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程视野下初中物理愉快教学实施策略 周庆健
浅谈新课程视野下初中物理愉快教学实施策略
周庆健
(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扬州 225000)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本文笔者将充分结合教学期间的观摩学习、师生走访以及实际课堂教学经历,在了解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并总结新课程视野下初中物理愉快教学的实施策略。【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愉快教学 实施策略
物理学虽然不能像诗歌、绘画、音乐、舞蹈那样用美好的艺术形象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用丰富的艺术手段来让学生玩乐竞技,但它所研究的力、热、声、电、光、原等学科领域无不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科学奥妙。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等心理特点,所以许多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实施愉快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教学期间观摩学习与实际课堂教学经历,在初步了解当前初中物理愉快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及进一步听取并学习了广大一线教师多年的教学体会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后,基本总结出以下五点具体实施策略,其脉络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愉快教学实施策略框架图
第 1
页 1 充分利用物理学史,创设愉快物理情境
物理学的历史是人类创造的,这种创造的过程生动而多彩、曲折而艰辛,凝聚了伟大科学家的智慧结晶。但在教科书中,这种过程往往会被忽略,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却只是一个个表象公式符号和一条条生硬抽象的定理:欧姆只是一个定律、阿基米德只是一个原理、开尔文只是一个温度等等。著名哲学家马赫曾说过:“物理学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富有成就的科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借助于科学发展史来学习物理学中的疑难”。通过以下两个经典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利用物理学史来创设愉快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对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案例1.时间:2011.3.2 地点:扬州市某学校九年级(1)班 课题:机械效率 授课教师:W 上课铃响后,教师如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扫描了一下全班同学,放下教材与教案。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机械效率》这节内容。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它的公式可表示为: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 „„
案例1中整整一堂课,教师从头到尾都在机械地给学生灌输物理概念与解题方法,课堂教学过程明显缺少愉快因素的开发。在笔者观摩学习的35节物理课中,采用此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的至少有22节,教师从课堂的一开始就生硬地给学生灌输物理概念,忽略了通过有趣的物理物理学史故事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好奇性与兴趣性。
通过课后谈话交流,许多学生反应不适应、不喜欢教师的此种授课方式,并提出自己理想中的物理课堂:
学生A:“老师一上课就开始讲概念,枯燥乏味,我们根本就不喜欢这样的课。” 学生B:“我们喜欢物理小故事,希望物理老师能在物理课一开始给大家将一些有趣的第 2
页 物理故事,而不是直接讲概念,那样太枯燥了。” 案例2.时间:2011.3.4 地点:扬州市某学校八年级(1)班 课题:速度 授课教师:L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自由下落有什么规律吗?” 生:“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
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大家听说过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吗?”
师:“早在1591年,伽利略曾于在斜塔上做了一次著名的落体实验,通过比较两个质量不等的铁球自由下落的速度来证实了物体下落的规律。那么,我们怎样来进行两者的速度比较呢?重的铁球会先落地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共同来进行探讨„„” „„
案例2中教师从生活体验出发,巧妙地通过一系列提问来“引导”学生进入事先设计好的“陷阱”,紧接着通过物理学史故事的引入来积极创设愉快的物理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怀着好奇、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又如在《运动和静止》这一节教学时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顺手抓住了一颗德国的飞行子弹的故事;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利用著名的马德里半球实验故事来进行新课导入;在《大气压随高度变化》这一节教学引入伦敦修建泰晤士河水下隧道时发生的“肚子里的爆炸声”故事等等。实践证明:诸如这些物理学史的趣味故事能引起学生大脑神经产生兴奋,使得乏味抽象的物理学知识形象并活化。2 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培养愉快学习兴趣 案例3.时间:2011.3.7 地点:扬州市某学校八年级(4)班 课题:水循环 授课教师:G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音乐中欣赏通过PPT播放的大自然中“云、雨、雾、霜、露”图片,边欣
第 3
页 赏边提问学生图片中自然现象的名称。
师:“我们的大自然真的很美,那么在这个美丽的大自然中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下面请大家用各自面前的实验器材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实验!” „„
实验的内容很简单,让学生亲自动手用酒精灯加热冰块使其融化,在此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实验操作问题,并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现象。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手、仔细观察并进行实验记录,同时带着问题认真思考其中的物理现象,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笔者观摩学习的35节课中,只有5节课堂中出现这样的互动,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自身体验来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物理的学习与探索,每次课堂效果都极佳!
