一个字归纳一下作者情感的变化。﹙乐 → 悲 → 悟 → 喜﹚

3.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课后练习二)

本文起笔就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既给作者和朋友无尽的美感,也引发他们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沉思;由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历史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的“悲”,是典型的议论;与曹操、周瑜的比较中,更显出自己的渺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最后,又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说明人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寓理于景。

六、结束语

最后我们用余秋雨的《东坡突围》里几句话来结束本课:“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2教学设计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单元教学导引

二、导入课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三、词语

蓊蓊郁郁

脉脉

风致

斑驳

丰姿

大意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 1 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

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回家门

(1)

(2~3)

(4~6)

(7~10)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1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板书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2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3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

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路 感受:自由——(苦闷)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4、5段。

第2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

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段

指名同学朗读第4段,并画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2 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象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像闪电(快)荷波

动态美

凝碧(色)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二)讲解第5段

指名同学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侧面)黑影、倩影(三)讲读第6段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段。

这一段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四)总结:第2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4、5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3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板书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博喻

A典型材料: 第4段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 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

通感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A典型材料:第4段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三是叠字的运用。

叠字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A典型材料:第4段“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第4段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

1、形散神聚的特点。

2、散文的一般鉴赏。

3、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4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3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1、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1、2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3、小结: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板书

味)

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学生阅读圈点)从3到9段。主要有破屋、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要写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槐树,第5段主要写秋蝉,第6—8段主写秋雨,第9段主要写果树。

2、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学生讨论、发言。

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3、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5、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色。感受:冷清。即散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 7 动有静。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六、布置作业

第5课时

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9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主要在第2、11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段,后者在第11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第2段和第11段相呼应,假如第1、第12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2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第1段和第12段也构成了呼应。

4、最后来看第10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1、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板书

形散神聚)8

4、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

(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

(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奇怪了。

(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

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6、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郁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 的艺术境界。(板书

景人合一)

四、由内到外,生发点染

1、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下面我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般羞羞答答。

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秋梦中。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

(2)相思树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

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也收获着喜悦。

(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总是离人泪。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伤感至极,“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怎一个“染”字了得!

2、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还是悲秋?

学生讨论、发言。

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板书

颂秋)

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 9 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朗读,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要求: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板书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形散神聚

景人合一

囚绿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6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故都的秋》,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以后,相信大家一定对北平的秋色还恋恋不舍,那么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来共同体会作者那深深的“爱绿”之情。

2、介绍作者

陆蠡(lǐ),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3、写作背景

《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释题

《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叙事性散文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作手法。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全文。

2、整体地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全文。(2)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① 将全文划分层次,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大意,能像“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

A、将文章分为五部分: 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B、将文章分为四部分: 恋绿(1—8)囚绿(8—12)释绿(13)念绿(14)

② 让学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3)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 作者为什么囚绿?因为他爱绿。

② 他把绿“囚”牢了吗?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③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同学们刚才的回答都非常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把握《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整体脉络。下堂课我们将进行重点赏析,课后请同学们熟读课文。

第7课时

三、重点分析和解读

1、默读第一部分:寻绿(1—4)(1)“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自成一段,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

(2)第2段,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突出其简陋的特点。(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这里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4)谁能找出屋子如此简陋,但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5)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 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

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板书

寻绿——热切追求)

2、第二部分:观绿(5—7)(1)同学带感情朗读第5—7段。

(2)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你找出文中作者对绿 喜爱的语段。并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3)还有没有其他的缘故呢? 引导学生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 “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

(4)通过对这两段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爱绿之情,日益变深。哪两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心理变化?

同学们,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被绿滋润了那颗等焦的心,使他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中人的重要性。他已经已经忘记了种种困倦和不愉快,甚至留恋于这片绿色,那么他现在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喜欢满足)(板书

观绿——喜欢满足)

3、第三部分:囚绿(8—12)(1)请同学们默读8—12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

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者竟然“残忍”地将绿枝条囚禁了起来。(联系同学,如果同学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颓废、抑郁、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得更为茂盛。

(2)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

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达我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头的驱使下,将绿色囚禁在了房间里,为的是让绿色和我更亲密,作者甚至已经更换了对“绿枝条”的称呼,称呼他为“绿友”,更深刻的说明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但是“绿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长了吗?

