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5:5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

第一篇: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

阶段性总结

为倡导读书,改变目前课内外阅读的现状,丰富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生活,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我确定了“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研修课题,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作一次小结,以利于今后进一步深入和研究。

研修主题的制定:有幸细读了全国著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看到于老师针对学生读书问题的建议:“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中“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读好书”就是在阅读内容上要有选择。我们感到这一“少”四“读”的教学见的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反思我校以往的阅读,总感到在学生普遍阅读方面还缺少点什么,我们一直在深深地思考着、探索着。

近年来我校教研室主持开展的“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似乎从中看到了曙光,于是我的“语文主题阅读性”校本研修就应运而生了。

研修的保障:

学校成立了有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组成的“主题阅读教学”领导小组,成立了有教导主任和各级部主任、语文教师成立的工作小组,为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研修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尝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各种课型,如:阅读准备课,这一步由师生在课前共同完成,主要是师生根据图书室和学生手中的图书制定出主题阅读目录,进行图书的选择;阅读指导课,在每主题开始阅读第一节,教师大体利用10分钟的时间,1.提出本主题阅读的要求。2.推荐本主题阅读书目。3.介绍有关阅读的方法。4.进行爱护图书,保护图书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育。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主题图书进行阅读;阅读积累课,在这种课型中,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同时可以记录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及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或写下自己读书的反思、快乐等,要求学生每人每天最少记住一条名人名言,现在每个学生都能记住名言等近百条。教师在课中围绕这一主题同时进行阅读,师生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阅读交流课,规定学生根据读书主题,一般情况下,每两个月进行一个主题的阅读与交流。

研修成果:为了将研修更加推向深入,我让学生诵读名篇、赏析名篇,记忆名篇,让经典之作影响和教育学生,学校规定必备名篇,并将必备篇目《经典诵读》印刷成册,供学生学习使用,课间操后、活动课、课余时间,时时处处是学生的经典诵读之声。班级内学生每学期自由选择一部名著进行阅读、赏析和背诵。

现在,班内学生已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许多同学被评为“阅读之星”,在阅读中得到锻炼,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好多学生在学校开展的写作活动中获奖,学生作品多人次在校报刊发表。以上是我在主题阅读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我们的主题阅读教学才刚刚起步,有很多地方还需要继续探讨,我们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困惑和设想

“主题性”阅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更加用心的加以引导,特别是给予学生方法、策略的指导。而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一味的“放手”,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指导,学生只是盲目地读书,缺乏选择和提取的过程。因此,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大胆实施,力争使研修工作推向深入。

第二篇:语文主题性学习心得

“语文主题学习”心得

语文课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要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从语文课程高度认识语文教学内容: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学生优异的语文成绩不全是老师教出来的,读书,大量的阅读也可以创造奇迹。” 朱继宏老师的这段话,道出了主题性学习的真谛。

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人们的阅读能力不断下降,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教学中没有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阅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然而现实中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和意识,对于读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能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因此,有意识的开展主题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次的学习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自己的认识。开展“语文主题性学习”能改变很多。一:能改变学生的海量阅读,以量变达到质变;二:能改变学生没时间,没兴趣读书的现状;三:能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写作现状。

“语文主题性学习”是个新课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主题性学习呢? 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究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并把握以下两点:(1)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探究精神;(2)创设情景,营造探究氛围。

二、联系教材,让第一个学生成为开拓者。开展语文主题性学习,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向外发散,力争超越教师、超越教材。

三、贴近生活,让每个学生成为现实的关注者。语文主题性学习的内容选择应以学生需求为主,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

四、依据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合作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动力与积极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主题性阅读”是以培养学生主题意识、能力和创造精神为目的,语文主题性学习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动参与、主动探究,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可以做到: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在阅读实践中完成 1.读书交流会。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记录下来,也将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等摘抄下来,然后在班级中组织读书交流会,和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2.好书(美文)推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说一说最近读的书目,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或文章,并简单地交流其内容或心得体会,给大家的课外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用好教材这一“例子”,促使课内外有效衔接。

不过,在开展“语文主题性学习”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能忽视字词教学;二是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三是不能只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而削弱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四是不能忽视对学生动笔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五是开展此活动不能急功近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主题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坚持不断,也会更好地上好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主题性学习”中既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2015.3.29

第三篇:3月份主题性阅读小结五年级

五年级4月份主题性阅读小结

本月我班按计划分别读了《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他是我的朋友》等文章,采用了笔记式阅读和批注式阅读,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还让学生懂得了关注细节,品味文字之美。

主题作文主要写了《写一份竞选演讲稿》和《一件最受感动的事》。《写一份竞选演讲稿》让学生体会到了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知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一件最受感动的事》培养学生写一件完整的事来表达真情实感。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

新城学区 邢美玲

研修组成员名单:

组 长:邢美玲

组 员:陈能书、张艳红、张素娟

许利英、王 敏、王翠茹

一、主题的提出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地域、家庭环境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和意识,不能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应试教育”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尚未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未发挥应有功能;学校、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课题,旨在改变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二、主题概念的界定

课题中“阅读”是指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

课题中“主题性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冀教版各单元均有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有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

三、主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地利用这些知识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去分析、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的努力活动和与外界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经验的丰富和重组,从而实现自我建构和发展。

2、“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单元(即相似块)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得法于课内,及时进行同步拓展延伸,就会事半功倍。

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其他方面的兴趣。”

四、主题的价值与意义

开展主题性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由课内向课外、由以教科书为本位向大信息、多元化知识开放、由应试教育向读书滋养人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该课题的成功运作对农村学生阅读的外部大环境的开发、整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小学语文学科阅读的内容整合方式、阅读指导方式、阅读习惯的有效培养、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体系的建构都很有价值,也对改善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无序状态,规范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增强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五、主题研究的过程

(一)用好教材,搭建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具有挖掘教材,重组教材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阅读信息,以促发学生课外主动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内容作深入的解读和挖掘,揣摩作者思想、文本内涵,提炼出相应的主题。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围绕主题,深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与人物对话,与作者交流,获得许多真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郑成功》(主题:爱国)一课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感受郑成功的爱国举动,同时引导学生就“爱国”这一主题进行延伸:在历史上还有许多爱国人士——屈原、陆游、林则徐等,引导学生到图书馆、上网阅读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还有同学提到当前大家共同关注的“台湾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红娘”的作用,在学生与书籍(故事)间拉起一根红线,让学生有兴趣、有方向的进行阅读。

(二)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活动便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沉浸在其中,享受读书、成长的快乐。

1、校园读书节。学校(班级)每学期定期组织校园读书节活动,以此来浓厚学校(班级)的读书氛围,营造书香校园。2007年秋学期,学校成功举行了校园读书节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现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各年级确立相应的主题,低年级“童话世界”,中年级“人物故事”,高年级“经典名著”。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中午午休时间、放学回家后的时间等,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另外,在读书节期间,我们还开展了系列化的活动,如“课本剧表演”、“人物故事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结束还可以评选出“书香班级”、“书香个人”等。

2、读书交流会。我们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记录下来,也可以借助于“阅读资料卡”将文中的一些好词佳句等摘抄下来,然后在班级中组织读书交流会,和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

3、好书(美文)推荐。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课前五分钟、晨会、夕会时间等,让学生走上讲台,说一说最近读的书目,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或文章,并简单地交流其内容或心得体会,给大家的课外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发掘资源,维持兴趣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丰富多彩,如何发现并有效的加以利用应是当务之急。

1、图书室、阅览室。随着学校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学校图书室的管理也趋于规范和科学,图书架上的图书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力保证。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学生该如何选择,如何更好地从书籍中汲取精神的营养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进行主题性的阅读便是理想的选择,结合日常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提升,提炼出相应主题,可以结成研究小组,制定主题性阅读计划,撰写阅读心得体会或是小论文。这样做大大的减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提高了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也对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网络世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定期带领学生上网浏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问题”,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论坛,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积极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六、主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通过组织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参与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能够积极围绕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实践,有了许多新的想法和体会,并及时进行总结写成文章。王翠茹老师撰写的《当“自由选择”遭遇“尴尬”》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并获金坛市案例评比一等奖;

2、“主题性”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开阔,阅读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培养。徐天在邢台市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徐天、潘嘉欣等学生在沙河市阅读竞赛中分获一等奖。同时,阅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戴玉慧、江天白、郭辉辉等多位同学在沙河市“迎六一”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

3、“主题性”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多次市研训中心组织的学科质量调研中,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均在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尤其表现在2010年小学毕业考试中,我校的语文学科考试成绩突出,特别是在“阅读理解”方面,得分率较高,在市毕业考试分析会上,受到研训中心王尚海副主任的高度评价。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长久的坚持和努力。“主题性”阅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补充,大大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真正朝着“大语文”的路子迈进。

七、我们的困惑和设想

“主题性”阅读的课题,从课题选择、论证到审报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特别是学生的阅读热情高涨,习作水平提高,都是大家都可以共同见证的。然而,细细回顾研究的过程,我们仍然发现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惑与不足:

1、“主题性”阅读的实施在学校中受到了更多同学的欢迎,但是很多教师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课题的实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这样的“阅读”会耽误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想法,不仅存在于教师之中,同时还存在于一些家长中,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将语、数、外学好,就可以了,每天他们希望看到孩子埋头看教科书,看到他们不停地做题,而将看课外书当作是“不误正业”。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还应关注到教师、家长的态度,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彻底转变他们的观念。

