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时间:2019-05-13 16:5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第一篇: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有效性教学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意见》要求德育课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课堂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的现象。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强调教学的生活化,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正如陶行知所说:“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德育课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内容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接受,只有和生活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做生活中真正的有心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生活,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在讲授《项目三人生重知己万里同一乡》这一课的介绍礼仪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他的做法,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做法进行点评。几乎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德育课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还能更好地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去,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比如,我在讲授《会面礼仪》时,每组选两位同学扮演我指定的角色表演握手礼,其他同学仔细观看并发表意见。整堂课师生始终置身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而要考虑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创设的情境已游离于教学之外,只追求表面形式,那么就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并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探究活动。“所谓探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从学科或生活的问题或学习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方式。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依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通过同学间和师生间的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等,以提高个人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因此,我都会用好每一课的“事实聚焦”实施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培养学生了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请一位学生给其他同学讲述这个案例,其次,我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再次,选一位代表发言,最后,我总结学生的合作探究结果。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塑造完善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达到教学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四、引导课堂自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人人有独创性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恒心、一丝不苟等闪光点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学习过程作为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并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课堂自学课本、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获得创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项目三珍惜在校生活,奠定终身学习基础》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如何进行校园生活规划,然后我再对学生的规划进行点评。同时,我还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去做学习的主人,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与职业相匹配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科学文化技能,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等。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陆璟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今日中国教研(2008-5)

《教育部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出台》教育部网站

《引生活之源活课堂之水—— 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初探》云和职技校风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12月10日颁布执行

张清

第二篇: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

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

摘要:中职德育课不仅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纠偏的重任。但现实情况是:对好多中职学校而言,德育课是用来填空的;对教师而言,德育课就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对学生而言,德育课枯燥乏味,就是睡眠补充课或业余网络课。笔者结合多年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工作实践,深深地感觉到必须加强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了解到:中职学生在以前的德育课学习活动中,更多的是为考试被动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至于它的趣味性,对成长和未来生活的有用性,几乎不曾涉及。这些中考失利的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体验,进入中职学校后,不再面对考试的巨大压力,对德育课就基本是彻底放弃了,加上学校及教师的因素,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就自然很不理想。学生对德育课普遍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对待德育课的学习敷衍了事。教师没有因教而获得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学生没有因学而获得有效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认为,要切实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性面对教材

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基本选用的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一年级是《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二年级是《经济政治与社会》和《生活与哲学》。这些教材的科学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们都是通式教材,适用于所有的专业,而各专业将来所面对的职业对学生的要求有一些特殊性,自然使得教材的针对性受到冲击。作为德育课教师,不必机械的按照教材顺序一课不拉的进行教学,而应该在全面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面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删、变、调,以保证学生学有趣味,学有快乐,学有实用。

二、全力提升教师

德育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与方法、人格魅力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就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是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基础和保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教师。

1.吸收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学的总体规划布局,决定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学理念是引领和指导教学改革的方向标。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首要的就是要学习和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质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如教师要形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让学生会学、乐学、体验成功的理念;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时发展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学、做

统一的理念;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注重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理念等。

2.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是对一节课从总体上做出的安排、布局,涉及到理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和重难点,涉及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涉及到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涉及到教学环节或步骤的设置,涉及到先进教学理念的贯彻,是教师教学准备充分与否的保证,是组织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环。

3.提高收集、分析、处理教辅资料的能力。

开展教学单纯依靠教材的内容是不足够的,还需要补充必要的课外资料或经典案例,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典型性,让教学内容更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多关注社会时政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功能,多阅读报纸杂志和课外资料。教师除了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也要主动地丰富课外知识,教师要是一条川流不息的知识河流。一个各方面知识都比较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能让学生信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提高收集、分析、处理教辅资料的能力。

4.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教辅资料的呈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教师如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必将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

一、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主动掌握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自觉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的能力。

三、客观分析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有效性的归宿也在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学生自身对学习的看法及理念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极大地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德育课的有效性教学,必须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及德育课学习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及课堂学习的认识。

