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庄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魏庄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和省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年,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居民化”奋斗目标的重要一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双区同建”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桃园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大刀阔斧、狠抓落实,在我办事处纯农村社区——魏庄社区的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重点突破、全面启动”的社区建设新道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魏庄社区基本情况
1、魏庄社区村庄、人口情况
魏庄社区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处,北距101省道1000米,由魏庄、罗庄、大岳、裴庄、候庄、东大马、后街、后路、前街、东小马、栾庄11个自然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4075人,1165户。11个自然村居民点总占地面积1747.5亩,社区建成后可实现土地腾空1319.1亩。
魏庄社区一期建设涉及魏庄、罗庄两个村庄整村搬迁。魏庄村现有人口283户、707人,居民点占地面积269.55亩;罗庄村现有人口91户、160人,居民点占地面积90亩,两村居民点占地总面积359.55亩。两村在新社区并居点安臵用地仅50亩,因此搬迁上楼后可腾空土地309.55亩。
2、魏庄社区规划建设情况
魏庄社区东西长840米,南北宽340米,总占地面积428.4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规划“5+1”层安居楼78栋,二层农居别墅144套,沿街商铺70户、小区容纳能力3000户。截至目前,魏庄社区开工463套,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36套二层别墅楼房已全部竣工,外墙瓷砖已贴一半,18栋三层、局部四层沿街商住楼已建设完毕,已开始内外部装修;东区13栋安居楼一层主体建设完毕,累计完成建筑面积
1.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103万元。
二、魏庄社区建设经验
1、领导重视,确保组织保障
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以办事处主任和分管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吸收城建、财政、土管、各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将责任具体到人,并落实了办
公场所和经费;二是办事处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亲力亲为,把魏庄社区建设定位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中,从而保证了全体干部高度重视,形成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办事处、社区、村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每周汇报、总结制度,并将加快魏庄社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议议题列入每一次党委会议议事议程,从而保证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2、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热情
社区建设,群众是主体,因此桃园办事处始终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社区建设前期一是通过召开社区党支部会议、村委党小组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大力宣传“合村并建”在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带动农民就业等方面的好处,营造舆论氛围;二是挨家挨户发放2000余份“明白纸”,让百姓看见实实在在的实惠,激发群众合村并建的热情;三是在社区建设现场树立高标准社区总平面图和鸟瞰图,将新社区优美的居住环境、高雅的生活格调、城市化的人文享受真实的展现在群众面前,引发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四是由办事处出资组织各个村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诸城、淄博、齐河等社区建设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并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使群众建设社区的决心更加坚定。
3、高点定位,坚持省级标准
魏庄社区作为纯农村一类示范社区,其规划建设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社区规划上坚持高点定位、省级标准,先后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山东省建筑大学设计院对魏庄社区并居点进行实地测量,在充分考虑魏庄社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为该社区量身打造多套精品规划,然后提交群众听证会、村党务小组会议多次讨论,充分征求了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了目前的建设方案,既实现了群众生活城镇化的愿景,又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同时确保建筑风格、布局及实用性50年不落后,为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4、规范程序,尊重群众意见
在房屋摸底测量阶段,我们组织了高素质的测量队,实行“白加黑”、“5+2”工作机制,挨家挨户反复测量,并认真记录每一个数据,以专业的技术、详细的讲解、实事求是的态度满足了所有群众的要求;在组织群众选报户型阶段,我们通过群众听证会,全面了解群众需要,最终确定了60、75、95、110平方米四种安臵楼房户型,并按照群众要求,决定走“先建后拆”的村庄搬迁路子;在落实社区建设用地方面,我办事处组建了社区占地迁占小组,成立了指挥部,全天24小时盯靠在村庄一线,与群众面对面
交流,以一丝不苟的精神,严谨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打消了群众的顾虑,最终将一期110亩建设用地全部落实到位,并将20余万元的土地租金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5、让利于民,减轻群众负担
桃园办事处始终把“为民谋福”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真正启动社区建设的时候,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在前期调查中了解到虽然百姓渴望“上楼”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是巨额的楼房建设资金又让百姓“望楼兴叹”,针对这一情况桃园街道党委、政府当场拍板:楼一定要上,但绝不增加农民负担!为此,桃园办事处发挥政府能动性,在充分考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决定走市场开发与群众自拆自建相结合的建设路子:一是通过引进开发商和通过群众自拆自建两种途径率先启动沿街楼房建设;二是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成功说服开发商先期垫付一部分启动资金;三是对自建沿街商住楼和二层农居楼而又缺乏资金的农民,由政府出面协调组织进行小额贷款获得建设资金。看到政府的积极作为,百姓心中吃下了定心丸,仅用三天时间就将两个村庄260余万元的建设押金收缴完毕,为来年的搬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把质量关,打造民生工程
