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计算机开拓创造性学习的新途径
利用计算机开拓创造性学习的新途径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开拓创造性学习的新途径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简单的教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多层次教学、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力不从心。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情趣盈然、丰富多采,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计算机的高分辨率的动态图像演示功能和绘图功能,以及快速的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开发计算机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崭新教学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计算机与人“面对面”和人与机“交互性”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及时反馈矫正。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和进度的差异,提高教学效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了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渠道。
(2)我们说,一个民族的真正伟力根植于它的创造与创新精神,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找到的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因所做出的一个最有效的解释。创造意味着从无到有,创新具有更新与日臻完善的含义:创新体现现有事物更新改造的过程;创新意味着一种旧貌换新颜和推陈出新的感觉;创新更多地被应用于技术、制度、管理等具体的事物方面。创新是建立在创造结果基础之上,是对具有原创性东西的有限的具体地应用,它不能给事物以生命的起点。只有创新才能使其踏上尽善尽美之路。创造和创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动力。
(3)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演绎等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直觉判断、形象思维、预感试验、分析归纳、综合构建、假设检验等非常规形式的思维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数学的创造性素质才能提高。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实现这一数学教育思想创造了条件。如使用Authorware软件、PowerPoint 软件、《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数学课件,可以通过计算机播放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而课件提供的图形变换和测算功能,又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试验、归纳和创新思维活动成为可能。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设计: 课件结构模块化方案
使用Authorware软件、PowerPoint 软件、《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数学课件。我们采用课件结构模块化方案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优点在于:即使不懂程序设计的老师,也能很快完成教学课件。可以增删每个课件模块内容,例题和练习内容可随时更改。图片、动画、声音、音乐和视频节目可自由引入,返转按键功能一目了然。教学课件设计要根据教学实际,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智能水平,课件设计还要优化教学结构,课件建构合理清晰,返转流畅,画面优美。按键与提示明确,动画色彩反差明显,图形与文字大小、颜色调配合适。师生控制、操作教学课件要十分方便。
数学课件设计要重视四个教学过程,突出育德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重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果只满足于结论呈现给学生,不重视其提出过程,会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数学能力也难以形成和提高。所以,课件设计应展现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品质,提高能力素质。
2、突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知识形成和发展,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唯物辩证观点,用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展示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索得来的知识最深刻难忘”。解题思路探索过程的暴露,变教师传授过程为学生发现过程,正像波利亚提倡的“教发现、教猜想、教合情推理。”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抓好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培养选择与建构创新能力,优化智力结构。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创设情趣盈然、主题鲜明的教学情景。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演示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高分辨率的作图功能,绘制的图形色彩丰富,形象逼真,能形成动态化和立体化的图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趣,因而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代数教学中,遇到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时,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变化前后某些角、线段不变的特点,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素质。
在讲授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时,利用电脑演示两个全等三角形位置变化时,角与角、边与边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不同颜色突出对应角、对应边的位置,让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形象直观地认识图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演示立体图形的不同形成过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活动的视频图像和二维、三维动画,反复观察立体图形形成的情况。形象、生动、逼真的三维效果,有助于学生尽快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随机练习,亲自操作控制,反复观察立体图形的特点,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纠正学生长期形成的平面(二维)的思维习惯。例如,学生很难理解和想像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也很难理解和想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尤其在复杂的立体几何背景中,很难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通过计算机演示二面角的平面角图形的形成过程,学生很快就能突破难点。
在教学复杂的应用题时,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实物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理解问题的本质联系。例如,在讲授相遇、追击等问题时,运用计算机模拟人、车或船等在公路、环形跑道、铁路、水中相遇或追击的实境,启发学生采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及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现成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用抽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师生费时费力。
而运用计算机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准确的绘图功能,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验教学的环境。学生不再像传统教学那们仅仅通过“听”教师“讲”来学习数学。而是在学习活动中扮演主动角色,通过输入数据或作图对数学公式、定理等进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形成对数学结论的感觉和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对数学现象的感受,最后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像“研究者”一样,在学习中去发现和探索,而不是被动、机械地记忆和简单地模仿,从而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师在黑板上或学生在练习本上都只能通过有限的几组数据描点绘图。绘出的图往往与课本上的图象有较大的差异,使学生产生怀疑。若通过计算机让学生亲自输入数据,在屏幕上准确绘出函数的图象,验证它的形状判断它的增减性质,从而消除学生的疑问,并且可以加深对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代数中的统计初步、几何中的轨迹及其方程等很多章节都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
五、计算机辅助教学:人工智能解题教学 人工智能,计算机直接解数学题的推算过程的成功实现,包括高中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综合(复杂)题计算机直接解。
在中文Windows 98 中用《数学实验室》教学软件人工智能解题,以高考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题目解答为例,笔者将“全国高考94年立体几何题”让计算机解,用198秒得出完整解答(也可分步解答),人工智能的功效让人激动。
计算机解一般题目只要几十秒就完成,兵贵神速。也可以数形结合,图文并茂解题。计算机展示人工智能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逻辑思路清晰,演算式子整齐,含有大量的代数式运算。计算机的人工智能解立体几何题,有大量的符号语言的推理论证,妙不可言。每步都附有逻辑根据(定理或法则),排列整齐。
解立体几何题也含大量的代数式运算,并输出每步解答和图形。
计算机展示人工智能解题既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演示,也可以个别辅导。精彩!当然,计算机的人工智能解题也会“卡住”,笔者也有一题计算机没能解出来(事先我并不知)。原来此题需要创新思路,铺路搭桥才能解出。这对创新教育有多大的启发啊!“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人的智力优势是创新、创造!