(3)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尽管绿友是顽强的,是固执的。在第11段,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可以说,即使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怀有怜惜之情,但是作者却没有。因为什么?因为绿友的固执,损伤了作者的自尊心。因此,魔念在我心中产生了。

(4)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把它继续囚下去。

虽然绿枝条此时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风,最终决定离开北平时再放绿。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因为绿枝条的固执而恼怒?是因为他爱绿至极。

(板书 囚绿——爱绿至极)

4、第四部分:放绿(13)(1)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了写作背景。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抒发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

作者在放绿的同时也是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板书 放绿——点明主旨)

5、第五部分:怀绿(14)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板书

怀绿——惦念牵挂)

四、总结升华

1、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顽强抗争的反映。(板书

顽强抗争)

2、本文运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暗示、喻旨另一种事物。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面,作者写《囚绿记》赋予绿以象征意义,他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而常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的向往之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此类散文时应该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从而把握意象特征。(板书

向往光明)

3、请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4、总结

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以“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者感情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一定也学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五、作业

《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板书

寻绿(1—4)

热切追求 观绿(5—7)

喜欢满足

囚绿(8—12)

爱绿至极

顽强抗争

向往光明 放绿(13)

点明主旨 怀绿(14)

惦念牵挂

六、单元教学总结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5、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

2、分析《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讲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单元教学导引

二、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诗歌知识

1、诗歌起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

据说,周王朝有一种“采诗”制度,朝廷派人采集民间歌谣和乐章,借以了解民间习俗和政治得失。另有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制度,表达贵族阶层对政事的歌颂和批评。这些诗歌汇集至朝廷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整理编纂成书。

一般把编定于公元前6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多年的诗经,看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起点。

2、简介《诗经》

(1)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又名诗三百。

(2)分类

按音乐内容分:

A、风:国风,共160多篇,多是民间歌谣,富思想意义、艺术价值。真实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真切地表达广大人民,自己的感受,爱憎和愿望。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

因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作者已无所考。惟有《鄘风·载驰》为许穆夫子所作,她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位女诗人。(雅颂中标有作者姓名有5篇)

B、雅:宫廷乐曲,14 大雅:用于诸侯相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

(另有观点:按产生先后:旧为大雅,新为小雅)C、颂:用于周天子及诸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4)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陈)直陈其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联想),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风雅颂赋比兴:六义)

(5)形式特点:

A、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多数为隔句用韵。

B、多采用赋比兴手法。

C、以四言诗为主,而又灵活多变。

四、朗读诗歌

五、疏通字词

1、字音

垝垣

将qiāng愿,请(将进酒)载zǎi①记载、刊载、登载

②年(一年半载)zài ①装载 ②充满(怨声载道)③又(载歌载舞)

渐 jiān①浸湿(渐染)②流入(东渐于海)

靡mí浪费(奢靡)mǐ①顺风倒下(望旗旗靡)②美好(靡丽)③无,没有(靡日不死)

2、通假字

匪:非 于:吁 说:脱 泮:畔

六、理顺思路

1、按表达方式分这是首什么诗?按第几人称叙事?采用了什么手法?

叙事诗 第一人称 对比

用第一人称“我”回忆追述婚恋生活。

2、讨论本诗思路情节是怎样的?

恋爱(第1、2章)婚变(3至5章)决绝(6章)

七、学习“恋爱”部分

1、重点词语

2、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

氓:求—怒—卜—娶

我:送—劝—盼—嫁

3、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à

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天真活泼 真诚热烈

氓:急躁 任性(没有男子汉的胸怀,不大度)热情 向往

第2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可见其用情之深,思念之诚。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尔卜”句,神灵显示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

4、用一两个词概括这两章恋爱的特点。(这两章的感情基调如何)热情、幸福。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第2课时

八、学习“婚变”部分(3、4、5章)

1、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第3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4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3、4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第3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4、结合3、4、5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集体朗读这部分。

九、学习“决绝”部分(6章)

1、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2、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刚烈的性格特征。

十、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

十一、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观点1:他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得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家庭、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难以避免。

观点2: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虽有它的社会原因,但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可忽略的。从他们的恋爱过程看,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女主人对男主人公缺乏必要的了解,被他忠厚的表象所蒙蔽,轻率地答应了他,种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板书

(情节)恋爱 婚变 决绝

(基调)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采 薇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并参考工具书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 16 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逐句理解课文中相关词语在文中的语境意义,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4、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

注意问题:教师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的点拨引导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导入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

岁亦莫(mù)止 猃狁(xiǎnyǔn)之故 王事靡盬(gǔ)我行不来(lài)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雨(yù)雪霏霏 小人所腓(féi)象弭(mǐ)鱼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教师启发: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采薇》是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边塞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这首边塞诗,它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改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朗读它?

