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石刻及拓片的文献价值及保护与利用探析
古代石刻及拓片的文献价值及保护与利用探析
摘要:古代石刻及拓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源之一。作为文献载体之一,古代石刻具有记事、纪功、颂德、褒奖、警策等多种功能,内容极为广泛,与简帛文献、纸本文献共同构成了我国历史文献中的三大主干。拓片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保存文献、考证史传、增补遗闻的重要资料,还是研究书法史的珍贵实物标本,其保护与利用都有待加强。
关键词:河洛地区;古代石刻;拓片;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2-0165-03
石刻文献早在宋代就已引起金石学家的重视,近年来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石刻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状况却令人堪忧。据调查,目前仅有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数家致力于石刻文献拓片元数据的研究并开发建设了专题数据库,更多图书馆、博物馆的石刻文献原件及拓片仍被束之高阁,处于正在整理或待整理状态。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位置优势,注重特藏文献建设,征集了为数不少的河洛古代石刻与拓片,并重视保护与研究利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古代石刻及拓片的文献价值
古代石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墨子》中就有“古者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的记述。《太平御览》卷536《礼仪部》引桓谭《新论》云:“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千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有二。”古代石刻品种繁多,有碑刻、墓志、摩崖、塔铭、题记、石经、石帖、造像、画像等,且分布地域广阔,内容形式丰富。作为文献载体之一,古代石刻具有记事、纪功、颂德、褒奖、警策、训谕、惩戒、纪念、抒情等多种功能及多方面的独特价值,内容极为广泛,举凡政治、军事、法制、吏治、文字、语言、宗教、民俗风情、文学、经济、科技、建筑、中外交流、名胜古迹、灾异、天文、科技等无所不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古代石刻,与简帛文献、纸本文献共同构成了我国历史文献中的三大主干。“其中蕴藏着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史学、医药、科技等多种学科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与丰富的石质文物相伴随且并行于世的是在文物本体上拓印出来的纸质文本――拓片。拓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中国传统技艺产品,它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石质文物和青铜器铭文上的文字(即学界称为金石文)或图案,通过一系列的工序,清晰拷贝出来的一种工艺产品。拓片以1:1的比例,真实反映了原物的面貌,在不能接触原物的情况下起到了替代原物的作用。拓片从种类上来说,有甲骨文拓片、秦汉瓦当拓片、墓砖拓片、汉画像拓片、古币拓片、铜器铭文拓片及碑志拓片,而尤以碑志拓片数量最多。拓片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保存文献、考证史传、增补遗闻的重要资料,还是研究书法史的珍贵实物标本。如造像铭文拓片多为历代造像的发愿文,研究者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发愿文内容变化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对生活的追求。
二、河洛古代石刻及拓片的馆藏情况
洛阳地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古河洛地区中心,该地区孕育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地上地下都遗留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遗存,而古代石刻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尤其是上个世纪以来出土了大量碑刻墓志,是研究古代河洛地区历史与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本着弘扬河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目的,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置了“河洛文献特藏部”,统筹开展搜集、整理、保护和研究河洛地区古代石刻及拓片资料的工作。近年来在河洛地区征集到上自北魏、下迄明清的墓志348方、志盖200多方,其中以唐代墓志为主,另有汉代石虎、汉绿釉斗兽罐、汉绿釉奁、隋青瓷镇墓兽、唐高浮雕六屏仕女图、唐三彩天王武士俑、五代石刻龙身及其他石刻艺术品等90多件,累计共600余件;碑帖、墓志、摩崖石刻拓片2000多幅,其中包括馆内收藏的348方墓志的全部拓片。
上述古代石刻及拓片,部分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如《唐故河南府河阳县丞陈府君墓志铭并序》由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在天宝八载所撰并书丹。该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它是夹杂行书的行楷作品,而唐代墓志大都是隶书、楷书。其次,该志由徐浩一人撰文且同时书丹,而一般情况下,墓志的撰文与书丹分别由两人完成。著名学者罗振玉先生曾对这方墓志赞誉有加。《唐刘夫人王氏》墓志,它的志文是从左往右书写,十分独特。《唐徐峤夫妇鸳鸯墓志》,即徐峤与其夫人王琳的合葬墓志,由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笔书写,为现今所见颜氏最早的书法作品。《唐崔安俨墓志》志盖的反面刻有其夫人的墓志,这在唐代的“鸳鸯志”中非常少见。
