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占一补一)

时间:2019-05-12 03:3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占一补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占一补一)》。

第一篇: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占一补一)

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06月11日

文件编号:川办发[2007]45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部门:

我省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省份。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以来,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推进我省生态建设,加快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工程实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扶贫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不懈,巩固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确保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后续政策。由于我省退耕还林存量任务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严峻考验。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管护责任不落实、农户履约责任意识差、苗木保存率下降等问题。如不高度重视,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这项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的生态建设工程将功亏一篑,我们将无法向国家、人民和子孙后代作出交待。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巩固成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现就做好此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目标考核,强化政府责任

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省级政府负总责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按照“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省政府与各市(州)人民政府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书。近年来由于缺乏严格考核、检查监督及责任追究,一些地方工作不深入、不到位,对退耕还林工作领导监督不力,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不到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存在较大隐患,政府负责制尚未完全得到落实。为确保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认真履行好退耕还林的重要职责,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要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要落实作为责任主体的县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今后凡工程建设出现重大问题的,除扣减当年目标考核得分外,还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二、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工程管理

按照《退耕还林条例》的规定,要坚持和完善退耕还林部门分工负责制,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工程管理。一是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退耕还林的法规和政策,从任务安排、规划设计、合同签订、施工组织、检查验收、张榜公示、政策兑现到后期管护等全过程严格操作程序。不得无计划或超计划实施退耕还林任务。二是进一步强化对检查验收工作特别是县级自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检查验收制度执行到位,确保检查验收结果真实可靠。对各级检查验收和监理工作要严格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检查中发

现的问题要制订整改方案,限期进行整改,督促整改到位。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要全省通报。三是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共同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确保惠农政策补助到位。坚持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对政策兑现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克扣冒领等违规行为。四是加强档案管理。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工程各种档案材料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推广应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五是严格加强退耕林地管理。严禁不经批准随意征占用退耕还林地。凡纳入国家计划并已实施的退耕还林地要及时颁发林权证,依法纳入林地管理。确因基本建设需要征占用的要做到“占一补一”,即在国家补助期内征占退耕还林地的要就近安排补充相同面积的退耕地,征占用单位除按有关规定进行林地补偿外,还应补偿国家已兑现给退耕农户的粮款补助用于异地退耕地造林的补助。对擅自毁林复垦和随意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坚决防止毁林复垦。

三、强化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民履约意识

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退耕还林原具有的比较效益优势有所减弱,加之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一些退耕农户履约意识较差,不能很好地履行补植和管护义务,直接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各地要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户在享受权益的同时按签订的退耕还林合同规定履行应尽的义

务。要研究和建立对退耕农户的约束机制,通过检查验收、兑现政策和确权发证等工作落实好退耕农户的责任和权益;同时严格实行林地经营管理效果与政策补助兑现挂钩,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增强农户履约责任。凡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暂缓兑现政策补助,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可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整改,其所需费用由被整改的退耕农户承担。要依靠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制订乡规民约,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制。结合实际创新管护机制,积极推行“联户共管”、“出资代管”、“集体统管”、“大户租管”等管护形式,确保管护成效。

四、建立约束机制,实行计划任务和项目调控

为从根本上改变“重争取项目,轻建设管理”的现象,强化县级人民政府的监管责任,从今年开始,各地申报退耕还林任务时,县级人民政府以正式文件进行申报承诺。申报承诺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允许的坡耕地资源,是否能确保造林质量,是否能确保成果巩固等。今后凡项目实施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要追究申报时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主管领导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责任。对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县(市、区),省级有关部门在3年内停止安排林业新增项目任务。同时对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所在市(州),将对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工程项目实行任务调减并在“李冰杯”林业项目评比时实行一票否决。

五、加大财政投入,创造巩固成果条件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研究和解决退耕还林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必要的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为切实巩固成果创造条件。一是落实补植补造资金。对因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苗木死亡的退耕还林地,由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专项补植补造资金,及时进行补植,确保退耕还林面积、质量达到国家要求,巩固好工程建设成果。二是落实工作经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管理的通知》(川府发„2003‟7号)的要求,落实退耕还林工作经费,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三是落实后续产业建设资金。通过各级财政投入落实后续产业建设资金,促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要扶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示范项目,发挥退耕还林地的经济效益,辐射带动农民发展后续产业。对与退耕还林有关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退耕农户给予小额信贷支持,满足农民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加强对退耕农户从事种养殖业和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深入研究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工程健康顺利推进。一是加强配套措施建设。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过整合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畜