在访谈中,学生和教师对此分别有这样的看法:
学生C:“我们很喜欢物理实验,对动手操作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在每次成功完成实验后都会很开心,感觉自己更加喜欢物理了,对学好物理充满了信心。”
教师A:“在课堂中进行分组实验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得到高涨,这样不仅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的环境和氛围更加愉快、轻松,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现象背后的原理。”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要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与动手实验中去,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通过学生自身的愉快体验来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物理现象客观存在的外在表象,然而当学生被这种浅在的现象所吸引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和研究其背后的奥秘,从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探寻规律、掌握原理。3 从生活走向物理,巧设愉快教学背景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现代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对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感知,并形成了一定程度上与物理知识相驳或不尽一致的认识和感受,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会带着这些并不完整的主观体验进入课堂、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积极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或问题出发,精心而巧妙地设计愉快教学背景,激活学生愉快学习的因子,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那么无论是发展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还是开发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实际效果。
第 4
页 案例4.时间:2011.3.8 地点:扬州市某学校八年级(5)班 课题:气体的压强 授课教师:J 课前准备:设计“力拔吸盘”的小游戏。事先将一个小吸盘很轻松地按在黑板上,上课铃响后故作紧张。
师:“糟糕!这个吸盘老师拿不下来了,有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拔下来?”
学生不知深浅,争先恐后地要上讲台展露一手。老师故意找了个小个子上来拔,结果可想而知。此时有的学生开始嘲笑起来。
师:“看来这个问题很不简单,干脆让咱们班的大力士上来试试!”
班级里的大力士男生早已按捺不住,像一根离弦的箭冲上讲台,还没站稳就一把揪住吸盘的挂钩用力地拔起来。一下、两下„„只见他脸憋得通红,紧紧地揪着挂钩不松手。下面的学生也傻眼了,一个个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讲台,大力士男生也败下了阵。只见此时,老师不慌不忙地拿出一根细针在吸盘上轻轻一扎,吸盘就自动掉了下来。学生顿时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的一声叫出来,稚气的脸上写满了不解与兴奋。
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很容易地把吸盘拔了下来。那么这个游戏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物理学原理呢?这节课老师就来给大家解开迷惑。” „„
在笔者观察的这节课中,教师的精彩导入毫无疑问是一个教学亮点。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带进课堂,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奋感,把课堂愉快的气氛推向最高点。
物理的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科的严谨性、科学性,尤其是对待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高度发展的初中学生,物理难学、枯燥、乏味、抽象等消极体验已经充斥着当前整个物理教学现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从生活体验出发,在愉快的教学背景下,通过师生积极的互动过程能够切实可行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4 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调节学生愉快学习的心境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等级观念严重,师生间冷漠的情感不仅严重阻碍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新课程的出台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充分认识到了学生
第 5
页 在教学过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物理要实现愉快教学,必须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同时也教师关爱学生,相互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教师到喜爱物理学科,把“以与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学好物理,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D:“有一次自习课,我兴致勃勃地去问物理老师题目,可老师瞟了一眼就很严厉地说‘这道题我不是讲过多次嘛!你上课没听吗?去问其他同学!’我当时特别难过和失落。她都没仔细看题怎么就说讲过多次,她根本就是不愿意讲给我听。”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产生探究问题答案的好奇与渴望,这时候教师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与困惑,学生则将更加乐意继续探究物理,并对教师产生信赖与尊重;反之,教师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攻击嘲笑学生对物理问题提出的的不同见解,学生将逐渐对物理教师产生厌恶心理,进而对物理学科产生排斥感,严重影响到物理学科的学习。
学生E:“物理题目的解题方法本来就应该是多样的,有时候我很欣喜地发现自己找到了不同的解法,然后去告诉老师,大部分时候老师都是认同的,并鼓励夸奖我,让我很有自信并且更加喜欢物理了!”
