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

时间:2019-05-12 05: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

第一篇: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

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

摘 要: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德育教育能力、德育课教学能力、发展性能力以及独特的风格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对德育课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提升中职德育教师专业能力既需要进行德育课校本教材研究,又需要详细的课堂观察和分析。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2-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004

德育课一直都是职业院校思想得到教育的重要领域,并且在职业教育改革和?l展进步的今天,德育课堂教育一直都是备受大家关注的。德育课也是有实效性的,授课教师必须遵循相关的规律进行教学,运用教学课程中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以及行为进行培养和提升,花最短的时间、精力,最少的人力和物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来改善中职德育教学,并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发展。当然这种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无论是专业能力方面还是综合能力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相关的规定也已经提出了中职德育课教师是德育课教学中的专门力量,是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德育课教师自身也是需要不断进步和学习的。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和品德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问题和困难就是课堂的教学效果差。虽然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备课,认真给学生讲好每一堂课,努力又负责任;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在一种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状态下学习,教和学不能够做到互动,形不成教学合力,造成了“教师兴冲冲地冲进课堂,灰溜溜地走出教室”的尴尬状态。教学陷入了一种“教师越来越没有信心和激情,学生越来越消极和抵触”的状态,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中职的德育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高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因为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教学设计的新颖度等。如果没有提升德育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任何教学改革计划都是徒劳。

二、德育课教师专业技能培养

一般定义专业能力就是说主要从事某项工作或者某项任务所具备的专业技能知识。德育教师要做好德育课堂教的工作,除了需要完成德育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首先是拥有中职德育教育学生的能力,这是中职德育教师综合能力中最基础的一项能力,也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一个能力。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严格敏锐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并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中职学生的行为和语言做出正确的分析,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对于改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需要提高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德育课教学能力就是指中职德育教师在给学生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育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德育专业教师的主要能力。特别是在当代职教课进行改革和主张“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新形势下,中职德育课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有所提升,包括教学中内容设计方面的能力、对教材的处理和挖掘能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教学过程中信息处理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能力等。要保证有效率地完成德育课教学任务,就必须具备这些最基本的教学能力。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中职德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事实证明种种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课堂教学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德育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这对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和课内外活动都是大有帮助的。

再次就是发展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源泉,首先是学习能力,就是在教学中重新运用新的知识对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能力,这是为完成德育教学任务和个人业务发展所做的铺垫。其次是教育研究方面的能力,当前社会发展快速,对于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不能只用传递的方式,还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要提升中职德育的发展能力,就必须对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始终保持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还要培养理性的思维习惯,结合这两方面对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形成对新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形成多元化的能力让中职德育教师自身富有魅力和创造力,实现新的发展。

最后是中职德育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个人风格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都是中职德育教师应有的特点,并且也是成熟的特性;既要融入德育课的教育思想又要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这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总体体现,并且也是中职德育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境界。这样的风格教育将会让学生学得更加有动力,对于课堂教学也是很有利的,这种方式使中职德育课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学习也不再枯燥无味,教师的能力也得到发挥。二是独特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对教学能力的一种拓展,在基本的教学方式下有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提升中职德育教师专业能力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德育为首,德技并重”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德育课教学改革,关于如何提升专业能力的话题也会随之而来,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进行德育课校本研究的开展

之所以要开展德育课校本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德育教学水平,主要以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真实的事例和相关内容为线索进行探究。这些研究对于中职教师自身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仔细研究德育课教学也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关于校级课题方面的研究。要以德育教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找到相关对策。然后以“发现问题到查阅学习资料到制定研究方案到展开研究行动到解决问题到反思总结提升”为主体思想,进行探究和分析,找到合适的对策,并逐步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是需要集体备课,主要是以道德方面和教研方面为单位进行相关的研究,要集中解读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对于教学中的疑难点需要多方面分析和讨论,加强德育教师对教学各方面的认识,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方法加以致用。通常校级活动是适合教学中不容易理解或者存在争议问题的,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和优化。

(二)课堂观察和分析

在给中职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师要在日常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行为,并且积极记录下来分析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这种方式不同于平时的授课方式,不是着重讲知识和理论,而是要通过仔细观察,精心准备课前的知识,大力提高德育教师的技能和专业素质;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到自身的错误和缺点,让德育教师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课堂的观察能够让德育教师在实际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也让德育教育变得更加灵动真实。

总之,德育课的教学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并且要正视和反思自身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创新方法,并且让教师的专业能力达到提升,从而保障中职德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秀东.创设多媒体情境,提升中职德育课魅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中职德育课教学[J].职业,2015(3).[2] 赵秀东.浅析中职德育课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2016(11).[3] 王凝.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

第二篇: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摘要: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而教师专业能力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结构与存在的问题,对加速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专业能力内涵的界定

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中提出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由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复杂性,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概念现在还没有定论。