馆藏石刻拓片中比较珍贵的当属具有河洛文化特色的名碑名帖拓片,如西晋辟雍碑、龙门二十品、王铎书《琅华馆帖》等,尤其是唐《升仙太子碑》和宋《会圣宫碑》拓片。《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存世的唯一书法真迹,碑额题“升仙太子之碑”六字,笔画呈鸟形,丝丝露白,似枯笔书就,称“飞白体”。唐代飞白书有隶书姿态,如章草笔法,具笔断意连、卷曲飞动之妙趣。而武则天的飞白书还有鸟形修饰,非常奇特。碑文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除此之外,《升仙太子碑》还汇集了初唐几位著名书法家的书迹:碑文的刊刻首先由著名书法家钟绍京奉旨用双钩法将武则天所书碑文描摹上石;而碑阴有唐初书法家薛曜书写的武则天《游仙诗》,笔划纤细瘦硬,别具一格;还有薛稷、钟绍京书写的《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可谓汇集初唐书法作品于一体。此碑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它是天下女书第一碑。在封建社会里,书碑之事向来被视为非常庄重严肃的工作,不许女性染指,而武则天却以无畏的胆略打破了传统的惯例,成为中国妇女书碑的第一人。宋《会圣宫碑》高9.2米,是中原第一巨碑。我馆的《会圣宫碑》拓片是上世纪60年代拓的,气势恢宏,是我国少数巨拓之一。现在这座碑由于损坏严重已不能再拓印了,因而馆藏的这副拓片就显得尤为珍贵。
三、河洛石刻及拓片的征集与保护
由于石刻体积普遍较大,保护工作相对困难,人为破坏也时有发生。如西安碑林中保存的许多著名的唐碑,有相当一部分碑首、碑座佚失。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加剧了空气污染,酸雨对石刻的腐蚀很严重,使得石刻表面风化脱落,文字、图像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消失。此外,由于许多群众缺乏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及文物保护意识,不少珍贵石刻被当做日常生活器具或建筑材料的替代品而遭到损坏。如我馆征集到的《唐陈君赏墓志》,字迹部分清晰部分模糊,就是因为它的一边被埋在土中,而另一边被当成踩踏的台阶。因此,抢救及保护古代石刻及金石拓片的任务刻不容缓。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遗产保护措施,我馆非常重视河洛地区的历史文物遗存,特别是古代石刻及金石拓片的征集与保护,在馆藏文献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寻访和收购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及金石拓片。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图书馆征集到的河洛古代石刻及拓片数量不断增多,质量明显提高,并具备了一定规模。作为国内高校为数不多的以古代石刻与拓片为特色馆藏的图书馆,我馆在全国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为了妥善保护好征集到的古代石刻艺术品,图书馆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选择“建馆集中保护”的方法。为此,图书馆在建造新馆时,特别设计和建造了“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精心挑选出其中的100多件石刻艺术品进行展览,展柜设计及文物陈列器具均符合石质文物保护的要求,以确保石刻展品的绝对安全。展览共分三个区域:第一部分是墓志展区。墓志展览采用一方墓志对应一件拓影的形式,按照墓主卒年先后顺序排列,分为北魏隋墓志展区、唐五代墓志展区、宋明墓志展区;第二部分为鸳鸯志展区,鸳鸯志也就是夫妻合葬墓志;第三部分是古代石刻艺术品展区。其中的《唐高浮雕六屏仕女图》是唐代一位贵夫人的随葬品,表现的是闲庭游玩的场景,其雕刻异常精美,贵夫人的手指、衣纹等都雕刻得非常精细。这副石雕还展现了唐代人的服饰样貌及“以胖为美”的时代特征,其中来自西域的一对小狮子狗则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盛行的见证。
“拓片以特殊的手段复制了原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原物的作用,又因为拓片比原物更容易保存和携带,即便是原物遗失,也可供人们继续研究。”但传统手工方式拓制拓片与石刻文物保护之间又存在矛盾,因为拓片的制作需要用蘸有墨汁的拓包在附着于原石或器物上的宣纸进行捶打,这必然会对文物本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传拓越多对石刻的损坏就会愈加严重。因此,图书馆对征集到的古代石刻品中的348方墓志仅拓印一次。
由于拓片的载体主要为纸质,质地疏松、含微生物多、易吸潮发霉,且还容易受到虫蛀鼠咬、自然侵蚀或人为损毁等原因,给拓片保藏、利用带来诸多困难。保存拓片的场所应为通风采光好的库房,并配备防紫外线灯管、恒温、恒湿及通风等现代化设施,以及温度、湿度测量仪和吸潮物质,并安排专业人员管理,全面完善馆藏石刻拓片的保护措施。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还应充分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将石刻拓片通过数字输出设备在互联网上展现原貌。可以说,数字拓片是传统拓片的延续、发展及补充,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拓片艺术的一种新途径,也是保护石刻文物的一种新思路。同时,进一步以拓片扫描的数字化影像文件为基础建立的拓片数据库,“既保护了古文献,也增加了文献的多种表现形式,使更多的读者有机会接近它们”。
四、河洛石刻及拓片的研究与利用
针对古代石刻及拓片而言,征集与保护是研究与利用的基础,而研究和利用又是征集与保护的促进,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近年来,我馆以馆藏的河洛古代石刻及拓片为依托,多方面进行开发利用与整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
首先,新馆建成并开放的“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又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珍,目前已成为我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学期都有众多学生前来参观鉴赏,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功能。此外,作为我校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它还是对外宣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自开馆以来,慕名前来参观考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络绎不绝。据粗略统计,外宾来自日本、泰国、韩国、爱尔兰、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国内来参观访问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等科研机构及其它行业领域。
