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2 03:1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华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华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篇:新华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新华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兵团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基础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社区已经成为基层管理的平台、服务居民的平台和社会工作的平台,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党在城市执政的支撑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建设,真正发挥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上的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的促进作用;我们立足实际,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不断地去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把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基本情况

新华社区组建于2002年底,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社区工作人员共10名,其中在编人员4名、聘用人员3名、残疾人公益岗位1名、劳动力保障员2名。目前,辖区驻地单位42家,个体及私营企业654家,辖区居民3418户,人口近12000人,是一个由汉、蒙、维、回、哈、满等多民族构成、居住相对集中、单位众多、商户林立的中心社区。近年来,在师民政局的领导下,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较好的发挥了社区的职能作用,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社区组织建设有了新发展,管理体系基本构建 一是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建设要求,把辖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托管企业党员纳入社区管理,建立了党组织,选配了书记。目前,新华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直管党员82人。二是广泛吸纳辖区单位、群团组织、居民代表参与社区居委会建设,不断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目前居委会主任为上级任命选派,还未达到依法选举产生的水平,居委会依法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三是设立了群团组织和延伸机构。组建了妇联、共青团、残协、老年体协、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老年体协等组织,这些组织基本配备了专兼职干部,由于社区人员少,除少数机构是由聘任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外,基本都是都是由社区现有人员兼职。各类组织职能职责明确,履职较好,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工、青、妇等组织配套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起了党组织领导、居民决策、居委会实施、民间组织推动、群团组织协同、驻区单位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班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录选派了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及工作人员,配齐配强了社区班子。社区党总支委员会按5人设置,依照《党章》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选举产生,经上级党委批准任命。居委会主任担任总支副书记,其余委员均为兼职委员。由于兵团社区建设起步晚,辖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程度不高,“两委”建设中居委会自身建设现对滞后和薄弱,居委会等自治组织建设有待加强提高。目前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共11名,其中在编人员4名、聘用人员4名、残疾人公益岗位1名、劳动力保障员2名,平均年龄42.8岁,大专以上学历42人,占30.4%。社区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加强了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了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居民、扶贫帮困、凝聚人心的有效途径。开展了“做好事、献爱心、护绿地、帮贫困户、联系入党积极分子、提合理化建议”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党性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带头作用。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社区班子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干部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制度建设日渐规范

建立了党总支工作职责、居委会工作职责、书记岗位职责、主任岗位职责、总支“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居民代表会制度、居民事务代办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社区对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务工经商户及各类居住人群等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社区档案。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社区职能职责,规范了社区工作行为。

(四)功能设施逐步完善

按“进一扇门、办百样事”的服务理念,统一设置了社区“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档案室、综治办、残疾人康复室、卫生服务室(站)等。随着社区作用的显现,各部门对社区工作逐渐重视,民政、残联、司法、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城管、消防、文体、科普等部门逐渐将工作重心下移,社区功能建设得到促进,社区工作得到加强。

(五)和谐社区建设得到提升

一是认真开展了社会保障救济工作。社区救灾救济、扶贫得到落实;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下的应保尽保;积极做好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再就业援助及送温暖、献爱心等工作。二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社区为载体,组建社区治安巡逻队,构建群防群治体系,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三是文明和谐程度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依托社区资源和人才优势,组建了社区文艺宣传队、健身队及书画、戏剧、舞蹈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同时,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宣传教育,全面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社区建设活动,大大提升了社区文明和谐程度。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社区服务示范社区”、“文化先进社区”等国家级荣誉9项,兵团“示范社区”、“商业示范社区”、“青年文明号”等兵团级荣誉7项,自治区以及州、师、市各类荣誉109项。

三、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社区建社工作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

1、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一是参与主体单一。目前,参与社区活动的基本上都是低保户、老年人,主流群体参加比例低。有回报的活动参与多,奉献性、公益性的活动参与少;文体活动参与多,政治性的活动参与少。二是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当前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还不强,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部分单位认为社区建设是份外事,与社区搞共建不仅麻烦,而且还需投入人财物,因而共建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共驻、共管、共建、共享”的理念,不利于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社区功能的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低参与极大地制约了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

2、社区服务有待深入。一是服务内容单一。社区服务内容以上级职能部门安排的为主,而居民大量需要的物管、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欠缺,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要。二是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除了依托广场开展较多活动,还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三是服务主体单一。新型社区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引导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协会等各类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方面有待加强。