首先能力的概念就很复杂,能力一般认为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还有学者认为,能力是人们运用智力和知识通过实践、认识、改造世界表现出来的一种本领。不难看出,能力是与某种活动相联系的,通过具体活动来展现的。吴志华认为“: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 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折延东则认为“: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能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经验,灵活地应对教育情境,做出敏捷的教育行为反应,以促使学生能全面生动活泼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也许有多少个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者,就会有多少种教师专业能力的含义。

综上所述,虽然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概念大家莫衷一是,但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一些一致性的东西:第一,教师专业能力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第二,教师专业能力是一种专业的综合能力,包含多种具体的能力;第三,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部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在合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概念界定如下: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与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许这个概念界定在语言逻辑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可以比较全面地说明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特质。

二、新时期教师专业能力的结构与问题

教师专业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包括的组织构成因素,在学术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见解。孟育群则认为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创造性);设计能力;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罗树华、李洪珍等认为教师专业能力由基础能力(智慧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扩展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申继亮等学者认为,教师的能力则是特定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全面掌握与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方面良 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因材施教的能力、对教学情境的应变与调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机智。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以下五方面: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有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高状态———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构成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改革和勇于创新,教师要想达到这种水平,必须在具有前几种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因此,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专业的新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因此,本研究认为教师专业的五种能力是阶梯式螺旋上升的层级结构。

参考文献:

[1]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吴志华.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 学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3]孟育群.现代教师的教育能力结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3).[4]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之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模版)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之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至U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其

中包括终身学习、教学反思、同伴合作、行动研究、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网络研修、教师成长记录袋等。

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①

知识迅猛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 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要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还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要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积极探索,锲而

不舍,勇于革故鼎新。(一)个体学习

首先教师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向周围其他同仁

学习,学>-j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

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

息。其次,要积极主动积累实践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

(二)互动学习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

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

生问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地学。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它经常以

网页呈现问题作为开始,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

(三)团队学习.

合作是校本研究的途径与方式,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若研究只停留在教师个体,虽然教学行为也会产生一时的变化,但这种变化难以持久,也难以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

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学校

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培养教师对学校的长期承诺,客观地审视自己,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

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

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i

.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研究的起点

和对象是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计划、系统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0,诸实施、检验和反省成果,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

学校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教育改

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过程相统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此,近

年来,行动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让行动与合作、反思相随堕,、行动是校本研究的出发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和

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校本研究就必须从研究“行动’’开始,始终紧扣教育教学“行动,进行研究,并且把落脚点放到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上。使校本行动研究,由“行

动”开始,通过“合作”与“反思”达到高一层次的新的行动。立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方法更为注重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研究成果直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以教

师变化促进教学的变化,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行动研究的过程

1.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发现明确问题

教师借助内省和对话审视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熟悉的观念提出质疑,而且可以是对

新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的质疑,以及新的理论、新的模式与自己已有经验的比较中产

生的各种想法,有助于教师形成问题意识。

2.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

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界定,把那些只能用模糊语言进行描述的问题转化为能

用比较准确的概念说明其实质的问题,使对教学现状的反思提升到对教学本质的把握,从而找准问题的症结。,3.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

.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对自己的经验以及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把

握,形成解决办法的不同设想,用来解释情境,从而形成一个总体的行动计划。

4.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由于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实践的质量,解决问题的各种

假设需要在实践中寻找证据,进行证实和证伪。因此,在这一阶段既要按总体计划实施

行动?同时又要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不断分析,充分考虑现实因素的变化,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5.反思总结

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问题是否解决,解决到了哪一步,还有什么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假设。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教育教学观,构建新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还可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创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反思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

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

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

因素纳入教学过程中来,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

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

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

教学效果。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 的结果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

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使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3.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我们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从而

促进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来说,只有“经验+反思”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 业化发展。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

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惟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

杠杆。

总之,教学反思为教师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及学习新方式,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永葆青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途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反思的策略①

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反思的源起,我们可以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法和交

流反思法、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

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

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得到考虑。

(2)录像反思法。录像反思法是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

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

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地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档案袋反思法则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

反思,包括课堂提高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是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

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

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同伴互助①——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不同学科的相互

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问彼此合作,共同提高。

(一)同伴互助方式之一——磨课

“磨课”是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往往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一上课、听课一评课”三个环节组成。“磨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从目标的制

定到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评价,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在“磨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自动构成了一个能动的“磁场”,带动每一个成员自主地参与并自如地运行。

“磨课”虽然有它相对封闭的运行流程,但一个流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新的过程的开始。所以“磨课”还有一个研究行为继续跟进、研究轨迹螺旋上升的形态。在“磨课”中,有两种方法值得推广:第一种是“一课多人上”,即同一堂课由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而且执教者的地域跨度越大,往往执教风格和思路差异越大,研究探讨的价值也就越大,这样的磨课,往往能让执教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取长补短、借鉴改进、优化整合,有利于教改的不断深入;第二种是“一课一人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都有一个集体探讨和修改教学方案的过程,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不断优化,不断超越。这两种磨课方法,都采用了“比较法”的研究策略.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有利于将教学研究推向深入。

(二)同伴互助方式之二——沙龙

“沙龙”原意是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高雅人士的小型聚会。本文指教育工作者或

教育研究者之间主题性的小型教育研讨活动。这样的研讨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

要有一个合适的主题;二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或专家;三是要有~个主持人能起到穿