牧业发展等支农项目和资金落实好工程区配套措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生计发展问题。二是及时发放林权证。县级人民政府要把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协调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及时做好土地变更登记工作。三是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和案件查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以人为本,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退耕还林问题,对相关责任人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四是摸清坡耕地底数。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开展行政区内坡耕地资源的摸底调查,为编制退耕还林规划,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

二○○七年六月七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6月11日印发

第二篇:全力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全力抓好政策措施落实 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000年,我市隆回县作为湖南省第一批试点县(4个)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4年底,国家累计下达我市退耕还林计划任务163万亩(其中退耕地73.5万亩,荒山89.5万亩),实际完成造林181万亩,涉及全市12个县市区、184个乡镇、4136个村、414565家农户、827549人。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部分造林地质量不高、管护不善、后续增收产业跟不上来和人为破坏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为此,我们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迅速将退耕还林工作重心转移到成果巩固,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全市退耕还林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100%,农民人平以林增收380元。2004年11月,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张鸿文一行到我市检查退耕还林,对工程管理实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落实奖优罚劣措施,抓好检查验收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2003年底开始在全市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回头看”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历年来工程造林质量、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合同签订、钱粮兑现、林权发证、档案管理情况逐村、逐户、逐小班进行再检查,对有关政策进行再落实。市政府将退耕还林作为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来抓,并将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主要 内容,实行奖优罚劣。为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检查验收采取参与式方式,即通过招标选取技术单位对各县市区进行检查,同时又从被检查的县市区抽调部分技术人员对招标单位的检查结果进行核查,实行检查工作双向监督。根据检查和核查结果,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的退耕还林工作实绩进行综合排名,在经济工作会议和主要新闻媒体上给予通报,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县级政府给予10000元的奖励;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或者出现重大毁林、重大森林火灾、重大违法征占用林地和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进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直至责令有关责任人引咎辞职。由于检查措施过硬,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暴露,使退耕还林整改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同时也调动了各级政府抓好工作的积极性。

二、建立救灾补损机制,抓好补植补造

2003年和2004年,我市连续遭遇特大干旱,造成部分地区死苗严重。灾情发生后,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退耕还林受灾情况和保存情况进行逐块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要求成活率、保存率低于90%的造林地必须补苗。考虑到补苗工作难度较大、特别是苗木经费筹集困难,我们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政府退耕还林救灾补损机制,分情况落实补苗经费。对管理不善、人畜破坏严重的造林地,责令退耕农户自己出钱购苗;对自然灾害(如干旱、病虫害等)造成损失的,种苗费由林农自筹50%,县乡政府补贴50%;补植后仍不能达 标的,种苗费由林农自己负责。两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共补贴退耕还林种苗经费500多万元,群众自筹种苗经费600多万元,完成补植补造29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9.8%,平均保存率达到93.6%,既妥善解决了补苗经费、减轻了林农负担,又调动了林农生产积极性、增强了补植的责任心,确保了造林一片、成林一片。

三、强化钱粮补助兑现,抓好抚育管理

做好幼林抚育和管理工作,是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今年,我们按照《湖南省退耕还林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加强退耕还林管理工作的通告》。同时,将各退耕农户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与钱粮补助发放挂钩,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是: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和退耕还林农户分别签订管护责任书,规定每年4—6月和8—9月对退耕还林地进行一次蔸抚和刀抚;在钱粮补助兑现时,由上级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发放补助的依据,对未按规定完成抚育任务、造管质量不能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具体整改措施。整改期内,暂停其钱粮补助发放;整改完成后,由造林农户写出书面申请,经乡镇领导签署意见、县退耕办组织人员抽查合格后才能发放钱粮补助卡。通过上述政策的引导,群众抓抚育管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如我市邵阳县塘渡口镇,鼓励各村在召开退耕还林农户大会、取得一致意 见的基础上,从退耕还林生活补助中每亩抽出5元作为村委会组织专业队统一护林费用,新造幼林抚育率和管护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