3、社区建设经费保障不足。一方面,师财务每年下拨给社区居委会的经费仅够维持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办公用品的开支,而诸如文体活动、各类创建达标、宣传教育,便民服务等开支就没有专项经费,社区又没有其它经济实体,没有资金投入服务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社会职能由单位向社区的大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物力、财力的部门和单位,没有做到费随事转,在各部门纷纷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又无法拒绝,这便导致社区工作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4、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健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不够畅通。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组织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完善了工作制度,但是类似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等动员全体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和社区政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也不够,社区居委会依法、民主、科学的执政能力程度不高,居民的民主自治政治热情未能很好地激发和体现。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部门要进一步重视社区工作,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解决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使社区工作开展更加规范有序。

2、加强宣传。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性质、地位、作用的宣传力度,采取召开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使居民对社区工作享有更多的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3、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民本观念,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透明度,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取信于民,从而多方调动居民参与、支持、管理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4、加强沟通联系。社区要主动与辖区单位、联系帮扶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增强辖区单位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使其自觉参与和支持社区工作,营造良好的“共建共享”氛围。

5、加快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针对社区服务的需要,落实社区服务所需场地,在城市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中应考虑到社区服务的需要,将社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对未提供相应配套公用设施的住宅区,应通过新建、扩建、租赁等形式逐步加以解决。加快培育和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尤其是要搞好社区服务站的登记、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其积极开展居家养老、便民利民等各类社区服务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来激发他们开展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6、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准入机制。在各部门工作向社区延伸的同时,建立工作准入机制,保障费随事转,进一步增进社区与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区共驻共建,进一步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社区服务设施和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二要出台政策,明确社区单位按照共驻共建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促进社区资源整合。三要鼓励社区结合社区服务兴办经济实体。社区应从家政、物业、信息等居民大量需求的服务业入手,兴办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增辟社区收入渠道

第二篇:**街道**社区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水平

---全力推进人文社区创建

**街道**社区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2019年6月20日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街道**社区,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就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街道东部,总面积1.60平方千米。辖11个居民组(含三个开发小区和一个商贸中心),户籍人口1538户6777人,常住人口15138人,有各类单位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29人。

二、主要做法

2018年以来,**街道**社区结合社区实际,突出党建引领,充分整合社区综治中心和讲习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按照基础牢、职责清、能力强、效率高及“综治信息化+N”模式,培育打造了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综合治理”为宗旨的“人文社区”。

(一)强化党建引领,抓实党建工作。抓班子,强管理。一是配合省、市、县、办事处做好社区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动和推动发展的能力;二是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三是强化驻社区干部的责任意识,共同提高社区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抓阵地,强服务。一是加强社区办公阵地建设,按照“一室多用、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健全,利用充分、群众满意”的总体思路,二是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建设,成立1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宣传环保知识500人次,走访特殊人群200余人。抓民主,强和谐。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公章管理使用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居民议事监督小组作用,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讲习所、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抓创新,强发展。创新组织设置,增强“细胞”功能。在非公企业上建党组织,建立区域型、产业型、联合型等党组织,延伸组织“手臂”,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逐步着力构建社区、企业二级党建联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网络体系、制度体系,完善联建共建。

(二)讲习所宣传党的政策好声音氛围更浓厚。充分运用讲习近平台,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组建“讲师团”,采取群众会、院坝会、板凳会等深入辖区学校、居民小组、住宅小区、楼群院落、田间地头等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社事民生、农业农村、卫生保健等政策法规;共开展讲习50余场,召开群众会、院坝会80余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三)综治中心服务群众更高效。建成社区综治中心,设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党建+”、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疏导室、法治家园、四点半课堂等功能室,将涉及民生、扶贫、医疗等窗口整合到综治中心,由以前的办一件事进多个门、找多个人,变成了一个人负责、一个人签字。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最多跑一次”,接待来访办事群众1000余人次,办理精准扶贫、临时救助、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各种信息收集采集等民生事项213余人次,共排查治理安全隐患20处,代办低保申请31户,回访刑释解教等特殊人群1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14件,送治精神障碍患者4人,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四)网格化推进精准服务。划分网格17个,配备网格员36名,夯实基层基础,采取“大走访、大回访、大采集、大排查、大化解”的方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走访群众,全面回访特殊人群,全面精准采集数据信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全面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解决民生问题,充分发挥网格员对人、地、物、事、组织信息熟悉的优点,实现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涉军群体、支铁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重点人员的稳控等工作,实现“人在网格转、事在网格办”,增强了干部对社区情况的熟悉程度,密切了干群关系。