中职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以前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上,认为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或空洞的说教,没有认识到德育课其实是一门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是生动活泼地主动参与探究从而获得人生经验或指导思想的课程,是一门真实关注个人全面发展的学科。有部分中职生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被动听和记”、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究的低层次学习阶段,这也使得厌恶学习德育课的情绪加重。所以,要加强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扭转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和观念,培养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2.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中职生大多都是中考的失利者,以往的学习经历留给他们更多地是挫折和耻辱,自卑感特别强。作为中职的德育课教师,首先要然学生有良好的自我认知意识,适度降低学习难度,让他们感受以前很少有过的成功快乐,笔者认为成功才真正是成功之母。另一方面,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分析发展的前景,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有学习的榜样;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学生开展谈心对话,进行心理的疏导交流,使学生重拾信心。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中来。笔者就有这样实践的成功感受:只要是笔者带过课的学生,不管自己记不记得,时隔多年,学生见面都会特别真诚的感激老师让他们在当年的学习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中职生一般在学习上都表现不如意,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这增加了中职生的学习挫败感,使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在教学指导中发现,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多地体现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如预习的习惯、主动探究的习惯、上课主动积极参与并作笔记的习惯、独立自觉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的设计,所以备课不仅要备“教”,还要备“学”。

4.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中职生在小学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大多因为是学困生,或者是所谓的“双差生”,被打入另册或被边缘化。他们因为无奈而选择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逐渐形成自律自控能力差,敌视教师和课堂,上课习惯旁若无人的说话、睡觉、吃东西、玩手机、发呆,有的甚至几人一起玩扑克牌,这些问题不协调解决,课堂根本无法保证。更不要说什么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果断的手段及时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切忌体罚、谩骂、侮辱),让学生专心上课,这是提升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四、灵活掌控课堂

中职德育课教学,不像初中或高中的政治课教学,有严格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要求,有严密的知识逻辑思维要求,必须围着考试大纲转,不得稍有差池。中职德育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进行思想行为的引导,更多是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培养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教学要求的不同,自然的,课堂情景也各异。中职学生的德育课堂,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情绪变化。面对一个问题,可能学生会激烈讨论,各抒己见,不是容易收放自如的。那么就放开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及时引导就好。笔者在一次德育课上,就遇到过这种情形:课堂讲解的是《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礼仪部分的内容,为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文明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笔者谈到一起发生在杭州的刑事案件:一位女大学生因说话过于尖刻难听被出租车司机掐死并抛尸。案件讲完后,学生热烈讨论,教室闹成一团,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如果武断叫停,大家一定会意犹未尽,后面的教学根本不能正常进行。索性放开了,让他们去喊,去争,只是适时地给予引导。虽然表面上教学的所谓任务没有完成,但学生却真正获得了很多。因此,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运用智慧,及时观察学生的课堂动态,灵活掌控课堂,才能真正收获实效。

五、积极链接社会

中职教育不是培养研究人员,而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他们一毕业立即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他们和社会随时保持零距离接触。中职德育课教学,当然要时刻把握社会脉搏,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社会对职业者的素质要求。实践性教学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主动运用学生的见习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等实践机会,让学生谈感想,说体会,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客观的给予分析和指导,使教学收到实效。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邀

请一些法官和律师给学生做报告,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热点和疑难的法律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专题录像片,或举办模拟法庭,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可以结合学生的短期工作实践,了解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劳动法》对保护他们权益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监狱、劳改农场等地参观调查,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等等。

中职文化课的身份确实尴尬,但又不可或缺。德育课的教学更是任重而道远,因为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往往是说易做难。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必然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不断提升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德育课成为最有价值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

[2]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

[4]余文森,林高明,陈世滨 编著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

[5]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7).[6]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

第三篇:善用校园文化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善用校园文化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苍彬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新的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意见,有效的德育课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的目标。校园文化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对于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的目标、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优势。本文将探讨善用校园文化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的可行性和方法。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课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36-02

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培养目标上作了重要的调整——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这种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有效的德育课教学应该能够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等三个维度的目标。笔者在担任德育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校园文化是德育课教学中非常丰富宝贵的但又尚未被充分挖掘的课程资源,对于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区域内,以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为主体,在教育、教学、管理、学习、生活、服务等活动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校园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基本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包括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活动场所、雕塑、绿化和文化传媒设施等校园校貌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