“为民谋福”质量是关键,因此在社区建设开始之初,我办事处就成了住房建设执法大队,一是监督落实规划,杜绝了不按规划建设的现象,二是严把楼房建设质量,从水泥标号、钢筋型号到施工资质,执法大队均一一核查,确保民生工程不走样。
2、多措并举,进一步落实建设资金
虽然一期的建设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位,但是后期的资金压力依然存在,因此我办事处把进一步落实建设资金作为魏庄社区建设的关键来抓。我们下一步准备通过三种途径进一步落实资金:一是通过指标出让获取一部分社区建设资金;二是通过市场开发,将获取的土地出让金作为社区建设资金捆绑使用;三是争取省政府投资1.5亿元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中的20%用于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减轻社区建设资金压力。
3、提高效率,做好搬迁工作
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紧赶工期,确保13栋安居楼于2012年5月前能顺利竣工,以便魏庄与罗庄群众的回迁入住;二是提前做好两个村庄的群众工作,保证2012年3月份实施拆迁,按时实现村庄占地的腾空复垦。
第二篇:苑庄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苑庄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苑庄镇位于汶上县城东部,处于汶上、宁阳、兖州三县交界处,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32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5.7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把市级示范点和社区中心村建设作为突破口,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实行拆建并举,加快了全镇城乡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度。目前,共顺利启动新苑、马庄、尹村3个农村社区建设。
一、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顺利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群众主体、拆建并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启动了新苑、马庄、尹村三个社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居民楼21栋,12.6万㎡,在建居民楼11栋,6.7万㎡,拆迁房屋879户,拆迁面积800余亩。
工作中,我们主要坚持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全镇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详细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就近整合、节约资源、科学配置的原则,聘请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制定了全镇“一城五点一区”总体规划,把全镇32个行政村规划成6个新型农村社区。“一城”即新苑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五点”即大秦社区、贾柏社区、莲花社区、尹村社区、马庄社区。“一区”,即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新的社区规划占地3179.5亩,可节约土地9717.4亩。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线工作法、指挥部工作制。镇党委、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统筹安 1
排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依托社区总支建立6个社区建设一线指挥部,把机关骨干选派到农村社区一线,实行副科级领导包社区、社区总支书记包重点村、民情书记包一般村、村组干部包组联户工作制度,形成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是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建立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主体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根本指导原则。建立群众代表日常工作制度,实行指挥部抓总、群众代表联户,就群众关注的户型、拆迁补偿办法、回迁价格等问题,由指挥部带领群众代表逐户征求意见、签字摁手印,同时聘请了群众监理员和群众理财小组,实行全过程监督。
四是创新资金筹集方式,破解社区建设资金难题。加强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创新“五个一点”筹资方式,即盘活村集体资产自筹一点、动员群众预交一点、争取上级扶持一点、农户联保贷一点、建筑商垫一点。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监管,明确了“三个一律”工作纪律,即所有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一律纳入镇经管站专项资金账户管理;所有支出一律经群众代表签字后方可放款;所有社区建设资金账目一律经群众代表审议后方可入账,确保了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五是强化民生保障,确保旧村和谐拆迁。聘请县物价局对拆迁户原有住房科学评估,并张榜公布,征得群众认可;在安置期内发放搬家费和房屋租赁费,动员群众腾空住房、主动搬迁;
对困难户和老年人建设周转房和老年房,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通过镇村深入细致的工作,所有拆迁的村均没有发生一起因拆迁引起的群众上访事件。
二. 农民旧房拆迁补偿办法、群众接受程度
拆迁补偿办法总的原则是:坚持公益性原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实行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对回迁户集中进行住房安置并实行统一物业管理。平房和单体住宅内(指一户一院)的评估补偿,聘请物价局依据房屋的不同结构,同时考虑成新因素,确定拆迁房屋评估价格,然后分户公示,拆迁户统一安置到新苑社区。安置住房一般设计为多层住宅(含水、电等配套设施)和门面房。住宅户型设计为70 m左右、90 m左右、120 m左右三个标准,回迁住宅平均价格660元/m,各楼层单价为:一楼650元/m,二楼700元/m,三楼700元/m,四楼650元/m,五楼600元/m,车库、储藏室均500元/m。门面房上下两层均价860元/m。
对于拆迁前符合“一户一宅”标准的回迁户,可自选任意一套户型。拆迁前“一户多宅”、两个男孩以上的,其中有一孩达到18周岁的可加选一套。以上两种情况享受住房补贴政策,120m左右的楼房补15000元。90 m左右的楼房12000元,70 m左右的楼房10000元。对符合住房补贴标准的回迁户自动放弃选择楼房而购买门面的,每套(上下层各两间)补16000元。不符合补偿政策、再多申请的,按回迁价购买,不享受补贴政策。给予住房安置的拆迁户,其房屋2222222222222
2拆迁的各项补偿款拆迁时暂不支付。凡是申请住房的,去掉各项补偿款后,应补交齐总房价的100%。拆迁户选择货币补偿的,待房屋拆迁后,按其房产评估价格给予补偿。
对被拆迁户每户支付200元搬家费,如需安排过渡期由村每月补给回迁户200元房租,选择货币补偿的不享受过渡期房租补贴。被拆迁户所涉及房屋及附属设施的一切权属证明自拆迁之日起自行作废。
