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对口交流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均衡城乡教师水平,提高教育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我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教育质量的差距,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教育公平。
二、基本原则
交流人员的编制和人事工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临时转入相应学校,年度考核在受援学校进行,考核结果按在受援学校的考核等级转入派出学校。
三、任务目标
自2014年开始,每学年从城区县直义务教育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和中层干部与农村或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对等数量的教师或教育干部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交流,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并通过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举办讲座等多种交流形式,帮助当地教师和教育干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推动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搭建平台并提供人才支持。
四、选派要求
选派交流教师要求政治素质、师德修为高,教学业务能力强,教育干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前途。所有交流人员要有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精神,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五、实施步骤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干部实施对口交流,由教育局提出年度交流计划,采取个人志愿、学校推荐和组织考察安排的程序进行。拟参加交流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向学校提出交流申请,由派出学校推荐,县教育局考察同意后确定为交流对象,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学校推荐人数应不少于教育局对各学校按排计划的2倍。怀孕、产假和哺乳期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师不安排交流。
1、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学校师资情况和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需求情况,统筹规划交流工作。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教育干部、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流动的基本原则、条件、形式、程序、要求、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措施等。各校交流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备案。
2、宣传动员。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教师和教育干部交流工作的政策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和指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和教育干部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热情。
3、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根据交流实施方案,确定年度教师交流人员并向县教育局推荐。每年初底前各学校要将教师交流方案、交流计划及交流人员名单报县教育局备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流动由县组织部门和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
六、考核管理
1、选派到受援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干部,工作期间由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共同管理,以受援方为主。选派教师在交流期间享受原学校工资和各项待遇,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在原学校进行。各受援学校具体负责交流教师的生活安排、日常管理及其工作、学习、年度考核、业务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奖等事项,双方学校要关心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其它问题。
2、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的考核管理。各相关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明确流动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面、科学、合理地对交流教师进行考核,对具有交流经历并在交流中完成任务好、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的教师和校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聘用到高级岗位,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评选授予各级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其他综合表彰等荣誉称号。对口交流期间经历视为农村任教经历,表现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补助、交通差旅用、意外保险等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3、对在交流中拒不到岗、消极应付、擅自离岗等违纪违规行为,要按照相关政策和纪律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予以辞退、解聘。
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中,各有关学校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确保顺利开展流动工作。妥善处理好教师校际交流与学校办学特色传承的关系,教师县域流动与教师队伍整体稳定的关系,尊重教师个人诉求与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关系等,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流动工作有序实施。
第二篇:教师干部教育交流材料
一、开展干部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年,*市全面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干部教师交流工作。市、县(区)分别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组,在市政府出台《*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广泛调研,7月份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8月中旬召开了由教育、财政、编办等部门参加的全市中小学人事工作会议,对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与教师提前离岗、新教师招聘、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工作统筹考虑,全面部署,综合推进,9月份开学,全市2841名交流干部教师全部到岗。在交流过程中,本着“政策引导、以县统筹、因地制宜、合理流动”的原则,严格交流程序,加强过程管理。各县(区)根据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要求,结合学科结构、骨干教师比例以及干部、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认真制定交流方案,采取自愿申报和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交流人选,普遍实行“人走关系动”、“人走关系留”和“对口交流”三种形式,交流学校双方及时做好交流人员的聘用(聘任)和解聘等相关手续,认真做好交流人员的欢送、欢迎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人性化管理等措施,确保了交流工作的稳妥高效有序进行。全市符合交流条件的干部教师共有9515人,实际交流2841人,占全市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29.9%,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的9.2%。其中,交流干部512人,人走关系动380人,占干部交流的74.2%;交流教师2329人,人走关系动1832人,占教师交流的78.7%。中小学干部教师实行有序交流,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使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也为学校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遇,为超编学校消了“肿”,为缺编学校补了“空”,部分城镇学校通过干部教师的交流,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择校现象。这项改革,对于进一步加强*市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市加强乡镇中心园建设促进农村幼教健康发展
*市把建设乡镇中心园作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突破口,走出了独立加规范的路子,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心园已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窗口。具体做法:一是目标明确,政策倾斜。1997年,*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的意见》,明确“独立是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明确乡镇中心园发展目标,要求3年内中心园必须全部实现独立办园。对于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实行三个“优先”的政策(优先分配公办幼儿教师,优先配备幼教物资,优先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二是确立导向,科学评估。加大中心园独立工作在各乡镇年终教育工作评估中的权重,突出强调中心园工作,促进了中心园的规范发展。到1999年,乡镇中心园全部与小学脱钩,实现独立办园。三是加大支持,逐步规范。为确保独立后的中心园尽快步入规范发展的道路,先后选派出9名学历合格、业务精湛、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责任心和进取心的公办幼儿教师担任中心园园长,先后分配了70多名教师进入公办幼儿园。四是体制灵活。目前,全市17所中心园中集体办园12所,公办民助园2所,民办公助园3所。实行灵活管理体制,保证保教质量不降低。五是规模办园,提升水平。乡镇中心园自实行独立办园以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园水平大大提高,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欢迎。目前全市在中心园接受教育的幼儿2400余名。幼儿人数达150人以上的中心园有10所。