针引线的作用;四是要围绕主题开展自如深刻的对话,参与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大 家各抒己见,时常有思想交流、智慧碰撞、观点交锋;五是最终应该形成对讨论主题的阶段性的看法或认同,这是众人观点和智慧的有机整合。

学校的教育“沙龙”有很多形式,假如按“沙龙”的途径可分成“场景式沙龙,和“网络式沙龙”。其中的场景式沙龙是在一个现实的场景当中开展的沙龙,它的优点是氛围好,互动频繁,信息传输快;而网络式沙龙是指参与者在网上同~个论坛或聊天室中开展的沙龙,它的优点是不受空间限制,文本形成迅速,传播范围广。假如按照沙龙的内容可分成“读书沙龙”“教学沙龙”“德育沙龙„‘课题沙龙„‘管理沙龙”。在我校,读书沙龙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组长就是主持人;教学沙龙主要以学科组为单位,主持人为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德育沙龙主要以班主任为单位,主持人是德育处主任;课题沙龙主要以课题组为单位,主持人是教科室主任或课题组长;而管理沙龙主要以本校或几个学校的管理人员为单位,主持人往往是校长。这些沙龙组定期开展有效的沙龙活动,成为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充分激发了教师们的潜能和智慧。

(三)同伴互助方式之三——展示

学校定期由教研组或课题组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向其他教研组或教师群体展示各

自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的实践、思考和成果。教学研究的展示虽然是一时的、短期的,但展示前的准备工作却是大量的。以教研组为例,教研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展示前的分工落实,明确各人展示的任务和内容,而且要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展示的序列。比如围绕研究的课题,安排好活动策划者、课堂执教者、活动主持者、活动发言者、媒体宦传者、问题讨论者、成果收集者,等等。在展示活动中,展示小组的所有成员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专业能力会在展示的全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此外,同伴互助方式可不拘~格,如教师的网上备课平台、互动平台,新老教师结对、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问题交流中心等,并且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让教师在开放互动的环境里学习。学校应定期开展教学观摩、问题讨论、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互助互学,让教师感受合作的需要,享受合作的乐趣,实现教育教学的共同体。

因而,学校应该创设一个资源共享、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教学资料的共享,各位教师教学课件的共享,教育教学设计的相互借鉴,教育教学方法的借

鉴,等等。鼓励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交流与学

五、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在学习化的社会里,人人需要终身学习。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往往会向 周围的同事、学生、家长学习,向书本、实践学习。但是,一般情况下,校内同层级教师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

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研究者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

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因此,教师还必

须向专业人士和成功人士学习,不断接受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经验的专业引领。提倡校本教研与大学牵手,各级中小学教研部门、教师进修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专业研究人

员与中小学教师共同研究,建立起平等交流、共同成长、互补互益的伙伴关系,人人平等,能者为师。

(一)专业引领的基本要求

1.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教师

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使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但不同

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水平又是有差别的。因

此,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目标定位要切合各类教师的实际情况,引领内容要

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引导方法要灵活、多样、有效。

2.在专业引领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人员和教师双方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引领人员既可以是教育科研的专家,也可以是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还可以是既有

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科研专家对

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引领,教研人员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把教育教

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引领,第一线骨干教师对教师的引领主要是具体

实践操作的引领。引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和引领能力,在对教师的专业引

领过程中,既有对教师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际的教育教学示范;既要参与到教师学习、研讨的过程之中,又要对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评析,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

措施,善于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引领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丰富的教

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又能对引领工作有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要乐于从事引

领工作,这才能保证引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在专业引领过程中,作为接受引领的教师,要有积极上进的精神,要确立“我要学习„‘我要发展”的思想,在接受引领的过程中要充

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配合,要向引领人员虚心学习、认真求教,要深入钻研、努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促进自己的专业获得更好更快的

发展。

3.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要到位而不越位。

引领人员对教师无论是教育科学理论的引领,还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都要努力

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就是给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不越位,就是引领人员对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是发展的真正主体,专业引领人员无论

怎么引领或指导,都不能也不应该代替教师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引领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不引领。因此,专业引领人员要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独立的

教育教学和实践研究能力来引领教师,要通过到位而不越位的引领,使教师真正能够获

得良好的专业发展。

(二)专业引领的操作方法

1.阐释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其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在

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让教师掌握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发

展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引领人员可采用讲座、学术专题报告、专题理论研讨、教

学问题诊断、案例评析、教学专题座谈咨询和引导自学等形式,让教师全面掌握新的教 育教学理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教学思想理念的引领来说,主要包括:教材内

容的理解分析、课程教材教法的分析辅导、课程标准与学科课堂教学问题的评析,等等。

2.共拟教育教学方案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在教师掌握了教育教学思想,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的基础上,引领人员要与教师就某种教育教学内容或现象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引领教