在合村并点上,群众的思想也有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自去年起,我镇加大了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印发了明白纸,各村在喇叭上宣传上级的关于社区建设的政策精神,下一步建设的地理位置,早拆迁的优势好处,让群众家喻户晓。起步村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到兖州、邹城等参观学习,回来后和群众算好对比帐,镇村专门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就群众关注的户型、补偿办法、回迁价格逐户征求意见、签字摁手印,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每一个环节让群众参与,聘请群众监理员,严把钢材、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进口关,严格对照国标验料,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前苑、马庄、尹村三个村拆迁过程中,各村群众都积极配合,呈现争先恐后搬迁的好局面,三个村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拆迁任务,没出现一起因拆迁上访的群众事件。
通过工作实践,我们的体会是,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只有尊重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拿意见,全程公开、公正、公平,群众就会响应政府的号召,实现和
谐搬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资金瓶颈。首先是启动资金难筹集。虽然制定了动员群众预交楼房款的激励政策,部分群众缴纳了1—5万元的楼房款,但相对社区建设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金融部门虽然出台了农村住房贷款政策,但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其次是后续资金不足。按照建房合同,一般要分批支付建筑商楼房款,再加上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土地置换增减挂钩政策资金需要一定期限,致使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再次是债务包袱较重。拆迁补偿平均每户要支付5万元,动员群众拆迁一般要每户支付1万元的奖励资金,再加上搬家费、安置期内租赁费,平均要每户要支付6.5万元,而旧村址复垦复垦后,平均每户仅能节约0.7亩地,按每亩补助9万元计算,约6.3万元,再加上基础设施费用,尚有一定的资金缺口。
二是土地制约。新的社区规划,村庄整合力度加大,要启动社区建设,需新占耕地,而土地红线难以逾越,尽管县里已调整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但占用耕地后,办理建设的各项手续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土地手续不完善,下一步的手续就没法办。
三是社区详细规划编制较慢。全镇总体规划虽然制定,但由于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制约,各社区详细建设规划制定欠完善,到目前,我镇开工的三个社区,社区详规一个没完成。
四是简化社区建设的各项手续。社区建设所需的可研、环评、土地、立项、开工许可等手续办理等时间步骤较长,能否针对社区建设的项目实行一站式办理,加快开工的进度。
第三篇:魏庄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规划
魏魏庄小庄学小一体学机教及
师实验课室程各种安材排料
表 魏魏庄庄小小学学经费
在的校拨学付生与花使名用
册
魏
魏庄庄小小学学实教验师室周、转房仪建器设室规、划管、理管制理度办
法
第四篇:**街道**社区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水平
---全力推进人文社区创建
**街道**社区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2019年6月20日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街道**社区,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就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街道东部,总面积1.60平方千米。辖11个居民组(含三个开发小区和一个商贸中心),户籍人口1538户6777人,常住人口15138人,有各类单位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29人。
二、主要做法
2018年以来,**街道**社区结合社区实际,突出党建引领,充分整合社区综治中心和讲习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按照基础牢、职责清、能力强、效率高及“综治信息化+N”模式,培育打造了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综合治理”为宗旨的“人文社区”。
(一)强化党建引领,抓实党建工作。抓班子,强管理。一是配合省、市、县、办事处做好社区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动和推动发展的能力;二是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三是强化驻社区干部的责任意识,共同提高社区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抓阵地,强服务。一是加强社区办公阵地建设,按照“一室多用、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健全,利用充分、群众满意”的总体思路,二是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建设,成立1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宣传环保知识500人次,走访特殊人群200余人。抓民主,强和谐。一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公章管理使用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居民议事监督小组作用,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讲习所、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抓创新,强发展。创新组织设置,增强“细胞”功能。在非公企业上建党组织,建立区域型、产业型、联合型等党组织,延伸组织“手臂”,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逐步着力构建社区、企业二级党建联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网络体系、制度体系,完善联建共建。
(二)讲习所宣传党的政策好声音氛围更浓厚。充分运用讲习近平台,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组建“讲师团”,采取群众会、院坝会、板凳会等深入辖区学校、居民小组、住宅小区、楼群院落、田间地头等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社事民生、农业农村、卫生保健等政策法规;共开展讲习50余场,召开群众会、院坝会80余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0000余份。