第二,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由校园活动中发生和进行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校园人外在的言谈举止来表现内在的校园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比如积极热情、乐观向上、和睦融洽、文明礼貌等。校园人际关系实质上是校园内部的心理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三,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法令、行政、道德层面上建立起来的,与学校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相适应的学校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第四,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培养目标、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精神文化集个人、集体和学校意识于一体,集中体现了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倾向、人生价值追求、人才培养观念、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民主精神。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在的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学生内心的理想家园和精神依托。

1.2 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贴近学生,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德育课教学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要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抽象概念的真实存在,感受到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密切关系,感受到道德、理想和信念的精神激励,才能使学生达到有所知、有所悟、有所行,才能促使学生人格日臻完善,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应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学生关系紧密的校园文化,用生活引领学生体验和感悟,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以达到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实现德育课课堂的有效性。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教育和陶冶作用。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善用和巧用校园文化,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抑制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善用校园文化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分析

2.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德育课课堂教学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的达成,但它忽略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的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对德育课课堂教学明确提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的目标,即三维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具有教学意义和德育意义的课程资源:一方面能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是学生的真实世界,所以具有教学意义和德育意义的课程资源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就在学生身边。

2.2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没法进入重点中学就读的,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低,对文化基础课不怎么感兴趣。如果不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灵活些,不在教学内容

方面有所创新,不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是很难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因此,善用和巧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文化资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善用校园文化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3.1 运用校园资源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课教材的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理论性比较强,如果教学方法简单,容易导致学生对德育课失去兴趣而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对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关键。校园文化内容广泛,善用活用合适的校园文化题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化被动为主动,以“我愿学,我想学,我要学”的状态进入课堂,课堂就格外有气氛。

例如:我校行政领导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都会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讲话内容很广泛,或是学校重要决议重大事项,或是进行校史时事热点教育等。有一次升旗仪式结束我刚好要在机电班上《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1课第二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学习新课前,我让同学们回顾刚才学校领导关于钓鱼岛撞船事件的讲话内容,并提出问题:钓鱼岛有哪些战略价值?我国政府对撞船事件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种态度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迅速提高课堂注意力,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文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3.2 关注学校热点,培养学校认同感

如果一个学生对校园大事不闻不问,不理不睬,那很难相信他会关注国家大事。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善用和巧用校园中发生的热点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形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作用不可忽视。

在学习《哲学与人生》第5课第一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领会这一哲学观点,创设探究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搜索并整理出我校的发展史,包括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同时通过访谈的方式,采访至少一位曾在本校读过书的长辈,采访内容包括以前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对现在学校变化的看法。在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后,结合发展观点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形式,学生理解了发展观点,也认识到学校的历史变迁,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3.3 以学校为平台,倡导体验式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集知识、实践与反馈为一体,是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实践出真知”。同学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会加深他们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应积极地以学校为平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展,多参与、多体验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第二框“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时,我就结合全校师生为我校两位患病教师捐款一事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分组深入社区,了解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摸清两位患病老师的治疗过程和治疗费用。在下一节新课前各组长汇报情况,并引导学生得出“参加医保,病有所医”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应多点采用此类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接触现实生活、探究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4 体味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

德育课教学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善与恶,利与害、信与不信、愿与不愿等情感态度观念问题。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反思生活,感悟生活,对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进行认同、筛选、接纳,将其纳入自己思想品德结构中,变成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和素质,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

例如:我校会定期组织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讲座,在学生听完了感恩教育的报告会后我提出探究问题“李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值不值得”,“他为什么能获得尊重”,要求结合《哲学与人生》涉及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容撰写感想。

总之,校园文化遍布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蕴涵深层的价值体系和做人的道理,学生作为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只有懂得反思校园文化,才能在心智上受到启发,而且更容易从感情上引起共鸣,塑造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廖宴琴.活用、巧用乡土文化资源创设有效哲学课堂,理念、行动、创新——走过新课程,2007年广州市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年会成果集.[2] 李正祥.如何有效实施综合探究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3] 林爱琴.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情景创设浅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第四篇:中职德育课的网络教学探索

中职德育课的网络教学探索

刘湘潭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梅州 514011)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职德育课教学带来了契机,与时俱进,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搭建网络德育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德育课堂的吸引力,扩宽教育空间,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是网络社会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网络教学