馆藏的河洛石刻及拓片,还是我馆成为学术研究的基础和保证,而“河洛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则可以为更多、更广泛的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服务。为了方便读者查询和参阅,特藏部工作人员还将装裱过的500余份馆藏墓志拓片整理、归类、收藏,并制作标签、整理目录。近几年来,我馆以河洛石刻及拓片为研究对象,出版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主持了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洛阳出土墓志对唐代书史的贡献(SKL-2009-654)”及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资助项目“洛阳出土鸳鸯志辑录(1028)”等,参与了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新见洛阳流散唐墓志汇编(0930)”、“碑别字字典(0746),'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整理与研究(10BZS016)”的科研工作。2011年9月,“新出土唐墓志与唐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馆郭茂育、牛红广、张洁等三位同志提交了论文,并作了精彩的发言,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对我馆碑志整理与研究工作的肯定。
五、余论
从上述我馆在古代石刻与拓片的征集、保护、利用、研究等实际工作看,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尚有许多地方还需提升和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囿于文献购置经费的短缺及馆舍面积的限制,一些古代石刻至今仍封存在地下室中,而大部分拓片则置于库房中没条件对外开放,导致一般研究者及文物爱好者难睹真容,这不利于其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的全面展现和充分利用。
二是还需强化对石刻及拓片的征集、保护与宣传力度。如可以考虑拍摄专题电视片、出版大型画册、图片、制作纪念品等,通过多方面的宣传出版工作进行文物保护和历史考古知识的普及,以促进河洛地区古代石刻及拓片的征集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相对于古代石刻而言,馆藏拓片的保护与利用比较滞后。对今后馆藏拓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可实施常规保护与精品利用相结合的办法,精心选择一批价值较大、书法水平较高、拓制精美的拓片,以“拓片珍品馆”的形式进行长期展览,从另一视角发挥其应有的文献价值。
四是尝试将“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及馆藏“拓片珍品馆”推向市场,与当地风景名胜相配合,形成河洛古代历史文化一日游的内容之一,以丰富古都洛阳的文化旅游内涵,向全社会展示河洛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河洛地区古代石刻及拓片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更深入的开展。
第二篇: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班级:周六
姓名:李静
专业: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方向
级别: 成绩: 5、6节
12级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心得体会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这门课完全是因为我对这门课有很深的兴趣,因为我觉得学了这门课以后,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会更方便一点。通过学习本次课程,使我学会了怎样去使用图书馆的一些信息检索的方法,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学习了这门课以后,我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图书馆书刊借阅的技巧,包括馆际互借,BALIS,CALIS文献传递功能,我切实的感觉到了曾经我不知道的这些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第一次检索词和关键词的区别,在上课老师讲的时候我没听清楚,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我就犯糊涂了,在百度搜,问同学都试了,也没弄明白,最后还是在第二节课老师评讲的时候明白了。我觉得最有用的是中国知网,因为现在网上大范围使用的是中国知网,当然万方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中国知网不仅可以在我在校期间通过学校买的论文查找资料,还可以在毕业以后使用,这就受用终生了,比图书馆检索系统或者文献传递功能更有意义,我自己觉得中国知网是最有用的。
《文献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并且值得学习的课程,学习此门课程要有耐心,需要大量的方法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文件检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万方、读秀、知网等,只要将相关查询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就能得到我所查找的精确有用的资料。例如,我可以通过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查询我专业的书籍,我要查询我下学期的书籍就可以在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方便了我对书籍的查找,也可以进行电子书节约与传递。有一次,我们专业课老师就要求我们在上课之前先通过中国知网,IEEE资料库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我就利用这门课所学的中国知网的使用方法成功的在那上面找到了我所需要的资料。
通过这学期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贫乏,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文献检索虽然是件枯燥的事情,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搜索手段。所以我们学习检索文献需要耐心,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要熟悉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有的时候还要求一点软件方面的知识。文献检索是一门很重要很有用的学问,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现在学到的还只是一点皮毛。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借助老师教过的方法,我相信自己能够一点点的进步,直到能够很熟练的掌握它。相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学好,学精,学通!