(五)活动载体力促“人文关怀”更到位。一是打造了130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所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军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购齐配全了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棋牌、健身器材、图书、书法用具等基础设施;同时满足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二是定期开展“育民”主题活动,弘扬和传承优良家庭美德。为深化社区教育,努力提高居民素质,社区每个季度都会举办1次“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参加县级“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的选举活动,把拥有良好家风,遵循严厉家训的优秀家庭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产生,在全社区形成崇善向德的良好氛围。

(六)共驻共建凝聚多方力量提升服务水平。与辖区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明确共建项目、具体内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组织已报到的180名在职党员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心系社区、共创和谐”社区党建主题实践活动。针对社区居民需求、会员单位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兑现承诺创造条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以此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为加快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扫黑除恶促进社会更和谐稳定。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总要求。结合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社区低保进村入户核查、“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空气污染防治禁止燃烧土皮灰和生活垃圾等重点工作,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活动为契机,组织召开群众会、板凳会、院坝会和专题讲习20余次,宣传扫黑除恶知识,将十二种黑恶性质违法犯罪行为及举报方式在辖区内宣传,发放宣传手册600份;积极配合派出所、司法所到集市、学校、企业、商店等处开展宣传。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街道人文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够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不够强,政策领悟能力较弱;三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还未达到最大化。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针对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业务知识、政策学习,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融洽干群关系;二是优化管理服务,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服务群众,进一步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加大资源设施的配置。三是以此次指导调研为契机,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切实把社区的工作做好,居民的事情办好,把人文社区建设的更好。

第三篇: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方村社区位于桥东区南部,辖区面积0.39平方公里,由华夏家园、石油库宿舍、房管局宿舍组成,现有居民楼42栋、1718户、6136人。按照市、区文明委的安排,我们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社区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在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文明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文明形象得到有力提升。

旧城改造后,原有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网点全部被拆除,给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社区党建联系会等形式,加大共驻共建力度,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党支部及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一是我们积极到土地、民政等部门,落实办公用房的各种手续和资金问题,多方筹措了29万余元资金,在社区内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达到了1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能容纳100余人的社区党校,建成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同时,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完善了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各种办公设备,添置了全新的电脑、电话、文件柜、家具和饮水机等。设立了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等,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各种棋牌、音响等文化体育设备,新购置了2000余册各类图书,并规范了管理制度,定期向社区开放。在市区文体局、市土地局、华夏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140万,建成了一个占地5400平方米、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场所---华夏家园文化健身广场,广场内绿化面积4000平米,硬化面积1400平米,并安装了10余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和一套30件的国家级的多功能健身路径,修建了两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一条十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广场的建成,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优越的健身、休闲、娱乐环境,大大提升了华夏家园的文明程度,也积极推进了元村社区高标准文明安全小区和文明示范社区的创建进程。二是我们联合工商、税务、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和物业公司等共建单位,积极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发展社区经济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社区福利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新增社区服务网点30余个。同时,我们对社区服务网点实行挂牌制度,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的居民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我们在工商、税务、房屋租赁等方面实行减免费用待优惠政策,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既满足了群众需要,又实现了社区76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一举双赢”。三是我们于2003年9月29日,在辖区举行了“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四个活动室面向辖区居民群众正式开放;建立健全了下岗职工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及城镇劳动力资源台帐,共统计下岗人员4人,城镇劳动力资源87人,社区企业离退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了100%。元村社保工作站多次被市作为现场会参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于2003年10月25日举办了海尔健康进社区讲座,获市海尔健康社区二等奖。

二、有效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社区文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我们坚持“硬件更硬,软件更软”的原则,通过开展“五好社区党支部”创建活动和“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为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为开展文明安全社区活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加快了文明安全小区的建设步伐。一是“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成果显著。通过开展见面会、协调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为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添置电脑及打印机等设备,并在共建单位市土地局的帮助下,投资 1.7万元为社区建立了高标准的科普文化橱窗。二是社区组织体系逐步规范。按照国家民政部的有关标准,本着“优化结构,合理设置,发挥作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以及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协商议事会的群众性组织,并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和章程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三是社区居委会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按照“两室”“六有”的标准和市、区文明委确定的“十个一”标准及三十四条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投资万余元对基础资料档案、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八类十六项进行了统一规范,逐项逐条的进行落实,并按照统一格式全部上墙,有力地提高了社区建设工作水平。