四、突出后续产业培育,抓好林农增收

我们充分发挥大工程的带动作用,加快后续产业建设,确保了退耕林农“能致富”。一是以退耕还林带动特色林产业。我们把林药、林果作为立市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建成金银花、红豆杉等木本药材基地50万亩,建成邵阳它栗、雪峰蜜桔等精品水果基地30万亩。我市隆回县小沙江乡,地处高寒山区,是全省有名的贫困乡。近年来,该乡利用退耕还林种植金银花14万亩,年产干花1万吨,产值过亿元,农民户平增收1200元,实现了脱贫致富。二是以退耕还林带动清洁能源业。一边在山上抓封山育林,一边在庭院搞沼气能源,凡是退耕还林100亩以上的村组必须建沼气池10口,全市共建成沼气池10万口,大大减少了伐木取薪和人为毁林现象,人平节约用电用煤支出150元。三是以退耕还林带动畜牧业。我们尝试将退耕还林延伸到林草间种,在退耕地上种植多年生的矮象草和黑麦草20万亩,养殖肉牛和奶牛50万头,农民人平养殖增收60元,实现了林业和畜牧业的共同繁荣。四是以退耕还林带动高效农业。在重点退耕还林县市,加快库区绿化,搞好水土保持,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防灾减灾的积极作用。2000年我市粮食总产量30.9亿公斤,虽然各类开发造成土地面积 有所减少,但2004年粮食总产量仍然保持在30亿公斤以上,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维护了全市粮食安全。

五、严格贯彻《条例》要求,抓好案件查处

2003年,国务院制定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这是依法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基础。根据条例要求,我们直面问题和矛盾,每年组织开展退耕还林执法执纪检查,一年突出一个整治重点。2003年,我们以森林火灾案件查处为重点,在抓好退耕还林区防火宣传的基础上,严格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各级森林公安见火就查,违章就罚,失火就抓,并将典型案件在报刊电视上暴光,教育和警示群众。2004年,我们根据省厅出台《退耕还林大户承包管理办法》之机,将钱粮补助发放作为检查重点,对群众举报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隐瞒、贪污、挪用、克扣钱粮补助等职务犯罪进行严肃处理,严格落实了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今年,针对各地兴起的采矿和开发区建设狂潮,我们对退耕还林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对各项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确需占用退耕地的,经省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完成相同面积的异地造林后才批准实施。今年4—6月,我们还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专项行动,对在退耕还林区乱采滥挖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进行了从严从快打击。三年来,全市共查处退耕还林案件179起,其中查处火灾案件113起,刑事扣留21人,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查处乱批滥占林地案件23起,保护面积1278亩;查处职务犯罪案件4起,移 送起诉3起;查处其他违纪案件39起,确保了全市退耕还林健康有序地进行。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湖南省邵阳市林业局办公室422000

0739—5323436(办公室)***(手机)

向更生

第三篇:2009关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规划

关岭自治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专项资金补植补造项目

实 施 方 案

编制单位:关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编制时间:二OO九年九月

参加编制人员

项目负责:张

明 技术负责:翟长海

业:王昌敏、曾祥位、甘正刚、鲁少年、郭品武、谢

勇、陈前德、吴德洪、胡基国、李

毅、甘

鸿、陈发勇、腾正祥、王国辉、刘胜洪、周洪标、邹章祥、倪秀能、雷荣刚、陈

鹏、王雯

业:王昌敏、曾祥位、王雯、鲁少年 审

核:翟长海、王昌敏

图: 郭品武、谢

勇、陈前德、吴德洪、胡基国、陈

毅、甘

鸿、陈发勇、腾正祥、王国辉、刘胜洪 周洪标、邹章祥、倪秀能、雷荣刚

报告编写:曾祥位

设计单位:关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证书等级:丁级

证书编号:黔林调丁字020号 通讯地址:关岭自治县关索镇大岩新区 电子信箱:guanlingly@163.com 邮政编码:561300

目录

一、项 目 摘 要...............................................................................................................1.1项目名称.......................................................................................................................1.2项目建设地点...............................................................................................................1.3项目建设单位...............................................................................................................1.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6项目建设期...................................................................................................................1.7项目投资概算...............................................................................................................二、基本情况....................................................................................................................2.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2.2退耕还林工程各退地、荒山补植补造面积.............................................................2.3形成补植补造的原因.....................................................................................................2.4 2008补植补造项目投资、任务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三、项目建设方案..............................................................................................................3.1编制依据.......................................................................................................................3.2建设原则.......................................................................................................................3.3项目建设布局、内容及规模..........................................................................................四、项目建设技术要求.......................................................................................................4.1适用条件.......................................................................................................................4.2造林方法.......................................................................................................................4.3补植补造树种选择........................................................................................................4.4补植株数.......................................................................................................................4.5补植点配置...................................................................................................................4.6整地..............................................................................................................................4.7种苗设计.......................................................................................................................4.8补植时间.....................................................................................................................4.9幼林抚育等设计..........................................................................................................五、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6.1项目营造林经济技术指标...........................................................................................6.2投资概算.....................................................................................................................6.3项目资金筹措.............................................................................................................七、效益分析与评价........................................................................................................7.1经济效益.....................................................................................................................7.2生态效益.....................................................................................................................7.3社会效益.....................................................................................................................八、保障措施..................................................................................................................8.1组织保障.....................................................................................................................8.2制度保障.....................................................................................................................8.3资金保障.....................................................................................................................8.4建设质量保障.............................................................................................................8.5工程后续管理措施......................................................................................................一、项 目 摘 要