三、*县全部解决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人员的工资
近年来,*县在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后,狠抓了寄宿制学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特色化管理机制。一是服务意识明显提升。2007年,以县统筹解决了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炊事人员以及后勤管理人员的工资。*年县财政投资10万多元,给每所寄宿制学校配齐了冷柜、冰箱,同时将全县152名生活教师工资和254名炊事员工资以及学生的住宿费共279万多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发放。生活教师、炊事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工资每月增加到550元,做到了全部落实。二是管理绩效明显提升。首先,强化责任意识,实行校长问责,学校凡出现大小事故,无论是否造成影响,都要从校长开始,一查到底。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对饮食区、住宿区、学习区、活动区实行区域负责。特别是对小学中、低段年级生活教师严格实行《生活教师一日流程“双同”制》,真正做到人人有安全任务,个个负安全责任。其次,对生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每年一次,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第三,严格监督检查。每年联合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定期对学校食堂卫生工作进行检查,不断强化安全目标责任制度的落实。第四,发挥典型作用。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生活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在教师节上隆重表彰奖励,同时以信息的形式对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
第三篇:学校对口交流方案
麻师附小与西畈小学师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2012年中心城区小学师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稳定发展为前提,以交流学习为载体,以同发展、共繁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为目标。
二、基本思路:
按照麻城市《2012年中心城区小学师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附小和西畈小学各派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共六名实行定岗交流一年,交流期间教师的人事、工资、福利等归属原单位不变,双方定岗交流教师要遵守交流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管理和考评。
结合西畈小学的需求和附小实际,在交流期间两校从以下四个板块开展深度合作。
1.学校管理工作:学习附小的办学理念,学习附小文化管理原理,学习附小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及执行方法,学习附小教师成长机制。
2.教学工作:学习课题申请研究方法,学习附小教研组活动方法,学习附小高效课堂经验,学习附小教学常规管理方法。
3.德育工作:学习附小德育模式,学习班主任培养方法、养成教育经验及德育课题研究经验。
4.文艺体育工作:学习附小大型文艺活动实施方法及经验,学习附小培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学校管理工作方面:
① 西畈小学的班子成员可以参加附小班子会,校委会成员可以参加附小校委会例会以及附小的管理论坛,借此帮助西畈小学规划学校文化,提炼办学理念,初步实施文化管理。
② 附小班子成员到西畈小学参加西畈小学班子会,交流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管理经验;
2.教学工作方面:
①附小分管教学副校长到西畈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直接承担西畈小学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重点教研组落实附小式的教师成长机制;西畈小学派出相应职务的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到附小实地学习实践。
② 学校层面,西畈小学派非交流教师到附小进行教学设计学习与专题研究学习;麻师附小派各学科老师到西畈小学进行教学设计指导与专题研究指导;
③对口学习可派非交流教师到对方学校参加教研组活动,并通过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和心得交流等形式,实现附小输出教研组活动方法和附小高效课堂经验,帮助西畈小学实现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
3.德育工作方面:
① 附小派分管政教工作的校长和主任到西畈小学交流附小德育
教育的工作理念和德育模式方法,② 附小派资深的优秀班主任(可以是非交流老师)到西畈小学进行德育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交流;
③ 西畈小学派教师代表(可以是非交流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附小德育教育活动,交流心得体会。
4.文艺体育工作方面:
① 在举行大型文艺活动或体育比赛时,附小和西畈小学可互派节目或比赛项目;
② 在举行大型文艺活动或体育比赛时,附小和西畈小学可互派相关教师参加对方节目的编排和比赛项目的训练;
③ 在举行大型文艺活动或体育比赛时,附小和西畈小学可各派一半师生共同完成一个文艺节目或比赛项目。
第四篇:教师对口交流工作总结(精选)
教师对口交流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的综合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校根据市教育局的号召,响应国家的要求,加强校与校间的教师交流,我校本学期派出了李玉侠、刘英霞、沈震、周丽艳、王显英等五名教师分别到王石中学、海镁中学交流,同时迎来了王石中学刘秋华、王淑文、王世彪、王晓艳、海镁中学满国庆等五名教师来我校交流。
现在的社会是知识不断更新,甚至是知识爆炸的社会,那就要求现在的教育要跟得上社会的步伐,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因为以往的教育模式,教师尤其是农村的初中教师基本上很少流动。长时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学科甚至同一年级任教,这样一来使得教师的思想僵化、保守,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下的新的教育教学,不论从知识体系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多方面都不能适应现在教育教学。
校与校之间的教师交流使得我校的教师由死水变与了活水,王石中学与海镁中学的教师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新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新的气息,同时也让本校的教师体会了外面教师的风采,刘秋华老师上课认真负责,虽然在九年级任课,但不论学校布置的那一方面的材料和安排的学习都能积极主动的完成,所任的班级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升,受到学生、教师,领导的好评,王淑文教师虽然家离的远,但来到我校,没有把我校当
成是交流的学校,一如既往地如在自己学校一样,担任班任工作同时,不断地研究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她上的课生动高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秀。王晓艳所执教的美术课生动有趣,真正把艺术带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感觉自然美与生活美,满国庆教师担任九年级的体育课,平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身体素质的训练,他上的体育课要求严格,课堂环节科学紧凑,使得耿庄中学的体育课有了全新的改变,由于满国庆教师平时在体育课上的严格执教,使得初三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为百分之百,优秀率为百分之九十左右。在交流教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以往所没有的一些新的思想,一些新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另外我们学校派出的五名教师在给其他兄弟学校带去新的观念同时,也把兄弟学校的新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教学上的新的思路与方法也带回了我校,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长足发展的源动力。
虽然我校与其他两所兄弟学校有了交流,但还只局限于小部分教师,随着交流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我校会积极响应教育局等相关上级部分的号召大力支持教师到其他学校交流,同时更欢迎其他学校的教师到我们来,我校会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给交流的教师相应的鼓励和待遇,使得教师交流的工作真正落在实处,使得教师的交流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序地进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更新,要求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们要有一个全新的头脑和对教育的全新认识,目前,校与校之间的互动,双向交流活动,正逢其时,由于新的教育理
念、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尚需时间,要我们学校的教师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校正的过程,我校全体师生一定以满腔的热枕、百倍的信心,来做好教师的交流工作,为海城的教育事业及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耿庄中学2012年7月
教师对口交流工作总结
耿庄中学
2012.9.20
第五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