第二篇:依托网络 开拓干部培训新途径
依托网络 开拓干部培训新途径
--唐山市开平区“十一五”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总结
2006-2010年,唐山市开平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在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干部培训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培训新路子,对教育系统各级干部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
秉持“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的理念,《开平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内涵发展、人才强教、优化资源、开拓创新”的基本方针,把干部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研制出台《开平区教育系统“十一五”干部培训规划》,从组织保证、平台建设、师资改善和经费投入四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与“十五”期间相比,开平区“十一五”期间,教育系统干部参加培训规格和层次显著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不断加强,管理能力与领导水平持续提升,骨干校长团队明显壮大,为开平区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基本情况
扩大了培训规模。2006年至2010年,开平区教育局依托上级主管部门,以各级党校、大专院校、行政院校及开平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平台为主阵地,举办各类培训班67期,共培训各类干部计36000人次.每人完成360学时的培训任务。
加大了保障力度。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战略性工程狠抓落实。正是基于对人才培训的重视,加大了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投入培训经费1200万元,占公用经费的5%。各基层单位也高度重视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调抓、党支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为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建立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机制。
完善了培训机制。五年来,我系统始终坚持“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以能力培训为主线,围绕领导干部、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基层管理员、兼职师资等多个层面,统筹行政领导、校长、中层领导多个层次,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专业化、办学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培训。扎实开展各类培训活动:①对全体已经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的在职校级干部进行累计360学时的多种形式全员提高培训;②对新任校级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进行提高履行校长岗位职责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训;③选派一批校长参加国家级、省、市级高研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教育管理骨干队伍④开展中青年骨干校长和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和顶岗锻炼;⑤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作用,培养一批骨干校长;⑥举办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充分发挥名校长、名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突出建设阵地和强化功能相结合,实现干部教育
培训“全覆盖”
“十一五”期间,为适应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大力加强了干部培训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教育局多方筹措资金800万元,在培训主阵地进校新改建的图书、阅览为一体的图书馆,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一级图书馆。现有图书和订购未到图书26700册,还安装了31000册的电子图书,并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现代化;铺设了覆盖全区38各基层单位的局域网络设备设施,每位校长配备了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终端设备;为了进一步解决干部培训学习与工作的矛盾,投资100万元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做到干部不出校就能够参加全区组织的培训活动;投资300万元建设网络培训应用平台和互动交流平台;教育局共出台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文件12个,如:《开平教育局关于打造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谐团队工程的实施意见》、《开平教育局关于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实施意见》。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进修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平区教育局采取系列措施,加大对进修学校的管理力度,努力把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阵地。利用开平教育城域网和开平教师教育网,为干部和教师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全方位地服务和指导干部,为干部和教师们搭建起学习与交流的绿色平台。
一是全员培训,抓住重点。“十一五”期间我们扩大参训干部范围,在做好校级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将中层干部、工会干部、团队干部、后勤干部全面纳入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管理范畴,采取分岗培训的形式,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员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学习
型的干部队伍。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同时重点抓了骨干校长培训和后备干部的提高培训,培养和打造了开平区名校长队伍和具有较高管理能力基础的后备干部队伍。
二是形成网络,关注校本。“十一五”干训工作要突出“以校为本”的思想,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成为本单位干部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做好中层干部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并完善市、区、校三级干部培训网络。积极支持和鼓励教育干部参加高水平培训,鼓励教育干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联系实践,研训一体。干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办班资源、培训形式上体现为开放性;在培训内容、效果上追求体现为个体性;在培训理念、水平上体现为实效性。干部培训工作中把学习培训与学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学校管理方面需要研究的内容作为培训内容,坚持以研究的态度去培训、去学习。
四是强化规范,管训结合。“十一五”期间,一方面加强干部培训标准与内容、培训课程与组织、培训基地与师资等几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将培训工作全面纳入干部队伍管理体系,探索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培训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五是整合资源,开放创新。“十一五”干训工作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在开平教师教育网上为校长开设《干训频道》、开辟管理论坛,促进校长
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相互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水平。校长要提高管理水平不仅需要各种形式的学习,而且还要在实践中把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也是培养锻炼校长的重要途径。
(二)突出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实现干部教育“多手段”
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坚持打破单一培训模式,在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努力向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方向转化。
一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多种灵活方法,较好地调动了干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教育效果