基调凄凉、忧伤,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用铅笔划分本诗的节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本诗创设氛围。

诗歌重在吟诵、品味,要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此情此景。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可同位合作探究,借助注解,疏通语句,用较优美的语言翻译全诗)

5、再读全诗,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

第1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2、3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4、5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6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三、研讨文本

学生对下列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下列问题,应给出基本要点。

1、乡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乡愁即家园之思,是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求学、做官、战争等原因使游子漂泊在外,导致了游子的思乡之愁。

2、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之愁的句子。(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先分小组交流,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到三处)。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与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这是《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本诗前三章的首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都是“兴”的表达方法。

“薇”巢菜,是乡间常见的事物,是家乡常有的野菜,这自然能唤起思乡之情。

4、阅读2、3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第2章,从空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方面渲染乡愁。

第3章,从时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我”这方面渲染乡愁。

5、前3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

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6、第4、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

第4、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根本原因。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个性化阅读,见仁见智)

以哀情写乐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笔,虚实结合,表达物是人非之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8、带着情感再读《采薇》,同时在头脑构想主人公的形象。(品读抒情语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这首诗,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妻子正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恋人正在故乡等 18 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他终于上路了,虽然是一个人在落寞的独行,但是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教师小结: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边战士,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情感是深沉的。

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天子之命,将帅之责、戍役之苦,更写了“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等戍边将士的忠诚之心,他们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他们的思乡之情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烘托的——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将士思归的情感。

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它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四、品读本诗的艺术魅力

1、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情感,那么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首诗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的?

诗的前3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4、5两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用了对比手法。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写景,有抒情;有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妥帖自然。

2、集体朗读本诗,体味语言上的特点——重章叠咏,一唱三叹。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3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五、拓展迁移

1、回忆《诗经》中其他不同思乡的作品,写出你读过的那些写乡愁的诗句,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2、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

让我们用真挚的情、善感的心,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

诵读——品读——美读 整体感知探究赏析艺术提升

内容、结构篇章、语言情感、意境

离 骚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及楚辞。

2、了解诗的大意,熟读成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方法:朗读、讲解。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4课时

一、导入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我们都要吃粽子,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龙舟活动,大家知道我们是为了纪念谁吗?

二、介绍屈原及楚辞

(一)介绍屈原

1、请学生来说说对屈原的了解。

2、教师补充说明。

(1)屈原生平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作品

留有诗《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二十几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3)小结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 20 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二)介绍楚辞

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楚辞。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三、解题

篇名的含义大致有三种说法:(1)西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摆脱忧愁;

(2)东汉班固释“离”为“罹”,“罹忧”,遭遇忧患;(3)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四、学习1~7节

1、了解《离骚》。

请学生自己看题注,画出重点内容。

2、指导诵读断句。

《离骚》多用六字句(“兮”字不算在内),一般每句两个节拍,为“三三”节奏。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也有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节奏有两拍也有三拍。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朗读时,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 读音要稍长。

3、逐节诵读,释义。

学生自读,找学生读,学生释义,教师指导。(1)第1节

我长声叹息擦拭眼泪啊,悲哀人生的多灾多难。我只是喜欢美好的德行而自我检束啊,却早上进谏晚上就遭到废弃。

兮:楚地方言土语,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虽:通“唯”,只。

(2)第2节

既因我用蕙草做成的佩带而废弃啊,又加上我采集了香茝。这都是我出自内心的爱好啊,即使让我死上多次我也决不后悔。

以:因为。蕙,揽茝:均比喻追求美好的德行。九死:多次死亡。九,为虚数。

(3)第3节

怨君王是这样地糊涂啊,始终不能体察我良苦的用心。那些女人妒忌我的蛾眉啊,造谣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

众女:喻指众多小人。蛾眉:喻指美好的人,这里为屈原自比。

(4)第4节

世俗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啊,不按规矩办事而改变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啊,争着把苟合取容作为常规。

固:本来。错:通“措”,措施。

(5)第5节

我多么忧愁郁闷失意啊,独有我在这时候是这样的困窘无奈。宁可突然死去或遭受放逐啊,我也决不肯做出这样苟合取容的丑态!(6)第6节

品性刚烈的鸟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啊,哪 21 有道不同能够相安的?