由学生E的谈话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肯定对学生学习物理起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初中物理实施愉快教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多种正确手段来积极建立平等共处、和谐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积极与学生交流思想,实时调节学生愉快学习物理的心境。5 自主探索解决方法,体验成功愉快喜悦 案例5.时间:2011.3.8-9 地点:扬州市某学校八年级(4)班 课题:水循环 授课教师:G „„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同学的酒精灯总是点不着,就算点着了一会儿又熄灭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思考,但无从回答。
第 6
页 师:“老师已经从大家的表情中读出了迷惑,大家可能初次接触酒精灯,对于酒精灯的结构和原理还不太了解。其实酒精灯的构造很简单,由盖帽、灯芯、酒精和玻璃瓶这四部分组成,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可以从它的结构方面去考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来实验室进行观察和探索。” „„
第二天物理课上教师提及有没有同学课后继续探究分析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学生D找到了原因所在,并通过自己的多次实践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课后,笔者对该学生进行了访谈。
学生F:“起初,我以为是酒精里面掺了水所以点不着,于是向化学老师借了纯度高一点的酒精倒进酒精灯里,结果灯芯的火焰还是很快就灭了。于是,我仔细观察了灯芯,发现灯芯有干硬的迹象,我大胆地猜测可能是因为灯芯太干而阻断了酒精到达灯芯的顶端。我就将灯芯取出来在酒精里泡了一会,等再取出来进行实验的时候时发现酒精灯不再熄灭。当我发现自己成功地找到了原因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觉得自己真棒!”
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力求成功、渴望表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和巧设悬念来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但不要急于回答学生的疑问,而应积极地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体验成功并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会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物理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视野下,愉快教学以其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愉快教学是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共同追求,是实现寓学于悦、寓教于乐的主要途径,因而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当然,从现阶段教育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要将这些愉快教学策略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依靠教师和学生的默契合作和相互促进才能使学生轻松而顺利地跨上初中物理学习的新台阶!
第 7
页 【参考文献】
[1]刘炳升 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2]阎金铎 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3]周同仕.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愉快教育”策略.中学物理.2009.8 [4]杨焕明.物理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的探索.物理教育.2010.1 [5]陈华.物理教学中愉快教育的探索.新教育.2009.6 [6]徐朝忠.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学初探.读与写杂志.2009.4 [7]马冬生.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研究.2011.1 [8]秦红兵.浅谈中学物理如何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中学物理.2010.5
第 8
页
第二篇: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 课 改 下 的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顾县一中 胡晓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以下是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改思想后,结合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智力—优秀学生”的发展轨迹。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如教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时,要求的就是让学生“一放、二看、三读、四记”。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新课改之后的课堂中,学生活动多了,几乎堂堂都是在探究问题中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同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重力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重力教学就可以先让学生用绳子系住橡皮擦在手中旋转,体会万有引力,进而体会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于是重力也就在学生头脑中得以巩固。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原来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而现在在教学压强时让学生从,定义上,物理意义上,生活中不同角度理解,并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每每都是认真设计实验过程,分析、比较学生的实验步骤,在注重过程的实践探究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四、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学生认为教师无情,教师认为学生不懂事,不明白教师一片苦心,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的交融。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如在教学电路时,和学生一起讨论电流、电压、电阻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特点,若有分歧,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指导,学生容易体会到老师是和自己平等的,才会有“信其师,听其道”。
五、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在物理考试,已经有了1卷,2卷,但操作考试也只有在中考才有。所以我在平时也要求学生们自制实验,每月检查,期末拿出最满意的作品评比,平时还要求他们办手抄报,收集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开拓学生视野。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最终版]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更新观念采取有效策略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我们所追求的是,教学效果要好,教学效率要高,且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要合理。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特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实施有效策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性。具体策略有:
一、导入精心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万事开头难”,“万事贵乎始”,“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使学生离开正在从事的活动,全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导入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又是师生沟通感情的开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牵动着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开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随着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不同、学生年龄和班级班风的不同、教师自身素质和个性爱好的不同以及教师现有的教学资源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我们常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⒈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用实验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训练。实验导入法中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
例如,导入“大气压强时”,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学生每人一只注射针管,让他们来回拉动针管里的活塞.然后请他们用橡皮套把针尖套住。再次让他们拉动活塞,问他们的感觉。有此引出大气压的课题,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对于抽象概念的学习就有了理解的基础。
又如,导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教师请两位大小不同同学上讲台,让他们各穿一双旱冰鞋面对面站着。然后教师让力气小的同学推力气大的同学一把,结果两人同时都向后退去,全班大笑。教师因势利导问学生:“如果让力气大的同学推力气小的同学会怎么样?”以学生为道具的实验,让学生们感到格外亲切有趣,课堂异常活跃,导入的效果颇佳。
不论用哪种方式的实验导入,其目的都是引起兴趣,引导思维,更好地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⒉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利用实物、模型、教具、图表多媒体等手段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实物、模型、教具让学生亲临其景地感知物理的应用成果,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原理。多媒体是形声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感知和探究物理。
在进行“电动机”教学导入时,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电动机模型,立刻抓住全场的注意力。当通电后转子转动起来时,课堂顿时也轰动起来。接着学生开始纳闷:几匝线圈、一个司空见惯的蹄形磁铁,电动机原来这么简单?教师顺势在学生悬念中展开新课教学。