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与全国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新学习方式下学与教策略应用研究”总课题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把开平区确定为总课题组的实验基地。聘请了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233人次,来到我们开平区亲自指导我们的干部培训工作,并进行辅导讲座。如: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铁道博士与校长进行交流互动。②全国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新学习方式下学与教策略应用研究”总课题组组长、北京市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所时俊卿所长为开平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③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来到开平亲自执教。④北京建筑设计院附属中学付晓洁校长,就学校实施人文化的艺术管理研究方面,做了精彩的讲座。⑤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
旗手、被人们誉为洪志妈妈的高金英老师先后三次到开平区来为校长们做《尊重教育规律》和《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讲座。⑥首师大吴效锋博士,为校长们做了“课程改革中热点问题研讨”的专题报告。⑦北京市崇文区教科院的沈兴文所长、徐玲主任多次亲临指导,和校长们一起研究探索。⑧北京市名教师誉艳、沙莉、林爽爽等人来亲自做课。⑨我们先后组织校长们到过北京广渠门中学、洋思中学、衡水中学等一大批名校学习考察。
二是搭设干部培训平台 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009年开平教育局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廉洁意识、自律意识和法纪意识,为把干部队伍建设成思想坚定、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的勤政廉洁和谐团队,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打造领导干部和谐团队工程”的培训活动。教育局十分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每一期的干部培训开班典礼,局长们都要亲自参加会议并讲话。我们为校长培训整合了培训资源,制作网络培训课程600余部。开展专项调查,实施订单式服务。
开平教师进修学校干部培训采取了三种培训策略:聘请专家学者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坚持岗位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坚持校本研究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的培训策略。
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开平教师进修学校《创和谐团队展教育风采》管理平台,加强对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学籍管理的制度建设,引领着学校干部队伍的科研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有效地
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网络化,对于促进校园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网络化,对于加强学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影响。③重大决策、工作计划网络化,调动起校长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性,使学校出现了人人献计献策,人人参与管理的局面。④利用网络拓宽服务基层学校有效途径。开设了“网络硬盘”“ftp”“通知系统”“视频会议”“手机短信群发”“QQ群发”“电子公告”“干部培训管理平台”等栏目,把传输文件变得轻而易举。为了使校长们的困惑得到及时解决,我们每天都要在干训频道教育在线(论坛、博客、交流平台等)上为校长们解疑答难。为了使校长们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过程中有章可循,我们推出了校本教研专题辅导和系列课例。
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开发网络培训模式: ①利用E-mail的形式进行网络交互式学习
②利用BBS论坛、留言板的形式进行网络交互式学习③利用聊天室、视频会议室的形式进行网络交互式学习④利用Weblog进行网络情境下的交互学习
⑤开发各种管理平台进行网络情境下的交互学习管理 ⑥开辟动态交流平台进行网络情境下的交互学习沟通渠道
(三)突出扩大规模和效果评估相结合,促进干部培训“高质量”
为落实“全覆盖”培训干部的要求,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我局始终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列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努力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先后制订了近期和长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每年都要部署本培训干部工作,制定下发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计划,对培训任务进行具体部署,实施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干部。
为确保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邀请教育培训方面的有关领导加大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力度。一是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听课、问卷调查、征求培训对象意见等方式对教学水平和主体班次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责任制,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内容,并作为干部奖励、晋升级别、职务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干部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学员参加培训的时间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试,建立专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学籍档案;三是考核干部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规定培训学分与评先选优和提拔使用相挂钩,激发了干部参训的动力和热情,从根本上扭转了学风不浓的状况,保证了学习效果和培训质量。
鼓励领导干部记录成长历程,将学习感想、反思随笔等辑录成册,择优展示。
(四)完成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远程专题培训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培训活动利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
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采用网络直播课堂、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参训人员在线互动研讨等远程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通过四个阶段、三个环节进行网络研修,开平区教育局、中小学校共计100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提高教育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科学快速发展。我区学员注册率100%。学员全部完成50学时学习任务,大部分学员多次观看视频课程,学时达到100多学时,班级总学时达到5085学时,班级学时完成率100%。我区共组织学员班内研讨5 次,发布研讨主题5个,(班级研讨主题:
1、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4、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的教育管理团队
5、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回贴交流达到523人次。学员提交研修成果83篇,提交率100%。在全市19个研修班中,我区平均研修学时61.25,名列第二名。
在“十一五”干部培训期间,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新课程学与教策略集粹》《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让学生有一双腾飞的翅膀》等四部专著,促使培训者钻研教育理论,提高培训者的学术水平。
二、“十二五”干部培训的打算
围绕《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结合开平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和广大干部的
新期待,着力谋划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要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干部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参加培训的自觉性,积极营造学习型机关的浓厚氛围。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教育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专题化、短期化、小班化和精细化教学,特别要围绕如何加强教育强区举办专题研讨班。
