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活动设计
中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活动设计
中班科学《有趣的尾巴》活动设计
一、设计思路: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同时,《纲要》也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本节活动课,是以我园“354游戏教学模式活动的研究”成果为指导,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幼儿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首先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学学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从而将活动内容引入到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关注上。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接着,我创设小动物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大胆交流自己看到的动物尾巴的样子,并让幼儿大胆猜测想象会是谁的尾巴。当幼儿的好奇心被点燃时,再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动物尾巴,并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要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然后,我组织幼儿玩拼图游戏这一活动,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我组织幼儿交流自已知道的其它动物尾巴的特殊作用,鼓励幼儿课后继续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尾巴,并初步了解它们的妙用,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种动物的尾巴。
难点:初步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燕子、牛、袋鼠、孔雀、松鼠身体和尾巴分离图片。
3、动物尾巴若干条。
4、音乐《谁的尾巴长》。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的导入:
师幼问好,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吗?你能学学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吗?(引导幼儿交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游戏活动的准备:
1、师引: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可它们却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看它们多粗心呀,身体藏在了里面,尾巴却露在了外面,擦亮你们的小眼睛,看看谁能找出这些好朋友。(播放课件,展示动物的尾巴)
2、引导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已看到的动物尾巴的样子。
3、播放课件,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试着说说动物尾巴的作用。
4、播放动画课件,展示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游戏活动过程:
1、师引:小朋友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动物的身体和尾巴图片,请小朋友为你喜欢的动物找到尾巴,并把它们贴起来。看谁找得准,贴得好。
2、为幼儿分发动物身体和尾巴分离的图片,并强调游戏规则。
3、引导幼儿合作为小动们找尾巴,并将身体和尾巴贴在一起。
4、请幼儿上台展示,说说为谁找到了尾巴,它的尾巴长什么样,又有什么用?
5、总结幼儿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表现好的幼儿。
四)游戏活动的延伸:
1、师引:是不是只有这些动物有尾巴呀,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它长什么样,又有什么用?(组织幼儿交流,并适时播放课件)
2、师小结:动物世界真奇妙,小动物的尾巴呀,有的长长的、有的短短的,有长的粗粗的,有的细细的„„小朋友们回家后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明天把你知道的讲给小朋友们听,好吗?
3、结束活动:
小朋友,小动物们都有尾巴,那么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有一条尾巴,体验一下有尾巴的乐趣呢?现在请**老师为小朋友分发尾巴,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揪尾巴的游戏。
(播放音乐《谁的尾巴长》,结束活动。)
六、活动反思:
(一)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别强,加之他们又都非常喜欢动物,但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某一身体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比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
(二)从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上,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幼儿从中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用途,同时克服活动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环节里,让幼儿在合作参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科学始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中,我没有讲枯燥的尾巴知识,而是努力创设了和小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这一情境,让幼儿由尾巴猜动物,并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动物尾巴的特征,我设计了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大胆尝试和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活动,我明白——幼儿活动的设计,要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来组织教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二是如何做到以教材为范例,教给幼儿更多的知识,真正做到“小课堂,大生活”呢?在本节活动的设计上,我努力做到不局陷于教材,充分利用了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拓宽幼儿的视野。另外,通过幼儿利用已往获得经验的讲述,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通过询问家长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欲望。通过本节活动,我明白,要想真正做到“小课堂,大生活”,就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兴趣激发到位,课后拓展适当、争取家长支持,我们的幼儿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的“原生态”、“自然美”!
第二篇:中班学习活动:有趣的尾巴
中班学习活动:有趣的尾巴
活动目标:
1、观察、区分各种动物的尾巴,尝试用语言描述出动物尾巴的造型、特征。
2、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活动准备:
1、课件:小壁虎找尾巴
2、森林背景图、动物图片每人一份。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1、森林里要开动物狂欢节啦,小动物都想来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来了哪些小动物?咦,怎么就只有尾巴?原来,小动物们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来猜猜它们是谁?
2、幼儿找尾巴。
3、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4、小结:原来,动物的尾巴都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这让我想到了一首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念念。
二、听一听,说一说
1、动物们找到尾巴真开心,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听见哭声,问:这是谁在哭呀?原来是小壁虎。你们来猜猜,它为什么哭呀?对啊,小壁虎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那接下来就让一起来看看小壁虎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
2、运用多媒体,看看、说说动物尾巴的用处
1)欣赏故事第一段,问:小壁虎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小结:小动物的尾巴都很有用,牛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蝇,保护自己;鱼的尾巴可以拨水,燕子的尾巴可以在飞行时掌握方向。
2)欣赏故事第二段,问:现在小壁虎还伤心吗,为什么?小结:小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丰富词:再生)
3)其实,还有许多动物,它们的尾巴也是很有用的,藏着很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探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动物尾巴调查表,回家和爸爸、妈妈收集更多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好吗?