1.1项目名称: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补植补造

1.2项目建设地点:关索镇、花江镇、永宁镇、上关镇、岗乌镇、顶云乡、八德乡、普利乡、新铺乡

1.3项目建设单位:关岭自治县林业局

1.4项目法人代表:张 明

1.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总面积4.3948万亩,其中退耕地1.221万亩,荒山荒地3.1738万亩。

1.6项目建设期:1年

1.7项目投资概算:351.584万元

二、基本情况

2.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1.1 200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关岭县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6.3万亩,退耕地造林2.9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2.9万亩,保存率100%,荒山造林保存面积3.4万亩,保存率100%。项目区涉及关索镇、永宁镇、上关镇、岗乌镇、断桥镇、花江镇、坡贡镇、2我县由于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和典型的石漠化县,退耕地全为25°以上陡坡耕地、荒山多为石质山地和半石山,土层厚度为10cm左右,石砾含量达30%—50%,保水率比持水率差。

2.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国家种苗造林补助费是按照每亩50元的标准执行的,我县造林地大多属于石山、白云质砂石山等困难地,土层瘠薄,石砾含量高,保水力差,当年一次造林成活率仅有50%,至少要经过两次以上补植补造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因此,国家补助的每亩50元只够营造生态林的当年种苗费。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上山植苗必须开支种植费,而国家要求群众无偿投工投劳达到造林目的已不现实,当年营造一亩生态林尚需120多元的种植费。如遇干旱、火灾等自然灾害,补植补造种苗费就没有了。

3.荒山造林难度大,抚育、管护工作跟不上,林木长势差 我县的荒山造林地大多为白云质砂石山,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造林难度大。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种植季节正遇连续长期干旱,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虽然过后采取多次补植补造,有些小班造林成活率仍然较低,达不到要求。并且荒山造林只适宜营造生态林,难获直接经济效益,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种植不规范,稀密不均,造林密度偏大,抚育管理跟不上,苗木长势差,需要进一步补植补造和完善。同时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特别缺乏管护费,无专人看管,造林过后遭受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影响严重,也是导致多次补植补造的主要原因。

4.后续产业工作发展缓慢,停补后退耕农户管理力度减弱 退耕还林的预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难得到发挥和体现,停补以后没有经济收益的退耕地存在复耕的危险。据对退耕农户的抽查调查,一旦停补后,不出现复耕的仅占少数,复耕可能性较大。停补后,退耕农户对苗木的抚育、管理等工作相继减弱,部分退耕地出现套种现象,损坏了部分苗木,从而需要进一步的补植。

5.种苗生产与造林需求脱节,从而影响造林的成效

林木种苗工作具有长期性与公益性、多样性与区域性、超前性与计划性等特点,由于现行体制、利益驱动等因素,我县林木种苗生产与供应尚不能完全体现超前性与计划性的特点,种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仅仅能够做到的是经验超前和市场超前,由于社会育苗对种苗需求盲目乐观,便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受到资金与技术的限制,只追求培育一些技术要求不高,投入低,见效快的常规苗木,导致有的苗木过剩,有的又不够,结构不合理,品种不对路,出现生产与需求脱节的不良现象。

6.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的正常开展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操作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检查验收,其工作量一年比一年繁重,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远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7.雪凝冻雨灾害对未成地苗木造成严重损失

2008年冬天,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冻雨雪凝天气,造成对新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木死亡,给我县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2.4 2008补植补造项目投资、任务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4.1 2008补植补造项目投资、任务进展情况