文献的作用毋庸置疑,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无论是拓宽知识面还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都能找到一定的文献,阅读并参透别人的思想。而且它的作用并不是如此简单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的文献可以知道计算机或者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最近发表的文献和明白将来的发展趋势。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的定位提供了很好很实用的方向标。让我在以后的学习里,朝着这个方向提供动力,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而且,通过读一些简单的英文文献,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只有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读的懂一些大型甚至是高深的文献.通过文献检索也可以培养信息意识、提高自学的能力,可以说,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等都与文献检索密切相关, 所以,认真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是有必要的。
在此次文献检索课程中,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如今知识激增、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和研究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寻找未知问题的答案,以为满足以后工作的需要。
什么是文献信息检索呢?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信息检索是指:根据有关课题的特定需要,利用一定的查寻工具或联机网络,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翻检、查找与确认所需信息知识的活动、过程与方法。为什么要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呢?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根本原因在于文献信息的大量积累以及这种积累给人们阅读、查找与利用所需文献信息造成极大困难之间的相互矛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迅速的增加,那么,我们学生就要珍惜这学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认真听课,吸收所需的专门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学,找到读书治学的门径,确定读书的重点和方向,了解和把握有关学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知识,不断扩大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同学们都应该将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结合起来,学会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取和掌握更多的专门知识,培养接受终身教育的基本功,以便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也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靠反复实践形成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的培养不是读书,而是为了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查找文献去读,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文献具有记录、存储和传递知识的作用,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情报的重要来源,也是交流传播知识、信息和情报的最基本的手段。那么我们就要进行大量阅读文献,反复识别,经常应用,才能熟中生巧,养成习惯,从而增强自己的专门技能。
文献检索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新的领域,让我很容易得到精确有用的材料。比如,在其它课程学习中,要查阅大量专业的相关资料,如今就不需要到处大量的借阅那么多的书籍,只要将相关信息输入数据库就能得到精确有用的资料,多么快捷方便啊。在学习期间,要有大量时间的投入,经典的文献必需反复看,而有些仅需浏览摘要就足够了,做到全面与重点的辨证统一,这样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有机合成实验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通过这学期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学习,提示着我,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也感谢老师的细心教导,让我了解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我认为应该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本学校的图书馆有信息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查询的能力,将网络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图书馆查询图书、网上查询,到实际操作都能与本门课有关。在掌握优质资源的情况下,学生在信息的检索能力、信息的敏感度等方面更有待提高。
我觉得此门课程还应该加大上机前的知道,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对不同数据库有更深的认识,但也要进行上机前的指导,不能放任学生随便上机。如果我来上这门课,我会在现有的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着重讲一下外国文献检索的内容,因为毕竟外国文献的质量普遍比国内的高,对于以后要深造的同学他们查阅外国资料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文献检索与利用》在个人、社会、时代、乃至人类自身发展的今天,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对上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篇: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
论水稻基因组测序的进展及意义
在我刚刚确定这个课题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课题的答案应该很简单。中国水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无非就是,扩大中国粮食的产量,进一步解决中国光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可是后来经过大量的查找文献以及相关的资料,才发现自己的认识原来是那么的浅薄,自己需要的学习和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我与大家分享我这一次信息线索所得到的信息。
水稻基因组计划是1998年由中国内陆以及台湾地区与日本、美国、法国、韩国、印度等发起,多国共同完成的对水稻基因研究的国际科研工程。1997年9月,水稻基因组测序国际联盟在新加坡举行的植物分子学大会期间成立。1998年2月,中、日、美、英、韩五国代表制定了“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2002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自然基金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已经完成。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包括水稻基因组测序和水稻基因组信息,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重大国际合作的基因组研究项目。
首先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为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此项研究工作不仅能破译水稻全基因组序列,还将有助于了解其他禾本科植物的基因组信息.。
1、研究历程
1993年,基因中心以中国主要栽培品种籼稻广陆4号为水稻基因组研究品系。1996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水稻(籼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更为有价值的是,韩斌研究组在测序4号染色体的同时,还对另一个亚种籼稻广陆矮4号染色体序列进行了测定,通过对两个品种连续长度达230万个DNA碱基对相应序列的同源比较,首次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籼稻、粳稻)间的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基因水平上的一些异同,从而揭示了栽培稻间的一些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研究领域的独到贡献。《自然》审稿人认为:这些数据为将来整个基因水平上的比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在测序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探针,中国暂不具备成熟的产品。而日本从1992年就开始研究,探针的技术与产品已相当完备和成熟。根据协议,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因此获得了最好的探针,提高了测序的准确性。