二是调整思路,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
加大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逐步探索适合我区教育系统实际的培训模式。
三是创新方式,进一步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认真分析把握教育系统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寻求新的载体、新的形式,力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干部在职自学,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开展学习心得交流评比活动,规定必读书目,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调阅读书笔记,组织书面考试,以考促学,提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推广以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互动研讨等教学模式,继续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实践性、研究性和互动性。
四是加强岗位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努力培训一批政治、业务、纪律、作风过硬的文化干部队伍,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任职资格培训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指导性计划,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300学时。培训方式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确保新任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
2.在职校长岗位提高培训。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90学时为学科知识培训。
3.骨干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名校长工程”,通过分层分类开展研修式的专题性培训,努力使区级骨干校长达到校长总数的25%,市级名校长不少于校长总数的5%。
4.学历提升培训。到2015年底,争取使中学(普高、职高、初中)45周岁以下的在职校长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结业的比例达到50%以上;小学校长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100%。
5.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
6.中层干部培训。7.幼儿园园长培训。8.其他干部培训工作。
“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以教育资源整合规划的实施为总抓手,以开平区“三名工程”创建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和谐团队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读物和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这一目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健全教师培训的体制和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十项工程”,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开平区教育局 2011.12.12
第三篇:怎样创造性学习
怎样创造性学习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在政治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经过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头脑的思维活动,是以掌握前人积累的思想政治课的间接经验为重要任务的一种活动。中学生在学校的这种学习,是在政治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掌握中学思想政治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除常规学习的方法还有优等生与差生学习法;还有创造性学习、发现学习;还有中学各科知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特殊解题方法,本章我们主要介绍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两种非常规学习形式:创造性学习与发现学习。
一、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创造性学习,是指有创见的学习,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主动性。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积极主动,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具有搞不清问题的性质、成因、解决办法就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具有创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求异性。即标新立异,具有独创性。它不同于传统或一般的学习方法,注重逆向思维,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与解题思路。这个设想与解题思路往往在学习中有奇效,成为掌握思想政治课知识的捷径。
3、发散性。即不急于归一,提出多方面设想和多种解题思路,然后经过筛选,寻觅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学习的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上。
灵感与直觉的作用。直觉是一种与知觉、思维有关的直接观察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指突然跃入脑际而能阐明问题的思想,包括灵感、启示和顿悟。它涉及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未经过逐步分析就迅速地对试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的思维,它是依据直观形象抓住试题关键的思维,能迅速地抓住要害,但误差较大,一般是在自己不能解答试题的情况下使用,但又往往奏效。灵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神的启示,也不是得天独厚的禀赋,灵感不拜访懒惰者,而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它的特点是:
(1)注意力集中,大脑皮层有关部位处于优势兴奋状态。
(2)对学习的方法久经寻觅的经过反复“提炼”,接近成熟,故一触即发。暂时神经联系突然接通,好象黑暗中突然来电一样灯火通明光芒四射,从而出现认识的飞跃。
(3)热情奔放,积极的情感促进了思维的敏捷与想象的丰富。
可见,灵感并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长期积累,艰苦探索和在创造思维中作出积极努力的一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是认识飞跃的奇特现象。好逸恶劳、思想僵化是不会产生灵感的。此外还要善于捕捉灵感:
(1)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长期探讨与钻研是捕捉灵感的基本条件。
(2)要珍惜最佳时机与最佳学习情境,灵感往往产生在长期紧张思索之后的暂时松驰状态。
(3)原型启发是捕捉灵感的重要时刻。
(4)摆脱习惯性思维秩序的束缚,保持乐观镇静的心绪,是捕捉灵感的重要条件。
(5)记录转瞬即逝的直觉。
创造性学习在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常使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刻,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百思不解的问题,豁然贯通,迎刃而解。创造性的学习,需要中学生付出顽强的、精细的、孜孜不倦的艰辛劳动,它没有适合众人的现成的方法,它要求创造者以全部的体力与智力进行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来探索学习的规律性,获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1、准备阶段。
首先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高度感受性,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之后,根据创造性学习的特点和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高考“出活题,考能力”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如何谋划策略来对付它,这是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2、酝酿阶段。
在准备阶段所尝试的方法未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被搁置下来,但未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正在酝酿和等待萌发。
3、豁朗阶段。
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或产生解决的办法。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顿悟,豁然开朗。这是创造性学习的最重要阶段。
4、验证阶段。
对直接的启示能否恰当的解决问题,还有待验与评价。进行验证之后,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创造。
中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学习方法和解答政治难题,都会经历这样的创造过程。
三、什么样的学生具有学习的创造性?