又如为了导入“声音”的教学,教师上课伊始播放“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视频。形声并茂的艺术享受刚开始时,教师突然关闭了音频通道。学生齐声叫道:没有声音了!这时教师故弄玄虚:哦,声音有这么重要吗?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声音”的知识。⒊生活情景导入法
一方面,采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以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导入新课,使学生会对暂时无法解决提出的问题,会更加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求知欲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例如,由沙滩上不同鞋印的深浅导入压强的教学,由生活中的热水器导入焦耳定律的教学。⒋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例如,通过讲奥斯特的故事,导入磁场。⒌诗词谚语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练,浅显易懂,合辙押韵,便于记忆和朗读。以诗词开讲,既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还可以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例如,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导入物体的运动;导入比热时,引用谚语“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沙。” ⒍对比导入法
物理学中有许多互为相异的内容,学习了一方面,再学习另一方面时,可以按在“对比中求不同”的思路成“逆向思考”方式导入新课。例如,由电生磁导入磁能否生电。又如:由密度导入比热容。
师:我们知道物体或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为特性或属性。(幻灯片:铜、铁、铝)同学们我们根据物质的什么特性来区别他们? 生:密度
师:对,为了反映物质的疏密程度这种特性,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师:(幻灯片:海边沙滩)同学们,水和沙吸热升温的快慢不同,这种现象反映了物质的什么属性?
师:物理学上用比热容反映物质的这种属性。,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比热容的知识。导入新课学习。
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科学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㈠ 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⒈ 通过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探究液体沸腾时,教师可先问学生:把一杯冷水放在一锅烧开的水里,不让开水进入,也不让冷水杯触及锅底,经过一段时间的烧煮,杯中水能否沸腾?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可以沸腾的,教师再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结果出乎意料时,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⒉ 通过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大胆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师:今天我们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后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做出猜想。
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性质有关。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物体所受压力有关。同学们通过猜想进入了问题情境。⒊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几个小实验:把充满空气的空牙膏皮放入水中,它浮在水面;而把此牙膏皮的空气排除后再放入水中则会下沉;把鸡蛋放入纯净水中下沉,而放入盐水中却悬浮。此情此景,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同一物体为什么受到的浮力不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进入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诸如:通过生活实际、通过矛盾、通过例题或习题趣事、巧用多媒体,等等。
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能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及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培养创新精神,为终生学习打基础。
三、自主学习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旨在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时,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甚至是学会终身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将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可以在自主性课堂上形成并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水果电池小实验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实验室,探究他们用苹果、梨子、西红柿、白菜、马铃薯等做成的水果电池。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灯泡、导线同电池连接起来,结果大失所望。很多学生对电压的相关结论提出质疑,并互相争论,寻求另外的解释。
当实验现象与所学的物理知识不一致时,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很多合理的质疑,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压的概念。在学生对上述实验提出质疑和不同解释的基础上,教师解释要继续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并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
教师引导学生:大家可以测量一下水果电池有无电压。学生纷纷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生1:有电压!就是太低。我的0.7v 生2:是的,我的只有0.5v 师:不是水果电池没有电,而是电压太低不能使灯泡发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要让中学生能自主地学习物理,首先要让他们喜欢物理,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和一些物理杂志、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物理资料等形式,使学生理解物理的含义,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以及物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魅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激励评价
《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语言,尽量从正面引导。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时,如能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作出积极努力。我们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里的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即变批评为激励,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激励自己的学习热情。学生几乎是伴随教师的评价,在课堂上进步与成长起来的。人们都说:“一位优秀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捕捉、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优于他人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并在评价中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和支持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
例如:有的同学爱提问题,善于钻研,可以鼓励他:“你的问题提的好!你非常敢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素养!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你动脑筋了,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要你继续努力下去,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的确,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同学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强,可赞扬他:“你肯动脑筋,思维独特,有创新意识,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就更好了”
通过对物理课堂的精心导入,科学探究,自主学习,激励性评价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爱学物理、乐学物理、会学物理,使他们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习物理变得积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平淡的生活变得美丽,使平凡的人生变得精彩。我们的物理教育也有有效走向了高效。
第四篇: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困难与解决策略
学习《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困难与解决策略》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有以下收获:
一、通过对初中物理现象的教学设计与研究的学习了解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新课程下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特征,新课程下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特征。通过学习本课程使我对新课程教学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助于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与教学设计相关的问题,提高物理教学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物理现象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物理现象教学是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的依托。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是从感知操作开始的,没有必要的感知基础就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表象,而没有内化了的表象素材,学生的思维就无从谈起.物理现象教学是形成物理情景、分析物理问题的前提。学生常常记得住公式和规律,但面对具体问题时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规律和公式。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学生在具体问题面前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景。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物理现象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物理现象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契机。