师并与教师共同拟定出教育教学方案。在共同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引领人员

既要发挥引领作用,更要指导教师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具有自身

特点和风格的教育教学设计,并使教师学会独立拟定教育教学方案。共同拟定出来的

教育教学方案,要符合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要求,要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

3.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

在教育教学方案拟定好了之后,引领人员要与教师一起将共同拟定的教育教学方

案直接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以教学为例,引领人员要引领教师将拟定好的教学方案直

接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实施教学方案,验证教学方案的可行

性和有效性。在教师使用共同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领人员要深

入课堂,关注、考察和记录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拟定的教

学方案进行比较,寻找出与教学科学理论的差距,以备在教师教学尝试之后与教师一起

讨论进一步修订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

4.引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

就教学来说,在教师拟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尝试之后,引领人员要安排和组

织教师对教学尝试情况进行反思和评议。在这里,引领人员和执教者首先要对自己的

教学设计和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说明设计思路,找出教学预拟方案与教学行为的不和谐 之处,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引领人员要让其他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对教

学设计和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修

改建议。在此基础上,要总结大家意见,进一步引导教师将教学尝试行为的反思意见落

实到新的教学行为之中,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化为行。这样经过几次反

复,直至创生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六、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①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可能的途径中,开展课题研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载体。

(一)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科教学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 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

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完善;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研究活动结束,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

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因此,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 的过程。(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教育、教学、心理、科研、课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促使教师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的新知识,如最新的文化基础知识、最新的学科知识、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等,以适应开展教育科研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创新的需求还要求教师对已有知识在质的方面的深化——对已有知识的质疑、批判或创新。随着各方面知识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从而构建起新 的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三)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

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开展课题研究,除去可以促进教师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由于教育

科研自身的特性,对于教师下述三种能力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一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科研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教师

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对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是促进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课题研究的过程

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大致概括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每个结论的

得出,每个现象的解释,每个成果的获得,无一不是经过探究而得出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是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它的灵魂和显著特征就是创新,创新体现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四)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使教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在成功的激励和鼓舞下,教师进一步形成了蓬勃向上 的良好心态,专业的心理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他们在教学中更加自信,更加增强了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的专业自我逐渐形成。

科研课题的研究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活动,它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

知识和各种能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

用,它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寻求发展,促进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因此,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七、网络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网络远程研修,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形成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一)l网络远程研修①的项目特点

、1.完善的管理系统

为保证远程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一般都由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协调小组、项目实

施办公室、项目专家工作组共同组成组织管理系统。这些机构的高效运行,发挥了协调、组织、管理培训工作的职能,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进行。’

2。高水平的课程团队

根据培训设置学习专题,每个专题由主讲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组成课程讲师团,采

取主讲教师责任制。专家主讲,团队合作支持,这就把个人的教学理论及教学魅力优势

与集体合作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3.精干的指导教师团队

网络远程研修班项目组会在一定范围内聘请有实践教学经验和·定理论水平的

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为每班配备指导教师,而且多为跨地区安

排,指导学习、解答问题、跟进评论,推荐作品、引发讨论,参与简报编写等。这支活跃 的队伍在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学员间 的互动、交流。

4.尽责的班主任日常管理团队,为做好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确保培训质量,每班配备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组织本

班学员按要求参加学习、解答相关问题、评论学员作业、负责编辑本班课程学习简报和

本班学员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估等。

5.优秀的技术支持团队

网络研修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参加网络研修的正式学员一般都上万甚至十几

万。如此规模的上网学习、交流,对网络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为保证培训中网络 的正常运行,项目组众多的技术人员,在幕后开展大量工作,保证了培训的正常进行。

6.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从培训开始,项目办就会着手制定学员学习手册、课程团队工作手册、指导教师工

作手册、培训组织单位工作手册、远程培训技术操作手册、远程培训项目评价办法。并随

着培训的开展和情况的变化,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各种工作手册和

评价制度,对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网络远程研修的优势

网络远程研修,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

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参与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研究和进

修的环境,使学习者在视频收看、文本学习、作业与交流相结合、简报阅读等的过程中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

1.促进教师间的群体同伴互助

培训中,教师要学会并掌握培训平台的网上操作、个人博客的建设、利用邮箱或

QQ交流等网络技术手段,并运用这些手段同本班和全国的教师交流沟通。学员网上

提交作业,大家通过评论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学习、反思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作为研究素材供大家评头论足,教师回过头来参考大家的

评论对这个问题再思考,这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认识水平。课程团队的专家、指导

教师或班主任还分专题组织网上研讨,使教师问的互动越来越深入。正像一位教师在

研修评论中所写:“网络平台实现了及时、便捷和无限的对话和互动,成为了展示魅力 的舞台,交流经验的擂台。”特殊的互动方式促进了教师间的群体同伴互助,使教师尽

享了交流和沟通的快乐。

2.课程团队的专家、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课程团队的专家、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用他们各自的特色和魅力,以视频讲座的形式

吸引着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改变着教师的思想和认识。他们直接参与和教师们的 网上互动、交流,回答教师们的提问。有的专家还会在自己的博客上组织“学习在线”,引导教师参与在线讨论,得到专家的“现场”指导。定期出版的课程学习简报汇集学习