1、一定具有较高的智能。智能水平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直接影响学习创造性的培养。有学习创造性的学生一般来说观察力比较敏锐。
3、对学习的热爱,对思想政治课的迷恋,是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的共同特征。它使学生专心致志于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探索的方法,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
4、对思想政治课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兴趣是获得创造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浓厚的认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无止的好奇心是培养学习创造性不可缺少的条件。
5、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是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必要条件。任何创造性学习成就的取得,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多次失败,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那种认为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6、自信、自重,好独立判断,具有独立型性格。这样的中学生勤奋,敢于进取,注意力集中。懒汉、懦夫与学习的创造性无缘。
7、个人能力直接影响创造性水平。
(1)对问题的灵感度——发现问题的能力;
(2)流畅性——对特定的试题能顺利地作出各种反应;
(3)机动性——适应性强,能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
(4)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
(5)清晰度——善于发现特定试题各种解题方法的能力;
(6)透彻性——不仅理解表面的意义,而且能弄清内在的含义的能力,进行各种意义变换的认知能力。
四、中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培养
中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创造性,把自己塑造成创造型人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自己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保护好奇心,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是推动自己主动观察,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地求知,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要创设问题情境,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
(二)、培养自己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培养集中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自己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自己列举知识系列,建立知识体系,重点放在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三)、努力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这是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创造思维的三要素。
流畅性:指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
灵活性:指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力。
独创性: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具有新奇成分的反应的能力。
如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可通过急骤联想、暴风雨式的联想进行训练。要求对新刺激即新材料,迅速地抛出一些观点来,不迟疑,不考虑质量好坏,数量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愈快表示越流畅,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用快速的方法、接力的方式编材料题,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鼓励学生想出众多的不同于老师讲的、书上写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并以学生的名子给他们的独创的学习方法命名,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学生自己标新立异的积极性。
(四)、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它是中学生学习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先导。中学生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要注意:
1、经常训练近似的、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即兴回答问题的能力。
2、在政治教师指导下,要善于运用直觉思维的方向,对题干提出多种不带结论的设想,并把典型的试题作为直觉思维的示范加以模仿。
3、中学生自己要清楚的明白,强烈的愿望,积极探索,持续思考是产生灵感的前提,而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不分心、不受烦恼因素的干扰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必要条件。
4、培养自己取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有成功感,有助于缩短思维过程,和利用某些线索迅速作出直觉判断。
5、中学生要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直觉,记下突然出现的细小的新念头。
6、当思维卡壳时,要适当地休息一下或转向其他的问题,过一会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才能有较大的突破。
(五)、中学生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即指遵循思维规律,有步骤地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或依据某些知识进行推理而得出新判断,形成新思想的认识过程。没有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便难以获得成功。中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意:
1、政治教师讲课要符合逻辑,论证问题逻辑性要强,以求给学生作出示范。
2、学生根据政治教师的引导,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理解概念、观点、原理,并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包括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运用判断作出推理,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
3、随时注意订正自己出现的逻辑错误。
(六)、在学习中充分采用扩散性问题设问。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的设问可分为:
1、判别性设问
如“对不对”、“是不是”,其追求目标是让自己对“是与非”作出判断。这种设问,对思维活动的要求低,可以不动脑筋,但可以发现问题之所在。
2、叙述性设问
如问“是什么”,它追求的目标是,根据设问的要求,自我作出正确、完整的叙述性回答,基本上是所学的教材内容的再现,可以通过记忆、背诵作出正确回答,它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3、述理性设问
如问“为什么”,其追求目标是学生讲清道理、理由,要求自己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自己的答案,一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再现,一部分是该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推理思
维获得的结果。因此,该类试题的设问,一部分学生可以凭借记忆、背诵作正确回答,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答。高考试题倾向于这类考试。
4、扩散性问题设问
此类试题在高考中没有标准答案,只设评分标准,它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答案,而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性的想法、思路、见解和可能性。这种问题的回答,有一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再现,但却是有价值的独创性的再现。这就要求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作答,显示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这种扩散性问题的设问有利于学生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七)在学习中,要充分显示自己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通过思维过程的显示,激励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发挥智慧的闪光点。就拿解题来说,创造性学习强调分析过程而不是显示解题过程,即显示出怎样想出解题方法的思维过程,使自己学会思维,并通过新思维成果的获得来激发自己的创造性。
第四篇:学习普通话新方法新途径
农村小学快速推广普通话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一、课题基本情况