1.前言

在社会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职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德育实效性成为困扰中职德育的难点之一。对中职生进行有效、有魅力的教育,成为党和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呼唤。当前德育一个很大弊端是“假、大、空”,脱离中职生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气息,使思想道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化教育的出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强大趋势,给中职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作为信息时代的中职德育课的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效应,实现育人目标。

2.中职德育课开展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德育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德育课教学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网络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德育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接受德育教育并自觉践行。

2.1网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生兴趣,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中的录音、录像引起学生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小栏目,如“个案分析”、“生活场景”等,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在教学结束之前,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2网络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德育课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师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使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思考、探求,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第二框“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讲解,就可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出“翔之队”。“翔之队”是一支为飞人刘翔提供生活和技术保障的团队。其中,最神秘的莫过于专门负责刘翔技术指标科技跟踪的科研小组了。这个小组从瑞士购买专业图像分析软件,配合其他计算工具得出种种数据,然后进行科学训练。刘翔的一日三餐也有严格的规定:食物不能相克,不能含有兴奋剂成分。什么是食物相克,什么是兴奋剂,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又可让学生自主完成。2007年,刘翔在“上海体育功臣运动员”的领奖台上,说出了一番他一直想说的话:“今天的我就像7月12日一样激动,而我更应该感谢那些始终在身后支持 1

我、帮助我的默默奉献的人们”。

2.3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德育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如,讲《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的“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人生发展”内容时,可让学生搜索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由21位聋哑舞蹈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学生观看一会儿节目,然后引出领舞的女孩邰丽华,讲述她人生痛苦曲折的经历。邰丽华曾经用这样一段文字,精辟而质朴地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中,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2.4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2.5网络教学有利于提升中职德育教学效果

网络作为最具活力的媒体,已成为中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自由表达思想和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中职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个性心理都产生广泛且深刻的影响。

2.5.1网络为中职德育课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新的视角

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及传播的即时性,直接冲击了中职德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去德育课的教学往往偏重知识概括,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而现在网络技术使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了。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已经认识到,网络是德育课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德育课堂想要的素材基本上在网络上都能找到,教学观点用网络视频就能轻松证明给学生看,极大地提高了说服力。

2.5.2网络为中职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阵地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口授、板书,学生通过耳听、手记来完成知识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德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网络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网络中信息量大,更新快,冲击力和感染力极强,大大超出了德育课所传播的信息,如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组成。这样,教师就可通过QQ、校园网等把教育学生的信息传送给学生,实现育人的目的。

2.5.3网络使德育课的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增强感染力

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德育课教学空间、时间和重点向课外进行了延伸和转移,更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德育课涉及的内容广,且理论性、政治性

强,网络的发展,为教师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支持。对教师来讲,可以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获取最新、最具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来讲,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网络资源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约束,获取信息的数量和方式更多、更现代。

3.中职德育课的网络教学对策

3.1积极构建中职校园诚信网站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未成年的中职学生,如何吸引中职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现实而又实际的问题。总体上看,中职生具有理解能力较强,积极进取的特点,但也有少数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消除对中职学生的不良影响。中职学校除了构建诚信网站外,还要通过技术手段,如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密码技术等来提高网络监控和管理的水平,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3.2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增强中职德育课的吸引力

传统的德育教学,形式呆板、手段单一,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信息网络技术使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具有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为增进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传统上,教师备课,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教材、报纸和文件,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效率低、速度慢,从而使教学内容滞后。现在的信息时代,教师只需借助网络,就可以获取有针对性的、最新的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各种所需信息,且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德育教学牢牢地吸引学生。

3.3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让学生获取最直接的体验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的“教”就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应该围绕学生“学什么”与“怎么学”这两大问题来设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课堂变成学生质疑、自主合作、讨论研究的课堂,把教材与其他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索、发现的对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把现代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体验的目的。

3.4教会中职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浏览德育课需要关注的时事生活事件 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好的网站地址、精彩的电影等,并且结合课堂内容抽取精彩部分在课堂集体观看、引导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更多精彩的信息。这样可以弥补中职学生知识面不足、接触社会少的实际,让中职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3.5做好把关工作,邀请中职学生作为信息整合平台的建设者