2、“主题性”阅读需要学生腾出更多的“自由时间”,但这一点在学校里似乎很难做到,尽管我们每周安排各班学生到图书室借书、看书,但是这一点时间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读书需求的。而在课表上,各门学科都已排得满满的,学生的在校时间都已经有了充分的安排,如何争取更多的阅读时间,给学生更多的阅读上的指导应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主题性”阅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更加用心的加以引导,特别是给予学生方法、策略的指导。而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一线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一味的“放手”,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指导,学生只是盲目地读书,缺乏选择和提取的过程。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力度,特别是鼓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关注课题研究的动态,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力争使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什么是主题性学习?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主题性学习,旨在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就是从阅读这个核心入手,进行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科书编写的主题单元为基础,围绕主题进行大量课内阅读;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学完教科书,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大量阅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压缩课内学习教科书的时间,用以进行大量阅读。主题性学习要求教师少讲,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要求根据学生的“学”设计教学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搞繁琐的课文分析,不盲目追随“新”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完成课堂教学。

根据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要求,应做好两个方面:

第一,搞好文本教学,让主题深入童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唤醒学生生命的过程。对一篇课文来说,对显而易见的主题,一定要以学生情动为基础,将鲜明的主题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人教版第三册第五组课文,单元主题是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称赞》课文以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为内容让学生感受称赞的作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由称赞班中的同学,并当即采访被称赞的同学的心情;课中,可以让学生代替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评价同学的朗读、发言;复习生字词时,以“看谁能得到小刺猬、小獾的称赞?”让学生做小刺猬,小獾来评价。让学生体验被称赞时的快乐心情,同时学会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给那些值得我们称赞的人送去自信、快乐和轻松。这样,一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在动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动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为单元主题的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浅水洼里的小鱼》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主题,再通过师生对话,资料拓展与学生共同提升文本主题:关爱生命,享受生命,关注亲情,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在这样的多元感悟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提升,让学生更广阔地了解文章的背景来丰富文本内涵。如果说一篇课文的主题在浓浓的情意中学生有所感受,那一组课文主题的连接,则将会给学生情感强有力的冲击。教材中一组课文一个主题,虽然几篇课文表面是独立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是不相连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学时要教学生学会一篇看全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题的陶冶和升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第二,关注课内外阅读,让主题滋润童心。当前,开展主题性学习的瓶颈在于课外阅读甚少。一方面,教育与社会的认识水平不优化,缺乏读书氛围与大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家长观念陈旧,唯语文课本当圣经。这阻碍了语文主题性学习,导致语文学习路子越走越窄,甚至是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基于此,语文教学要加强文本与课外实践的联系;语文教学要加强有效的课外阅读,丰富原始积累。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语文能力。语文主题性学习可以向其他学科、向课外阅读,向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有层次、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如第三册第一组课文“美丽的秋天”,在整组课文学习中紧紧围绕“秋天”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从课文中的“秋天”走向生活中的秋天。上了《识字一》结合课外阅读让学生做一做秋天诗、文、词句的读书卡;上了《秋天的图画》结合美术课画一画眼中的秋天,贴一幅美丽的落叶画;上了《黄山奇石》、《古诗二首》、《植物妈妈有办法》结合秋游,到田野、郊外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观察秋天的变化,写一写对秋天的感受。这其中有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的与同伴合作完成,有的与父母一起完成,再进行图画展示,落叶画欣赏,读书卡交流等相互交流活动,让学生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之中,享受秋天丰收的快乐,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丽,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绝不可能仅仅来自于几本语文课本,更多的要来自于课外阅读、来自于对生活的阅读。在当前课外阅读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每一个语文教师有责任担当起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义务,每一所学校有义务为师生创造课外阅读环境的责任。语文教师或者说学校应做到:结合单元主题内容,每个单元向学生推荐2—3篇优美文章;每生每学期至少有1—2本可读性读物或者是经典读本;每学期至少开展3—5次读书活动;每学年图书室应当增加一定量的图书,把学习专栏从教室向图书室延伸。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站在这个高度去认真对待读书问题。当然,不同的读物、不同文体的文章,它们的阅读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时要精读;赏析精彩片段时要诵读;了解文章大意时要泛读;寻找信息时要跳读。总之,课外阅读是个永恒的课题,无论是学语文,还是教语文,对此的追求应该是不变的。

什么是自主教育?从宏观上看,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弘扬自信、自主、自强、自律精神,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上,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从微观上说,小学语文课堂自主性教学应把握五个基本点:

1.坚持以生为本,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中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课时目标,都要体现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讲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讲的是语文能力。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说会写。自主教育体现的是以生为本,就是要围绕这个目标,改变那些不适应学生主动发展需要的目标任务、教师角色、教的行为、学的方式、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起来、说起来、写起来。学生能读、能说、能写,就是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