三、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由于原元村社区属于旧城区,松散的居住环境和贫乏的文化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区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村民意识比较严重。旧城改造后,我们积极适应新型社区对居民思想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一是社区文明氛围日益增强。我们坚持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要求,在社区内建立了科普画廊、文化橱窗、公共阅报栏10余处,宣传社区法律、卫生、科普、消防知识及新人新事新风尚,每季度更换内容3次。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联系,在社区内开展以“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四进社区”活动4次。对社区各类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培训了社区文化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员10余名,组建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大鼓队、秧歌队、京剧协会、舞蹈队等10余支社区文化艺术团体,并经常性开展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二是社区主题实践活动日益活跃。开展“我为党旗添风采”、“争做24小时党员”、“党员一人一岗”、“党员奉献在社区”、“三个代表在社区”等活动,累计为居民办实事684见;开展了“五星家庭”、“文明单元”、“文明楼院”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五星家庭”865户、“文明单元”40个、“文明楼院”2个;为社区新增健身路径2条,并举办了两届社区趣味运动会;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等等,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内已蔚然成风。三是社区治安情况日益稳定。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立了50人的社区治安志愿者联防队,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了值班室和警务室,做到了“一区一警”,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办证率达到98%以上,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率和帮教率达到100%,妥善解决了7起因旧城改造引起的家庭矛盾纠纷。

随着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在社区内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初步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从而逐渐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借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各项社区工作的全面提升,最终把华夏家园建设成为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

第四篇:社区建设汇报(定稿)

借鉴经验 发挥优势 推进社区工作的向前发展

——第一街道2011年社区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区建设工作向前推进的关键一年。按照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发展方向,第一街道在2010年“社区建设规范年”的基础上,将2011年确定为“社区建设提高年”,以社区职能有效发挥、社区办公环境有利改善、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推进社区自治发展、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四方面工作,全力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一、发挥社区主体作用,推动居民自治和谐发展

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能力更为重要,但是目前从社区居委会自身来看,存在着对自治性质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把自身置于自治的地位,无论大事小情都依附于街道办事处,绝对服从领导。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也比较弱,社区居委会无法把握社区居民的自治意愿和服务需求,缺乏独立的自治能力。特别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向社区分派大量社区力所不能及的事务,社区的自治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的优势,明确社区居委会职责,建立社区准入制度,缓解社区不断增强的行政化倾向,是解决社区自治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2011年我办将认真结合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在开展社区承担社会事务情况调研,社区居委会基本职能确定,发挥社区主体

作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上下功夫,推动居民自治和谐发展。一是规范完善社区建设工作组织框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小组长、楼栋党代表等特殊群体的重要作用,通过社区谈心室,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多方征求社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调动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社区建设多层次,网络化的组织框架。二是逐步健全社区自治体系。积极探索由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群众性协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区自治体系。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实社区议事会队伍,将那些热衷于社区建设,有一定言语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居民纳入议事会,定期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会议,确定社区工作重点,通过组建社区文化体育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社区卫生创建监督员协会等群众性协会组织,使社区职能通过群众性协会组织得以落实和有效发挥。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发挥社区自治功能。我办于2008年已在扎区率先成立了豪锐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了“民办非企业”的登记注册,2011年,我们将按照成立社区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的要求,完善职能,丰富内容,规范操作,将豪锐社区服务中心挂靠新开街社区,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赋予其法人身份,相应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

二、把握有利时机,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我区实施的社区办公用房改造工程,为我办改善社区办公环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通过一年的运作,我办的三个社区均已达到社区办公用房300平米的要求,社区功能得到完善。通

过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友谊和联营社区已经迁入新址,在78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内设立了两个社区共享的社区服务大厅、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中心,解决了原来因为面积不足导致社区相关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的问题。新开街社区办公用房正在建设中,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对现有社区办公用房抵扣、辖区内开发商提供社区办公用房折算和政府出资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新建的办公用房预计今年竣工,投入使用。

三、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最基本的功能,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确保社区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龙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服务百姓暖民心,争当先锋构和谐”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10年我办成立了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搭建了为民服务的平台,今年,我办将不断完善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设立民事办理指导服务部、养老救助帮扶服务部、优生优育指导服务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部、志愿者行动指导服务部五类专项服务部门,为下一步更好的为民服务奠定基础。