2、水稻基因信息
基因组(genome)包含了生物的进化、遗传和生命的奥秘,是细胞遗传物质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以其全部DNA碱基对总数来表示。水稻基因组有12条染色体,第1染色体最长,第10染色体最短;核基因组序列总长约430Mb,是拟南芥基因组的3.7倍或人类基因组的1/6.7,预测基因总数达32000~56000个,可能多于人类基因总数[3]。基因测序涉及到DNA的大规模测序,由于目前只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测序基本策略,即将水稻的DNA分割成一定大小的片段,然后分别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序。而遗传图和物理图课作为整个基因组测序的路标,为小片段DNA测序和重叠群构建提供了基础。
随着水稻大型突变体库, 基因全长cDNA文库, 基因表达谱芯片等一批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的建立, 通过插入标签、基因表达信息及图位克隆等方法分离克隆基因的技术体系日益完善, 快速分离克隆控制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已成为现实.近年来, 一大批的控制水稻高产、优质、抗逆和营养高效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被分离, 其中许多在农业生产中表现良好的应用前景.3、意义价值
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可以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健康的意义相媲美。获得水稻基因4号染色体的序列分析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小麦、玉米等其它禾本科农作物的基因组,为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基因研究对水稻研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以前人们水稻选种只能依靠目测,而通过基因研究,人们可以利用遗传途径改良水稻品种,水稻的选种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
水稻基因数目再次表明,生命的复杂性远远超乎人类的任何预先设计和想象,而任何一次科学进步,都将使人类更加接近真理,接近事物的真相。正如人类基因数曾经出现过的波折那样:最开始人们认为大概有3万到10万个,直到2000年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被绘制并“解读”后,人们才发现人类的基因只有3万到4万个,远远低于最开始的推测。
4、检索心得
刚开始接触信息检索时,我觉得这门课堂很简单,所以暗暗窃喜自己的课堂任务不会那么重,可是当我真真了解信息检索时,我才知道其中蕴含着如此深的学问。认真想想我们处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如果不能够很好得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我们终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很幸运我当初选择了这门课堂,我想在这里学到的东西会让我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郭龙彪,程式华,钱前-《中国水稻科学》 2004年 第六期
[2] 不详-《种子世界》,2002年 第3期
[3] Yu J, Hu S, Wang J, et al.水稻基因组序列草案
Yu J, Hu S, Wang J, et al.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Oryza sativa L.ssp.indica).Science, 2002, 296: 79—92 [4]GoffSA,RickeD,LanTH,etal.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OryzasativaL.ssp.japonica)[J].Science,2002,296(5565):922100
第四篇: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
第一章 概说
重点一:九大类型工具书 字典词典 类书政书 书目索引文摘 年鉴手册 百科全书 图录表谱 名录 丛集会要
重点二:工具书的排检方式(四角号码)重点三:选择纸板,电子工具书的原则 重点四:电子版工具书优势 重点五:电子版工具书的检索功能: 1 检索词:字段词和任意词
字段词:以数值型数据库,事实性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是字段词,因为这类数据库史记上是关系数据库,数据库中存贮的大量记录是通过字段来描述和解释其内容特征和形态特征,如题名字段,著者字段,主题字段,摘要字段,时间字段,语种字段等。
任意词:以全文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可以使源文献中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任意词”——自然语言系统中任意的字词,短语,短句。这是因为全文数据库的数据源是全文的,数据技术采用了类似于印刷版工具书中语词索引的方法,对源文献中所有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词进行了标引,并利用字符串检索,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等现代检索技术对标引词进行了处理,因此标引的对象是全文。
“循环衍生法”可以对检索词进行遴选:1 定义衍生法 2 语素衍生法 3 语境衍生法 2 二次检索
二次检索又称再次检索,是在已有的检索结果中的进一步检索。利用这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淘汰冗杂检索结果,使检索效率最大化。3 高级检索
高级检索也称复杂检索。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一般都设有高级检索功能。较多地使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体现出的检索特点是组配检索,模糊检索和限定检索。1)布尔逻辑检索
从理论上说,它是利用布尔逻辑原理,利用概念组配的方法形成表达式,进行文献信息的选择性检索。具体说,他利用布尔逻辑检索符(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连接检索词,形成逻辑表达式,计算机按照表达式的
指令进行逻辑运算,见所处数据库中与表达式要求相符的文献信息。
3个布尔逻辑运算符的含义是:
逻辑“与”and符号表示为“*”。以逻辑“与”连接的检索词是“同时包含”关系
逻辑“或”or符号表示为“+”。以逻辑“或”连接的检索词是“分别包含”关系
逻辑“非”not符号表示为“-”。以逻辑“非”连接的检索词是“排除其他:关系
布尔逻辑检索的突出特点是可以进行不同检索条件的组配检索,从而有效地扩展或缩小检索范围,优化检索结果。这种检索技术比较符合人们建立在思维习惯基础上的文献信息现实需求,因此它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体现计算机检索优势重要方面之一。不过,也应该明确,布尔逻辑检索实际上是建立在概念组配基础上的,而概念与文献信息的内容往往有距离,同时,概念之间不仅有区别,也往往有联系,所以布尔逻辑检索中的“与”“或”“非”界定,有时也与文献信息的实际状况有距离。2)截词检索
截词检索是利用检索词的词干或不完整词形进行检索的方法。在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中,截词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A 任意截断 在词的任意位置截断。其中“前截断”的检索结果是“后方一致”,“后截断”的检索结果是“前方一致”,“前后截断”的检索结果是“任意一致”
B 嵌入截断 在检索词中嵌入截断符号。符号所代表的汉字的数量是规定的,但表达的意义是随意的。
截词检索的最大有点是使模糊检索成为可能。当对检索对象的了解不是很确切的时候,它能帮助我们有效地集中相关文献信息。同时它还可以减少检索词的输入量,简化检索步骤,扩大检索范围,从而提高查全率。C 位置检索
位置检索主要运用于全文数据库。它是一种对多个检索词在源文献中相对文职进行限定性查找的方式。
位置检索的有点是为查找相关概念在局部环境中的同现情况提供方便,而相关概念的同现,往往意味着文献信息内容的相关,所以,位置检索同样是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二章 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 重点一:辞书的基本了解 辞书是字典和词典的统称
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重点二:中国古代代表性的字书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周宣王是的史官曾编撰的《史籀篇》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用于教授学童识字的字书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词典
