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共5篇)

时间:2019-05-12 03: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全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全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第一篇:2018年全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深入推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一年。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积极践行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围绕全市水务“1536”重点任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规范取水许可和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资源计量监控体系建设,深化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认真做好省政府对我市、市政府对各区政府2017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工作,及时上报考核结果和整改报告。完成三条红线主要指标分年度分解工作。分解下达2018年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深入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双控行动目标责任制,落实行动方案。组织编制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重点开展非常规水利用的现状调查工作。研究优化市考核方案,强化技术核查,扩大考核范围,全面推进对用水大户、高耗水、理要求。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执行入河排污口审核制度,对各区审批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全面建立入河排污口台账,开展重点入河排污口标识标示工作和监督性监测,确保重点入河排污口监测覆盖率提高。

五、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

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完成龙潭水源地达标建设,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估年度工作。配合省级推进省水源地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日常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形成日常保护工作制度。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紧急情况的应急演习。

六、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服务河湖管理和保护。做好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储备,积极争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项目。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按照计划完成终期评估报告,及时向省水利厅提出验收申请。积极推动各区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七、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和《2018年全面推进节水优先攻坚行动计划》,规范全市节水管理工作。加强全市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巩固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落实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开展水效领跑者行动。加大节水型载体建设力度,全面推进节水型单位创建。推进

第二篇:202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202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底线思维,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动以可用水量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与地下水超采治理,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能力和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制度

1.推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顶层设计。做好宣传贯彻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完成任务。

2.切实保障重点河湖生态流量。全面完成全国重点河湖名录明确的477条河湖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工作,有序开展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复核。加强生态流量日常监管,严格跨省流域省界断面、重要控制断面和生态流量控制断面下泄流量水量水位考核和监督检查。

3.加快推进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新批复10条以上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累计达到应分配江河数量的77%以上。海河流域要研究明确流域各地区的可用水量,抓紧推进分水工作。各省份要加快跨市县江河水量分配,对已批复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的,要进一步将本省区水量份额分配到相关地市。

4.加快确定地下水管控指标。加快确定地下水管控指标,作为各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管理目标。尚未通过地下水管控指标技术审查的18个省份要力争完成技术审查。

5.明确各地区可用水量。依据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地下水取水总量指标、有关地区外调水可用水量等成果,推动明确各地区的可用水量,以此为基础推动明晰各地区的初始水权。

二、严格取用水监管

6.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深入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在完成整改提升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利用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方式,加大违法取用水查处力度,规范取用水行为及管理秩序。黄河流域相关地区要切实抓好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的违规取用水等突出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7.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各省份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大力推动相关行业规划、重大产业和项目布局、各类开发区和新区规划开展水资源论证,从规划源头促进产业结构布局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8.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把水资源论证审查关和取水许可审批关,严格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强化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推进《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修订立法前期工作。推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研究推进水资源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9.推进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要严格执行暂停新增取水许可政策要求,加快制定实施超载治理方案,黄委要切实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健全完善水资源短缺地区、超载地区的判定方法与标准,研究提出黄河流域、海河流域、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地区、超载地区名录成果,推进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

10.加强用水统计调查管理。制定出台用水统计调查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办法。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推进用水统计调查制度实施,加强用水统计名录库建设,加强用水统计调查数据填报及审核、用水总量核算管理,不断提升用水统计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11.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流域管理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全面排查确定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修复名录,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推进京津冀地区河湖复苏,推动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滹沱河等实现水流贯通,进一步恢复白洋淀生态环境。实施大运河、西辽河水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北运河、南运河具备条件的河段通水,逐步复苏西辽河生态环境。

12.进一步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推动“十四五”华北地区及其他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实施。统筹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晋鲁豫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以及新增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组织落实好河湖生态补水任务。

13.完善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继续做好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工作,完善通报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监测站网、数据上报及审核流程,为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奠定基础。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的区域,推动优化地下水取水工程布局。

14.推进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按照《地下水管理条例》要求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加强划定成果审核把关。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临界区划定,核定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及超采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研究建立地下水超采区动态评价体系,加强超采区动态监控与管理。

15.健全地下水管理条例配套制度。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推进地下水回补、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快编制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战略储备、禁限采区划定相关技术规程。研究编制地热能开发禁止和限制取水范围划定规程。