2008补植补造项目总投资351.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9.74万元,地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到位资金219.74万元,均为中央投资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资金219.74万元,占总投资的62.5%,占中央投资的100%,群众投工投劳折资的地方配套部分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步配套落实。2008补植补造项目建设任务4.3948万亩,其中退耕地补植1.2210万亩,荒山补植3.1738万亩,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万亩,占总2008年任务总数的22.8%,2008余下的任务在2009年春节前完成。

2.4.2 2008补植补造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持续干旱,严重影响造林进度;

2.随着种苗费和劳务费的不断提高,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3.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地的管理不到位; 4.荒山造林难度大,抚育、管护工作跟不上。

三、项目建设方案

3.1编制依据

3.1.1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下达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黔发改农经[2009]1997号):

3.1.2 国家林业局《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99)

3.1.3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

3.1.4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3.1.5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3.2建设原则

3.2.1坚持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2.2坚持树种选择与后续产业增加退耕农户收入相结合的原则;

3.2.3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3.2.4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的扶持下,动员退耕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搞好补植补造。

3.2.5坚持优先安排补助到期或临近到期的退耕地和生态地位重

(1)适地适树;

(2)生态效益最大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

(3)当地群众喜欢并具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2.经济林树种选择的依据(1)适地适树;

(2)经济效益最大并兼顾一定的生态效益;

(3)当地群众喜欢并具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4补植株数

本次设计补植补造的株数为74株。

4.5补植点配置

补植点按“品”字型进行配置,部分石旮旯地带可“见缝插针”栽植。

4.6整地

整地按块状进行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

4.7种苗设计

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规定,必须达到质量标准最低要求以上的苗木才能使用,严禁不合格苗木用于本项目的实施。

结合本次补植补造的面积和造林密度,我县2009补植补造的用苗种类,苗木规格,苗木质量,苗木数量为:

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项目建设期为1年,8—10月份为项目设计规划及审批阶段,11月份为整地阶段,12月—翌年2月为栽植阶段。

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6.1项目营造林经济技术指标

根据关岭县近几年实施的各项林业工程(项目)实际成本支出情况拟定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营造林经济技术指标,详见附表6、7。

6.2投资概算

根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各经营类型的建设规模,关岭县2009补植补造项目总投资为351.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9.74万元,地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

在总投资351.584万元中,中央专项资金219.74万元,占62.5%;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占37.5%。中央专项资金投资219.74万元,结构为:种苗投资131.844万元,占60%,整地投资43.948万元,占20%,栽植投资43.948万元,占20%;地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结构为:整地投资43.948万元,占33.3%,栽植投资43.948万元,占33.3%,管护投资43.948万元,1项目区的经济发展,为贫困山区农户找到新的、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能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八、保障措施

8.1组织保障

县人民政府对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负总责,编制巩固退耕还林规划成果专项规划中明确县林业局为组织实施补植补造项目的部门,并落实目标和责任。

8.2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财政部等6部委局办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报账制,确保项目安全运行。补植补建设项目中,种苗投资达到招投标规定的要实行招投标,退耕地整地栽植原则上由退耕农户自已完成。将补植补造与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调动农户参与补植补造的积极性。

8.3资金保障

补植补造建设项目要积极争取省、市、县配套,鼓励受益退耕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切实得到提高。

8.4建设质量保障

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确保补植补造工程质量。

8.5工程后续管理措施

项目建成后,制定抚育管护办法,认真落实责任,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国家标准。

附表:

1.关岭自治县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农户受益及建设任务安排情况表

2、关岭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耕地补植补造小班调查作业设计一览表

3、关岭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荒山补植补造小班调查作业设计一览表

4、关岭自治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分树种种苗需求量表

5、关岭自治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投资概算表 附图:

1、关岭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小班分布示意图

2、关岭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小班作业设计图

第四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问题查处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紧急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问题查处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紧急通知

国家林业局 林发明电[2005]56号(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省、直辖市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近期,个别地区在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有关渠道陆续反映到我局,特别是计划任务分配不合理、虚报冒领、大户侵害农民利益、管护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反映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为切实解决好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好退耕还林者的利益,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健康推进,巩固成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林业部门是工程具体实施部门,负有指导、检查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对一些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抓住典型、严厉查处、公开曝光;对一些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要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二、要畅通举报渠道,加大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力度。各地要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对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分配情况、检查验收情况、政策兑现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并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对退耕农户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反映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要依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对整改不到位或弄虚作假、掩盖事实真相搞假整改的,要彻底查清、彻底纠正,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

