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发布单位】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职成[2015]6号 【发布日期】2015-07-27 【生效日期】2015-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七)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九)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要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十一)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行业指导能力,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制度。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五)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六)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十七)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十八)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九)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十)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各地要完整转发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各职业院校应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七、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二十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各地要制订职教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十三)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本地区、本院校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各地要推进本地区学校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在中高职院校差别化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
(二十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要尽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评价和服务,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学校或专业点,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二十六)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教育部
2015年7月27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七)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九)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要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十一)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行业指导能力,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制度。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五)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六)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十七)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十八)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九)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十)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各地要完整转发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各职业院校应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七、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二十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各地要制订职教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十三)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本地区、本院校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各地要推进本地区学校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在中高职院校差别化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
(二十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要尽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评价和服务,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学校或专业点,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二十六)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教育部
2015年7月27日
第三篇: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积极推进“双减”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深化教学改革。要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从制定健康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统筹的作业管理和提供优质全面的课后服务等方面,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以“五育”并举为立足点,设计教学改革。在“三个面向”思想的指引下,学校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深厚的积累和优良的传统,“学生快乐成长高于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十项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五育”并举,补短板,强弱项,让优势更强。
以作业管理为切入点,推进教学改革。“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观念深入人心。学校一直坚持控制各学段、各年级作业量。今年把强化作业设计、调控作业难度作为切入点,明确提出“作业育人”的理念,以建设高质量的学科作业体系为目标推进教学改革。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加强教研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严控作业完成时间。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通过作业设计模板,引导各学科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作业样本,通过样本示例,带动学科作业体系建设。
学科特色作业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可选择性,如弹性作业、分层作业。学科特色还要体现在作业育人功能性方面,如突出“合作”的资料搜集,突出“表达”的演讲、主持。学科特色还体现在作业时效性方面,有每日作业、周作业、月作业。功能决定内容,内容决定形式,一份高质量作业往往从不同角度体现学科特色。
以课堂提质增效为主渠道,落实教学改革。作业设计的强化,倒逼备课的提升。高质量的作业依托课堂教学的系统设计。课堂提质增效是落实“双减”的关键。老师们深刻意识到落实“双减”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而不是减学习态度、习惯和质量。减负是为了增效,要想作业负担轻,要想优秀生有发展,主阵地仍然是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是教学的规律。
新学期开始,学校正式提出建构“攀峰”课堂。初步形成“攀峰课堂”框架,就是向40分钟要质量,是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课堂形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进,实施常态课优质化工程。强化课堂责任意识,修订了课堂教学反馈。学校积极推进幼小、小初和初高科学衔接的研究,促进课堂长链条有效衔接,发挥十二年贯通培养的教育优势,完善考试和质量评价体系。
以课后服务为落脚点,反馈教学改革。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引导学生自愿参加。周一至周五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系统设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主题德育活动、实践活动及课业辅导等内容,突出学生自主选择。
调研发现,家长对课业辅导的需求非常强劲,尤其在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领域。教师应在学校通过课后服务的方式指导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现作业调整和课堂改进的空间。
以科研课题为动力点,推动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学校把落实“双减”作为解决教育治理的政治任务来攻坚克难,以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以科研的方式推动学校治理的系统变革,重塑学校教育形态。