鸷鸟:鹰隼之类的猛禽。圜:通“圆”。

(7)第7节

宁愿心里受着委屈压抑着自己的意志啊,忍受着别人强加的罪过而蒙受着耻辱。保持清白为正直之道而死啊,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看重的。

伏:通“服”。

4、小结

前7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5、多种形式诵读。

(1)齐读1~7节

(2)同位子同学相互读

(3)找学生读

五、作业

1、熟读、背诵。

2、总结字音、通假字、重点词。

第5课时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检查背诵。

2、检查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②謇朝谇而夕替 ③又申之以揽茝 ④偭规矩而改错 ⑤忳郁邑余侘傺兮 ⑥宁溘死以流亡兮⑦鸷鸟之不群兮 ⑧何方圜之能周兮 ⑨忍尤而攘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謇朝谇而夕替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 ④偭规矩而改错 ⑤宁溘死以流亡兮

二、学习8~13节

1、逐节诵读,释义。

(1)第8节

我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看清楚啊,久久地站立我决定将要返回。转过我的车头以返回原路啊,趁着迷路还不是很远。

相:看。反:通“返”。朕:我。古时朕用作自称,并无贵贱之分。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第9节

赶着我的马车缓缓地走上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啊,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丘暂且在这里休息。进仕朝廷不被君王接纳却反而获罪啊,退下来我将重新修饰我当初的服饰。

离:通“罹”,遭到。尤:过失,罪过。初服:当初未进仕时的服饰。比喻原有的志向、志趣。

(3)第10节

裁剪菱叶荷叶做成上衣啊,将荷花聚集编织成下装。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内心确实是美好的。

不吾知:就是“不知吾”,宾语前置句。(4)第11节 把我高高的帽子再加高啊,把我长长的佩带再加长。芳香和污浊混杂在一起啊,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高:加高。长:加长。芳与泽其杂糅:比喻自己与奸邪小人共处一朝。

(5)第12节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远望啊,将去观览四方荒远的地方。佩带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芳香更加显著。

章:通“彰”,明显,显著。

(6)第13节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喜欢修饰习以为常。即使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会因受到创痛而改变吗?

好修:喜欢修饰。比喻喜欢修身养性。

2、小结

后6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3、多种形式诵读。

(1)齐读8~13节

(2)同位子同学相互读

(3)找学生读

三、学生自由发言

结合诗句谈谈你心目中的屈原形象。

四、放《离骚》的配乐朗诵,体会屈原的思想情感

五、作业

1、熟读,背诵。

2、总结字音、通假字、重点词。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标:

1、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6课时

一、导入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的悲剧爱情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我们现在就要看到另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习诗前的小序,概括其内容。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3、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诗歌的写作顺序、线索、概括诗歌的内容。

本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四、研习课文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归。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

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

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

2、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作用有二:首先借鸟起兴,这是中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

3、研读“开端”部分。

(1)集体朗诵第一部分

(2)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表明: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3)要求学生体味“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从兰芝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那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我们还可从“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等直白中,也可看出她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4、研读“发展”部分。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说这部分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仲卿对兰芝自请遣归的态度;兰芝遣归时打扮及她和婆婆、小姑的告别;兰芝和仲卿话别,相约来日三个方面的内容。

(2)体味仲卿与母亲、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作用有三: 第一,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第二,初次展示了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他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

第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焦母对儿子的请求,不为 24 所动,反而勃然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显得专断而又顽固。但也颇有心计,训斥之后又抚慰仲卿:“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企图以此打动仲卿,动摇他对爱情的专一态度。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诵“鸡鸣外欲曙……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

兰芝严妆:运用一连串的夸张性的铺陈排比,旨在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兰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向婆婆表示了她的无辜和坚强。

和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

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一旦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地表现。

(4)“夫妻誓别”这一情节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新婚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如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开端”和“发展”部分,人物的性情及悲剧剧情初现端倪,结局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揭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部分。