三、进行物理现象教学的原则
物理现象教学的目的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物理内容,领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在进行物理现象教学时一段应遵循直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四、进行物理现象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重视物理实验。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学习物理认识的过程也要借助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将物理实验的演示提高到和知识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要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的高度来认识物理实验。充分发挥观察想象的作用。很多在中学阶段不能做实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同样需要具体表象的支撑。所以在教学时应打开思路,挖掘各种有利于学生形成表象的“间接”物理现象。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物理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但要比实验室中的物理现象复杂得多,只要我们能够从中精选和简化,通过学生回忆,学生头脑中便可以再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
感受: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通过学习物理课程能够体验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列举了大量生动的教学案例。通过学习本课程,对平时我们教学中的困惑,进一步加以剖析,让我们今后的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
“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困难与解决策略”研修日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出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就是指观念、功能、内容结构体系都发生了改变的学习科目。物理新课程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然而,我们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呢?现在,就我所知在实施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问题表现为: 1.教师新旧教育理念的对撞较量久持未决,教师的能力提升速度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影响新课程功能的最大发挥。
(1)教师现时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要求对比滞后。(2)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意识淡薄。
(3)课堂教学仍普遍表现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教师的能力发展提升速度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得不到强化,缺乏居安思危急,缺乏忧患意识,缺乏学习的紧迫感
(1)学生在新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强化
(2)学习方式单一,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体验
(3)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远大理想,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的社会责任感,求知欲不强 3.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未能深入开展物理新课程教学的横向交流,新课程教学 “涛声依旧”。
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大开展新课程教学的岗前培训的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快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2.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对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探讨研究
3.积极学习适应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技能,提高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实施新课程已是既定的国策,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丢掉落后的教育观念,积极迈进教师专业化的行列,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坚持新课程理念,我们目前所遇的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本课程比较全面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下实际教育中的各种困难,对此逐一做了详尽的分析;并从社会、教学条件、教师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也就一些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在学习完此课程后最大的感受是需要迫切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感到困难重重。如课时的严重不足、实验条件差、可利用资源欠缺、教学氛围不够浓厚、优质生源流失、评价体系不一等情况。
看到了问题,感到了压力,也时刻鞭策着自己,做一个戴着脚镣的舞者。办法总比困难多,立足当前现实,上好每一堂课。记得在新教师岗前培训时,培训老师曾说,把每一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坚持做好教学日记和教学反思。以前觉得如果这样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现在觉得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不能当一个教书匠而要争做一个教育家,站在一个高度,做一个有“野心”的老师。大胆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的困难或许比想象的要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我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通过对《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困难与解决策略》的学习,我有了如下一些认识: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应根据学科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知识;还可以采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
三、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 发展 的基础,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其精髓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性。
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功的科学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新课程的综合化的特点,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需要新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同时需要教师对一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教师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要求老师重新建立,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
六、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新课程的学生实验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作者:彩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38 更新时间:2007-11-2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物理教学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教者必须依据教材特点,改进备课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设计;中学
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思路和轨迹。在新课改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课上师生的角色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设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
一、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目前,新编的八年级物理教材在内容上的要求是基础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但综合性、弹性都比以往有所增大。这就要求教者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如对教材中“信息库”的把握等。为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物理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什么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加完善?在校内、校外以及网站上可利用哪些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如何定位比较恰当?如何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一节课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如何实施得更有效、组织得更合理?活动与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哪些内容可进行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练习中如何处理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这样,教师师以新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二、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一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l把握问题起点,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是思的动力,是创造新思维的基石。