第四篇:甘肃省教育厅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甘肃省教育厅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系列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全省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甘肃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理念更新、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相关文件要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建设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德育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法守法。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积极组织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校园开放日”、“中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2.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时代特征鲜明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开发具有甘肃特点的“甘肃历史”、“甘肃地理”、“写字”、“阅读”等地方教材,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选修课程教学用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课程,并不断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3.强化职业指导、职业精神培养与健康教育。指导职业院校配备职业生涯指导教师,上好职业生涯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以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感悟为基本途径,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引导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富有感恩之心、大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4.强化文化基础与人文素养教育。指导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自2017年起,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中,逐步加大对公共基础课的考查比重。加强课程融合,推动文化课与专业课融通,发挥人文学科的育人优势,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加强就业指导。将公共艺术课列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使用好《古诗百首赏析》、《名曲百首赏析》、《名画百幅赏析》等系列教材,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文化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二)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打造特色品牌专业
5.优化学校与专业布局。落实省政府《关于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指导意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7年以前完成资源整合工作,做大做强中职学校,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围绕区域产业布局,紧密对接“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战略,指导市州调整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促进知识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支持甘南州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一州一校”规划,做好中东部职业院校和职教集团对口支援工作,强化专业建设,有效对接产业。
6.调整专业结构。职业院校要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需求,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重点设置传统支柱产业、区域首位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所需专业,特别是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专业。下放除学前教育等特殊专业外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审批权。引导职业院校逐步减少或取消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注重传统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支持甘南州、临夏州、天祝县、肃南县、阿克塞县等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技艺、民间工艺和民族食品等相关专业。扶持涉农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扶持5所“农”字头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扶持建设30个涉农专业点。
7.推进示范专业建设。重点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国家和省上重点发展产业相关专业建设。自2016年起,通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重点、示范专业评估,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性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三)健全中高职衔接机制,保障系统培养质量
8.规范中高职衔接专业和培养标准。实施《甘肃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方案(试行)》,进一步规范、完善贯通培养办法与培养标准,按照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重点做好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9.加快构建课程衔接体系。指导职业院校统筹安排中高职衔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贯通培养牵头院校要研究制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0.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逐步建立科学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有效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到2020年,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
11.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和“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入实施《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双千计划”》,全省每年选派上千名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选派上千名企业技术人员(含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支持3所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年遴选确定10所以上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和专业积极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印发《甘肃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支持10个以上省级行业型职教集团、16个区域型、专业型职教集团良好运转,发挥职教集团在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及职业院校教学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2.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合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推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行业指导委员会,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形式,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引导职业院校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13.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课时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以半年为主。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14.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鼓励职业院校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作用,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步伐。
(五)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5.严格执行教学标准体系。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高职专业目录,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规范教育教学。到2020年,制定完成具有甘肃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16.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落实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督查机制,推动《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落实。
17.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加强对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规范职业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高等职业院校教材选用要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遵循适用择优的原则。
18.加强质量监测与评价。完善质量评价制度,把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到2018年,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督促各地、各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定期开展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情况评价,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等,同时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监测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六)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质量基础
19.改革创新课程教材体系。指导职业院校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贴社会、紧贴职业、紧贴学生需求,按照基础知识、职业知识和拓展知识几大模块,合理确定文化基础课内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加强职业院校选修课程建设,适应不同生源对象特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开设关于安全、人口、资源、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质量与标准等选修课程。丰富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活页教材、绘本教材、口袋书等,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积极开发慕课、微课、虚拟仿真软件、案例库等数字化资源,完善资源的动态更新和共享机制。