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在农村中学快速推广普通话的途径和方法,以教育学生自觉“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维护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祖国语言文字为主要任务,以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生普通话口语规范水平为切入点,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课题组力争使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系统学习有关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初步了解灵台方言特点,坚持科学、有序地进行普通话常用字词练习,寻找普通话语音音变的规律,力争在初三毕业时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具备一定的朗诵能力,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通话不仅具有任何方言所无法比拟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任何方言都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学校在语言使用上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可以辐射带动其它各行各业推广普及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但是,在占全国五分之三的广大农村中学(特别是山区),“推广普通话”、“汉字规范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如果我们能以农村中学“推普”工作为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广大农村地区不利于“推普”和用字规范化的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善。
二、课题研究推广的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强化措施,查缺补漏,及时整改,在组织师生继续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口语实践活动。
三、农村中学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抓好“推普”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就一事无成。因此,要推广普通话,学校就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及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推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普工作。各班也应成立由班主任任组长的推普小组,具体负责本班的推普活动。同时,还应成立督促检查小组,即教师检查小组和学生检查小组,保证学校“推普”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保证“推普”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保证普通话在学校能得以有效的推广与普及,使之真正成为学校的校园语言,必须制定符合本校师生普通话的水平和实际的规章制度,从考核到监督及奖惩,逐条规定,并严格执行。
1.校园内讲普通话,并将普通话带回家。
2.学校班子成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普通话领导小组成员带头讲普通话,并且要坚持做到口语练习与理论知识学习,日常教学相结合。
3.把教师讲普通话纳入工作考核,通过学生评议、教师评议对运用普通话情况量化考核,计入年终总评。要使普通话不仅是课堂语言,而且是校园语言,达到人人都讲普通话。
4.让学校班子成员、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担任学校推普监督员,并使“讲普通话,用文明语”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5.各班选出两名推普员、两名监督员,负责本班推普工作,班主任任组长。6.班内学生运用普通话情况也应纳入班级考核,并单独作为一项进行表彰,学期末由学校评选推普工作先进班级,由班级评选推普工作先进学生。
7.学校监督员认真值班,并如实填写记录,如出现问题,值班人员负责。8.不讲普通话记录超过3次的学生及教职工,周六参加专门普通话培训班。9.监督员不能很好履行职责者,双倍减考评分;带领本班(年级组)推广普通话评为先进集体者,表彰奖励。
10.根据坚持运用普通话情况,年终由学校评出先进个人表彰奖励。
(三)周密计划、精心安排,积极开展师生普通话培训工作
要想使普通话在学校得以真正的普及与提高,抓好师生培训是关键。学校要鼓励支持全校老师积极参加县局及学校组织的普通话培训班。首先是语文教师过关培训,然后是青年教师、文科教师、理科教师分批过关培训。同时,由本校语文教师严格对学生普通话的学习运用进行培训,在语文课上每周可以安排一节口语实践课重点训练。对讲普通话有困难的教师、学生单独办培训班,促使其不断提高。
(四)广泛动员、明确职责,大力营造“说普通话、用文明语”的氛围 1.以宣传《国家推用语言文字法》为重点,大造舆论,形成攻势,努力在学校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学校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设置推普标语,随处提醒师生运用普通话。例如“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青少年要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等。
2.利用黑板报、广播站、壁报、师生座谈会等实用新颖的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政策与法规,使广大师生认识到推广与普及普通话之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人人以讲普通话为荣,并力争把普通话变成为校园语言的良好氛围。同时,可利用集日、双休日,采取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推广普通话,并让学生带动家长学说普通话。3.积极做好推普周活动。学校要在每年的推普周其间,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促使人人参与和支持推广普通话,共同营造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师生素质和普通话水平。
四、农村中学快速推广普通话的途径
(一)成立学生广播站,开通校园广播,定时播音。一是为师生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搭建广阔的平台。发挥其示范作用。二是努力营造普通话运用的良好氛围,并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建立长期宣传专题、专栏节目,聘请语文老师举办语言文字讲座,以求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二)发挥语文教学的“龙头”作用。一是重视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以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标准语的能力。可继续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前5分钟讲演,及学生口头作文活动,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二是发挥语文教师在“推普”中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其他科目的教师课堂上向他们听课观摩学习,课下请教指导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三是加强拼音训练,防止汉语拼音回生。尤其是针对灵台方言中声调不准和存在较多土语的现象,强化训练。
(三)举办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竞赛活动
在校内外举行的各种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注重活动的多样性与取味性。如积极组织学生以普通话为主题开展升旗仪式,班会、队会、团会,课本剧表演,张贴宣传画,编写主题校报校刊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故事会、散文诗歌朗诵比赛、演讲赛等,大大激发学生讲普通话的热情。其次,可借鉴甘肃省普通话平测试题样,制定试题若干套,现场抽签,既有读的内容,又有说的题目,既检测出了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又培养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还可在学生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使用规范字的现状,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同时,结合研究性学习,积极开展“社会口语交际用语调查”活动。
(四)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突破口,提高全体师生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普通话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学校推普工作落到实处,除了强化监督检查之外,更要重视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因为通过测试,既可给全体师生学习普通话的动力,又能让他们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而取得丰硕成果的喜悦。同时,也为学校推普工作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农村中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方法
农村中学生要学好普通话,不仅需要敢于开口的勇气、长期坚持的毅力,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一)听 听指坚持收听、收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包括省、市、县)的新闻联播,要注意听准字音。收听、收看新闻联播是教学生学习规范语音的极好机会,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在接收国内外新闻信息的同时,结合自己语音的薄弱环节,认真听播音员的发音,把播音员当作自己学说普通话的老师。当听到一些字音与自己平时的读法不一致时,应该马上记下来,然后用字典或其他语音资料查出正确的读音。这样,经过查核的字词,就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比 比是比较异同,也就是找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不论是哪一种方言,它与普通话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比如灵台方言,对前后鼻音区分不明显,声母中n、l界限有时也并不分明。这就需要学生留心比较,并按“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和偏旁类推的方法,坚持练习,反复实践,就一定能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