者的优秀观点、专家点评等内容,成为引领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以

发表文章、评作业、编班级简报的形式指导、引领着教师们的学习。在过去的研修中,有 的学员在评论中写道:“参加这次远程培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不论身在哪里,都能像

在现场一样享受专家的讲座,更能与全国各地的同行分享教学经验,真有如沐春风

之感。”

网络远程研修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师群体研修。培训中网络支持,学员、指导

教师、专家互动,形成了一个立体交流网。在这个平台上,新思想、新观点,不断生成。

八、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

(一)实施“教师成长记录袋”的意义①

成长记录袋,英文单词是portfolio,来源于“port”(携带)和“fol∥(纸张或资料)的组

合,有文件夹、公事包或代表作选辑等多重含义,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成长记录、档案袋、卷

宗夹或学习档案录。成长记录袋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教师成

长记录袋”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教师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收集

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教师在教学、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

教师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激励教师取得更高 的成就”。

(二)“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实施原则

1.多元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设置要体现角度多元的特点,重点反映教师在师德修养、师生关系、业务学习、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整合、团队合作、校本教研、学生个案 研究、考试评价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

2.主体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栏目的设计还要体现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发挥

教师记录自己成长道路的积极性,更好地体现教师成长过程的个体差异性、成长方式的

丰富性等特点。’、3.互动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是教师自我评价与学校对教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培养的重要

依据。学校要重视“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分析应用,并关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之

间的互动反馈,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力。

4.发展性原则

“教师成长记录袋”所隐含的评价标准与内容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于促进

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激发教师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并随着教育价值观、社会人

才观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

(三)“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内容

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所教科目、个人兴趣爱好的相关资料。

(2)理论学习,包括听讲座记录、读书文摘、制作教育名言卡片——可作分类。

(3)听课记录,指校内外科研观摩课。

(4)科研公开课专题,个人承担的,还有教案、专家和同行评课、反思等。

(5)研究课题,包括课题来源、学校课题、学科组子课题、个人研究方向等。

(6)文字成果,包括论文、教育叙事文章、课堂实录、调查报告、调查问卷、指导学生

发表文章等。

(7)获奖记录,包括自己的、集体的、指导学生的。

(8)班主任有班级管理栏目、科组长有科组管理栏。

(四)使用“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优势

1.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 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参观其他教师的记录袋的同

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

助教师顺利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2.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记录袋的建立为教师及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搭建了平台,对教师构建

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专业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

业化。

3.有助于教师记录进步、激发潜能

在成长记录袋中教师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

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已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

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向高层次发展。

4.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整体氛围

教师们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

法,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

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了干练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搭建了平台。

5.,有助于学校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推广

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成长记录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

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要体现多主体性。主张使更多的人参与评价,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特别是使评价对象自

身也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虽

然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工作量很大,还有种种缺陷,但只要形成习惯,按部就班地去做,认 识每一项具体内容的意义,避免走过场、走形式,“教师成长记录袋”就会在教师专业发

展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效应。

第四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在新的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师德内涵在不断提升,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通过假期学习和平时的活动,让全体教师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汲取身边的闪光精神,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情感投资,提高师德信念,以“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为突破口,在正面弘扬教师敬业爱岗精神的社会舆论,在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上下功夫,帮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师德水准。

2、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机制,为教师开辟良好的成长环境。打破僵化守旧的用人体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体制,将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从而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内在动力。

3、指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化,形成教师职业与事业规划的高度统一,首先教师要强化专业素养自主提升与发展的意识,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生命价值。“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同自己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理念的开发者、教学反思的研究者。而不能把自己的

专业发展命运完全寄托在外部环境改善方面,否则自己仍将沦为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和盲目模仿者。此外,要建立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激励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逐步形成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梯队。良好的事业平台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并使之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

4、制定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正确评价教师的德才表现、教学效果和工作实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师职务晋升、聘任、评选先进和奖励绩效等提供真实的依据

5、积极探索“校本培训”,促进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为:秉持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家园,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探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彰显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如专题受训、教学反思、与他人对话、区域合作和行动研究等,从而使农村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总之,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的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6、制定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形成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竞聘机制。培育出一批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在教师中形成争创名优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

7、建立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及外出考察机制,利用假期,合理安排教师参加专业轮训或继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扩大信息、知识交流强度并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从学科知识上,能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升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改的理论,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只有一个研究型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既需要外部的支持,更需要教师个体的不懈努力,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新课改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尝试,不断寻找探索适合教学实际的理论才能把理念转换成生产力。同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静悟、体察,需要个人在寂寞中慢慢品味,撇开浮躁世界的轻浮与癫狂,在平淡中守候一份积极的孤独,磨炼意志和积蓄力量,品味人生,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本身没有多少值得言说的,因为它是“做”的艺术。从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到陶行知的扎根生活、全面育人,无不彰显“做”的重要性。

