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湾李小学教育扶贫大调研大排查大提升 自查报告
湾李小学教育脱贫“大调研、大排查、大提升”活动
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长武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脱贫工作“大调研、大排查、大提升”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对此项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现将本次活动的自查整改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次活动学校统一安排部署,采取分组上门形式,共分为2组,分别包抓六股路及四合2个行政村,进村入户,深入贫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帮扶,与贫困学生家长进行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具体的困难,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听取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构建家校教育平台,全面促进学生学有所成,把对贫困学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育脱贫政策宣传方面
我校“一对一”精准扶贫对象涉及周边六股路和四合两个村,扶贫对象共计24户、25名学生。他们的家人有的残疾、有的重病、有的家庭缺少劳力等。帮扶教师深入贫困家庭帮扶50余次。采取“一查二问三看”,即:一查有无义务段辍学学生,二看教育扶贫明白卡、教育扶贫政策宣传画是否张贴;三问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和帮扶贫困生活动情况。通过走访排查活动反馈,贫困建档立卡户学生家长明白卡及教育扶贫政策宣传画都粘贴到位,学生及家长对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较高。
三、控辍保学工作
我校辖区内的六股路村及四合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无辍学学生。
四、贫困学生识别工作
我校严格按照长武县贫困学生识别、认定工作流程开展本校贫困生识别认定工作。召开了湾李小学教育扶贫工作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解读了《长武县贫困学生识别认定办法》,引导家长和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衡量评估,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交申请及有关证件证据。各班召开贫困生识别认定主题班会,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筛选、审核,将班级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学生上报学校教育脱贫办公室,学校再召开贫困生识别认定评议会,经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公示期结束,学校进行终评,对有异议学生进行情况核实,不属实的取消。经过识别认定,确定我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5名。
五、档案管理和填写
我校教育扶贫档案专人管理,严格按照长武县教育扶贫资料档案整理规范进行分类整理,档案资料齐全,各种表册据实细致填写,三卡三台账均按照要求如实规范记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六、教育脱贫信息报送
我校教育扶贫信息报送由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及时准确,确保教育脱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七、帮扶和关爱工作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尚宝平为组长的建档立卡学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12名教师结对帮扶25名建档立卡学生及17名留守儿童,各老师依据个人帮扶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从实际出发,通过帮生活困难、帮学习提高、帮品德养成、帮特长培养、帮家庭教育五方面开展帮扶、关爱工作。各老师还为贫困学生赠送文具盒、作业本、书写用笔等学习用品,经常入户家访,在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还辅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家长交流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等。老师们的诚心和热心感动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学生在爱心日记中纷纷写出了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这也使我们深感欣慰。
八、教育脱贫办公室建设
我校设立了教育脱贫办公室一间,室内布置氛围浓郁,档案资料专人管理,保证了教育脱贫工作的扎实开展。
九、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教育脱贫办公室档案资料无专柜存放。
2、一些家长对学生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不够明确,数据不清。
整改措施:
1、各方筹集资金保证教育脱贫硬件建设工作到位。
2、继续利用家访、班级微信群及短等信形式向家长再次宣传讲解教育扶贫政策、学校利用教育扶贫工作宣传栏、主题班会及晨会等形式向学生宣讲教育扶贫政策,让学生明确自己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并回家后告知父母。
每次家访群众都不住地感叹: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要想和贫困户的距离拉的更近,就得知道这些他们所思所想所盼,扶贫工作开展起来就更顺利,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扶贫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发挥更大地效益。我校将立改教育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开展、落实好此项工作。
湾李小学 2017.10.20
第二篇:湾李小学教育扶贫家长会活动方案
湾李小学教育扶贫主题家长会
活动方案及流程
主题: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宣传教育扶贫理念,让家长了解学校扶贫活动开展情况,感受各级扶贫工作开展的力度,增强自身扶贫脱困的信心。2.加强家校交流,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引领和帮助家长学习优秀的家教经验。
3.充分调动起家长的教育小孩的积极性,努力配合教育工作。
二、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2011年11月8日(下周二下午)13:30 家长进入孩子所在班级签到 13:30--15:00 家长会召开
15:00--15:30 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自由交流 15:30 家长会结束 2.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三、活动准备:
1、周一班会告知学生通知自己家长召开家长会的时间。(让家长做好充足的会前准备,以便能准时参加会议。)
2、车辆停放:家长会所有车辆停放在学校操场西侧
3、礼仪引领: 六年级李咏怡 李健 潘妮娜
4、宣传摄影:刘静 李婷
5、各班教室在会前搞好相关的内容布置。班级布置(包括卫生,桌椅摆放 黑板上有主题和欢迎家长会的标语等)
四、活动流程:
一.请家长入班签到并对应学生姓名入座。
二.家长自由翻阅练习册,课堂作业(提前把作业放在学生桌上)三.学校领导广播讲话: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及本校教育扶贫工作开展反馈(何校长)
四.主持人致欢迎词(班主任)
五.班主任介绍本班情况。(本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孩子在校表现,纪律 卫生 学习等方面)六.学生代表发言 七.学生家长代表发言 八.科任老师发言
九.家长之间育子经验交流
十.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湾李小学 2016.11.7 2
第三篇:湾李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纪实 二
湾李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纪实
—— 暖心教育 与爱同行
“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本周,我校开展了以“暖心教育、与爱同行”为主题的教育精准扶贫活动。各帮扶老师在大课间活动时间和贫困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体现了浓浓的师生情。对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其次在学校的安排组织下,各班召开了阶段教育扶贫工作家长会,结合本次中考,各老师向家长反馈了前半学期学生的学习及在校表现情况,和家长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全的性格做了探讨,家长对学校在教育扶贫方面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再感谢各老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辅导及生活上的关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教育扶贫的征程上,我们会做的更好!