20.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完善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和考核等制度,推进依法治校。落实《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好教育部《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提高校长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做好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逐年扩大省级教师培训规模,力争到2020年,实现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全员培训。按照《甘肃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试行)》,开展“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2016年起,启动实施中职学校评审正高级教师职称工作。加大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办学力度,深化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与艺术大学等国际组织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每年选派专业课教师和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21.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广泛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网络研修,指导学生等活动。在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同时,将省级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常态化。开展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发挥好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课程组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广泛应用。全面完善信息化环境建设,构建符合区域特点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创新,建立具有甘肃特色的“互联网+”泛在学习体系、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到2020年,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成300门优质网络课程,开发5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
22.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研究,2016年,建立省级职业教育教科研队伍。2017年,全省14个市州均要建立起职业教育教科研队伍、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积极组织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活动。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协同行业协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五年一周期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院校综合绩效考核评估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推进县级职业学校(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
23.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夯实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在职业院校开设党的理论与政策课程。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督导评估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纳入市(州)、县(市、区)教育改革发展体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主动作为,常抓不懈,形成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新常态。
(二)加强宣传引导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组织职教系统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讨论教育部《意见》,并走进职业院校、普通高中和初级中学,广泛开展宣传解读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专家解读、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
(三)加强督查落实
将《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台账化,统一纳入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专项督促检查和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目标任务,确保《意见》贯彻落实到位。同时,注重发现和总结典型经验案例,强化示范引领。
第五篇: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各省市发言稿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各省市发言稿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从学制改革入手,率先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2012年组织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3年来,试点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共有34所本科院校、53所高职院校和119所中职院校参与试点,年招生规模达22055人;同时模式不断创新,目前的培养模式有: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江苏开放大学与中职分段培养。
把握关键环节,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第一,明确试点资质。明确规定参加试点的学校资质、专业标准和学生入学要求。第二,强化课程衔接。2014年,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组织开展了与项目对应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首批立项课题43个。第三,规范转段升学。省教育厅专门制订了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意见。中高职分段培养、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专转本”范畴。转段考核包括过关性考试、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等三部分。
推进素质教育,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2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将德育工作督导检查纳入职业教育每年常规工作。第二,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省财政投入4000万元重点建设了60个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全省建立起覆盖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和所有学生的技能大赛制度和技能抽测制度。第三,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5+0.5”学制改革,经过两年试点,2015年全面建立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 湖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湖南省统筹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努力构建与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体系。
抓统筹管理机制建设,有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吻合度。第一,着力构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的宏观机制。省委、省政府发文,明确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二,赋予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省教育厅规定,除医卫、公安等国控专业外,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依法自主开设教育部中、高职专业目录内的专业。统筹引导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办好重点专业。严格要求每所职业院校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中人财物,重点建好一至二个大类专业。
抓特色专业(群)建设,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为适应湖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湖南省共遴选建设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1个、示范性特色专业104个、特色专业158个。省本级财政对每个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给予6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要求项目单位按1∶1配套,并邀请国内外行业、企业顶级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通过特色专业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性特色专业正从“对接行业”、“服务行业”向“提升行业”、“引领行业”发展。
抓校企深度合作,有效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一,创新校企“双主体”培养人才机制。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意见,明确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各方面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第二,稳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省组建了30家省级职教集团,加盟合作单位2458家,其中有省内外规模企业1525家。第三,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对话协作活动。推动校企双方达成了100余个合作协议,促使校企共生共赢。第四,创新了校企合作平台。近两年,分别组建了湘绣学院、湘瓷学院、湘菜学院和湘茶学院等特色二级学院。
通过上述举措,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认可度越来越高,近5年来,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稳定在96%和90%以上。