2、阅读课文后所附“汉乐府”的有关资料,对“汉乐府”有个大致的了解。

3、朗诵课文,对课文的人物对话多加揣摩。

第7课时

一、检查“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部分的背诵

二、研习课文

1、研习课文的“进一步发展”部分

在中国封建时代,女子被丈夫休回娘家,她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她的将是屈辱、孤独和凄凉。那么,兰芝回娘家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进行概括。

(1)首先写了兰芝回家后母亲的态度。“进退无颜仪”五个字把兰芝被遣归家初见母亲时伤心、羞愧、委曲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母亲初见兰芝“大附掌”,把母亲的惊诧心酸之状描画的活灵活现,但听了女儿的陈述,母亲理解了女儿,但悲伤不已。

兰芝母亲在此处重复兰芝开头的话“十三教汝织”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这几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兰芝婆婆的专横无理,当然也表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2)其次写兄长逼迫兰芝嫁给太守家。兰芝被休,上门求婚的络绎不绝,足以证明兰芝 的美丽和修养。

①在这一部分内容,着重表现了兰芝兄长这个人物,作者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来揭示其性格的,要求学生诵读刘兄的语言,分析其性格特征。

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阿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②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 要求学生体味一下兰芝此时的心理。

兰芝这样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行为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阿兄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成竹在胸的表现,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诺中已预感到要发生非常事件了。

(3)再者写了太守家为婚事的铺排。

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

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

2、研习“高潮”部分

仲卿闻听兰芝再婚,赶来相见,要求学生集体朗诵“府吏闻此变„„自挂东南枝”这一部分,体会两人的生死爱情,讨论: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决绝。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3、研习“尾声”部分

要求学生集体诵读这一部分。

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像这样的结尾,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同学们可讨论一下,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三、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分析总结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的性格特点

刘兰芝,作者是把她作为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代表来刻画的。她勤劳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她也很有教养,这不光表现在她会弹箜篌、诵诗书,而且也表现在她对焦母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态度上;她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表现了她的善良和友爱;她对仲卿爱情专一,惜别时留下箱笼,分手时蒲苇为喻直至发出“黄泉下相见”的铮铮誓约,表现了她的倔强、坚贞、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等可贵品格;她遇事有主见,不同意仲卿“复来还”的幻想,慨然允诺太守家的求婚,这都表明了她对封建势力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是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焦仲卿的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但是却不敢直接反抗破坏他爱情和幸福的母亲,违心地送走兰芝,但他又深爱着兰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当团圆之梦破灭之后,敢于违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挂东南枝”,跟兰芝一样,是充满了叛逆精神的。

板书:

兰芝:坚强、持重、善良、忠于爱情,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

仲卿:懦弱、孝顺、忠于爱情、叛逆者。

四、课堂小结

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刘兰芝那样的女性,在《孔雀东南飞》之前,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另外,诗中作者还运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等诗句,有助于对人物的处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画。

五、课堂练习

1.《 》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

”。

2.刘兰芝和焦仲卿是受封建礼教迫害死的,具体指以下哪一项

A.从一而终

B.三从四德

C.三纲五常

D.宗法家长制

3.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指出下列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

①其日牛马嘶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兄,逼迫兼兄弟 ④否泰如天地 ⑤昼夜勤作息 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⑦死生,昼夜事也 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⑧⑨

C.②④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⑤⑦⑩

[答案]1.孔雀东南飞 人物语言个性化 乐府双璧 2.D兰芝和仲卿倾心相爱,主要是仲卿的母亲从中作梗,她是封建家长的代表。3.A “牛马”意为“马”,“父兄”意为“兄”,“作息”意为“作”,“死生”意为“死”,“异同”意为“异”,“成败”意为“败”。

六、课文小结

《孔雀东南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的创作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它的故事结构完整,开头结尾照应,中间情节起伏跌宕,表现了民歌作者在叙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众多鲜明的文学形象,语言具有个性特征,有的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朽的典型,至于诗中多运用的比兴、夸张、排比等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和精当的处理分寸,更是值得我们借鉴。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2、预习新课。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8课时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28

短歌行

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重难点: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9课时

一、熟悉诗歌

1、导入

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

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

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

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

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让2个学生朗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之后,我们再来领悟古诗文的思想感情。