第四篇:高湾小学教育扶贫简介
高湾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简介
城川镇高湾小学于1958年始建,位于高湾七社一庙院内。学校几经搬迁,于1980年迁至现址,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2015年采取小学与幼儿园、村部联建模式重建。小学与幼儿园联建,形成教育集中区;村部舞台广场和娱乐器械的设臵,形成娱乐集中区;村部与学校的联建,更形成了文化集中区。三大集中区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形成了高湾村特有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娱乐中心。学校服务半径2.5公里,服务人口2200多人,有6个小学教学班,2个幼儿班,小学生102人,教师8人;幼儿47人,教师5人。共有建档立卡儿童26人。
重建后的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小学生由80多人回流至102人,这一可喜现象深得高湾村民的拥护支持,对教育的热情持续高涨,他们深深体会到,教育是脱贫之本,于是自发为学校捐款捐物。先后为学校捐献彩条灯100米,镭射灯2盏;捐赠云杉、松柏等树20棵,月季100株,玫瑰200株,兰花100棵,栽植小叶黄杨林墙120米,红叶李、金叶榆林墙各20米;更为学校捐款十多万元,购买古筝、二胡、电子琴等乐器。专业老师指导学校组建的古筝、二胡等社团,定期开展艺术活动,让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们,能亲身接触到高雅音乐,使高雅艺术走进了农村娃的日常生活中。曾经因为贫困而自卑的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中,变得阳光而自信,乐观而积极。贫而有志,贫而向上,贫而积极,这正是艺术教育带给孩子们的最大变化。
目前,高湾小学配有村小学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互通共享,让高湾村的孩子们能在第一时间和县城孩子、乃至各大城市的孩子们同步接受教育,获取更多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让乡村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广阔的多彩世界,开阔了眼界。村民们都说,这是一所乡村中的城市学校。同时,学校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网上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多样化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让教师以更专业的水平、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教育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脱贫的希望,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根本。学校广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优惠政策,使教育扶贫深入人心;教师深入开展家访活动,找准每个家庭的具体困难,了解贫困儿童的生活状况,把更多的关爱倾注在这些孩子身上,让孩子们心存感恩,热爱学习,充满自信,奋发向上。高湾小学的小学生全员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教育幼儿减免保教费政策,高湾幼儿园严格执行了这一惠民政策,为全体幼儿减免了保教费。
幼儿园与小学联建,彻底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促进了幼儿园和小学段的衔接,涵养了村小学生源。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更说明了村民对这一模式的认可,学生以大带小,家长减轻了接送的负担,腾出了更多时间去干农活,既降低了贫困家庭教育成本,又稳定了农业生产,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
第五篇:高湾小学教育扶贫汇报稿
高湾小学汇报材料
城川镇高湾小学始建于1980年,是一所完全村级小学,2015年重建。目前小学有6个班,幼儿园2个班,教师12人(小学8人,幼儿园4人)。在校学生共有149人(幼儿园47名),其中建档立卡26人。学校服务半径2.5公里,服务人口2158人。
村部、幼儿园、小学的联建,使高湾村的教育、文化和娱乐三大中心融为一体,相互依托,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村民意识到了只有重视教育,才是脱贫之本。
村民重视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先后为学校捐献彩条灯100米,镭射灯2盏;云杉、松柏20棵,月季100株,玫瑰200株,兰花100棵,小叶黄杨林墙120米,红叶李、金叶榆林墙各20米,绿化、亮化了校园。此后又为学校捐资购买了古筝、二胡、电子琴等乐器,总价值达十万元。在县局的关心和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学的古筝、二胡社团开展的有声有色,农村孩子的艺术技能一点也不比城里孩子差,从而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
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教学一体机,宽带网络班班通,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市学校的优质课堂,学校不但重视上好信息技术课,还开放微机室,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学校深入开展家访活动,了解贫困生家庭生活状况,切实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让精准扶贫帮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学校“两免”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从2016年春季开始,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政策,我校对7名建档立卡幼儿实行全免。为了凸显学龄段特点,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学校定期指派幼儿教师到城区幼儿园观摩学习,提升他们的幼教水平。
幼儿园与小学联建,彻底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促进了幼儿园和小学段的衔接,从源头上涵养了小学生源。这样既降低了贫困家庭教育成本,又稳定了农业生产,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