西汉杨雄编撰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
东汉中期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代表了当时字书编撰的最高水平。首创的按照部首归并集中汉字的字书编撰方法对中国字典,词典编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国时期,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韵书——李登编撰的《声类》 明代《字汇》和《正字通》为古代字书编撰法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字书。
重点三: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撰传统 ★ 字典,词典的书证和例证
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一般称为“书证”;影子当代口头通行证的例证,直接称为“例证”或者“例句”
首先,大型历史性语文字典词典的举证,不采用例证,只采用书证。描写性字典,词典可以采用例证
其次,引用书证必须详注出处。出处一般包括作者,书名,篇目或卷次
第三,统一义项引用多条书证,以时代先后排列顺序。第四,书证引自“始见书”。★ 字典中的注音方式
大型历史性语文字典,词典的注音,不仅标注汉字的现代读音,还标注古代读音。古代读音有上古音和中古音之分。上古音指以《诗经》音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中古音是指以《切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标注古音的项目,较为齐全的包括反切,声调,韵部,声纽;也有的简化标注反切和韵部。
反切是中国古代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它用两个汉字拼合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拼合的原理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拼合时,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把它们拼合起来,便是反切字的读音。
声调也称字调,是整个音节额音高。古代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
韵部是古代韵书中对同韵汉字的归并。凡同韵的汉字归并为
一类,称为一个韵部。每一个韵部都用一个汉字来代表,这个代表字称为韵目。
声纽是声母的别名,简称“声”,“纽”,又称“音纽”。古人认为一个字的读音,声母处于关键,枢纽的地位,故名。声母的代表字称为字母。声母有时也称为声类。重点四 代表性中国辞书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辞典 辞源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第三章 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 重点一:正史查找线索
重点二:基本古籍资源
“十三经”:中国古代集中代表儒家思想的十三部经典著作
“二十六史”: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纪传体史书,古代历史著作的典型代表
《诸子集成》汇集诸子著作的大型丛书 古籍丛书,类书,证书,方志 重点三:查找古籍的代表性目录
汉书·艺文志 是汉书中记载当时国家图书典藏情况的专门篇章。它是根据刘向父子《七略》编成的
隋书·经籍志 是《隋书》中记载当时国家图书典藏情况的专门篇章。《经籍志》部分由著名学者魏徵编撰,在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十年(公元629年——636年)成书。
四库全书总目 是清代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的连带产品,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书籍更完备。领衔者是乾隆皇帝的六子永王容,实际主持编撰工作的是纪昀。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931-1945年间以日本人主持的“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设立的“北平人文科学研究所”名义编撰的,提要稿全部由中国学者编写,内容上包括了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续”和“补”。续,是续编清代乾隆年间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新出的图书;补,是补充乾隆年间以前《四库全书总目》失收或虽然收录但篡改删削严重,版本不佳者。
贩书偶记 部主要收录清代著作的目录兼收少量明代小说和辛亥革命至抗战前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著作。孙殿起编,原则:
1、凡见于《四库全书总目》者概不收录,录
者必卷数不同的;
2、非单刻本不录,间有在丛书者,必系初刻的单行本或抽印本
贩书偶记续录 雷梦水著,1980年出版,共收录6000余种清代图书,是《贩书偶记》是补充
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录1949年10月-1991年12月国内出版的文、史、哲、书画艺术、医农、科技等方面的古籍图书,还包括一部分翻译成汉文的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四:电子版古籍查找(基本古籍检索系统,四库全书)★基本古籍检索系统 “十三经”
我们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开发的“汉籍电子文献翰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十三经”,是有代表性的网络版“十三经”全文检索系统之一 “二十五史”
“二十五史”是《新元史》和“二十四史”的合称 南开大学组合数学研究中心和天津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是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它所指的“二十五史”是指“二十四史”加《清史稿》。两个功能:1 全文阅读 2 全文检索 我们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开发的“汉籍电子文献翰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二十五史” 《四库全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联合推出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联合推出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该电子版分为“原文及标题检索版”(简称“标题版”)和“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简称“全文版”)两种版本。全文版的主体是《四库全书》全文文本数据库和原文图像数据。它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是:
1)基本检索 包括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书名检索,著者检索四种方式。其中,分类检索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体系逐级递进,递进层次为:部→类→属→书→卷(或篇目)→原文;书名检索和著者检索均支持模糊检索,即命中对象是包含了检索词的任意一致;全文检索以原文或者注释中的任意字词,字符串作为检索词。
2)高级检索 这是两个检索条件的逻辑组配检索,逻辑关系包括“与”,“或”,“非”。不论是全文检索还是高级检索,检索词的输入都设计了“辅助输入”功能和“汉字关联”功能。
3)全文文本与全文图像的切换。古籍的“保真”和“整理”存在着矛盾。保真拒绝整理,整理难以保真。但保真的古籍
和整理的古籍各有适用的对象。因此,理想的状态应是“保真原则”和“整理原则”相结合。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它采用了扫描技术输入原文,通过OCR技术自动进行原文图像的编码字符转换,从而使它既保留了完全保真的图像数据,又形成了可以实现检索的文本数据。两个文本可以进行切换,以便于比勘对照。
提供原文图像,满足了古籍研究中版本鉴定,文物鉴赏,书史研究,文字校勘,原件对照等特殊需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文本版与图像版的结合,凸显了数字化古籍可以兼顾“文物存贮”和“资料应用”两种功能的优势,时古籍整理“保真”和“整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电子版阶段真正变成了现实。4)辅助工具和研究支持功能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加载了一些对研究工作 具有支持功能的辅助工具。包括:资料管理员,单字字义查询,写字板,古今纪年换算,干支/公元年换算,八卦·六十四卦表,实时标点断句,实时字义查考,实时添加笔记。
重点五:古籍丛书的查找《中国丛书综录》。1)结构
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59-1962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共分三册。