随着党和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农村教师的不断努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必将造福于人民大众,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一、当前我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我校是一所县级心小学,十几年来,年轻教师调入少、又面临着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师资处于中老化。但是我们的教师大多勤奋朴实,认真敬业,乐于创作。只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不足,分享交流的机会有限;他们中注重实践的多,理性思考的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却相信眼见为实。更多的教师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面对新课程的要求,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急于采取的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制度

全体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落实校本教研,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主抓校本教研的教学主任为副组长,各学年组长和学科组长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同时出台了教职工评价方案、校本培训、校本奖励方案等,从而调动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2、提供展示的舞台

通过理论学习,明确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建立每周一次的教研制度,在语、数学科中聘请资深行家担任辅导工作。外语和综合学科由本校教学骨干带领开展教研工作。学校有计划地对各学科组长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以互动形式交流各学科校本教研工作,以便取长补短。如各科开展的说课、案例分析、一课一评等活动。

在强调校本教研的今天,语、数、两科教研组比较注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各组教师集体投身于新教材的研究当中,人人上实践课(借教材,借班级),设计教学片段,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讲评,即带动了教师理念上的转变,又让教师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充分体验到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由此学校为教师们创设了校本教研的环境,使教师人人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从而改变对校本教研的陌生感。

3、与专家面对面 骨干引领

骨干引领是提升校本教研质量的保证。为此要重视发挥专家以及专家通过课题的引领作用,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带教作用,为教师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教学“问题”如何经“设计”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行动”如何经“反思”内化为素养,都需要专业引领。

4、新老教师“一帮一”

我们要求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签订带教协议,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开展新老结队活动,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师徒即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有效课堂教研

开展校本教研归根结底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上作分析研究。全体教师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学校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进行教材分析,探讨教法,研究如何让教师的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得会,并设计教学环节,让教师们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还要引导教师收集和记录自己的教学案例,如富有动感的精彩教学片断,令人回味无穷的学科活动,以及感到棘手的或不成功课的典型案例等,作为资料研究分析。对于一堂成功的课,要研究究竟好在哪里,通过交流领悟到教师在教法、学法,导向评价和学生参与方面的独到之处,促进听课教师加快自己教学方法的改进,并使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教学理论。

6、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研组往往把教学反思作为重点来抓,因为有了自己的反思,教师成了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员。引导教师展开平等、坦诚的心灵对话和思想上的碰撞。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教师既是问题得发现者,又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和研究者,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学水平。

总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将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情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胡锦涛同志近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广大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屋建瓴地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但凡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必定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首要的任务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其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师德素养、理论素质、学科能力和教育品质等,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道德、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起点高的人,而且是一个能把学习贯穿于毕生,并付诸于实践,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人;不仅是所在学科的行家里手,而且是教书育人的专家学者。因此,教师从选定这个职业开始,就要从思想上树立比一般职业更高的思想境界,在从业过程中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增强使

命感,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享受从业的快乐,从而提升幸福指数;由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提升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崇高情怀;由言传身教提升到教师的自我心智修炼;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升华到对整个社会的关心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它既反映了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比往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各种远程教育信息进乡入镇,教师的视野相对以前来得更加的开阔,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地域的因素、历史的原因,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依旧不尽如人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师专业素养相对较低,从而制约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优秀教师

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制度的不断完善,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

第五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对我们专业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有一个了解,下面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现状、途径和方法来看一下我们专业的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幼儿教师作为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历史并不常久,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而与之相应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教育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有短暂历史。从1776年近代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在的建立到19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上半叶专门化的幼儿教育机构在各国普遍建立。而中国经历了由清末的萌生、民国时期制度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总体篇”第9页、13页,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主编)并且这一短暂的历史直到20世纪6才被完全拉开序幕,其高潮又主要集中在其高潮有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动因则是20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下面让们回顾一下百年来的世界幼儿教育改革发展

百年幼教改革发展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工业革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传统教育的矛盾和弊端日益突出,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兴未艾,促使幼儿教育有“传统”走“向“现代”。在幼儿教育有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欧美教育革新运动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它的震撼作用在于逐步改变了人们旧有的幼儿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知识、数学课程等的认识,相应的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幼儿教育思想观念,从而为现代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第二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段世界各国都重视以教育振兴经济和国家强盛,一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间的国际竞争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使本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早期教育,尤其注重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世界教育进入“智育中心主义”的时代。而各国为了加强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都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大家可以看一下美英日等国家对幼儿教育投入的一些支出状况。其实除了加大投入来加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外这一时期还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注重天才教育

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技术革命兴起世界朝多极化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世

界各国都加快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战略眼光。这时候的教育改革现出幼儿教育目标的转变、幼儿教育功能的扩展、幼儿教育战略地位得以吐下的特征。

在整个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也从未停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幼儿教育思潮、模式和理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幼儿教育,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教育改革的体现,一是幼儿教育理念的转变;二是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核心;三是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

回溯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幼儿教育改革,每一次都将教师这一幼儿教育的基本要素,改革的主体推向了风口浪尖,幼儿教育改革的成功的关键就是教师素质的如何。从这种观点出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客观要求,那么有那些要求呢,著名幼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根据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六个方面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详见ppt)通过对世界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世纪回顾及中对幼儿教师的客观要求提出可以总结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是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