弘扬民族优秀商贸文化 培养高素质商贸职业人才 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华民族优秀商贸文化蕴含着“以商富国、以商福民”的商贸职业精神,凝结着中国商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基因。近年来,商业行指委积极推进民族优秀商贸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商贸师生走运河,提升商贸历史文化素养。2012年,在国家大运河申遗期间,商业行指委与中国商业史学会联合发起了“千名商贸师生走运河”主题教育,组织运河沿线的商贸类职业院校共同举办了大运河商贸文化价值研讨会、运河知识竞赛和讲座、千名师生联合签名支持大运河申遗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探索职业文化素养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增强了商贸类专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有效提升了学生商贸历史文化素养。
指导商贸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民族商贸文化进专业教育。近年来,商业行指委分别指导山东商业职院开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商贸文化数字博物馆”项目、北京财贸职院开发“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老字号)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商贸文化数字博物馆”运用博物馆形态、数字技术展出“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史实,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再现中国商贸历史经典文化。中华老字号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中华老字号企业史料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库、大师传艺网络平台等六大类资源。目前,这两大资源库已在有关商贸职业院校使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和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地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
促进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指导商贸校园文化建设。商业行指委指导相关职业院校以优秀民族商贸文化为中心,运用建筑、雕塑、歌舞、展览和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构建商贸校园文化。通过商贸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将优秀商业文化和成果传递给学生,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创新文化育人形式,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聚焦区域发展 提高服务水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狠抓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专业建设紧盯产业需求。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提升老专业,灵活设置新专业,保持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近年来,相继增设了节能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等12个新专业,取消老专业5个。形成了73个对接湖北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28个产业的专业体系。3D打印专业刚一招生,学生就被武汉6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订一空。同时,学校以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与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的“金字塔”型的重点、特色专业群。通过品牌化建设,学校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等3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现代制造和旅游两个专业群被确定为湖北10大职教品牌。
人才培养对接企业实际。学校借助53个校内实训基地、370个校外实训基地、1000多家合作企业、4个全省性的职教集团,建立起政、产、学深度融合的战略联盟,企业的实际项目直接走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室,80%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内容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一线。此外,学校从系统分析社会需求和高职学生素质结构状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了“校企方案共定、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并实施由通识课、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组成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73%的毕业生留在湖北就业、创业。
办学紧贴区域发展。学校制定了教师服务企业行动计划,每个专业至少年均为企业提供一项技术改造或服务,以此倒逼教师队伍建设和技术服务水平提升。近年来,学校先后完成了对东风汽车、中原电子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等80多家企业的120项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申请专利20项,面向湖北省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年均超过2万人次。
充分发挥高职引领作用 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山东淄博职业学院
近年来,学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带头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一体化贯通培养的有效工作机制。学院专门成立贯通培养项目管理机构,建立相关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等专业骨干和行业企业专家为成员的“专业联盟”,全面负责专业建设调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和教学组织实施等工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合作学校的骨干教师和高级工程人才及知名专家、技师、技术能手互聘互享,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人才衔接培养平台。2012年,学院联合9所高职院校、8所中职学校、100余家企业组建了淄博市唯一一个以高职院校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搭建起了在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紧密合作的校企共建、衔接培养平台。同时,学院先后与上海通用建设定向人才培养班,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阿里巴巴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
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中高职衔接专业体系。学院围绕淄博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近3年停招7个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撤销3个专业,与中职学校共同建设机电、电子、化工、汽车、医药卫生、物流、生物制药等专业大类,基本覆盖淄博市支柱产业,提高了专业群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建立具有区域特色、中高职紧密衔接的专业体系。
对接专业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区域经济对人才层次的递进需求,按照贯通培养原则,通过专业建设调研,确定了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高素质技术型、高层次技能型、高素质技能型四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按照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一体化设计和理论实践一体化原则,通过对接上述四种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基本构建起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
夯实基础双轮驱动 牢固树立全面育人的质量观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我校始终坚持把培育全面发展、人格健全、服务社会的未来建设者作为根本,牢固树立全面育人的质量观,坚持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育“双轮驱动”。
夯实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围绕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我们突出“五个一”(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普通话、快捷录入一组信息数据、翻打一叠票据、准确数点一叠钞票)的培养。最近,借助新媒体,开发了60门微课(慕课)和20门网络通用通识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随时随地的交互式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文化基础课教学。首先是保证文化基础课课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开足开齐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其次是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贴近学生的教法,上好文化课。文化课教师每年必须下企业调研学生未来职场的能力特征和模型,同时要求基于学生未来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实施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文化课教学。
塑造“清荷”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财经领域,道德自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建校之初,我校就在校园内建起一个荷花池塘,巨型荷花雕塑始终提醒着学生要坚守“清廉自律”的职业道德。近年来,我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实施“清荷”文化引领的健全人格铸造工程:一是进一步丰富“清荷”文化内涵:有理想、讲团结、能务实、求勤进。二是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习渠道,通过丰富的“清荷”文化讲座和网络课程、“清荷”系列读本、“清荷”一班一文化活动、“清荷”系列社团、志愿者服务等,逐步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三是通过国际化、信息化引导学生走进职场、走进社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就有近百名学生能用流利的英语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学生进行交流。