1、讨论分析“名句”。

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板书

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

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 29 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要求学生讲讲他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板书

英雄之慷慨悲歌)

三、诵读体会 最后,还是要归结到诵读上来,通过诵读进行巩固。——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根本大法。

1、让2个学生个读(配乐),分别叫他们说说为什么这么处理,再简评;再齐声诵读。

2、听歌曲《短歌行》。

板书:

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英雄的慷慨悲歌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四、归纳:参见学习提示

五、作业:研讨与练习五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学生欣赏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拓展探究,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10课时

一、朗读、探究,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1、学生看图像,听诵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入情入境。

3、学生推荐代表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感情,并说出依据。

4、分小组研究,推荐代表发言评论,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 30 十分痛苦。

为何归来?

A、性本爱丘山(本性)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①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

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B、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向何处?

归向园田

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5、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小结: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二、品读、探究,学习《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另外四首诗,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课前印发诗歌资料,发给学生阅读学习。)

1、出示四首诗歌内容。

2、学生分组研读四首诗歌,准备派代表发言交流学习体会。研读重点由学生自己确定,或内容情感、或艺术特色。

三、单元教学总结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单元教学导引

二、导入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①,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三、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癸(guǐ)丑 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4、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四、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有3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记叙兰亭盛况。(乐)

抒发人生感慨。(痛)

交代作序目的。(悲)

五、讨论第1段内容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本段共有6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 33 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2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1段

简要复习第1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2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研讨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34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第2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2段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7、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3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本文的语言特色: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出游时最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譬如今天要学的散文,就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虽说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题为《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都是其被贬黄州所作。

二、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三、解读文本(一)听朗读课文。

要求:①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②说说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听完朗读,让学生交流对《赤壁赋》有什么初步感受?在学生发表意见基础上教师归纳:

1、语言上有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写景上有一种境界开阔飘飘欲仙的感觉。

3、情感上是悲中有乐,乐中有悲。

(二)研读第1段

1、默读,要求疏通句意(略)。

2、朗读,赤壁之景到底怎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板书:画意—美

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如此之美景使作者产生心旷神怡、羽化登仙之“诗情”。板书:诗情—乐。

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5、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6、朗读第1段,要求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三)研读第2段

1、朗读,疏通句意。

2、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讨论后教师发表见解(供参考):美人,一般认为是君王,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分忧,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

3、朗读:体会、揣摩苏子在唱歌时流露的悲情。

四、读熟

示范朗读、齐读全文、自由朗读。

第4课时

一、研读第3段

1、朗读,先疏通句意。

2、客因何而悲呢?

一悲英雄不在(板书):赞颂曹操的功业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一句才是重点。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这是客悲伤所在。

3、客除了悲叹英雄不在,还有何悲?

朗读“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

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二悲也。二悲人生短暂渺小。(板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说明理想美好,却难以实现。

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三悲理想现实矛盾。(板书)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

4、如何理解“客”之所“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读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二、研读第4段

1、朗读第4段,疏通文意。

2、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物我无尽,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因此,用不着羡慕江水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板书:由情入理

3、那苏子认为该怎样度过人生呢?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抒发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4、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38 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二、研读第5段

1、朗读,疏通文意

2、此时,客之心情如何变化?

客喜而笑—感情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杯盘狼籍—以杯盘的杂乱来反衬苏子与客人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3、由此,我们得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偏重于感官的愉悦,美景使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达观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乐(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

4、文中的“客”真有其人吗?

文中客和“我”对话,实质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三、课堂讨论

1、找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描写风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议论风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借月议人生失意: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

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

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3、写法鉴赏(结合学生作文的角度讲解,提高写作)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马积高《赋史》)

四、作业:词句梳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③山川相缪

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词类活用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板书

第1段—月夜泛舟的陶醉

景乐(以景动人)第2段—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歌

情悲(以情感人)第3、4段—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答

理喜(以理警人)内容结构:

第1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2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3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4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5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5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4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16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3、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4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后一点呢?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实词:

道: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文: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 文字

独其为文 卒:①死

卒葬之

②士兵

疲敝之卒

③终于 词类活用: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其址

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板书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八、课后作业

1、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6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20处之多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①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②人称代词,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它(他)的。

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我、我们、自己。

⑤助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其孰能讥之乎。

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代仆碑)。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既其出——助词,无义。

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讲读第2段

1、学生讨论问题。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实词:

观:①观察、看

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景象

非常之观

③guan建筑物的一种,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得:①能够

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

往往有得

夷:①平坦

夫夷以近

②铲平、削平

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南抚夷越(《隆中对》)

相:①xiàng帮助、辅佐

无物以相之

②xiàng宰相、丞相

操虽托名汉相(《赤壁 44 之战》)

虚词:

以:介词:①因、由于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

无物以相之

连词: ①表并列

险以远

②表承接

由山以上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

句子: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

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本段着重写什么?