(二)改善服务手段,丰富为民服务内容

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中心职能,充实社区服务内容,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加强社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以热线电话、电子邮件、QQ群、短信服务等不同形式的信息采集、反馈系统,我办已经联系通信部门,友谊、联营社区网络安装完成后,即可开通“社讯通”业务。二是丰富为民服务内容。依托中介组织、威风锣鼓、物业服务、爱心超市、社区活动室解决人们在吃住行以及娱乐、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社区“法律服务所”、“卫生服务站”、“小邮箱”等服务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三是进一步拓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我办结合友谊社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日托式养老服务,在社区新建的办公场所内设立了健身室、棋牌室、休息室、图书室、聊天室,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休息等服务,使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继续推进社区分工网格化管理模式

社区分工网格化管理,就是把社区的工作任务分解到网格中、工作人员定位到网格中、工作责任细化到网格中,从而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此项工作的推行既方便于服务百姓,又有利于办事处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我办已经率先在友谊社区进行试点,下一步将在调研的基础上,解决分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不断完善社区分工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其他的两个社区逐步推行。

(四)挖掘社区志愿服务资源,充实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以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中心志愿者行动指导服务部为切

入点,不断充实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制定印发第一街道党工委《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明确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服务原则、服务要求等内容,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储蓄制度》、《社区志愿者考核制度》。二是拓宽志愿者招募渠道,加强辖区单位志愿者注册登记力度,并由社区民生志愿者具体负责各社区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工作,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编入不同的志愿服务队伍,有效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发展社区经济,合理利用社区经济资源

依托豪锐社区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立以爱心超市、中介组织、物业服务、威风锣鼓为主要支撑点的社区经济活动模式,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采取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社区收入,发展社区经济。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素质

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社区工作任务也日趋繁重,对社区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2011年我们将从交流、学习、考核三个方面着手,不断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素质。

(一)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高工作活力

在实行社区志愿者调训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办事处机关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并制定具体的挂职锻炼计划,将年轻的街道干部派驻社区担任书记助理,协助社区书记抓好社区工作。为年轻人 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为社区工作的发展补充力量。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教育培训是提高社区干部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011年我办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提出了社区干部学习培训的三种模式。一是制定计划系统学。把社区干部培训列为全街道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社区工作特点,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一方面组织理论学习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着重培训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每星期例会和各类座谈会、研讨会、专题辅导等以会代训,增进交流,取长补短,掌握不同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二是丰富载体分类学。一方面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基层党校等教育阵地,有重点地对社区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各种专业技能等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干部到先进社区现场观摩,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使社区工作者体会不同区域社区的先进管理经验,从中找出差距,借鉴其先进事例、方法融会贯通到本社区工作中,创新工作思维。三是强化考核监督学。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实行考勤制,对社区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确保培训工作不断深入。

(三)实行奖励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为在社区中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激励社区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街道党工委制定了社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方案,从街

道领导班子评价,街道各部门考核,平时监控,述职,辖区单位、居民民主测评五个方面,进行核定分数,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社区奖励1000元,优秀社区干部奖励500元。从而提升个体素质、优化整体机构,保障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2011年,我办将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扎扎实实地做好社区建设工作,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从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社区服务入手,倾力打造为民、助民、乐民、安民、便民的和谐社区。

第五篇: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方村社区位于桥东区南部,辖区面积0.39平方公里,由华夏家园、石油库宿舍、房管局宿舍组成,现有居民楼42栋、1718户、6136人。按照市、区文明委的安排,我们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社区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在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文明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文明形象得到有力提升。

旧城改造后,原有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网点全部被拆除,给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社区党建联系会等形式,加大共驻共建力度,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党支部及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一是我们积极到土地、民政等部门,落实办公用房的各种手续和资金问题,多方筹措了29万余元资金,在社区内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达到了1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能容纳100余人的社区党校,建成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同时,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完善了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各种办公设备,添置了全新的电脑、电话、文件柜、家具和饮水机等。设立了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等,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各种棋牌、音响等文化体育设备,新购置了XX余册各类图书,并规范了管理制度,定期向社区开放。在市区文体局、市土地局、华夏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140万,建成了一个占地5400平方米、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场所---华夏家园文化健身广场,广场内绿化面积4000平米,硬化面积1400平米,并安装了10余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和一套30件的国家级的多功能健身路径,修建了两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一条十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广场的建成,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优越的健身、休闲、娱乐环境,大大提升了华夏家园的文明程度,也积极推进了元村社区高标准文明安全小区和文明示范社区的创建进程。二是我们联合工商、税务、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和物业公司等共建单位,积极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发展社区经济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社区福利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新增社区服务网点30余个。同时,我们对社区服务网点实行挂牌制度,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的居民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我们在工商、税务、房屋租赁等方面实行减免费用待优惠政策,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既满足了群众需要,又实现了社区76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一举双赢”。三是我们于XX年9月29日,在辖区举行了“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四个活动室面向辖区居民群众正式开放;建立健全了下岗职工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及城镇劳动力资源台帐,共统计下岗人员4人,城镇劳动力资源87人,社区企业离退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了100%。元村社保工作站多次被市作为现场会参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于XX年10月25日举办了海尔健康进社区讲座,获市海尔健康社区二等奖。