16.进一步夯实地下水监管基础。完善地下水监管“一张图”,推动建立河湖生态补水模拟分析,加强地下水信息化管理。对照取水许可核查登记成果,对地下水水源地取水情况进行梳理,加强取水水量及水位管控。

17.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完善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配套文件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推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实施。调整完善其他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准入、退出及评估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及时掌握水源地变化情况。

18.组织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任务落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制定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完成生态保护任务。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水利工作任务,制定2022年工作计划,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总结上报落实情况。督促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妥善应对水污染事件。

四、提高水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

19.加快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各地要落实好水利部关于强化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的意见,按照到2023年实现非农业取水口和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计量全覆盖的要求,依法推进取水监测计量设施安装运维管理,落实取用水户计量主体责任,切实提高取水量计量率和在线计量率,5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2022年要全部实现在线计量,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提前完成监测计量体系建设目标。出台《取水计量技术导则》(修订)等计量标准。

20.深化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在全面实现取水许可证电子化的基础上,围绕取水许可申请、受理、审查等环节,推进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共享应用、互信互认,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和政务服务效能。切实强化取水许可电子证照信息在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等业务中的分析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取用水监管能力和水平。

21.推进水资源管理调配应用系统建设。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推进水资源管理调配应用系统建设,推进取用水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可用水量指标、取水许可管理信息以及取水量、水位、流量等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并实现信息共享,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强化取用水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为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分水指标监测预警、地下水位监管,以及发现整治取用水户违规取水、区域超量用水等问题提供支撑,切实提升水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五、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

22.做好水资源管理考核。按照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完善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机制,注重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更大程度发挥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压实地方人民政府“四水四定”、水资源节约保护主体责任,以高质量考核促进高质量发展。

23.推进用水权改革。制定出台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明晰区域水权、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推进建立健全统一的水权交易系统,推进区域水权、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等用水权交易。鼓励通过用水权回购、收储等方式促进用水权交易。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探索实行用水权有偿取得。

24.推动全面推开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配合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制定全面推开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已开展试点的地区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部门协作,妥善解决困难和问题。未开展试点的地区,要对税改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研判,做好推开试点的准备。

25.开展水资源管理重要问题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决策部署,组织做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水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用水权回购收储和有偿取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地下水储备制度等重要问题研究。

六、加强党的建设

26.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整改成果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7.不断改进作风。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宗旨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回应社会关切。在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和差异,避免出现“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加强基层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第三篇:2018年全建筑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省建筑管理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入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夯实质量安全基础,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全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920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外拓产值308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实现增加值2450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0.5以内,争创鲁班奖工程4项、芙蓉奖工程70项、省优质工程200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98.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夯实质量安全基础 1.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一是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坚决打击不具备质量安全基本条件,未领取施工许可,擅自开工的建设行为。二是落实施工单位对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管控责任,严厉查处不落实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条 件和重大危险源识别管控不到位的行为,重点抓好《湖南省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贯彻落实。三是落实监理单位责任,建立监理报告制度,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安全监理情况的试点。四是落实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责任,开展检测行业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假试样、假数据、假报告”等弄虚作假行为。

2.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一是继续严格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化考评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监管信息平台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模块,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季度得分的自动统计和及时发布,加大对各地考评符合性的抽查力度。二是制定全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办法,推动质量行为规范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程序化。三是强化成果运用。强化质量和安全标准化考评结果在项目招投标、诚信评价、评先推优、保险费率浮动等方面应用;强化示范引领和样板引路,组织开展1-2次全省安全和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的现场观摩活动。

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周期的集成应用。二是推动建筑企业研发推广“互联网+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推进建筑铝模板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和工程建设的贡献率。三是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4.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是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制度,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二是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机制,提升监督执法效能。三是抓好《湖南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验证考核细则》的贯彻落实,督促监督机构健全管理体系,落实一线监督人员绩效考核责任。四是抓好监督规范化层级考核,强化责任追究。重点加大基层县区、园区、开发区监督人员监督工作规范化考核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机构和监督人员严格落实奖惩和责任追究。五是继续全面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险,充分发挥防灾防损作用,结合实际开展防灾防损工作。