(三)综治中心服务群众更高效。建成社区综治中心,设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党建+”、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疏导室、法治家园、四点半课堂等功能室,将涉及民生、扶贫、医疗等窗口整合到综治中心,由以前的办一件事进多个门、找多个人,变成了一个人负责、一个人签字。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最多跑一次”,接待来访办事群众1000余人次,办理精准扶贫、临时救助、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各种信息收集采集等民生事项213余人次,共排查治理安全隐患20处,代办低保申请31户,回访刑释解教等特殊人群1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14件,送治精神障碍患者4人,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四)网格化推进精准服务。划分网格17个,配备网格员36名,夯实基层基础,采取“大走访、大回访、大采集、大排查、大化解”的方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走访群众,全面回访特殊人群,全面精准采集数据信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全面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解决民生问题,充分发挥网格员对人、地、物、事、组织信息熟悉的优点,实现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涉军群体、支铁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重点人员的稳控等工作,实现“人在网格转、事在网格办”,增强了干部对社区情况的熟悉程度,密切了干群关系。
(五)活动载体力促“人文关怀”更到位。一是打造了130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所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军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购齐配全了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棋牌、健身器材、图书、书法用具等基础设施;同时满足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二是定期开展“育民”主题活动,弘扬和传承优良家庭美德。为深化社区教育,努力提高居民素质,社区每个季度都会举办1次“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参加县级“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的选举活动,把拥有良好家风,遵循严厉家训的优秀家庭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产生,在全社区形成崇善向德的良好氛围。
(六)共驻共建凝聚多方力量提升服务水平。与辖区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明确共建项目、具体内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组织已报到的180名在职党员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心系社区、共创和谐”社区党建主题实践活动。针对社区居民需求、会员单位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兑现承诺创造条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以此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为加快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扫黑除恶促进社会更和谐稳定。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总要求。结合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社区低保进村入户核查、“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空气污染防治禁止燃烧土皮灰和生活垃圾等重点工作,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活动为契机,组织召开群众会、板凳会、院坝会和专题讲习20余次,宣传扫黑除恶知识,将十二种黑恶性质违法犯罪行为及举报方式在辖区内宣传,发放宣传手册600份;积极配合派出所、司法所到集市、学校、企业、商店等处开展宣传。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街道人文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够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不够强,政策领悟能力较弱;三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还未达到最大化。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针对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业务知识、政策学习,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融洽干群关系;二是优化管理服务,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服务群众,进一步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加大资源设施的配置。三是以此次指导调研为契机,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切实把社区的工作做好,居民的事情办好,把人文社区建设的更好。
第五篇: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方村社区位于桥东区南部,辖区面积0.39平方公里,由华夏家园、石油库宿舍、房管局宿舍组成,现有居民楼42栋、1718户、6136人。按照市、区文明委的安排,我们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社区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在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文明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文明形象得到有力提升。
旧城改造后,原有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网点全部被拆除,给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社区党建联系会等形式,加大共驻共建力度,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党支部及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一是我们积极到土地、民政等部门,落实办公用房的各种手续和资金问题,多方筹措了29万余元资金,在社区内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达到了1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能容纳100余人的社区党校,建成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同时,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完善了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各种办公设备,添置了全新的电脑、电话、文件柜、家具和饮水机等。设立了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等,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各种棋牌、音响等文化体育设备,新购置了2000余册各类图书,并规范了管理制度,定期向社区开放。在市区文体局、市土地局、华夏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140万,建成了一个占地5400平方米、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场所---华夏家园文化健身广场,广场内绿化面积4000平米,硬化面积1400平米,并安装了10余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和一套30件的国家级的多功能健身路径,修建了两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一条十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广场的建成,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优越的健身、休闲、娱乐环境,大大提升了华夏家园的文明程度,也积极推进了元村社区高标准文明安全小区和文明示范社区的创建进程。