XX关于进一步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全面提升我县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知识能力,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贴近基层,贴近广大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力地促进全县各项工作开展。结合龙陵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翻番争三”的工作目标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突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贯彻“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快龙陵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要求
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来谋划,围绕党的十七大确立的重大理论
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市委、县委中心工作来开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和推动龙陵科学发展的本领;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培训干部,着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坚持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培训干部,着力提高推动龙陵各项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本领;坚持用各类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干部,着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引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着力提高改造主观世界、拒腐防变的本领。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本领不断增强。
三、主要任务
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以党政干部为重点,坚持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年轻干部强化培训、急需人才抓紧培训、基层干部加强培训的要求。
(一)科级以上干部培训。围绕提高理论素养、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专题业务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和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委托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党政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一是委托高校办班,有计划
培训干部。从2010年开始,由县委干教委牵头,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名县和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各阶段正在推进的重点难点工作,确定一批急需培训的对象,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的选派干部进行“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等综合性专题培训,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县科级干部轮训一遍,切实解决干部视野不宽、思路不活、知识短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发挥优势,挂职培训干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每年有计划选派城镇、教育、科技和卫生等专业方面的一批科级干部到对口帮扶地区、到发达地区、友邻县区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进行挂职锻炼。三是强化阵建设,专题培训干部。每年有针对的邀请高校教授、资深专家和各类学者到龙进行科以上干部的专题培训2期,并由县委干教委牵头确定学习专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和考核办法,充分利用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对各类层次干部进行培训。
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选派实践锻炼、外出考察学习或委托高校办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由县委党校牵头负责组织实施。确保5年内实现乡科级干部参加1 次系统性、综合性的专题培训。
(二)后备干部培训。坚持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与能力培训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结合,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推进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夯实全县干
部队伍建设。一是推行“一线”锻炼。继续抓好后备干部担任新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制度,每年有计划选派一批事业心强、创新意识强、工作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工矿企业和矛盾集中的复杂环境中去锻炼培养。二是专题培训干部。通过外请专家等形式,每年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不少于1期,让后备干部更全面的了解、掌握全县的基本情况,加强对后备干部进行现代技术、金融知识、项目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突出重点培训干部。围绕领导班子长远建设需要,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每年举办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专题培训班不少于1期。
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线锻炼”和集中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四种干部”专题教育培训班由县统战部、团县委、县妇联、县民宗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三)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稳定能力为目的,以集中培训的形式,每年举办1期村“两委”负责人专题培训班。鼓励各乡镇党委每年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其带头、带领致富能力。同时,在组织科级干部外出考察培训中,让部分优秀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以提高适应农村基层环境、做好农村工作本领为目的,每年举办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班1期,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排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人事劳动局、县民政局联合负责组织实施。
(四)对其他干部的培训。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组织实施本乡镇、本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鼓励支持本单位干部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抓好干部在职自学,消除培训空白,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执行,确保干部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要采取委托党校办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一般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各乡镇、各单位要于每年2月底将全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报县委干教委办公室审核,于12月底将全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报县委干教委办公室,其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凡工作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责令主要领导进行书面检查,考核不得纳入优秀等次。
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各乡镇、各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由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协助负责。
四、保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做好规划、保障投入、加强协调。每年至少听取1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发挥好干部教育委员会的沟通协调和宏观指导作用,每年召开1-2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党校的建设,积极推进县委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党校教师占三分之一,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占三分之一,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结合县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聘请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建立开放式师资库。
(二)建立健全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度和任前考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个人学习档案,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的考核,把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同时,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相关制度,把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真正纳入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切实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县、乡(镇)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项经费,县财政严格执行每名党员每人30元的教育培训经费给予核拨,并在此基础上对科级干部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重点培训班次上给予支持,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