5.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治理。一是持续深入开展深基坑、脚手架、模板支架、建筑起重机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和落实情况、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等专项整治。二是定期开展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形势分析,及时针对辖区内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房屋建筑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抓好《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质量管理、检验、验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行为,落实质量责任。四是建立常态化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机制,推动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管理示例图集的推广应用,突出抓好长株潭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住建领域扬尘防治责任落实。6.强化督查和目标管理考核。一是继续推行一、三季度以工程质量安全为主的集中督查和二、四季度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和建筑管理工作为主的层级督查工作模式;强化特护时期和重点地区的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二是深化层级目标管理考核。市州要全面开展对县区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对考核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专函督查和约谈。三是强化目标管理考核结果运用。专函督办监督保证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约谈隐患突出的地区,对于屡次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报请省安委挂牌督办,并将有关情况抄报纪检监察部门启动追责程序。

(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7.全面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制定出台我省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建立信用信息认定、采集、交换、公开、评价、使用及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信用信息的市场监管体系。二是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措施,全面开展本地区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三是依法依规公开建筑企业和执(从)业人员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定期发布全省建筑市场违法违规不良行为记录和“红黑名单”。

8.提升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建设“湖南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湖南省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 监管一体化平台”功能,实现有关行政事项信息化管理、信用信息实时采集发布等功能,促进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诚信库互联互通。

9.强化建筑市场监管执法。一是继续深化“打非治违”。通过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百日行动”,确保辖区内具备质量安全基本条件的项目,特别是“双修双改”整体工作中涉及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易地扶贫集中安置项目等纳入质量安全监管,并严格执法,集中整治当前表现突出的非法违法建设问题。二是坚决打击“三包一挂”违法行为,各地应对辖区内监管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被投诉的项目、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项目、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投诉的项目,做到问题跟踪整改到位,违法事实查处到位,典型案件曝光到位。三是重点打击建筑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严厉查处违规设立、应返违法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行为。

10.加强造价市场监管。加强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执行情况检查,依法查处违反计价规范强制性条款的相关责任主体。出台《湖南省建设工程分阶段结算管理办法》,强化过程结算和工程竣工结算备案管理。

11.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调研与统计分析,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 进一步健全企业和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维护行业行为秩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三)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12.推进建筑业简政放权改革。在建筑业行政审批中,推动“无纸化评审”、“审批零接触”、“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凡可通过相关网站核实信息的,不得再要求企业提供证明材料,社会保险的书面证明材料改为申报企业承诺制。

13.进一步减轻行业负担。一是完善我省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担保制度,积极培育工程担保市场。二是推行投标保证金承诺制,探索以投标人承诺的方式提交投标担保。三是继续深入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清理规范工作,引导建筑业企业以银行保函、工程担保或工程保证保险等形式代替相应担保范围内的法定保证金。四是持续在我省工业园区等地开展“先建后验”改革试点,优化企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14.推动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创新。一是推动建筑劳务用工实名制管理,加强对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制度、银行代发工资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建立全省建筑工人信息库,探索形成建筑劳务用工“大数据”管理模式。二是打造全省建筑劳务市场供需对接平台,大力扶植以工序工种为主的专业作业企业发展,助推建筑工人就业创业。15.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和建造方式创新。一是推进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参与工程总承包模式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督保证体系,服务“装配式建筑品牌强省”建设。

16.推进建筑业企业走出去。一是成立我省建筑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围绕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装配式建筑、中低速磁悬浮建设、水(火)电站建设、公路桥梁建设等领域打造若干产业集群,推动企业“抱团外拓”。二是积极牵线搭桥,支持省内优势建筑业企业与中央企业建立经营协作关系,鼓励省内大型建筑业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体,推动企业“合作外拓”。三是积极联合商务、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宣传推介、信息发布、项目对接、融资支持、风险防范等方面加强对建筑业企业的服务与帮扶,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

17.支持建筑业企业做强做精发展。一是引导我省大型建筑业企业经营规模化和管理现代化。鼓励我省建筑业企业将建造能力与资本运作能力、设施运营能力整合,提高融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能力,积极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对我省大型建筑业集团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提供长期、大额、成本较低的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开展管理模式创新,提升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二是组织开展“建筑强企”命名活动,积极宣传建筑强企的改革发展经验,并专项表彰奖励、专门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从规模效益观向质量效益观转变,着力提升建筑产品品质,打造“湖湘建造”品牌企业。三是开展“建筑业人才培训百千万工程”,联合人社部门,从2018年起,分四年每年培训我省一百名建筑业企业职业经理人和一百名建筑师、一千名项目经理、十万名技术工人,加快培育符合十九大精神和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四是继续通过“鲁班讲坛”、“楚湘监理论坛”等行业交流平台推介行业改革发展经验。

