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滨州市建设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办法
滨州市建设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办法
索取号:mo14-06-2007-000087
发布机构:市建设局
生成日期:2007-3-30
滨建财字〔2007〕6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建设局系统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建设事业的健康顺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山东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办法》、《滨州市内部审计办法》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审计局关于强化预算执行单位内部财政财务监督机制的报告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市建设局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市建设局及局属企事业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建设局机关各科室站所办、局属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 根据实行内部审计制度的需要,授权局计财科为市建设局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并对局属企事业单位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企业以及赋有行政收费职能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其他单位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市建设局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局长的领导下开展并向其负责;
(二)局属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并向其负责;
(三)局属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并向其负责;
(四)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董事会领导下开展并向其负责。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应当保护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岗位资格和后续教育制度,本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保障。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一经设立和选用,不得随意撤并和更换。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和工作条件,本单位应当予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享受的审务补贴,具体可参照国家审计机关等部门标准执行。
第三章 内部审计工作职责
第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
(二)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内部审计;
(三)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内部审计;
(四)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
(五)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环境效益进行内部审计;
(六)根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要求办理其他内部审计事项。
第十一条 局计财科每年3月1日前向局长提出内部审计报告。
局属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每年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提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第十二条 凡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财政或财务收支情况实施一次内部审计,局计财科报告一次审计结果。
第四章 内部审计工作权限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下列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生产、经营、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二)参加本单位有关会议,召开与内部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三)参与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拟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由单位审定公布后实施;
(四)检查有关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活动的资料、文件和现场勘察实物;
(五)检查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和资料;
(六)对与内部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资料;
(七)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制止决定,并及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报告;
(八)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准,有权予以暂时封存;
(九)提出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见以及改进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十)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第十四条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应当支持所在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完成审计机关为整合审计力量所交办的有关审计务。
第十五条 被审计单位不配合内部审计工作,拒绝内部审计或者提供虚假资料、拒不执行内部审计结论以及报复陷害内部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规、经济效益显著、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第五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为:
(一)根据上级部署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
(二)实施审计前,应编制审计方案,运用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容、方式和步骤。
(三)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被审计单位应积极配合与协助,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
(四)实施审计时应当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必要可以按照规定及时修改审计方案。
(五)实施审计时可以运用检查、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会计账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务收支的财务会计系统,取得审计证据。
(六)实施审计时,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性负责。
(七)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八)根据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拟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报送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
(九)经批准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结果。
(十)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该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做出新的决定之前,原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仍然有效。
(十一)对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应进行检查;对主要项目,应进行后续审计。
第六章 预算执行单位内部财政财务审计监督
第十八条 市建设局计财科负责定期对市建设局系统各预算执行单位进行内部财政财务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 内部财政财务审计监督的内容和重点: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各预算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财政财务控制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制度规定,制度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控制目标。
(二)预算编制情况。各预算单位是否及时、准确编制预算和上报单位预算,有无多列、少列或编制赤字预算等问题。
(三)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中有无擅自调整和隐瞒、转移财政资金问题。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预算和国家规定的用途及开支标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或违规发放奖金补贴、提高招待费标准等问题。各项行政事业性收入和罚款是否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并严格执行了支两条线”、“罚缴分离”制度,有无隐瞒、截留、占压、挪用等问题,有关事业单位应缴经费是否足额缴纳。
(四)资产管理情况。银行开户是否合规,有无多头开户和公款私存问题。资产是否及时登记造册和入账,做到账卡相符;是立了资产领用、定期清产核资制度,保证账实相符;购置的有关资产是否按规定纳入政府采购。无形资产的形成和计价是否真实、准对外投资是否经过财政和主管部门批准和备案,其收益是否按规定及时收缴入账,其中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或将非经营产转入经营性资产的,其价值是否经过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固定资产的减少、处置是否履行法定报批程序,并送政府指定公物拍卖公开拍卖,处置收入是否按规定入账和使用。暂收暂付款是否及时清理。
(五)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是否实行专户管理,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应拨未拨、挤占挪用、资金闲置或流失等情况项资金未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发挥预期效益的主要原因。
(六)预算外资金管理情况。各项收费是否合规,已形成的预算外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有无截留、坐支等问题否按规定向财政部门申拨预算外资金,有无虚报冒领等问题。
(七)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第二十条 预算执行单位内部财政财务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利用。各预算执行单位按第十九条内容,每年度终了后,认真组织搞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自查与整改,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单位的自查报告,于次年3月底前报局计财科。报告基本要求包括:
(一)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人员数及机构、现行财政财务体制、年度预算收支规模及执行情况等;
(二)组织开展自查的简要情况;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或整改计划);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完善财政财务管理的措施或办法。
局计财科在对各单位自查报告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抽查对象。对严格按照财政财务收支监督内容和重点进行自查自纠成效显著的,经核实后,报请局长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按规定内容和要求进行自查自纠、走过场并弄虚作假的,经查实将作为重点实施直接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问题,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七章 内部审计工作管理
第二十一条 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的单位,应当根据自愿原则,以单位会员或个人会员的身份加入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并依照协会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并接受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估。
第二十三条 对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由所在单位予以表彰奖励第二十四条 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遵守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内部审计人员,经查实后取消直接责任人的上岗资并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委托市建设局计财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审计监督办法
XX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县人民政府审计工作及审计整改的
监 督 办 法
(征询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县人民政府审计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办法》、《陕西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听取县人民政府对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可听取以下专项审计工作报告:
(一)对县级预算部门和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报告;
(二)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县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报告;
(三)对政府性投资为主的县级重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报告;
(四)对县属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
(五)对县人民政府部门管理的和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授权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收支管理情况的审计报告;
(六)对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审计报告;
第三篇:深圳市内部审计办法
【法规名称】深圳市内部审计办法 【发布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17号 【发布日期】2010-04-19 【生效日期】2010-05-20 【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正文】
深圳市内部审计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17号)
《深圳市内部审计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一五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5月20日起施行。
代市长 王荣
二0一0年四月十九日
深圳市内部审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独立监督、评价和咨询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健全、有效性,以改善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的行为。
第三条 本市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鼓励和支持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以外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四条 深圳市各级审计机关(以下简称审计机关)依法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有关规定,制定内部审计配套制度;
(二)督促审计监督对象按照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三)对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四)总结、推广内部审计工作先进经验,对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五)维护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主管部门或主管单位在其职权范围内领导、指导、监督本行业、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行业、本系统的内部审计配套制度;2
(二)督促所属单位按照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三)总结、推广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先进经验,对本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四)维护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深圳市内部审计协会依照有关规定,对全市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性管理并提供服务,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从其规定。
其他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具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条件的,可以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必要时可以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协助本单位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第八条 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直接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负责并报告工作,不受其他部门或者个人的干涉。
单位可依据相关规定或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
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参加内部审计专业培训,定期接受后续教育。
第十条 下级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级单位的意见。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单位财务预算并予以保证。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遵守行业规范。
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兼任或从事可能影响其依法履行职责的经营管理或者财务工作,实施内部审计时,与被审计对象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 职责和权限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执行计划、预算、程序、合同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二)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所有者权益进行审计监督;
(三)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营、管理、效益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四)开展有关专项审计调查;
(五)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
(六)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咨询;
(七)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监督;
(八)对所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九)办理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以及上级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有关审计事项;
(十)办理审计机关交办的查询、核查等有关审计事项;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 履行内部审计工作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下列权限:
(一)要求被审计对象及时提供有关计划、预算、决算,财务会计资料,招投标和工程结算资料、合同、统计报表、会议纪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参加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三)审查财务、会计及经济活动的资料、文件和与审计内容有关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现场勘查实物;
(四)就审计事项中的有关问题,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调查和询问,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五)对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纠正、处理意见以及改善管理的建议,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六)对经济活动中正在进行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予以制止;
(七)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有关财务会计及相关经济活动的资料或者资产,报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予以暂时封存;
(八)根据工作需要,委托相关社会审计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参与对相关社会审计中介机构的选聘工作,并对所选聘的社会审计中介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审查和评价;