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实词:

悲:①感叹、叹惜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胜: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类活用: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1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七、讨论问题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从过渡衔接、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2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3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八、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九、布置作业

1、思考研讨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四。

十、单元教学总结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学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3、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单元教学导引

二、明确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 47 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四、研习文章

1、朗读并积累词语

干禄

终南捷径

肄业

容有底止

当轴日偷

鲜 相勖

訾詈

2、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五、总结、扩展

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

六、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脉络。

2、体会演讲辞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感受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战斗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演讲辞情感脉络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强烈的鼓动性和巨大的号召力。

2、理解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导入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再平常不过的事: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当拒绝乘坐公交车的口令通过一个教堂传到另一个教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黑人都给予了响应。他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奔走在家和工作的地方之间。为此,许多黑人被白人老板解雇。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尊严是上帝赐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权都不能将其剥夺。因而当他们唱着灵歌,唱着那些由祖先们的苦难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着手上班时,路两旁的许多人泪流满面。

1960年1月31日,一个叫裘瑟夫·迈克乃尔的黑人大学生,来到一家连锁店的吧台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不为黑人服务”。

黑人大学生平静地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礼貌地提出要求,以最有尊严的目 49 光请求服务,得不到就不离开。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番茄酱。但他们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得不到服务,就坐在那里做作业,读书,研究学问。

这是一场黑人民权运动。它的领导者就是马丁·路德·金,他意识到黑人心中压抑百年的尊严已经觉醒,历史性反抗的时机成熟了,他号召黑人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向这个充满歧视的国家发起挑战。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他面对25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走近马丁·路德·金,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

二、整体感知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有什么样的梦想?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不仅是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万万的黑人同胞。

首先要争取正义和公正(“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我们现在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指通过黑人民权运动,要还黑人以正义和公正。在马丁·路德·金看来实现正义和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可能通过斗争来实现的。)其次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满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梦想的核心内容。)再次是终于自由的理想境界(“有了这个信念„„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如果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终有一天我们会达到自由的理想境界。)

2、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有坚定的信念(“要求兑现诺言”“时间的紧迫性”“黑人的决心”)和正确的方法(采取“非暴力抵抗”的方式)

3、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对此他的感受又如何? 面对“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对此马丁·路德·金心情非常悲愤。小结:黑人所处的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激起了马丁·路德·金的悲愤。他号召成千上万的黑人团结起来,怀着坚定的决心去争取民权运动的胜利。首先把正义和公正还给黑人,将来能实现人人生而平等,最终不论种族,不论宗教信仰,都能达到自由的境界。

通过整体感知,我们了解了演讲辞严密的逻辑结构,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情感力量。

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思考: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5)马丁·路德·金梦想中的种族主义灭绝是什么样子?(6)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样子?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5)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4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氓》教学设计

罗万静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发现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的情节和主题。

4、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5、区分赋比兴三中表现手法及作用。

6、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解析:本课应该引导学生对《诗经》及《卫风。氓》有所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从韵律、结构去发现诗经之美,并简单了解诗经六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问题诊断及解析

本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于字音、字义的疏通会有难度,对主题难以把握,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朗读法,边朗读边疏通,在疏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并探索产生这一悲剧的根源,最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教学条件支持和

诵读音频、图片音乐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关雎》《蒹葭》

(一)诵读诗歌——说文解韵

一解韵问题1:音韵之美在何处?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朗诵,引导学生疏通读音,以及发现课文韵律特点,进一步由特殊到一般发现《诗经》之美。

1字音

氓()之嗤嗤()匪()来贸丝愆()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于()嗟鸠兮不可说()也渐()车帏裳()

2讲究节奏和压韵。多以偶句为压韵句。

3注重重章叠句。如第三段与第四段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节奏鲜明,词汇丰富,声韵和谐,极富音乐美。