18.围绕行业需求,逐步完善计价依据体系。一是全面启动定额编制修订工作,重点做好2019定额子目调查测算和对比分析,及时补充出台诸如城市双修双改、海绵城市建设、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新工艺的计价依据,更好服务工程项目建设。二是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以《湖南省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发布目录清单》为基础,完善我省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采集发布机制。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装配式构件价格采集测算方法,明确装配式构件价格发布周期,及时发布装配式构件价格及指数。

第四篇:陇县水资源管理工作

陇县水资源管理工作

简 介

(2010年12月15日)

我县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水行政执法这个核心,以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和受理取水许可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积极维护全县水事管理秩序良性健康发展。一是宣传水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水法制环境。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城区街道设立宣传点15场次,悬挂宣传横幅6条,组织宣传车下乡巡回宣传4天9个乡镇,在电视台播放了“人、水、法”电视系列剧,播放宣传口号300多条次,解答群众咨询100多人次。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依法实行水行政许可、征收水行政规费。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水资源管理秩序,在积极宣传新征费办法的同时与县人民银行、县农行等金融系统联络沟通,解决新办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各用水户,核实其用水量,严格按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征费。截止目前,已征收、追缴水资源费共计85.10万元,占全年征收任务的100.1%。对各用(取)水户取水设备及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利用GPS定位仪对各取水口观测定位并核定审批取水量及实际取水量,为换发新版取水许可证做好前期准备。三是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为了有效缓解经济不断增长与水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使我县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指导全县工商企业大户实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重点抓了陕西和氏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节水技术改造,修建了循环池,更换了节水器具,技改后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了4.6%,年节水提高了0.71万吨。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提交有关文件和资料,经严格审查核实,水利局给予书面批复。依据全县水资源供需现状,完成了二010年用水计划的编报工作,实现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第五篇:2018年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范文模版]

2018年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一、巩固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

2017年,全省土地确权工作总体上基本完成。2018年,要认真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解决遗留问题,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一是切实抓好后续收尾工作。对照省级确权成果验收时提出的问题清单,全面整改,逐一落实,全面完成证书颁发、登记簿建立、成果资料整理归档及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充分运用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法律手段,妥善解决未确权、缓确权等遗留问题,确保“应确尽确”。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排查补课,避免因承包合同、证书登

记信息不准确等引发新的承包纠纷。二是加快确权登记数据的收集、质检和汇交。认真做好数据补充调查完善工作,加强数据质检措施,完成合库、接边,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入库。加快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数据库数据汇交工作,及时汇交数据,确保汇交数据质量。加快推进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为推进承包地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开展确权成果拓展应用。充分发挥土地确权成果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确权成果在脱贫攻坚、土地流转、“两权”抵押贷款、涉农补贴等方面的应用;四是认真做好总结表彰工作。召开全省土地确权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全面总结全省土地确权工作,交流先进经验,安排部署后续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探索实现“三权分置”的有效途径,引导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一是不断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7〕6号),指导尚未出台实施意见的地方尽快出台。及时总结“三权分置”实践经验,研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措施。继续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二是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健全土地流

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推行全国土地经营权流转示范合同文本,加强流转合同签订指导服务。指导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建设,研究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网签备案制度;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信息发布、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探索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化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和政府服务信息有效对接;四是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综治考评,引导督促调解仲裁机构依法规范运行。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仲裁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与信访、司法等渠道衔接,凝聚各方资源,不断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机制;五是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落实上限控制、分级备案、资格审查等制度,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

三、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7〕65号),指导各地抓紧制定落实文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高质量运行。一是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引导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鼓励各级积极创建