强化“双主体”作用 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广东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近年来,我校抓住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市场导向,以合作共赢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产学融合和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企业双主体作用,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双主体”育人模式不断深化。一是共同制定人才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我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适应区域企业需求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粤菜烹饪等岗位人才标准,重新构建了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及时反映到课程中;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实现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新开发的课程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这些工作均凸显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共建技术工作站,协同培养与创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技术、设备设施、市场信息、智力等资源,以股份形式建立“模具制造”、“数控加工”、“机器人集成应用”等技术工作站。将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作为学习项目,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材料、工艺要求作为教学资源,将企业技师聘任为导师,采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将企业生产与协同育人有机融合。三是行业企业主导,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主导制定专业教学考核评价方案和课程考核题库,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考官。与以往相比,行业企业更加注重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团队合作、质量意识及创新精神的评价。
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一是企业合作积极性显著提升。我校牵头的产学联盟单位从初期的36家迅速增至80家。海信科龙集团投入50多万元,在我校建立空调总装培训线。亚龙集团捐助80万元实训设备,用于建立数控机床维修人才培养工作站。目前,还有很多知名企业对我校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二是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了专业素质和产教研能力。例如,我校教师韩亚兰2项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了企业55种产品的技术性能。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我校的毕业生100%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初次就业薪金可与本科毕业生相媲美。
推动信息技术建设 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甘肃省卫生学校
近年来,我校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破解了医学设备昂贵、医学专业教学直观性差等关键问题,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
完善三个机制,为信息化教学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完善培训进修机制。定期选派教师到省内外进行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采取接收外校教师到我校进修的办法解决因外派培训而造成的师资不足问题。二是以赛促学机制。学校每年举办校内信息技术竞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和20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相关竞赛中获奖。三是人才评价机制。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获奖情况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学生学业成绩、奖助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实施五大项目,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难点问题。一是信息化实训室建设项目。集中资金分期分批建成了人体生命科学馆、模拟药房、口腔仿头模实训等数字化模拟仿真实验实训室,有效解决了实训设备陈旧、操作真实感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织20多名教师参与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牵头完成10多门课程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的演播厅和高清录播教室,制作200多部优质教学视频。这些数字化资源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解决了因师资缺乏而造成的课后辅导不足问题。三是资格考试网络培训项目。开发“护士资格考试网络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加培训和模拟训练,使学生考试通过率从不足40%提高到近90%。四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设网络数字图书馆,供全校师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阅,满足了近7000名师生的阅读需求。五是临床工作进校园项目。通过定期到医院录制典型病例治疗教学视频、邀请临床专家通过学校视频直播系统进行教学、网络发布优秀毕业生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等方式,拓宽合作范围,增进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回归育人本质 打造品质职教 浙江宁波外事学校
近年来,宁波外事学校以品质职教的打造为核心,积极倡导育人本质回归,让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以健康快乐为核心的校园大课堂。学校突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把德育、体育、美育扩展到整个校园,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优化学习的状态。31个外事社团,86%的参与率;外事嘉年华中的“快乐淘、美食节、趣味游园、舞林争霸”等22个项目,每名学生至少参与两个项目,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培育“心向善、志高远”的校训文化。学校以“心向善”为育人起点,逐步使“善”内化为学生品质,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志高远”则体现了志存高远的外事文化。学校围绕校训设计校园标识系统和校园应用系统,让校标、校徽、校服、校旗等成为校训的物质载体。学校围绕“善行、善举、良知、道德”等主题,开设了班级—部级—校级三个层面的主题班团课和辩论赛,让学生在小事、社会热点等方面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学校还在文化、技能必修课中渗透礼义廉耻等教育内容,让校训文化成为浸润学生、引领学生的有效抓手。
实施基于多元需求的乐观教育。学校不仅设置了外经贸、学前教育、艺术三大专业方向,还逐步启动按大类招生的招生实施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提前形成对职业的规划和认知;增加选修课比例,设置个性学分,让学生自主选择中增加对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开展礼仪教养为核心的审美教育。通过新古典主义的校园建筑风格,美丽、典雅、整洁的环境塑造,艺术化的实训室等,让学生处处感受美的气息。个性化的学生培养,逐渐形成了艺术学生的优雅,学前学生的“师范风”气质;一场场精美绝伦的艺术演出,一次次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师生国际交流,让外事学子的审美和教养得到全面提升;在课程选修模块中推出戏剧、绘画、舞蹈、武术等课程,利用声、形、韵的元素丰富课堂内容,温润学生内心。
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中德诺浩作为一家职业教育服务机构,始终致力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本土化教育产品的开发,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在引进德国汽车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中德诺浩结合国内400多家汽车企业的一线岗位需求,相继开发出中职、中高职衔接、高职三个类别和六大专业方向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并发行了涉及100个学习领域、包含3000多个企业一线工作任务的100套教学资源包。每套资源包含课程标准、学生项目单教材、教师课件、教学视频、教师手册、企业一线技术维修服务手册及考试题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德国双元制”改造为本土化的“中国式双元制”,一方面,课堂实施小班授课、实训为主的教学模式,所有专业课程在一体化专业技能教室实施,并采取工作流程导向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采取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实施教考分离,学校负责教学,企业负责考评,企业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有效参与了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标准为核心,我们还开发出了配套的课程实施标准。
开展“双元制”专业教师培训和认证。“双元制”专业教师兼具两个身份:一是企业的专家,二是专业课教师。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到实际技能训练改革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出一套系统的教练型、企业级专业师资队伍训练体系和认证方法。我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教师培训,为项目合作院校打造出一批批经国际认证的骨干师资团队,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搭建人才定制就业服务平台。为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和人才计划供给之间的矛盾,我们搭建了人才定制就业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发出实习生和新员工需求订单,我们根据企业的订单进行课程修订,选择接收订单的培养院校,并按照2∶1比例选拔订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