4采用叠字。如“淇水汤汤”“氓之蚩蚩”“泣涕涟涟”等,使作品极富韵律美。

5韵律贡献:《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 1

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二、说文

问题2:文中哪些地方难以理解?(合作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疏通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预想难以理解的字词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你占卜算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男人沉溺于爱情,还可以脱身。)

3、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没有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了。男子爱情没有准则,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5、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对我逐渐虐待了。)

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少年时一起愉快的玩耍,尽情地说笑。)

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誓言是诚恳的样子,没料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问题3:文章主要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设计意图: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后要能有效把握文章的情节及情感,以便进一步理解文章人物形象

及文章主旨。

热恋——————婚变 ——————决绝

(热情、幸福)(沉痛、怨恨)(清醒、刚强)

目标检测:

一、通假字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二、一词多义

言:?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听其言观其行

将:?将子无怒出郭相扶将宫使驱将惜不得上使外将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三、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4、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四、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三岁食贫

其黄而陨

第二课时

上节课复习

1字音

匪()愆()将()载()

于()说()徂()汤()

裳()靡()隰()角()

2、通假字

匪来贸丝()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3、实词释义

耽:徂:爽:贰:总角:

(二)、印象诗经(诗经简介)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

正声雅乐(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

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主题思想: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卫风。氓》课文分析探讨

问题4: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3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女子被抛弃的过程。但这个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呢?本问题是对上一个问题与下一个问题进行衔接的,从恋爱阶段的男女举动来看,两个人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不存在不情不愿的因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段婚姻的失败呢?由此促使学生思考问题5。

男:抱布贸丝来、谋

女:乘、望、泣涕、笑、言

问题5:女子为何被弃?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

设计意图:有感情基础的这段恋情为何会遭遇失败?由此引出女子被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进而引

发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不是个例?与此同时,为了凸显女子的被弃,这两章有哪些对比和比喻。

被弃原因: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例: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对比)

鸠、桑叶(比喻)

问题6:(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请具体分析以上几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除了有比喻、对比等我们现在熟悉的修辞手法,《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也同

样贯穿《氓》这篇课文,这些手法同样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

明确:(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里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

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换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猾、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以桑叶润泽有光昭示年轻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3)(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既“比”又“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假如一位女

子贪恋爱情,她就会像斑鸠一样遭到不幸。

问题7: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情节的把握,文中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手法,最终想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以

此促使学生思考,并为下一问题文章的主旨做铺垫。

是一位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善良、勤劳、不畏贫苦,却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的劳动妇女。

问题8:《诗经》云:“思无邪”。那么本文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旨?

设计意图:通过对《卫风。氓》的探讨,结合《诗经》的主题思想,由一般到特殊,分析文章的写

作目的。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问题9:◆学习本文之后, 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设计意图:针对有些同学过早步入早恋的现象,通过对文章整体把握,对故事的探讨,帮助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尤其上避免早恋。

婚姻更多的是一种对对方的责任。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更需要

沟通。

理想爱情的实现至少需要具备这样三个条件:

1相对稳定的人格;2经济上的独立;3了解、容纳、关怀他人的能力。

六、课堂检测

1、从诗歌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1)

(2)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的性格。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些句子运用了什

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下载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第9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赤壁赋》教学设计2

    《赤壁赋》教学设计 [定位] 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抒情色彩浓烈......

    第9课 教学设计

    沧源民族中学七年级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 第8、9周2012.10.10 主备:字学娟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主备:字学娟 课时:2课时 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及“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 2、学习荀子有关学习意义......

    高一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一、导入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二、介绍苏轼 《导学》识作者 三、介绍背景《导学》知背景 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

    第9课 分享图片 教学设计

    第9课 分享图片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浏览图片 2、能够利用文件夹对图盘进行分类整理 2重点难点 利用不同的查看方式进行图片的浏览,并且能对图片进行整......

    第9课《日出》(节选)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第9课《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出》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戏剧,单元学习要求,通过对戏剧作品的阅读,了解戏剧文学的一些......

    第9课 分享 图片 教学设计

    第9课 分享图片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与运用查看方式和文件排列顺序,掌握快捷浏览图片文件的技巧。 2.通过整理图库,熟练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通过图片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