示范性家庭农场。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开展家庭农场精准管理服务试点。组织实施好财政项目,支持家庭农场规范流转土地、加强财务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山丹县、金塔县、庄浪县要做好农业部家庭农场典型监测工作;二是促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上半年,各地要逐一排摸梳理出未组建合作社的贫困村,制定“全覆盖”实施方案,围绕种养业或特色产业每村至少组建2个以上合作社,使贫困村实现合作社全覆盖,使合作社覆盖所有贫困户。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开展示范社认定,搞好示范合作社动态监测。指导合作社完善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三会”、财务、收益分配等内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运行。支持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创新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合作社建立联合社、股份合作社、休闲旅游合作社等,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财政项目实施监督指导,确保项目有效落实。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开展新法培训,让基层干部和合作社学法守法用法。配合工商、银监会等部门做好违法经营合作社注销、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等工作,严禁借合作社名义搞非法集资;三是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指导和监管。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程和模式,促进社会化服务健康发展。强化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探索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引导服务组织合理确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价格,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加强对

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指导和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确保服务质量。

四、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扩面、提速、集成”要求,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激发农村资源发展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一是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贯彻落实农业部等九部委《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17〕11号)精神,全面清查核实农村集体各类资产,摸清集体资产家底。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大力开展改革培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全省清产核资工作8月底前基本完成;二是扩大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指导高台县、泾川县2个国家级试点县,嘉峪关市、金塔县、金川区、景泰县、榆中县、秦安县、武都区、西峰区等8个省级试点县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为全面改革探索路径,争取在成员确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收益分配以及权能完善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再选择改革基础较好的部分县扩大试点范围;三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断完善“三资”网络监管系统,继续创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切实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农村民主管理,落实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公开,强化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做好日常财务收支定期审计,重点开展集体重大事项、村干部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四是抓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指导有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加强交易监测,推动规范运行;五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督促贫困县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严格考核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审批方式并明确法人主体资格,逐步建设形成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将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量化为集体成员股份的具体办法。鼓励采取资产租赁、农业开发、生产服务、乡村旅游、联合发展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

五、引导休闲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特色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传承创新为亮点,以农业和文化结合为灵魂,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打造品牌,促进全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省农牧厅等16个部门《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出台实施意见,争取优惠政策和投入,推动休闲产业提档升级;二是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品牌。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示范引领休闲农业经

营主体规范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创建和推介活动,培育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示范带动力较强的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庄(园)、农家乐等精品。研究设立动态管理、考核管理机制;三是挖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积极申报第5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皋兰、永登、岷县、迭部4县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促进遗产地群众增收致富;四是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各地加大投入,开展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一批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指导地方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逐步推动形成较明显的规模化效益。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五是做好休闲农业基础工作。广泛宣传推介,有效衔接供需,营造良好氛围,动员社会力量投身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大力开展休闲农业人才培养和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培训,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强化休闲农业统计监测,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分析。

六、加强农经基础工作

扎实做好农经各项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经管部门履职尽责能力,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推进基层农经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编制主管部门支持,不断强化业务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将近年来中央文件关于加强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用干好业务工作推动体系建设。宣传推广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示范带动基层体系建设;二是提升农经干部综合素质。农村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经工作队伍。各级农经干部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高政治素养。要加强农业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增强工作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群众,求计于民、问政于民。大力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政策举措落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三是不断提升农经统计质量。农经统计岗位人员要相对固定,不断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农经系统内部要做好各项专项统计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衔接,提高统计数据的一致性。落实新修订的农经统计调查制度,按时保质完成农经统计年报和半年报工作,强化统计数据分析。继续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指标试统计,合理界定统计范围,完善统计方式;四是加强农经宣传。制定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国家农业农村经济政策、上

级部门工作部署和农经工作先进经验、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农经工作良好氛围环境。

下载2018年全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全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全城镇燃气管理工作要点(精选五篇)

    2018年全市城镇燃气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扬州承办省运会、省园博会的重大活动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品质提升年。2018年全市......

    任丘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任丘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冀价经费[2011]20号文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门会议,对通知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根据通知要求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以水资办、财务科、......

    浅谈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改好的

    浅谈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 1、引言 淡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

    泰顺县2009年度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泰顺县2009年度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泰顺县水利局2009年12月8日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四年,也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在省、......

    水政水资源要点(合集)

    一、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区水政水资源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

    2014年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 和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为扎实做好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突发事件应对有力,现根据行业实际,制定2014年全......

    浅谈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浅谈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于天”、“安全事故可防可控”、“预防事故尽最大努力作减法”的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机制创新、常态长效”......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点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点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点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国资办的正确指导下,我县国资办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