三、结束:
小壁虎也长出了新尾巴,开心参加狂欢节去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吧!
第三篇: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知道这些动物各自不同的尾巴给它们带来的种种方便。
2、萌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3、在交流与分享中,大胆地表达表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小猴、孔雀、小燕子、蛇、小兔、松鼠及背景图;PPT《动物的尾巴》;自制动物尾巴若干。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尾巴》
1.(幼儿围坐于背景图前,)“哇,你们看,这里有一片漂亮的森林,小动物们正在玩“找尾巴”的游戏,我们也来玩吧!“鼓励孩子通过露出来的尾巴寻找小动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小猴、孔雀、小燕子、蛇,教师和幼儿用简洁的语言正确讲述动物尾巴的特征)
2.“什么声音?谁在哭?”(出示小兔)引导幼儿齐声问:“小兔子,你为什么哭啊?”(是模仿小兔的声音“我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帮小兔子找一找尾巴吧!”(出示松鼠的尾巴)“哦,尾巴在这里呢!”(幼儿发现这不是小兔的尾巴)“那么这是谁的尾巴?”(出示小松鼠,安上尾巴。)(出示小兔的尾巴)这是小兔的尾巴吗?(给小兔安上尾巴)
二、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尾巴
1.小动物的尾巴可真有趣啊,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吗?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参与讨论)
2.说的好极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尾巴,这些尾巴有着神奇的作用,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PPT,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问答游戏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动物的尾巴,现在谢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你们要不要做游戏啊?这是一个问答游戏,谢老师来问,小朋友来答,耳朵一定要听仔细了!准备好了吗?(谁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像把扇?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最好看?谁的尾巴有毒汁?谁的尾巴像棍子? „„注意掌握问答的节奏,可以由慢到快)
四、幼儿操作“粘贴尾巴”
1.今天来了许多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找不到尾巴!你们想不想帮忙找尾巴呢?(师带幼儿起立,来到操作桌前找位置坐下,幼儿人手一份没有尾巴的小动物图,尾巴放在桌子中间的盘子里)
2.这些小动物都没有尾巴,请你们来帮忙,尾巴就在盘子里找,找到了把双面胶撕开,把尾巴粘贴在小动物的身后,知道了吗?(幼儿开始操作,师巡回观察、鼓励、评价,给予适当帮助。)
五、教师小结:
小动物都找到了尾巴,真开心啊!它们说:你们真好!谢谢小朋友!小朋友,你们开心吗?(“开心!”师幼一齐高兴地拍手。)现在很多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尾巴,它们的尾巴都不一样,而且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是动物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和爱护动物,帮助动物吧!
第四篇: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打气筒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打气筒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中了解玩具打气筒有“进气孔”和“出气孔”。2.激发幼儿探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3.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记录表、玩具打气筒若干、气球、玩具车等。活动指导:
一、出示打气筒,教师谈话引入,引导幼儿观察打气筒的构造。1.出示打气筒引入。
教师:这是什么呀?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个别提问)2.引导幼儿观察打气筒的构造,并直接示范打气筒的使用方法。
教师:你发现打气筒上面有什么呢?(个别提问)仔细看哦,这个叫气筒,用手一按,它能一紧一松。气筒下方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孔。还有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这管子圆的要一头插在气筒下面的孔上,带2个小尖顶另一头要插冲充气的物体上。
二、引导幼儿进行探究。
(一).猜猜这两个孔有什么用?它们的用处一样吗?
教师:你们能猜出来这两个孔有什么用吗?颜色不同的孔用处一样吗?(个别提问)
(二)出示气球,引导幼儿猜测: 1.猜一猜。
教师:老师这里有张记录表,(出示记录表,念一念标题)“问号”是猜一猜的,“小手”试一试的。那么你们猜一猜管子插在什么颜色的孔上,气球才会鼓起来?哦!你说是红色孔,你说是蓝色的孔,(个别提问)(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有的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那么,到底是哪个颜色的孔会让气球鼓起来呢?试一试就知道的是吧。怎样试呢,你看,我这里有一个气球,先将它套在管了的这一头(示范),将管子的另一头插在气筒下方色或蓝色小孔上(不能示范),手掌按住气筒用力一压再一松(示范),看看气球有没有鼓起来。2.试一试。
教师: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看?试的时候陈老师有三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第一,你们可以找个朋友一起玩。第二,这两个不同颜色的孔都要去试一试,发现气球有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朋友。第三,试完后要把东西收拾到筐
里,再回到坐位上。听清楚了吗?
幼儿利用气球分别对两个孔进行猜测验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
三、集中交流
1.教师:你发现了什么颜色的孔能让气球鼓起来呢?为什么呢?