二、有效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社区文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我们坚持“硬件更硬,软件更软”的原则,通过开展“五好社区党支部”创建活动和“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为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为开展文明安全社区活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加快了文明安全小区的建设步伐。一是“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成果显著。通过开展见面会、协调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为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添置电脑及打印机等设备,并在共建单位市土地局的帮助下,投资1.7万元为社区建立了高标准的科普文化橱窗。二是社区组织体系逐步规范。按照国家民政部的有关标准,本着“优化结构,合理设置,发挥作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以及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协商议事会的群众性组织,并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和章程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三是社区居委会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按照“两室”“六有”的标准和市、区文明委确定的“十个一”标准及三十四条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投资万余元对基础资料档案、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八类十六项进行了统一规范,逐项逐条的进行落实,并按照统一格式全部上墙,有力地提高了社区建设工作水平。

三、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由于原元村社区属于旧城区,松散的居住环境和贫乏的文化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区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村民意识比较严重。旧城改造后,我们积极适应新型社区对居民思想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一是社区文明氛围日益增强。我们坚持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要求,在社区内建立了科普画廊、文化橱窗、公共阅报栏10余处,宣传社区法律、卫生、科普、消防知识及新人新事新风尚,每季度更换内容3次。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联系,在社区内开展以“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四进社区”活动4次。对社区各类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培训了社区文化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员10余名,组建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大鼓队、秧歌队、京剧协会、舞蹈队等10余支社区文化艺术团体,并经常性开展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二是社区主题实践活动日益活跃。开展“我为党旗添风采”、“争做24小时党员”、“党员一人一岗”、“党员奉献在社区”、“三个代表在社区”等活动,累计为居民办实事684见;开展了“五星家庭”、“文明单元”、“文明楼院”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五星家庭”865户、“文明单元”40个、“文明楼院”2个;为社区新增健身路径2条,并举办了两届社区趣味运动会;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等等,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内已蔚然成风。三是社区治安情况日益稳定。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立了50人的社区治安志愿者联防队,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了值班室和警务室,做到了“一区一警”,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办证率达到98%以上,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率和帮教率达到100%,妥善解决了7起因旧城改造引起的家庭矛盾纠纷。

随着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在社区内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初步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从而逐渐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借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各项社区工作的全面提升,最终把华夏家园建设成为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

下载新华社区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华社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华社区民调网络联动指挥中心汇报材料(定稿)

    东关街道新华社区 民调维稳网络联动指导中心汇报材料 二0一0年七月 新华社区民调维稳网络联动指导中心 汇 报 材 料 为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畅通解决社会矛盾的渠道,进一步......

    安全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基本思路是正确的,请在细节上、数据上补充完善,职业防护项目计划和措施不对应,尤其是措施要写自己企业的做法。 富 海 集 团 安 全 社 区 建 设撰写人: 汇报材料 审核人: 二......

    新型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学习贯彻《街道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 情况汇报 6月9日,街道召开《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会后社区召集社区“两委”、小组长、议事会、监委会成员及时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和......

    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近年来,我社区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促进了社会的和......

    社区建设经验汇报(合集)

    各位领导:××社区是我市社区建设暨“村改居”工作的试点单位。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市民政局的帮助指导下,围绕“......

    新农村社区建设汇报

    新农村社区建设汇报(精选多篇) 为加快梧桐湖新区建设的步伐,解决规划区内农民建房居住,梧桐湖新区管委会决定建设大垅新农村社区工程,该工预计总投资 5000万元,涉及农254户,占地......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汇报

    xxx市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xxx市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起步较早,在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苑庄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以群众为主体,以市级示范点和社区中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