(九)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规、经济效益显著、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可以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出表彰、奖励的建议;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及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授予的其他权限。
第十五条 履行内部审计工作职责的机构或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被审计对象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实施内部审计时,需要查询被审计对象在金融机构的账户或者有证据证明被审计对象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被审计对象应当配合查询并提供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权。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结果应当作为考核、奖惩、任免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负责人的依据。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应当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报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并根据审计项目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审计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
第二十条 审计组应当编制审计方案,经内部审计机构批准后实施。
实施审计前,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被审计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特殊审计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第二十一条 审计组应当根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应当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编制审计报告初稿,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
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持有异议的,审计组应进行研究、核实,必要时应修改审计报告初稿。
审计组将审计报告初稿连同被审计对象的反馈意见提交内部审计机构复核。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报告初稿进行复核,并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进行审定后,形成正式的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对象。
审计报告自送达被审计对象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四条 被审计对象应当落实审计报告有关意见和建议,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内部审计机构反馈落实情况。
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起申诉,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受理。
第二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必要时可以开展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的落实情况,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第二十六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内部审计档案资料。
第二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承办审计机关或上级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应报送交办单位审定,并由交办单位作出审计结论或决定。
第二十八条 其他内部审计程序,依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执行。
第二十九条 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其上级单位和审计机关报送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统计报表。
审计机关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结果。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 被审计对象或者有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拖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的;
(二)阻挠、抗拒内部审计人员行使职权的;
(三)拒绝执行审计处理决定的;
(四)打击、报复、诽谤、陷害内部审计人员或者有关举报人的;
(五)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单位或其他有权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隐瞒查出的问题或者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被审计对象商业秘密的;
(五)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有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打击、报复、陷害内部审计人员或者有关举报人的;
(二)授意、指使、强令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内部审计人员出具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报告的;
(三)对查出正在损害国家和单位利益的行为,不及时制止或者制止不力造成重大危害和损失的;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国家机关的行政首长或者其他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办法所称单位权力机构是指法人组织依法行使决策权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被审计对象是指所属单位、内设机构及个人。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0年5月20日起施行。
1995年4月15日发布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内部审计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4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湖南省内部审计办法
湖南省内部审计办法
(2011年7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7月2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5号公布 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国家机关、国有以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依法独立、客观地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四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领导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审计形成的结论性审计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内部审计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二)监督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三)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检查、评价内部审计工作;
(五)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协会依法履行职责;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内部审计协会依照章程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协调和服务,依法履行行业自律管理职能。
第二章 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
审计机构。
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较大的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具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条件的,可以授权本单位财务、综合、监察等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必要时可以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协助本单位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第八条 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审计委员会主任应当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总审计师或者外部董事担任。
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实行持证上岗,接受内部审计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从事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工作3年以上工作经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立内部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遵守职业规范,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廉洁。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兼任或者从事可能影响其依法履行职责的经营管理或者财务工作。
实施内部审计时,与被审计对象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内部审计人员的回避,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决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由本单位予以保证。
第三章 职责和权限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二)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概预算执行情况和效益进行审计;
(三)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执行计划、预算、合同等情况进行审计;
(四)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五)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六)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时,具有下列权限: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
(二)参加或者列席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重大投资、资产处置、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预算、决算及其他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的会议;
(三)检查有关的资产、经济活动资料,现场勘查实物;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经济活动的资料或者资产,报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予以暂时封存;