网络资源虽然丰富浩瀚,但是,意识形态多元化,雅俗并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对网络信息资源加以筛选。选择网络教学资源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辩证性原则。选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和最具说服力的材料,并精于取舍;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的网络资源;选择围绕知识点,突出重点、浅化难点、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资源;选择适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网络资源;选择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正面资源,也适当选择与主流

意识形态相背的、反映错误思想政治观点以及暴露社会阴暗面的“反面资源”,从而使中职生对负面信息提前产生一种“免疫”效果。当然,也鼓励学生收集和上传在德育学习中掌握的学习资料、体会和感想,供全体师生共享。

4.结语

中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虚拟、隐蔽的网络弱化了中职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并冲击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取向。网络信息背景下的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心任务就是为中职生提供科学的、易于接受的信息引导,促其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但是,我们教育者必须认识到:网络德育教学只是信息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手段之一,教育者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和手段,在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的中职生思想活动的规律,结合网络信息化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中职德育教育的崭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培方.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9-61.[2]余扬·余晓宏.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观念探析{[J].2012,(3):190-192.[3]曹会东.初中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7):45.[4]黎红兵.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程整合的探讨[J].科学教育家,2008,(2):58.[5]周新华.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10,(4):117-118.[6]陈锡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探索与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2):79-82.[7]吴爱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优化整合[J].科技向导,2011,(9):164-165.[8]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目标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2,(2):53-55.作者简介:刘湘潭(1967—),男,广东五华人,政治讲师,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任职,已发表数篇论文。电话:***E-mail: lxt-6705@163.com

第五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 要: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现状让人堪忧。如何改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困局,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摆在每个中职德育教师面前当务之急的课题。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A育教学 现状 对策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

1.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老师教政治知识,学生学政治知识,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之间存在差距,思想政治课往往很难上,更不要说上好了,也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

2.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可有可无。他们认为,他们是来学技能的,学不学政治知识、知不知政治理论都无所谓。这样的态度就造成了老师在讲台上讲,台下学生爱听不听,固然,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但这也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等形式有密切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知识的框架,对学生需要什么没有关注,因而不可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的教学,学生是难以参与其中的。

3.中职学校学生中存在对德育课厌烦现象,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教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中职德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1.思想观念不先进。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任务。在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硬道理”。否则,无论教学气氛多热烈,教师讲得多精彩,教师的教学都是低效的。

2.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德育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方法不灵活。新课程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相反,教师讲学生听等固定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学生发展,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也严重制约教学效率的提升。

4.教学目标不全面。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中,既要有认知目标和应用目标,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现象比较常见。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因此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5.师生互动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从当前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即教师讲学生听,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

三、中职德育有效教学的对策

1.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为了让学生看一看工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强质量、创新的意识,更好地落实能力目标。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抄写式的书面作业无法达到的。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化载体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资源库、教学网页展示教学资源,建立德育课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构建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和开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3.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德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形成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而与其他学科相比,在考试考核方式上应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中存在一个显著弊端就是课堂上讲知识点,书本上划知识点,头脑中记知识点,试卷上考知识点,阅卷中评知识点,然后由此评定学生成绩,这是一种片面的考试评分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的实际效果;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相互之间互帮互学的积极性;既考查了学生的主观认识,又考查了学生的一贯表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4.要有教学反思。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每个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教学的效率才会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师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下载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职德育课大纲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教职成[20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

    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 德育课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对学生的吸引力小,而且德育课理论性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这些因素叠家加在一起,造成学生不爱学习德育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

    关于提升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关于提升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帅卓群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中职计算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

    提升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推荐5篇)

    提升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 要: 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对旅游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加大,因此我国对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关注。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目前......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课典型案

    德育课典型案例 一、 基本情况 学 校: 姓 名: 性别:男 学习情况:学习拥有一定的主动性。能完成作业 生活情况: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 家庭情况:父母教育一向都是用打骂的方......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 瑞安市轻工学校机械组李军 科技要创新,这是勿庸置疑的;教育要创新,似乎宣传和实践却做得很不够。事实证明,要造就创新的人才,必先有创新的......

    德育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德育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理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学习和研究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摘要: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更注重情感培养。德育课教师要认真研究中职学生的情感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适时对学生......