教师:原来是红色(让幼儿举手表决),因为气筒里有很多的空气,我们用手一压,里面的空气就从红色的孔跑出来,跑到气球里面,气球就鼓起来了。所以这个红颜色的孔叫出气孔。(贴)
教师:咦!红色的孔能让气球鼓起来,那蓝色的孔为什么不会让气球鼓起来?下面老师就来做一个实验。
2.教师利用可乐瓶验证,引导幼儿进一步感进去气孔的作用。
教师:呀!可乐瓶怎么啦?为什么会变扁的呢?(个别提问)哦!原来可乐瓶里面的空气被吸到气筒里了,我们就知道蓝颜色的孔叫进气孔。(贴)
四、利用PPT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打气筒,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出气孔和进去孔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除了这种打气筒,你还有见过什么样的打气筒?(个别提问)你们瞧!今天,我带了几种常见打气筒的呢!有你认识的吗?(个别提问)你看这是手动的,脚踩的、电动的打气筒,它可以给自行车、汽车、大型玩具充气。人们又利用打气筒的进气孔,用吸气的办法把空气给吸掉,像装棉被的袋子,吸成扁扁的,还有一些食品如:花茶、茶叶呀、蔬菜呀、坚果类呀、鸡爪、蜡肠呀,都是用这种吸气的方法来帮助食品保鲜的。(展示图片)
五、让幼儿利用打气筒合作游戏,体验打气筒带来的乐趣。
教师:打气筒呀真好用又好玩是吧!陈老师准备了一些不同的打气筒和好玩的玩具,你看有(充气玩具、怎样让汽车动起来、小球跳跳、玩瓶子)我们也来用打气筒的两个孔来玩一玩充气和吸气好不好?想不想玩?陈老师一样有几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仔细听好了:
提要求:1.两人合作,这样玩起来才更有趣。
2.每种玩具都可以去玩一玩,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们可以去和好朋友说一说,也可以到后面跟客人老师说一说。
3.试完后回来时要记得把东西收拾到筐里。听明白了吗?
1.玩瓶子 2.让汽车动起来 3.给玩具充气和抽气 4.小球跳一跳 活动延伸:把打气筒、气球、小球跳跳等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中继续引导幼儿探索。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圆”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圆”活动设计
活动意图: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生成了以科学领域为中心的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册主题《好玩的玩具》。活动中,主要通过幼儿观察、探索、操作、实验等方法,找出身边的圆和身体上的圆,了解“圆”对人类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能找出生活中圆圆的东西,并用肢体做出圆。
2.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和“圆”成为好朋友。
3.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并分享在区域中的探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手工区材料:纸、笔、橡皮泥等
3.益智区材料:图片、插塑玩具等
4.奇思妙想区:彩带、报纸、绳等
5.音乐区:音乐歌曲碟片、各种表演道具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找到身边和身体上的“圆”。
活动难点:动手操作创造出圆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进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活动室。
2.播放多媒体课件,发现生活中的圆。
(1)让幼儿观察图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圆圆的东西,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身边、身上、公园里、马路上等等,我们想想看,把它的名字说出来。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请幼儿一次性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喜欢吃水果,下面请你一口气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幼儿踊跃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身体上找圆,然后用肢体来表现圆。
(4)教师讲解“圆”的好处,为什么有些东西做成“圆圆的”。
3.区域活动:寻找圆、制作圆。
幼儿到各个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个案观察。
(1)手工区:准备纸、笔、橡皮泥等材料,让幼儿动手画出、捏出、撕出大小不同的圆。
(2)益智区:准备图片、玩具等材料,让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运用玩具插出圆的建筑物等。
(3)奇思妙想区:准备绳子、彩带、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动脑动手把这些不是圆的东西变成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4)音乐区:准备和圆有关的歌曲,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出与“圆”有关的动作或者游戏,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分享区域里的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
(1)报纸可以怎么变出圆?你想到了几种方法?(幼儿自由回答)
(2)你发现图片里的圆一共有多少个?(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提出问题:
(3)为什么喝的水杯口是圆的?(幼儿讨论)
(4)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幼儿讨论)
教师请创编动作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活动延伸:给每位幼儿发一条彩带,请幼儿用彩带想出多种方法变出圆。
活动反思:中班幼儿正处于对任何事都好奇的阶段,他们喜欢观察、探索和挑战,为满足幼儿这一需求,我在活动中不断地给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动手动脑。在整个活动中从头到尾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环节衔接有序,目标明确,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圆圆的东西的图片,例如钟表、硬币、猫头鹰、篮球等,让幼儿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回答。在活动中,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的,身体上有哪些是圆的,用肢体表现出圆来等。通过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善于思考的能力。
3.利用区域活动达到教学效果。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我准备了几个区域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去操作、实验,幼儿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寻找答案。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还有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完全以幼儿为主,教师有包办代替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