第一册 《总目》,分“汇编”、“类编”两部分。“汇编”分杂篡、辑佚、郡邑、氏族、独撰五类,主要是四部各类兼容的丛书,具有综合性质。“类编”收经、史、子、集四类。书后有
1、“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反映了国内41所图书馆收藏古籍丛书的情况,2、“丛书书名索引”
3、字头笔画检字。本册可按类及丛书名两种途径检索某部丛书包含哪些古籍及其收藏情况
第二册是“子目”,即以丛书所汇集的单种古籍为著录对象的子目分类目录。
第三册是“索引”,即第二册“子目”的索引,包括“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两部分。2)使用方法
重点六:中国古代代表性类书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编 成书于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是现存最早的类书
初学记 唐·徐坚等编。该书转为皇子临文作诗时查考事类典故、词藻对语而编,故名。
太平御览 宋·李昉等编,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4年)初名《太平编类》。综合性类书中,最具代表性。事物纪原 宋代出现的一部专门用来考订事物起源和流变的小型类书
永乐大典 明代编撰的,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开始编撰,主持其事者有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
三才图会 明代颇具特色的类书。该书由王土斤,王思义父子编撰。图文并茂“图谱之学”
古今图书集成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在陈梦龙主持下开始编撰,五年后初稿完成,初名为《汇编》是现存中国古代累书中规模最大,汇集资料最丰富的一部。古今图书集成索引 林仲湘编
佩文韵府 清·张廷玉等编,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成书
骈字类编 清·张廷玉等编
第四章近代以来的图书资源与查考 重点一:古代图书装订形式 重点二:书目检索工具 1)图书馆联机书目检索系统
多字段或多条件组配检索,模糊检索,检索范围或条件的限定,再次检索等功能,在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中都可以实现 国家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简单检索,多字段检索,多库检索,高级检索。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证系统
简称CALIS,是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的子项目之一,目标是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系统,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重点二:总结性书目
民时期总书目由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997年陆续出版。它以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馆藏为基础编撰,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9月间中国出版的中文图书124000余种,基本反映了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全貌。(国家图书馆开发民国时期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
中国国家书目由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书目》编委会主编,《中国国家书目》编辑组编辑。该书目不但收录我国大陆出版的文献,而且还收录台湾、香港、澳门出版的文献和中国与其它国家共同出版的文献。其具体收录的文献类型和范围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地图、技术标准、博士论文、书刊索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盲文文献等。因此,它是目前我国收录文献最全的书目,是图书馆必备的一种采选文献的参考工具。(中国国家书名数据库)重点三:电子图书系统 1)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所容纳的资源,采用与出版社合作的方式,提供获得著作者直接授权的电子新书 2)超新数字图书馆
国内开发较早,目前拥有电子图书资源数量最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优势:在资源的规模上。依托国内大中型图书馆提供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制作,同时征集作者授权。不仅容纳了电子图书,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论文资源数据库。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电子新书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泛,但在内容上,目前以人文科学图书为多。
中国数字图书馆 首先依托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转化,内容覆盖齐全,覆盖经济,文学,计算机技术,历史,医药卫生等22个门类。据称已拥有20万册电子图书,是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之一。其次,是基于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经过整合,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专题资源库,如,WTO专题,法律法规,百年敦煌等。主要检索功能:
1)分类检索 分类浏览,选择系统中包含的电子图书 2)字段词检索 以基本书目信息作为字段词进行检索,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3)高级检索 目前中文电子图书系统中的高级检索,都是多个书目字段的逻辑组配检索,有的还可以附加出版时间的限制
4)目次检索 指在系统中检索图书时,给定检索词
后,命中对象不仅仅在书名层次而且深入到目次层次
5)全文检索 中文电子图书检索系统在书目检索层面上真正具有全文检索功能的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是书生之家
重点四: 中国大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特点
简单地概括就是概述知识条目化,条目编排词典化。条目化:
百科全书的内容是对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性概述
概述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条目。(条目应是独立的概念或者完整的知识主题;条目必须具有检索意义)编排词典化:
条目按标题的子目顺序排列 有完备的参见系统 有完备的检索系统
第五章 报刊资源与论文资料的查考 代表性检索系统特点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CGRS全文检索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PACC)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第六章 时事信息资源与事实、数据、法规的查考 重点一:时事资源信息的检索途径
手册,年鉴,统计集,资料汇编,法律汇编 政府网站,统计网站,经济网站 重点二 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经济网站 国务院发展研究院(国研网)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中宏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网)数据中华
重点三 叙述我国年鉴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特点
整体构成容纳了多种类型的工具书要素,内容体系多元互补,集知识,信息,数据,资料于一身 逐年编辑,连续出版
以栏目作为容纳内容的基本单元,以条目作为表现 内容的主要手段 使用角度分类:
政府年鉴,行业年鉴,学科年鉴,统计年鉴,百科全书年
鉴
重点四 当代法律资源的分布情况
大众传播媒介,年鉴、手册等专门工具书,法规汇编,网络检索系统,光盘数据库 重点五 主要法律网络检索系统
中国法律检索系统、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中国法律资源网·法律数据库检索、国信中国法律网、中华法规网、人民网·法律在线、法律图书馆·新法规在线、CGRS全文检索系统·法律资源数据库、中国资讯行·中国法律法规库
第五篇: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优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保护、利用与整治修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
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纳入自然岸线管控目标管理。