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速度加快。学生的求知欲比成年人旺盛,对新信息的采集在很多方面比教师要快、面要广。因此,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往往超出教师的想像。学生未学之前就已经通过多种渠道知道了不少物理现象甚至部分物理现象所蕴涵的原理。例如:太阳能的利用、广播电视对信息的传播、超声波在医疗上的运用、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像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设计问题时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实际,按照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实际能力设计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哪些超出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景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采取何种教学策略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教学设计中教师做到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己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沟通新旧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求知欲促使他们对新知识追求全面的理解。那么,由于他们的知识能力的限制,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猜想、动手、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四性:一是趣味性。趣味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探究性。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必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而且,问题的提出要切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过深,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过浅,不用思考,误导了学生对认知领域的开拓,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是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师允许学生的答案多样化,允许学生相互修正答案,让学生在相互启发、探讨中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找到问题的结果。四是层次性。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将一个问题设计成几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由浅入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益和发挥。问题的层次性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与探究,并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如在讲授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时,补充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将一只喇叭接到功放机的输出端,纸盆向上,在纸盆内放入适量的塑料泡沫颗粒,引导学生观察,当播放音乐时,塑料泡沫颗粒跳起了“迪斯科”。然后调节音量大小,观察泡沫颗粒跳动的幅度与声音响度的关系。分别提出纸盆是怎样产生声音的?泡沫颗粒跳动幅度是怎样变化的?声音是怎样由纸盆传入耳朵的?你知道它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这样由浅入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或合作交流后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受益。2设计探究活动,讲究探究实效。物理学科本身的科研性就比较强,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这对于以后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非常重要。新课程强调,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求实效,没有实效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前对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一项活动设计都应注重实效,注重可探究性。比如,针对某节课中的某个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启先要考虑该节课的内容是否一定要进行合作探究活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要进行,需通过什么途径?学生的自主探究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安排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与建议?通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哪些能力等等。
三、加强动手能力,强化自主意识
新课程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和需要,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三个维度,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两个维度的落实,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对于课程,我们要注意新课程标准对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表述,注意学生在学习过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帮助学生整理听课笔记、督促学生完成物理作业的做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乐于探究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动脑思考和动手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学习材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产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l教学形式要创新。新编八年级物理教材中课堂内外活动内容、形式非常多多,活动与探究、课堂实验、家庭实验、课外实践与练习、调查报告、调查与研究、填写各种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去完成这些活动项目?如何达到预期的目标?都要教师经过精心地设计并有所创新,因为有一些活动项目并不一定适合所在学校的环境、器材的需求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改进、创新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群体都应有所区别。有选择有创造地组织实施,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物理实验和实验插图,这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养成都将起着强烈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设计中,教者切忌“强行”地让学生接受结论,教材中安排的物理实验学生可做的应该让学生动手做,教师不要自己演示实验;可用实物或模型的用实物做,可以用模型或画图代替的用模型代替,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比较直观地把握教学内容,得出结论。在实验中,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地增加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合理把握实验的时间与教学的目的,巧妙、合理地设计和运用好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实验教学与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留足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说了算。学生动脑和动手时间被教师挤掉了,一切活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和指导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学活动设计中要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创造的机会,特别是为那些潜能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四、改进备课方式,完善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既是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劳动,又是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相互沟通的共同智慧结晶。因此,对当前物理备课的过程、教案的形式要有必要的改进和完善。简单地说,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l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共性教案就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同年级的物理教师对一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分工,每人承担相应的备课任务;每个单位由一人主备,列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写出教与学的思路、过程,以及练习设计等,再由年级组的所有同志对其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形成活页教案、电子教案或备课本。个性教案则是执教者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班情、学情、教情,对共性教案进行调整补充、拓展,使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个性教案要充分显现个人教学的特色,凸现自己的教学风貌。教学活动中如果注意了,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既可以汇聚集体智慧减少重复劳动又利于个性的发挥,更有助于新教师的成长。
2“教后发思”的跟进。我们刚刚投身新课改,无论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显得十分苍白,有必要通过“教后发思”的跟进,对自身教学的能力水平进行充实提高。教学反思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它对于教者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说来,教师的成长很大一部分源于教学反思。教师在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这个内容,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主要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见解、新问题、新规律,然后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今后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