(三)记 记就是把容易读错的字词记下来。在读书看报及说话过程中,把容易读错的字词收集起来。同时,把自己曾经读错的字词也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易读错字词库”,然后记住每一个字词的正确读音,以免以后再读错。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读不准音的字就会越来越少。
(四)练 就是练习普通话。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要用多读多练的方法。练的方式很多,一般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说。学习普通话就像游泳一样,只学不练是不行的,必须实际操练。一定要多读多练正确的发音,而且必须经常使用。学习语音有一个回生现象,已学会的发音,一段时间不用就又不会了,所以学语音要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六、普通话语音训练“三步走”
语音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托体,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普通话与方言差异最明显的要素。学习普通话重点就是学习语音。普通话的北京语言为标准音,学习普通话语音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准声韵调,这是基础;第二步,读准常用字,这是行之有效的捷径;第三步,掌握语流中的音变规律,这是做到“字音标准”“语调自然”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发准声韵调 1.发准普通话声母
普通话有21个声母。声母就是音节开头的辅音。辅音发音的主要特点是气流在口腔中要受到阻碍,所以声母的发音过程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由于气流受阻的位置(发音部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声母。所以发准普通话声母的关键是要找准发音部位和掌握发音方法。
2.发准普通话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是普通话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普通话有39个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按口形分,汉语音韵学将韵母分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这种“四呼”便于我们学习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语音系统,也是我们了解普通话和方音的对应规律。
(1)单韵母。单韵母是由一个元音音素构成的韵母。发准单韵母关键是要把握发音要领—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开口的大小(发音时这种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
(2)复韵母。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加而成的韵母。发准复韵母要注意下列三点:
第一,复韵母发音有一个过程—发音时从头一个元音到二、三个元音,它的舌位,唇形有一个滑动的过程,这是它与单韵母发音的明显区别。
第二,复韵母虽然是由两三个元音复合而成,但不是所有的元音同一响度,其中只有一个元音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称为主要元音,即音腹。第三,根据韵腹所处前、中、后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位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三类。
(3)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作韵尾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发准鼻韵母,区分前后鼻韵母,关键是发音时由元音向鼻辅音滑动,鼻辅音韵尾归音一定要到位。此外还要注意“ian”、“üan”中的“a”实际发音是“e”。
(二)读准常用字
中国汉字有几万个,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要读准全部汉字是有困难的,况且大多数汉字并不常用,无须花大力气去记。读准常用的几千个汉字,则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这样做费力不多,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之效,是学好普通话的一条捷径。这几千常用字,是指这三部分:一是常用的3500个汉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二是常用异读词;三是容易读错的常用字。这三部分内容有的重复,分开来要求学生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便于克服发音、误读音。
(三)掌握语流音变规律
我们说话的时候,常常是连续发出一串音节,有的音节受前面音节的影响,它的音调或声调发生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就能使语音和谐,语调自然,说出一口标准的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语流音变的分类图示于下。上声
音调的变
一、不 音变 轻声 呀
音素的变化 儿化
总之,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县教育局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力以赴,共同致力于本项课题的研究。我们坚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我们有信心经过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取得最终的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快速推广普通话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长
郝
小
学
第五篇:依托职教新干线开拓高职辅导员工作新途径(终稿)
依托职教新干线开拓高职辅导员工作新途径实践探索
沈铁敏 汤劲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湖南 株洲 412001)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的平台和渠道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栏目和内容建设上紧紧围绕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同时增强网站的吸引性与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点击率,达到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目的。在职教新干线的建设中坚持长效性原则,不断地维护和更新空间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空间形式,保持职教新干线的先进性,努力提升和发挥职教新干线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切身处地的为同学们服务。
关键词: 职教新干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前言
根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大专生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达到96.1%。电脑的高持有率和手机上网的高频率使得高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已经成为高职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网络在给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对高职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心理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显得枯燥、单调和陈旧,有的相对落伍,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难以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有的甚至使学生们产生厌倦和抵触等不良情绪。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抓住契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应该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将学生思想教育融入网络中,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合理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修养的目的。
职教新干线无疑是我们辅导员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的一把强而有力的武器,通过建设好辅导员职教新干线空间,可以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掌握学生的动态,疏导学生的心理,抚育学生的心灵,教育和引导高职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培养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高职大学生。以下是本人如何依托职教新干线,开拓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主要分为四大点:
一、以学生点击率为生命线精心设计网页,吸引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 要使空间能吸引住学生,网页外观设计和空间装扮非常重要。首先在风格配色、布局选择、皮肤背景上要符合学生的美观,尽量漂亮时尚、年轻化,但不失庄重大方得体。同时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温馨和谐气氛,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其次,潜心学习,利用阿里妈妈Banner Maker制作温馨美观的标题栏和个性化的简介板块,为方便学生快捷地得到所需资料,也可以利阿里妈妈Banner Maker制作漂亮快捷的空间导航板块。使用美图秀秀美化空间图片,在选择上传的视屏也要注意美观时尚符合学生口味。设计好之后征询学生意见,再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修改,让同学们看上去舒心,追求高点击率,只有同学们接受并积极的参与进来,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在职教新干线中得以充分开展。
二、以“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三贴近为原则设置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栏目和资源库,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
首先,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关注针对学生在成长成才等各方面的诉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设好的空间栏目。还可以就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设置专栏,设置大学生喜爱谈论话题,如心理健康、情感驿站、成长成才等专题,以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在我的空间里我开设了大学生心灵驿站、成长指导等栏目。其次,在空间的信息内容上必须符合“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三原则,从细微处做着手,且表达方式符合网络特征,方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即时维护和更新网站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咨询,使他们能在网站上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以利于他们的日常学习,从而稳定一定数量的固定人群,培育、扩大更多的浏览人群。辅导员还可以还可以在网上设置适合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发动思政专业课老师,将其讲课视频、课件讲稿以及课题研究等材料放置在专题网站上供学生浏览下载,增强职教新干线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吸引力。其次在空间开设学习园地专栏和娱乐专栏,使空间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主流媒体之一,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三、通过设置交流群组、立题讨论、留言回复等与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形成互动,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职教新干线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交流思想的平台,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与跟踪学生的成长情况。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沟通功能开展与学生交流,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设置所带班级和部门交流群 在职教新干线建立所带班级和部门交流群,方便与班级同学和部门干事交流,同时也将通知、文件和资料通过发文的形式上传到群里,还可以通过老师将一些同学们和部门存在的问题及须注意的事项以及当前的热点话题在交流群组中立题展开讨论或进行辩论,通过评议直接了解大学生对所立主题的看法和意见,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教育;其次,还可以在交流群里向同学展开“网上咨询”、“网上调查”、“网上谈心”、“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学生也在交流群中也可自主提出感兴趣和有争议的议题,自主讨论,辨明是非,自我教育。通过学生的交流信息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真正在关注和思考什么,对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可以在工作中做到提前介入,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鼓励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动优秀干部、积极分子踊跃发表积极向上的日志与主题,积极评论、回帖,孕育整体积极向上的氛围。
2、设置学生党支部群交流群组
在网络空间上组建学生党支部交流群,将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交流群组。辅导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网民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方位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确传达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和政治立场,培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规范和较高政治素养的学生。党课老师可以就党课内容、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及时事政治问题在群里立题发起讨论,入党积极分子与老师之间及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可以进行了广泛有益的交流,在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学生之间建起一座座互相沟通的桥梁,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老师和党组织可以随时掌握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并针对党员的思想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做到有问必答,引导他们增强党员意识,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效应。
3、加为好友,开展一对一的沟通
辅导员还可以在职教新干线与学生建立好友,通过职教新干线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克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爱情等方面走出困惑。也可通过职教线干线与校内校外的一些辅导员和思政教育专家进行工作交流,获得他们的指导,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4、及时回复留言,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学生也可非常便捷地将一些疑问可通过留言板在空间留言,辅导员可以及时给于答问及引导、疏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带领,并适当的时候还可面对面地沟通。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平台,有效的实现了课上的延伸,实现了师生的无障碍沟通。
5、老师在职教新干线空间发表感想,引导大学生回贴评议。
对于回帖的同学及时的点评,让他们的评论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怀,对于长期没更新的同学可以跟他在平台上打个招呼,进而加强彼此沟通,为以后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
四、创建班级学生空间链接板块,不定时进入学生空间,掌握学生动态。职教新干线给每位高职大学生都分配了空间,很多同学心情不好就会在自己的空间里留言,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但往往会在自己的空间里表述自己的情感。辅导员应多督促学生建设好个人空间,每个学生的空间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和心情,通过浏览学生的空间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和动态,方便辅导员管理,在职教线干空间里按班级创建学生空间连接板块,可以方便辅导员快捷地进入指定学生空间,及时掌握动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应机制特别是反馈机制,可以有限地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不足的局限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的转化。通过网络媒介和环境,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同时一个问题又可以由多个教育则进行多角度解答,扩大教育者的广度,强化教育效果。
职教新干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网络背景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积极利用这一新兴媒介和环境同大学生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强化信息反馈,主动占领这一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发挥职教新干线这一平台的各种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春林.职教新干线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J ].《企业家天地》
2010(11)[2] 李蓉.借助职教新干线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J ].《大家》2012.(03)[3] 黎海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J ].《教育与职业》2011(35)[4]魏兵.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