第三条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应遵循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科学整治、绿色共享、军民融合原则,严格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修复受损岸线,拓展公众亲海空间,与近岸海域、沿海陆域环境管理相衔接,实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军事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国家海洋局牵头负责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相关工作。国家海洋局会同军委联合参谋部、国防动员部建立海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统筹军事安全与开发利用,协调做好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保护工作。
沿海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监督管理,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责任制,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
第五条 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岸线)。
第六条 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调查统计规范,沿海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海岸线资源调查、自然岸线认定和保有率统计工作。
第七条 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海岸线修测工作。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修测成果经国家海洋局审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二章 岸线分类保护
第八条 国家对海岸线实施分类保护与利用。根据海岸线自然资源条件和开发程度,分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三个类别。
军队管理使用的海岸线,其保护利用纳入国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范围。第九条 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自然岸线应划为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优质沙滩、典型地质地貌景观、重要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所在海岸线。
严格保护岸线按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本行政区域内严格保护岸段名录,明确保护边界,设立保护标识。
除国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的保护范围内构建永久性建筑物、围填海、开采海砂、设置排污口等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十条 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应划为限制开发岸线。
限制开发岸线严格控制改变海岸自然形态和影响海岸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活动,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严格海域使用审批。
第十一条 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应划为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工业与城镇、港口航运设施等所在岸线。
优化利用岸线应集中布局确需占用海岸线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占用岸线长度,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优化海岸线开发利用格局。
第十二条 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技术规范,指导监督省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军事设施利用海岸线的,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河口整治规划等涉及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相关规划,应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管理要求。第三章 岸线节约利用
第十三条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和本省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制定自然岸线保护与控制的计划,并分解落实。
第十四条 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确需占用自然岸线的建设项目应严格进行论证和审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应明确提出占用自然岸线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结论。
不能满足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和要求的建设项目用海不予批准。
第十五条 占用人工岸线的建设项目应按照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海控制标准,提高人工岸线利用效率。
第十六条 占用海岸线的建设项目应优先采取人工岛、多突堤、区块组团等布局方式,增加岸线长度,减少对水动力条件和冲淤环境的影响。新形成的岸线应当进行生态建设,营造植被景观,促进海岸线自然化和生态化。
第十七条 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应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岸线。除生产岸线、特殊利用岸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岸线区域外,均应以适当方式向公众开放。
海洋休闲娱乐区、滨海风景名胜区、沙滩浴场、海洋公园等公共利用区域内的岸线,应由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公益用途。第四章 岸线整治修复
第十八条 国家海洋局负责编制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五年规划及计划,建立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五年规划及计划,提出项目清单,纳入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第十九条 国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线整治修复技术标准,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重点安排沙滩修复养护、近岸构筑物清理与清淤疏浚整治、滨海湿地植被种植与恢复、海岸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
第二十条 中央财政海岛和海域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海岸线整治修复资金投入机制,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海岸线动态监视监测,及时掌握全国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动态信息。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海岸线保护与利用情况现场巡查,及时核查上报违法占用海岸线情况。
第二十二条 国家海洋局定期组织海岸线保护与利用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占用海岸线的违法用海行为,对违法用海占用、破坏自然岸线等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第二十三条 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对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海岸线保护与利用情况督察,对地方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等监督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不力的,进行警示约谈。
第二十四条 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对违规审批占用自然岸线用海项目、未完成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的,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五条 对自然岸线保有率不达标的地区,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项目限批,暂停受理和审批该区域新增占用自然岸线的用海项目。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