了解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我们又来了解内在动力。我们知道脱离发展这本身谈发展是不具备效力的,因此当我们聚焦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时,就必须将事先落脚到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上,那么幼儿教师是怎样一群人,有着怎样自身发展的需要,她们专业发展理想的彼岸又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殊职业群体。

首先来看一下幼儿教师群体的特征,在讲特征前我们需要了解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背景,第一阴盛阳衰,这个很好理解在幼儿教师中缺少男性;第二好戏连台,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咱一群女生那人际关系就显得有些复杂为妙;三是年轻单纯,这是由年龄特点和工作特点决定的,幼儿教师普遍比较年轻,纯真活泼,而作为幼儿教要求他们拥有一颗不老的心。四是思维童话,这是因为幼儿教师的教学主体是儿童时间久了容易被同化。凭着这几点职业背景我们可看出幼儿教师的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好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来概括幼儿教师群体特征,一是“兴趣广泛,但文化知识薄弱”幼儿教师的职前生活让他们的兴趣爱

好广泛艺体体方面涉猎广,多数拥有艺术特长,可是退去美丽的光环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幼儿教师的文化底蕴还够,从职前进修到工作涉猎的领域单一狭窄,综合文化底蕴较弱;二是情感丰富单理性思考不足因为性别特质和工作特质使得幼儿教师情感很丰富,但是一个教室的发展是需要理性思考的。三是求新求异但深入持久不够,幼儿教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是过分出新对于好的经验和做法不能够坚持,缺乏对一个问题深入而持续的思考,使新缺乏内涵的支持,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四是心思细腻但宏观思维欠缺,幼儿教师么天的工作就是就是与2至六的孩子打交道,时间一久就会被一些琐碎事牵绊只关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只看到眼前现象,缺少综合性,系统化的宏观思维。了解了幼儿教师群体的特征后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在内因上渴求获得发展在外因上希望依靠专业发展来缩短自己与幼儿教之以职业的差距。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处于弱势的职业群体,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来继续看一下他们学要的特征。(详见ppt)五个特征与问题罗列于此一是想要大家了解幼儿教师的内心世界;二是承认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性,差异性特点;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专业发展一定是自己的事,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

“每一棵参天的大树,都曾经是一颗充满理想的种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这颗理想的种子,那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目标呢2004年10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建“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研修小组”,依托这一小组对参与研修的44名幼儿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深入研究总结,概括提炼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六有目标,有专业成长的自我追求,有有自觉独立的反思习惯、有助合作的研究行为,有创新发展的工作信念、有读书学习的生活情趣、有内外兼修的气质形象。

专业发展目标的提出,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彼岸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面前怎样才能更靠近我们的目标呢,我们需要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幼儿教师自身专业也发展的现状一是四种表情二是职业倦怠三是发展期待。

一、四种表情,不可否认的现实。表情一,积极努力;表情二,被动跟随,这主要是说幼儿教师讲专业发展作为上面布置下来的科研任务,在专业发展上缺少内在动机;困惑彷徨;五怀疑等待。

二、职业倦怠,幼儿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呢,主要有一下六个方面的原因,一、负担过重重庆市主城区的一位幼儿教师曾做过一个统计:一周中除去代班,业务学习,科研学习等工作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安排的工作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二错位的研究,幼儿教育处于变革时期,一轮接一轮的教学改革、科研试点扑面而来,绝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研究还是充满热情、干劲十足,时间一久幼儿教师面对一些研究感觉无所适从。

三、盲目地行动如今的幼教界观念层出不穷,颇有百家争鸣的味道,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幼儿教师没有自己的思考、选择、计划,盲目跟从。四是能力的不济;五是社会的压力,一来近年来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攀升,二来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以及社会对这一职业了解粗浅尊重不够等原因让幼儿教师倍感压力。六是发展恐慌,现在社会上流行“未来唯一永久的优势,就是比你的对手学习的更快”、“停滞不前就是倒退”、“不想被自己的职业所淘汰,就必须成为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人”。面对同伴间的激烈竞争许多幼儿教师感到害怕恐慌。下面让我们看幼儿在教师发展中的期待,期待支持,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愿孤军奋战,外界的支持,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第二,期待公平,这主要是在教育发展平台上处于劣势的幼儿教师期待机会的垂青;第三期待保护,这是说幼儿教师发展过程中不希望被职称评定看重任职时间和资历这样的问题所牵绊。第四期待认可,幼儿教师渴望自己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获得肯定,这是幼儿教师渴望获得成功体验,追求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

在看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保障的现状,现状一,“冲突激烈——夹缝中的机遇与挑战'"这主要表现在教师需要与现实力量反差强烈、新要求与现实状态大相径庭,观念认识与实践效果相距甚远,专业发展两极化严重层次差距极大、(详见ppt)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各持己见。现状二,支持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专业支持的条件不足、激励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不完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保障乏力。专业支持条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的人力资源缺乏,教研队伍建设乏力且教研人员工作动力的不足上;激励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不完善体现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偏重职前轻职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的缺失以及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和资格制度都不健全。现状二教师专业支持研究不足这体现在缺乏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研究,缺乏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