2.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参与率,均衡促进学生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彰其显独特的魅力。最直接最明显的是:有效的组织和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搭建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均衡提高语文成绩的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此,笔者感触最深的有两个典型事例:一是xx镇中小学全部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当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秩序难组织、难维持、学习参与率低下时,xx镇即使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也井然有序,小学教学成绩的稳步提高、均衡发展也印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尤其石塔河小学二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叹为观止。二是某镇中心小学曾经从一年级开始分组教学试验,两学年中笔者跟踪调研四次,无论是本校教师授课还是十堰市直学校名师到该校送教,该校两个平行班在课堂教学秩序、课时教学目标落实,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方面,试验班远远好于非试验班。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语文传统教学的“多读”互动:一是书目举荐互动。在课外阅读中,小组成员的阅读书目不尽相同,这个书目可能代表了一段时间内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话题,阅读需求,小组同学之间通过开放的、互动的书目推荐能够扩大阅读范围与视野。二是读本借阅互动。充分利用小组的读本资源,增设数条借阅链,组织开展读本借阅互动,变单向借阅为互动借阅。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享受平等的换书快乐,享受赠与别人精神食粮,手有余香的快乐。这份快乐,引领他们更加关注读本,关注阅读。三是分享交流互动。读书的体会,读书的收获,必定有个载体呈现。结合课外阅读,学生或摘抄好词佳句,或抄写隽美的文章,或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优秀的摘抄,畅谈读书体会,分享各自的理解,各自的感受,各自的体验,各自的思想。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学习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是是非非从自主教育开始就有了争论,这里无须在理论与实践上再举证。所以,能不能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高年级能行、低年级不行的问题,也不是小班额可行、大班额不行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把握理念、勇于探索自主教育课堂改革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老师,才有资格品尝它的魅力。

3.精心编制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提倡所有年级都使用导学案,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阅读能力的限制,往往对导学案涉及的问题还不能靠独立阅读去审题。条件成熟的中高年级可以编制导学案,但导学案的编制必须与教案、作业练习区别开来,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突出自主性学习方法指导,突出阅读、感悟、倾听、交流、表达、评价等学习过程,突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养成教育。语文导学案切忌重书面作业,轻阅读理解。

4.优化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落实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自主性学习的“三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提高)“六步”(导入定向→自主体验→合作展示→探究点拨→自测反馈→反思总结)是革除语文教学陋习、开展自主性学习、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三环”“六步”教学流程增强了目标意识、时间意识、方法意识、效果意识,体现了先学多学、后教少教、顺学而教的教学原则。我县小学语文中心研究组研究的精读课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激情导入,构建阅读兴趣——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紧扣重点,指导书写。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温故知新——细读课文,感悟内容——品读欣赏,背诵积累——拓展阅读,综合练习),正是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就方法上来说,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就学科特性上来说,它体现了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基本能力。

5.转变教师角色,融入学生之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自主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性学习,二是教师的自主性教学。语文教师的自主性教学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角色,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作为参与者,凡要求学生会读、会背、会写的,教师也要会,所以我们提倡语文教师要读经典、写“下水”作文;作为合作者,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交流、展示,倾听学生意见,尊重学生人格,融入学生之中;作为引领者,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生语文知识,重要的是用“语文”去教给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法,用“语文”去滋润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他们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主题性学习与自主性教育的关系。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是语文学习观点,小学语文自主性教育是教学方法。主题性学习为多读、多背、多写,提供了原始素材,丰富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它“迫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阅读、积累、练笔,“迫使”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它为自主教育在语文学习领域提供了用武之地。自主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态度、品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读、去背、去写,它为主题性学习任务的完成、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主题性学习如果没有自主教育的保障与支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表象;自主教育如果没有主题性学习内容,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摆设和空架子。简单地说,小学语文主题性学习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种子;自主性教育,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培养了科学的耕作技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这种土壤、种子、环境、气候与科学的耕作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会结出语文教学的丰硕成果。

下载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阶段性小结(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淅川县老城镇黑龙泉中心小学李俊朝 一、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为学生语文知......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学习的主题是什么?语言学习,不说话。因此,学习的主题,不是教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小学语言主题学习是从这个核心的阅读开始,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主题单元编写的课本,围......

    九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性阅读课教案(模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性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九年级上册语文主题性阅读......

    小学校园主题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

    小学校园主题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

    古诗词主题性默写集锦

    古诗词主题性默写集锦 (1)春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研究》结题报告 淅川县老城镇黑龙泉中心小学 李俊朝 一、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研修计划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研修计划 一、研修现状述评 传统教学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近年来,“主题阅读”这个......

    小学语文教研组小结

    津里小学教研组检查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快过去了,根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教研工作以教研组计划作为工作的重心,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在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