二是我们联合工商、税务、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和物业公司等共建单位,积极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发展社区经济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社区福利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新增社区服务网点30余个。同时,我们对社区服务网点实行挂牌制度,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的居民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我们在工商、税务、房屋租赁等方面实行减免费用待优惠政策,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既满足了群众需要,又实现了社区76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一举双赢”。三是我们于2003年9月29日,在辖区举行了“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四个活动室面向辖区居民群众正式开放;建立健全了下岗职工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及城镇劳动力资源台帐,共统计下岗人员4人,城镇劳动力资源87人,社区企业离退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了100%。元村社保工作站多次被市作为现场会参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于2003年10月25日举办了海尔健康进社区讲座,获市海尔健康社区二等奖。
二、有效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社区文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我们坚持“硬件更硬,软件更软”的原则,通过开展“五好社区党支部”创建活动和“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为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为开展文明安全社区活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加快了文明安全小区的建设步伐。一是“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成果显著。通过开展见面会、协调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为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添置电脑及打印机等设备,并在共建单位市土地局的帮助下,投资 1.7万元为社区建立了高标准的科普文化橱窗。二是社区组织体系逐步规范。按照国家民政部的有关标准,本着“优化结构,合理设置,发挥作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以及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协商议事会的群众性组织,并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和章程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三是社区居委会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按照“两室”“六有”的标准和市、区文明委确定的“十个一”标准及三十四条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投资万余元对基础资料档案、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八类十六项进行了统一规范,逐项逐条的进行落实,并按照统一格式全部上墙,有力地提高了社区建设工作水平。
三、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由于原元村社区属于旧城区,松散的居住环境和贫乏的文化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区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村民意识比较严重。旧城改造后,我们积极适应新型社区对居民思想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一是社区文明氛围日益增强。我们坚持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要求,在社区内建立了科普画廊、文化橱窗、公共阅报栏10余处,宣传社区法律、卫生、科普、消防知识及新人新事新风尚,每季度更换内容3次。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联系,在社区内开展以“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四进社区”活动4次。对社区各类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培训了社区文化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员10余名,组建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大鼓队、秧歌队、京剧协会、舞蹈队等10余支社区文化艺术团体,并经常性开展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二是社区主题实践活动日益活跃。开展“我为党旗添风采”、“争做24小时党员”、“党员一人一岗”、“党员奉献在社区”、“三个代表在社区”等活动,累计为居民办实事684见;开展了“五星家庭”、“文明单元”、“文明楼院”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五星家庭”865户、“文明单元”40个、“文明楼院”2个;为社区新增健身路径2条,并举办了两届社区趣味运动会;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等等,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内已蔚然成风。三是社区治安情况日益稳定。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立了50人的社区治安志愿者联防队,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了值班室和警务室,做到了“一区一警”,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办证率达到98%以上,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率和帮教率达到100%,妥善解决了7起因旧城改造引起的家庭矛盾纠纷。
随着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在社区内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初步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从而逐渐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借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各项社区工作的全面提升,最终把华夏家园建设成为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