(四)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和询问审计事项中的有关问题,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五)对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在职权范围内提出处理建议;
(六)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公示有关审计结果,通报、责令改正审计发现的问题;
(七)参与本单位因经营管理活动需要,对相关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员的选聘工作;
(八)对本单位遵守财经法规、经济效益显著、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提出表彰、奖励的建议;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限。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依法行使职权,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保护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内部审计人员。第十六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可以在法律和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通报、警告、责令改正等权力。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结果应当作为考核、奖惩、任免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负责人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程序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本单位主要负责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项目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审计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第二十条 审计组应当编制审计方案,根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审计方案和审计方案调人或者权力机构批准后实施。
整须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实施审计前,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必要时,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第二十一条 审计组应当采用专业技术方法和合法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应当经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证据提供者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和日期。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对审计证据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行核实。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组应当根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后,提交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
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10日内向审计组反馈书面意见。
第二十三条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的书面反馈意见、内部审计机构的复核意见进行审定,形成本单位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应当送达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内部审计机构报告审计决定执行情况。
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之日起10日内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申请复核。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答复。
复核期间,审计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必要时可以开展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第二十六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内部审计档案资料。第二十七条 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其上级单位和审计机关报送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统计报表和重大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等资料。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或者拖延提供有关资料的,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有关资料的;
(三)拒绝执行审计决定的;
(四)打击、报复、诽谤、陷害内部审计人员或者举报人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隐瞒查出的问题或者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或者被审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形。
第三十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有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打击、报复、陷害内部审计人员或者举报人的;
(二)授意、指使、强令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内部审计人员出具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报告的;
(三)对正在损害国家和单位利益的行为,不及时制止或者制止不力造成重大危害和损失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形。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正确可靠,保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及效果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程序与措施的总称。
本办法所称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国家机关的行政首长及其他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本办法所称的单位权力机构是指依法行使决策权的机构。
第三十二条 未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专职或者兼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工作程序,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财政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总结
财政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总结 范文
财政局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总结--范文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07:38财政内部审计是财政机关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通过检查和评价财政机关内各业务处室及所属单位财政政策执行、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会计管理等活动的真实、合法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当性、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促进财政机关内部加强财政和财务管理,以及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也是财政机关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们财政监督检查局按照《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内部审计条例》、《内部审计准则》、《财政监督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在做好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政策执行、财务和会计管理监督的同时狠抓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和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上下协调,内控严密”的内审工作新机制,并注重将内审工作与提高全体财政人员的监督和制度意识结合起来、与完善各项制度结合起来、与提高财政机关内部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使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在财务管理、权力监督制约、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局机关9个业务科室、5个中心财政所和局属4个单位2009财务收支、财政资金拨付及会计基础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计。通过财务内审,对财政局下属二级单位、业务科室、五个中心财政所在执行财政局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如实反映,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限其各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全系统内部全面推行了“以德养廉,以章保廉,以俭促廉”的“三廉”新举措,先后出台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八个不准”“八个必须做到”等四十五项、四百多条款项规章制度,坚持每年年中、年终两次集中内部审计检查,做到有约束制度、有监督渠道、有检查程序、有处理机构。组织专门力量对七个镇街农税分局近三年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任务目标完成等情况以及局机关今年以来的财务收支情况分别进行了内部审计,这次审计采取一听二看三查方式,即主动听取呼镇街党委、政府领导对工作的意见;
详细查看各项财务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凭证保管是否完整,翻阅帐簿、记帐凭证;逐一整理核实,填写“内部审计报告”,汇总情况,查摆问题,提出建议。通过扎实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有力促进了内部财务制度、财务纪律、财务规范建设,提高了依法理财水平。
狠抓财政内审工作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一、领导重视,确保内审工作正确方向