三、要进一步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各地要结合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和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结合2006年的工作安排,举一反三地提出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对问题严重的工程县,在下一的退耕还林任务安排上要坚决予以调控。同时,要严格兑现政策,坚决维护农民利益,取信于民,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到位。

四、要把退耕还林工作重点转移到成果巩固上来。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造林地面积大量增加,有的已经郁闭成林并开始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已有的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因此,各地要把对现有退耕还林成果的保护和管理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落实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要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依法管理,坚决防止毁林、复垦现象的发生;要加强指导服务,大力发展后续产业;要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保护好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和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第五篇: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

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珙府办发„2006‟114号

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我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至2005年底,已退耕还林8.68万亩,涉及我县2.26万户农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推进我县生态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工程建设逐步推进,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已从大规模实施阶段进入成果巩固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川办发„2006‟33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县作为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启动和重点实施的县之一,八年来共计退耕还林8.68万亩。累计兑现种苗款528.8万元、卫生费681.8万元、粮食补助7159万元。经过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已成为我县有史以来实施范围最广、建设任务最重、资金投入最多、惠民最直接的生态建设工程。

在工程建设成效逐渐显现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还存在任务重、涉及农户多、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政策补助将陆续到期,营造的林木绝大多数还处于未成林阶段和生态效益的培植时期。同时在当时造林时期林种选择以及受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林木长势较差,后续产业发展缓慢,配套措施还未完全跟上,退耕农户的生计渠道相对较单一,对耕地和政策性补助的依赖性依然较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严峻考验。因此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二、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措施,抓住以下环节,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1、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依靠广大退耕农户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定和完善管护制度、村规民约,全面落实管护措施和责任。市政府已与县政府签订了巩固成果的责任书,县政府也将与各镇乡、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把政策补助与造林质量、管护效果直接挂钩,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制度。凡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的,今年暂缓兑现,并限期整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联户互管、出资代管、大户承包管理等管护方式。

2、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改。县林业局要汇同乡镇人民政府认真开展摸底调查,详细掌握退耕农户口粮需求、经济来源、退耕收益状况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成果巩固的隐患。

3、严格政策兑现。县林业、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按照职责分工认真作好政策兑付工作,确保政策补助足额兑现到户。坚持“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做到验收标准、验收结果、补助政策、兑现情况“四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防止暗箱操作。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4、加强执法监督。退耕还林后,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及时发放林权证,将其纳入林地管理范围,防止复垦和违规占用林地,县国土、水利等部门要汇同林业局做好监督工作,凡小 水电建设和企业等征占用退耕林地,要执行谁占用谁造林的政策,采取异地造林弥补的方式进行重造。对擅自毁林复垦和随意改变林地用途的要依法严厉查处。

5、认真作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依法维护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审计和执法监督工作,对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以及挪用、截留、挤占、冒领补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三、落实配套措施,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国办发„2005‟2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川办发„2005‟20号)要求,统筹安排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采取综合措施改善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好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生计问题,为巩固成果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退耕农户长期口粮需求。要确保退耕农户人均留有0.5亩以上基本口粮地。今后绝不允许出现新的全退户,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实施退耕还林。

二是从实际出发,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薪炭 林、小水电等,解决好工程区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三是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积极推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切实抓好退耕农户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劳动部门要搞好就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户从事多种经营和实现非农就业,逐步减少对耕地和政策补助的依赖。

四、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农村经济

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关键是搞好后续产业,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是解决好农民的生计问题。各部门、各乡镇要大力支持发展工业原料林、经济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实行政府推动、市场带动、机制促动、利益驱动,加快培育和开展增收致富的后续产业,促进工程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退耕还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大力推进“企业+农户”或“企业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方式,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努力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域界线,积极鼓励支持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企业发展林业产业。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业主和专业大户,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后续产业开发,带动退耕农户致富。进一步搞好林产品市场建设,支持营销大户、营销企业、行业协会 等多元流通主体发展,畅通林产品流通渠道。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示范引导,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地的集约经营,大力提高退耕林地的生产力。

五、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适合各乡镇情况的措施办法。坚持实行退耕还林工作政府负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县林业、财政等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构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加大指导、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确保工程健康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退耕农户的履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落实管护责任,有效巩固建设成果,为建设和谐珙县努力工作。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林业 退耕还林 措施 通知

抄 送:市府办,市林业局,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11月23日印发

(共印40份)

下载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占一补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占一补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