究;现状三专业支持实施的偏颇这又体现在偏重实物,轻视理论;偏重精英,轻视薄弱;偏重培训,轻视培育;偏重应然,轻视实际。说了这么多,我希望在我们未来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自我教育走出展业发展的误区,提高自身素质涵养迎接新挑战。

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发展我们的专业呢,首先我们需要在专业阅读中涵养底蕴,读书可以丰富幼儿教师的精神世界;读书,是幼儿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读书,能够使幼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种读书的方式:第一个分享式读书,这是将自己在阅读过程的感想收获与他人分享,也包括分享别人的感悟。具体形式可以设置流动书架,组织读书沙龙,开设读书分享会等。对话式读书,这是指通过不同的人共读一本书,把读书的过程当做与他人思想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在与别人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火花的一种阅读方式;问题式读书,这有点想问我们做阅读理解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种方法目的比较明确容易集中注意力;研究式读书指把读书的过程当做对作者思想和书本提及问题的研究过程具体形式和方法撰写文献综述,理解内化阅读文本。积累式读书就是在平常工作生活中将爱读书、广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具体方法有制作图书卡片将读书过程中的感悟收获用小卡片记录下来,便于查找和不时之需,第二就是大家常用的撰写读书笔记了。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让读书成为一种情调,培育读书的心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回归书本;让读书成为一种规划,学会选择。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个途径是在实践尝试中积累智慧,首先我们来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实践尝试,教育实践尝试是指幼儿教师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亲历实践去尝试认识、理解、学习、把握幼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进而推动自己个人专业成长和和发展的活动过程。幼儿教育实践尝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广阔天地,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激活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星星之火。那么教育实践尝试的方式那些呢,第一种是模拟式尝试,这是指幼儿教师对于自己有某种启发或是所用的活动再次经历,在经历的过程中去理解,进而积累自己经验的实践尝试。具体的方法有再现模拟和翻版模拟。在这种尝试中我们需要注意择优模拟理、理解模拟和创新模拟。第三个尝试方法,探究式尝试这是指教师寻求未知、解决疑难探明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尝试活动。这

既可以增进教教师同伴的对话,还能有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究式尝试的具体方法有比较式探究和持续式探究两种方式。此外这种探究方式要求自觉实践勇于尝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个途径在叙事研究中探索求真,有论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从文学叙事理论借鉴而来的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指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诠释其中的意义。幼儿教师做教育叙事研究一是可以丰富专业发展的情感体验,通过叙事使幼儿教师的生活世界回归,可以缓解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职业的倦怠。二是增强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三是积累专业发展的经验智慧;四是体验专业发展的生命价值,幼儿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不是完成上级的任务,不是被迫的,而是个人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第一步要来看一下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类型。从研究主体看可分为自叙自研,自叙他研和他叙他研。从叙事方式看可分为夹叙夹议,先叙后译和叙而不译。;从叙事文体看可分为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实录教育日志、叙事研究报告、教育博客、教育随笔等等。教育叙事的研究过程又可分为观察思考,形成问题设计结构,深描归纳,意义阐释五个过程。教育研究成果的基本结构并不统一大致可分为引言,为教育故事的引出作必要的铺垫;叙述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研究过程冲最重要核心的部分。分析反思教育故事和结语四个部分。在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中要坚定信念,培养专业思考和职业写作的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教育故事,提炼教育问题,学会解析、分析故事。

促进专业发展的第四个途径在职业写作中凝练思想,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职业写作呢,因为他可以梳理专业知识,积淀专业文化;记载专业成长,深化专业认识;总结专业经验,分享专业体会;美化专业心境,优化专业发展。职业写作对我们的专业发展有如此多的好处,我们应该写些什么,怎样来写呢?首先职业写作写什么,写我的心得与收获,我的体验与经验,我的问题与研究,我的思考与理论。职业写作怎样写写教育随笔,写观察记录,写教育案例,写教育论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靠自己,我们的学着教育专家幼儿园国家政策也需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

下载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

    浅析加强班组长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www.xiexiebang.com 浅析加强班组长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现场直接参与者和指挥者,班组长能力的高低和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精选5篇)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热门课题,然而许多教师却不知如何着手。导致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目前大......

    01马小燕中职专业内涵建设及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材料 中职专业内涵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总结 马小燕 非常有幸于3月28---3月30日,到苏州参加......

    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 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组织机构(范文)

    马莲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组织机构组长:马志军 副组长:马忠林 成员: 苏晓琴 马玉玺陆强闫文学马芳谢启东 白雪宁马莲中心小学 2010年6月7日......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反思 短短五天的培训结束了,五天里六位老师的讲授与实践紧密相连,从日常案例出发,联系理论,最后又回到实际,深入浅出,对我的日常教学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在这......

    浅议选项教学中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重要性与途径Word文档

    浅议选项教学中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重要性与途径 昆钢实验学校徐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兴起与不断深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