财政内部监督与财政收入监督、支出监督和会计监督共同作为财政大监督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在开展以内部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内审工作中,始终得到局党组、局长室的关心和支持,作为全局工作和每年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一是局领导经常听取财政监督部门内审工作汇报,亲自审定内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如何做好财政内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监督部门要全面加强内审工作,提出了实施“高频率、高强度、高效果”的财政内部检查的指导方针,把开展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内部建设,提高财政内部人员的制度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效能意识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财政监督部门开展内审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二是局主要领导在全局许多重要会议上,对财政机关内各部门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财政监督部门可以对局机关和下属单位执行财政政策和财务管理的任何部门、任何工作、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检查,各业务处室和有关单位必须认真配合,自觉接受监督;三是局领导非常关心财政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财政机关队伍,先后精选了一批思想作风好,责任意识强,又具备专业知识的干部充实到财监队伍,平时不断加强业务培训,使其既熟悉内审业务,又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行家,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局内部的审计监督和服务;四是局领导坚持把加强内部监督作为提高财政机关执行力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内审中提出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处理和改进方法,支持和鼓励内审人员大胆履行职责,极大地促进了财政机关内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全面构建“安全、高效、和谐”财政机关的目标作出了努力。
二、制度先行,确保内审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们按照内查内审,制度先行的理念,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各项监督检查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
行。一是加强了对现有制度的贯彻落实,采取举办业务培训班、专题研讨会、业务学习会、检查前的业务培训和政策讲解,以及个人平时经常性的学习等形式,认真抓好《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内部审计条例》、《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把制度学习列入全年财政监督工作计划内容,严格按制度检查,实施依法行政,确保了内审工作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开展;二是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财政机关内部控制制度》、《财政监督检查管理控制制度》、《关于完善财政监督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财政政策制定、执行和完善循环监督机制》、《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我局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的建设,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下发了《关于贯彻财政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内审监督的职能和工作安排,保证内部监督的质量,提高内部监督的效率,制定并实施了以对内部处室日常监督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无锡市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方法,对财政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组织保障、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为全面提升我局的财政内审工作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强化检查,确保内审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财政部门,我们始终坚持将内部检查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我们开展的内部监督检查时,主要是由财监局组织对财政部门内设各职能机构的财政财务会计管理、预算编审执行、内部制约制度以及直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会计信息质量情况实施的监督检查。通过内部监督检查,总结财政内部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管理的建议。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推进依法理财,保证财政政策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执行,保证财政资金和人员的两个“安全”,促进建立健全监督权力运行、强化内控管理的制衡机制,以达到严格财经纪律,促进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一)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单位财务的监督、管理和整改。近年来,财监局会同办公室、人事、纪检等部门每年组织对局机关行政、食堂、基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建设发展投资公司、函校、注协等下属单位的财务
收支、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等进行重点内审。通过内审,要求各单位对审计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核算方式不够一致,原始凭证不够规范,工资收入不统一,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等)及时进行整改,针对审计查出的具体问题,在落实上下功夫,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特别是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现金,加大货币资金管理力度,降低财务风险;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业务逐一进行更正;对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为了防范各单位违规设置“小金库”,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强化内部控制,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账外账问题的发生;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上做到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为我们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展审计工作铺平了道路。
(二)组织对相关业务处室进行内审。一是每年组织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情况进行内审,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编制和使用管理作为对部门预算的重点监督内容,通过内审,使各项财政政策得到很好落实,各项资金编制更加规范,确保了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合法性;二是重点对由国库处负责核算的市本级预算外资金的所有账套,主要围绕预算外资金管理政策落实情况、指标管理情况、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资金拨付审核风险控制情况以及财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等方面,采取审阅报表和账簿、抽查凭证、向相关人员了解核实情况等检查方法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相关处室能够履行各自的职责,严格对照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了业务核算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全市预算外资金顺利运转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三是通过对各业务处室日常监督再监督的机会,对各业务处室在日常管理和对下指导的情况进行认真的监督检查,确保各业务处室能够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三)组织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我们财政监督局每年与纪检组、监察室、办公室、人教处等部门联合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对各个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各风险控制点的把关情况、各个环节的有关衔接情况、落实效果情况等进行全过程的监
督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的制度观念,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组织对业务台账的专项检查。我们财政监督局每年与会计、办公室、人教处等部门合作,对各业务处台账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我们按照《会计
档案管理办法》、无锡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局基础台账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基础台账管理控制制度》等制度规定。组织对业务基础台账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各处室台账的设立、借阅、移交、销毁和保管与归档情况,使台账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了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组织对离任人员的审计工作。近几年来,我们财监局根据局党组、局长室的安排,以离任审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先后对所属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对任期内的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效益实现情况、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经济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内审摸清了被审计单位的家底,分清了责任,使交接双方交的清楚,接的明白;二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和任期中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存入本人档案,为干部管理部门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通过审计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四是进一步规范了管理,进一步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
总之,通过几年的内审工作实践,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内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也是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内审的功能,继续围绕全局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监督、内审职责,进一步强化内审服务监督功能,提高内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